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评析:由玩水引发的思考
案例一
时间:上午9点28分
人物:托二班幼儿、教师甲
地点:托二班盥洗室
幼儿进盥洗室洗手,打开总阀门后,幼儿们兴高采烈地涌了进去,迫不及待地伸出小手洗了起来,刚开始还洗得挺像模像样,但没过几分钟,幼儿们就不约而同地玩起水来。几乎所有在洗手的孩子全部加入了玩水游戏。此时,教师走了进来,看到这情景,脸一下耷拉了下来:“你们这是在洗手吗?老师有没有让你们玩水?辰辰,你的袖管全湿了!教师立即关上水阀,催促着孩子们快速地离开盥洗室,孩子们一个个耷拉着小脑袋不情不愿、不声不响地溜了出去。
案例二
时间:上午10点15分
人物:托二班幼儿、教师乙地点:托二班厕所、盥洗室又到了幼儿游戏活动时间,今天安排了区域自选游戏。幼儿们高高兴兴地各自分散去到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开始了游戏。只见晓捷和筱羽窃窃私语了一番,两人一前一后,偷偷地溜进了厕所,打开水龙头高兴的玩起水来。教师注意到了两人的举动,不动声色地跟了上去,悄悄地躲在门边,发现他们俩人正在玩水,很开心!因此她并没有阻止他俩,只是说了句:“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你们玩水时把水龙头开小些,尽量不要弄湿衣服!”说完,她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三个小伙伴立刻动身来到盥洗室,加人了玩水的行列。越来越多的幼儿参与了进来,厕所间显然已不够容纳。正当这时,一直在旁默默关注的教师走进盥洗室向幼儿发出了到盥洗室一起玩水的邀请,同时还提供了瓶子、水盆、水桶、杯子、毛巾、玩具等多种材料,组织孩子们玩起了水的游戏。幼儿们各自挑选了不同的材料,自由地游戏起来。倒水游戏、浮与沉、挤水游戏等,游戏在孩子们一张张满足的笑脸中圆满结束!
具体评析:
一.分析幼儿(从隐性课程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托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2――3岁正是幼儿认知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世界抱有巨大的探索热情,他们对所有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不知疲倦地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感知着周围的一切。
其次,水是孩子生活环境中接触较多的物质之一,玩水也是所有学前幼儿都喜欢的游戏。孩子们通过玩水可以感知水的特性、作用及保护等相关问题,同时玩水活动也能很好地激发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分析教师:
1.在案例一中,幼儿玩水游戏与日常常规和教师接下去的正常教学计划产生了冲突。因此,教师利用自己的权威中断了幼儿的玩水游戏。(类似教
师甲的处理方式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中屡见不鲜。)
2在案例二中,教师乙通过观察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点,并及时灵活地
调整教学计划,不受计划所累,给了幼儿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探索的
空间。
从以上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甲和教师乙不同的处理方式充
分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念:
1.案例一中的教师更关注的是玩水活动会弄湿幼儿的衣服,会着凉感
冒以及防碍了自己下面教学计划的实施,忽略了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玩水活动
背后蕴涵着的良好的教育契机。
2.案例二中的教师关注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创造一个开
放、支持、引导的自主性教育氛围。同时不受教学计划所累,真正体现出
〈〈新纲要》中所指的:“教师应善于利用隐性课程的效应,以促使儿童自
主活动的生成。”、“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
环境”;“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
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要求。
由玩水活动引发的思考,使我深深体会到:现代幼儿教育应从孩子的兴
趣、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优势,仓U 设和提供良好
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重视幼儿的自发活动,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
份参与到各类活动中,尽最大可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幼儿大
胆地去探索、去实践,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案例分析:放羊与复制
曾在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例事实:留学美国的教育学博士黄全愈的儿
子,在国内时三岁学画国画,寄到美国的竹子图”让美国教授大
为惊叹。黄博士的儿子五岁到美国后继续去学画,去学校几次后,儿子不愿
再去了。儿子说: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儿也不教!”黄博
士悄悄去学校观察,发现美国老师的教学几乎是将孩子们放羊”,出一
个题目,让孩子自由去画。老师不讲基本的笔法,不讲布局结构,也不在黑
板上画示范画让孩子临摹。这样的教学方式黄博士觉得是误人子弟。
放羊”与复制”是一个对立的面,而又是相辅相成的。21世纪
是知识经济时代,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孩子们应具有创造财富的能
力,在教育中我们既不能过分追求放羊”,也不能全部舍弃复
制”,只有在新纲要的正确指引下,我们的幼儿教育才能进一步地推进。那
如何搞好放羊”与复制”的关系呢?我认为:
1、转变教师的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广大教师,幼儿园要充分发挥教师改革的热情和
积累教师有益经验,为教师提供适当的自主空间,教师自己要努力对新纲要
的理解,大胆实践,把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价
值要求,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转化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对幼儿的认识。
2、幼儿创设更大、更多、更和谐的创造空间
有了良好的环境,成功的机率也相应提高。因此无论什么活动,我们要
在材料提供上动足脑筋,下够功夫,充分利用和体现材料多样性的效能,让
孩子接触不同性质、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材料,以启发他们灵感的火花,
避免再次出现上述所讲的复制现象,提问注意启发性,多问为什么,”少说
是不是?”这样安排能使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动机和兴趣等心理需要得到满
足。如幼儿绘画时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复制,续编故事是也不至于重复同一
个内容。
3、尊重幼儿,给幼儿于正确的指导和评价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老师,要尊重每一个
幼儿,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一丝成绩都要肯定,让幼儿
充满自信,在作业时不对每个幼儿作统一要求,因人施教,让每个幼儿得到
不同的发展,能力差的幼儿可以复制”的多一点,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放羊”
多一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想象与创造。教师必须从孩子的角度出
发,用平和而客观的心态去评价作品和创造行为本身,同时注重给孩子充分
自由,不随意干预和打扰幼儿的自由发挥、自愿表达和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最
美好的东西,发展他们,不去用学校的条件限制他们,鼓励他们去创造。只
有复制”、放羊”相互结合,才能让幼儿创造的明天更美好。
案例:牛奶打泼以后
王老师刚给小朋友端好牛奶,才一转身,就听见几个小朋友一起叫起来:
“王老师,杨艺的牛奶打泼了!”王老师转过头去一瞧,可不是吗,牛奶正顺
着桌沿往下滴呢,可还没等王老师说什么,杨艺和唐震就用手指着对方,一起
说:“是他(她),是他(她)把牛奶打泼的。”
王老师有些生气的问:“到底是谁打泼的?” “是他(她)。” 他们异
口同声地叫起来。“是吗?”王老师陷入沉思,杨艺是班里的乖孩子,聪明,
漂亮,大家都喜欢她。而唐震呢?则是个十分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做一些莫名
其妙的事。想到这儿,王老师立即看着唐震想好好的批评批评他,没想到,看
到的却是他那清澈的双眼,紧张的看着自己,难道……?王老师心里一动:难
道这次不是他??可不能在没有弄清楚事实真相前随便批评人,要不会深深的
伤害到孩子。
于是,王老师又问了他们俩几次到底是谁把牛奶打泼的,可他俩都说不是
自己,是对方,周围的小朋友也说是唐震。王老师听了就生气:不但不承认自
己的错误,还要撒谎,真得好好的批评批评。可再一瞧唐震那双无辜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