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通信系统概述.doc
水上运输的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
![水上运输的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25443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f.png)
水上运输的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水上运输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在水上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航行安全和通信便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船舶通信系统船舶通信系统是船舶与外界进行通信的重要手段,能够保障船舶间的信息交流和与岸上通信中心的联系。
现代船舶通信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语音通信:船舶通过无线电台与其他船只和岸上通信中心进行语音通话,实现信息交流和协调。
2. 数据通信:船舶利用通信系统传输数据,如天气报告、导航信息等,确保航行安全。
3. 位置报告:通过船载的定位系统,船舶能够将自身的位置和航行状态及时报告给岸上通信中心,以便监控和调度。
4. 救援通信:船舶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通信系统向海上救援部门发出求救信号,保障船员的生命安全。
二、船舶导航系统船舶导航系统是指船舶在航行中确定自身位置、规划航行路线以及避免碰撞的一系列技术和设备。
现代船舶导航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1.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船舶利用GNSS系统,如GPS、GLONASS等,可以高精度地确定船舶位置,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导航。
2. 自动驾驶系统:利用电子航海图、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船舶能够实现自主航行和自动驾驶,提高航行的精度和安全性。
3. 碰撞避免系统:船舶导航系统可以通过雷达和自动识别系统,及时发现其他船只的位置和航向,确保航行安全,并进行碰撞避免的预警和控制。
4. 气象信息集成:船舶导航系统能够集成气象信息,提供航行路线的天气条件,帮助船舶避开恶劣天气区域,确保航行安全。
三、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无线通信技术:随着5G技术的逐渐普及,船舶通信系统将进一步提升通信速度和稳定性,实现更快捷高效的数据传输。
2. 智能化导航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船舶导航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根据海况和交通情况动态规划最优航线,提高航行效率。
船舶航行中的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
![船舶航行中的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https://img.taocdn.com/s3/m/92ba3b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4.png)
船舶航行中的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在现代航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确保船舶间的通讯畅通,还能提供精确的导航信息,帮助船舶安全航行。
本文将探讨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的原理、应用以及对船舶航行的影响。
一、船舶通信技术1. 船舶通信系统概述船舶通信系统包括船舶VHF无线电通信、全球海事无线电通信系统(GMDSS)以及船舶卫星通信等。
其中,VHF无线电通信是航海中常用的通信方式,用于船舶间短距离通信和与岸上交通管理机构进行通信。
GMDSS则提供了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求救和通信的能力。
而船舶卫星通信则通过卫星中继,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服务。
2. 船舶通信系统的应用船舶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航行管理、安全通信、气象报告、货物通讯等方面。
航行管理机构可以通过船舶通信系统掌握航行动态,及时提供导航建议和警告信息。
而船舶间的通信则能确保货物装卸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此外,船舶通信系统还能与气象局合作,提供船舶导航时所需的天气信息。
二、卫星导航技术1. 卫星导航系统原理卫星导航系统通过一系列卫星和地面站点组成,利用卫星发射信号,接收者通过接收信号并计算时间延迟,从而确定自身的位置。
目前,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伽利略系统是最常用的卫星导航系统。
2. 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在航行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卫星导航,船舶可以准确获取自身位置信息,并结合地图数据进行导航。
此外,卫星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时间同步功能,确保船舶间的协调和安全。
三、船舶通信和卫星导航的影响1. 航行安全船舶通信和卫星导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
船舶通过通信系统与岸上机构保持联系,能及时获取航行警告和建议。
同时,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准确的船舶位置信息,帮助船舶避开危险区域。
2. 航行效率船舶通信和卫星导航的应用使航行变得更加高效。
船舶可以通过通信系统与其他船舶、港口、海事机构进行及时信息交流,提前做好船舶装卸等工作准备。
此外,卫星导航系统的准确性能够帮助船舶选择最短的航线,节约时间和燃料成本。
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设备
![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8d41194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c.png)
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远距 离探测能力,不受光照和时间限制, 适用于海上和空中导航。
雷达导航设备类型与选择
雷达导航设备类型
包括脉冲雷达、连续波雷达、多普勒雷达等,根据工作频率、发射功率、天线 类型等参数进行分类。
雷达导航设备选择
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雷达导航设备,考虑因素包括探测距离、精度 、抗干扰能力、可靠性等。
船舶通信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运营效率以及满足船员的生活需求 。
船舶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内部通信系统和外部通信系统,分别用于船舶内部和船舶与 外部之间的通信。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
01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主要 用于船舶内部各部门、 船员之间的日常通信联 系。
02
内部通信系统通常包括 有线电话、无线电话、 广播系统、内部网络等 。
AIS设备类型与选择
A根I据S设功能备和类用型途的不同,AIS设备可
分为船载AIS、岸基AIS和卫星AIS等 类型。船载AIS主要用于船舶之间的 通信和导航;岸基AIS则用于海事管 理部门对船舶的监管和调度;卫星 AIS则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实现全球范
A围I内S设的船备舶选定择位和追踪。
在选择AIS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 性能、价格、兼容性以及使用环境等 因素。一般来说,性能稳定、价格合 理、兼容性好且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 境的设备是首选。
03
有线电话是船舶内部通 信的主要手段,具有通 话质量稳定、保密性好 的特点。
04
无线电话则适用于在船 舶内部移动时使用,方 便船员在船舶各处进行 通信。
船舶外部通信系统
船舶外部通信系统主要用于船舶与岸 上设施、其他船舶以及航海保障部门 之间的通信联系。
无线电通信是船舶外部通信的主要手 段,包括甚高频(VHF)、中频( MF)和高频(HF)等频段。
船舶通信系统概述
![船舶通信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1c81db1daef5ef7ba0d3c58.png)
1船舶通信系统概述第一节 船舶通信系统基本概念船舶通信系统主要指GMDSS 系统, GMDSS 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 (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的英文缩写。
GMDSS 是在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为适应 海上搜救与安全通信, 满足海上通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遇险和安全通信系统, 该系统也满足 船舶的常规通信业务。
多年来,船舶通信系统经过了多次的变革。
由于现代数字通信与导航技术的发展,包括卫 星通信、卫星导航、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新型的海上通信系统的建立不但 必要而且也成为可能。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 1988年 11 月在伦敦总部召开了会议,审议通过了对作为现行系 统法律依据的《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1979 年 SOLAS 议定书》的修正案,即 SOLAS公约1988年修正案。
修正案把GMDSS引入了公约, 并在SOLAS公约中规定了GMDSS 自然生效的条款,使公约生效(即 GMDSS 开始实施)的日期选定为 1992 年 2 月 1 日(所谓 “自然生效”即为若无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国或占世界船舶总吨位 50%以上的船东对公约提 出疑义,则在规定之日自然生效,无需再召开另一次会议做出决议)。
决议规定:为保障海上 人命安全,改善海上遇险和安全无线电通信,与搜救协调组织相结合,建立一个采用最新通信 技术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GMDSS 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当船舶遇险时能够向岸上的搜 救协调中心(RCC)发出报警,救助协调中心能立即协调搜救行动。
按照国际搜救公约有关 规定,所有船舶有义务援助任何其他遇险的船舶。
在GMDSS 实施前,当遇险船舶发出遇险报 告之后,要等附近的其他船舶前来援助;这种依靠近距离船舶通信系统的方法,在航行船舶较船舶通信系统 2 1C h a p t e r 多的海区证明有效,但在航行船舶较少的海区却有某些不足之处;另外,在世界某些地区,岸 上当局提供的援助也有局限性。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11328816529647d27285221.png)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一、船舶内部通信概述前面讲述的卫星通信和地面通信系统,是船舶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络的手段。
在船员的工作和生活中,也经常需要相互沟通联络,这就要求船舶内部要有一整套完善的、便利的通信系统来满足船员的需求。
船舶内部通信泛指在船舶内部进行的各种必要信息的传递,其涉及面很广。
就目前而言,大体上包括:船用程控电话系统、船用声力电话系统、船用指挥电话系统、船令广播系统、通用报警系统、应急传令钟系统、船用子母钟系统、监测报警装置和电视监控系统等等。
就安放位置和通信方式来讲,至少应确保驾驶台和机器控制室之间、驾驶台和舵机舱内操舵装置控制位置之间、驾驶台和无线电室之间、驾驶台和消防集中控制室之间的电话系统随时可用。
伴随科技水平的发展,局域网也开始在很多大型、超大型船舶上安装,从而实现船员间的无纸化办公,它也可以划归船内通信系统。
另外通过卫星船站等设施把船内局域网或者电话网络与岸上通信网络衔接,建设船岸间无缝隙网络连接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由于内容所限,在此只简要介绍船内电话通信系统和船令广播系统。
二、船内电话通信系统(一)船用程控电话系统1.船用程控电话系统的功能首先,电话交换机有四种基本呼叫任务,根据进出交换机的呼叫流向及发起呼叫的起源,可以将呼叫分为:本局呼叫、出局呼叫、入局呼叫和转移呼叫。
目前来看,船舶交换机主要完成本局呼叫,如果通过技术手段将其与SSB、VHF或者Inmarsat船站互联,它将具有出局和入局呼叫功能,这将是未来船舶通信的发展趋势。
而所谓程控电话也称自动电话,是指通过程控电话交换机交换信息的电话系统。
程控电话交换机也称为程控数字交换机或数字程控交换机,是利用预先编好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电话接续的交换机。
使用时,用户端电话的摘机、挂机状态由本地交换机自动检测。
用户摘机时,本地交换机立即给用户的话机回送拨号音,并接收用户话机产生的脉冲信号或双音多频拨号信号,随之完成从主叫到被叫号码的接续并保持连接。
船舶通信系统概述
![船舶通信系统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c7d815c27e21af45b207a84c.png)
---------------------------------------------------------------最新资料推荐------------------------------------------------------船舶通信系统概述第 1 章船舶通信系统概述第一节船舶通信系统基本概念1船舶通信系统主要指 GMDSS?系统, GMDSS? ? 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Maritime? Distress?and?Safety?System)的英文缩写。
GMDSS?是在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为适应海上搜救与安全通信,满足海上通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遇险和安全通信系统,该系统也满足船舶的常规通信业务。
多年来,船舶通信系统经过了多次的变革。
由于现代数字通信与导航技术的发展,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新型的海上通信系统的建立不但必要而且也成为可能。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88 年?11?月在伦敦总部召开了会议,审议通过了对作为现行系统法律依据的《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1979? 年?SOLAS? 议定书》的修正案,即? SOLAS 公约1988 年修正案。
修正案把 GMDSS 引入了公约,并在 SOLAS 公约中规定了 GMDSS? 自然生效的条款,使公约生效(即?GMDSS?开始实施)的日期选定为?1992?年?2?月?1?日(所谓“自然生效”即为若无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国或占世界船舶总吨位? 50%以上的船东对公约提出疑义,则在规定之日自然生效,无需再召开另一次会议做出决议)。
1/ 25决议规定:为保障海上人命安全,改善海上遇险和安全无线电通信,与搜救协调组织相结合,建立一个采用最新通信技术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GMDSS?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当船舶遇险时能够向岸上的搜救协调中心(RCC)发出报警,救助协调中心能立即协调搜救行动。
船舶通信系统与无线电设备
![船舶通信系统与无线电设备](https://img.taocdn.com/s3/m/836d5c8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7.png)
PART 02
无线电设备在船舶通信中 应用
无线电设备种类及功能
甚高频(VHF)无线电设备
01
用于近距离船舶间和船舶与岸站间的通信,提供话音和数据传
输功能。
中频(MF)和高频(HF)无线电设备
02
用于远距离船舶间通信,可覆盖全球范围,常用于海上紧急呼
叫和遇险通信。
卫星通信设备
03
利用卫星中继站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通信,提供话音、数据
5G通信技术
5G通信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 船舶通信系统的传输速度和稳定 性,满足船舶对实时性、大数据
量传输的需求。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船舶 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船 舶的智能化水平,为船舶运营提
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市场需求变化对产业影响分析
1 2 3
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增加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对数字化、智能化的需 求不断增加,推动船舶通信系统与无线电设备产 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技术实现方法
硬件接口技术
采用标准化的硬件接口,实现通 信系统与无线电设备之间的连接
。
软件协议转换技术
通过软件协议转换,实现不同通信 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
电磁兼容技术
采取电磁屏蔽、滤波等措施,降低 设备间的电磁干扰。
整合后性能评估及优化建议
性能评估指标
包括通信质量、传输速度、系统稳定 性等。
评估方法
性能。
设备老化
长时间使用的设备可能出现老 化、磨损和腐蚀等问题,导致 设备性能下降或失效。
人为操作失误
船员在使用通信系统和无线电 设备时,可能因操作不当或疏 忽大意而导致安全事故。
恶意攻击
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
![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https://img.taocdn.com/s3/m/1d47b2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8.png)
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1. 背景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船舶电控系统已经从传统的集中控制方式逐步向分布式网络化控制系统转变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在保障船舶安全、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分析其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2. 船舶电控系统简介船舶电控系统是利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来实现船舶动力、导航、操纵等功能的复杂系统船舶电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船舶各系统的运行状态,如速度、压力、温度等2.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船舶各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如调整燃油喷射量、控制舵机转向等3.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实现对船舶各系统的具体操作,如调整螺旋桨转速、控制船舶减速等4.通信网络:用于实现船舶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确保船舶各部分协同工作3. 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船舶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架构: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架构主要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等拓扑结构其中,总线型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冗余性,适用于船舶电控系统2.通信协议:船舶电控系统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TCP/IP、UDP、HTTP等其中,TCP/IP协议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实时性和扩展性,适用于船舶电控系统3.数据传输速率: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根据船舶电控系统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数据传输速率,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4.网络安全: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安全主要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确保船舶电控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4. 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是指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控制器发出的指令等信息准确、高效地传输到目标设备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编码: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通常采用差分编码、扰码等编码方式2.调制解调: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调制解调技术实现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3.信号传输:船舶电控系统的信号传输通常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传输介质根据传输距离、速率等要求,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4.数据接收与处理: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接收与处理主要包括信号检测、滤波、放大、整形等环节确保接收到的数据准确、可靠5. 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1.高速通信技术:随着船舶电控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展,对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高速通信技术,提高船舶电控系统的实时性和性能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降低船舶电控系统的布线复杂度,提高系统可靠性研究适用于船舶电控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船舶各部分的灵活组网3.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研究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减小数据传输带宽,降低传输延迟4.网络安全技术:随着船舶电控系统网络化的不断深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研究网络安全技术,保障船舶电控系统的信息安全5.智能化与自动化:利用技术,实现船舶电控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提高船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6. 结论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在船舶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为船舶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1. 背景在现代船舶行业中,电子控制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控系统通过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船舶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本文将深入探讨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分析其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2. 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船舶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拓扑: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等总线型拓扑因其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冗余性,在船舶电控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2.通信协议:船舶电控系统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TCP/IP、UDP、HTTP等其中,TCP/IP协议因其可靠性、实时性和扩展性,成为船舶电控系统的主要通信协议3.数据传输速率: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根据船舶电控系统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数据传输速率,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4.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以确保船舶电控系统的信息安全3. 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船舶电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数据编码、调制解调、信号传输和数据接收与处理1.数据编码:数据编码技术包括差分编码、扰码等,用于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2.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技术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相互转换,以适应不同的传输环境3.信号传输:信号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以满足传输距离和速率的要求4.数据接收与处理:数据接收与处理包括信号检测、滤波、放大、整形等环节,以确保接收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 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1.高速通信技术:随着船舶电控系统功能的扩展,对通信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高速通信技术,提高船舶电控系统的实时性和性能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降低船舶电控系统的布线复杂度,提高系统可靠性研究适用于船舶电控系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船舶各部分的灵活组网3.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可以减小数据传输带宽,降低传输延迟,提高数据传输效率4.网络安全技术:随着船舶电控系统网络化的深入,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保障船舶电控系统的信息安全5.智能化与自动化:利用技术,实现船舶电控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5. 结论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对船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全面探讨,分析了关键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为船舶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应用场合1.船舶建造与维护:在新船舶的建造过程中,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各个子系统之间的顺畅协调同时,在船舶的维护和升级过程中,这些技术也用于诊断和修复系统问题2.航运公司运营:航运公司使用电控系统来监控船舶的运行状况,提高运输效率,并通过数据传输技术分析船舶的运营数据,以降低运营成本3.海上救援行动:在海上救援行动中,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能力可以迅速传递遇险船舶的位置和状况信息,加快救援行动的部署4.海军军事应用:海军舰艇的电控系统依赖于高速、可靠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以实现战场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指挥控制5.海洋科学研究:在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时,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用于收集海底地形、水质、气候等多方面的数据,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6.海上石油勘探与开发:海上石油平台需要电控系统来实现自动化控制,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则用于将采集的石油数据实时传输到陆上指挥中心注意事项1.网络安全:在实施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时,必须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使用加密技术和防火墙是常见的防护措施2.抗干扰能力:船舶环境复杂,存在多种电磁干扰源设计和实施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时,需要考虑抗干扰措施,确保通信的稳定性3.可靠性: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需要具有高可靠性,以应对海上恶劣环境对系统稳定性的挑战4.实时性: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响应的场合,如紧急避碰、船舶操纵等,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必须保证信息的实时传输5.兼容性与扩展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船舶电控系统功能的增加,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以便于未来的升级和维护6.遵守国际规定和标准:由于船舶在全球范围内航行,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应遵守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机构的规定和标准7.培训与维护:船舶电控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地操作和维护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设备8.环境适应性: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设备应适应海上恶劣环境,包括防盐雾、防水防尘、耐振动等特性9.成本效益:在设计和实施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时,应考虑成本效益,确保投入的资源能够带来相应的效益10.法律法规遵守:在实施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时,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法律要求通过上述应用场合和注意事项的考虑,可以确保船舶电控系统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技术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为船舶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介绍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f1ae6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1.png)
在紧急情况下,内部通信系统可保持与岸上 救援机构、其他船舶的通信联系,及时请求 援助和报告险情。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优势与
05Βιβλιοθήκη 不足优势分析高效性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能 够实现快速、准确的 信息传递,提高船员 之间的沟通效率。
实时性
系统支持实时通信, 确保重要信息能够第 一时间传达给相关人 员,便于迅速做出决 策。
02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构成
有线通信系统
01 电话通信系统
船舶内部电话通信系统通常采用模拟或数字电话 交换机,实现船内各部门之间的语音通信。
02 内部广播系统
用于发布重要信息、指令和紧急通知,通常包括 公共广播、区域广播和紧急广播等功能。
03 有线对讲系统
一种半双工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频繁、简短通 信的场合,如驾驶台与机舱之间的通信。
该系统具备语音通信、数据传输、视频监控、报警及安 全控制等功能,以确保船舶的安全航行和高效运营。
发展历程及现状
早期的船舶内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模拟通信技术,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船舶内部通信系 统已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当前,基于IP技术的内部通信系统已成为主流, 实现了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的融合传输, 提高了通信效率和质量。
机舱状态报告
机舱向驾驶室报告主机、辅机、舵机等设 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油、水等消耗品的存 量,便于驾驶室掌握船舶整体状况。
船员间通信
工作协同
不同部门、岗位的船员通过内部通信系统协调工作,如装卸货、维 修保养、安全检查等,确保船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信息共享
船员间通过内部通信系统分享航行信息、气象信息、港口信息等, 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系统
![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fc8f55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c.png)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
01
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传输媒介,实现中短距离的无线通信。
无线电通信的优点
02
设备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等。
无线电通信在船舶上的应用
03
用于船舶内部通信、船舶与港口之间的通信等,保障船舶的安
全和运营效率。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包括基站、移动台和交换中心等,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国内法规标准
中国船级社(CCS)颁布的《钢质海船入级规范》 等,对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提出 详细规定。
其他国际标准和建议
如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的相关标准,对 船舶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等 方面提出要求。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要求
1 2 3
ISM规则
要求航运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SMS),确保 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系统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实 施。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操作须知等,对 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系统的操作、维护、检查等 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对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系统进行定期安全风险评 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 施。
培训教育和人员资质认证
船员培训与教育
对船员进行船舶通信与电子导航 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船员的操
02
雷达与ARPA(自动雷达标绘仪)
通过雷达探测周围障碍物,结合ARPA进行目标跟踪、标绘和碰撞预警
。
03
避碰决策辅助系统
根据碰撞风险等级,提供避碰建议和操作指导,辅助船员做出正确决策
。
自动化驾驶辅助技术应用
自动舵
根据设定的航向和航速,自动控制船舶转向,保持船舶稳定航行 。
船舶通讯 GMDSS概述
![船舶通讯 GMDSS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1345da6f121dd36a32d822f.png)
3 4 5 6 7 8 9
10
SART/EPIRB-S
SART与EPIRB
406MHZ-EPIRB
MF/HF 组合电台
INMARSAT MES-C/B
MF/HF 组合电台2
卫星船站及地面通信系统
船舶通信室
SAILOR-F77 MES
VHF/MF-HF 设备
JRC的船用GMDSS设备
海区、设备与功能(地通系统中)
船用设备 VHF-DSC TWO-WAY VHF 9GHZ-SART MF/HF RX/TX 组合电台 NBDP;DSC,SSB-T/R
518khz NAVTEX RECEIVER
适用海区 A1 至少3个 至少2个 A1-A2(MF) A1-A4(HF) A1-A2 A1
海区划分示意图
海岸 电台
A1
A2
A3
海区概念图2
关于海区概念的要点
海区概念是以岸台为基点,以不同波段的无线电 为履盖标准来划分的;因此,只在船岸间通信时, 才受海区的限制。 各海区的定义,是要相互扣除的,但在设备使用 的规定上,是相互履盖的。 船舶间通信只考虑电波的传输,不受海区的限制。 地面通信频率系统是全向的,可以进行船岸或船 与船间的直接通信; 而卫星通信系统是有方向性的,通常是船与岸间 的通信及船通过岸站到船站的通信,船站间不能 直接通信。
GMDSS的实施过程
1986年,在IMO召开的第32次无线电分委 员会上,决定把FGMDSS改为GMDSS,这 标志着,GMDSS进入了过渡阶段(即从 1986年——1992年2月1日)。 1992年2月1日——1999年2月1日为实施阶 段。 我国在2000年,对远洋船舶实行强制规范; 但对国内航线船舶也开始执行新的设备及 人员培训标准。
教案18(船舶电话通讯系统)
![教案18(船舶电话通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4b2a9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b.png)
05
CATALOGUE
船舶电话通讯系统的未来发展与趋势
船舶电话通讯系统的技术革新
5G技术的应用
随着5G技术的普及,船舶电话通讯系统将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 通信,提升语音和数据传输的质量。
卫星通讯技术的融合
卫星通讯技术将进一步融入船舶电话通讯系统,提供全球覆盖的通 讯服务,满足海上航行的通讯需求。
船舶网络设备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和网络接口卡等,用于 实现船舶内部网络互联和数据传输。
船舶电话通讯系统的软件组成
船舶电话通讯管理软件
用于管理船舶电话交换机的配置、分 机权限和通信记录等。
卫星通信管理软件
用于管理卫星通信设备的配置、通信 参数和通信记录等。
船舶网络管理软件
用于管理船舶网络设备的配置、网络 参数和网络安全等。
输入对方号码,按下拨 号键即可发起通话。
接听电话
听到来电铃声,按下接 听键即可接听来电。
挂断电话
按下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键即可结束通 话。
呼叫转移
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将 通话转移至其他分机或
外部电话。
船舶电话通讯系统的故障排除与维护
故障诊断
维护保养
首先检查电源和线路是否正常,然后 检查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最后检查 软件是否有异常。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应用于船舶电话通讯系统,实现智能化的 通讯管理和数据分析,提升通讯效率。
船舶电话通讯系统的应用拓展
1 2 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船舶电话通讯系统将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船 上各种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船舶运营的 智能化水平。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将应用于船舶电话通讯系统,提供 更加直观、立体的通讯体验,提升航行安全和操 作效率。
船舶通信设备技术讲义
![船舶通信设备技术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d7477e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5.png)
3).频分多址(FDMA -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1) 定义:
卫星频段分成若干互不重叠的部分,分配给各 , 地球站 。作为其载波
保护频带
卫星转发器 频带分配
大气
噪声
电离层闪烁 太阳黑子活动
四、卫星通信频段及主要性能参数
1.卫星通信频段的选择原则:
① 电波应能穿透电离层且传播过程中衰减要小; ② 天线系统接收的外部噪声要小; ③ 有较宽的频带,较大的通信容量,满足信息传输的要求; ④ 能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 ⑤ 与其它通信、雷达等电子系统间的干扰要小。
么? 5.卫星是如何分类的?什么是静止卫星?静止卫
星具有哪些特点? 6.什么是日凌中断?什么是星蚀?
思考题
7.什么是多路复用?什么是频分多路复用,有何 特点?什么是时分多路复用,有何特点?
8.什么是多址联接?多址联接技术有哪些? 9.SCPC称为什么?它是一种什么技术? 10.什么叫预分配方式?什么叫按需分配方式?在
(4) 接收系统品质因数 接收系统品质因数是衡量接收系统好坏的重要 指标。定义为接收天线增益与接收系统噪声温 度之比,也称为G/T值。G/T值较大为好。
四、卫星通信中的主要技术
1.多路复用:在基带内复用
1)定义:同一信道,互不干扰传输多路信号,收端能将各路
信号分离
2)技术难点: 多用户信号的合并和分离
卫星通信
1)卫星 2)地球站
固定地球站 移动地球站
地面站
车载站
地面站
机载 站
地面站
船载站
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
![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https://img.taocdn.com/s3/m/da0d6c5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6.png)
04
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的未 来发展
船舶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与网络化
01
船舶通信技术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更高效、准
确的信息传输。
智能化与自动化
02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船舶通信将实现智能化管理,
提高航行安全和效率。
卫星通信的广泛应用
03
卫星通信将在船舶通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供全球覆
1 2
遇险船舶定位与导航
卫星导航系统可快速定位遇险船舶位置,为救援 提供准确导航。
救援力量调度与指挥
通过船舶通信技术,可实现救援力量的快速调度 和指挥,提高救援效率。
3
救援现场实时监测与信息传递
卫星导航和通信技术可实时监测救援现场情况, 为救援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船舶通信与卫星导航在海洋科学考察中的应用
卫星导航定位方法与技术
绝对定位
通过测量卫星信号传播时间和卫 星位置,直接计算出用户的三维
位置。
相对定位
利用两个或多个接收机同时观测 相同卫星的信号,通过差分技术 消除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其他技术
包括多系统融合定位、精密单点 定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等先进 技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
靠性。
卫星导航在船舶中的应用
考察区域规划与导航
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可精确规划海洋科学考察区域和航线 ,确保考察顺利进行。
海洋环境监测与数据采集
通过船舶通信和卫星导航技术,可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实时 监测和数据采集,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数据资源。
科考船队协同与安全管理
卫星导航和通信技术有助于科考船队实现协同作业和安全 管理,提高科考效率。
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精确定位信息,船舶可以实现更加准确的航行和避碰操作 。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法规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法规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1635f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6.png)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法规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以及为什么有必要制定法规要求来规范该系统。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是船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船员提供了在海上进行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关键平台。
无论是船上的乘客还是船员,他们都需要使用这些系统来进行通信、协调工作、保持安全以及应对突发事件。
这些系统在船舶的运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不仅仅是提供语音通信的工具,它还能支持数据传输、视频通话以及其他形式的信息交换。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还可以与其他船舶通信系统、港口通信系统和救援系统等进行联动,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
这些系统能够通过无线电、卫星、光缆等不同的传输介质进行信息的传递。
为了确保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要求来规范这些系统的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
这些法规要求包括了设备的技术标准、安全措施、应急处理、频率规划等方面的规定,旨在保障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救援和支持。
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法规要求对船舶设计者、船舶所有者以及船员都具有指导意义。
它们不仅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和故障的发生,还能提高船舶的管理效率和整体运营水平。
因此,全面理解和遵守这些法规要求对于船舶行业的发展和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法规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实践。
希望读者能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加深对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理解,提高对法规要求的遵守意识,并能够在船舶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运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文的组织和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地呈现文章的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和主题发展。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船舶内部通信系统的法规要求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船舶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阵列实时信号处理算法
![船舶通信系统中的数字阵列实时信号处理算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19cc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5.png)
算法实现的硬件平台
处理器:高性能CPU, 如Intel Xeon或AMD Ryzen
内存:大容量RAM,如 64GB或128GB
存储设备:高速SSD, 如NVMe SSD
网络设备:高速网络接口, 如10GbE或25GbE
信号处理设备:专用信号 处理卡,如FPGA或DSP
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如VxWorks或RTLinux
船舶通信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9世纪初,当时主要用于海上安 全和人员通信。
20世纪中叶,卫星通信技术的出 现使得船舶通信系统得到了进一 步的提升,实现了全球覆盖和实 时通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20世纪初,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 展,船舶通信系统得到了迅速发 展,实现了远距离通信。
近年来,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的发展,船舶通信系统的性能得 到了显著提升,数字阵列实时信 号处理算法的应用使得船舶通信 系统更加高效和可靠。
准确性:衡量算法处理信号 的准确性
处理速度:衡量算法处理信 号的速度
抗干扰能力:衡量算法在处 理信号过程中对干扰的抵抗
能力
功耗:衡量算法在处理信号 过程中的功耗情况
可扩展性:衡量算法在处理 信号过程中的可扩展性
性能评估方法
计算复杂度:评估算法在处理信号时的计算复杂度
实时性:评估算法在处理信号时的实时性,即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处理
船舶通信系统中数字阵列实时信号处理算 法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应用前景分析
提高船舶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增强船舶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降低船舶通信系统的成本和功耗 推动船舶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技术发展趋势
更高效的信号处理算法:提高实 时处理速度,降低功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 1章船舶通信系统概述第一节船舶通信系统基本概念船舶通信系统主要指GMDSS 系统,GMDSS 是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的英文缩写。
GMDSS 是在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基础上,为适应海上搜救与安全通信,满足海上通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遇险和安全通信系统,该系统也满足船舶的常规通信业务。
多年来,船舶通信系统经过了多次的变革。
由于现代数字通信与导航技术的发展,包括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新型的海上通信系统的建立不但必要而且也成为可能。
国际海事组织( IMO )于 1988 年 11 月在伦敦总部召开了会议,审议通过了对作为现行系统法律依据的《 1974 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1979 年 SOLAS 议定书》的修正案,即SOLAS 公约 1988 年修正案。
修正案把 GMDSS 引入了公约,并在 SOLAS 公约中规定了 GMDSS自然生效的条款,使公约生效(即GMDSS 开始实施)的日期选定为1992 年 2 月 1 日(所谓“自然生效”即为若无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国或占世界船舶总吨位50%以上的船东对公约提出疑义,则在规定之日自然生效,无需再召开另一次会议做出决议)。
决议规定:为保障海上人命安全,改善海上遇险和安全无线电通信,与搜救协调组织相结合,建立一个采用最新通信技术的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
GMDSS 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当船舶遇险时能够向岸上的搜救协调中心( RCC)发出报警,救助协调中心能立即协调搜救行动。
按照国际搜救公约有关规定,所有船舶有义务援助任何其他遇险的船舶。
在 GMDSS 实施前,当遇险船舶发出遇险报告之后,要等附近的其他船舶前来援助;这种依靠近距离船舶通信系统的方法,在航行船舶较rtep1 ahC船舶通信系统多的海区证明有效,但在航行船舶较少的海区却有某些不足之处;另外,在世界某些地区,岸上当局提供的援助也有局限性。
在GMDSS 中,国际海事组织( IMO )把卫星通信系统用于海事通信方面,采用卫星通信系统进行在紧急情况下的报警和寻位具有许多优越性,它克服了常规地面遇险通信所存在的不足。
因此, GMDSS 可以说是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组成的海上综合通信系统,是用于海上遇险与救助行动、安全和常规通信的系统。
GMDSS 于 1992 年 2 月 1 日起逐步实施,经过七年时间由旧系统向新系统过渡,于 1999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全面实行。
GMDSS 是以岸基为基础的船舶通信系统。
GMDSS 的基本概念是岸上的搜救当局以及遇险船舶和遇险人员附近的其他船舶,能迅速接收到遇险事件的报警,并迅速地进行搜救协调援助。
GMDSS 还可以提供紧急和安全通信,并播发海上安全信息(航行警告、气象警告、气象预报及其他紧急安全信息等)。
换言之,无论船舶航行在哪个海区,都能够完成对本船和航行在同一海区的其他船舶的安全都非常重要的一切通信任务。
一、 GMDSS 的功能GMDSS 要求海上航行的所有船舶,无论其航行在哪个海区,必须具备以下9 个功能:(1)发送船到岸的遇险报警,至少使用两个分别独立的设备,每个设备应使用不同的无线电通信业务;(2)接收岸到船的遇险报警;(3)发送和接收船到船的遇险报警;(4)发送和接收搜救协调通信信息;(5)发送和接收现场通信信息;(6)发送和接收寻位信号;( 7)发送和接收海上安全信息(MSI );(8)在船和岸上无线电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发送和接收常规无线电通信信息;(9)发送和接收驾驶台到驾驶台的通信信息。
GMDSS 提供的报警方法能够使遇险船舶发射表明其需要立即援助的报警信号。
国际海上搜救公约确立了国际上统一的搜救方案( SAR Plan )。
世界上划分了 13 个搜救区城,并规定了搜救的组织、合作与搜救程序的标准。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要求签约国提供救助业务并要求沿其海岸线提供海岸电台值守业务,按国际海事组织(IMO )于 1985 年制定生效的《搜救公约》,为海上遇险船舶和人员提供协调搜救和援助。
二、 GMDSS 的海区划分按照 1974 年 SOLAS 公约规定,船舶无线电设备是根据其船舶吨位而配备的。
而在GMDSS 中,船舶无线电设备的配备是根据船舶航行的海区来确定的,因而在GMDSS 中 IMO 明确规定了四个海区。
GMDSS 的海区划分(见图1-1-1 )如下:2船舶通信系统概述第1章图 1-1-1 GMDSS 海区划分示意图A1 海区——至少在一个VHF 海岸电台的无线电话覆盖范围之内,并且在此海区可实现船岸 VHF DSC 报警。
此海区从VHF 海岸电台位置向海上可延至约30~ 50 海里作为报警区域。
A2 海区——在至少一个MF 海岸电台的无线电话覆盖范围之内,在此海区可实现船岸MF DSC 报警。
此海区设定为离岸约150 海里的范围,但不包括任何指定的A1 海区。
实际上,A2 海区的覆盖范围已达到离MF 海岸电台250 海里的范围。
A3 海区——在 INMARSAT静止卫星覆盖范围内,即地球南北纬度70 °以内的区域范围,但不包括指定的A1 海区和 A2 海区。
此海区可连续进行船岸报警。
A4 海区——除 A1 ,A2 和 A3 海区以外的区域,基本为南北纬度70 °以外的南北两极附近的海区。
此海区只能使用HF 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报警。
第二节船舶通信系统组成与通信业务GMDSS中的通信系统,可归纳为四大分系统,即地面通信系统、海事卫星通信(INMARSAT )系统、定位寻位系统和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
每一分系统又包含有若干种通信设备(见图 1-2-1 ),通信设备主要包括:(1)地面通信设备,有 MF/HF 组合电台,带有 DSC、 NBDP 无线电传终端设备的电台、便携 VHF 无线对讲机、VHF-DSC 无线电话设备等;( 2)卫星通信设备,有 A 站( 2007 年停止使用)、 B 站、 C 站、 M 站、 D 站、 P 站、 F 站和 E 站等;( 3)定位寻位设备,有应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 )、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 SAR Radar Transponder);( 4)海上安全信息播发接收设备,有航行警告接收机(NAVTEX )、增强群呼( EGC)设备或带 EGC 接收功能的卫星通信设备等。
一、地面通信系统(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s)1.远距离业务在船到岸和岸到船方向通信中,可使用高频(HF)来进行远距离通信。
在INMARSAT系1 Chapter3船舶通信系统统覆盖区域中,既可使用高频通信也可使用卫星通信。
在INMARSA T 的覆盖区域以外,一般指 A4 海区,高频是唯一的远距离通信手段,在4、 6、8、 12 和 16MHz 频带中,指定了远距离通信业务使用的频率。
rtep1 ahC图 1-2-1船舶通信设备总图2.中距离业务中距离业务是在2MHz 频带中的频率上进行的通信。
在船到岸、船到船和岸到船的方向通信中,可在2187.5kHz 频率上使用DSC 进行遇险报警和安全呼叫;在2182kHz 上使用无线电话进行遇险和安全通信,包括搜救协调通信和现场通信。
2174.5kHz 将用于窄带直接印字电报( NBDP )的遇险和安全通信。
3.近距离业务近距离通信业务是在甚高频( VHF )无线电话的频率段的通信。
能进行近距离遇险报警和遇险通信,其频率是:( 1)利用 DSC 进行遇险报警和安全呼叫的156.525MHz ( 70 频道);( 2 )利用无线电话进行包括搜救协调通信和现场通信在内的遇险和安全通信的VHF16 频道的 156.8MHz 。
( 3)日常通信使用的VHF 工作频率。
二、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系统(International Mobil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卫星通信是GMDSS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国际移动卫星(INMARSA T)系统的静止卫星、网络协调站(NCS)、地面站( LES )和移动站( MES )组成的卫星通信网络,可实现南北纬70 °范围之间的全球卫星通信,该系统具有电话、电传、传真和数据的双向通信功能。
在GMDSS 遇险报警、紧急与安全和日常通信中, INMARSAT具有保障海上通信的快速及时、可靠和保密性等特点,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卫星移动站已全部数字化,并趋于小型化和配有计算机4船舶通信系统概述第1章终端,人机对话界面操作十分方便;通信资费得到大大的降低,通信业务也不断发展,可以实现高速接入 Internet 、 E-mail 电子信息业务、实现动态图象的传输;可以实现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 )与移动数据包交换业务( MPDS )等,完成移动端与陆上办公中心之间的数据流的实时交换,实现人们感觉上的零距离的信息交流。
三、定位寻位系统该系统包括定位系统和寻位的搜救雷达应答器等。
目前船舶常用的定位系统为 COSPAS/ SARSAT 定位系统。
1. COSPAS/SARSAT 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卫星、应急无线电示位标( EPIRB )、区域用户终端( LUT )和任务控制中心(MCC )所组成,其工作频率为 406MHz 。
该系统所使用的卫星是低高度极轨道卫星。
该系统目前使用四颗低高度极轨道卫星,为全球包括两极区域在内,提供通过极轨道卫星进行的船对岸遇险报警的功能。
船舶配备的应急无线电示位标(EPIRB ),在船舶遇险时可人工或自动启动(当船舶下沉到水下 2~ 4 米处时,在水的压力下,静水压力释放器被打开,EPIRB 自浮到水面并自动开启)发出包括本船识别码在内的遇险报警信息,当极轨道卫星通过时,由卫星转发器接收处理和中继后,实时或存贮转发到地面上的区域用户终端(现也称为地面站),然后通过陆上公众交换网或专用线路通知任务控制中心和有关的搜救协调中心(RCC),完成船对岸的遇险报警。
2.搜救雷达应答器(SART )在GMDSS 中,搜救雷达应答器( SART )是对遇险船舶或其救生艇筏进行寻位的主要手段。
便携式 SART 可在船上使用,或在救生艇筏上使用。
SART 其工作频率为9GHz 属于寻位设备,是救生艇筏或幸存者使用的主要设备,该设备一方面可为搜救援助单位用来确定遇险事件的位置,另一方面向幸存者表明搜救援助单位已驶近其遇险的地点,可为幸存者带来极大的信心。
当发生海难事故时,搜救雷达应答器人工开启,应答器进入待命状态,当应答器接收到进行搜索与营救工作的船舶或飞机上的9GHz 波段雷达发来的扫描信号后,应答器通过天线发出信号,该信号被9GHz 雷达接收后,在其显示器的荧光屏上显示出由一系列光点组成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