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科研中存在问题

合集下载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历史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

一、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学内容呈现单一、死板的特点。

这使得学生学习历史变得乏味,容易产生学习的抵触情绪。

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引入丰富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呈现鲜活的历史场景和人物。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通过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方式,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

二、内容过于繁杂历史学科内容庞大,往往涉及到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

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难以全面掌握。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

将历史学科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通过分模块教学,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在学完一个模块后进行巩固复习。

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三、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将历史割裂于现实生活,使得学生难以将历史事件与当下社会联系起来,缺乏对历史的真正理解和认同。

为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参与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

选择一些与当下社会相关的历史事件作为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从而将历史与现实进行联系,提高学习的深入度和实用性。

四、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方式的评价。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例如,开展历史论文写作、历史展览或历史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历史学习目标,设计合适的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缺乏跨学科教学历史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初中历史教学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单一问题: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军事等方面,而对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较少涉及。

学生只是被灌输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缺乏对历史背后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深入了解。

对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变化。

教材编写者也应该在历史教学资料中加入更多有关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问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普遍认为历史是一门抽象的、枯燥的学科,缺乏实际价值。

由于历史事件繁多,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负担较重,从而导致学习压力过大。

对策: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参与感受历史的“活态”,使历史研究成为一种乐趣。

教师也应当灵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思维发展不匹配问题: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局限于“死记硬背”,缺乏对历史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

对策: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学习,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的意识。

并且,历史教学内容也应该更加注重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四、评价方式单一问题: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主要以笔试形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历史运用能力的评价。

学生只是被要求记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忽视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应该被引入到历史教学中,比如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协作、作业、展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前言历史学科中包含了非常多的信息资源,能使人们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点时,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方法。

不仅要重视教材中的历史内容,还要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实现有效教学,并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和史料观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获得升华。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师生关系不够融洽。

结合以往历史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缺乏话语权和选择权,教师以领导者的身份掌控课堂的实施,学生只有被动听课的权利。

在这种“满堂灌”的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得到体现,其主观能动性与内在潜能更是缺乏发挥的余地,最终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大打折扣。

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显然是不利的,学生只能是任务性、机械性地展开学习,为了应付考试,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理解,关系更是紧张而又疏远。

(二)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仍喜欢采用照本宣科的模式来展开授课。

他们认为历史是记忆性知识,指导理解背诵即可。

因此,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与实践的相结合,更缺乏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照本宣科的方式能够减少备课与教学的负担,所以很多老师乐意为之但这种模式显然违背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一味地灌输与机械地记忆势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思维的提升,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人文素养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带来负面的作用与影响。

(三)教学评价的单一。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评价中都缺乏对评价方式与内容的创新与发展,大多是采用落后、单一的评价模式,通过试卷检测、分数评定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缺乏综合、全面的评价方法。

在这种落后的评价模式下,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的评价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学有效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措施01、历史教师应当加强教育理念的转变。

初中历史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初中历史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问题初中历史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实验设计不合理: 某些实验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挑战性。

这导致学生在实验中未能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和思考机会。

1.实验设计不合理: 某些实验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挑战性。

这导致学生在实验中未能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和思考机会。

1.实验设计不合理: 某些实验设计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挑战性。

这导致学生在实验中未能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和思考机会。

2.实验设备不足: 一些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的资源投入不够,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这限制了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验设备不足: 一些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的资源投入不够,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这限制了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实验设备不足: 一些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的资源投入不够,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和材料。

这限制了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实验指导不到位: 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和引导,容易出现困惑和误解。

老师对于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的解释不够清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验指导不到位: 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和引导,容易出现困惑和误解。

老师对于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的解释不够清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实验指导不到位: 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和引导,容易出现困惑和误解。

老师对于实验目的和操作方法的解释不够清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改进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初中历史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优化实验设计: 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思维。

通过引入更多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优化实验设计: 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实验项目,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思维。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过分强调记忆、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过时、缺乏互动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历史思维培养,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更新教材内容。

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而非简单死记硬背。

教师应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历史事件。

教材内容应根据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保持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才能使高中历史教学更具有深度和启发性,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改进措施,内容过分强调记忆,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过时,缺乏互动性,加强历史思维培养,多元化教学方法,更新教材内容.1. 引言1.1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和探究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和世界。

历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掌握历史事件的脉络和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今天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

历史教学还能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使他们具备更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学习历史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为未来生活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2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容过分强调记忆、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教材陈旧过时和缺乏互动性等方面。

许多历史课程过分侧重于让学生记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而忽略了对历史事实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思考和分析。

这导致学生学习历史变成了一种机械的背诵过程,缺乏深度和启发性。

目前的历史教学缺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是传授知识而非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高中历史是中国文化传承、历史发展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历史概念不清、缺乏相关知识背景、教学内容过于繁琐、教学方法不合理、考试评价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历史概念不清高中历史教学往往依赖于图像和文字解释,但是有些历史概念和名词却很抽象,难以被学生理解和记忆。

比如,什么是“王权神授”?什么是“天赋人权”?如果学生对这类关键概念掌握不足,就难以理解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改进措施:教学者应该在教学前准备好相关课件和教学材料,充分讲解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名词。

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以及多样化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概念。

教学材料可以使用一些古代文化遗产或文物,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文化。

二、缺乏相关知识背景高中历史在教学中难以与其他学科如政治、地理等相隔离,往往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课外知识背景。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的上下文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无法清晰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思想的丰富内涵。

这限制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深入理解。

改进措施:教学者应该在教学开始前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学生积极寻找相关知识背景,如拜占庭帝国、裴松之历史学说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历史的兴趣。

同时,教学材料应该与学科融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三、教学内容过于繁琐历史教学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因为需要涉及到很多细节和历史事件。

而且,很多历史故事布局复杂,时间线上千丝万缕的纠结和交错,对学生的记忆与理解都是一种挑战。

改进措施:教学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概括历史事件和背景知识,并加强掌握历史内涵和精髓的关键节点。

此外,也应该增加多样化体验式的教学形式,如配合互动游戏、视频影片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内涵。

四、教学方法不合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单向传递知识,给学生灌输,无法引起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热情。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中历史教学这块,真的是一门“大工程”,但在现实中,常常让人感到有些棘手。

我们先来“捋一捋”现在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再一起想想解决办法。

1.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1.1 教学材料单一哎,历史课本上的内容,真的是有点儿“干巴巴”的。

讲解的方式也没啥变化,学生们听得都快“打瞌睡”了。

内容往往只是简单的“罗列事件”,缺少生动的讲解和吸引人的故事。

1.2 缺乏互动现在的历史课,有时候就像是在“照本宣科”,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少。

缺少了互动,学生自然也就没那么投入了。

2. 教学方法传统陈旧2.1 讲授式教学为主大多数时候,老师上课还是习惯用“填鸭式”教学,讲完就完了。

学生们没什么机会“开动脑筋”,也没啥参与感,结果学到的知识难免变成“过眼云烟”。

2.2 缺少实践活动历史课上,很多时候都只是在书本上“划来划去”,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举个例子,学生们没机会做历史小剧场、参观博物馆,这些活动能让他们更加“身临其境”,对历史有更深的感受。

3. 学生兴趣不高3.1 与生活脱节不少学生觉得历史和他们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觉得这些“古老的故事”跟现在的生活没啥关系。

于是,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不高了。

3.2 缺乏启发历史知识往往是“记了就忘”的,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老师要是能讲点有趣的历史故事,或者用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升。

对策建议1.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1.1 引入多媒体用点儿现代化的东西,比如多媒体、动画视频,能让历史变得更生动。

现在的孩子喜欢“眼见为实”,有了这些有趣的材料,他们的注意力也会更集中。

1.2 增加互动环节在课堂上,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能让学生们“动起来”。

这样,他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2. 创新教学方式2.1 实施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做些小项目,比如制作历史展板,写历史小论文。

通过这些项目,他们能“动脑筋”,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历史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引言历史教研活动是历史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历史教研活动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历史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二、历史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1.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目前,许多学校的历史教研活动主要以听课、评课、讲座等形式为主,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种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教师对教研活动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研活动的效果。

2. 教研内容缺乏针对性部分学校的历史教研活动内容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师们往往只能从教研活动中获得一些表面的知识,而无法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3. 教研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一些学校的历史教研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要么过于集中,导致教师疲于应付;要么过于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教研氛围。

此外,教研活动的时间往往与教师的教学工作冲突,影响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4. 教研成果转化率低许多学校的历史教研活动结束后,教师们对所学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

一方面,教师缺乏将教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对教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够。

5. 教研团队建设不足部分学校的历史教研团队建设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这导致教研团队的整体实力较弱,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教研活动。

6. 教研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许多学校的历史教研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标准单一,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这使得教研活动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7. 教师参与度不高部分教师对历史教研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教研活动与自己教学工作关系不大,导致参与度不高。

这种情况下,教研活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解决历史教研活动存在问题的对策1. 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学校应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如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2. 提高教研内容针对性学校应根据教师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历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传承历史文化的一种途径,更是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也会面临许多教育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教材内容单一化当前,大部分历史教科书是按照线性进程的方式,从人类社会的初步发展,到中外古代文明、科技、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逐一介绍,重点强调人物和事件。

虽然遵循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教材的呈现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完整地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更不利于学生理性思考问题。

2、缺乏现代思维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时间轴安排过于繁琐,过度强调背诵,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现代信息时代,学生所面临的思考方式、信息获取方式与以往不同,缺乏现代思维的历史教育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3、师资力量不足虽然历史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学科中却缺少优秀的历史教师,多数历史学科的老师兼职教授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学科,因此对于历史的讲解和寓教于乐往往力度不够。

4、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历史教学多以课堂讲授和课本阅读为主,在学生的知觉和思辨能力这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缺乏创造性、跨学科教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印证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简单获得,而未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1、多元教学模式历史教育在教科书的编写、教学计划的制定等方面,应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如通过图片、地图、古物、文物等,从多角度来呈现历史的多元性。

2、创新教学设计教育者需要创新设计课堂教学计划,包括使用与传统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课程设计来吸引学生,可以采用讨论、实验、采访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历史教师的教育培训和发展机会,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更积极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4、人本课堂加强师生互动,营造人文化的教育氛围。

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人文情怀,使课堂具有生命力和文化感染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引言: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深入探讨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改进历史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一、课程设置问题1. 教材单一高中历史教材往往以教科书为主,缺乏多样性和深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解决策略:引入多种历史资源,如原始文献、历史档案、历史地理图等,以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全面了解和理解能力。

2. 历史事件零散传统历史教学往往将历史事件独立呈现,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历史观念和思维方式。

解决策略:将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分类,构建起纵向和横向的历史脉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规律。

二、教学方式问题1. 讲授为主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

解决策略:引入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故事的再创造和现场演绎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2. 缺乏实践性教学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书本上,难以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解决策略:引入实地考察、博物馆参观、历史体验活动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提升历史学习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三、评估方式问题1. 重视记忆性传统评估方式往往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核。

解决策略:引入开放性问题、辩论和写作等方式进行评估,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立表达,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单一评价标准传统评估方式中的评价标准单一,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解决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术成果、调查报告、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发展。

个人观点和理解: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和历史意识。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篇)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现如今,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初中生,学好历史这门学科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如今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在课改中教师对历史教学研究不足在目前的教学观念中,往往存在着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这种观念往往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上,学生一切都要以教师马首是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的听,拼命地记,学生完全沦落为知识的容器。

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主观能动性几乎得不到什么发挥,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了。

与这种教学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持有这种教学观念的教师往往以年轻的教师居多,这些年轻的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同时也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上课的时候更加注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感受。

这种想法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些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在上课的时候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面窄小、零散,而所学的知识分散,历史时间跨度大,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会出现教学内容偏离轨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等。

2、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师一直以来,历史课都是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副课”,历史课也往往被安排成上午最后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这是历史老师以及其他老师心知肚明的一个问题。

所以,很多学校也不重视历史专业老师的配备,很多历史老师,全是半路出家。

我校历史教师搭配就反映出这个现象,全校几个历史教师只有的两个是历史专业的,别的都不是历史专业,都是因为本校历史教师紧缺,接下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教师的教学态度转变缓慢。

教师的态度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效果。

固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然而,有些教师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以及新的教育理念,认为自己有十几年或者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已经了如指掌,没有必要再从头开始。

殊不知,现在的学生与以前的学生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接受新事物、新环境的机会多,掌握的信息也多,因而对知识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

如果教师不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就会跟不上学生前进的步伐。

2.教学设计单一乏味,缺乏创新性。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的机械式教学,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历史教学设计单一乏味,没有紧跟时代,缺乏创新,教师没有针对不同的课型进行设计,没有勇于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再者,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没有注意学科与学科间的综合,即在学科内没有注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包括对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外交史及前后知识间广泛联系),这样的教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死气沉闷,学生一上课就会昏昏欲睡。

3.教学设计没有深入挖掘教材、合理整合教材。

新课程反对机械地教教材,提倡灵活地用教材教。

整合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合教科书的内容;二是整合教科书以外的内容。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还是有教师没有深刻领会课改的教育理念,依然按照自己原有的教学方式教学,依然“我行我素”。

例如,整合教科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舍弃的要大胆舍弃,然而有些科目教师不敢动大手术、做大整合。

对教材中所提供的图片、史料在教学设计时没有做到突出枝叶、减少枝干。

没有充分挖掘资料,且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没有注意梳理教材的知识主线。

4.课后不重视教学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改进我县历史教学之浅见茶陵二中谭曲波11月份,我有幸被教育局邀请,成为“新课程改革过关课”史地组的评委。

这次过关课的对象全都是乡村中学的行政领导,从副校长到副主任级别,只要上讲台,就必需上过关课。

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总共听了9堂课。

可以说,这9堂课是当今茶陵农村史地课堂教学的缩影,它们折射了我县史地教学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历史教学的地位未摆正历史课是学校的“搭头课”,是学生心目中的“副课”,历史课堂往往成为了学生修身养性的课堂,这是历史老师以及其他老师心知肚明的一个问题。

所以,很多的农村中学也不重视历史专业老师的配备,有的学校连一个专业老师都没有。

这次过关课就充分凸显了这个问题。

在9堂课中,有5堂历史课,可是,却只有一个历史专业老师,有的行政领导原来是学数学专业的,有的是语文专业的,还有的是学体育专业,都是因为本校历史课程按不下去,就本着“有困难领导先上”的原则接下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自己对一些历史知识都弄不明白,于是上课就只有照本宣科了,下课就逼着学生死记硬背,历史课堂不存在任何的趣味,这样的课学生肯定是不喜欢。

2、课程资源单调,学生阅读量偏少,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认识不足,不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再加上学校图书藏书量不足,网络阅览室不够,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不够,在校寄宿生多,无法满足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

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相对缺乏,尤其世界历史知识不了解,或了解不多。

在加上课堂上,受时间和教学内容的限制,有些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有些活动流于形式,譬如辩论会,常常只有几分钟,不能深入,好像刚开始,便结束了。

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只是按部就班讲教材。

如有的历史教师在上历史课时,只是照本宣科,一个目接一个目地让学生读,学生读一目,教师再总结,也不管别的内容,存在重文轻图、重读轻说的现象,根本不顾学生的情绪,上课只是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高中阶段,历史学科是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内容过于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材内容过于枯燥。

很多历史教材侧重于文字叙述和简单的记忆,缺乏足够的图表及实例支持。

这使得学生很难与历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难以深入。

因此,改进教材内容,使其更加生动有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增加历史人物的故事、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同时,增加图片、图表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

第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历史教学大多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低,学习兴趣不浓,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低。

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例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

这些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三是考试导向过重。

由于当前考试制度的压力,高中历史教学往往以应试为目的,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因此,应该合理调整历史考试的形式与内容,注重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

可以采用开放性题目、论述题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让学生展示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第四,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四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一些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缺乏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充分尊重和发展。

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和辅导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还可以引导他们思考未来。

然而,历史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兴趣等。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一、问题分析1. 单一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记忆。

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也往往是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历史故事背后的内涵。

2. 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过于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做题目的重复性练习,而没有能力将历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脱离现实生活的历史教学许多历史教材内容过于抽象和理论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

学生很难将所学的历史知识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无法认识到历史对于今天的重要性。

二、改进方法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老师可以利用讲故事、图片展示、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2. 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除了知识的灌输,历史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

3. 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对于今天的重要性。

老师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结语历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不断探索改进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教育界能够加大对历史教学的关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历史文化素养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内容繁杂且脱离实际。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广泛且复杂,学生需要记住大量历史事件、人物和年代等信息,导致教育的效果和学习的兴趣都大打折扣。

此外,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首先,可以增加历史故事和案例的讲解。

故事和案例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背景。

其次,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最后,可以增加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如当代历史、地方历史等,让学生能够将历史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个问题是历史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述和讲解的方式主导教学过程,学生只起到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参与,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效果,我们应该倡导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小组活动,如讨论、辩论等,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其次,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或者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来学习历史知识。

最后,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更多个性化的选择空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个问题是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

历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这种理论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历史主题教研活动的困惑(3篇)

历史主题教研活动的困惑(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历史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各地纷纷开展了历史主题教研活动。

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困惑,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研活动的效果,也制约了历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针对历史主题教研活动中存在的困惑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历史主题教研活动的困惑1. 教研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在历史主题教研活动中,部分教研内容与教师实际教学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教研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指导;另一方面,教研内容与教材版本、教学进度不匹配,导致教师难以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

2. 教研方式单一,缺乏创新目前,历史主题教研活动主要以讲座、观摩课、说课、评课等形式展开,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但过于单一,缺乏创新。

同时,教研活动组织者往往忽视教师个性化需求,导致教研效果不尽如人意。

3. 教研成果转化率低在历史主题教研活动中,部分教师参与热情不高,对教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不够重视。

此外,教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使得教研成果难以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

4. 教研团队建设不足历史主题教研活动需要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教研团队。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教研团队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教研活动难以深入开展。

5. 教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历史主题教研活动的评价体系主要以教师参与度、教研成果数量和质量为依据,忽视了教研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也难以全面反映教研活动的实际效果。

三、应对策略1. 优化教研内容,提高针对性教研活动组织者应根据教师实际需求,结合教材版本、教学进度,精心设计教研内容。

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研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 创新教研方式,丰富活动形式教研活动组织者应积极探索创新,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开展历史教学竞赛等,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

主要是: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

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

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

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有的问题高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高中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成为当务之急。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今天,作为一名站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重新审视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自觉认同并适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从而确立新时期的历史课堂改革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谈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存有的问题1.教学内容老化历史学科的两门通史能够说从一直是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的必修课,教学内容重复,没有什么突破,无法适合时代变化的需要,使用的教材观点陈旧落后,如《世界近代史》还按着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三条线索来组织材料,地域来看是以西欧为中心。

用这种观点来编教材,不可能反映出世界近代史的全貌。

教学方法上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课为主,"满堂灌"的方法,教学手段也比较简单,一般是: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节课,因为条件有限,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授课中使用比较少。

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在很大水准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知识积累,轻水平培养;重知识的专业化,轻知识的综合化;重共性培养,轻个性发展;重单纯考试,轻多元评价;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等,使历史教学注重传授史实,不注重水平的培养,使一些毕业生片面发展,高分低能,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质量。

1.转变教学观点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为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很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

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唯一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理解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

历史教学科研中存在问题

历史教学科研中存在问题

浅议历史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一、历史教学科研选题根据研究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描述性课题、探索性课题和开拓性课题三类描述性课题指的是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某些有意义的现象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它主要解决“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中学生历史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农村地区历史教师素质调查报告”等;探索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历史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如“讨论法与中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头脑风暴法与中学生历史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等;开拓性课题指的是在描述性课题和探索性课题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的知识,将某一研究选题进一步深入,使其推广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课题,如“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模式研究”“历史教育与现代人的发展”。

这一类课题研究难度大、时间跨度长,需要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但是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在科研选题上,重复性的研究占了很大比例,在方法上缺乏创造性和新颖性。

思辨性、定性描述类的文章多,而实证分析、定量描述类的文章少。

设计到定量分析的文章,以调查问卷、调查报告和高考试题分析类的为多,无非是简单的百分率统计与分析,而且其中得出的结论存在着许多问题,限于篇幅,笔者将另撰文予以说明。

二、“问题意识”不强,许多研究盲目跟着“热点”走比如,现在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时髦”选题,包括历史高考试题研究、综合文科考试试题研究等。

前者是高考以来一直经久未衰的选题,后者是近一年来才被“炒”热的。

并不是说这些选题不合适,而是说历史科研选题的出发点应该是从根本上推动中学历史教学向前发展,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坦然去面对历史教学目前存在的危机并探索其复兴之路,坚决抛弃那种“急功近利”式的心态。

否则,这种心态将会对目前的历史教学产生“雪上加霜”的消极影响。

“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历史教学目前最有意义的选题,笔者认为当属与历史教学最为密切的、带有全局意义的课题,如“历史课程编制研究”课题、围绕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及中学历史教科书而展开研究的课题、“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研究与教学对策”课题、“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思考”课题、“历史教育与现代人的发展”课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历史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一、历史教学科研选题根据研究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描述性课题、探索性课题和开拓性课题三类
描述性课题指的是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某些有意义的现象进行具体描述的课题,它主要解决“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如“中学生历史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农村地区历史教师素质调查报告”等;探索性课题指揭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历史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如“讨论法与中学生历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头脑风暴法与中学生历史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等;开拓性课题指的是在描述性课题和探索性课题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等)的知识,将某一研究选题进一步深入,使其推广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课题,如“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模式研究”“历史教育与现代人的发展”。

这一类课题研究难度大、时间跨度长,需要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但是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在科研选题上,重复性的研究占了很大比例,在方法上缺乏创造性和新颖性。

思辨性、定性描述类的文章多,而实证分析、定量描述类的文章少。

设计到定量分析的文章,以调查问卷、调查报告和高考试题分析类的为多,无非是简单的百分率统计与分析,而且其中得出的结论存在着许多问题,限于篇幅,笔者将另撰文予以说明。

二、“问题意识”不强,许多研究盲目跟着“热点”走
比如,现在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时髦”选题,包括历史高考试题研究、综合文科考试试题研究等。

前者是高考以来一直经久未衰的选题,后者是近一年来才被“炒”热的。

并不是说这些选题不合适,而是说历史科研选题的出发点应该是从根本上推动中学历史教学向前发展,以一颗平常的心态坦然去面对历史教学目前存在的危机并探索其复兴之路,坚决抛弃那种“急功近利”式的心态。

否则,这种心态将会对目前的历史教学产生“雪上加霜”的消极影响。

“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历史教学目前最有意义的选题,笔者认为当属与历史教学最为密切的、带有全局意义的课题,如“历史课程编制研究”课题、围绕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及中学历史教科书而展开研究的课题、“中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研究与教学对策”课题、“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思考”课题、“历史教育与现代人的发展”课题等。

三、对某些常用的教育学概念亟待“正名”
“把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等概念混淆不清的论著和文章,不乏其例”,有把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混同使用的现象,还有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混为一谈的文章,出现了“历史活动课”或者“历史选修活动课”等提法的“活动课程学科化”错误倾向。

这种概念上的混乱不利于正常的学术交流。

关于后者,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但其传播速度却极快,对其影响应给予重视,对其行为应予以纠正。

因而,很有必要对活动课程的本质和内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和
探讨。

活动课程是作为学科课程的对立物而产生的。

笔者根据教育界关于活动课程的研究成果,归纳出了以下几点:
1.活动课程非常强调学生的“活动”,即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同学科课程相比,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非常微弱,很不明显。

也就是说,活动课程是坚决反对教师的知识传授,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的。

2.活动课程是作为学科课程的对立面而产生的,活动课程的设立,摆脱了学科课程束缚的阴影,弃除了学科化太浓的痕迹。

3.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从“活动”中获取对世界、社会的直接认识和经验,课程内容多来自与当今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

而学科课程强调在短时间内对学生传授人类长期历史进程中积累的间接知识和文化。

由以上可以看出,诸如学生畅谈学习历史心得的讨论课、外出参观名胜古迹的实践课、进行范例学习的专题研究课等,在本质上都不能称为活动课。

四、应该克服的一些错误倾向
如有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做法是:教师鼓励学生海阔天空,纵横笑谈,去追求所谓的不同于历史教科书的标新立异的“一家之言”,自己则“袖手旁观”。

这种错误倾向,实质上是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种误解的表现。

其实,这一教学过程对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闪亮的火花,而且还要剖析
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或片面的见解,并帮助学生发现错误,最终找到正确的解答。


又如,有教师撰文指出: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观念不应该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

依笔者来看,这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矛盾,二者同等重要,绝无主次之分,必须兼顾。

这种错误倾向,明显是教条式地运用“矛盾的主要次要方面”原理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