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圈
世界文化圈表格
![世界文化圈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84015495cc22bcd127ff0c00.png)
世界文化圈(区)比较表
文化圈(区)组成范围种族/民族宗教语言文化影响力来源
西欧文化圈西欧、北美、英裔为主基督教英语西欧(英国)澳大利亚
东欧文化圈欧洲东部斯拉夫民族东正教俄罗斯
东亚文化圈中国、日本汉族、大韩儒家思想韩语、中国古代文化朝鲜半岛、大和汉语
蒙古
南亚文化圈印度、巴基斯印度教、印欧语系古印度文明坦、尼泊尔、锡克教、
孟加拉国、斯佛教、伊
里兰卡斯兰教
东南亚文化圈中南半岛、佛教、伊斯多元文化(受马来群岛兰教印、欧美影响)
伊斯兰文化圈中亚、西亚阿拉伯民族伊斯兰教
北非
非洲文化圈撒哈拉以南黑色人种为主班图、苏丹
的非洲语系
拉丁美洲墨西哥及其天主教西班牙语
文化圈以南的美洲葡萄牙语
太平洋文化圈三大岛群神灵、巫术马来-波利
基督教尼西亚语系。
《世界文化圈》课件
![《世界文化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0930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7.png)
3 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对一些地区的文 化圈形成了障碍,需要通 过科技创新来缩小这一鸿 沟。
世界文化圈的文化和语言多样 性
世界文化圈中的文化和语言多样性是其独特之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 解,需要更多的文化敏感性和尊重。
《世界文化圈》PPT课件
欢迎来到《世界文化圈》PPT课件!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探索文化圈的概念、 历史、全球不同地区的文化圈、全球化对文化圈的影响,以及文化交流、传 媒、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重要议题。世界文Leabharlann 圈的历史1古代文明
2
古代文明如埃及、中国、印度、希腊和
罗马等对世界文化圈的形成产生了重要
亚洲
亚洲文化圈涵盖了中东、东亚、 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拥有独 特且多元的传统与现代文化。
欧洲
欧洲文化圈富含着许多古老历 史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现代 艺术和时尚的中心。
全球化对文化圈的影响
文化同化
全球化促进了文化之间的融合,但也可能导致文化同质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文化保护
全球化的影响使人们更加意识到保护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以防止文化的流失和消亡。
文化创新
全球化创造了新的文化机遇和交流平台,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世界文化圈中的文化交流与借鉴
在世界文化圈中,文化交流和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因素。通过吸收其他文化的元素,我们可以拓 宽视野、增进理解、促进和平。
媒体在推进世界文化圈中的作用
传媒的力量
传媒在世界文化圈中起到了促进 交流、跨越国界和宣传文化多样 性的重要作用。
新闻报道
新闻媒体扮演着传播世界各地文 化、讲述故事和传递信息的关键 角色。
社交媒体
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可以与全球 各地的人分享文化,并建立跨文 化的联系和友谊。
世界文化圈教案
![世界文化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b02997f1922791688e8e4.png)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化整合的含义和意义,举例分析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2)通过学习了解世界九大文化圈主要特点及其差异2过程与方法(1)理解文化整合的含义和意义,懂得文化整合与文化同化的区别(2)通过读“世界文化圈”分布图,通过搜集资料,课堂交流讨论了解世界九大文化圈的各自特点及其差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世界九大文化圈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理解世界多远文化是各民族、各地方优秀文化的集成【教学重点】(1)文化整合以及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2)世界九大文化圈的分布、主要特点及其差异【教学难点】文化整合以及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在进入今天的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则资料,叫“中国元素的美国动画片(1998年,迪斯尼第一次把目光转向中国,将中国家喻户晓的古代传奇故事“花木兰从军”搬上荧幕,一个穿着中国元素外衣的美国动画片就此诞生。
10年之后,2008年,梦工厂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中国,于是《功夫熊猫》腾空出世,2011年《功夫熊猫2》接踵而至,“比中国动画还中国”的美国动画,用一种高调姿态进入到了中国市场。
于是乎,一张张贴着“中国元素”标签的美国动画大片,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风”。
细细品味,十年间,美国动画片的中国风可谓愈刮愈烈,而且是愈刮味道愈纯正。
)师:从美国翻拍中国风的动画片这一事例中,同学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文化现象呢?(学生回答:文化整合)师:是的。
从《花木兰》,再到今天的《功夫熊猫》系列,10年间,美国整个影视界,一方面坚持自己传统程式化的美式文化创作模式为主体,同时兼收并蓄的体系越发成熟。
“美国制造”动画之所以洋溢着如此浓郁的“中国风”,是美国文化与生俱来的多元化特点,这种对于全球文化的重新整合再输出,势必会占先机,赢得市场。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的影视及美国动画才一直牢牢占据着全球电影市场的主流。
师:那什么是文化整合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111页,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新课教授第一部分:文化整合师:那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文化整合?师:(ppt)文化整合就是指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
名词解释文化圈
![名词解释文化圈](https://img.taocdn.com/s3/m/116296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9.png)
名词解释文化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文化圈是指在特定地区或范围内,民族、文化、宗教或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群体。
在这个群体里,成员之间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宗教信仰、语言和生活方式等共同特点。
文化圈的形成与文化的传承、演变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圈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对成员群体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方式。
通过对文化圈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各个群体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也有助于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
因此,对于文化圈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介绍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结构,可以包括对每个部分的简要描述和解释。
以下是可能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论述: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其次,我们将在正文部分进行名词解释,以确保读者对文化圈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接着,我们将探讨文化圈的概念及其特点,以丰富我们对文化圈的认识;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探讨文化圈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可以全面而系统地探讨文化圈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解释和探讨文化圈这一概念,分析其在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特点和作用,以期能够加深读者对于文化圈的理解,并为跨文化交流和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同时,通过对文化圈的探讨,也旨在引发对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思考,以及对于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存和互相尊重。
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对文化圈的确切理解,为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和谐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2.正文2.1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的部分应该对文化圈进行定义和解释。
世界九大文化圈比较
![世界九大文化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b7ae32fcc22bcd127ff0c35.png)
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巴西、阿根廷)
天主教
墨西哥金字塔、阿根廷探戈舞、巴西狂欢节和桑巴舞
太平洋
太平洋中的三大岛群(斐济、汤加)
神灵、巫术、基督教
航海、土风歌舞
世界九大文化圈比较
文化圈
范围(国家)
宗教信仰
文化特征
西欧
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英、法、德、美、加、澳)
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乳畜文化、刀叉、尖顶基督教堂、西服
东欧
东欧地区(俄、乌克兰)
东正教
斯拉夫文化、芭蕾舞、圆形穹顶东正教教堂
东亚
亚洲东部(中、日、韩、蒙)
佛教、儒家思想稻米文化、筷子、和服、旗袍等 Nhomakorabea南亚
亚洲南部(印、巴、尼、孟、斯)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泰姬陵、印度舞、高腰长裙等
东南亚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泰、缅、柬、马、印尼、菲)
佛教、伊斯兰教等
吴哥窟、婆罗浮屠
伊斯兰
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埃及、沙特)
伊斯兰教
圆顶尖塔清真寺,长袍
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肯尼亚、尼日利亚)
图腾崇拜、多信原始宗教
非洲舞
世界饮食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饮食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69947ffc8d376eeaeaa31ab.png)
现在世界公认的饮食文化圈,有三大菜系:一为中国菜系,包括中国、朝鲜、日本、东南亚若干国家及南亚一些国家,以中餐为代表,这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菜系。
二是法国菜系:包括欧洲、美洲、大洋洲等许多国家,占地面积最大,以西餐为主题。
三是土耳其菜系:又成为清真菜系,包括中亚、西亚、南亚及非洲一些国家。
还有一个影响力相对不大,但又不能被忽视的俄罗斯菜系。
饮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与人类的兴衰、繁衍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如何科学的饮食,中国历代人们从来未停止过对它的探讨和研究。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了膳食模式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中华饮食文化的渊源,是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说,这是一种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哲学,至今仍在影响我们的饮食生活,中国人的饮食追求是"美味享受,饮食养生",把饮食的味觉感受摆在首要位置上,注意饮食审美的艺术享受。
中国的传统饮食观,不存在营养的壤念,只讲究养生。
饮食养生包括"辨证施食"与"饮食有节"两方面。
原理还是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中国人把饮食作为一种艺术,以浪漫主义的态度,追求饮食的精神享受。
西方饮食的文化特点:西方近代科学文明,对西方饮食习俗的形成影响极大,西方发达的科学,分析食物的成份含量,掌握具体的营养要求,不过是小菜一碟。
西方人对待饮食,首先讲有什么营养,能产生多少能量,味道则是次要的。
如果加热烹调,会造成营养损失,那就半生不熟甚至千脆生吃。
西方人把饮食当作一门科学,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注重饮食功能。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圈是以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为基本地域空间,以域内民众——中华民族大众为创造与承载主体的人类饮食文化区位性历史存在。
迄止19世纪时,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如下:在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内是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黄河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下游地区饮食文化圈、长江中游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青藏高原地区饮食文化圈、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和素食文化圈等12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紧密相连的子文化区位并存的民族饮食文化区域形态。
世界文化圈
![世界文化圈](https://img.taocdn.com/s3/m/a3a60af9ba0d4a7302763a52.png)
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 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宗教: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 教等多种宗教混杂。 语言:基本属于印欧语系。 文化源地:印度。
地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宗教:主要信奉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 教。 文化源地: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多 国影响。
地区: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 宗教:伊斯兰教。 民族:阿拉伯民族。 语言:阿拉伯语。 文化源地:沙特阿拉伯。
专题26 世界地域文化
世界文化圈
• 定义:文化圈又称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的文化
现象和生存方式的地理区域,在同一文化圈内, 种族、名族亲缘关系接近、语言文字、生活习惯 、宗教信仰、思想观念都比较相似,并有共同的 渊源和紧密的联系。 • 组成:文化圈的划分以文化源地为中心,以民族 为单位。 宗教:信奉基督教新教和罗马天主教。 环境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语言:英语、法语、德语等。 特色:风格迥异的西方建筑,基督教庆典、乳畜生 产文化等。 文化源地:英国。
地区:东欧地区。 宗教:东正教。 民族:以斯拉夫名族为主。 语言:俄语。 环境气候:大陆性气候 特色:圆形穹顶的东正教堂、精湛的芭蕾舞技术,构成了亮 丽的斯拉夫文化风景。文化源地:俄罗斯。
地区: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蒙古。 宗教:佛教。 民族:汉族,朝鲜族,大和民族等。 语言:汉语,日语,韩语。 特色:中国旗袍、日本和服、朝鲜高腰 长裙、蒙古袍,组成东亚特有的服饰 文化。 文化源地:中国。
亚洲某地,位于45°E、20°N,该地所在国家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 1.该地属于的气候类型是.......................................................................... (C)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该地在世界文化圈中属于...................................................................... (A) A.伊斯兰文化圈 B.南亚文化圈 C.东南亚文化圈 D.非洲文化圈 3.该地所属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是...............................(C) A.茶叶 B.锡矿 C.石油 D.咖啡
世界地理文化圈中国地域文化
![世界地理文化圈中国地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ac02faeccbff121dd3683f4.png)
地理文化圈整理【世界文化圈】1.西欧文化圈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了(乳畜)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刀叉,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建筑,展示了浓郁的西方文化风情。
2.东欧文化圈,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信奉(东正)教,文化深受(俄罗斯)的影响。
东正教堂、俄罗斯精湛的(芭蕾舞)艺术,构成了靓丽的文化风景。
3.东亚文化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
(季风)气候造就了本地区的(稻米)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筷子;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朝鲜的(高腰长裙)和(蒙古袍)组成了东亚特有的服饰文化。
4.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是古文明中心之一,受(古印度)文明影响,语言数据印欧语系,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混杂;印度(泰姬陵)等各式宗教建筑,(纱丽)服饰等,展现了独特的南亚风情。
5.东南亚文化圈,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
主要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而(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
(吴哥窟)、(婆罗浮屠)等各种宗教建筑以及多姿多彩的宗教节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
6.伊斯兰文化圈: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阿拉伯)民族占主导,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预防日晒和风沙。
(清真寺)(建筑)和朝(麦加)方向虔诚祈祷的穆斯林,是这里随处可见的风景。
7.非洲文化圈,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民族、宗教复杂。
多信奉(原始)宗教,原始的(图腾)崇拜。
8.拉丁美洲文化圈,包括(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
(完整word版)世界地理文化圈+中国地域文化整理
![(完整word版)世界地理文化圈+中国地域文化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3970bf6a26925c52cc5bfb1.png)
地理文化圈整理【世界文化圈】1.西欧文化圈包括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新)教;文化深受西欧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造就了(乳畜)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刀叉,不同风格的(西方古典)建筑,展示了浓郁的西方文化风情。
2.东欧文化圈,以(斯拉夫)民族为主的东欧地区,信奉(东正)教,文化深受(俄罗斯)的影响。
东正教堂、俄罗斯精湛的(芭蕾舞)艺术,构成了靓丽的文化风景。
3.东亚文化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文化圈,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汉字)的影响。
(季风)气候造就了本地区的(稻米)生产文化,居民普遍使用筷子;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朝鲜的(高腰长裙)和(蒙古袍)组成了东亚特有的服饰文化。
4.南亚文化圈,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是古文明中心之一,受(古印度)文明影响,语言数据印欧语系,民族、语言、宗教都比较复杂;(印度)教、锡克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混杂;印度(泰姬陵)等各式宗教建筑,(纱丽)服饰等,展现了独特的南亚风情。
5.东南亚文化圈,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文化受(中国)、(印度)、及(欧美)影响,丰富多样。
主要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而(菲律宾)是亚洲唯一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
(吴哥窟)、(婆罗浮屠)等各种宗教建筑以及多姿多彩的宗教节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特色。
6.伊斯兰文化圈:分布在(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阿拉伯)民族占主导,传统服饰是宽松的(阿拉伯)长袍,可预防日晒和风沙。
(清真寺)(建筑)和朝(麦加)方向虔诚祈祷的穆斯林,是这里随处可见的风景。
7.非洲文化圈,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种族以(黑)色人种为主,民族、宗教复杂。
多信奉(原始)宗教,原始的(图腾)崇拜。
8.拉丁美洲文化圈,包括(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使用(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信奉(天主)教。
文化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d692add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8.png)
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文化全球化 1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我们不妨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称之为“全球化文化”(globlized cultures)。
对全球化文化特性的认识就是对文化全球化的把握。
文化全球化 2第一,文化全球化不是某一种文化的扩张和垄断,如人们担心的“美国化”、“中国化”。
也不是世界上的主要文化,如“文化”。
而是包括一切文化的整合体。
当今世界存在着各种文化群体,他们在世界融合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各自的特征、自我肯定和认同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产生多种多样的担忧和抵抗。
这些矛盾和冲突不是表现为某一两种文化的对抗,也不只是与主要文化有关。
例如,“日本化”对韩国的威胁就要比“美国化”大得多。
而柬埔寨更害怕“越南化”,斯里兰卡害怕“印度化”。
各种“文化圈”,如“中华文化圈”等等,从某方面来说是一种想象性的群性,从另一方面来说则制造了文化间的“壁垒”,形成更大范围的文化垄断。
我们所说的全球化文化涉及的是一切文化。
第二,文化全球化不是建立在土地疆域划分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而是建立在文化主体——人的基础上的文化。
英国著名学家汤因比为解释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提出“挑战与回应”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该民族对其所生成所作的挑战的一种回应。
也就是说,每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对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人们从环境的不同归纳出东西文化的差异。
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扩大和日益复杂,文化的差异更加明显。
即使同一社会的成员,由于个体的不同也存在着文化差异。
而不同的民族国家、不同疆哉的人也能有着同样的文化观。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差异和依存关系,人的神圣性和普遍人性便成为能维持人类共同性和一致性的文化理念。
如“民主”、“自由”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
世界九大文化圈比较
![世界九大文化圈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3faf5e189eb172ded63b7f3.png)
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等
泰姬陵、印度舞、高腰长裙等
东南亚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泰、缅、柬、马、印尼、菲)
佛教、伊斯兰教等
吴哥窟、婆罗浮屠
伊斯兰
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埃及、沙特)
伊斯兰教
圆顶尖塔清真寺,长袍
非洲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肯尼亚、尼日利亚)
图腾崇拜、多信原始宗教
非洲舞
拉丁美洲
墨西哥及其以南的美洲地区(巴西、阿根廷)
天主教
墨西哥金字塔、阿根廷探戈舞、巴西狂欢节和桑巴舞
太平洋
太平洋中的三大岛群(斐济、汤加)
神灵、巫术、基督教
航海、土风歌舞
世界九大文化圈比较
文化圈
范围(国家)
宗教信仰
文化特征
西欧
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英、法、德、美、加、澳)
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乳畜文化、刀叉、尖顶基督教堂、西服
东欧
东欧地区正教教堂
东亚
亚洲东部(中、日、韩、蒙)
佛教、儒家思想
稻米文化、筷子、和服、旗袍等
南亚
高二地理世界文化圈知识点
![高二地理世界文化圈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fbf73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c.png)
高二地理世界文化圈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世界文化圈。
世界文化圈是指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特征的地域区域。
本文将介绍高二地理中与世界文化圈相关的知识点。
一、世界文化圈的定义世界文化圈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且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特征的地域区域。
它包括语言、宗教、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共同特征。
二、文化圈的分类1. 语言文化圈语言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不同地区的语言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差异。
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文化圈有汉藏文化圈、印欧文化圈、日韩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等。
2. 宗教文化圈宗教是人类的精神追求和信仰体系,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主要的宗教文化圈包括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教文化圈、佛教文化圈、印度教文化圈等。
3. 生活方式文化圈生活方式文化圈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例如,东亚文化圈注重礼仪、尊重长辈;西方文化圈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等。
4. 社会制度文化圈不同地区的社会制度也是文化圈的一部分。
例如,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公有制和社会公平;资本主义国家重视市场经济和个人权利。
5. 艺术文化圈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不同。
例如,中华文化圈注重传统绘画和书法;西方文化圈倡导现代艺术和创新。
三、地理条件对文化圈的影响地理条件是形成文化圈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条件可以包括自然环境、气候、地形等。
例如,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差异,进而影响了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四、世界文化圈的意义与影响1. 文化交流与融合世界文化圈的形成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2. 世界和平与稳定世界文化圈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各地区之间的理解与合作,减少文化冲突,并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贡献。
3. 跨文化的共同价值世界文化圈的存在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人类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世界上的五大文化圈
![世界上的五大文化圈](https://img.taocdn.com/s3/m/7d786f2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3.png)
世界上的五大文化圈1 ) 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圈)代表天主教(以及新教各派)文化,后来突出科技文化,包括英美等世界多数国家。
西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主要是以白种人的居住地为主,包含欧、美、纽、澳等地。
西方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是:议会政治(政治)、实行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经济)、中产阶级为社会上的主要力量(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基督教的价值观仍为主流以及重视消费与享受(文化)。
2 ) 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代表儒学文化和后来的佛教文化,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等国,以及以华语作为民族语言之一的新加坡。
因为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文化扩散中心,所以中国成为东亚文化圈的核心,而表现在东亚文化圈的共同特色有:汉字、儒家思想(例如这些地方都设有孔庙)、以中国律法为蓝本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中国化的佛教。
3 ) 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代表伊斯兰教文化,包括阿拉伯国家(埃及、沙特阿拉伯等)以及信伊斯兰教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伊朗、巴基斯坦等)。
其特色就是直到今日仍虔诚地保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使用。
东南亚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等等。
4 ) 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代表印度教和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老挝、柬埔寨等。
印度文化圈的特色表现在对梵文系字母的使用和印度教的宗教信仰上。
5 ) 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圈)代表东正教文化,主要是在俄罗斯、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为主;而东欧文化圈所展现出的主要特色有:以东正教为其宗教信仰,使用斯拉夫字母;而在政治方面,在苏联尚未瓦解之前,因为东欧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皆受其控制,所以都倾向极权专制,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但这些现象已随著苏联的瓦解而有了改变,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逐渐向西方文化圈结合、靠拢。
世界文化圈-亚洲
![世界文化圈-亚洲](https://img.taocdn.com/s3/m/be3ee964ad02de80d4d840ad.png)
亚洲是什么样的?
面积440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41亿多 48个国家
1000多个民族
亚洲的邻居
西:欧洲
北:北冰洋 南:印度洋
东:太平洋
北亚
中亚
西亚
南亚
东亚 东南亚
亚洲分为: • 东亚 5个国家 • 西亚 19个国家 • 北亚 1个国家(欧洲) • 南亚 7个国家 • 中亚 6个国家 • 东南亚 11个国家
印度尼西亚
H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o आपके हालचाल कै से हैं
越南 Xin chào
南亚
面积:约437万平方千米。 人口:10亿多。
宗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
国家:7个
代表国家:印度、孟加拉、印尼、斯里
兰卡
南亚-印度
国旗
中文 你好
英语 Hello
泰姬陵 ( tài jī líng ) 印地语
东亚
面积:约1170万平方千米。 人口:17亿多。 国家:5个
民族:汉、大和、朝鲜族、蒙古族 宗教:佛教、道教
主要国家
中国
日本
朝鲜
韩国
蒙古
长城
富士山
金刚山
青瓦台
蒙古包
语言和服饰
中文 你好
韩语 안녕 하세요 俺娘拍死有
日语 こんにちは 狗迷七娃
蒙古语 Сайн байна уу
三百诺
居住和饮食
आपके हालचाल कै से हैं
排灯节 咖喱
纱丽
中西亚
面积:约1120万平方千米。 人口:9亿多。
宗教:伊斯兰教
国家:25个
代表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 坦、沙特
中西亚-沙特
世界文化圈
![世界文化圈](https://img.taocdn.com/s3/m/c9a8e21da32d7375a41780b1.png)
三、世界文化圈
6、伊斯兰文化圈
分布地区——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
特点——气候炎热干燥、典型的伊斯兰宗教文化地区 阿拉伯民族为主
文化事物和现象——阿拉伯长袍 清真寺 古兰经 麦加清真寺
三、世界文化圈
7、非洲文化圈
分布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
②社会因素——文化整合与政治、经济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③人口、民族迁移因素——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 和整合。 ④文化自身因素——优秀、合理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文 化,在文化整合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⑤时间因素——需要长时间的选择和吸收,逐渐融合。
三、世界文化圈
定义:文化圈又称文化区,是指具有相似的文化现 象和生存方式的地理区域。
特点——以黑色人种为主、班图和苏丹语系 崇尚自然、信奉原始宗教
文化事物和现象—— 图腾崇拜 神秘的宗教仪式 刚劲粗犷的鼓声和舞蹈
三、世界文化圈
8、拉丁美洲文化圈 历史上曾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
分布地区——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特点——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融合 文化事物和现象——墨西哥金字塔 阿根探戈舞 巴西桑巴舞和狂欢节
三、世界文化圈
4、南亚文化圈 分布地区——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 斯里兰卡等。 特点——印欧语系,民族、语言、宗教复杂 深受古印度文明影响。 文化事物和现象——泰姬陵、种姓制度、印度舞蹈
三、世界文化圈5、东南亚文源自圈分布地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特点——受中国、印度及欧美等多种外来文化影响 (多元文化)
有利于研究古代文明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