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新部编本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巧设情境感悟历史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传入中国。

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

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近代科技发明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变化和中国近代发明出现较少、社会变化较为缓慢的原因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近代科技成果的图片,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师生互动方式,通过提问、欣赏、表演、讨论完成有关知识的处理、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脑习惯。

学生自主编排小品: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现辛亥革命前后的习俗、礼节和称谓等变化,从中体验变化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的传入,它在改造着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但是,中国社会生活的这些变化客观上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教学重点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重点突破:

用大量的图片、音频资料等,增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变化的感性认识。

通过学生表演的短剧来使学生深刻体会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层面以及对近代进步思想的更深思索。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近代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进程感,形成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难点突破:

由于社会生活出现的变化是由西方文明传入导致的,所以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一方面是以中华民族沉沦为代价,另一面对中国来讲也是进步的体现。这些认识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图片、对比

照片、音频资料等辅助讲解,并指导学生编排短剧,从而创设情境,在引导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

讨论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自主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式学习)

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在感悟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讲述法、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授课及学生展示都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学习)

课前导学

发给学生预习提纲,全方面、多角度地进行自主学习。

了解近代由于西方工业社会文明的传入,中国社会的变化发展情况。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小组的主要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音频资料

学生准备:编排历史短剧;准备所需道具;查阅相关资料;制作简单幻灯片

教学渗透点

在讲授“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这一子目中,引导学生思索近代交通工具出现的原因,如何理解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带给中国的变化。

在讲授“近代社会习俗变化”这一子目中,帮助学生自主编排历史短剧《体验民主》,通过在全班选定角色、设计人物对白、推敲人物动作、引导观察思索等一系列教学过程,逐步使学生深刻体验辛亥革命前后习俗、礼节和称谓等变化,并从中体会变化的意义。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更好的再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及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真正发挥其主体地位,通过自身演绎寻求历史、思索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咱们给给老师加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喊一、二、三加油,让各位领导老师看看我们240班同学的风采,好不好!同时对今天来参加历史课的领导评委表示欢迎。

(一)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上海世博会的视频,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让我们见到了很多高科技的产品,体会到了城市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美好。那么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清末明初,看看发生在一个家庭里的变化。

(二)学习新课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齐读一遍;明确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现在我们开始踏上今天的学习之旅。

⏹ [教师引导]:这一天,小明家收到了一份电报,于是小明和妈妈展开了一段对话。请

班级著名演员饰演小明及妈妈。请同学们从对话中开始我们本堂课的第一轮小组竞赛,进入想想看环节,用两分钟时间思考讨论以上与对话有关的三个问题

⏹一、请同学们从对话中找出当时出现了哪些新事物?

⏹二、你们可曾想过,如果没有火车轮船,外公来上海得坐什么车?花多少时间?

⏹三、如果没有电报,外公如何与小明一家联系?古时候,我们的先民用哪些方式传递信

息?

时间到,三个组的组长请抽签,然后安排组员展示你们那组抽到的题目的答案。好,各组的成果已出来了,公布真相的时间也到了,让我们试目以待看看战果如何?

一:电报、火车、轮船

二:陆则是骑马坐轿、水则乘船。即走旱路、又走水路。一春一秋,一年时间。

三:飞鸽传书、点烽火、驿站、、、、

[教师讲述]:总之,在那个古老年代,人们陆则骑马坐轿,水则乘舟,属于典型的慢节奏。外公从昆明到上海既要走旱路,又要走水路,把当时所有的交通工具试了个遍才到上海,仅在路上花费了近半年时间,再加上回程,这一往一返,一春一秋,一年时间搭进去了!

当我们在使用这些慢节奏的交通工具时,西方已经响起了火车、轮船的轰鸣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以蒸汽为动力,马力大,速度快,不久传入中国。让我们欣赏一组图片旧式的交通工具:落后的轿子,人力车,及旧式马车、运煤木轨车。再看一段视频。

[课件出示图片]:再看一段视频。早期的火车头、明轮(从鲜明的对比中可以感受新式交通工具带来的方便快捷)

[教师过渡]: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给近代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同时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当然我们不用出门也可以与远方的亲友联系,像外公不用出门,用电报传达他要来上海的信息。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电报房。

[教师引导]:电报的诞生克服了这些信息传递方式的局限性,开创了用电来传递信息的时代,从此不管相隔多远,联系都不成问题。当然相对当时的电报而言,我们现在的通迅每天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变为现实。这是本课的第一变:交通通信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迅在中国的变化(火车、轮船、电报)

[教师过渡]:外公凭借便捷的交通工具、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终于到达目的地上海。在上海,他同样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大开眼界!再请本班哪位记者上来大家报道本课第二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