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合集下载

流动党员管理措施

流动党员管理措施

流动党员管理措施第一篇:流动党员管理措施流动党员管理措施随着党员不断增加,尤其是部分党员离岗后又在外地自谋职业,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是个难题,现就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制定如下措施:一、对离岗党员进行思想教育要求离岗党员不离党,随时随地不忘共产党员身份,始终保持遇到党组织的联系。

二、要求离岗党员坚持每月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及在外工作情况,接受教育,不断增强党性观念。

三、要求不能按时回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学习的离岗党员,定期写出思想汇报寄给支部同时,党组织把自身现状及时向他们通报,定期给他们寄去学习资料,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党支部每半年举行一次学习心得交流会,以巩固学习成果。

四、建立离岗党员登记簿党支部按月填写离岗党员基本情况,理解和掌握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五、党支部指定专人与离岗党员保持电话联系,主动关心他们的困难和疾苦,让他们仍然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西园社区党支部2009年1月第二篇:流动党员管理措施流动党员座谈材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广泛,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流动也日益频繁。

流动党员数量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这给基层党组织的管理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党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探索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促进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下面我就流动党员问题发表我的一些看法。

一、流动党员的特点目前,流动党员的特点一是人数增加。

我镇的流动每年都呈现增加趋势。

二是分布面广。

在劳动力市场日益活跃,择业范围不断拓宽的形势下,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党员越来越多。

三是文化层次较高。

现在的流动党员中除了进城务工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城市“白领”、企业管理层骨干、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一定的技术专长。

2024年最新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2024年最新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五、流动党员持有相应的手续后,应及时到外出居住地或所去单位的党组织接转组织关系,或与之取得联系,积极参加那里的党组织生活。原单位党组织要指派专人与流动党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通报党总支对党员的要求。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流动的党员返回后,党委要及时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
3、民主评议。一般是召开党小组会或党支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
4、组织考察。支委会对党内外评议的意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综合,形成组织意见,转告本人,并向支部大会报告。
5、表彰和处理。对民主评议的好党员,党支部进行表彰;对评议中揭露的违法乱纪问题,要严肃查处;对经评议认为不合格的党员,要提出妥善的处理意见,并交支部大会表决。同时要做好思想工作,继续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
2、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干部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明确指出缺点和不足。对原则问题要分清是非,不能因其工作做出成绩而姑息其错误,也不能因其错误而否定其成绩。
3、有的放矢的原则。谈话要有内容和针对性,力戒空泛。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的不同特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三、基本方法
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要在局党组的指导下,以支部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1、学习教育。要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对党员普遍进行在新形势下坚持党员标准的教育。学习内容以《党章》、《准则》和党中央有关文件为主。
2、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在学习讨论、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对照党员标准,围绕评议内容,认真总结个人一年来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情况,并在小组会上汇报。
4、教育疏导的原则。谈话要善于启发谈话对象自己教育自己。通过谈心,重点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时思想不通或有抵触情绪的干部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服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

浅谈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浅谈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一是观念上的不认同,增加了教育管理的难度。

流动党员中,一些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大部分对原所在单位、地域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和感情,有的企业级别较高,移交到社区后思想反差大,如今将他们的组织关系交由社区党组织管理,他们在观念上认为是被单位、社会所抛弃和遗忘,思想上存有不满,行动中表现出对社区组织活动的抵触,有的居然提出退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区教育管理的难度。

二是流动党员结构的多元化,对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流动党员的不断增多,党员队伍结构日益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对党内组织生活,在内容上、时间上、形式上都有了新的不同的需求。

而社区的教育管理方法往往较为单一,大多不论老少、文化高低,都由各支部组织理论学习或是参观学习,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缺乏对党员进行个性化教育和面对面的交流,很难及时了解和掌握党员的真实思想动态,管理有效性较低。

三是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对党员在社区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新的考验。

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党员提供了更大的发挥才能和展示先进性的舞台。

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部分社会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活动分散化和行为方式实用化。

面对这些新变化,置身于这一大背景中,作为同样是“人”的党员,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部分党员的党性观念发生弱化,部分党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某种利益驱动而发生急剧变化,甚至对共产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一些党员思想认识适应不了新的形势,仍停留在计划经济“吃大锅饭”上,尤其是部分下岗职工党员以及离退休党员,由于经济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心理失衡,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理解,对党组织的教育存在抵触情绪,对改革的举措不赞同、不配合、不支持;对我们的党惩治腐败持悲观态度,甚至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

如何教育引导“问题党员”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实是当前社区党员管理教育的一个不小的难题。

四是社区基层党建设施滞后,不能适应流动党员大幅增加的新形势。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流动党员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流动党员管理体系不够
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混乱,统一管理不足,导致流动党员的管理不够有效。

2、管理措施不够完善。

流动党员管理措施不够完善,管理制
度不够成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流动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参与度较低。

3、政策不够全面。

流动党员管理政策不够全面,缺乏完善的
组织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导致流动党员的管理不够有效。

二、建议
1、完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流动党员管理体系,加强统一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流动党员的管理有效。

2、完善管理措施。

要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措施,建立有效的激
励机制,提高流动党员在党组织中的参与度。

3、完善政策。

要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政策,建立完善的组织管
理制度,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流动党员的管理有效。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及建议高阳镇朱丹丹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是当前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一是提高认识,提高流动党员的管理水平。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加强流动党员工作的重要性。

流动党员也是党组织的一员,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事关党的自身建设,是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

要按照有利于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以简便、易行、实效的原则,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实行规范化管理,健全流动党员管理的工作机制。

要想让每一个流动党员都有一个“家”,就要求各个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实行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建立流动党员服务机构。

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负责对流入本地的党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摸清流动人员的人数、基本状况及联系方式,积极帮助流动党员理顺组织关系,对未转组织关系的打电话问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及时转接组织关系。

其次,建支部,加大党组织工作覆盖面。

要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组建基层党组织的力度,凡是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都应建立党组织,不足三名党员的要把党员介绍到企业所在地的党组织,并在其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接受党组织的管理和教育。

再次,采取专人联系制度。

各个党支部都应安排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

流动党员到达外出地后,必须及时地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以便党支部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并向他们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及作出的决议和对他们的要求,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

并要求流动党员至少每季度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原党支部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

三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关心,为他们排忧解难。

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信息咨询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解决好子女入学难,医疗保险等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对曾经作出过突出贡献的特困党员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思考

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思考

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思考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思考辖区就业岗位较少,流动党员的数量呈增多趋势。

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

一、流动党员存在问题背景一是辖区属于老旧小区,许多下岗职工、离退休党员,社区党员老龄化严重,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党组织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社区党员成员参与意识淡薄,缺乏理解支持,没有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社区党建工作的氛围。

二是管理不够严。

辖区的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待业人员中的学生党员等存在着游离分散状况和管理上的“盲点”。

二、流动党员存在问题一是去向难掌握。

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甚至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

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二是活动难开展。

一方面,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另一方面,外出党员不能参加所去地方党组织生活,主要原因是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够关心。

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管理难落实。

在流动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有的外出预备党员则到期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有的大学生党员,毕业后无法落实工作单位,只能将组织关系挂靠在原户籍所在地党组织,人却长期在外,难以管理。

四是作用难发挥。

相当部分流动党员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关心不够、支持不够,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以及带动作用弱化。

三、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是专人联系管理。

流动党员的各有关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流动党员到达外出地后,必须及时地向原党支部和联系人提供联系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

指定的联系人每季度至少同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包括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向他们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及作出的决议和对他们的要求;通报支部工作情况和征求他们对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及对家乡建设的计策等内容。

流动党员管理的系统存在地问的题目及对策

流动党员管理的系统存在地问的题目及对策

浅议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及对策随着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党内民主、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现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党员的流动,给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流动党员毕竟人员少、距离远、时间短,因而不愿多想办法,以致疏于管理,导致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管不到,所到单位管不了”的现状。

使流动党员一时成为边缘人,缺乏归属感。

就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去向难掌握。

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此外,还有因受灾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

二是活动难开展。

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

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多数党员不能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

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

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

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管理难到位。

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

在外出的党员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特别是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外企表现最为突出,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流动党员党支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最新)

流动党员党支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最新)

一.基本情况。

中心党委成立于2007年11月,隶属于省人社厅机关党委,现有流动7570名,下设流动党员党支部42个,包括企业支部6个、联合支部36个,负责所属流动党员管理工作。

其中,中心流动党员党支部现有党员6152名,含预备党员301名,女党员3157名,少数党员69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5960名。

二.产生原因。

近年来,中心管理的流动党员增幅较大,除部分党员编入企业支部或联合支部外,其他流动党员大多无固定职业或居住地,流动频繁、与党组织联系不经常。

同时,受中心党委班子不健全等因素制约,中心对流动党员的管理缺乏有效手段,多数流动党员没有纳入组织管理。

去年6月,为便于采集、录入党组织和党员基本,中心将6152名未纳入组织管理的流动党员一次性编入流动党员党支部。

三.整改措施及时限。

一是开展全面摸排(5月16日前)。

中心党委已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8名同志组成6个工作组,每组负责1000名流动党员的排查工作。

采取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与5327名纳入管理的流动党员逐一进行联系,核实其工作单位、常住地、户籍地等信息。

对825名仍在查找、尚未处置的失联党员,通过联系公安、人社、计生等部门,组织开展一轮再摸排。

二是理顺组织关系(7月底前)。

通过摸排,认真梳理党员情况,分类进行处理。

对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党员及时与其单位党组织建立联系、及时转出;对无固定工作单位但有常住地的党员,动员其将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党组织;对愿意转到户籍地的党员,与其户籍地党组织建立联系并及时转出;对经再次摸排无法取得联系的失联党员,由中心党委研究作出停止党籍处置决定后,报省人社厅机关党委备案。

三是优化组织设置(9月底前)。

对确实无法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或毕业院校、兴趣爱好相同等原则,以每个党支部20—30人的标准,新设立若干党支部。

通过选派中心工作人员党员、摸排具备一定党务知识、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流动党员等方式,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

心得体会:反映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心得体会:反映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心得体会:反映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人口流动范围扩大,流动党员的队伍也在逐年壮大,日益增多的流动党员的出现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便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

一、存在问题(一)集中教育难实现。

一些流动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部分党员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同时,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教育场所无法固定,集中学习教育难开展,自主学习缺乏监督,教育效果参差不齐。

(二)教育方式落后。

部分基层党组织没有建立流动党员经常性联系渠道,靠单一的教育形式,教育效果难以保证。

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难以落到实处,不能解决党员深层的思想问题。

(三)缺乏专项教育经费。

对流动党员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的经费没有明文规定,各级财政也没有预算。

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学习资料发放等经费不足。

大多数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农村党务工作者本身就收入低,联系党员、材料发放等加重其负担。

二、对策及建议一是建议上级部门出台相关文件统一建立党员服务站,乡镇(街道)成立流动党员登记站,专人负责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加大支持在社区和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改变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滞后的问题。

二是建议上级部门招考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人员时,要求他们在今后工作中参与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壮大党务工作者队伍,保障流动党员教育的智力支持。

针对党员需求,通过短信、书信等方式,定期向流动党员宣传党的新政策,让外出党员及时了解各项实用技术信息,使党员“脱乡”不“脱学”。

三是建议自治区出台关于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文件,规定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的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地和单位建立起党组织的,原居住地党组织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流入地方或流入单位的党组织。

四是建议上级部门设立流动党员专项教育经费,提供保障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物质基础,加大力度破解流动党员的教育。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设计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设计

浅议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及对策随着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党内民主、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现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党员的流动,给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流动党员毕竟人员少、距离远、时间短,因而不愿多想办法,以致疏于管理,导致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管不到,所到单位管不了”的现状。

使流动党员一时成为边缘人,缺乏归属感。

就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去向难掌握。

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此外,还有因受灾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

二是活动难开展。

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

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多数党员不能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

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

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

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是管理难到位。

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

在外出的党员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特别是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外企表现最为突出,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形势的出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组织纪律性,我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组织引导。

流动党员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变动,与党组织的联系可能较为松散。

因此,党组织应该加强与流动党员的联系,定期进行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党员意愿,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

同时,党组织也应该及时调整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党员身份。

其次,加强学习教育。

流动党员在外地工作和生活,常常面对新的环境和问题,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跟进新动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因此,党组织应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

第三,加强组织管理。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仅包括思想教育,也包括组织纪律性的管理。

党组织应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明确权责以及各项管理细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组织监督和管理,确保他们按照党的要求履行党员义务,并加强党员纪律意识的培养。

最后,加强流动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流动党员由于分散在不同地方,很容易感到孤立和缺乏归属感。

因此,党组织应该鼓励流动党员之间建立联系和交流,建立流动党员的交流平台,定期组织流动党员互动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交流和互助,增强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加强组织引导、加强学习教育、加强组织管理和加强流动党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素质和组织纪律性,确保他们始终保持党员本色,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党组织保持高度凝聚力和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对策和方法。

首先,党组织应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最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思考建议 精品

最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思考建议 精品

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思考建议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的关爱就送到哪里**市是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十几万人外出务工,其中外出务工党员占有一定比例。

近年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新要求,针对流动党员“管到看不到,看到管不到”的新特点,应对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新形势,抓住我市作为全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的有利契机,把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健全工作体系,创新三个机制,不断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健全工作体系,扩大管理服务覆盖面。

一是构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责任体系。

市委始终把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党组织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对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每年把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市党建工作一同研究部署;坚持每年结合“三级联创”活动对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坚持每年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每年赴外地看望流动党员,开展工作调研。

二是构建流动党组织体系。

围绕“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工作思路,按照就地便利、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原则,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有相对固定活动场所的大中城市建立流动党支部;在建立流动党支部比较多的地方,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在有流动党员但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地方,依托政府派出的办事机构,成立流动党员联络站。

目前,我市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建立流动党支部21个,流动党员联络站3个,其中在北京市建立流动党支部13个。

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处议事”的“四有”标准设立了**市驻北京流动党员管理站。

逐步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站——流动党员支部——流动党员联络站“三位一体”的党组织体系,为流动党员安好“家”。

三是构建流动党员信息网络体系。

流动党员存在问题

流动党员存在问题

流动党员问题
一是流动党员的去向很难掌握。

部分流动党员组织观念不强,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原支部和所在地党组织保持联系。

有一些流动党员在外出前所留联系方式与实际不符,党组织很难掌握他们的工作情况及思想状况。

二是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很难开展。

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重视程度不同,个别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也是不闻不问,甚至不愿接收,由此造成很多外出党员不能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生活。

三是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很难落实。

由于流动党员在外地从事的行业不同,返乡时间不统一,培训学习很难集中,另外,有一些流动党员,自我约束力不强,即使返乡,对支部组织的教育培训也不重视,找借口回避培训学习。

四是流动党员的党费很难收缴。

大部分流动党员每年,甚至几年返乡一次,党费多数都是一次性补交,或提前预交,委托亲属代交,还有少数流动党员不愿交纳党费。

流动党员收入情况很难掌握,党费收缴标准难以确定,一般只能按原标准收取。

五是外来流动党员的身份很难确认。

在摸底调查过程中,有的流动党员党性观念淡薄,只为打工挣钱,对组织上调查采集信息时不愿暴露自己的党员身份。

六是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很难发挥。

部分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关心不够、支持不够,不能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有些党员外出期间求职与一般群众相同,有的求职本领甚至不如群众,党员不能用言行带动群众,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难。

最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精品

最新-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精品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与对策×市地处北京经济圈紧密层,是北京的南大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北京经济迅猛发展、奥运设施工程相继开工,为×市的劳务输出搭建了广阔的平台,随着劳动力流动的日趋频繁,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

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既是一个热点问题,又是新形式下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

×市在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出了五管联动(定期回审管理、专人联系管理、接转关系管理、建立组织管理、实行持证管理)工作法,为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制度保证。

一、基本趋势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该市流动党员出现了个新的趋势:()流动的数量更多。

全市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党员数量从年的人增加到现在的人,年递增。

流动党员以中青年党员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部分党员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

在流动党员中,农村多于城镇,城镇下岗职工的党员流动在逐年增加。

总的来看,流动党员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之势。

()流动的范围更广。

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市内流动为主转向省内、全国范围内流动;流向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主要集中流往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从业的单位主要以私营企业为主;分布的行业主要以工业、建筑业、商业及饮食服务业为主。

()流动的时间更长。

部分流动党员已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一些党员已连续多年在外较为固定地点务工经商,飘泊游子正在逐步减少。

二、存在问题从调查情况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是“五难”。

⒈去向难掌握。

一些党员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据统计,在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中,近半数党员在外出前未向党组织报告;的党员没有与原党支部保持联系。

加之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有的无固定地点且居无定所。

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⒉活动难开展。

一方面,流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另一方面,有的外出党员不能参加所去地方党组织生活;再一个方面,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

最新-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最新-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最近,笔者对××县流动党员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基本情况截止====年=月,全县共有流动党员===人,占全县党员总数====人的===%。

流出党员===人,流入党员===人,其中:农村党员===人,占农村党员数的===%,占流出党员的====%。

流出党员中,连续外出=个月以上的有===人,=个月以下的==人;流入党员===人,=个月以上的==人,=个月以下的==人。

流动党员主要分布在农村,也有少部分是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倒闭企业中的党员,其中未落实单位的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的党员==人,未落实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人,停产半停产、关闭、破产企业中的党员==人。

从现状看,流动党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流动党员年轻且文化高。

在===名流动党员中,==周岁以下的===名,占流动党员数的===%,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名,占流动党员数的===%。

从年龄和文化上看,流动党员具备了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

二是外出范围广且地点不固定。

外出党员的流向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

流出省外的===名,流出至省内的===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

由于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原因,流动党员随时有可能更换单位和地点,流动性相当大。

党员在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相当频繁,大部分流动党员很难在一个单位较长时间工作。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最新-某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精品

最新-某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精品

某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党员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形成一个新的群体——流动党员。

近几年来,流动党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范围在不断增大、频率在不断加快。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机制,我们于近期深入乡镇、村(社区)、改制企业、非公企业等地,通过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电话连线流出党员、与流入党员面对面交谈等方式,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结合流动党员台帐进行了认真分析。

一、我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现状及成效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和趋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基本形成了县、乡、村(社区)三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新格局。

(一)我县流动党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流动数量及流向分布。

流动党员一般是从农村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党员主要以流出党员为主。

从各乡镇上报的流动党员台帐汇总结果看,我县目前有流出党员**余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而流入党员仅**名,且流出党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问卷调查结果和台帐分析,流动党员多以亲戚、朋友、邻居相互介绍、相互带领的方式外出,同村同乡党员的流向往往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

我县的流出党员大多集中在广东、江浙、成渝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在具体工作单位、从业性质、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等方面呈分散流动态势。

他们大多数分布在建筑、制造、饮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2.主要构成及思想状态。

在我县的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近九成,占主体地位,另有部分下岗职工党员、复退军人党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

在他们中间,初中及以下的低学历者居多数,中青年党员居多数(50岁以下的占90%)。

从调研及我们平时掌握的情况看,流动党员思想主流是好的,大多数有较强的组织观念,理想信念比较坚定,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热心社会公益活动,在流动人员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

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流动党员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产生的。

他们是在地区和地区间流动、行业和行业间转移的人力资源中的重要成份,不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还在联结城市和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流动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分布不断变化,呈现出“大流量、多流向、常流动”的特点,因此,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工作,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流动党员基本情况难掌握。

流动党员的流动往往以择业或安居为导向,在没有确定的工作岗位和居住地方的情况下,流动党员的情况变化相对较大,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因此,基层党组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对流动党员的人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现象,有的流出地党组织不了解外出党员的去向,无法与外出党员保持联系;有的流动党员到一个地方就业后,不及时与当地的党组织联系,流入地党组织不掌握这位流动党员的情况;有的流动党员外出前领取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但因多种原因始终没能与流入地有关党组织联系,无法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流动党员的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缺乏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造成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无法对流动党员实施有效管理。

这都影响到对流动党员的教育。

2、流动党员教育活动难开展。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

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群体,构成的情况比较复杂。

由于教育背景、文化程度、工作技能、综合素质、适应能力等差异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的流动比较频繁,工作不够稳定,生活缺乏保障,生存压力较大,要按时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党员教育活动,难度相对较大。

虽然流入地党组织针对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组织实施形式等方面都制定了一些制度、办法,但因贯彻执行得不够严格、规范,制度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适应新形势、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最近,笔者对××县流动党员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基本情况截止====年=月,全县共有流动党员===人,占全县党员总数====人的===%。

流出党员===人,流入党员===人,其中:农村党员===人,占农村党员数的===%,占流出党员的====%。

流出党员中,连续外出=个月以上的有===人,=个月以下的==人;流入党员===人,=个月以上的==人,=个月以下的==人。

流动党员主要分布在农村,也有少部分是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倒闭企业中的党员,其中未落实单位的军转干部、复员退伍军人的党员==人,未落实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人,停产半停产、关闭、破产企业中的党员==人。

从现状看,流动党员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流动党员年轻且文化高。

在===名流动党员中,==周岁以下的===名,占流动党员数的===%,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的===名,占流动党员数的===%。

从年龄和文化上看,流动党员具备了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且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特点。

二是外出范围广且地点不固定。

外出党员的流向以农村向城市流动为主。

流出省外的===名,流出至省内的===名,分别占外出总数的===%、==%。

由于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原因,流动党员随时有可能更换单位和地点,流动性相当大。

党员在工作单位之间的流动相当频繁,大部分流动党员很难在一个单位较长时间工作。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

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以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

此外,还有因受灾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

(二)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

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多数党员不能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

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

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没有发挥“双带”作用。

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管理难到位多数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

在外出的党员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但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且有的地方党组织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

外出前,既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

此外,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外出党员都难以落实,致使外出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

特别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
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要求难以落实。

(四)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未转到其工作地党支部。

据调查,××县的===名流动党员,到县委组织部接转组织关系的较少。

其原因除了外出时间、地点不固定外,主要还有接转组织关系的程序较多,花费时间多。

如:××县××镇××村的一个党员到××县××镇的一个煤矿打工,其接转组织关系就要经过“××村支部---××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镇党委---××村支部”六个部门、六道程序,若顺利办理至少需要三天时间,若经办人员出差或有事不在,那就不知道要多少时间了。

在调研时,同一部分流动党员座谈了解到,有的虽然想接转组织关系,但因程序多,耗时多而未接转,有的甚至说连务工所在的党委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县委组织部门“朝东户朝西”就更不知道了。

从而导致党员的组织隶属关系和工作单位相分离。

(五)身份难明确××县对流动党员管理进行的探索,====年选派了一批干部到企业挂职,探索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和企业党建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两大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流动党员的身份只是其本人说自己是党员,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因而没有与当地党组织联系,一心一意去挣钱,成为“隐身党员”。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深化认识,抓好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保持党的先进性,其核心就是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党员队伍的整体性,因此,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工作,也是党的建设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