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
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类对环境不同的□01态度和□02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
04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2)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03不恰当、□2.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05环境承受能力时。
(1)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06自身的净化能力,导致环境质量(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下降。
1.判断正误。
(1)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人口压力②城镇化进程加快③资源不合理利用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C解析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简述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提示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自然资源枯竭,自然资源枯竭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01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1)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02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3)环境污染:□03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
,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3.全球性与局域性(1)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08全球变暖等。
(2)局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事件等。
1.判断正误。
(1)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污染程度也低于发达国家。
(×)(2)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当前,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减轻。
(×)2.下列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 )①酸雨②土壤盐碱化③臭氧层破坏④噪声污染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 A解析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和噪声污染主要发生在特定区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环境与发展”教学设计
“环境与发展”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2)章节:第五章一、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世界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
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原则。
4.理解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5.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以及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
6.长江经济带的独特优势,我国从多方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7.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我国的海洋国情,维护海洋主权。
二、教学重点: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三、教学难点:中国国家发展战略。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新课教学]:知识点一人类面类的主要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②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③环境影响人类社会2.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①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能力----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等问题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 环境问题的表现①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可耕土地减少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③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2.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城市和乡村有所不同(1)城市-----环境污染(2)乡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3.环境问题的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1)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三、《人类环境宣言》诞生的背景1. 全球性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已经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甚至发展成全球性环境问题。
如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
2. 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有些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也有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系列二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0图5.3,了解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和层次。
【转折】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案例来具体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阅读案例1,回答问题。
师:通过对南昆铁路的学习,我们知道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其中自然是比较重要的因素,经济是主导因素,技术是提供保证的。
课件展示: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
【过渡】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引入材料我国铁路的提速、巨型油轮的出现、集装箱的使用,从材料当中反应出交通运输发展的三个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师: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往往联合起来,各种交通运输线和点相互交织,形成了不同形式的交通运输网。
2.通过案例,学会分析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因素。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正确认识,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2.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环境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
课时总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要有设计意图和师生活动)
小结:今天我们需要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还需要同学们掌握的是交通运输布局特点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铁路主要交通Biblioteka 输方式第二节 一、公路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与发展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一、建设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区(1)主体功能:一个区域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________的功能被称为主体功能。
(2)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作用:促使区域发展由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依据主体功能________、有序开发。
(3)确定区域主体功能的依据:土地________的程度、________的丰富度、生态环境的脆弱度和________水平等地理背景。
2.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必要性(1)适宜开发的________少。
(2)________分布不均。
(3)生态环境比较________。
(4)区域经济发展________。
3.我国主体功能区的类型(3)限制开发区域①农产品主产区:保障我国的________供给。
②重点生态功能区:将保护和修复________放在首位。
(4)禁止开发区域:国家级____________、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____________等。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目的:逐步缩小我国________________。
2.长江经济带(1)规划:一轴、________、三极、多点。
(2)发展战略①建设沿江________生态廊道。
②建设综合________交通走廊。
③推进________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三、拓展蓝色经济空间1.海洋的重要性:“________的源泉”、“未来的________”。
2.我国的海洋国情(1)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________宽广,岛屿众多。
(2)自北向南纵跨温带、________和热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
渤海和________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3)________十分丰富。
(4)________种类多。
(5)拥有多种海洋________类型。
(6)海洋________不容乐观。
3.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措施: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__________,保护海洋________,维护海洋权益。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5章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1课时+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人教版必修2第5章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为“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本节的内容就一定要抓住举例和通过对比分析主要交通方式从而对其进行理解以及应用在生活实际当中。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因素是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区域经济学习的先导。
因此,本节课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从全书来看并不是一个重点,但是连接和丰富学生关于“农业”“工业”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因此应当融汇更多内容。
【学情分析】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感性知识学生在生活中还是能够很深的体验到,但是让学生进行实例分析的时候则出现了很多无从下手的情况,这说明学生在组织知识的时候还是欠缺有很多的能力。
特别是我校的学生由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语言组织水平有限,因此在课堂上应当要注意培养,同时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教会学生能从学过的知识并且结合图表分析实例,这就要让学生能够从图表中首先读出信息,分析图表从而理解图表的表达内容,对于我校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需要培养的技能。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了解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学会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方法,并能联系生产、生活的实际例子,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思考: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展示投影:现代化的主要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指导学习:阅读课文中现代化的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教材78页表5.1),说出大屏幕上每句话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展示投影:学生回答具体的交通运输方式探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差异讨论回答:我们可以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运量、运价、速度、连续性、灵活性、适宜运输的货物等方面的差异。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导学案 包括预学案+探究案+作业案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编写:审核:1.掌握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特点以及根据实际选择正确的交通运输方式;2.通过案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预学案:【问题导引】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2、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有哪些(优点、缺点)?3、交通运输网如何形成的?4、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即时体验】1、五大交通运输方式中历史最悠久最传统的是____________,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灵活性最好能门到门运输的是___________,运具和线路合一的是____________。
2、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_________化,________化,__________化。
3、交通运输网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交织而成。
三级综合运输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交通运输发展的____________趋势。
教学案:一、新知建构活动一: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举例说明如何依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总结出选择运输方式的一般原则:1、2、3、活动二:分析影响南昆铁路布局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列表比较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二、知识运用例1:现有几种货物,要从下面的起点运到终点,用什么方式最合适(在下表中画√)下图是我国公路、水运、铁路、民航分别在1985年、1996年货运周转量所占百分比示意图,据此判断下题。
与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运输方式分别是A.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B.铁路、公路、水运、民航C.水运、公路、铁路、民航 D.公路、铁路、水运、民航例2 读“南昆铁路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有关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我国的南昆线是1997年新开通的一条现代化铁路。
.铁路线穿过的地形区主要是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多喀斯特地貌和地质灾害,这里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根源为 :从网络采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写 .支持.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二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导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课标导读:1.明确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因素。
2.经过地理环境因素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互换过程,说明各因素间的互相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建立地理事物广泛联系的看法。
3.读“世界陆地自然带散布图”熟记水平川带性的主要自然带名称和散布的大概地点问题导思:1.地理环境由哪些因素构成,它们经过哪些重要循环过程在各自圈层与其余圈层间进行物质的迁徙与能量的转变,从而影响环境的发展?2.植被和土壤是环境的一面镜子,典型的植被和土壤构成了自然带,它综合反应出当地环境下的水热情况。
比较天气散布与自然带的散布图,回答不一样地区的自然带名称及其环境特点形成的主因。
3.试概括出丛林植被在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中上游地区,城市地区的主要环境价值。
它们的损坏,会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4.环境的整体性有哪些表现?它要求我们在资源开发时要按照什么原则?例题导练:1. 读“陆地环境各圈层的关系性”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陆地环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2) 我国西北地区陆地环境的形成主假如由因素决定的。
(3)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植被)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地貌的影响。
2. 读图,属于P 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夏天—河流有夏汛B.植被损坏严重—易形成红色荒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累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3.地理环境各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1) E 天气种类为,成因是,与之对应的⑤地的典型植被是。
F 天气种类为,成因是,与之对应的⑧地的典型植被是。
(2) D 天气种类为;与之对应的④ 地的典型植被是G天气种类为;与之对应的⑨ 地的典型植被是(3)①自然带最近几年来遭到人类损坏的程度愈来愈严重,这对全世界天气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从而关于沿海地区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高一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优秀教学案例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运输场景为导入,如火车站、机场、港口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交通运输的兴趣和好奇心。
针对这一知识点,我设计了一堂实践性强的课堂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我还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理解。
4.注重问题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
2.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特长。
3.采用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鼓励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馈的能力。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方面的掌握程度。
3.注重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案设计
第十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以区域交通建设典型案学生用书P139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2.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⑧高速化、大型化、⑨专业化。
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和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管道)的区别,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微探究1 我国铁路为什么多次提速?答案 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是提高运行速度,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保护旅客与货物运输的安全性。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交通运输线:如⑩铁路、公路、航道交通运输点:如⑪港口、⑫车站、航空港(2)主要类型⎩⎨⎧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按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2.影响因素:⑬经济、社会、⑭技术、自然等因素。
3.典型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⑮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步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微探究2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对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有哪些影响?答案 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物质交换等非常频繁,使得交通站点、交通线路的密度大。
学生用书P140考点一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量运价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采用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例1】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高一地理必修2第五章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2第五章教案高一地理必修2第五章教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3.结合案例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投影)练习:请为下列货物的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1、2箱急救药,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
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
3、50000吨小麦。
从上海运往重庆。
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生1:2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乌鲁木齐,应该空至,因为空运的速度最快。
生2:2吨活虾从郊区运往市区,适宜公路运输,因为公路运输较灵活。
生3:50000吨小麦,从上海运往重庆,应该用水运。
生4:10万吨原油,从科威特运往日本,应该用巨型油轮运输。
生5:2万吨煤炭,从大同运往上海,可以用铁路运输。
师:有没有更经济的运输方式吗?生:可以先将煤炭运往秦皇岛,再利用海运运往上海。
师:很好!同学们,从刚才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可以发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综合因素作出最合理I的选择。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投影图片:高速列车和普通火车)师:大家看到的这两列火车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区别,左侧图为高速列车,右侧是普通火车。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内容标准2.10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一个“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从阐释环境问题的含义入手,进而讲述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讲述环境问题的表现,从而全面深入地阐述环境问题。
本节教材依次安排“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的表现"两个标题。
为了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材在第一个标题内容里设计了“案例”教学,在第一、二个标题里设置了“活动”教学。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和活动教学,增强说服力,同时,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的表现。
(二)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组织学生开展对所在地环境状况的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绘制图表,分析该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关系。
通过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升他们对人地协调的理解。
综合思维:重视案例教学法,教学中可以使用教材提供的案例,或者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实例,也可以由教师自己编制案例。
依据教学目标,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运用空间推理的方法,探究环境问题的表现。
借助案例的分析和迁移应用,提高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重视运用地图和活动教学,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环境问题的差异,通过这些活动落实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组织学生开展对所在地环境状况的实地考察,收集相关资料,绘制图表,分析该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关系。
通过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难点结合实例,说明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归纳与演绎、小组合作、综合分析学情分析。
河南省安阳市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2):教案+学案+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教案【教材版本】: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举例”是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具体的实例上,“说明”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
所以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对比分析“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还能突出这种理解分析能力在具体生产活动“案例”中的运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学情分析】:本校学生生活在中等城市中,对交通运输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由此学习“地域联系”的方式,在知识过渡上比较自然,从“识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上升到“分析选择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容易,但分析交通运输网的区位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有效的调动学生已经学习的区位分析方法加以引导,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比认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的技能,懂得交通运输网合理布局的重要性,并能够理解分析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设置情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后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综合分析影响交通的区位因素后得出交通运输的合理布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需要并结合实际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反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生态度;根据阳泉本地实例理解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综合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部分】:一:交通运输方式的区别和选择情景探究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和选择创设情景:我们生活在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阳泉市,同学们你们知道阳煤集团的煤炭为什么要向外运输,煤炭外运都有哪些主要的方式和路线吗?(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城市经济现状出发,吸引同学们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养成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学案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高考预测
1、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结合实例学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了解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方向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探寻主导因素
二、自学自练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现代运输方式:_________运输、_________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_________运输。
三、考点讲解
考点一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1
(4)航空运输:速度_________,运量_________,能耗大,运费_________
(5)管道运输:_________和_________合二为一,连续性强,灵活性差。
3、发展方向:高速化、___________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
(1)概念: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络。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1)铁路运输:运量_______、速度_______、运费_______、短途高,机动_________,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3)水路运输:运量_________,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_________
(2)构成要素:线(如_________、公路、_________)和点(如_________、车站、_________港)。(3)基本形式:单一运输网和_________运输网。
(4)三个层次:包括___________、大区级和_________级综合运输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1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口与城市等内容,具备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和空间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交通运输有一定的直观认识,但对其系统性的知识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设疑激趣: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地方交通不便,而有些地方交通却非常发达?这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概述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对交通运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介绍我国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作用。
6.德育教育,情感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德育教育,如倡导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7.评价与反馈: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如GIS)分析交通运输数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中,教师将引导学生: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利用地图、统计数据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交通运输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
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自然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人和物的交流联系,交通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因此教材在第三章《农业地域形成》、第四章《工业地域形成》之后学习交通相关的内容。
本节需要学习两个知识点: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由于受制于教材篇幅,对基础知识处理非常精炼,尤其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因素更为精炼,因此,要想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更深刻的理解,需要通过案例设计问题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教学目标】1、识记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根据所需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
2、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教学重点】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按客运性质和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学案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目的导入有这么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致富先修路,可见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与交通有关的内容。
学生明确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思考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何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分析交通建设意义从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方面分析)经济意义:①利于沿线资源开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②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③有利于加快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社会意义①加强民族间交流,巩固民族团结②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有利于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分析交通运输线建设的意义(交通运输布局共有意义)社会意义:促进社会稳定繁荣;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
经济意义:完善当地交通运输网,缓解了原有运输方式的压力;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沿线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五章 章末总结提升含解析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知识网络][触摸高考]主题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影响因素1.(2017·江苏卷)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图中河流呈一定程度的弯曲,整体上老城区和原有码头都位于河流的凹岸,不易淤积,利于码头修建。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的意义。
图中显示待建码头位于多条交通线交会处,则该待建码头起到了区域水运与陆运交通衔接的作用,故A项正确。
另外,也可从题干中“区域交通格局改变”这一信息来得出答案。
答案:(1)B(2)A主题升华交通运输点的布局(1)各种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建设与发展都会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
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逐步成为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始终是保障因素。
(2)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港口是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衔接和转换的地方,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港口区位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港口的地理位置、河道或海岸条件、陆域及水域等自然条件;经济腹地的范围大小和经济特征;所依托的城市。
其布局条件图解如下图:2.(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解析: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范围,也是提示性信息——“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
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章节复习与测试》优质课教学设计_20
高中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从“十”到“米”的武汉——交通专题复习考点考点说明命题规律命题趋势一、交通运输方式及区位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及选择;2、交通线与交通点的区位选择。
1、热点预测:2016年仍以两大考点为主,选择题、综合题皆可,分值6-8分。
2、趋势分析:①以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为背景材料,或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坐标图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交通变化考查聚落及商业中心的布局与变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2、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轮复习——必修二第五章一轮复习(交通专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事例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学会分析及评价交通线和点的区位选择。
3.通过读图,阐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并分析对聚落及商业网点的影响。
4.理解交通运输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交通线与交通点的区位选择。
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及其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及其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武汉为具体案例全面复习交通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法:专题复习课内容较多,交通运输方式相关内容由学生自学。
小组讨论学习法:对于常考点但难度并不大的部分,如交通区位选择由学生小组讨论学习并展示。
师生互动学习法:对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师步步引导,是地理过程的呈现与方法的总结。
[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材料一: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集装箱码头是指包括港池、锚地、进港航道、泊位等水域以及货运站、堆场、码头前沿、办公生活区域等陆域范围的能够容纳完整的集装箱装卸操作过程的具有明确界限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高考预测1、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结合实例学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2、了解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方向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探寻主导因素二、自学自练(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运输方式:_________运输、_________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_________运输。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1)铁路运输:运量_______、速度_______、运费_______、短途运输成本________。
(2)公路运输:运量小,成本高,机动_________,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3)水路运输:运量_________,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_________(4)航空运输:速度_________,运量_________,能耗大,运费_________(5)管道运输:_________和_________合二为一,连续性强,灵活性差。
3、发展方向:高速化、___________和专业化。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概念: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相互交织形成的网络。
(2)构成要素:线(如_________、公路、_________)和点(如_________、车站、_________港)。
(3)基本形式:单一运输网和_________运输网。
(4)三个层次:包括___________、大区级和_________级综合运输网。
2、影响因素:包括___________、社会、___________和自然要素等。
三、考点讲解考点一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其特点如下表所示2、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考点二、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今日世界,交通运输方式正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发展趋势表现高速化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运行时间,增加通过能力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考点三、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区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需要。
维持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运输。
同时,社会经济系统运行中产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交通运输生产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并且塑造交通运输网的地域组合特征。
另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状况,为该地区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对象。
(2)自然环境因素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是凭借天然和人工的线路在运动中进行的,它涉及的空间很大,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影响是深刻的、复杂的。
有些自然因素如水力、风力和空气的浮力等,是水运和航空等运输不可缺少的辅助力。
所以,一定深度和达到一定浮力的天然河道是水运发生和分布的基础。
高山大川和地质灾害,则是陆上交通的阻力。
它影响着线路的质量、走向、分布和投资。
(3)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的提高使交通运输网伸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
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期,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
有些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尽管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但有许多不可逾越的自然障碍。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四、堂内练习1.运输工具与运输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是( )A.航空运输B.管道运输 C.海底隧道D.地下铁路运输2.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 )A.网络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综合化3.公路运输的特点是( )A.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B.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C.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D.运输效率高,耗能少,成本低4.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最灵活和连续性最好的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公路、管道B.公路、航空C.水运、航空D.管道、航空5.交通网络是由( )A.线和面组成的B.点和面组成的C.许多线和点组成的D.点和点组成6.南昆铁路的建成对下列资源开发无直接影响的是( )A.北部湾的石油B.平果的铝土矿C.桂林的山水旅游资源D.贵州西南的煤矿7.下图为某地区城镇及道路交通网络规划图。
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计划建设两个商贸中心,较为合理的设置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下表是我国长江中游、黄河中游、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有的百分比(%)比较表。
读表回答8~9题。
地区铁路水运公路①20.90 2.80 14.60②14.50 27.70 15.20③10.40 10.80 19.10④9.70 0.60 7.908. ③地区是( )A.黄河中游B.长江中游C.西南地区D.西北地区9.①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A.木材B.煤炭C.粮食D.铁矿10.沪宁城际高铁正线全长300千米,全程运行时间最快只需73分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
该高铁的运营会( )①提高沿线房价②促进跨城就业③大幅增加货物运量④加剧大气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11.关于交通运输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交通运辅网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同步的②山东省的公路运输线均属省级运输线③我国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十分发达④地区运输网密度的大小,反映该地区交通运输通达性的强弱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五、课后练习1.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公路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2.就交通运输的连续性而言,下列排列顺序渐强的是( )A.水路、铁路、公路B.航空、管道、公路C.铁路、公路、管道D.水路、公路、铁路3.京九铁路中段有一些明显的曲折,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与公路、水路的联接B.地形起伏C.有利于帮助沿线更多地区建立对外联系通道D.依河而建4.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地表岖崎,山高路险B.太阳辐射少,气温低C.高寒缺氧,多年冻土D.地震滑坡,积雪冰川5.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 )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2009·北京文综卷)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图,回答6~7题。
6.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大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A.南B.北C.东D.西7.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广线B.京广线、焦枝线C.京九线、枝柳线D.陇海线、焦枝线8.(2011·江苏地理,14)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9.(2010·天津文综)据下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2012·南京模拟)右图为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局部示意图,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四横四纵”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读图完成10~11题。
10.高速铁路运输对以下运输市场冲击较大的是( )A.铁路和管道B.高速公路和航空C.海运和公路D.铁路和河运11.我国最可能率先形成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B.环渤海地区、西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D.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12. 图5-2是四种运输方式的运价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选择最运输方式:运距<80Km时,用_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 80Km~550Km时,用__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550Km时,______________运输最佳;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和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 ______运输。
(2)选择最佳航运线路:将波斯湾石油,用巨型油轮运送到西欧,经过______________。
攀枝花铁矿石运送到上海宝山钢铁基地通过________________。
美国东海岸的工业品运送到西海岸洛杉矶要经过_______________运河。
(3)图中四种运输方式中,随运距增加而增加最快的的运输方式是____ ,随运距增加而变化不大的是。
这种情况说明:。
13.读我国西南地区铁路网示意图5-4,回答:(1)图中10条铁路线,沟通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是(填数码,下同),联系西南和华南的是,三峡工程峻工后可得到大大缓解的是,直接通往国外的是,名不符实的是。
(2)②是铁路,沿线经过著名的航天中心是,钢铁基地是,佛教名山是,跨过的大河是。
(3)从丁成乘火车到上海走最近路线,中途经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有(除起止点外)。
从甲城乘火车到乌鲁木齐走最近路线,越过的山脉有。
(4)铁路④是我国科技含量最高的铁路,克服了许多困难。
主要是()A.高寒、缺氧、冻土B.沼泽、流沙C.地震、喀斯特地形D.高山、峡谷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高考预测1.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自学自练(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___ _______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_________ _。
2、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线的发展会______ 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线的______ 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3、以株洲市为例,说明交通运输对城市聚落形态的影响?(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⑴交通最优:商业网点位于_ ____________或市区边缘的__________ ___沿线。
⑵市场最优:_____________有多条道路通过,通达度最高,能吸引大量消费人口。
3、对集镇的影响集镇是在____ _________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引起集镇的繁荣或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