某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课程毕业设计全套

合集下载

学士]某五层教学楼毕业设计(含计算书、部分建筑结构设计

学士]某五层教学楼毕业设计(含计算书、部分建筑结构设计

第一章建筑设计概述1.1 设计依据:1.依据建筑工程专业2008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有关授课教材、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结构构造上资料集等相关资料。

6.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各种设计规范、有关授课教材、建筑设计资料集、建筑结构构造上资料集等相关资料。

1.2 设计规模:1.本次设计的题目为“沈阳博艺中学教学楼”2.建筑面积:56000 m²,结构共五层,首层层高4.43m,其他层层高3.6m.3.室内外高差0.450m,室外地面标高为-0.450m。

1.3 各部分工程构造1.屋面: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3 水泥沙浆找平层25mm厚1:10水泥珍珠岩砂浆保温层120㎜厚1:8白灰炉渣找坡度最薄处30mm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0mm厚板下混合砂浆抹灰2.楼面: 1:2.5水泥白石子12mm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1:3水泥砂浆找平18mm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0mm厚板下抹灰3 厕所: 20mm厚水泥砂浆地面50mm厚防水砂浆180mm厚空心砖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4.墙体:外墙370mm厚水泥空心砖墙,内墙为240mm厚水泥空心砖墙,楼梯间墙为240㎜厚水泥空心砖墙,厕所均为240㎜厚隔墙。

5.门窗:门厅处为铝合金门,其他均为木门。

双推拉塑钢窗,单层玻璃全封闭窗。

6.基础:阶型独立扩展基础,阶型联合扩展基础。

第二章结构方案设计2.1 设计资料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分组为第一组2.自然条件:雪荷载0.50KN/M²,基本风压:0.35KN/M².3.地质条件:地质勘探以±0.000为基准面,地质分布具体情况见表1,Ⅱ类场地,7度设防建筑地点冰冻深度-1.2m。

建设地区地层土分布情况一览表表1注:①拟建场地地形平坦,地下稳定水位距地表-6m,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2023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二级)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5

2023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二级)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5

2023年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二级)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关于配筋砌块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布置,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为使抗震墙有较好的变形能力,控制每个墙段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B. 利用分洞将较长的配筋砌块抗震墙分成若干墙段时,墙段不宜小于1.0mC. 为使地震作用传递更直接,房屋的纵、横两方向的墙体,沿竖向上下连续贯通D. 为了保证楼、屋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8度区、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为15m正确答案:D,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五层中学教学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最大跨度9m,层高均为3.6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建筑场地类别Ⅱ类,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假定,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底层角柱上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并经强柱弱梁调整后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180kN·m,该角柱下端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顺时针方向)为200kN·m,底层柱净高为3m。

试问,该柱的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作答。

A. 165B. 181C. 194D. 229正确答案:D,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轴心受压砌体中,当砂浆强度等级较低时,由于砂浆层横向变形,使砌体中的块体产生附加水平拉应力B. 在轴心受压砌体中的块体,不产生弯曲应力和剪应力C. 增大砌体中块体的厚度,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变,砌体的抗压强度可以提高D. 承受永久荷载的受压砌体,当荷载达到短期破坏荷载的80%~90%时,即使荷载不再增加,裂缝也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直到砌体破坏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某工地需使用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采用冷拉方法调直。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土木工程系港口专业07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 班课程设计名称: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 D图,五段流水,一支一浇,柱、主梁模板计算)完成期限:自2010 年 6 月7 日至2010 年 6 月18 日共 2.0 周1.设计原始资料1.1 工程概况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宽度19m部分为五层,宽度17m部分为四层,主体结构及主要构件尺寸见附图。

工程地点位于天津市近郊。

土建工程由天津市某建筑公司某分公司承包。

主体结构施工期限为6个月,施工日期为5月1日至10月30日。

1.2 资源供应条件模板采用木模版(胶合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钢模板所需连接件及模板支撑件均能满足配套使用要求。

钢筋在现场临时加工棚加工成型,在操作面进行绑扎。

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在现场设置临时搅拌棚,作为临时补充及零星混凝土使用。

各种施工机具由公司机械站按施工计划供应。

1.3 现场条件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标准,且基础工程已完成。

现场施工范围详见附图。

2.设计内容2.1 编写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2.2 选择施工方案2.2.1 划分流水施工段2.2.2 计算各施工段的工程量2.2.3 确定施工顺序2.2.4 选择垂直运输机械2.2.5 选择施工方法:分别选择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方法。

其中模板工程应包括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绘制模板构造图,并进行设计计算。

2.3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2.4 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2.5 确定主要技术组织措施3.设计要求3.1 课程设计说明书3.1.1内容及基本格式要求不得少于5000字(包括附表及附图),具体内容详见设计指导书。

可以手写或打印,均采用A4纸。

书写要用黑或蓝黑墨水,书写工整。

打印时正文采用5号宋体,页边距均为25mm,行间距为18磅;文中标题采用宋体加粗,字号可适当加大。

(完整版)五层钢筋混凝土教学楼土木毕业设计(图纸+计算书全套)

(完整版)五层钢筋混凝土教学楼土木毕业设计(图纸+计算书全套)

目录(CAD图纸截图见文档最后几页)摘要 (Ⅰ)一工程概况 (1)二屋盖、楼盖设计 (2)(一)屋盖 (2)(二)楼盖 (10)三框架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9)(一)梁柱尺寸 (19)(二)计算简图 (19)四恒荷载内力计算 (21)(一)恒荷载计算 (21)(二)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22)五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雪荷载) (33)(一)活荷载计算 (33)(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33)六活荷载内力计算(屋面布活荷载) (42)(一)活荷载计算 (42)(二)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42)七风荷载内力计算 (51)(一)风荷载计算 (51)(二)内力计算 (52)八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55)(一)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55)(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56)(三)一榀框架内力计算 (59)九内力组合 (62)(一)梁内力组合 (62)(二)柱内力组合 (66)(三)内力设计值汇总 (70)十截面设计 (72)(一)梁截面设计 (72)(二)柱截面设计 (75)十一楼梯设计 (81)(一)底层楼梯设计 (81)(二)其他层楼梯设计 (84)十二基础设计 (89)(一)边柱基础 (89)(二)中柱基础 (91)(三)基础梁设计 (93)致谢 (95)参考文献 (96)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高校教学楼。

工程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面板顶面标高为18.6m。

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屋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20mm水泥砂浆找平,40~120厚(1%找坡)膨胀珍珠岩保温层,四层作法防水层(一毡二油上铺小石子)。

楼面做法: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20mm水泥砂浆找平,水磨石面层。

墙身做法:由普通砖砌筑而成,普通砖自重18kN/m3,厚度240mm。

门窗做法:门为木门,自重0.2 kN/m2,窗为钢窗玻璃窗,自重0.4 kN/m2。

某多层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某多层厂房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某多层⼚房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毕业设计某多层⼚房现浇钢筋混凝⼟框架结构毕业设计⽬录绪论 (1)第⼀章设计说明 (2)第⼀节⼯程概况 (2)第⼆节建筑材料选择 (2)第⼆章结构设计 (3)第⼀节布置及梁柱截⾯初估 (3)第⼆节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刚度计算 (4)第三章荷载计算 (6)第⼀节竖向荷载计算 (6)第⼆节风荷载计算 (9)第三节⽔平地震作⽤的计算 (12)第五节重⼒荷载代表值作⽤下的计算 (19)第四章内⼒组合 (25)第⼀节⽀座边缘处的内⼒值的计算 (25)第⼆节组合前内⼒的调整 (28)第五章配筋计算 (39)第⼀节框架柱和梁的截⾯设计 (39)第⼆节板的计算 (46)第三节楼梯的计算 (48)第六章基础设计 (50)第⼀节确定基础类型和尺⼨ (50)第⼆节内⼒分析 (50)第三节配筋计算 (52)第七章施⼯组织设计 (55)第⼀节施⼯准备⼯作 (55)第⼆节施⼯部署 (57)第三节主要项⽬施⼯⽅法 (57)第四节技术质量、安全⽣产、⽂明施⼯措施 (59)第七章结论 (61)致谢 (62)参考⽂献 (63)绪论毕业设计是本专业教育培养的重点,也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化、拓宽,是对⼤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总结。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将以前学过的知识重温回顾,对疑难知识再学习,对提⾼个⼈的综合知识结构有着重要的作⽤。

通过毕业设计,使我们在资料查找、设计安排、分析计算、施⼯图绘制、⼝头表达等各个⽅⾯得到综合训练,具备从事相关⼯作的基本技术素质和技能。

在我国,多层建筑结构以钢筋混凝⼟结构为主。

多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有两⽅⾯的特质:⼀是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平⽅向作⽤引起的内⼒和位移已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是结构抗侧移刚度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

结构不仅要满⾜承载⼒(强度)的要求,同时还要把结构在⽔平荷载下的位移控制在⼀定范围内,所以多层建筑结构需要有较⼤的抗侧移刚度。

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平⾯布置⽐较灵活,能提供较⼤的室内空间,是较常⽤的结构体系。

[学士]某五层框架教学楼毕业设计-土木毕业设计(计算书+cad图纸)[管理资料]

[学士]某五层框架教学楼毕业设计-土木毕业设计(计算书+cad图纸)[管理资料]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2)第一节设计原始数据 (2)第二节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2)第三节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2)第二章建筑设计 (4)第一节建筑设计总说明 (4)第二节平面设计 (5)第三节剖面设计 (6)第四节立面设计 (7)第三章结构设计 (7)第一节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7)第二节横向平面框架的内力计算 (11)第三节横向平面框架的内力组合与配筋计算 (34)第四节楼梯设计计算 (42)第五节地基基础设计计算 (44)第六节细部构件设计计算 (49)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第一节设计原始数据一、工程概况本结构为五层框架教学楼,占地m2,建筑面积m2。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计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二、设计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参照勘察结论和建议,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持力层选定为粉质黏土层,该层为褐黄色,呈可塑坚硬壮,质地均匀,网状裂隙发育,层内夹有少量呈褐黑色的铁锰质结核。

基本风压ω0=。

地面粗糙度属B类。

余略第二节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五层教学楼,余略。

具体见图纸建筑设计总说明(建施-1)。

第三节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五层框架结构,余略。

具体见图纸结构设计总说明(结施-1)。

第二章建筑设计第一节建筑设计总说明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为±,室内外高差600mm。

2、墙身做法: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M5水泥沙浆砌筑。

内粉刷为混合沙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度。

外粉刷为1:3水泥沙浆底,厚20mm,马赛克贴面。

3、楼面做法:顶层为20mm厚水泥沙浆找平,5mm厚沙浆加“107”胶水着色粉面层;底层为15mm厚纸筋面石抹底,涂料两度。

4、面层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沙浆找平层厚20mm,二毡三油防水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docx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docx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docx 范本一:一、引言1. 背景介绍2. 目的和目标3. 需求分析二、概述1. 总体设计2. 系统架构三、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需求描述(2)用例规约2. 非功能需求(1)性能需求(2)安全需求(3)可靠性需求四、系统设计1. 模块设计(1)模块一- 子模块一- 子模块二(2)模块二2. 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表结构(2)数据字典五、系统实现1. 开发环境2. 开发工具3. 编码规范4. 功能实现(1)功能一实现细节(2)功能二实现细节5. 测试与验证六、运维与维护1. 部署环境2. 运维手册3. 维护计划七、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2. 风险评估3. 风险应对措施附件:附件一-需求文档、附件二-数据库设计文档、附件三-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合同: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协商等形式达成的协议文件。

2. 侵权:指因违反法定义务而给他人造成损害,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3. 知识产权:指人类在创造性劳动中所形成的对物质与非物质的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

范本二:一、项目概述1. 项目背景及目的2. 开发环境和工具二、需求分析1. 业务需求(1)需求描述(2)用例分析2. 功能需求(1)功能模块划分(2)功能描述三、系统架构设计1. 系统框架图2. 技术选型(1)前端技术(2)后端技术3. 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表结构(2)数据字典四、详细设计1. 模块划分(1)模块一- 子模块一- 子模块二(2)模块二2. 接口设计(1)接口一- 请求参数- 响应参数(2)接口二五、系统实现1. 开发规范2. 功能实现(1)功能一实现细节(2)功能二实现细节3. 单元测试六、系统集成与测试1. 单元测试结果2. 系统测试计划3. 测试用例4. 测试结果七、部署与运维1. 部署环境2. 运维手册3. 维护计划附件:附件一-需求文档、附件二-数据库设计文档、附件三-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 合同:根据当事人的一致意愿,以形式合意作为约束双方行为的民事法律文件。

某5层教学楼建筑结构全套毕业设计方案

某5层教学楼建筑结构全套毕业设计方案

xxxxxxxx大学毕业设计题目xxxxxxxx省某中学教学楼设计学生姓名xxxxxxxx 学号xxxxxxxx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指导教师日期:20117年4月摘要本毕业设计题目是xxxxxxxx省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该教学楼的总建筑面积大约是5422.50平方米,共五层,建筑高度为19.500米。

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体系。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本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手算和结构电算三部分。

其中建筑设计主要根据建筑的重要性,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建筑的高度和层数来确定建筑的结构形式,本工程采用的是框架结构。

手算部分计算书的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构件尺寸的初步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荷载计算、框架横向侧移计算、框架在水平风载、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分析和计算、内力组合、截面设计、楼梯设计及基础设计。

其中计算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时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在梁柱截面设计时要采用“强柱弱梁”原则。

电算时,先用PMCAD软件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检查平面数据,输入次梁楼板,输入荷载数据,形成PK文件,画结构平面图,然后使用PK进行框架计算;最后用SAT-8软件进行框架的空间结构计算,输出楼板配筋图、框架梁柱配筋图。

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手算和电算两种方式,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错误以及与电算不同的部分,找出原因。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楼,框架结构,内力组合,截面设计Abstract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Teaching building design of a middle school in Anhui , the building's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is about 5422.50 square meters, a total of five, building height of 19.500 meters. The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the whole place. Foundation under column base with ladder-type place and place the joint basis. The design includes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ICC hands of three parts. One major architectural importance unde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report, the type of construction site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height and number of layers to determine the building's structure, this project uses a frame structure.Hand-counted part of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project profiles, component dimensions of the initially identified, the framework of the calculation diagram, load calculation, calculation of the framework of horizontal lateral, the framework contained in the horizontal wind, vertical load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cross section design, stair design and basic design. Which calculated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force limit state design method used. In the beam and column design to a "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 principle.Computing, the first structure with PMCAD layout software, check the print data, enter the sub-beam floor, enter the load data, the formation of PK files, draw the structure plan, and then use the PK to frame calculation; Finally, SAT-8 software framework Spatial structure calculation, the output slab reinforcement plans, the framework and foundation beam reinforcement reinforcement plan map.In the design process using hand and computer computation in two ways, the result for checking, to detect design errors as well as different parts of Computing, identify the causes. Key words: graduate design, residential building, frame structure, internal force composition, cross section design.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I II1 工程概况 (1)2 设计资料 (1)2.1 气象资料 (1)2.2 抗震设防要求 (1)2.3 选用材料 (1)3 结构平面布置 (1)3.1结构平面布置图 (1)3.2框架柱截面尺寸确定 (2)4 楼板设计 (6)4.1恒荷载 (6)4.2活荷载 (7)4.3荷载设计值计算 (7)4.4屋面板配筋计算 (8)4.4.1双向板配筋计算 (8)4.5楼面板配筋计算 (10)4.5.1双向板配筋计算 (10)5 重力荷载计算 (10)6 风荷载计算 (12)6.1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12)6.2框架柱抗侧移刚度计算 (12)6.3集中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13)7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17)7.1板荷载传递的计算方法确定 (17)7.2 在A-B 轴间框架梁 (17)7.3 在B- C轴间框架梁 (19)7.4 C-D轴间框架梁 (19)7.5 A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20)7.6 B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20)8 内力计算 (21)8.1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 (21)8.2 恒活荷载作用下的梁柱端剪力计算 (25)8.3 恒活荷载作用下柱轴力计算 (26)9 内力组合 (32)9.1 框架结构梁的内力组合 (32)9.2 框架结构柱的内力组合 (32)10 构件配筋计算 (45)10.1框架梁截面设计 (45)10.1.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5)10.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0)10.1.3 裂缝宽度控制验算 (50)10.1.4 受弯构件的挠度验算 (51)10.2框架柱截面设计 (53)10.2.1 轴压比验算 (53)10.2.2 截面尺寸复核 (53)10.2.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4)10.2.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58)10.3楼梯配筋计算 (69)10.4基础配筋计算 (71)结论 (77)参考文献 (78)致谢 (79)1 工程概况该教学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为5422.50㎡,建筑高度19.500m,采用煤矸石空心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高为3.9m,室内外高差0.60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设计(附全套)解析

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设计(附全套)解析

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设计四方学院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The design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for SiFang college teaching building2012 届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号 20080431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25 日毕业设计成绩单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摘要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是现代化教学楼广泛应用的结构,它具有灵活布置建筑平面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比较适用于教学楼。

但是汶川大地震中框架结构教学楼震害较大,因此,要加少许剪力墙来增加框架结构的抗震设防线,增加抗侧刚度,减少侧移。

本设计包过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教学楼共5层,60人的标准教室,建筑总面积4233m2。

利用Auto CAD及天正建筑,对教学楼进行了平面、立面、剖面即整体布局的建筑设计。

利用PKPM软件来验算结构布置的合理性,进而对教学楼在无墙情况下的总荷载计算,达到确定建筑结构中一榀框架的配筋计算,确定楼板,联系梁和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通过PKPM软件来对加少许剪力墙框架结构进行设计,并绘制出结构的主要施工图,完成教学楼的总体结构设计。

关键词:少许剪力墙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抗震设计AbstrackTeaching building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frame structure is widely used in the modern teaching building structure, it has more flexible with the advantages of building layout.To arrange the large space building pared to the teaching building.But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frame structure teaching building seismic damage is bigger, therefore, to add a little shear wall frame structure to increase the multi-channel seismic fortification lines, reduce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increased lateral stiffness.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5 floors , 60 standard classrooms ,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4233m2.This design including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using Auto CAD and it is building, on the teaching building for the plane, elevation, section whereby the overall layout ing PKPM software to calculate the structural layout is reasonable, and the teaching building is in the free wal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otal load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a frame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determine the floor, Tie beam independent foundation design.Through the PKPM software to add a little shear wall frame structure design, and draw the structure of the main construction graph, complete the teaching building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Keywords:Frame structur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Anti-seismic design目录第1章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现状 (1)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1.3.1 研究内容 (1)1.3.2 采用的方法 (2)1.4 成果及意义 (2)1.4.1 成果 (2)1.4.2 意义 (2)第2章设计概括 (3)2.1 设计题目 (3)2.2 设计目的 (3)2.3 设计规模 (3)2.4 设计资料 (3)2.5 各部分工程构造 (3)2.5.1 屋面做法 (3)2.5.2 楼面 (4)2.5.3 厕所 (4)2.5.4 墙体 (4)2.5.5 门窗 (4)2.6 设计要求 (4)2.6.1 建筑部分 (4)2.6.2 结构部分 (4)第3章建筑设计 (6)3.1 建筑功能 (6)3.1.1 建筑功能要求 (6)3.2 平面设计 (6)3.2.1 建筑造型 (6)3.2.2 布置原则 (6)3.3 立面设计 (7)3.4 剖面设计 (7)3.5 交通联系部分 (7)3.5.1 楼梯 (7)3.5.2 走廊 (8)3.5.3 出入口及门厅 (8)第4章结构方案设计 (9)4.1 工程简介 (9)4.2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9)4.3 初估梁柱截面 (10)4.3.1 柱截面 (10)4.3.2 梁截面 (11)第5章荷载计算 (12)5.1 恒载标准值的计算 (12)5.1.1 屋面 (12)5.1.2 各层楼面 (12)5.1.3 梁自重 (12)5.1.4 柱自重 (13)5.1.5 外纵墙自重 (13)5.1.6 内纵墙自重 (13)5.1.7 内隔墙自重 (13)5.1.8 外隔墙自重 (14)5.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14)5.2.1 屋面和楼面荷载标准值 (14)5.2.2 雪荷载 (14)5.3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15)5.3.1 在A - B 及C -- D轴板 (15)5.3.2 在A -B 轴间框架梁 (15)5.3.3 在B- C轴间框架梁 (16)5.3.6 A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18)5.3.7 B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18)5.3.8 C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与B轴柱的相同 (18)5.3.9 D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与A轴柱的相同 (18)5.4 风荷载计算 (19)5.5 水平地震作用 (20)5.5.1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20)5.5.2 框架柱抗侧移刚度和结构基本自震周期计算: (22)第6章内力计算 (26)6.1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的内力 (26)6.1.1 弯矩分配系数 (26)6.1.2 杆件固端弯矩 (27)6.2 活载作用下的框架的内力 (32)6.2.1 弯矩分配系数 (32)6.2.2 杆件固端弯矩 (33)6.3 风载作用下的框架的内力计算 (38)6.3 地震作用下的框架的内力计算 (43)第7章内力组合 (47)7.1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调幅 (47)7.1.1 梁端柱边剪力计算 (47)7.1.2 梁端柱边剪力梁端柱边弯矩计算 (47)7.1.3 弯矩调幅 (47)7.2 活荷载作用下内力调幅 (48)7.2.1 梁端柱边剪力计算 (48)7.2.2 梁端柱边剪力梁端柱边弯矩计算 (48)7.2.3 弯矩调幅 (49)7.3 风荷载作用下的梁端柱边内力 (49)7.4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梁端柱边内力 (50)第8章内力组合表 (51)第9章配筋计算 (58)9.1.1 框架梁正截面承载力 (58)9.1.2 框架梁斜截面配筋计算 (59)9.2 柱截面设计和配筋 (62)9.2.1 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2)9.2.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74)第10章连系梁设计 (76)10.1 荷载计算 (76)10.2 内力计算 (76)10.3 截面承载计算 (76)第11章屋面板及楼面板的设计 (78)11.1 屋面设计 (78)11.1.1 屋面B板荷载计算 (78)11.1.2 判断B板的计算类型 (78)11.1.3 按弹性理论进行计算 (79)11.1.4 B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9)11.1.5 屋面A板荷载计算 (80)11.1.6 判断A板的计算类型 (80)11.1.7 A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81)11.2 楼面板设计 (81)11.2.1 楼面B板荷载计算 (81)11.2.2 判断B板的计算类型 (81)11.2.3 按弹性理论进行计算 (81)11.2.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82)11.2.5 楼面A板荷载计算 (83)11.2.6 判断板的计算类型 (83)11.1.7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84)第12章基础设计 (85)12.1 荷载计算 (85)12.2 确定基础尺寸 (86)12.2.1 初步确定基础底部尺寸 (86)12.2.2 验算基础底部尺寸 (87)12.2.3 抗震验算 (87)12.2.4 基础结构设计 (88)第13章电算结果 (90)13.1 结构设计总信息 (90)13.1.1 结构材料信息 (90)13.1.2 风荷载信息 (90)13.1.3 地震信息 (91)13.1.4 活荷载信息 (91)13.1.5 调整信息 (92)13.1.6 配筋信息 (92)13.1.7 设计信息 (92)13.1.8 荷载组合信息 (93)13.1.9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信息 (93)13.1.10 计算成果 (93)13.2 周期、阵型、地震力 (97)13.3 结构位移 (103)第12章结论与展望 (108)参考文献 (109)致谢 (110)附录A 外文翻译 (111)A1 外文 (111)A2 译文 (121)附录B 电算信息图 (126)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世界上的教学楼一般为多层建筑,其结构一般为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五层办公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 绪论建筑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因为它的材料发展日新月异,结构发展独具匠心。

随着钢筋混凝土逐渐踏上当前世界建筑的舞台,多层和高层建筑逐渐增多,而办公楼的兴起也逐渐成为当今建筑发展的主流之一,不断朝着生态化发展,智能化发展,灵活性发展,完全摆脱传统的格局,朝着自身独特的业务需求发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的特点在于钢筋及水泥用量都很大,建筑高度较高,但它的承重构件对重力荷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隔墙、门窗、空间等布置灵活,设置自由,让人们对自己的住宿空间有更多的想象和利用。

而此次我的二炮工程大学办公楼建筑结构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施工工期短,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强抗震效果达标。

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上特点,安全,舒适,美观大方,更加方便我们的教学办公。

框架结构的缺点:框架节点应力集中;侧向刚度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材料消耗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频繁,零星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复杂较多,人力需求大,施工过程容易受季节性、环境影响性、地理性的一定局限。

国外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大量新建建筑大致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结构的设计研究已获得较为丰富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及制度,而目前正在向节能、环保、宜居、智能等新方向发展。

国内的建筑业的发展是从改革开放才逐渐开始发展的,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国家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国家建筑标准。

我国国内建筑业兴盛还是从国家住房改革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果后,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开始的。

经过将近三十年多年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还是材料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国内建筑业正处于大量新建阶段,建筑业也相当的兴盛,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很欠缺的,比如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等新领域,与较为发达的国家相差较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五层教学楼框架结构计算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五层教学楼框架结构计算书

摘要本工程是费县晨光高中教学楼,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五层,层高为3.6米,建筑物总高度为19.100米。

在遵循“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和国家有关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楼的建筑与结构初步设计,获得了该建筑物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筑CAD设计图纸与技术指标,确定了结构布置方案与结构计算模型。

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然后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荷载(恒载、活荷载以及雪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此外还进行了结构方案中的室内楼梯的设计(完成了平台板,梯段板,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梁的配筋)、基础的设计(完成了基础的配筋)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AbstractThisis a teaching building of a Chenguang chool inFeixian.It is amulti-layer reinforcedconcrete frame. It has five stories, the height of the storey is 3.6 meters.Theheight of thewhole building is 18.75 meters.Inaccordance with thedesign principle of “applicability、safety、economy、aesthetic”and the prese ntcodes and standards of the architectural andstructuraldesign, the primary architectural andstructuraldesignof buildingiscarried out.After gettingthe architectural drawing fromCADdesign,the anthor decidesthe structuralschem eand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modelWhenthe directionsoftheframesis determined,firstlythe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 Then making the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gotby way ofthe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accordingtothe shearing stiffnessof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Then theinternalforce(bending moment,shearing force,axialforce &snow force)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horizontalloads can beeasily calcul ated. After the determination of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 edeadand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internal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Excel software, whose purpose is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and the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the reinforcing drawingsof the components. The design of the stairs is alsobe approached bycalculating theinte rnal force and reinforcing such components as landing slab, step board.The design of floorslab is also becompleted in the end.Keywords:ﻩreinforced concrete;frame;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前言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整个大学四年学习的检验和考核,是深化、拓宽教学成果的重要过程。

【完整版】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论文设计计算书_

【完整版】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论文设计计算书_

【完整版】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论文设计计算书_5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建设项目名称:辅助教学楼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8.1m,纵轴轴距为5.4m和4.5m;内、外墙体材料为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

全楼设楼梯两部。

2.建筑地点:苏州某地3.设计资料:1.3.1.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面为平均厚度0.3m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1.2~1.5m左右的淤泥质粘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70kNm2,再下面为较厚的垂直及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80kNm2,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1.3.2抗震设防要求:六度四级设防1.3.3.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0m。

1.3.4.地下潜水位达黄海高程2.4-2.5m, 对本工程无影响。

4.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估算1.4.1主要构件材料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强度:梁、板、柱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使用HPB235,HRB 400二种钢筋。

1.4.2.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1)框架梁: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L=8.1m,=0.215% ,ρ =0.233%平行于Ly 方向的跨中弯矩MyMy =(0.02794+0.013935)×(1.20× 4.1+1.40× 1.0)×4.22= 3.47kN·M考虑活载不利布置跨中Y向应增加的弯矩:Mya =(0.05809+0.032835)×(1.4× 1.0)× 4.22=1.62kN·MMy= 3.47 + 1.62 = 5.08kN·MAsy= 257.92mm2,实配8@200 (As =279.mm2) ρmin =0.215% ,ρ =0.233%沿Lx 方向的支座弯矩Mx'Mx' =0.05610×(1.20× 4.1+1.40× 2.0)× 4.22= 7.73kN·MAsx'= 265.06mm2,实配8@200 (As =279.mm2) ρmin =0.215% ,ρ =0.233%沿Ly 方向的支座弯矩My'My' =0.06765×(1.20× 4.1+1.40× 2.0)× 4.22= 9.32kN·MAsy'= 321.57mm2,实配8@150 (As =335.mm2) ρmin =0.215% ,ρ =0.279%①板B一、基本资料:1、边界条件(左端下端右端上端):固定铰支铰支固定固定2、荷载:永久荷载标准值:g = 4.10 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q = 2.00 kNM2计算跨度Lx = 5400 mm;计算跨度Ly = 4225 mm板厚H = 120 mm;砼强度等级:C30;钢筋强度等级:HRB4003、计算方法:弹性算法。

(整理)五层现浇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

(整理)五层现浇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

目录1.设计资料 (6)2. 主要承重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 (6)3. 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8)3.1恒载计算 (8)3.2 活荷载计算 (11)3.3 风荷载计算 (11)3.4 地震荷载计算 (12)4. 内力计算 (14)4.1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4)4、2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7)4.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9)4.4 地震作用内力计算 (21)5. 内力组合 (23)5.1 一层梁的内力组合 (24)5.2 第三层梁的内力组合 (26)5.3 第五层梁的内力组合: (28)5.4 第一层柱的内力组合 (30)5.5 第三层柱的内力组合 (32)5.6 第五层柱的内力组合 (34)6.框架梁柱的配筋计算 (36)6.1 框架梁的配筋计算 (36)6.2 框架柱的配筋 (40)7.纵向连系梁的配筋计算 (43)8.楼梯配筋的计算 (45)9.板的配筋计算 (48)10.基础设计 (51)参考文献 (55)致谢词 (56)附件: (57)`CONTENTS1.Design data (6)2.The inch of beam and column (6)3 .Load calculation (8)3.1 Permanent load calculation (8)3.2 The calculation of floor live load (11)3.3 Wind load calculation (11)3.4 Seism load calculation (12)4 . Force calculation (14)4.1 Force calculation for permanent load (14)4.2 Force calculation for alive load (17)4.3 Force calculation for wind load (19)4.4 Force calculation for seism load (21)5 .Force combination (23)5.1 Force combination of beam1 (24)5.2 Force combination of beam2 (26)5.3 Force combination of beam3 (28)5.4 Force combination of column1 (30)5.4 Force combination of column2 (32)5.4 Force combination of column3 (34)6. The disposition of steel reinforcing bar (36)6.1 Steel reinforcing bar in frame beam (36)6.2 The computation of the beam’s section (40)7. The computation of the beam’s section (43)8. Steel reinforcing bar in stair. (45)9. Contact beam lengthways (48)10. Foundation design (50)Reference (55)Thanks (56)Appendix (57)设计内容简介:本工程为山东省泰安市盛大公司办公楼设计方案,建筑面4700平方米,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功能分区进行合理的安排,该楼为5层.在结构计算书中,主要对主楼的框架进行了计算。

某五层教学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某五层教学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课程设计计算书目录一、设计任务 (2)1设计内容 (3)2设计条件 (3)二.框架结构计算过程 (3)1.平面布置 (4)2.结构计算简图 (4)3.内力计算 (5)(1)恒荷载计算 (5)(2)活荷载计算 (8)(3)荷载转化 (9)(4)水平荷载计算 (22)(5)弯矩调幅 (26)(6)内力组合 (27)三.构件配筋计算 (34)1.梁的设计 (34)2.柱的设计 (42)四.绘制框架结构施工图 (50)一、设计任务某五层教学楼,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

建筑平面为一字形,如图1所示。

底层层高 4.2m,其它层高 3.6m,室内外高差0.3m。

(结构布置如下图1)图11设计内容(1)结构布置确定柱网尺寸,构件截面尺寸,绘制框架结构平面布置图。

(2)框架内力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可按分层法计算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按D值法计算框架内力。

(3)内力组合(4)框架梁和柱承载力计算①框架梁承载力计算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梁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并配置钢筋。

②框架柱承载力计算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柱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并配置钢筋。

(5)框架侧移验算验算顶点侧移和层间侧移,使之符合规范要求。

(6)绘制框架配筋施工图。

2设计条件(1)气象条件基本风压0.5+6×0.01=0.56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注:以现场按编号布置的为准,本人编号6号(2)工程地质条件地表下0-10m深度土层均可做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为180kPa。

(3)屋面及楼面做法:①屋面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现浇混凝土楼板100mm;15mm厚纸筋面石灰抹。

②楼面做法:顶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mm厚1:2水泥砂浆加“107”胶水着色粉面层;现浇混凝土楼板;底层为15mm厚纸筋面石灰抹底。

(4)楼面屋面活荷载为:1.5+28×0.01=1.78 kN/m2(注:楼面、屋面活荷载以现场按学号布置的为准,本人学号28)二.框架结构计算过程1.平面布置(1)结构平面布置(见图2)图 2 结构平面布置(2)构件尺寸确定边跨(AB 、CD )梁:取 中跨(BC )梁:取 h=400mm边柱(A 轴、D 轴)连系梁:取中柱(B 轴、C 轴)连系梁:取b ×h=250mm ×400mm 柱截面均为 b ×h=300mm ×500mm 现浇楼板厚100mm 。

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设计说明书

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设计说明书

某商业楼(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设计说明书一、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一2002)《建筑施工技术》教材。

二、工程概况1)某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9.1所示。

层高:3.9m.层数:5层。

柱子断面尺寸:600mmx 600mm (图9.7)主梁断面尺寸:350mm X 800mm (图9.4)次梁断面尺寸:250mm x 550mm。

板厚:80mm地面装饰层厚:50mm。

材料:混凝士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25(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50mm。

2)施工现场已作好三通一平,且已完成基础施工及回填土工作,基础顶面标高为-0.300m3)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

4)本工程所用模板以定型组合钢模板为主,支承件以钢管为主。

5)各种材料及施工机具均满足施工要求。

6)本工程在常温条件下施工,不考虑冬季施工。

三、施工准备(一)施工技术准备1、做好调查工作1) 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的调查掌握气象资料,根据水文地质及气象情况,相应地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

2) 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对各种物质资源的生产和供应情况、价格、品种等进行详细调查,以便及早进行供需联系,落实供需要求。

由于施工用水、用电量均对施工影响较大,用电的起动电流大,负荷变化多,移动式、手动式用电机具多,因此,对水源、电源等的供应情况应做具体落实,包括给水的水源、水量、压力、接管地点;供电的能力、线路距离等。

2、做好与设计的结合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并进行自审、会审工作,以便正确无误地施工。

通过学习,熟悉图纸内容,了解设计要求施工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管理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熟悉和掌握图纸中细节。

组织各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组织图纸会审,由设计方进行交底,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质量标准,准确掌握设计图纸中的细节。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范围 (1)三、编制补充说明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一、工程名称 (2)二、工程地址 (2)三、参建各方 (2)四、工程简介 (2)五、工程施工总目标 (2)第三章施工部署 (3)一、施工准备工作 (3)二、施工总体部署 (3)三、施工流程 (5)四、施工组织 (6)五、工程项目劳务人员配备计划 (6)六、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7)七、主要周转材料投入计划 (11)八、原材料、半成品的采购供应 (11)第四章相关工程施工方案 (13)一、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3)二、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17)三、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20)第五章工程质量管理 (26)一、工程质量目标 (26)二、质量保证体系 (28)三、消除质量通病措施 (28)四、全面质量管理 (32)第六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38)一、安全目标 (38)二、现场安全施工管理相关保证体 (38)三、塔吊搭设安全措施 (39)四、脚手架搭拆安全措施 (40)五、井架安拆安全措施 (41)六、“三宝四口”防护安全措施 (42)七、安全防护措施简图 (45)参考文献 (48)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并以下列文件为依据组织编写的:⑴招标文件、设计文件。

⑵现行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

⑶主要结构施工图集:11G101-1 11G101-2 11G101-3。

⑷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规定。

⑸其它有关建筑业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规定。

二、编制范围按照发包方的招标文件,本次投标范围为设计图纸范围内的建筑安装工程及招标文件中关于工程范围的说明。

三、编制补充说明本设计是关于XXXXXXXXX工程施工组织方面的总体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主导施工的依据,本毕业设计结合本工程特点、企业技术及管理水平,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来设计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尚应遵循以下有关施工规范及标准,以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

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施工说明书

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施工说明书

施工设计说明书目录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组织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总体施工安排施工区域的划分总体施工顺序 (3)三、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4)1、测量定位 (4)2、模板工程 (5)3、混凝土工程 (6)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管理计划 (8)2、安全管理计划 (9)五、配板设计 (10)六、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15)1、编制依据 (15)2、现场情况 (15)3、施工准备 (15)4、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15)5、质量要求 (18)6、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20)7、安全措施 (23)七模板的拆除时间 (25)一、工程概括本工程为五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二、施工准备熟悉图样、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清除场地障碍物,平整场地,确定设计标高,调配土方量;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即通施工用水、用电、用路);修建施工临时设施;进行必要的物资准备,组织材料、施工机具人场,使现场具备开工的必要条件。

1、项目组织结构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管理网络和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见下页图表所示:2、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A.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营,履行合同,确保项目质量;负责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施工措施,抓施工进度,调配项目部管理人员,劳动力,机械设备等。

B.技术负责人:认真执行各种标准、规范,积极参加有关施工业务会议,在技术上把好工程质量关。

同事参与工程图纸会审工作。

负责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督促该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
(A图,3段流水,1次支模1次浇注,板、次梁模板计算)起止日期:2013 年8 月26 日至2013 年8 月30 日
学生姓名
班级10土木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建筑工程系
2013年8 月30 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0
1.1工程概况 0
1.2资源供应条件 0
1.3现场条件 0
2 施工方案选择 0
2.1划分流水施工段 0
2.2计算各施工段的工程量 (1)
2.3确定施工顺序(一次支模一次浇筑) (2)
2.4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 (3)
2.5 选择施工方法 (4)
3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2)
3.1计算劳动量 (22)
3.2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天数 (23)
3.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23)
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4)
4.1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24)
4.2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24)
4.3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说明 (25)
4.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5)
5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25)
5.1雨季施工措施 (25)
5.2质量保证措施 (26)
5.3安全保证措施 (28)
5.4文明施工措施 (29)
6 参考文献 (30)
7 课程设计任务书 (31)
1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总建筑面积约为25973,95平方米,其中12、15轴线间宽度为19m,为五层,高24米;1到11轴以及16到26轴线间宽度17m,为四层,高19.2米。

主体结构及主要构件尺寸见附图。

工程地点位于天津市近郊。

土建工程由天津市某建筑公司某分公司承包。

主体结构施工期限为6个月,施工日期为5月1日至10月30日。

1.2资源供应条件
模板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所需连接件及模板支撑件均能满足配套使用要求。

钢筋在现场临时加工棚加工成型,在操作面进行绑扎。

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在现场设置临时搅拌棚,作为临时补充及零星混凝土使用。

各种施工机具由公司机械站按施工计划供应。

1.3现场条件
目前,本工程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标准,且基础工程已完成。

现场施工范围详见附图。

2 施工方案选择
2.1划分流水施工段
2.1.1施工段划分原则
施工段数要适合,过多,每段工作面较小,势必减少工人数,延长工期;过少,又会造成资源供应过分集中,不利于组织流水施工。

因此,为此施工段划分合理一般遵循以下原则:1)同一专业施工队在各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大于10%—15%。

为保障结构的整体性施工段应尽可能设置在建筑缝处。

2)为保证结构整体性,施工段分界应尽可能设置在结构变形缝处;如果必须留设在墙体中部时,应设在门窗洞口处,以减小留槎,便于接茬。

3)为充分发挥工人、机械的生产效率,施工段不仅要充分满足专业工种对工作面的要求,而且要是施工段所能容纳的劳动力人数或机械台数满足劳动优化组合要求。

4)对于多层建筑物,施工段数目m的确定,一般应史m>n,以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

5)对于多层建筑物,既要在平面上划分施工段,又要在竖向上划分施工层。

上下各施工层的分界线和段数应一致,以保证专业工作队在施工和施工层之间,能开展有节奏、均衡和连续的流水施工。

2.1.2施工段划分
根据本工程结构布置图及课程设计要求,将本工程划分为3段,如下图:
优点:工程量相差不大,方便组织施工,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缝。

缺点: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

2.1.3确定施工流向
确定施工流向的顺序应考虑的问题
1)对于工业建筑,应考虑近期生产工艺流程,将影响其他工段投产的工段优先施工。

2)应考虑建设单位对生产和使用的要求,一般应将急用的工段或部位先行施工。

3)从施工技术考虑应将技术复杂、工程量大、工期长的段或部位先行施工。

4)应根据各部分、分项工程的特点安排其流向。

流向进展示意图如下:
2.2计算各施工段的工程量
由上表可知,每个施工段的工程量相差都不超过15%,可见这一施工段划分是比较合理的。

本工程一个标准层的工程量共需混凝土537.31 m3,模板4764.02m2,钢筋63907.00 kg。

整个工程共需要混凝土537.31×4+79.298=2228.54m3,模板4764.02×4+698.312=19754.39m2,钢筋63907.00×4+9489= 265117kg。

2.3确定施工顺序(一次支模一次浇筑)
可选择的施工顺序有三种:“一次支模一次浇注”,“一次支模二次浇注”,“二次支模二次浇注”。

写出各种顺序的工艺流程,及优、缺点如下所示。

2.2.1 一次支模一次浇筑
施工顺序:绑柱钢筋→支柱、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浇柱、梁、板混凝土→拆柱、梁、板模板
优点:
1)无多余施工缝,有利于结构整体性
2)施工时不需搭设操作平台
3)工程进度快,有利于缩短工期
缺点:
1)施工时易踩踏钢筋,导致其错位
2)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过大,模板承受的压力过大。

3)柱和梁板的所使用的混凝土的标号不一样时,给施工带来难度
4)柱的垂直度不易控制
5)混凝土自由下落高难度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2.2.2 一次支模两次浇筑
施工顺序:绑柱筋→支柱、梁、板模板→浇柱混凝土→绑梁、板钢筋→浇梁、板混凝土→拆柱、梁、板模板。

优点
1)柱混凝土独立浇筑,施工方便,质量容易控制。

2)一次性浇筑混凝土量小
缺点
1)整体性不如一次支模一次浇筑,柱子多了施工缝
2):模板用量大,周转慢
2.2.3 两次支模两次浇筑
施工顺序:绑柱筋→支柱模板→浇柱混凝土→拆柱模板→支梁、板模板→绑梁、板钢筋→浇梁、板混凝土→拆梁板模。

优点:
1)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自由下落度满足规范要求
2)模板周转快
3)楼板钢筋不会因为施工踩踏变形。

缺点:
1) 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如前两种浇筑形式方便,需要搭建操作平台
2)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较差
综合上述,本设计决定采用一次支模一次浇注,选择这种施工顺序的原因是:在施工时模板的整体性好,并且施工时施工工艺相较于其他两个施工顺序,相对于比较简单。

一次支模二次浇注、二次支模二次浇注施工时施工工艺都较为复杂,使得施工速度较为缓慢,而一次支模一次浇注使得厂房的结构的整体性好,利于厂房在今后使用时的安全运行。

2.4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
2.4.1垂直运输机械的选择
根据该工程呈现一字型的建筑特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情况,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