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镜面对称教案设计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教案设计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 了解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 掌握镜面对称的画法和判断方法 - 学会运用镜面对称完成平面图形的构造和变换2. 教学内容1.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定义:以一条直线为镜面,将平面上的一个点与它的镜像点连成的直线垂直于镜面,并平分这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这个点的镜面对称轴。

•性质:镜面对称轴上的点在镜面对称变换下不变,平面上任意一点在镜面对称变换下都有一个对称点。

2.镜面对称的画法和判断方法•编画法:在镜面上画一个垂线,然后在垂线上任取一点,连接该点和其镜像点,就得到了这个点在镜面对称变换下的对称点。

•判断法:任取平面上的一点,如果这个点在镜面对称变换下有对称点,则该点在镜面对称轴上,否则该点不在镜面对称轴上。

3.运用镜面对称完成平面图形的构造和变换•构造法:根据镜面对称轴对称的特点,可以通过几何构造得出镜面对称轴上的点与其对称点的位置关系,从而得出完整的对称图形。

•变换法:镜面对称变换可以将平面上一个图形在镜面对称轴两侧分别生成一个对称的镜像图形,从而实现平面图形的变换。

3.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课件讲解和示范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镜面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展示相关图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运用。

4. 教学流程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镜面对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2.通过课件讲解和示范演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平面图形的镜面对称构造和变换,并讲解相关的画法和判断方法。

3.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完成给定的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课堂讨论和展示,学生展示和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教学资源1.课件资料:PPT讲解、示范演示和练习题。

2.教具材料:直尺、圆规、笔等。

6. 教学评估1.学生的听课笔记和课后作业的提交情况,反映学生对本节课程的整体掌握情况。

2.课堂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1. 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能够: - 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

- 利用镜面对称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1.2 教学内容•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图形的镜面对称判断和构造。

1.3 教学方法•输入引入法:通过提问或展示事物,引发学生思考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探究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发现图形的镜面对称特点。

•归纳法:引导学生总结镜面对称的判断和构造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1.4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教师呈现一幅镜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你有没有注意到镜子中的图形和实物是什么关系?•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镜子中图形与实物镜面对称的结论。

第二阶段:概念引入•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呈现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

第三阶段: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具有镜面对称的图形,例如正方形、五角星等,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图形的镜面对称轴。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镜面对称的特点,并完成相关练习。

第四阶段:探索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一个任意图形,并尝试找出图形的镜面对称轴。

•学生互相交换纸张,评判对方画出的图形是否具有镜面对称性,并给出理由。

第五阶段:归纳总结•学生进一步探究镜面对称的判断和构造方法,分别整理并总结在课堂上学到的相关知识。

•教师进行点评和提醒,并复习重要概念。

1.5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口头答辩,评价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尝试运用探究法和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了他们对镜面对称知识的深入理解。

然而,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教学时间安排上可能过于紧凑,导致学生在实践环节的探索时间不足。

如果再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他们可能会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并提出更多有意义的观察和思考。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2)掌握通过镜面对称操作得到的镜像图形;(3)能够解决与镜面对称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2)通过练习画出镜像图形,让学生熟悉镜面对称的操作过程;(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镜面对称的概念及特点;2.镜面对称的操作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镜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镜面对称,并让他们观察和描述一些具有镜面对称特点的图形。

2.概念讲解与示范(15分钟)(1)解释镜面对称的概念:镜面对称是指一条直线将图形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翻折后与另一部分重合。

(2)表示镜面对称的符号:通过示范展示如何用直线和箭头表示镜面对称。

(3)讲解镜面对称的特点:镜面对称的图形在镜面翻折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3.练习画出镜像图形(30分钟)(1)给学生一个简单图形的镜面对称图形,让他们通过画出对称图形来体会镜面对称的特点。

(2)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尺子和铅笔画出图形的对称镜像,要求画出的对称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4.解决实际问题(25分钟)(1)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通过运用镜面对称的知识解决问题。

(a)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是2厘米,求它的宽。

(b)将一个图形按照镜面对称的方法画出它的镜像图形。

5.小结与扩展(10分钟)(1)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让学生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特点和操作方法。

(2)扩展:通过展示一些具有镜面对称特点的建筑、艺术作品等,拓宽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练习画镜像图形的过程中的表现,看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镜面对称的操作方法。

2.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行评价,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镜面对称知识解决问题。

3.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正确率进行评价。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2. 镜面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镜子、图片、实物等。

2. 学具:每人一面小镜子、练习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形象,引导学生发现镜子中的自己与实际生活中的自己是否一致,引出镜面对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如:对称轴、对称点、对称图形等。

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让学生用镜子进行实际操作,找出对称轴、对称点,并尝试画出对称图形。

4. 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妆、穿衣搭配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镜面对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7. 拓展: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运用镜面对称原理设计有趣的图案或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镜子等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镜面对称的应用。

4. 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

2. 通过实例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镜面对称应用案例。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4、猜一猜时间:师拿出时钟,面对大镜子,生猜时间,并说说理由,集体订正。
出示P71思考题第二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钟面上的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5、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三、熟悉镜面对称:
2、师出示对称图形的一半,对称轴紧挨镜面,水平或垂直放置,照一照。
为什么会出现完整图形呢?
3、组织游戏活动——照镜子,亲自体验镜面对称。
1)讲明游戏的要求: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拿镜子,一人照镜子。
操作活动一:照镜子,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镜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故事导入:听故事:猴子捞月亮
猴子真的能捞到月亮吗?为什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2、你还在哪里看到这样能像井水这样照出另一个月亮的现象?
3、出欣赏桂林山水画
4、揭示学习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学习镜面对称
1、大家经常照镜子,你有什么发现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是不是这样呢?
课题
镜面对称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
镜面对称中两边图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
镜面对称中左右方向相反。
教具实验准备
有关镜面对称的主题图、镜子等
教学环节设计
教师活动
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观察物体”中的“镜面对称”第69页的例题3和练习。

教学目标:1.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 通过动手操作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物和像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小镜子每人一面(学生准备),大镜子一面(老师准备)、,老师准备两张纸,纸上分别写出“白天”这个词和它的的两种镜中像。

教学过程:一.课前韵律:1 师说口令,生做动作。

(学生面对面)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师可以把准备好的音乐播放出来。

)2 猴子捞月的故事:(课件展示)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

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

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

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

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入井中。

小猴子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

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镜面对称的定义及性质2. 镜面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镜面对称现象。

2. 采用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镜面对称。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具有镜面对称特点的图片或物品,如镜子、剪刀、折纸等。

2. 准备教学课件,展示镜面对称的原理及应用。

3.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镜面对称的判定与性质1. 判定一个图形是否具有镜面对称性。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性质,如坐标变换、线段长度不变等。

七、镜面对称在几何中的应用1. 利用镜面对称解决几何问题,如求对称轴上的点到点的距离。

2. 探讨镜面对称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

八、镜面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1.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镜面对称现象,如建筑、艺术作品等。

2. 引导学生运用镜面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拓展与探究1. 研究镜面对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发现镜面对称的新用途。

十、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镜面对称的判定与性质1. 判定一个图形是否具有镜面对称性:如果一个图形可以通过某条直线(对称轴)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则该图形具有镜面对称性。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性质:a) 对称轴:镜面对称的轴线,将图形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关于对称轴完全一致。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镜面对称》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能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活动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小镜子每人一面、课件、大镜子一面。

教学过程:。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

镜面对称数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识别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1.2 教学内容介绍镜面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镜子、水面等。

1.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和图片进行展示,引起学生对镜面对称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镜面对称概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日常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

第二章:对称轴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

让学生能够找到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

2.2 教学内容介绍对称轴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绘制对称图形,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形和模型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找出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对称轴概念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找到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

第三章:对称图形的绘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对称图形。

让学生能够应用对称轴的概念绘制出正确的对称图形。

3.2 教学内容介绍如何利用对称轴绘制对称图形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出各种对称图形。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形和模型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对称图形的特征。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出对称图形。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对称图形绘制方法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正确绘制出各种对称图形。

第四章:对称图形的性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的性质。

让学生能够应用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的性质、对称图形的面积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验证对称图形的性质。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形和模型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对称图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对称图形的性质。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程度。

学生能够应用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第五章:应用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应用镜面对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案镜面对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镜面对称。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湖面对称、镜面对称。

2、通过亲自照镜子的活动,让学生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照镜子时,上下与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但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重点: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能体验出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教具准备:镜子、道具(图具、手巾等)。

教学过程:一、动画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称的物体有很多,这些物体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

如蜻蜓、树叶、蝴蝶、京剧脸谱等。

你们还看见过其他的对称现象吗?生:树在水中的倒影。

生:照镜子。

师:请看,这有一只馋嘴的小老鼠正在主人家找吃的,它看到了什么?(镜子)(动画)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二、探究镜面对称。

(1)照照。

师:我们现在来亲自体验一下照镜子,像小老鼠那样做一做动作,照一照自己。

请仔细观察镜子里外的人一样吗?有不同的地方吗?a、分小组活动,定组长,全员参与。

b、活动内容:面对镜子向前走3步。

面对镜子往后退3步。

面对镜子人蹲下。

面对镜子左手拿书、右手拿笔。

面对镜子左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

(2)说说。

第一组:我向前走3步,镜子中的我也向前走3步。

第二组:我往后退3步,镜子中的我也往后退3步。

师:照镜子时,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还有不同的发现吗?第三组:我面对镜子蹲下,镜中的我也蹲下,我再站起来,“那个我”也站了起来,真有意思。

师:照镜子,上下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左右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呢?第四组:左手拿手,镜中是右手拿书;右手拿笔,镜中是左手拿笔。

第五组:左手伸姆指,镜中是右手伸姆指;右手伸食指,镜中是左手指食指。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我还发现照镜子时,左右位置发生调换。

师:通过亲自照镜子,同学们体验到照镜子时,上下、前后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左右的位置需要调换。

(3)游戏。

a、两人游戏。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2. 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能够灵活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镜面对称的性质。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例子,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

3. 利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镜面对称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镜子和相关物品(如图片、卡片等)3. 练习题和答案4. 小组讨论的道具或材料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镜子、蝴蝶、舞蹈演员等,引导学生关注镜面对称。

2. 新课导入:讲解镜面对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镜面对称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如建筑物、艺术作品等,让学生了解镜面对称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道具或材料制作镜面对称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 总结提升:通过讨论和总结,使学生对镜面对称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布置一些有关镜面对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镜面对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相互批改,教师进行讲评,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巩固所学知识。

八、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镜面对称,还有哪些对称现象?如何运用这些对称现象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 强调镜面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

《镜面对称》教案(精选10篇)《镜面对称》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学习的快乐.3 通过活动,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4 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教学准备多媒体,可携带的大镜子一面,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有反数字的卡片.一,激活兴趣,切入课题.教师:上节课我们在图形王国找到了许多美丽的对称图形,这节课继续认识对称,希望通过大家的认真观察,能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对称现象,看看会有什么新收获,好,让我们和明明一起找一找吧!【教学过程说明:我利用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以及对称现象丰富的生活来源,在数学小精灵的引领下,学生明确课堂目标,兴趣盎然,迅速进入新课的探索情景.同时为学生知识的迁移主动建立连接.】二,提供素材,引导探究.1. 感知对称现象的特征用课件出示图片1师: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里的景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这是美丽的水乡,可以看到清清的河水,水上架着一座桥,水中还有两只小船.生:我啊,发现河上有座桥,水面上也有座这样的桥,而且是对称的.水面上的树和岸上的树一模一样,对称的,水面上这些景物都是岸上景物的倒影.师:这个现象你见过吗生:见过,下过雨后,操场上有干净的积水,从旁边跑过我低头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2.鼓励肯定,人人参与学习.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听听明明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声音:你们说的对极了,平静的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也是对称的.我有几张美丽的照片,你们愿意继续欣赏吗生:(劲头十足)愿意.l 提出观察要求.师: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的告诉同桌,并指给他看,好吗l 同桌合作学习.课件配音乐播放:桂林山水,雪山天池,镜子家居生活照片.【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我在网上搜集了具有明显镜面对称现象的景物照片,学生在游历祖国东西南北,欣赏自然美的神韵时,同时也能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这种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究.】学生认真的观察,互相交流在景物照片中找到的对称现象.【教学过程说明:在同桌交流中,相互启发,增加信息的捕捉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体会快乐.】3.汇报探究结果.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它们的两边是对称的,另一半都是在水面和镜子里看到的.师:说得好,像这样,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镜子外和镜子中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对称现象.l 联系实际.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对称现象你还能找一找吗1生:电脑开机等待时,从显示屏上可以看到自己的模样.2生:早起洗脸时,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3生:过走廊时,玻璃窗上可以看到自己的像.……4生:太阳下,我和影子是这样的对称现象.师质疑:谁来判断这是不是对称现象生: 这不是对称现象,地面不像镜子,影子黑黑的,鼻子眼睛都看不到,和你不是一模一样的.【教学过程说明:在感知镜面对称特点后,回到生活再发现,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决问题.找一找让学生明确镜面对称的特点.在应用中培养用数学的能力,创设情景,满足学生的自尊.】4,学以致用,体验成功.l 用一用,动手做师:你们太棒了!我非常佩服大家的观察能力.你们愿意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明明解决难题吗q课件显示:半只蝴蝶.画外音:这是什么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们恢复完整呢学生利用小镜子独立操作完成71页第4题,同座交流,汇报明确.师:用照镜子的办法就解决了明明的问题,镜子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呀.l 照一照,再发现师:课前我们照镜子,做观察,下面把你的活动和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吧.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抽出有特点的发言全班交流.师:丽丽在照镜子时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什么问题生:咦,镜子里的我怎么是右手拿本左手拿笔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中明确面对面的左右对称关系.师:哦,原来师这样,我们也来照一照,看看是不是这样.学生拿物品照大镜子观察验证.加深感知镜对称的特点.l 玩一玩,镜对称师:韵律操马上要比赛了,怎样才能让你做得更准确,漂亮学生提建议.方法一请领操员做示范,方法二照镜子练习.指名学生面对镜子和领操员做韵律操,其余小朋友边唱节奏边观察它们上下前后左右的对称关系.师:通过这些照镜子的活动你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小结镜对称的特点明确:不仅一模一样.而且面对镜子做上下前后的动作一致,左右相反.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动脑筋发现了新知识,愿意用我们收获的知识做游戏吗宣布活动要求,同伴间互为镜子里外的人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的角度体验镜对称.音乐活动.【教学过程说明: 活动再探究.我设计了两步:1,课前活动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由于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不必重复再现,小组交流可以检验和补充学生照镜子活动的观察结果. 鼓励质疑问难,实践操作验证结论或解决问题,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2,学生对学生,学生对镜子,韵律操活动再次提高观察兴趣,在游戏活动中为下面的练习铺平道路.玩中学.】l 想一想,多探究1. 认真观察,独立完成71页第5题,汇报说明它的对称关系,判断结果.2. 每组四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桌合作,进行看镜子写数字的游戏.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小组内活动交流并小结.5,小结师:时间过的可真快,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收获,分享知识,体验探究学习后的成功喜悦.6,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师:留心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看一看,说一说,你还有什么发现和问题,把它们写在数学上,告诉大家.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教学过程说明: 一节课,并不能完全解决孩子心中的所有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将探索学习潜移默化的进行到底.】【教学收获】镜面对称实际上是一个物理现象,但是作为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内容出现,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出现抽象,空洞,最关键的是教学要求的把握.我为了能较好的直观教学,让学生能全面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设计了做韵律操的环节,效果很好,学生马上发现面对面时的对称关系,在玩中探究了新知.在学生联系实际找对称时,一个学生提出了影子问题,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没有给予评价,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在比较中,争论中,找到了不同.我心里真为他们感到高兴.通过这节课,我又一次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镜面对称》教案篇2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p69例3、做一做和p71的练习4、5、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学生活动,体会和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镜面对称一、教学内容1. 知识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图形判断和构造能力二、教学重点•学习和掌握镜面对称的概念•能够通过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帮助学生在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中发现规律和方法四、教学方法•演示法•体验法•组合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练习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概念通过课件、教具等方法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镜面对称。

同时,通过教师演示和孩子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最后,由学生归纳本节课要点。

3. 活用镜面对称进行图形的判断和构造通过研究教材中的实例,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习如何通过镜面对称构造图形和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通过组合法或体验法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点,收集问题,梳理正确的思路。

六、课堂练习•选择题:以下哪些图形是镜面对称的?•判别题:以下哪些图形不对称?•综合应用题:根据所给图形通过镜面对称构造对称图形。

七、课后作业1.预习下节课的内容2.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镜面对称的题目3.回家观察环境中具有镜面对称的事物、图形。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前仔细研究了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教学设计,灵活地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不过在后续的教学中,仍应注重发掘学生的思考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和反思前思:“ 镜子中的数学”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镜面对称”的教学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课标”要求新增加的。

教材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

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

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建立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小镜子每人一面,。

教学过程一、水面对称。

1.欣赏“倒影”,激趣导入多媒体出示:“倒映水中的湖光山色”,即课本第一幅主题图。

让学生说出主题图中见到倒影。

(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谁能举例说明一下倒影的“倒”的意思。

(上下)有没有发现这也是一种对称现象?2、继续欣赏水面对称图片。

3.导入镜子面对称。

师: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映在水中山色”的现象。

(镜子里。

多媒体出示:“映在镜子里的擦桌子的男孩”,即课本第二幅主题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

(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你们想知道镜子中有哪些数学吗?你们先想一想并提出你最想知道的有关镜子中的数学问题?二、镜面对称1、照镜子体验。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镜子照,做下面动作:(1)用右手摸鼻子,用右手压住右眼……(2)换一只手。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知道镜面对称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镜面对称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镜子、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蝴蝶、飞机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特点。

1.2 学生发现这些图片都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教师引导学生这就是镜面对称。

2. 学习镜面对称的概念2.1 教师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小镜子,观察镜子的对称性。

2.2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镜子是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

2.3 教师给出镜面对称的定义:在平面镜中,物体与其像关于镜面是对称的。

3. 学习镜面对称的性质3.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镜面对称的性质,如物体与像的大小相等、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

3.2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总结镜面对称的性质。

4. 应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4.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镜面对称的问题,如找出对称轴、判断两个图形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等。

4.2 学生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培养运用镜面对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感悟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平面镜,还有哪些物体或现象具有镜面对称性?2. 学生举例说明,如圆、球面、反射现象等。

3. 教师总结并强调:镜面对称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设计中。

七、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镜面对称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初中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初中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初中数学镜面对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让学生体验镜面对称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 镜面对称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镜面对称的本质。

2. 熟练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平面镜。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平面镜,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自己有什么关系?2.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自己关于平面镜对称。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引入镜面对称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这个图形叫做镜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 讲解镜面对称的性质:(1)镜对称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

(2)镜对称图形的对应点关于对称轴距离相等。

(3)镜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4)镜对称图形的对应角相等。

3. 讲解镜面对称的判定方法:(1)如果一个图形可以通过某条直线折叠,使得折叠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如果一个图形相对于某条直线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利用镜面对称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判断给定的图形是否为镜对称图形。

2. 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找出生活中的镜对称现象。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镜面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镜面对称。

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镜面对称,研究空间几何中的其他对称性质。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与镜面对称相关的实际问题。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

数学教案之镜面对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概念,掌握镜面对称的性质;(2)培养学生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对称现象;(2)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变换方法研究对称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美感;(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镜面对称的概念及性质;(2)运用镜面对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镜面对称性质的运用;(2)图形变换方法在研究对称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3)相关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对称美;(2)提问:什么是镜面对称?2. 探究镜面对称的性质(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镜面对称与日常生活用品、建筑等方面的联系。

3. 练习与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对镜面对称性质的理解;(2)教师点评,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欣赏对称美的意义;3.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自己的对称作品。

六、教学延伸1. 探索更多对称现象: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对称图案,如衣服设计、建筑外观等,进行展示和交流。

2. 开展对称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创作自己的对称艺术品。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镜面对称的概念和性质;2. 实践作业: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对称现象,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九、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以及对镜面对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态度、解题方法等;3. 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中已经设计了几种活动,学生在生活中也照过镜子,但在教 学中仅做教材中的活动肯定是不够的,而学生又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 经验。因此,如何设计更有效、有序、适度的活动成为我们设计时的 最大难点。经过我们多次集体备课,逐渐找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活动思 路,即先让一位学生对着镜子做动作, 其他学生看一看、说一说镜子 里的他是怎么做的,让他们体会到镜子里外的上下、前后是不变的。 再让一位学生做镜子里的老师,既巩固前面所学,又引起新的矛盾冲 突,让学生发现镜子里外的左右正好是相反的。接下来,老师和全班
我做拍拍肩。
我做两手叉腰。
我出左手。
掌声不太热烈,为什么呀,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才和老师是对 称的?
让学生体会我和镜子里的我是面对面的, 我们的左右正好是相反 的。我出左手,镜子里的我出右手;我出右手,镜子里的我出左手。
3现在老师想和全班同学一起做游戏,我要拿道具一本书和一支 笔,那你们呢?
师左手拿书右手拿笔,再交换书和笔做一遍游戏。
4除了水以外,还有什么东西能映照出人或东西的样子?镜子。 再来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镜子外面有什么,镜子里面有什么?
镜子外面有人,镜子里面也有人。
镜子外面有开水瓶,镜子里面也有开水瓶,我们就说镜子外面的 物体和镜子里面的物体也是对称的。
三、活动体验镜面对称的性质:
你们照过镜子吗?我们今天在课堂上也照一照。
1老师先请一个同学来照镜子。 其他同学仔细看,镜子中的他是 怎么做的。
请你拍拍手,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举起两只手,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举起一只手,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向前走一步,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向后退一步,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蹲下去,再请你站起来,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我和镜子中的我是对称的。我向前,镜子中的我也向前。我向后, 镜子中的我也向后。我向上,镜子中的我也向上。我向下,镜子中的 我也向下。
2游戏:请一个同学来做镜子里的老师。 我一边说一边做,你也 一边说一边做。如果他做对了也说对了,请你们拍三声掌。
我笑嘻嘻。
我做下雨了。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昙华林小学刘虹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通俗地说, “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 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 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拿道具做游戏,便于教师反馈。最后,再由同位同学互做游戏, 让他们再次获得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课件出示猴子捞月的故事,不出现结局)。 他们能把月亮捞出来吗?
二、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1平静的水面就像一个大镜子, 能把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中。生
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演示课件)
2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噢,我听懂你的意思了,水面上的树和它的倒影,它们的形状 是一样的,大小也是一样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课题:
对称)
这幅图中还有对称的吗?
3回放课件中的图案,再次体会对称。
起学生的兴趣,但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
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从体验中获得 知识。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 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 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 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 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 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整 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 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对称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 轴对称、镜面对称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人教版二 年级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初步介绍,其中镜面对称是新增 加的内容。
二、目标定位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制定了以下三个具体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对称图形的美,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本节课中,我们紧紧抓住“对称”来展开教学,对于“镜面 对称”“对称的性质”都没有对学生明确提出。学生在表述时语言可 能不规范,只要大致表达出意思就可以了。
三、学情分析
《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 “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内容, 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又不同于轴对称,湖面的倒影, 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 很容易引
4生生互动:同位同学互相做这个游戏。指名表演。
四、练习
1、完成71面练习第5题。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71面练习第5题。
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71面思考题。
你知道真正的时间吗?
自己完成思考题,对答案。
五、小结
通过今天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六、再次演示课件,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