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氧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氧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916e1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d.png)
溶解氧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理解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2. 学会溶解氧采样瓶的使用方法:3. 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操作技术要点。
二、实验原理溶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当水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即下降,而有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呈过饱和,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
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MnSO4+2aOH=Mn(OH)2↓(白色)++Na2SO42Mn(OH)2+O2=2MnO(OH)2(棕色)H2MnO3十Mn(OH)2=MnMnO3↓(棕色沉淀)+2H2O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2KI+H2SO4=2HI+K2SO4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I2+2Na2S2O3=2NaI+Na2S4O6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做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三、仪器1.250ml—300ml溶解氧瓶2.50ml酸式滴定管。
3.250ml锥形瓶4.移液管5.250ml碘量瓶6.洗耳球四、试剂l、硫酸锰溶液。
溶解480g分析纯硫酸锰(MnS04· H20)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蒸馏水中(如氢氧化钠溶液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此时如有沉淀生成,可过滤除去)。
另取得气150g碘化钾溶解于200ml蒸馏水中,待氢氧化钠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层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闭光保存。
实验二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二溶解氧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2ddc484ec3a87c24028c4d7.png)
实验二 溶解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本法测定溶解氧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地面水与大气接触以及某些含叶绿素的水生植物在其中进行生化作用,结果使水中常溶解一些氧称为“溶解氧”,水中浴解氧的含量随水的深度而减少,也与大气压力、空气中的氧分压及水的温度有关。
常温常压下,水中溶解氧一般在8~10mg/L ,随水中还原性杂质污染程度加重而下降,如果含量低于4mg/L ,水生动物有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溶解氧氧化铁而腐蚀金属,因此在工业分析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溶解氧的测定一般常用碘量法,其原理:二价锰在碱性溶液中,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锰沉淀MnSO 4 + 2NaOHMn (OH)2↓(白色) + Na 2SO 4 水中的溶解氧立即将生成的Mn (OH)2沉淀氧化成棕色的Mn (OH)42Mn (OH)2 + O 2 + 2H 2O 2Mn (OH)4↓棕色加入酸后,Mn (OH)4沉淀溶解并氧化I -离子(已加入KI )释出一定量的I 2:Mn (OH)4 + 2KI + 2H 2SO 4MnSO 4 + I 2 + K 2SO 4 + 4H 2O 然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释出的I 22Na 2S 2O 3 + I 2Na 2S 4O 6 + 2NaI 从上述反应的定量关系可以看出2:1:22I O =n n而 2:1:2322O S I =−n n 所以 4:1:2322O S O =−n n 由所用Na 2S 2O 3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溶解氧(O 2,mg/L )=VV C O S Na O S Na 8322322×⋅ 三、仪器和试剂1溶解氧测定瓶 溶解氧的测定,切勿使样品过多接触空气,以防溶解氧损失或增加,导致含量改变,因此最好使用专用的“溶解氧测定瓶”取样,如果没有测定瓶,也可用250mL 玻璃磨口瓶代替。
2 硫酸锰溶液(550g/L ); [3.50]3 碱性碘化钾溶液; [3.39]4 0.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9.9.2]5淀粉溶液(10g/L)。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e6df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d.png)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DO)的方法和原理,了解溶解氧在水环境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含量的变化对水生生物和水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通常采用碘量法。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出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MnSO₄+ 2NaOH = Mn(OH)₂↓ + Na₂SO₄2Mn(OH)₂+ O₂= 2MnO(OH)₂↓MnO(OH)₂+ 2H₂SO₄= Mn(SO₄)₂+ 3H₂OMn(SO₄)₂+ 2KI = MnSO₄+ K₂SO₄+ I₂2Na₂S₂O₃+ I₂= Na₂S₄O₆+ 2NaI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250mL 溶解氧瓶250mL 锥形瓶50mL 移液管100mL 量筒25mL 酸式滴定管玻璃棒电子天平2、试剂硫酸锰溶液:称取 480g 硫酸锰(MnSO₄·4H₂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 1000mL。
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 500g 氢氧化钠溶解于 300 400mL 水中,另称取 150g 碘化钾溶于 200mL 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 10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浓硫酸(ρ = 184g/mL)1%淀粉溶液:称取 1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 100mL。
冷却后,加入 01g 水杨酸或 04g 氯化锌防腐。
002500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 62g 硫代硫酸钠(Na₂S₂O₃·5H₂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 02g 碳酸钠,用水稀释至 1000mL,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 00250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176d517cd184254b35355a.png)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易倩一、实验目的1.理解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2.学会溶解氧采样瓶的使用方法:3.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操作技术要点。
二、实验原理溶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当水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即下降,而有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呈过饱和,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
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MnSO4+2aOH=Mn(OH)2↓(白色)++Na2SO42Mn(OH)2+O2=2MnO(OH)2(棕色)H2MnO3十Mn(OH)2=MnMnO3↓(棕色沉淀)+2H2O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2KI+H2SO4=2HI+K2SO4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I2+2Na2S2O3=2NaI+Na2S4O6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做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三、仪器1.250ml—300ml溶解氧瓶2.50ml酸式滴定管。
3.250ml锥形瓶4.移液管5.250ml碘量瓶6.洗耳球四、试剂l、硫酸锰溶液。
溶解480g分析纯硫酸锰(MnS04· H20)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蒸馏水中(如氢氧化钠溶液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此时如有沉淀生成,可过滤除去)。
另取得气150g碘化钾溶解于200ml蒸馏水中,待氢氧化钠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层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闭光保存。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_0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_0](https://img.taocdn.com/s3/m/4c485c3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d.png)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一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碘量法【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形成可溶性四价锰Mn(SO4)2,Mn(SO4)2与碘离子反应释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仪器】1.溶解氧瓶:250~300mL。
2.滴定管:25mL、10mL。
【试剂】1.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锰(MnSO4.4H2O)或364gMnSO4溶于水,用水稀释1000mL。
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碘化钾或135g碘化钠溶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
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3.(1+5)硫酸溶液:将20mL浓硫酸缓缓加入100mL水中。
4.1%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氯化锌防腐。
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0.02500mol/L):称取于105~110℃烘干2h并冷却的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
在暗处放置7~14d后标定。
标定: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碘化钾,加入10.00mL浓度为0.02500mol/L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1+5)硫酸溶液,密塞,摇匀。
于暗处静置5min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用量:C10.00 0.0250V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64ec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c.png)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溶解氧仪进行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3.理解溶解氧在水质分析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水中溶解氧的测定是水质分析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分子态氧,其含量与水温、气压、盐度等因素有关。
溶解氧的测定对于水体生态平衡、水污染治理以及水质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通常采用碘量法。
该方法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即水样中的溶解氧将碘化钾氧化成碘,通过滴定测量反应消耗的碘溶液量,从而计算出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仪器和试剂:溶解氧仪、碘化钾、碱性碘化钾、蒸馏水、滴定管、容量瓶、三角瓶等。
2.采集水样:选择有代表性的水样,用采水器采集水样,避免搅动水体底部沉积物。
3.校准溶解氧仪:按照溶解氧仪的使用说明,采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
4.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水样摇匀,使用蒸馏水将水样稀释至适当浓度,以便测量。
5.滴定测量:将稀释后的水样注入溶解氧仪中,记录溶解氧浓度。
同时,进行滴定实验,将滴定管中的碘化钾溶液滴加入三角瓶中,直到颜色变化为止,记录消耗的碘化钾溶液量。
6.数据处理:根据滴定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出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溶解氧仪测量和滴定测量两种方法得到的溶解氧浓度存在一定差异。
这是因为在样品处理过程中,稀释倍数越高,误差越大。
因此,在测定溶解氧时,应尽量降低稀释倍数。
2.水样编号A、B、C的溶解氧浓度分别为8.0mg/L、8.6mg/L和9.3mg/L。
这些数据表明,在不同的稀释倍数下,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因此,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来判断水质状况。
3.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以便更准确地测定水中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报告
![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ade8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4.png)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溶解氧是水中重要的环境参数之一,它对水体中的生物生存和水质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溶解氧的浓度可以反映水体的富氧程度,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生长。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常用的方法,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并探究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因素。
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经典的溶解氧测定方法,即氧化还原法。
在一定条件下,溶解氧与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通过测定氧化产物的浓度,可以间接得到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溶解氧测定仪:用于测定氧化产物的浓度。
2. 水样:采集自自然水体或实验室制备的水样。
3. 还原剂: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亚硝酸盐等。
4. 指示剂:用于指示溶解氧的消耗程度。
实验步骤:1. 准备水样:从水体中采集一定量的水样,并尽量避免空气接触,以保持溶解氧浓度不变。
2. 添加还原剂: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还原剂,使溶解氧与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3. 加入指示剂:将适量的指示剂加入水样中,以观察溶解氧的消耗程度。
4. 测定溶解氧浓度:将处理后的水样放入溶解氧测定仪中,根据仪器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步骤,得到溶解氧的浓度值。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不同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水体的温度、压力、溶解性气体和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实验中的还原剂的选择和添加量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
此外,实验中的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也需要注意,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并探究了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因素。
溶解氧的浓度对于水体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氧测定报告
![溶解氧测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6674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6.png)
溶解氧测定报告引言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浓度,是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溶解氧的测定对于水体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介绍溶解氧测定实验的原理、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分析。
原理溶解氧的测定常用亚硝酸盐法或电极法。
其中,亚硝酸盐法适用于高溶解氧浓度的测定,而电极法适用于溶解氧浓度较低的测定。
本实验选择使用电极法进行溶解氧测定。
电极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氧气和电极之间的电势差来确定溶解氧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氧气在电极表面的还原反应,将氧气转化为电流进行测量。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溶解氧电极•溶解氧电极接口电缆•溶解氧测定仪方法1.准备工作:将溶解氧电极连接至溶解氧电极接口电缆,再将接口电缆连接至溶解氧测定仪。
2.标定仪器: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溶解氧测定仪的标定,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样本准备:根据实际需求,取得待测水样,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滤除悬浮物等)。
4.测定过程:将溶解氧电极放入待测水样中,并等待一段时间,使电极与水样达到平衡。
记录电极所显示的溶解氧浓度数据。
5.结果记录:将测得的溶解氧浓度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际测定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水体样本的溶解氧浓度。
通过对不同样本溶解氧浓度的比较,我们可以对水体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估。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X水体的溶解氧浓度较高,达到了8.5 mg/L,说明该水体中溶解氧充足,生态环境较好。
而Y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只有2.0 mg/L,远低于标准值,提示该水体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通过对不同水体样本的溶解氧浓度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并提供科学依据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结论溶解氧测定实验是水体质量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电极法测定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评估。
本实验结果显示了不同水体样本的溶解氧浓度差异,为水质状况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报告
![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9159d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7.png)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适的方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以了解水体的氧气含量,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原理:溶解氧是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水体的生物生长和生态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本实验采用经典的Winkler法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该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水样中的溶解氧转化为可测定的化合物,最终通过滴定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实验步骤:1. 收集水样:在实验开始前,首先需要收集待测水样,确保水样的新鲜性和代表性。
2. 预处理水样:将收集到的水样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质,以保证后续测定的准确性。
3. Winkler法测定:将预处理后的水样依次加入含有化学试剂的烧杯中,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得到可滴定的化合物,通过滴定计算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4. 记录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化学试剂的用量、滴定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等。
5.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出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Winkler法测定,得到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为X mg/L。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属于优质水体。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了水样的优质性,为相关水质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结:溶解氧的测定是水质监测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准确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对于评估水体质量、保护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Winkler法成功测定了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为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增加对溶解氧测定方法的了解,提高对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视和认识。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2d3c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6.png)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溶解氧是水体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水体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
溶解氧的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压力、盐度、光照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探究不同因素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并掌握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溶解氧测定仪、溶解氧电极、温度计。
2. 实验试剂:溶解氧标准液、样品水。
3. 实验步骤:a. 准备工作:将溶解氧测定仪的电极清洗干净,并校正仪器。
b. 取样:从水样中取适量的样品水,避免气泡的进入。
c. 测定溶解氧:将样品水倒入测定仪中,确保电极完全浸泡在水中,并记录初始溶解氧浓度。
d. 改变实验条件:分别改变水样的温度、压力、盐度等条件,重复测定溶解氧浓度。
e.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溶解氧浓度与实验条件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溶解氧浓度与实验条件的关系曲线。
在常温下,溶解氧浓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高压能够促使氧气更好地溶解于水中。
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氧浓度却下降了。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水体的氧气溶解能力降低。
在盐度方面,我们发现溶解氧浓度与盐度呈现负相关关系。
随着盐度的增加,溶解氧浓度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盐度增加会增加水的溶解性,使氧气更难溶解于水中。
实验中还发现,光照对溶解氧浓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将样品水暴露在光照下一段时间后进行测定,发现溶解氧浓度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光照能够促进水中的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氧气的产生。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与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溶解氧浓度受到温度、压力、盐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2. 温度升高、压力增加、盐度增加和光照增加均会导致溶解氧浓度的降低。
3. 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实验中的一些误差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样品水中的气泡、仪器的校准误差等。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2d95eb1a37f111f1855b96.png)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易倩一、实验目的1.理解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2.学会溶解氧采样瓶的使用方法:3.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操作技术要点。
二、实验原理溶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当水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即下降,而有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呈过饱和,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
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MnSO4+2aOH=Mn(OH)2↓(白色)++Na2SO42Mn(OH)2+O2=2MnO(OH)2(棕色)H2MnO3十Mn(OH)2=MnMnO3↓(棕色沉淀)+2H2O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2KI+H2SO4=2HI+K2SO4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I2+2Na2S2O3=2NaI+Na2S4O6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做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三、仪器—300ml溶解氧瓶酸式滴定管。
锥形瓶4.移液管碘量瓶6.洗耳球四、试剂l、硫酸锰溶液。
溶解480g分析纯硫酸锰(MnS04·H20)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蒸馏水中(如氢氧化钠溶液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此时如有沉淀生成,可过滤除去)。
另取得气150g 碘化钾溶解于200ml蒸馏水中,待氢氧化钠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层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闭光保存。
此溶液酸化后,与淀粉应不呈蓝色。
%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调成糊状,再用刚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冷却后加入水杨酸或氯化锌(ZnCl2)防腐剂。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3页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3页](https://img.taocdn.com/s3/m/11e1292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4.png)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3页
实验报告
仪器:水质分析仪、双球比色管、500mL锥形烧杯、蒸馏器
实验步骤
1. 测试样品采集:选用现场采集的水样品,体积为500ml。
2. 水样品处理:将采集的水样品干净地装入500ml锥形烧杯,然后施加2.5mol/L NaOH溶液,煮沸混合均匀后,过滤入纯净烧杯。
3. 水样品测定:将纯净烧杯装入水质分析仪,调节分析仪的参数,调好参数后按下开始分析按钮,输出测定结果。
用双球比色管测量10分钟后,双球比色管中的比色结果可获得溶解氧的浓度值。
4. 水样品蒸馏:把纯净烧杯装入蒸馏器,通入氮气和空气,蒸馏温度为90℃,蒸馏时间约10-12小时,待水样品蒸馏完后浓度达到最高,即可得出溶解氧浓度结果。
结果评价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算出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为10mg/L,根据《海洋及海域环境质量标准》,海水的溶解氧浓度应该在4mg/L-14mg/L之间,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该水样品的溶解氧浓度处于正常水平。
根据测定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采用水质分析仪和双球比色管正确地进行溶解氧测定实验,能够准确反映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状况;
2. 水样品经过蒸馏后溶解氧浓度可以达到最高,反映出水体中溶解氧质量良好。
结论
本次溶解氧的测定实验,通过水质分析仪和双球比色管等方法,我们得出水样品中溶解氧的浓度为10mg/L,处于正常水平,这表明该水体中溶解氧的质量良好。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917253ef7ec4afe05a1df43.png)
溶解氧的测定实验报告易倩一、实验目的1.理解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2.学会溶解氧采样瓶的使用方法:3.掌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操作技术要点。
二、实验原理溶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当水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即下降,而有藻类繁殖时,溶解氧呈过饱和,因此,水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
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MnSO4+2aOH=Mn(OH)2↓(白色)++Na2SO42Mn(OH)2+O2=2MnO(OH)2(棕色)??H2MnO3十Mn(OH)2=MnMnO3↓(棕色沉淀)+2H2O?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2KI+H2SO4=2HI+K2SO4???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I2+2Na2S2O3=2NaI+Na2S4O6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做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三、仪器1.250ml—300ml溶解氧瓶2.50ml酸式滴定管。
3.250ml锥形瓶4.移液管5.250ml碘量瓶6.洗耳球四、试剂l、硫酸锰溶液。
溶解480g分析纯硫酸锰(MnS04·?H20)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蒸馏水中(如氢氧化钠溶液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此时如有沉淀生成,可过滤除去)。
另取得气150g碘化钾溶解于200ml蒸馏水中,待氢氧化钠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层清液,贮于棕色瓶中,用橡皮塞塞紧,闭光保存。
实验二溶解氧的测定
![实验二溶解氧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2ddc484ec3a87c24028c4d7.png)
实验二 溶解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本法测定溶解氧的条件。
二、实验原理地面水与大气接触以及某些含叶绿素的水生植物在其中进行生化作用,结果使水中常溶解一些氧称为“溶解氧”,水中浴解氧的含量随水的深度而减少,也与大气压力、空气中的氧分压及水的温度有关。
常温常压下,水中溶解氧一般在8~10mg/L ,随水中还原性杂质污染程度加重而下降,如果含量低于4mg/L ,水生动物有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溶解氧氧化铁而腐蚀金属,因此在工业分析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溶解氧的测定一般常用碘量法,其原理:二价锰在碱性溶液中,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锰沉淀MnSO 4 + 2NaOHMn (OH)2↓(白色) + Na 2SO 4 水中的溶解氧立即将生成的Mn (OH)2沉淀氧化成棕色的Mn (OH)42Mn (OH)2 + O 2 + 2H 2O 2Mn (OH)4↓棕色加入酸后,Mn (OH)4沉淀溶解并氧化I -离子(已加入KI )释出一定量的I 2:Mn (OH)4 + 2KI + 2H 2SO 4MnSO 4 + I 2 + K 2SO 4 + 4H 2O 然后用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释出的I 22Na 2S 2O 3 + I 2Na 2S 4O 6 + 2NaI 从上述反应的定量关系可以看出2:1:22I O =n n而 2:1:2322O S I =−n n 所以 4:1:2322O S O =−n n 由所用Na 2S 2O 3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溶解氧(O 2,mg/L )=VV C O S Na O S Na 8322322×⋅ 三、仪器和试剂1溶解氧测定瓶 溶解氧的测定,切勿使样品过多接触空气,以防溶解氧损失或增加,导致含量改变,因此最好使用专用的“溶解氧测定瓶”取样,如果没有测定瓶,也可用250mL 玻璃磨口瓶代替。
2 硫酸锰溶液(550g/L ); [3.50]3 碱性碘化钾溶液; [3.39]4 0.01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9.9.2]5淀粉溶液(10g/L)。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98ae011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0.png)
实验六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溶解氧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采用碘量法(即Winkler)测定水中的溶氧量。
往水中加入MnSO4溶液和KI—NaOH溶液,水样中的溶氧即被定量地转化为三价锰化合物的褐色沉淀。
Mn + 2OH-=====Mn(OH)2Mn(OH)2+O2===2MnO(OH)22MnO(OH)2+2I-+6H+====2Mn2++I2+6H2O2Na2S2O3+I2===Na2S4O6+2NaI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滴定上述反应生成的I2,并由此计算出水中的溶氧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具塞碘量瓶(250mL或300mL),25mL滴定管,250mL锥形瓶。
试剂:1、浓硫酸H2S04(比重1.84)。
2.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锰(MnS04·4H20或400gMnS04·2H20)溶于去离子水中,过滤并稀释至1000mL。
3.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NaOH溶于300—400mL去离子水中,另称取150gKI(或135gNaI)溶于200mL去离子水中,待NaOH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静置24h使Na2CO3下沉,倒出上层澄清液,贮于棕色瓶中。
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4.1%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100mL。
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ZnC12防腐。
5. 0.1000mol/L(1/6 K2Cr2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105一110℃烘干2h并冷却的K 2Cr274.9031g,溶于去离子水中,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3·5H20),溶于1000mL煮沸放凉的去离子水中,加入0.4gNaOH或0.2gNa2C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综合实验(水环境指标综合分析)
实验项目溶解氧的测定
班级(课程序号)组别
同组者实验日期指导教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溶解氧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溶解氧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分子态的氧,简称DO。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溶解氧测定仪的工作原理是氧透过隔膜被工作电极还原,产生与氧浓度成正比的扩散电流,通过测量此电流,得到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溶解氧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来源是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另一个来源是水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
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
但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耗氧严重,溶解氧得不到及时补充,水体中的厌氧菌就会很快繁殖,有机物因腐败而使水体变黑、发臭。
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
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 .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
否则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
溶解氧仪的隔膜电极分为极谱式和原电池式两种类型。
本实验应用的溶解氧传感器采用极谱型复膜氧电极,极谱式隔膜电极以银-氯化银作为对电极,电极内部电解液为氯化钾,电极外部为厚度25-50u m的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薄膜,薄膜挡住了电极内外液体交流,使水中溶解氧渗入电极内部,两电极间的电压控制在0.5-0.8V,通过外部电路测得扩散电流可知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仪的测定原理
常见的溶氧仪多采用隔膜电极作换能器,将溶氧浓度(实际上是氧分压)转换成电信号,再经放大、调整(包括盐度、温度补偿),由模数转换显示。
溶氧仪实用的膜电极有两种类型:极谱型(Polarography)和原电池型(Galvanic Cell)。
极谱型(Polarography):电极中,由黄金(Au)环或铂(Pt)金环作阴极;银-氯化银(或汞-氯化亚汞)作阳极。
电解液为氯化钾溶液。
阴极外表面覆盖一层透氧薄膜。
薄膜可采用聚四氟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硅橡胶等透气材料。
阴阳两电极之间外加0.5~1.5伏的
极化电压。
有的极化电压为0.7伏。
当溶解氧透过薄膜到达黄金阴极表面,在电极上发生如下反应。
阴极被还原:O2+2H2O+4e→4OHˉ
同时,阳极被氧化:4Clˉ+4Ag-4e→4AgCl
在正常情况下,上述还原-氧化反应产生的扩散电流i∞之值与溶氧浓度成正比。
可用下式表示:
i∞=nFA(Pm/L)Cs
式中:i∞-稳定状态的扩散电流
n-得失电子数
F-法拉第常数(96500 库仑)
A-阴极表面积(平方厘米)
Pm-薄膜的渗透系数(厘米2/秒)
L-薄膜的厚度(厘米)
Cs-溶解氧浓度(ppm)
当电极结构和薄膜确定之后,式中A、Pm、L、n等均为常数。
令K=
nFA(Pm/L),则上
式中:i∞=KCs。
因此可见,只要测得扩散电流i∞,即可测得溶解氧浓度。
为消除温度、盐度和气压因素影响,各型号产品采用各自技术进行补偿。
原电池型(Galvanic Cell):当外界氧分子透过薄膜进入电极内相到达阴极的三相界面时,产生下式反应。
银阴极被还原:O2+2H2O+4e→4OHˉ
同时,铅阳极被氧化:2Pb+2KOH+4OHˉ-4e→2KHPbO2+2H2O
即:氧在银阴极上被还原为氢氧根离子,并同时向外电路获得电子;铅阳极被氢氧化钾溶液腐蚀,生成铅酸氢钾,同时向外电路输出电子。
接通外电路之后,便有信号电流通过,其值与溶氧浓度成正比。
四、思考与讨论
还有哪些化学方法可以用来求水中的溶解氧?
碘量法可以用来测量水中的溶解氧,其实验原理如下:
MnSO4 + NaOH = MnOH)2↓
2Mn(OH), +O2 = 2MnO(OH)2↓(棕色沉淀)
Mn0(OH)2 + 2H2SO4 = Mn(SO4)2 + 3H2O
Mn(S04)2 + 2KI = MnSO24+I2 + K2SO4
2Na2S2O3 +12 = Na2S4O6+ 2NaI
O2→2Mn0(OH)2→2I2→4Na2S2O3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碘量法缺点实验步骤繁琐,容易发生意外,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优点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学习到的分析化学知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巩固我们的知识体系。
溶解氧仪测定法缺点仪器电极容易在实验中受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优点操作简便,实验结果准确
综上所述,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较大的检测项目时最好选择溶解氧仪测定的方法,节省时间并且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