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第8章 学生群体心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51学时,每周3学时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既要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又要研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该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对将来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等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四、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1.专任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了解相关教学要求,并且熟悉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而且能够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主讲教师必须具备2年以上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实践经验。
2.兼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幼儿园等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幼儿园一级以上职称。
(二)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育心理学》,尚金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应具有校企融合的多家幼儿园可供师生进行考察与实地研究;教材需配备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标准等方便教学。
(四)其它条件教学条件:应配备多媒体、幼儿园仿真实训室、网络教学平台等硬件教学设施。
北京教师资格认证培训教材 教育心理学(第3版)课后答案
北京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新教材课后参考答案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C、5.D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学与教所涉及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第2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A、2.D、3.B、4.B、5.D 6.B 7.C二、填空题: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忙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具有4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影响学习准备的两个主要因素有成熟和学习;3. 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过程4.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5.席尔瓦和汉森认为存在4种基本的学习风格,分别是感官思考型、感官感受型、直觉思考型和直觉感受型。
第3章:学习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B2.D3.C4.B5.B二、填空题:1.联结派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过程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分别是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3.苛勤指出,学习是通过准备实现的。
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第4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B2、B3、B4、D5、B二、填空题1. 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其中前4个层次统称为缺失需要,第5个层次可以称为生长需要。
3. 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和强化功能。
4. 成败归因理论中,归因的3个维度有内外性归因、稳定性归因与可控性归因。
5. 强化理论是行为心理学所倡导的。
6.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教育心理学_刘华山_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育心理学教案(教育专业、心理专业本科教学用)华中师大心理学院2007.2修订: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第二章学习的概述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五章学习的迁移第六章知识的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第七章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第八章问题解决及其教学第九章动作技能及其形成第十章品德的形成第十一章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课程代码:81410009任课教师:刘华山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使用教材: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3版版教学参考资料:1.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7月中译版。
4.【美】R.J.斯腾伯格著、张厚粲译:《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中译版。
5.吴庆麟等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8月版。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学习的迁移理论等),了解本学科领域新近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人的心理与行为改变的规律,以及本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学校教育教学中现实问题,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行的建议。
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导论(2课时讲授,教材第1章练习)【知识点提示】: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关于教育心理学性质与对象的多种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与教材体系;教育心理学诞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教育心理学取向的回顾与展望。
【重点、难点提示】重点为教育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立性。
难点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取向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心理学》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反应。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二)从众
想一想,生活中的从众
表现形式:
1.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 行为方式的采纳。如利他行为等。
2.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 为方式的接受。如风俗、习惯、传
统等
3.现场对多数人意见的赞同。如开
会形成决议时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派 会由于多数人举手的压力转而也举手 赞成多数人的意见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五)个体社会化
学生群体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心理功能
获得
未来社会 生活素养
满足
个体的精 神需要
促进个性
的发展
第二节 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
(一)班级群体目标的内容 1.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班具体条件所制定的目标系统。
➢班级教育目标(如学业成绩合格率、优秀率、体育达标率等) ➢班级管理目标(如早操出勤率、作业完成率、到课率等)
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并以此进行共同活动; ②群体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其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中; ③群体成员心理上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和自己的规范; ④群体成员对同属于一个群体的认知。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辨一辨,哪些是群体,哪些又不是?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学生群体与群体心理
基本原因: 1.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
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2.责任转移。指人们在明白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伤害后果时,由于是服
从上级或权威的指挥,自己不对行为后果负有责任。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三)服从
教育心理学重点难点知识梳理——中公教育第一章到第八章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
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
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六、斯坦福
“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于1916年对“比奈一西孟智力量表”修订而成的,其后又进行了三次修订。这个量表根据题目难易的程度按年龄分组,儿童通过的题组层次,用“心理年龄”(或译智力年龄)来表示。例如,一个儿童通过了九岁组的题目,他的心理年龄就是九岁。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再乘100,就是一个人的智力商数。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智力年龄越是大干实足年龄,智商就越高,反之智商就越低。
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即从服从他人的规定逐渐向服从自己内心规定发展。所谓他律道德亦称“强制道德”,在5—10岁之间出现。它具有5个特征:1)服从规则,认为规则是神圣不可改变的;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是非,而不是从动机来判断好坏;3)单方面尊敬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4)看待行为有绝对化倾向(或全对,或全错),不能设身处地看问题;5)赞成严惩,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把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相混沼,以为不端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惩罚,所以认为人们生病受灾乃是自己行为不端的结果。
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原则自我效能感原则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十分类似由激发讲演练习反馈和迁移等环节构成
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第10章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第十章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第一讲心理健康概述一、教学目标1.识记: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2.理解: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心理健康的标准。
难点: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五、教学流程:导入对上一章节的知识进行简单复习。
向学生展示最近播报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闻视频,由此展开本章节内容的教学。
讲解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概念,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跟社会的进步、发展与时俱进。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生活、适应上所表现的和谐状态。
或者说是指一个人没有困扰足以妨碍其心理效能和心理发展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是学习、工作的重要保证。
其次,心理健康有助于防止身心疾病。
第三,心理健康是一个民族振兴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一般论述坎布斯就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①积极的自我概念。
②恰当地认同他人。
③面对和接受现实。
④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马斯洛和密特尔曼也曾提出了心理是否健康的十条标准:①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②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③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④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⑤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⑨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⑩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我国学者张声远提出了心理健康的三条标准,即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
简称自知、自爱、自制(自律)。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2.正确评价和悦纳自己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4.乐观进取,反应适度。
5.智力正常,人格完整。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1.遗传因素2.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3.脑外伤及其他因素(二)社会因素1.生活环境因素2.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3.文化教育因素(三)心理因素1.情感因素2.个性特征3.心理冲突六、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加强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识记和理解。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 第8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圣才出品】
第8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1.名词解释:(1)生活世界答:“生活世界”首先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批判科学世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哲学范畴的概念。
此后,一些哲学家先后提出了与生活世界相应的概念。
这些概念对“生活世界”的共同理解是:“生活世界”不是原始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不是主客体分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世界;不是文本化了的符号世界,而是生动鲜活的意义世界。
所以,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活环境”、“自然世界”或“社会世界”,一定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世界,对人发生意义的世界。
人在生活世界中是能动的、不依附于外在他人和社会的独立的个体。
(2)学生失范行为答:学生失范行为是指违反教育规范的行为。
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
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等。
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较普通违法行为更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很大,必须用刑罚来惩罚。
(3)心理缺陷说答:心理缺陷说是解释学生产生失范行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
而“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使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断,使他们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将来就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
(4)挫折—侵犯说答:挫折—侵犯说是解释学生产生失范行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该理论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
人在受到一定的挫折以后,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外部归因,并将失败归结为一些客观因素作用,从而致使心里产生失衡,为了寻求慰藉和平衡而产生越轨等侵犯行为。
(完整版)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考题与参考答案
历年考题与参考性答案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一)识记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内容(二)了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了解各理论学派的基本主张(联结派、认知派、联结-认知派、人本主义、现代信息加工派)(三)掌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2014年单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A)A。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研究B。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心理研究C。
高校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德育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D。
高校德育心理、学科心理、教学法、心理健康研究2012年单选: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构成内容的是:(D)A。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研究 B。
高校学习心理研究C.高校教学心理研究D.高校学科心理研究2011单选:以下属于联结派教育心理学观点的是:(D)A。
认为学习无须通过试误及强化B。
认为学习要以意识为中介C.认为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D。
认为刺激和反应是心理或行为最高解释的原则2013单选: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时,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才有助于得出合乎“大学生”的结论。
这是强调遵循:(B )A.客观性原则 B。
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2011单选:当年华生为研究儿童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物体都产生恐惧,该实验违反的研究原则是:(D)A. 理论联系实际B.发展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2015单:采用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面对面地交谈的方式,来了解被研究者的学习态度。
这种研究方法是( C )A。
观察法 B.个案法 C。
调查法 D.测量法2011填: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2011填:采用标准化工具对心理和行为进行客观测定的方法是(测量法)。
2012填:在学校日常教学中,通过控制教学方法来观察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第三版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新教材课后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与教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二)学与教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三、简答题1.什么是关键期?答: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关键期”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什么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对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1) 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2) 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
3) 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同时又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一方面揭示了认知发展的机制,另一方面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一)认知发展机制。
图式: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个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个体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这种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可以用图式来说明,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同化和顺应:皮亚杰认为图式的变化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完成的。
平衡: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做出顺应,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还指出儿童认知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
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中)
第五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第一讲心理发展概述一、教学目标1.识记:发展心理的概念和一般特征。
2.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因素。
3.应用:掌握青少年心理年龄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1五、教学流程:导入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同学开展对“青少年期是指哪个年龄阶段”的讨论,逐渐引入到本章主要内容的学习。
讲解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一生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心理发展”,特指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主要指个体心理的积极、有序的发展变化,是个体心理连续、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这几个基本特征。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前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心理发展又是一个矛盾的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当某些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取代了旧质要素而占主导地位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
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例:三岁幼儿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绘画时不会事先构思,画什么算什么。
在直觉动作思维的基础之上,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儿童就可以脱离动作操作仅依靠记忆中保持的形象来进行思维,这样就产生了思维发展的一个质变,即形象思维产生了。
在此基础上,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逐渐从主要依靠形象进行思维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思维,思维的发展又有了一个新的质变,即抽象思维产生了。
附:通常,我们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本章着重讲授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学生的心理特征。
(1)婴儿期(1岁前)。
(2)童年早期(1~6岁),相当于托儿所和幼儿园阶段。
(3)童年中期(6~12岁),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B、鲍德温(BaldwinC、詹姆士(James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B.自然条件?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B.教师C.教D.学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1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育心理学》教案一、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发展趋势。
2. 教学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趋势:跨文化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等。
3. 教学活动:引入教育心理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不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理解。
进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
二、第二章:学习理论1. 教学目标: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掌握不同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
能够运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 教学内容:学习的定义和过程:行为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学习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奥苏贝尔的认知学习理论等。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
3. 教学活动: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分别介绍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运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第三章: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 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
掌握不同心理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代表人物。
学会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实践。
2. 教学内容: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等。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等。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等。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自我认同、亲密关系等。
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阶段。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第8章 学生群体心理
第八章学生群体心理第一讲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识记学生群体的基本概念2、识记学生群体的类型3、了解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群体的基本概念2、难点: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四、课时安排:五、教学流程:导入根据实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由“群体”引入本章内容——学生群体。
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和找出群体的特征以及学生群体具有的特点。
讲解群体、学生群体和群体心理的概念群体是指人们基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个体社会生活的重要背景。
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并以此进行共同活动;②群体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其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中;③群体成员心理上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和自己的规范;④群体成员对同属于一个群体的认知,即群体各成员把彼此视为群体中的一员并能区分群体中的成员和非群体中的成员。
学生群体是由若干学生个体所组成的。
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其心理与单独存在时是不同的。
一方面,每个群体的成员都带着自己的个体心理加入到群体中,给群体以影响形成群体道德观等心理经验,另一方面,组合成群体之后的个体心理,失去了单独个体的某种独立性,获得了这个群体给予的共同性或整体性。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心理活动。
如模仿、从众、服从、暗示、士气、氛围、凝聚力、合作、竞争等等。
深化理解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区分学生群体的类型,了解学生群体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
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1.有助于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 2.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3.有助于搞好班级管理学生群体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或依据不同研究目的可把学生群体分为若干种类:(一)大型学生群体与小型学生群体一般认为,3-40人为小型群体,40人以上为大型群体。
学校的班级、团支部、学习小组等都可称为小型学生群体。
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下)
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下)第九章品德的形成与培养第一讲品德概述一、教学目标1.识记:道德与品德、观察学习、移情、道德认知、道德推理、道德评价等概念。
2.理解: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发展阶段,观察学习的三个特点,移情的“感知责任假说”,家庭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与青少年品德的发展。
3.应用:联系实际,说明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在青少年品德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关于青少年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2. 难点: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流程:导入由十佳道德标兵引入“道德”,再由道德引入本章内容——品德。
讲解一、道德与品德通过课件展示和讲解道德和品德的概念和区别(一)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道德面貌而言,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
品德和道德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
说它有联系,是因为品德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离开道德就谈不上个人的品德;社会道德也只有通过个体品德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个人品德在某种意义上也构成并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或风气。
一是两者研究的范畴不同。
二是两者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不同。
第三,道德与品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道德是一定的社会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品德只是道德的部分表现。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品德的心理成分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二)品德的动态结构1.品德的定向系统2.品德的操作系统3.品德的反馈系统品德动态结构的三个子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品德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课后复习品德的概念部分的知识。
第二讲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一、教学目标1、识记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2、理解不同的品德形成理论的主要观点3、识记他律到自律的道德发展阶段,观察学习的特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识记他律到自律的道德发展阶段,观察学习的特点2、难点:认识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三、课时安排: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五、教学流程:导入对上堂课关于道德和品德的知识进行简单复习,由此引入到品德形成的理论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学生群体心理第一讲学生群体心理概述一、教学目标1、识记学生群体的基本概念2、识记学生群体的类型3、了解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生群体的基本概念2、难点: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四、课时安排:五、教学流程:导入根据实事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由“群体”引入本章内容——学生群体。
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分析和找出群体的特征以及学生群体具有的特点。
讲解群体、学生群体和群体心理的概念群体是指人们基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个体社会生活的重要背景。
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并以此进行共同活动;②群体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其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中;③群体成员心理上具有相互依存关系和自己的规范;④群体成员对同属于一个群体的认知,即群体各成员把彼此视为群体中的一员并能区分群体中的成员和非群体中的成员。
学生群体是由若干学生个体所组成的。
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其心理与单独存在时是不同的。
一方面,每个群体的成员都带着自己的个体心理加入到群体中,给群体以影响形成群体道德观等心理经验,另一方面,组合成群体之后的个体心理,失去了单独个体的某种独立性,获得了这个群体给予的共同性或整体性。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共同性心理活动。
如模仿、从众、服从、暗示、士气、氛围、凝聚力、合作、竞争等等。
深化理解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区分学生群体的类型,了解学生群体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
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1.有助于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 2.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3.有助于搞好班级管理学生群体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或依据不同研究目的可把学生群体分为若干种类:(一)大型学生群体与小型学生群体一般认为,3-40人为小型群体,40人以上为大型群体。
学校的班级、团支部、学习小组等都可称为小型学生群体。
学生之间联系较为间接的如年级等,则为大型学生群体。
(二)松散学生群体,联合式学生群体和学生集体。
这是按学生群体成员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发展水平所作的分划。
(三)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这是根据学生群体建立的不同方式所作的划分。
(四)假设学生群体和实际学生群体这是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所作的划分。
(五)面对面学生群体和虚拟学生群体这是根据学生群体成员间的联系方式所作的划分。
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一)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1.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的概念2.产生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的条件(关于从众的经典研究)(二)从众1.从众的概念2.从众产生的原因(1)群体的内聚力程度。
(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3)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
(4)群体的规模。
(5)刺激物的性质。
3.从众行为与教育(1)在保证学生群体规范正确的前提下,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个体从众,因为正确的群体规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在发现学生群体压力不妥的情况下,要支持学生个人的正确意见而防止从众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千方百计解除这种不妥的群体压力。
(3)引导学生克服盲目从众。
在个人意见不同又不从众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保留个人意见,要精心呵护、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造成敢于发表意见的气氛,避免因从众而失去发表个人有价值意见的机会。
(三)服从1.服从的概念2.服从产生的原因(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3.服从与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1)提高学生对服从社会和学校规范的道德认识水平。
(2)要提倡自觉的服从,反对盲从(3)适度运用奖励、惩罚和威胁(4)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四)去个性化1.“去个性化”的概念2.“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1)匿名因素(2)责任分散因素(3)自我意识因素(五)个体社会化1.个体社会化的概念2.学生群体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心理功能:(1)满足个体的精神需要(2)促进个性的发展(3)获得未来社会生活素养运用根据学生群体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原因和条件,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在学生群体中受到的影响,克服学生群体对自身产生的消极影响。
六、课后作业1.请学生举例说明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从众、服从、去个性化、个体社会化等现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并讨论如何把有关的规律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第二讲学生群体心理与班级管理一、教学目标1、识记班级群体的基本概念2、识记班级群体目标3、理解群体规范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4、了解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群体目标的基本概念2、难点: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三、课时安排: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引申法五、教学流程:导入由“班级”引入本节内容。
——班级群体。
(引申法)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搞好班级管理,创建高效的优秀班集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
讲解通过演示法和讲解法等教学方法讲授班级群体目标和班级群体规范等的一般概念:一、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一)班级群体目标的内容一是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班具体条件所制定的目标系统,主要包括班级教育目标(如学业成绩合格率、优秀率、体育达标率等)和班级管理目标(如早操出勤率、作业完成率、到课率等)两大类。
二是为满足本班学生需要而制订的有特色的目标。
(二)班级群体目标的作用(三)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的调适二、班级群体规范与学生个体自由班级群体规范是指由班级群体所确定的、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或行为准则。
它是在班级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形成的。
(一)班级群体规范的内容1.正式群体的规范2.非正式群体的规范(二)班级群体规范的作用1.积极作用(1)维系和巩固群体的纽带作用和支柱作用;(2)统一认识的标准化作用;(3)约束引导成员行为的指向作用;(4)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人格成熟的教育作用。
同时,它还具有使学生产生安全感的保护作用。
2.消极作用(1)压抑作用(2)惰性作用(3)离心作用(三)维护班级群体规范与学生个体自由的统一1.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合理需求2.盯住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创造3.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4.努力消除正式群体规范与非正式群体规范的差距三、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生群体(一)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1.以共同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具有较强的凝聚力2.规模小,人数少3.有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4.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二)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1.不同类型的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作用不同2.从对成员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看,非正式学生群体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三)正式学生群体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协调1.培养坚强的积极向上的学生集体2.正确对待非正式学生群体3.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四、竞争与合作(一)竞争1.竞争的概念2.竞争的特点竞争具有如下特点:(1)鲜明的时间性。
(2)高度的动态性。
(3)剧烈的淘汰性。
(4)强大的激励性。
3.竞争的作用竞争具有二重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竞争的消极作用是:①诱发本位主义和不道德动机。
②使一部分学生产生过度的紧张和焦虑。
③对班集体中的同学关系造成不良影响。
(二)合作1.合作的概念合作是指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2.合作的作用一是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应,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二是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起到“头脑风暴法”所带来的启迪作用。
三是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个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气氛,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良好素质。
合作也有负面影响。
一是学习上的合作容易导致学业成绩优秀者在一定程度上放慢学习进度,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二是能力强的学生或活泼好动的学生有可能支配能力差或沉默寡言的学生,进而使后者更加退缩,产生思维惰性。
三是容易忽视个别差异,影响个性的充分发展。
(三)竞争与合作的引导在班级管理中,教育者在组织竞争与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竞争不能太频繁。
2.引导学生采用积极的竞争手段。
3.在竞争中强调合作五、班级学生群体凝聚力(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二)高凝聚力班级学生群体的特征:1.有祥和欢快的群体心理氛围。
2.有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和统一坚定的集体意志。
3.具有团结向上的集体舆论和集体情感。
(三)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基本因素:1.群体目标的正确性 2.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
3.群体成员心理满足程度4.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5.群体内冲突的解决状况深化加深学生对学生群体中的班级群体目标与学生个体目标班级、群体规范与学生个体自由、非正式学生群体与正式学生群体、竞争与合作和班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理解总结提问: 1.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2.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正确处理群体规范与个体自由的关系?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对本章已经学习了的前两节的内容进行及时回顾复习,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并对下节的知识进行预习。
在下堂课时老师对同学进行提问检查。
第三讲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与指导一、教学目标1、识记班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特点2、了解班级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种类3、了解班级中的人际沟通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班级管理中的群体心理和师生关系的协调,2、难点: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四、课时安排:五、教学流程:导入由“人际关系”引入本节内容——班级群体的人际关系。
(类比)讲解一、班级群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纯洁性;教育性;可塑性;二、师生关系是班级中最重要的和主要的人际关系。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心理因素1.认知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1)师生双方对自我角色的认知。
(2)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影响师生关系。
(3)学生对教师的认知影响师生关系。
2.情感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3.人格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二)师生关系对立的常见原因1.教师方面与师生关系紧张与教师的素质有关。
(1)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没有反映学生的需求,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或者脱离实际,学生经过努力也无法做到。
(2)要求过于频繁,且不严格检查执行,“言而无信”。
(3)偏爱学生。
有的教师从个人私利出发,按学生家长的权势或学生是否有升学希望而对学生采取不同态度,有的甚至与个别学生拉拉扯扯,这样使学生感到教师处事不公平。
(4)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采取压制学生个性的教育工作方式。
(5)不尊重学生家长。
有的教师动不动就“请家长”,或者在家长会上训斥家长。
(6)陈旧的教师权威心理。
2.学生方面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1)幼稚无知。
(2)学习甚础差.意志薄弱,不能自律,因而产生失望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