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教育心理学》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9年秋季《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离线考核【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学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发展》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
1、自我概念
【答案】: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
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
2、学习
【答案】: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3、认知地图
【答案】: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
4、正迁移
【答案】:正迁移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学习数学有利于学习物理,学习珠算有利于心算,掌握平面几何有助于掌握立体几何等。
5、陈述性知识
【答案】:也叫“描述性知识”。
它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
1、简答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在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小学教学心理学》离线考核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小学教学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特点有哪些?
【标准参考答案】
(1)每课或每段的第一句话
(2)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
(3)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
(4)有趣的内容
2、简述抗拒诱惑实验,它说明什么?
【标准参考答案】
该实验为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
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
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
这时,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的影片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准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他并和他一起玩;一组为榜样训斥组,看到的影片是:男孩在玩被禁止的玩具,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后,严厉训斥孩子违反禁令,男孩显出害怕的样子;第三组为控制组,不看影片。
第三阶段,让每个孩子都在有玩具的房间单独呆15分钟。
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发现:第一组儿童很快屈从于诱惑,约在80秒后便动手玩玩具;第二组儿童能克制7分钟,有的甚至坚持完15分钟而不去玩玩具;第三组即控制组儿童平均克制约5分钟。
这一实验说明:抗拒诱惑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进行学习和改变。
3、简述发现学习的作用?
答:⑴提高智力的潜力;
⑵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⑶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东师】2019年秋季《青少年心理学》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青少年心理学》
注:本试卷为东北师范2019年秋季考核,请认真读题后,完成作答!!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观察学习
参考答案: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是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义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2.形象记忆
参考答案:形象记忆是指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鲜明的直观性。
3.自我概念
参考答案:自我概念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
4.同伴关系
参考答案: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5.心理咨询
参考答案: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者通过和来访者的商谈、讨论、劝告、启发和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以便他们更好地成长,提高适应能力,增进心身健康。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优点:对个体群体的发展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有助于了解心理变化的可能原因。
缺点:时间长、研究人员投入大,被试易缺失,工具稳定性不易保持。
东北师范大学19秋《学校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19秋《学校心理学》离线作业答案离线作业考核《学校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网络成瘾答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IA)或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IAD)的概念最先由戈德堡(Goldberg)在1994年提出的。
他提出网络成瘾是网络使用的模式不当,使当事人的社会、生理。
心理功能严重受损造成痛苦。
金伯莉·扬(Kimberly Yong,1996)提出病态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一词,从行为成瘾的角度出发,认为其是一种“行为-控制失调”(Impulse-Control Disorder)。
扬对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交往障碍答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心理障碍,即一个学生在学习、智力发育及与父母相处等方面可能都无问题,只是与同学或陌生人交往时不知所措;交往障碍也可以是其他心理障碍的一个从属表现,如抑郁的人自然不知与人交往,对学校恐惧的人,也不知如何与其他同学交往。
3.心理咨询的精神答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性的接触,本身即是一种教育态度或教育方法。
教师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同时又为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心理援助,这是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基本素质相关的一种教育理念的反映。
4.追踪设计答追踪设计是指同一被试在一定时间内被连续考察,他可以提供实际年龄变化的数据。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对某一群体进行重复测试有很多优点,可以了解这群人在相似的环境下的典型行为,把犯错误的可能减少到最低程度。
5.同化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
6.正强化答是指在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称为正强化。
7.聚合效度答是指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定同一特征或构思时测量结果相似的程度,即不同测量方式应在相同特征的测定中聚合在一起。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小学教学心理学》离线考核
离线作业考核《小学教学心理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特点有哪些?2、简述抗拒诱惑实验,它说明什么?3、简述发现学习的作用?4、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二、辨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知识或信息一旦进入长时记忆就不会再遗忘。
2、专家与新手在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存在差异。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
)1、论述如何消除学生的无力感与增强效能感?2、论述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理论包括哪些内容?答案:一、1.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心里压力大。
这样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压力释放①学会放松,多参加体育活动、艺术活动,这样可以分散注意力,调节心情。
②与人谈心。
要使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
无论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收益。
③学习写日记或周记。
学生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2.答:该实验为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
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
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
这时,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的影片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准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他并和他一起玩;一组为榜样训斥组,看到的影片是:男孩在玩被禁止的玩具,男孩的妈妈进入房间后,严厉训斥孩子违反禁令,男孩显出害怕的样子;第三组为控制组,不看影片。
第三阶段,让每个孩子都在有玩具的房间单独呆15分钟。
实验者通过单向玻璃观察发现:第一组儿童很快屈从于诱惑,约在80秒后便动手玩玩具;第二组儿童能克制7分钟,有的甚至坚持完15分钟而不去玩玩具;第三组即控制组儿童平均克制约5分钟。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幼儿心理学》离线考核复习资料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幼儿心理学》离线考核复习资料东北师范大学19秋]离线作业考核《幼儿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抑制过程守恒[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参考答案:抑制是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是与兴奋对立的状态。
其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失。
按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脑各个部分,时刻都有兴奋与抑制交替转换的活动,兴奋和抑制可相互诱导;作为大脑皮质基本神经过程之一的抑制,有条件性抑制和非条件性抑制之分。
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主要包括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后者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2、颜色视觉[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参考答案:颜色视觉,是光谱上380~760纳米(nm)波长的辐射能量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所产生的颜色感觉,又称色觉。
在可见光谱上从长波端到短波端依次产生的色觉为红、橙、黄、绿、蓝、紫。
人眼对光谱各波长的辨别能力是很不一样的,在整个光谱上人们可以分辨100多种不同的颜色。
物体表面的颜色取决于物体反射和吸收照射在其上的光波的情况。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幼儿注意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什么?[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参考答案:注重个体差异,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有不同的个体差异,有的语言表达很好,但是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动手能力很强,但是语言表达很弱。
对于在某些方面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我们不仅要宽容地对待他们,而且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不断地表扬激励他们,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从而增强自信心。
2、幼儿意义记忆的效果为什么好于机械记忆?[提示:认真复习课程知识,并对题目完成作答]。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19秋】离线作业考核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本卷满分100分
一、概念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习惯
[[正确答案是]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
2.行为矫正方法
[[正确答案是]是]行为主义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通过一定技术改变咨询者的心理问题或不良的行为。
3.心理健康
[[正确答案是]是]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
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自下而上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4.角色扮演法
[[正确答案是]是]指在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让受训者扮演某种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练来理解角色的内容,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的培训方法。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弗洛伊德提出的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哪些?
[[正确答案是]是]压抑、否认、投射、退行、隔离、抵消、转化、补偿、合理化、升华、幽默、反向形成。
2.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正确答案是]是]应注意四个问题:
一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
二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东师2019年秋季《教育学》离线考核辅导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教育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iào yù。
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根据学校条件和职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提高实践能力,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地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
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2、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从亲代所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结构,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的类型特征,这是人的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与物质基础。
人与生俱来的生物特性是种族发展和遗传的产物。
3、智育开发智力的教育。
有时亦单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尤其是德育,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
”4、“三个面向”答;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5、教学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东师2019年秋季《心理学》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差别预限答:刚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
2、语言生成答:人们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或写出来。
3、自我效能感答: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4、错觉答:多人共有的知觉歪曲的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经验主义的观点。
答:由洛克提出,认为婴儿生来并无知识和机能,经验(或人类的学习)在婴儿洁白无瑕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
2、简述视觉刺激中最常用的深度线索。
答:相对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
3、简述线索提取依赖的条件。
答: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情绪的作用。
4、简述语言理解的三个水平。
答: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句子的理解,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对于问题解决的主要观点。
答:联想主义:联想尝试---错误是思维的机制. 格式塔:情境整体被动物知觉产生顿误问题解决. 认知学派:用计算机模拟人的问题解决过程以验证各理论。
2、阐述任一种智力测验量表。
答:个体智力测验: 1.比内量表(1),斯坦福-比内量表。
(2),比内-西蒙量表。
(3),中国比内测验。
1924 年陆志韦在斯坦福-比内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1936 年发表 2 次修订本。
1978 年,吴天敏主持第 3 次修订,1982 年完成。
2.韦克斯勒智力测验(1)韦氏成人量表(2)儿童量表(3)幼儿量表。
[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心理学(高起专)》离线考核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答: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 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 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 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制性的结合; 教育效果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2、遗传素质答: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智育答: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
4、“三个面向”答:“三个面向”:即邓小平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5、教学答: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答:错,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
2、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答:错,教育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现象,动物界并不存在。
3、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答:错,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
不能把文化知识的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4、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错,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奥鹏东师2019年秋季《教育心理学》离线考核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教育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标准参考答案】
1、遗忘是指对过去曾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产生了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2、遗忘的原因主要有衰退、排斥和干扰。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标准参考答案】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
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②替代经验。
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③言语劝说。
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④情绪唤醒。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3、简述抗拒诱惑实验,它说明什么?
【标准参考答案】
该实验为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
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
东北师范2019年秋季《教育心理学》离线考核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心理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按要求完成作答]正确答案:1、遗忘是指对过去曾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产生了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2、遗忘的原因主要有衰退、排斥和干扰。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按要求完成作答]正确答案: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
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②替代经验。
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③言语劝说。
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④情绪唤醒。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3、简述抗拒诱惑实验,它说明什么?[仔细阅读上述试题,并按要求完成作答]正确答案:该实验为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
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
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
这时,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的影片是:一个男孩在玩一些被告知不准玩的玩具,不久,男孩的妈妈进来了,夸奖他。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心理学》离线作业考核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心理学》答案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智力答: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
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智力也是指生物一般性的精神能力。
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当考虑到动物智力时,“智力”的定义也可以概括为:通过改变自身、改变环境或找到一个新的环境去有效地适应环境的能力。
2.暗适应答:是指从光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
3.图式答: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4.情景记忆答:情景记忆即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记住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的特定事件。
对情景记忆的知觉又称自主意识。
情景记忆属于远事记忆范畴,它是人类最高级、成熟最晚的记忆系统,也是受老化影响最大的记忆系统,存在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加拿大心理学家图尔文和唐纳森把长时记忆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情景记忆(或情节记忆),另一种是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即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情景)的记忆。
以时间和空间为坐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1)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
优点:在于它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在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并可以在长时间内进行,因而能得到比较真实的有关行为发生顺序和发展过程的资料;使用范围大,简便易行。
缺点: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由于被试者主观意识到他们是被观察者,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有所不同,而研究者的主观童识也易于影响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结果难以重复验证、精确分析(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分为实验室研究和自然研究。
东师2019年秋季《教育学》离线考核参考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答: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2、遗传素质答: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智育答:开发智力的教育。
有时亦单指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尤其是德育,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
”4、“三个面向”答:即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
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5、教学答: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答;错误。
德育的含义:即全面培养人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德育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
2、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答;错误。
教育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现象,动物界并不存在。
3、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东北师范2019年秋季《教育基础知识与教学》离线考核【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基础知识与教学》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答:这句话是错误的。
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2. 教学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答:这句话是正确的。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因此这句话是正确的。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答:第一、教育能够制约人的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第二、教育能够调节和选择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第三、教育能够系统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第四、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五、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第六、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所以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教育对文化发展有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三、材料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下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秋】离线作业考核
《教育心理学》
本卷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是]1、遗忘是指对过去曾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产生了错误的再认或回忆。
2、遗忘的原因主要有衰退、排斥和干扰。
2、如何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正确答案是]是]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但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成功经验对效能期望的影响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如果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就不一定会降低效能感。
因此,归因方式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②替代经验。
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
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
③言语劝说。
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
④情绪唤醒。
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
3、简述抗拒诱惑实验,它说明什么?
[[正确答案是]是]该实验为沃尔斯特等人1963年所做。
被试为5岁儿童,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儿童带入放有玩具的房间,让他们参观,并告诉儿童说:“这些玩具禁止玩,但可以翻字典。
第二阶段,让儿童看一部短的影片。
这时,儿童被分为三组,一组为榜样奖励组,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