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他________了》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___了》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___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f887c700abb68a982fbdb.png)
习作:他________了本次习作主要是观察一个人,抓住他的神态、表情、动作、语言、心理及周围人的反应,突出他陶醉或者是生气、伤心等的样子。
写人就离不开写事,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来写,注意写清楚前因后果,特别要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语文课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特色,各具性格,给我们这些小读者留下了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而我们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都是千篇一律,如:老师都有着满头白发,小伙子都是浓眉大眼,人物缺少活动,缺少人物特征,所以针对学生刻画人物形象的单一性,空泛性,我设计了这节课的主题:观察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我确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去体现人物的特点。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审清题意,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2.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3.做好习作评议,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读一读,评一评,然后全班交流评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修改。
【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进行人物片段描写。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够写出较完好的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笔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2.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的好习惯。
重点了解和学习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个性。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批改习作,促进写作能力的形成。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整理素材。
2课时1.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学会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方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
重点了解和学习人物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突出人物个性。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 习作:他__________了 教学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四单元 习作:他__________了 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f62d5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b.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_____了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习作主题是“他__________了”。
这个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填空的方式,练习使用不同的动词来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情感变化,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和词汇量,能够运用不同的动词来描述人物的动作和情感。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在词汇的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填空的方式,运用不同的动词来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情感变化。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运用不同的动词来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和情感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人物的细节。
五.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完成习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物图片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准备习作范例,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人物神态、动作和情感,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习作主题“他__________了”,让学生猜测空格处应填的动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观察他的神态、动作和情感,然后用合适的动词填空。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听后判断填空的动词是否合适,并进行修改。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动词填空,描述同一个人物的不同神态、动作和情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表现,强调动词在描述人物神态、动作和情感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或朋友,完成一篇类似的习作,用合适的动词描述他们的神态、动作和情感。
8.板书(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关键词:“神态”、“动作”、“情感”、“动词”,以便学生随时参考。
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 他_____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 他_____了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f110472bb68a98270fefa63.png)
他了教学目标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
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激发兴趣。
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
(出示本单元所学现代文课文的课题:“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
)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学过的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使故事变得生动感人。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出示课文中示例:(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明确:①这段话是对刘伯承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平静的神态、坚定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从容镇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面对手术,刘伯承想的不是如何减轻疼痛,而是革命事业,他担心麻醉剂会影响脑神经,影响他以后指挥战斗。
从中可见他坚强的意志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②这段话通过对刘伯承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意志的坚强。
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刘伯承“一声不吭”,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效力,为了革命他甘愿忍受这样的剧痛,从中可见其坚强的意志。
2.出示课题,明确习作主题。
让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性格。
出示课题:他了3.(出示相关要求)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把题目补充完整。
二、明确要求,确定文题。
1.研读、明确习作要求。
2.读课文,讨论怎样把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所以,我们在描写事件中的人物时,一定要重点突出人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一个人的样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09b26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d.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中的情节和主题;2.能够准确地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4.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2.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3.独立完成习作。
三、教学难点1.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五年级语文》下册;2.黑板、彩色粉笔;3.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引出习作的主题。
第二步:理解文章(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他____了》,并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
第三步:创作准备(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习作的主题和结构,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准备素材。
第四步:习作撰写(20分钟)学生独立进行习作的创作,教师适时提醒和引导。
第五步:分享与评价(10分钟)学生互相交流彼此的习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展示优秀作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创作习作时展现了较强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但也存在词汇和句式运用不够丰富的问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多积累优美的词汇和句式,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语感和写作水平。
另外,我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历展开写作,激发他们的写作潜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_____了》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_____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0bafe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_____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_____了》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本册教材的习作要求进行设计。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人,用具体的事例描写他们的特点和性格,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例文,以及如何进行写作的指导,方便学生理解和模仿。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知道如何选材、如何语言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身边的人,选取典型的事例,描写出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2.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选取典型的事例,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和性格。
2.示范法:教师以示范写作,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3.讲练结合法:在讲解写作方法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人物事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写作思路和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思考他们的特点和性格。
例如:“你们身边有没有特别有意思的人?他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的人物事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写作。
例如:“这个人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他?”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人物事例,进行现场写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___了》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___了》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0f1c86b7375a417876f8f08.png)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他________了》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1.《他________了》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审明题意,将题目补充完整,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具体。
(重点)2.重点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难点)教学过程一、明确主题激发兴趣。
1.回顾本单元课文,进一步感知人物描写方法。
(出示本单元所学现代文课文的课题:“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
)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颐学过的课文,思考课文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使故事变得生动感人。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出示课文中示例:(1)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2)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明确:(①这段话是对刘伯承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平静的神态、坚定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从容镇定,以及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面对手术,刘伯承想的不是如何减轻疼痛,而是革命事业,他担心麻醉剂会影响脑神经,影响他以后指挥战斗。
从中可见他坚强的意志和为国效力的决心。
②这段话通过对刘伯承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他意志的坚强。
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刘伯承“一声不吭”,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更好地为国效力,为了革命他甘愿忍受这样的剧痛,从中可见其坚强的意志。
2.出示课题,明确习作主趣。
让我们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性格。
出示课题:他_____了3.(出示相关要求)在生活中,我们总会和别人有交集、有联系,自然我们也会留意到别人的喜怒哀乐,那么。
谁感动、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回忆一下令你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把越目补充完整。
二、明确要求,确定文题。
1.研读、明确习作要求。
2.读课文,讨论怎样把一个人的样子写具体?(出示片段: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1)这段话写了什么?(他在欣赏雕像)(2)重点写了他的什么?(神态、语言、动作)(3)表现了他的什么?(入神与专注).所以,我们在描写事件中的人物时,--定要重点突出人物的特点从多个角度来描写一个人的样子。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他____了》优质课 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他____了》优质课 教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7f111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4.png)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他____了》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习作:他____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情感的能力。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观察、揣摩、思考、感悟和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爱惜生命、关心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增强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深入分析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习作:他____了》,通过寓教于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小故事渲染气氛,引发学生对文字表达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入主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人物情感呢?”第二步:故事阅读1.教师朗读《习作:他____了》故事,讲解文中的语言和情感表达。
2.学生跟读并感悟故事主旨和人物内心情感。
第三步:创作展示1.分组让学生展示自己根据故事创作的小段落。
2.学生相互交流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步:表达训练1.以“他____了”为提示,要求学生自由发挥,写一篇小短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学生互相分享和评价,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意见,以及学生完成的课堂作业,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鼓励学生在创作中勇敢表达,不断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
六、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看更多关于写作的书籍、文章、故事,多练习写作,培养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表达能力。
希望以上教学设计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他___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他___了》](https://img.taocdn.com/s3/m/847350f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1.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习作《他___了》一. 教材分析《他___了》这篇习作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这篇课文以“他___了”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填空的方式,练习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示范性的例子,供学生参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能够较为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象。
但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观察不细致、描写不够具体生动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并能够进行生动的描写。
2.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并进行具体的描写。
2.如何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与人物的性格、心情等联系起来,进行生动的描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练习、修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入手,进行具体的写作实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内容包括课文示范、学生作品展示等。
2.学生习作样本,用于分析和讨论。
3.写作纸张、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几张人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通过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他___了》,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学生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例子,了解如何通过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人物图片,观察并描述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然后,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通过汇报,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以“他___了”为主题的习作。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a17c2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a.png)
习作:“他____了”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习作的主题是“他____了”,目的是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从多个角度去描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把他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例文片段,提供了一段话,描写某个人陶醉时的样子。
第二部分是3条写作提示,告诉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描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
第三部分是本次习作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好例文,重点分析,明确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写一个人的样子。
另外,注重习作的点评和修改,引导学生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了解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描写一个人当时的表现。
(重点)2.明确本次习作的目标,学会将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重点)3.能交流分享习作,感受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够正确地评价习作,学会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习作,让自己的习作更加优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习作例文。
学生准备:回想一个人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学会组织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难点:1.用一件事表现一个人,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2.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名言引路,激情导入1.导入:大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
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
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习作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于微处见妙。
2.板书习作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激情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激起学生多彩的回忆,感受他人或激动,或伤心的瞬间,为下面具体描写一个人的样子做好铺垫。
二、例文引路,小试牛刀1.出示例文片段。
2.请大家读这个片段,注意作者是怎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3.指名交流,教师相机进行小结:这段话通过对这个人表情、语言、动作的描写,展现了他欣赏雕像时的样子。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他_____了》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他_____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44358c79563c1ec4da7183.png)
习作:他____了教学目标1.了解本次习作的主题,根据已有的固定题目格式,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通过讲述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来表现他的人物特点。
3.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人物特点写活人物。
如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习作”1.注意力集中,抓关键词快速默读文本P65,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①本次习作要求②本次习作怎么写③本次习作交流、修改的要求2.注意力集中,带着问题快速默读文本,解决问题。
问题预设;①本次习作要求:在已经学习过如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基础上,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②本次习作怎么写:示例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了“他陶醉”时的样子;提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的表现。
③本次习作交流、修改的要求:看看有没有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2.读示例,明确从中感受到了人物怎样的状态,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3.结合示例,回忆身边某个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样子。
二、合作探究1.本次习作要求①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把经过写清楚;②从动作、语言、神态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2.选材思路①出示照片、事例,唤醒生活经验预设:运动会上得奖时兴奋的样子、考试前紧张的样子……②勾连生活,打开思路预设:一个人高兴、害怕、委屈、难堪时候的样子……③回忆人物状态,追溯事情前因后果思考交流:他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态?是什么事导致他有这样的表现?3.借助示例和提示,明确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①读示例,交流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人物状态,又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②示例和提示相结合,交流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抓住人物与平时不一样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描写这个人的表现。
三、学生习作,个别指导学生开始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
四、交流赏析,指导评价1.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习作,请小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评价其习作好在哪里。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了》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6968ec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1.png)
《习作:他____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教学重点: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选择某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
2.能从多个角度把人物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人物的内心。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我来做,你来猜”。
现在请一位同学根据我手中出示的卡片提示语,来表演各种情绪,如开心、兴奋、伤心、紧张等,其他同学以“他了”的形式猜出表情。
学生展示各种生动、活泼的表情教师引导:非常好!刚才我们做的这个游戏,是让一位同学演示出来的。
我想他的精彩表演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他那多变的面部表情与夸张的肢体动作。
同学们,生活中你遇见过别人陶醉、生气或伤心时的样子吗?下面我们就以“他了”为题,写一件事。
这就是我们今天习作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看本次习作的要求。
教师指名读二、审清题意,明确要求教师提问:我们说写出精彩的习作,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那么,根据这段文字描述,你觉得在动笔之前,应该注意点儿什么呢?可以从习作文体、习作对象和习作重点来谈谈。
生1:本次习作是让一篇记叙文,习作的重点是“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生2:习作的对象,我觉得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奶奶、爷爷、老师、同学等;也可以是陌生人吧,如警察、医生、司机、保安、小商贩、环卫工人等。
教师板书:(习作文体:记叙文习作重点:他当时的样子习作对象:熟悉的、陌生的)教师引导:好!同学们审题很清楚。
接下来,我们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中选择恰当的素材,然后梳理出来,写成一个故事。
三、精选素材,梳理事件教师提问:通过审题,我们知道了本次的习作重点是“把这个人当时的样子写具体,反映出他的内心”。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评讲赏析 他____了》学案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评讲赏析 他____了》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1f05c1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2.png)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评讲赏析他____了》学案
一、学案背景
本学案是针对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中的习作评讲赏析部分设计的。
通过对学生写的作文进行评讲和赏析,促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学案目标
1.了解习作评讲的意义和目的。
2.能够独立进行习作评讲。
3.提高审美能力,欣赏他人的作品。
三、学案内容
1. 他____了
本次习作评讲的主题为“他____了”,学生需要根据提示写一篇有关“他”的作文,展现“他”的品质、形象或经历等。
2. 评讲步骤
步骤一:阅读作文
老师可以将学生作业收集起来,或在课堂上请学生互相交换作文,大家阅读对方的作品。
步骤二:点评完整性
首先评价作文是否表达完整,是否符合主题。
步骤三:评价观点
评价作文的观点是否清晰,是否具有独特性。
步骤四:评价语言表达
评价作文的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准确。
步骤五:评价结构
评价作文的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精彩的结尾。
3. 赏析作文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赏析,让学生欣赏他人的优秀之作,从中学习经验和技巧。
四、学案总结
通过这次习作评讲赏析学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在写作方面能够有所收获,更加熟练和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他人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写作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习作:他_____了 教案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 习作:他_____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088b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3.png)
第二把钥匙:多角度描述
1、给大家带来一个锦囊。
2、猜一猜这是什么心情——陶醉。
整段没有提心情,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请学生交流,相机贴板贴)
不寻常的举动 面部表情 眼神 说话的语气 周围人的反应
小作者从几个角度来写的?四个。
虽然心情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个人说了啥、做了啥、面部表情等多个角度来感受。
教学设计
课题
他了
年级
五年级
课时
习作作前指导
备课人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
2、从多角度将人物的心情写具体
教学难点:
从多角度将人物的心情写具体。
教学目标
1、通过照片引导、互相分享的方式,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通过同伴互说的方式,将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楚。
还有没有同学跟大家想的都不太一样?与众不同。
2、完成方框内容。
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谁)
当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
他(她)很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3、穿越回事情发生的那一天,想想当时的情景?事情为什么会发生?经过又是咋样?最后怎么样了?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请两位同学分享)
恭喜你们,获得第二把钥匙。
三、当场习作
现在咱们带上这两把钥匙,去打开你心目中的他的心情密室。拿出作文纸,完善标题,完成这篇半命题习作。开始。
四、现场点评
紧扣习作要点。
板书设计
他_______了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32b258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c.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习作:他了》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技巧书写一篇习作。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学生感受习作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习作:他了》的主题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难点1.启发学生表达习作中的情感和思想。
2.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写作思路和手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习作:他了》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
2.板书设计:关于习作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3.学生笔墨、教师课件。
4.备课教师的教学指导大纲。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利用图片或相关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课文•以小组形式阅读课文《习作:他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节和主题。
•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习作:他了》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学习写作技巧•分析《习作:他了》的写作手法和结构。
•反复强调写作中的情感表达和逻辑性。
步骤四: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明确写作内容和主题。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写作练习。
步骤五:展示成果•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供其他同学评价和讨论。
•教师针对习作内容和表达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强调写作技巧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自选题材写一篇短文,并用课堂所学技巧进行表达。
七、教学反思•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情进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更好地理解《习作:他了》的主题和情感,提升自身写作技巧,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习作:他____了》习作方法和范文赏析
![《习作:他____了》习作方法和范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9e444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d.png)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他____了’句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他____了”句型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种通过动词变化来表达人物情感状态的句型。它是表达情感变化的重要工具,能够让我们的习作更加生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范文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他____了”句型来描绘人物情感,以及它如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难点解析:教师需提供多样化场景,让学生反复练习,从而突破句型运用的难点。
(2)情感变化的细腻描绘:学生可能难以捕捉到人物情感变化的细微之处,需要教师指导观察和表达技巧。
难点解析: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人的情感变化,或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描绘能力。
(3)文本解读能力:分析范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对学生来说可能存在难度,需要教师逐步引导。
1.学习如何运用“他笑了”、“他哭了”、“他生气了”等句型进行习作;
2.分析范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体会如何通过语言表达人物情感;
3.结合实际生活,尝试运用所学句型和表达方法,创作一篇以“他____了”为主题的习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描绘能力,培养文学鉴赏力。通过以下方面实现析相结合,让学生从范文中感受“他____了”句型的运用。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不够熟练。因此,我考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 他___了》教案 (1)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 他___了》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df012f1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8.png)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习作他___了》教案(1)一. 教材分析《习作他___了》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习作。
本单元的主题是“写人”,要求学生通过选择典型的事例,刻画人物的特点。
这篇习作要求学生用动词填空,写一个他/她/它“怎么了”的故事。
教材提供了两个例子:“他笑了”和“他哭了”,要求学生围绕这两个例子进行想象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型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叙事不完整、描写不生动等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题意,正确填写动词,完整地叙述一个他/她/它“怎么了”的故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来描绘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填写动词,完整地叙述一个他/她/它“怎么了”的故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来描绘人物,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3.讲练结合法: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习作要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写人的方法?谁能举个例子?”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两个例子:“他笑了”和“他哭了”,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教师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两个例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要求学生用动词填空,写一个他/她/它“怎么了”的故事。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习作《他____了》第1课时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习作《他____了》第1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06f58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a.png)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习作《他____了》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4单元习作《他____了》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细节,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是第1课时,重点让学生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观点。
但在写作中,部分学生对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绘还不够到位,对人物特点的表现还不够鲜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细节,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学会观察人物表情、动作、语言等细节,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人物细节,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表现出鲜明的人物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观察人物细节,表现人物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倾听他人的意见。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准备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人物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人物特点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人物特点,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_了》 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_了》 教案(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881f4d4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b.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__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熟练运用动词的过去式。
2.掌握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律。
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动词的过去式进行句子表达。
2.能够根据提示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表达的兴趣。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作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动词的过去式的辨析和运用。
2.写作时的细节把握和表达能力发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粉笔、学生练习本。
2.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学习用具、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学过的动词过去式,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步:讲解与讨论(15分钟)1.介绍动词的过去式构成规律,并举例说明。
2.分析习作的命题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写作的关键点。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1.学生个别练习:完成动词过去式的练习题。
2.学生配对练习:根据提示使用动词的过去式填空。
3.学生集体练习: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完成几个习作的构思。
第四步:写作实践(3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习作,重点在于运用动词的过去式,根据提示填写空白处,构思完整的习作。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交换习作,互相阅读,并互相评价,教师也对习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动词过去式的使用方法,掌握了写作时的关键点,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一篇关于“他______了”主题的习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本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提高自己的语文写作能力。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了》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343a6c5b9d528ea81c7794c.png)
习作他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èhào yǔn nuòpáo xiào pēi tāi jǔjué二、请用“____”划出句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括号里。
(4分)1.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钓上,闪硕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茫。
()2.那宠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竞然像一个杉杉有理的绅士。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4分)()紫嫣红杯水车()含情()()五彩()纷()山峻岭含辛()苦废()忘食负()请罪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3分)才干.(ɡuànɡàn)调.度(tiáo diào)上当.(dānɡdànɡ)丞相.(xiànɡxiàn)挑.战(tiǎo tiáo)折.本(zhéshé)五、请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4分)如果……就……虽然……但是……只要……就……无论……都……1.()困难有多大,我们()会竭尽全力去克服。
2.()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蔺相如()把和氏壁交给他。
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要注意节约。
4.()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六、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分)1.“我们应该先预习再听课,先做作业再复习。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2.习作的一般步骤是审题、选材、定中心、列提纲、起稿。
()3.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没做。
()4.我的作业基本上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没做。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2.九曲黄河万里沙,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天连碧水碧连天。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____了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d5057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3.png)
内容逻辑关系
① 重点知识点:
1. “他____了”句式的运用:通过具体例句,让学生理解“他____了”句式的用法,学会用这个句式来描述一个人物的状态或情感。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他____了”句式的用法和人物描述的方法。
2. 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人物描述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剖,让学生从中学习和领悟描述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他____了”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能。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他____了”知识点,掌握写作技能。
例题4:请用“他____了”句式描述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
答案:他紧张地握紧了拳头,额头上的汗珠一颗颗滚落下来。
例题5:请用“他____了”句式描述一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
答案:他在比赛中,勇敢地面对困难,坚持到最后,最终获得了胜利。
例题6:请用“他____了”句式描述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他了
课题他了课型习作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1.写清让他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
2.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表现出他的内心。
3.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选择恰当的话题,写清让他发生感情变化的事物,如大自然的美景、精美的艺术品、精美的字画、感人的故事等;在习作中把“他”发生感情变化的经过写下来,把“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
教学
难点
在习作中尝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4 )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课题: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某个人陶醉、
生气、伤心、兴奋、陶醉……时的样子?(学生自由发言。
)
读读下面这个片段,注意它是怎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
具体的。
【出示课件2】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
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
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
一
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
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2.小组交流:它是怎么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的?
引导学生利用范
例了解写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小组内同学可以做补充发言,
其他学生进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
4.教师评议并小结:
(1)神态描写: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
动而涨得通红。
(2)语言描写: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3)动作描写: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
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
从对“他”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中不难看出“他”
被这座雕像陶醉了。
(4)不寻常的反映: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
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
5.提出要求,准备习作:回忆生活中你见过的某个人陶醉、生气、伤心、兴奋、陶醉……时的样子,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回想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特别要把
他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板书:他了)
新课教学(33
)分钟二、课件展示,引导选材。
1.小组交流:说说生活中自己见过的某个人陶醉、生气、
伤心、兴奋、陶醉……时的样子。
小组长分类整理。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他陶醉了。
【出示课件3】
①姥姥为我掖被角时那颤抖的手;
②妈妈为我准备的可口的早餐;
③朋友在我失去信心时鼓励的眼神……
④我在灯下埋头苦读时,妈妈为我端来的一杯香浓的牛
奶。
⑤在我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时,奶奶为我披上的一件温暖
的棉衣。
⑥在我右手骨折时,同学送来的一篇字迹工整的笔记。
……
在师生互动交流
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
验,引导学生选择材
料。
(2)他后悔了。
【出示课件4】
①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误解大家,忘记道歉。
②与老师之间的小摩擦,无法体会到老师的一片良苦用
心。
③与父母之间的小纠纷:不理解父母,伤害了父母。
④在生活上,他人的关心被我误解。
(3)他陶醉了。
【出示课件5】
①被自然美景陶醉:春花、夏雨、秋霜、冬雪、瀑布、大海、高山、河水、小溪、树木……
②动物活动:蝴蝶起舞、蜜蜂采蜜、青蛙鸣叫、蝈蝈弹琴、鱼儿游水、小鸟嬉戏、孔雀开屏……
③被建筑物陶醉:亭台楼阁、桥梁、隧道、房屋……
④文艺作品:影视、音乐、书籍……
⑤艺术品:绘画、书法、瓷器、陶艺、雕刻、刺绣、花艺、花插、茶艺……
⑥其他:书籍、文章、诗词……
3.小组交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
同学互相评议。
小组长分类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三、互相交流,把握技法
1.小组交流:怎样写好“他”陶醉的样子?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出示课件6】
(1)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
(2)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
(3)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
(4)周围的人有哪些反应?
3.教师总结:在习作中要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板书: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
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
4.阅读教材内容,进一步了解习作要求,把握写作技巧。
四、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1.明确习作要求:写自己见过的印象最深刻的某个人陶醉
时的样子,也可以写他得意、吃惊、兴奋时的样子。
回想
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把经过写下来,特别是要把他当时
的表现写具体。
写好后,和同学交流,再对习作进行修改。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全班交际,师生评议。
1.习作完成后自己阅读并修改,保证句子通顺,没有错别字。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习作在小组里读一读,小组同学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也可以大家一起帮助修改,并选出最好的一篇习作作为小组的代表作。
3.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4.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5.小组交流。
(1)把自己独立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和同学一起分享当时的快乐心情。
(2)互相评价:从哪里感受到了当时的快乐心情,哪些地方没听明白。
六、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试着用好修改符号。
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分享快乐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会修改文章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互相借鉴的意识。
写作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