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8

合集下载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8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word教案8

§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明确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2、知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运动情况3、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4、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分析解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学法:阅读、交流讨论、观察思考、归纳总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新课教学1.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学习了力,当力作用在排球上会产生怎么样的作用效果呢?用手压气球。

问:看到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我们再给排球施加一个力(把排球抛出去)你们又看见了什么现象呢?为什么排球会飞出去?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力与运动的关系。

(板书)点击视频,通过视频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火箭发射视频列车进站视频踢足球视频静止—运动,运动—静止为速度大小改变。

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只要又一改变)称为学生观察回答:气球凹下去了力可以是物体发生形变。

回答:排球飞出去了(落下去了)等。

受到推力的作用。

(重力作用)学生仔细观看学生展开讨论回答:火箭从升空了(静止—运动)列车停下了(运动—静止)足球运动方向改变了。

-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2.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练习4.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如何呢?不受力受平衡力为什么火箭静止—运动?为什么列车运动—静止?为什么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正是由于这些力的作用上述物体运动状态才会发生改变。

所以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在力的作用效果中,除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1.斜面上加速下滑的小车2.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3.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4.绕地球匀速旋转的卫星回答:火箭受到推力列车受到阻力足球受到运动员的力理解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苏科版 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苏科版 教案
动力小于阻力时物体减速
(2)力和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在一直线上时,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学生理解,以车子为分例:
当牵引力大于阻力时,汽车加速行驶,当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小于阻力时,汽车减速行驶
非平衡力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哪几种,要求学生能分析
例题
[例1]X老师用1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以较慢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他推着小车以较快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推力应该1N(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小车做加速运动时推力应该。
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验探究,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展示回顾内容:
1、力的两个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
(1)、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改变。
3、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得出:
力是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学生完成:例1
注意,小车只要是作匀速直线运动,就受平衡力有作用,即推力等于摩擦力,由于摩擦力不变,二次所用的推力是一样的
巩固非平衡力的与物体运动状态知识的应用
课堂反馈:本章第二节教材P65页,小明和小华的问题:
学习新知识后再回到这问题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1)原来静止的小车不推他就不会运动,是因为它受到;小车运动后不继续推它就会在的作用下做运动最终停下来;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怎样?
学生理解:
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时仍然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时将作匀速直线运动
与物体不受力时作比较,这一种更符合事实,因为平时所见的物体的这二种运动状态都是因为受了平衡力的作用

【公开课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公开课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运用探究到的规律理解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观察能力、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难点】怎样由学生得出科学结论并用结论来解释现象.【器材】排球、磁铁、木块、小钢球、气垫导轨、钩码、细线、橡皮筋、刻度尺、玻璃板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活动1直接引入。

二、进行新课1.活动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①有什么办法使桌面上的小车动起来?打出PPT1:教师拿起桌面上的小车,同时用激光笔指示PPT1“1.有什么办法使桌面上的小车动起来?”师:我们看哪一组同学的方法最多、最好。

活动过程中注意巡视,注意表扬做得既快且好的,激励做得慢的。

可用如下语言:“这组同学已经有×种方法了?其余组加油啊!”“这种方法不错!”“要快点了,争取超过那一组!”师:要求表现比较好的一组派代表说说有哪些方法刚才我发现这组同学方法较多,可以派个代表说说吗?生:推、拉、弹、滚等(学生每说一种方法,教师板书一个字)师:很好,请这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刚才你说的方法。

生:演示师:很好。

(可适当表扬)师:手指示板书“推、拉、弹、滚”,说:这些都是什么行为?(教师做相应的动作)学生若无反应,则问:要使小车动起来,必须对小车施加?生:力(教师板书“力”)师:必须要施力。

很好②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打出PP1上“2.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用激光笔指示。

师:下面我们稍微增大一些难度,小车动起来后怎样使它停下来下来(边说边用激光笔指示)。

生:活动.师:各组互相检查,看看谁的方法多。

生:检查。

师:教师注意巡视,要求活动积极稍微小组上讲台演示。

生:演示师:鼓励学生。

师:要使小车停下来,必须对小车?生:施力注意事项:推动小车,小车动起来后也会慢慢停下。

(不管学生是否想到这个方法,教师都演示)演示完毕后提问:什么原因使小车停下来?(总结完以后抛出该问题,教师边演示边说)生:摩擦力③如何让动起来的小车动得更快?打出“3、如何让动起来的小车动得更快?”。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苏科版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2)通过观察和分析,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重点知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难点知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演示实验:教师:出示气球并用力挤压,气球形状改变;出示塑料尺用力弯曲,塑料尺形状改变;用力挤压海绵,体积变小。

提问:以上物体在力作用下发生了什么改变? 学生: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教师:除此之外,力还有哪些作用效果?学生:思考?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 1、力的作用效果 .生活和发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讨论课本P69图9-7a 图9-7b 图9-7c思考并回答:上述图中除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有哪些?学生:火箭由静止变为运动、由慢变快。

列车由快变慢、到静止。

足球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总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或运动方向的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②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实验探究(1)小铁球放于水平桌面上,球静止。

用手推动它,在力作用下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运动的小球在桌面阻力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教师:小铁球运动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各是什么原因使小铁球运动状态发生相应的变化?学生:推静止的球时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是因为受到手的推力作用。

在桌面上运动小球速度变慢到静止,是受到桌面对它的阻力。

教师:物体运动变快变慢都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2)将小铁球沿水平桌面滚动看球的运动路线,将小铁球沿水平复备桌面滚动并在其运动路线一侧放置一块磁铁观察小铁球的运动路线,比较一下,看发生怎样的变化?什么原因?学生:后来铁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是因为受磁铁对它的力作用。

教师: 铁球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说明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师:还有什么现象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总结: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导教学设计:9.3-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导教学设计:9.3-力与运动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导教学设计:9.3-力与运动的关系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中的第三节课,主要内容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力的概念和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2. 教学目标•掌握力的定义和单位;•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能够分析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果。

3. 教学重点•力的定义和单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4. 教学准备•教材: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具: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弹簧秤、棉线)。

5. 教学过程5.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利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力的定义和单位的内容,复习力的概念及相关知识;•提问学生:“你们对力有何认识?力与运动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思考。

5.2 知识点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的方式,详细介绍力与运动的关系;•重点解释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果,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5.3 实验演示(20分钟)•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用弹簧秤和棉线,简单的实验中加入不同大小的力,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力的大小和方向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帮助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有更直观的了解。

5.4 讨论与练习(20分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思考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解答各组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水平,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巩固知识点。

5.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小结,强调力与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力与运动之间的深层次关系,拓展思维。

6.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第三节课习题。

7.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力与运动的关系展开,通过一系列的讲解、实验演示、讨论与练习等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
4、布置同学们利用刚才复习的知识点,完成课堂学习1~3题,要求画出受力示意图,便于解题
投影学生作图,让学生自己分析
5、活动
(1)用平衡力知识测物体重力,引导学生思考能否让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量,并通过比较得出静止时测量的优点。
(2)用平衡力知识测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引导学生思考能否优化测量方法。
提示学生如果在测量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太小,可以用哪些简单方法增大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三)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Nhomakorabea生:回答
评价展示的错题
生:回答
学生归纳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
学生活动
学生举例分析
完成课堂学习1~3
部分同学做题习惯较好,能画受力示意图分析。
学生交流讨论后,得出初步设计方案:弹簧测力计和物体相对地面静止,但相对木板要滑动。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回答:向上加速时,F大于G,向上减速时,F小于G。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能用物理知识解释吗?(可回放)
师:这些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我们把这些力称之为非平衡力。
教师板书,归纳运动状态不变时可能不受力,如果受力就是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力,一定受到非平衡力。
7、分析习题,并引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师生共同讨论惯性现象
课件投影注意点:(1)木块在什么时候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F=f滑(2)多次实验,记录数据。
师:同一小组多次实验,运动速度变了,会影响滑动摩擦力吗?两个不同小组分别汇报测出的数据不相同,引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6、再探弹簧测力计测重力的方法
请一个同学做助手,拿弹簧测力计拉着重物加速向上,老师用慢动作拍,再上传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新版苏科版_

八年级物理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新版苏科版_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意义,知道并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教学难点: 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怎样运动.三、教学设计自主空间(一)引入新课(交流与讨论)通过第八章的学习,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那么力除了使物体发生形变,还能对物体产生什么效果呢?请同学举例说明(二)新课教学1.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形变;(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物体运动状态的几种表现形式有:(1)速度的改变;(2)方向的改变.3.(师生活动)(1)把粉笔由空中静止地释放,则它受不受力?受的是不是平衡力?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把粉笔由静止弹向空中,离手后,它受不受力?受的是不是平衡力?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一辆自行车,突然它的侧面受到了一个力的作用,则它还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吗?4.总结(1)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如果合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做;如果合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物体做,如果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将做.(2)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是的;(3)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力平衡力静止状态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是改变的5.完成“WWW”第1、2、3题.(三)发《巩固案》四、教学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设计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2.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3.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4.会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会分析熟悉的事例得出力与运动的关系,进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1.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物体受力不平衡时的受力情况;2.会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课本、自主设计的微课、PPT课件、实物展台等。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钩码、小车、乒乓球等。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新课引入1.依据学生预习的微课视频进行提问:视频中包含哪些有关力学的知识。

2.总结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3.给出学习目标。

讨论交流后可能回答:1.力使绳索发生弹性形变;2.力使鸟儿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3.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4.鸟儿既是实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5.……由有趣的卡通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交流中探讨力的相关知识,引出课题——力与运动的关系。

认识运动状态的改变1.分享导学案知识点一,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师板书。

2.教师举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受力如何?如果给该桌子再施加一个推力没有推动,该桌子受力又如何?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力有没有改变桌子的运动状态?该力有什么特殊性?3.总结:平衡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提问: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力应该是什么样的力?5.思考:物体受非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会有哪些改变?针对教师的提问进行回答: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受重力和支持力,保持静止。

再施加一个推力桌子没有动,其实还有一个静摩擦力,相当于施加的是一对平衡力,并没有改变桌子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此力不是平衡力,只能是非平衡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3力与运动的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章节为9.3力与运动的关系。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理解物体在平衡力和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 学会运用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能够运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力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册、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板车在斜坡上滑行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滑板车在斜坡上滑行时,速度逐渐变慢,这是为什么?2. 知识讲解:(1)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在非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10N,向东;另一个力为15N,向北。

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讲解步骤:(1)分析受力情况,确定平衡力。

(2)根据平衡力的大小和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解释为什么物体不会发生运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力与运动的关系:1. 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非平衡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放在桌面上的书本,不会自己掉下来。

(2)一辆停在平坡上的汽车,不会自己滑下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及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3. 物体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不变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认识到力与运动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提升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以及物体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小车、滑轮、弹簧测力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乘坐地铁时感受到的加速和减速,引导学生思考力和运动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3. 课堂实验(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在受到不同力时的运动状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力的作用效果。

3. 物体受平衡力时的运动状态。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2.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物体在受到不同力时的运动状态变化。

3. 解答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如让学生探究其他物理定律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3力与运动的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3节,主要内容包括:1.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 力的运动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力则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则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了解惯性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力的运动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的概念、力的运动关系。

难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力的运动关系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验器材(如弹簧、小车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抛物线运动的篮球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篮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2. 知识讲解:(1)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惯性的概念:介绍惯性的定义,解释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改变,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原因。

3. 实验演示:(1)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用弹簧拉动物体,观察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变化。

(2)惯性实验:让一个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突然刹车,观察小车停止运动前的情况。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例题,如:一个足球在草地上滚动,受到草地的摩擦力,最终会停止,说明什么?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问题,如:为什么抛出去的物体最终会落地?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力的运动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力则运动状态改变,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则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

9.3力与运动的关系(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②了解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了解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观察和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②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的运动现象,初步领略人与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以及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解非平衡条件3、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复习并引入新课复习: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平衡力?什么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哪些?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引入:提出问题:力看不见,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观察图片:它说明了什么?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它还有哪些作用效果?二、力的作用效果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讨论课本P69图9-7学生:图9-7a火箭发射时,在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而且越来越快;图9-7b列车进站时,在阻力作用下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图9-7c足球在运动员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这些变化都是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过渡: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定律所说的物体不受力的情况是一种理想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因为在现实在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

那么,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1、当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呢?通过实例分析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是因为这两个力从相反的方向力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它们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i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i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方向的改变。

3. 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如何判断物体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小车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拍打篮球时手的感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2. 讲解: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3. 互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力与运动的关系。

4. 练习:学生完成课本上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运动状态的改变:速度大小,方向的改变。

3. 力与运动的关系: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物体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并说明理由。

例题:一个静止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吗?答案:是平衡力。

因为书本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

2. 题目: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发生?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相等。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拉力的两倍。

C.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方向相同。

D.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方向相反。

答案:A、B、C、D都可能发生。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 9.3力与运动的关系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深认识到,孩子们的认知发展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促进。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有趣的物理课程,旨在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力与运动的关系。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操作和互动探究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活动过程1.引入:通过让孩子们观察一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动的视频,引入力与运动的关系的话题。

2.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使用小车、滑轮、绳子、重物等教具,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

4.随堂练习: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进行了随堂练习,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让孩子们填写了课后反思表,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和收获。

同时,我也在课后进行了自我反思,认为本节课的实践操作和互动探究环节非常成功,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孩子们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拓展延伸: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一些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在家中进行实践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理解。

同时,我也建议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概念;2.了解力量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3.理解力的效果: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4.能够解释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原因;5.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与力和运动有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概念;2.理解力的效果: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3.能够解释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原因;三、教学准备1.教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2.教学工具:教师课件、投影仪、绳索、小车等实验器材;3.预先准备好相关实验和示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和概念讲解首先,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几章关于力和运动的知识点,强调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并介绍力量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2. 动手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将一个小车放在桌面上,用绳子拴住小车的一端,学生利用绳子拉动小车。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小车受力的情况,体验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 合成力和分解力在实验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通过图示和实例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合成力和分解力的概念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4.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原因解释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通过分析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背后的力的作用和变化。

5. 练习和巩固为了巩固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教师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力和运动有关的问题。

6. 拓展延伸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实验视频、参观科学展览等。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力与运动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明白了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掌握了力量的三要素以及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同时,他们能够解释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原因,并且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与力和运动有关的问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教材由“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两个部分组成。

前者包含两个知识点: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后者是着重研究物体在受力平衡和受力不平衡两种情况下将如何运动。

教材设计本节的目的是对《力和运动》章节内容的整体总结。

9.1《二力平衡》,解决了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问题;9.2《牛顿第一定律》,通过探究进一步说明了,不受力的物体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本节在解决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来研究物体是如何在力的作用下从运动到静止、从静止到运动、物体为何会做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以及物体运动方向是如何改变的问题。

本节内容短小精悍,知识点集中,能起到总结、归纳本章所学知识的作用【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分析与力与运动有关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认识到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了解物体不受力、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时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根据物体不受力、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时受力情况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难点】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教学器材】回形针、圆形小金属球、海绵、无动力模型小车。

【教学过程】【活动一】活动一:一段对话引入新课小明:如果我们不去推原来静止的小车,他就不会运动,小车运动后,如果不继续推他,他就会停下来。

所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小华:风吹树摇,风停树静,如果没有风吹的作用,树就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通过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可以正确评价这段对话的内容。

物体的受力情况有哪些?物体的受力有三种情况:一是不受力;二是受平衡力;三是受非平衡力。

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情况也有三种:一是静止;二是匀速直线运动;三是变速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案

9.3 力与运动的关系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将原来分散在各节中的有关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什么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以及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集中到一起,所以本节由“力的作用效果”和“现实世界中的力和运动的关系”两部分组成。

前者包括两个知识点: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后者着重研究物体在受力平衡和受力不平衡两种情况下将如何运动。

本节内容短小精悍、知识点集中,起到总结、归纳本章所学知识的作用,便于将力和运动的关系讲述的更加透彻。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有了力学的一些知识。

知道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条件为本节课的深入讨论奠定基础。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许多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从生活中也对一些物理现象有感性的认识,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内容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2、学生学习障碍学生在生活中对力与运动的关系会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不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其它一些错误的认识都是我们这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对于力的作用效果采用播放视频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一部分,分三步讲述,首先分析物体不受力的情况,其次分析受平衡力的情况,最后分析受非平衡力的情况,对于物体不受力是从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运动状态,而受力则是通过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运动状态,并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最终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2) 理解现实生活中力和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 主动参与实验活动并观察现象,积极开展思维活动,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分析,初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2) 在解释生活中力和运动关系的现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和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三、力和运动的关系教学设计.doc

F^= ___ N ,方向(3)文字表达:一个物体受到相反方向 的两个力,向左的力为11N,向右的力为 8N,这个物体受到的合力为,方 向。

2共线同向(强调共线的力,合力大小为两力相加,方向与两力一致)(1)水平方向学生活动同F 2=5NF 合= N,方向 (2)竖直方向F=6N G=5N学生分析:5N 的力可分成同方向的3N 和2N 的两个力,其中3N 的 力刚好与Fi 构成一对平衡力 相互抵消,则剩余的2N 的力 即为合力,方向向右。

6N 的力可分成同方向的5N 与1N,其中5N 的力与G 构成 一对平衡力相互抵消,另一 个力1N 即为合力,方向向上。

学生思考,并在学案上填空, 找一个同学去大屏幕填写。

F 『3N___J?2=5NFg —N,方向 (a 的方向 ) (2)竖直方向G=5NFg —N,方向 (a 的方向 )3只受一个力I(1)水平方向F合= __ N,方向—(a的方(2)竖直方向F户—N,方向(a的方向)二、速度变化率气垫导轨演示实验:介绍气垫导轨1.气垫导轨上滑块在非平衡力下运动,引导学生观察速度变化(观察滑块在气垫导轨上的运动),并读出滑块过光电门时的时间数据ti;2.挂不同重物使滑块运动,读出滑块活动过光电门时的时间数据t2.、二根据三次不同拉力作用下通过两个光电门时所用的时间分析,得出结论:1两次都做加速运动,通过比较时间,发现第二次滑块速度变化得(选填“快”、“慢”)。

2拉力越大时,即水平合力更大时,滑块速度改变的越来越我们用速度变化率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用字母a表示。

速度变化率大, 物体速度变化得快。

学生分析讨论1气垫导轨上的滑块的受力情况2分析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合力3分析不同拉力下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来分析滑块的运动快慢4记录数据并分析第一次,小桶拉动第二次,小桶内加入半桶rrn.第三次,小桶内加入满桶±bjmr orZ oE LE L活动三、物体的运动状态静止:相对于参照物速度为零,且能保持为奇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化的运动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的运动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学生根据图像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解释气垫导轨上的滑块摩擦力近似为零并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明确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
变。

2、知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的运动情况
3、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4、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分析解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知道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学法:
阅读、交流讨论、观察思考、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学习了力,当力作用
在排球上会产生怎么样的
作用效果呢?用手压气
球。

问:看到什么现象?
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我们再给排球施加一个力
(把排球抛出去)你们又
看见了什么现象呢?为什
么排球会飞出去?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力与运动的关系。

(板书)
点击视频,通过视频你看
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
此现象?
火箭发射视频
列车进站视频
踢足球视频
静止—运动,运动—静止
为速度大小改变。

速度大
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
变(只要又一改变)称为
学生观察
回答:气球凹下去了
力可以是物体发生形
变。

回答:排球飞出去了(落
下去了)等。

受到推力
的作用。

(重力作用)
学生仔细观看
学生展开讨论
回答:
火箭从升空了(静止—
运动)
列车停下了(运动—静
止)
足球运动方向改变了。

-
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
2.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练习
4.现实世界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如何呢?
不受力
受平衡力为什么火箭静止—运动?
为什么列车运动—静止?
为什么足球的运动方向改
变了?
正是由于这些力的作用上
述物体运动状态才会发生
改变。

所以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
原因。

在力的作用效果中,除了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
发生改变?
1.斜面上加速下滑的小车
2.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的汽

3.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
4.绕地球匀速旋转的卫星
回答:
火箭受到推力
列车受到阻力
足球受到运动员的力
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
的运动状态;
2.力还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

回答:
改变
不改变
不改变
改变
回答: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
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回答:
没有
学生思考
板书(现实世界中的力与运动的关系)
找同学回忆一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
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力,该物体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不受力的物体?为什么受力的物体还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桌子上的课本,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点击图片展示
这些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分析商讨
回答:
重力,支持力
竖直方向上:重力,支持力
水平方向上:牵引力,阻力
教学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段分配
非平衡力
归纳:练习:为什么这些物体在力的作
用下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呢?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正是因为是受到了平衡力
他们力图从相反的方向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他们
的作用相互抵消了。

相当
于不受力,因此物体处于
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动状态不改变。

当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大于
阻力时小车将如何运动
呢?
为什么会加速呢?
当小车受到的阻力大于牵
引力时物体又将如何运动
呢?
为什么会减速呢?
此时给学生一只排球让同
回答:
受到平衡力
同体,等值,反向,共
线
回答:
加速运动
受到的力不平衡。

减速运动
受到的力不平衡。

受到惯性先减速向上,
后加速向下,同时运动
方向改变。

回答:
只受重力作用,力不平
衡。

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学改变排球的运动状态。

(如果是上抛的情况)。

排球的运动状态如何改变的?
为什么运动状态改变了呢?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忽略空气阻力)
当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时,该物体速度大小可能将发生改变,运动方向可能发生改变或同时都发生改变。

也就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不受力和受平衡力时
受非平衡力时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见学案
作业布置课后习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