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伤寒论16条原文
伤寒论16条原文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难经》中的一部分,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以下是《伤寒论》中的16条原文:
1.伤寒者,面赤而妄热,其脉洪大者,名为贤张疟。
2.伤寒三日,脉微而喘者,曰欲愈。
3.若欲食,脉止,时时噎膈者,必吐而已也。
4.伤寒吐脉豆者,不可治也。
5.伤寒脉弦而短者,亡血也。
6.伤寒五六日,脉浮者,与有寒者不同,此为犯温也。
7.伤寒脉浮而动数者,名为阳病,浮为风也,动为热也,病形如风,状如蛇行也。
8.太阳为解,太阴为发,少阴为络,阳明为关,厥阴为浮,少阳为表。
9.太阳之脉,手阳明之脉也。
病发时,关上,阳病不足则小,阳病有余则大。
10.夫寒热病者,发热则无寒,无热则无病,病在经脉之外,不在经脉之内。
11.病发时,阳脉绌绌纵横,邪气蔓延,脉浮大而长,形如风状如虫行。
12.寒气客于胃,阳气不足则胃中导寒,则胃不得热,头痛恶寒,脉浮而长。
13.胃寒则腰痛恶寒,头痛,脉浮大而长者,不可发汗。
14.脉浮者可发其汗,脉大者可治其疟,脉长者可治其泄。
15.发汗宜在寒,发汗宜在热。
16.太阴病,脉浮大者,下之;脉浮而短者,发其汗。
伤寒论212条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212条的原文及解释如下: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
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一云顺衣妄撮,怵惕不安)。
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解释:该条文是描述外感寒邪的病情变化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法。
一开始,外感寒邪表现为表证,应当用汗法治疗。
然而在此病例中,患者被错误地使用了吐法或下法,导致病性传变为阳明病。
原本患者就有宿便或便秘的病机,误治并没有解决这些病机,因此患者仍然表现出类似的症状。
经过五六天甚至十多天不大便后,患者在傍晚时分(日晡所)出现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等症状。
如果病情严重,患者可能出现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等行为异常的表现。
此时观察患者的脉象,如果脉弦则预后较好(生),如果脉涩则预后较差(死)。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仅表现为发热和谵语等症状时,可以采用大承气汤治疗。
若服药后症状缓解(一服利),则应停止继续服药(止后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中医。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
伤寒论白话解读全文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全书共分六十篇,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伤寒论的概念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是由张仲景所著。
它把伤寒病看作是由外感于寒热之气所引起的一类传染病。
这个病在国内流行了数千年,因其病情复杂、症状多样而著名,中医学家们长期致力于寻求治疗的良方。
伤寒论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伤寒论的时候,最先要了解的是其研究方法。
伤寒论主要采用了辩证论治的方法,即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疾病的病因、病机,同时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伤寒病的确诊、分期及处理方案等方面,伤寒论有详细的规定和解释。
伤寒论的分类伤寒论主要分为三大类:初、中、重。
初伤寒和中伤寒都比较普遍,以发热、头痛、咳嗽、喉痛、关节痛等症状为表现,但重伤寒病情极其危险,症状严重,病人一旦中重伤寒就必须立即就医。
伤寒论的治疗原则伤寒论治疗原则主要有解表、清热、降温、化湿、溶症、复原等疗法。
其中解表是初期治疗的基本方法,清热治疗是针对发热等综合症状的处理,降温治疗旨在帮助病人降低体温及消除其他症状,化湿治疗关涉到胃肠、泌尿及生殖系统症状的处理,溶症疗法是针对重度病人的强化治疗方案。
伤寒论的预防伤寒论对于预防伤寒病也有所规定,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外来传染源的侵入,加强体质锻炼,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总之,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之一,全书详细描述了伤寒病的症状、病因、病程、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内容,对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方法有重要影响。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手册,对中医治疗伤寒病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伤寒论96条原文
伤寒论96条原文《伤寒论》是唐朝医学大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医学著作,它于六七世纪末期开始流传,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伤寒论》以伤寒症的解剖、病因、症状、诊断、治疗为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伤寒症的学说,在东方医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原文共有96条,论述的课题涵盖伤寒症的病因、诊断、其他病症分类与实用鉴别、治疗等多个方面,是我国古代先生对于伤寒症认识的总结、思想和实践结果,深受当时临床医生和学者的认可,更受到当今社会不断的肯定与回顾。
第一条:伤寒者,多为热毒引起,以邪在寒,其症以寒汗出及恶寒为主,可久不愈,可致死。
经过张仲景多年的深入研究和观察,他认为:伤寒症的病因多为热毒,是由邪气侵入体内,诱发身体经过新的一轮免疫反应后,产生异常的病理改变。
病人经常出现寒汗和恶寒等症状,如果没有及早和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持续加重,甚至死亡。
第二条:伤寒者,以厥、贲、淋、痢、消渴、热病为主。
张仲景将伤寒症的症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其主要包括厥、贲、淋、痢、消渴以及热病等症状。
厥指的是微弱的发冷,有些病人在发热时会有发冷的感觉,贲症指的是身热口渴,淋则指的是便血出现,痢则指的是痢疾症状,消渴是指身体出现渴而喝水而不消,还有热病指的是发热不下,中暑等。
第三条:伤寒者,可治以清利为主,以温复与温源为辅。
伤寒症的治疗以清利为主,所谓清利是指药物的清热止寒等药效作用,以温复与温源为辅,这是指温热性药物和阳虚型药物的使用,以及贴敷温源技术。
张仲景在治疗伤寒症上都采用了非常有效的方法,其中包括外用药物、饮食调养、就寝安排、服药护理等多项措施。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经过张仲景先生对伤寒症的认识,对于伤寒症的论述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他所提出的治疗方法更是被大力推介,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伤寒论》原文的96条包含了伤寒症的认识、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宝贵信息,其中提出的“清利为主,以温复与温源为辅”之理念,仍然是我们现代医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思想。
伤寒论28条原文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28 条是指该书的第二十八条原文,其内容为: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经感受外邪,出现头痛、发热、身体疼痛、腰痛、骨关节疼痛、怕风、没有汗且气喘的症状,应当用麻黄汤治疗。
该原文主要论述了太阳伤寒证的证治,即外感风寒表实证的治疗方法。
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
麻黄汤是治疗太阳伤寒证的基础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伤寒论解说
伤寒论解说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伤寒论简介
2.伤寒论的内容及特点
3.伤寒论的临床应用
4.伤寒论的现代研究与价值
正文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典籍,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医圣之书”。
伤寒论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了对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详细论述。
其中,张仲景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即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治疗方案。
这一理论至今仍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伤寒论的临床应用广泛,其所记载的许多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如桂枝汤、麻黄汤、承气汤等,都是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
同时,伤寒论中对于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的论述,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代研究显示,伤寒论中的许多理论和方剂都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临床疗效。
例如,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理论,已被证实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此外,通过对伤寒论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
总的来说,伤寒论不仅是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也是中医学的理论瑰宝。
第1页共1页。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伤寒论原文及解释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伤寒论原文及解释,欢迎来参考!【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
《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
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
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
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
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
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
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
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
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
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
伤寒论154条原文
伤寒论154条原文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经典之一,全书共分六十篇,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第154条原文如下:
伤寒之为病,其始得之也,微恶寒而腹痛,身发热,日一度,
数日至七日,是谓伤寒。
这段原文描述了伤寒病的初期症状,即患者开始出现微恶寒、
腹痛、身体发热,发热逐渐加重,每日发作一次,连续数日至七日。
张仲景根据这些症状作出了伤寒病的初步诊断。
从医学角度来看,这段原文揭示了伤寒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
医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伤寒病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疾病之一,对于了解这一疾病的病程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这段原文也反映了古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
展现了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理念。
通过深入研读《伤寒论》,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对于传承和发
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这段原文是《伤寒论》中关于伤寒病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医学研究和中医药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伤寒论》原文
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原文及译文《伤寒论》是中医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圣经”。
它是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记录了他对传统中医治疗伤寒病的经验总结。
《伤寒论》共分为100篇,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以下是《伤寒论》的一段原文及译文:原文:少阳病,始得之,反发热,时烦,心下痞硬,渴而不欲饮,时幽幽恶寒,时腹痛,时胁下痞,小便不利而大便自可。
发热者,数日不愈者恶寒者,必发于阳;烦则神去也,心下痞硬者,乃传而合也;腹痛者,寒气下也;胁下痞者,肝传之也;小便不利者,不温也;大便自利者,胃气也。
胁下者,寒也,且传也。
译文:少阳病,刚开始得病时,病人会出现反复发热的症状,时常觉得烦躁不安,胸口下面有一种痞硬的感觉,口渴但是不愿意多喝水,有时会感到幽幽的寒意,时而腹痛,时而胁部下面也会有痞硬感,小便不排畅而大便却自行畅通。
如果发热的症状持续数日不见好转,而且伴有恶寒的感觉,那么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阳气方面的问题上;烦躁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神气开始离体;胸口下面的痞硬感,是病气穿传而形成的;腹痛是由于寒气下降引起的;胁部下面的痞硬感是肝气受影响所致;小便不排畅是因为体内寒气太重而引起的;而大便自行畅通是由于胃气正常。
从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对少阳病的病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他详细描述了患者的症状及其可能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描述,他为后人提供了诊断少阳病的重要线索。
《伤寒论》的语言简洁,但又深入浅出,非常符合古代医书的特点。
虽然其中涉及到很多古代医学术语,但通过对这些术语的解读和对上下文的理解,我们仍然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学习其中的医学知识。
《伤寒论》作为一部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医学经典,至今仍被广泛学习和应用。
它不仅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的医学专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总结起来,伤寒论是一部重要的医学经典,以其详尽的描述和准确的诊断方式闻名于世。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伤寒论》的原文及译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提高临床医学的水平,使更多的人受益于中医的疗效。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伤寒例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
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日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复大寒;夏时应大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
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
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
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日冬温。
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卜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
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
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
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
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
伤寒论26条
伤寒论26条内容【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三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①服,【易·訟卦】以訟受服。
【易·豫卦】刑罚淸而民服。
②大,大有。
——《易》。
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易·乾卦】利见大人。
③汗,【易·涣卦】涣汗其大号。
④出,【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⑤后,【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
⑥解,【易·解卦註】解,難之散也。
⑦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⑧主,【易·繁辞】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译】本条经文嵌入讼卦、豫卦、大有、涣卦、震卦、泰卦、解卦、乾卦等八卦。
第一、首先知道这此卦象在何宫位?分析天干,地支。
坤宫:泰卦。
离宫:讼卦、涣卦。
震宫:震卦、豫卦、解卦。
乾宫:乾卦、大有。
无论是在什么宫位,其天干术数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均以乾元、坤元、艮元三大类平衡原理。
第二、本条经文太阳病中风阳明热盛津亏证。
锁定寅类、申类基因人群,在乙巳术数日、己巳术数日发病。
第三、“服桂枝,大汗出后”本句经文嵌入讼卦、豫卦、大有卦,涣卦,震卦,泰卦等六卦。
“服桂枝汤”是医者判断确定为太阳病中风证,才给予桂枝汤和解,但医者并未考虑到六气寅类,申类基因人群属少阳相火之枢。
故“大汗出后”服用桂枝汤大汗淋漓后。
“后”字,提示问题有新问题发生。
①服用桂枝汤未能恰到好处,导致病进;②服用桂枝汤未能考虑发病之时间,为是不及术数日,疾病会由外传入阳明,导致病进发展。
第四、“大烦渴不解”,提前阳明热盛,津液亏损严重。
“大”字嵌入乾卦,大有卦,是乾之外干丁数,“解”字嵌震卦,是坤元之内干乙数。
病在外,影响及内,丁巳术数日,癸巳术数日发病,则用己巳术数日,乙巳术数日的药和解。
第五、“脉洪大者”,①太阳中风证,脉象提纲是脉缓,而今“洪大脉”说明人体内邪热炽盛时,由于邪热会灼伤阴液,以至于阳气独盛而冲击血脉。
《伤寒论》原文
0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59.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0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0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0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
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
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0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
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0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0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5、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6、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7、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8、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9、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10、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1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12、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3、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14、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5、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6、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17、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8、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9、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0、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1、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
宜大承气汤下之。
22、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3、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原文及解释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篇,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医学中的圣经,对于研究传统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伤寒论主要阐述了关于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内容,对于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伤寒论在其原文中使用了古文的形式,通篇使用文言文进行表述,对于现代读者来说,阅读起来可能会较为困难。
下面我们对伤寒论的原文进行简要解释和概括,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首先,伤寒论中提到的“伤寒”是指人体在受寒之后引起的一类发热疾病。
文章开头就强调了伤寒的主要病因是“食变”,即因为饮食不当或食物变质等原因导致人体内外寒湿之气不协调,从而引发发热等症状。
接下来,伤寒论对于不同类型的伤寒病进行了分类和描述。
其中包括“阳明病”、“太阳病”、“少阳病”以及“厥逆回阳病”等。
每种类型的病症都有其特点和表现,医生需要通过病人的脉象、舌苔、症状等信息来进行判断和诊断。
在病因和分类的基础上,伤寒论进一步探讨了伤寒病的病机。
文章中指出,伤寒病主要是由于风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
风邪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外邪,它具有潜隐、突袭、迅猛的特点,容易使人体的防御机制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发热、寒战等症状的出现。
针对伤寒病的治疗,伤寒论提出了“腹中急针”、“下之小便”、“鼻中盗汗”等方法。
其中,“腹中急针”指的是通过针刺使患者获得缓解。
而“下之小便”是指通过排尿来清除体内的湿邪。
此外,“鼻中盗汗”则是通过特殊的治疗手段促使患者通过鼻腔排汗来驱除病邪。
伤寒论在文章的结尾强调了治疗的要点,即要根据病情的轻重分为三等,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温煦缓解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需要采取更加激烈的治疗措施。
总的来说,伤寒论是对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伤寒病的病理机制以及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伤寒论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伤寒论》是中医名医张仲景所著的经典医学著作,是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的珍品之一。
它系统地总结了张仲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治疗伤寒病的经验,被誉为“伤寒论”的经典,成为了中医界的传世经典之一。
本文将结合《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对这部经典医学著作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第一条原文:“伤寒,发热,汗出,恶风。
”(1)译文:伤寒,指发热,出汗,对风寒的怨恨。
(2)注释:张仲景在该条中首先提出了伤寒的症状特点,包括发热、汗出、对风的厌恶。
这是对伤寒病的首要认识,为后续内容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条原文:“脉浮,弦,疼痛,拘急。
”(1)译文:脉搏高涨,有弦力,伴随着疼痛和拘急感。
(2)注释:伤寒病患者脉搏的浮、弦等特点,以及伴随的疼痛和拘急感,是病情的重要体征,也需要在治疗中及时予以关注。
三、第三条原文:“胸满,胁痛,呕吐,苦谷。
”(1)译文:患者感到胸部满闷,胁部疼痛,伴有呕吐,对口中食物有苦涩味。
(2)注释:本条中描述了患者的症状,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苦谷的感觉是伤寒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
四、第四条原文:“心烦,梦多。
”(1)译文:心情烦躁,多梦。
(2)注释:这一条中提到的心烦和多梦,也是伤寒病的常见表现,说明患者身心疲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五、第五条原文:“小便不利。
”(1)译文:小便不通畅。
(2)注释:小便不利是伤寒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也是判断疾病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治疗中需要给予重视。
......(持续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通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的全面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于伤寒病的各种症状和表现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剖析,为后世医生和学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参考。
这也为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对研究和应用中医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伤寒论》中的110条原文及译文及注释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解读,希望能够为对中医药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学习和研究,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医医药的传统精华,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伤寒论原文-伤寒论原文宋本(精选)
伤寒论原文-伤寒论原文宋本(精选)伤寒论是中国中医药史上的经典著作,是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撰写的,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历史价值。
经过数百年的整理、修订和演变,目前有多个版本的伤寒论传世,其中包括较为著名的宋本伤寒论。
以下是宋本伤寒论原文的精选内容。
第一章伤寒论伤寒者,病在表,不在里,发热而恶寒也。
方名曰麻黄汤,主病者以麻黄为君,以桂枝为佐,以石膏、杏仁、甘草为使。
是为麻黄汤也。
第十五章傅粉散疗法夫傅粉之为散,实以泻下为要。
若不泻下,则不得本病之机也。
傅粉包敷,先宜温水洗净其处,以开其外,使药能入里。
…第十七章桂枝汤疗法凡病欲知病机,先察其脉。
脉之有太过者,宜用桂枝汤。
桂枝汤者,治太阳病,发汗募之。
今太阳病未除,而复有汗者,复发汗之。
时多时少,随证随治。
其证渴者,加甘草;其便者,加芍药;其呕者,加生姜。
所以然者,以调其阴阳,使逆之者除也。
第二十六章麻黄加术汤疗法麻黄加术汤,治少陰病。
其人身体重,心下满,胁下痛,小便不利者,此为寒滞,利水利气,方见效也。
第二十九章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疗法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太阳、少阳两病的并存。
手足寒,发热汗出,腹痛便薄者,为太阳病,麻黄汤主之。
若脐下急而不可揉捏者,为少阳病,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两病夹杂,当以此方治之。
第三十五章理中汤疗法理中汤者,以生姜、大枣为主药,芍药、甘草为辅药,治中焦虚寒证也。
此病之主症,心下逆、呕吐水泻、脉弱虚,故需补中益气。
但若此证为实,应忌用此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概要一、《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伤寒论》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因对祖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而被后人尊为“医圣”。
严格地说,张仲景写的书叫《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是公元150~219 年,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
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
比如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桂枝不中与之也”,“柴胡不中与之也”,这个“中”和“不中”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
“中”就是“可”的意思,“不中”就是不可,“不中与之”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
二、《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那是一个战争连年,天灾不断的社会。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序》里头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ren,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就是说不到十年的时间,这二百多口的家族,死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有十分之七的人是死于伤寒病,伤寒病就是指的外感病的总称,所以他本人作为一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来防治这些传染病来挽救这些亲人和百姓的生命,才激励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终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是它的社会背景。
从学术背景的角度来说,在汉代以前,医学著作分了两大门类,一类是“医经”,就是基础理论著作;一类是“经方”,就是经验用方。
医经包括了《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等。
从流传到今天的《黄帝内经》这一部书来看,主要是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基本的治疗原则,基本的治疗大法的著作。
由此可见“医经”是基础理论。
而“经方”,指的古代医生凭自己的经验给病人开的方,而且在经过验证是有效的,并没有太多的理论依据。
张仲景就把这两家结合起来,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有理论、有治则治法、有方子、有药物组成辨证论治体系。
这就是他的学术背景。
张仲景把汉代以前的“医经”和“经方”两家熔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体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的流传,第一个把《伤寒杂病论》整理成《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是晋朝的太医令王叔和。
第一次校定、刻印、刊行《伤寒论》十卷二十二篇的是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的林亿、孙奇、高保衡。
能够使我们今天看到宋版《伤寒论》那就归功于明代的赵开美,他在万历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99 年刻了《仲景全书》,《仲景全书》里包含了有四部著作,第一部就是翻刻宋版《伤寒论》,第二部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那么第三部是宋云公的《伤寒类证》,第四部是《金匮要略》。
现在我们学习的版本是赵开美复刻的《伤寒论》,全书共分为10卷,22篇,398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3个。
三、《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伤寒”的含义在古代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伤寒”的含义是指一切外感病的总称。
这里所说的外感病是指风、寒、暑、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疠之气等。
狭义的概念是人体感受风寒邪气。
《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总共10 卷22篇。
第一篇是辨脉篇,第二篇平脉篇。
主要讲辨别常脉、病脉,第三篇是《伤寒例》,这篇内容是张仲景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的总论。
第四篇是《痉湿暍》。
痉病是角弓反张、四肢抽搐、牙关紧急的抽风一类病;湿病是感受外来的湿邪所导致的病;暍病就是中暑,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这四篇内容我们的教材里没有。
我们现在主要学习中间10 篇,内容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太阳病篇分了上中下三篇,然后是辨阳明病、辨少阳病、辨太阴病、辨少阴病、辨厥阴病,然后“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这10 篇内容叫做“六经病证篇”。
后面还有8 篇,第十五篇是“辨可发汗证脉证并治篇”,第十六篇是“不可汗篇”,讲的是禁用发汗的条文。
第十七是“汗后”,讲的是发汗以后造成的各种坏病、变证,以及治疗怎么样进行救治。
第十八篇是“可吐”,第十九篇是“不可吐”,第二十是“可下”,第二十一是“不可下”,第二十二是“汗吐下后”。
这就是《伤寒论》10卷22 篇的全部内容。
另外,从理、法、方、药的角度来谈《伤寒论》的内容。
在《伤寒论》中,它涉及到了外感病的辨证论治,也涉及到了杂病的辨证论治。
但是无论是外感病的辨证论治,还是杂病的辨证论治,它都贯穿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这种方式,在理论上他主要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在张仲景之前,中医学的著作分了两大类,一类是基础理论的著作,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它叫做“医经”。
另外一类是经验用方的著作,《汉书·艺文志》把它叫做“经方”。
基础理论的《医经》缺乏临床的实际治疗,而经验用方又缺少理论的指导。
只有到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辨外感病,在《金匮要略》里用脏腑经络辨证的方法来辨杂病,这种辨证方法是在理论指导下,先辨证,然后据证立法,最后方随法出,这就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诊疗体系。
这里的“法”,包括治则和治法。
从治则来看,伤寒是一个外感病,外感病就涉及到正气和邪气之间的关系,《伤寒论》从头至尾贯穿了扶正祛邪的原则。
扶正是为了祛邪,祛邪是为了扶正。
后世医家把它总结为“扶阳气、保卫气、存津液”。
在治法上,临床上所谓的八法就是从《伤寒论》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1. 汗法治疗邪在体表,具有发汗的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葛根汤。
2. 吐法,吐法可以治疗许多复杂的疑难病证。
吐法的代表方瓜蒂散就是出自《伤寒论》。
3. 下法,代表方三承气汤,是泄下燥热;桃核承气汤是泻热逐瘀;抵挡汤是破血逐瘀,;茵陈蒿汤,是利湿、泻热、退黄,麻子仁丸的润下,蜜煎方、土瓜根方的导下,大陷胸汤的泻热逐水,都属于下法。
4. 和法,主要治疗枢机不利的证候。
代表方是柴胡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这是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枢机的。
还有一组代表方,就是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这是和解中焦半上半下之枢机的。
5. 温法的代表方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这一类具有助阳、祛寒作用的方剂。
6. 清法的代表方,栀子豉汤,清宣膈中的郁热;白虎汤,辛寒折热,清中焦之热;黄芩汤可清少阳胆热,治疗胆热内迫肠道的热利。
7.7. 补法的代表方,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两虚,心脏失养,脉搏不续的脉结代、心动悸。
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可以治疗心中悸而烦,又可以治疗气血两虚,腹部筋脉失养的腹中拘急疼痛。
8. 消法,抵当丸,具有化瘀缓消的作用,用于治疗太阳蓄血证。
在药物学上,《伤寒论》用药不多,一共才76 味。
但这些药在炮制上都非常严格,比如,麻黄要去节。
麻黄节和麻黄根是敛汗的,而麻黄是发汗的。
麻黄汤用麻黄要取的是发汗的作用,所以要把麻黄节去掉。
总之,《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这就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
在方剂学上,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是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众方之祖”。
因此,《伤寒论》的问世就为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并且也是《中医药剂学》、《中医方剂学》、《中医护理学》等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四、关于六经辨证首先是三阴三阳:六经辩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的一个简称。
三阴三阳就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的。
自然界既然有阴阳二气的变化,也有阴阳气多少这种量的变化,所以在《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是用来来命名人体的脏府经络的。
比如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
但在《伤寒论》中,说阳明就是阳明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是个病理的概念。
既然是病理的概念,就涉及到病变部位、病变性质以及病变发展的趋势。
拿太阳病来说,仲景收集大量病例,经过研究比较总结,认为它的病变的部位,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发生在体表,是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因此归纳为太阳病。
所以太阳病病位涉及到足太阳经,足太阳府,涉及到膀胱,涉及到体表,体表的阳气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
病性是阳证;病势是阳证的初起。
内经认为太阳的阳气量最大,从正气的角度来说,它的阳气的量是最大的;但从邪气的角度来说,它却是阴寒邪气,它是寒邪,是风寒邪气,邪气的性质是属于阴性的。
而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决定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
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阴阳相叠加,从病证的角度来说,它就不是阳证里最厉害的,充其量算是阳证的初起。
同理可以解释其他。
其次,六经辩证和其它辩证的其它关系。
中医学发展到今天,辩证方法很多,八纲辩证、脏腑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病因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等,其中八纲辩证是辩证的一个大的纲领,它是从六经辩证中归纳提取出来的一种辩证的方法和思路。
从六经辩证来说,太阳病多表证,阳明病和三阴病多里证,这就是表里的分证。
从六经辩证来说,三阳病多阳证,三阴病多阴证,这就是分阴阳。
从六经辩证的角度,三阳病多实证,比如说太阳膀胱蓄血蓄水是实证,阳明腑实是实证;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多虚寒证,这就是分实虚,另外也辨别了寒与热,所以八纲辩证是后世医家从六经辩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分证的大的纲领。
后世的脏腑辩证,把脏腑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种种证候都罗列来,当然,《伤寒论》中涉及到脏腑病证的,也可以归属于脏腑辩证中的一项内容,比如说膀胱的病证,膀胱气化不利表现为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里急,引水消渴等。
后世医家就把膀胱气化不利的气分证,归类到太阳膀胱的蓄水证中。
又比如说,表寒化热,循经入里,和血结于膀胱,表现了少腹硬满,或者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或者其人发狂,这在《伤寒论》中叫做太阳蓄血证,那么在膀胱脏腑经络辩证的膀胱腑证中也可以把膀胱蓄血证列属于脏腑辩证中的膀胱病证的一个血热互结。
所以脏腑辩证和六经辩证之间是这样互补的关系,六经辩证的经络辩证为后世的经络辩证提供了资料;六经辩证中的脏腑辩证为后世的脏腑辩证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但是两者不能够完全代替。
五、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第一,我们要学习《伤寒论》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内容。
就是要把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掌握好。
第二,是学习辨证用方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训词、释句、弄通本意。
《伤寒论》毕竟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人所写的一部著作,所以在语言的含义上,有许多就发生了变化。
如果不明白它的本义,在读的时候就容易发生一些误会或者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