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艺术鉴赏论文(徐悲鸿赏析)
恩师徐悲鸿作品赏析
恩师徐悲鸿作品赏析
徐悲鸿的作品赏析
徐悲鸿,中国近现代画坛的杰出画家,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世界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充满了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时代精神。
徐悲鸿的作品以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为特点,展现出他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他的画作注重细节的刻画,同时又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徐悲鸿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他的画作中常常出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书法、诗词、山水等,这些元素在他的画作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和呈现。
同时,徐悲鸿的作品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他的画作中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情感真挚动人,展现出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徐悲鸿的作品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画作在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展现出他卓越的绘画技巧和艺术天赋。
总之,徐悲鸿的作品是中国近现代画坛的瑰宝,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内涵丰富、艺术价值高,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欣赏的优秀艺术作品。
1。
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及其艺术思想-美术论文-艺术论文
徐悲鸿的绘画风格及其艺术思想-美术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徐悲鸿的绘画风格被称为画坛金陵三杰之一的徐悲鸿,诞生于19世纪。
当时正值西方涌入中国的时期,在此环境中长大的徐悲鸿深受西方艺术的影响。
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即将西方的写实运用到中国画中,改变了中国画的格局和面貌,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
徐悲鸿的创作活动大致分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的特殊经历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及思想。
(一)留学期间(1919~1927年):欧洲古典写实主义风格。
徐悲鸿自幼受到了朴素绘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的父亲。
徐悲鸿的父亲是民间肖像画师,以为人绘画肖像为生。
在传统观念里,肖像最大的要求就是形似。
故而徐悲鸿的绘画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一点可从其早期绘画作品中的逼真和形似找到印证。
后徐悲鸿受梁启超思想的影响,先后到日本、法国求学。
在日本期间,徐悲鸿认识到了西方影响下的日本绘画已经渐能脱去拘守积习,而会心于造物,在对比了日本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之后,徐悲鸿逐步形成了对写实、务实风格画风的欣赏。
徐悲鸿初到法国留学时,恰逢现代主义流派风靡法国,不过徐悲鸿接受的是正规学院派教育,其老师达仰也是一名写实主义画家。
故而,徐悲鸿对欧洲古典写实主义格外推崇。
这一时期的徐悲鸿国画作品较少,油画作品较多,其1923年的油画作品《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术展。
随后的《持棍》《箫声》《自画像》等作品均获得了法国美术界的一致好评。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徐悲鸿作品是其创作阶段的第一个小高峰,画作众多,对色块的运用和西方光照明暗的对比,也使得其油画作品得到了完善,已经具备了西方作品的写实技巧。
(二)回国后(1928~1936年):中西文化相结合的艺术风格。
回国后,徐悲鸿大力主张素描是一切绘画造型的基础,倡导通过西方写实主义改变中国画的现状。
可以说,徐悲鸿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位素描技艺的传导者。
浅析徐悲鸿《奔马图》及其艺术思想对中国画的影响
美 术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机 。第三 , 使用 人体模特 , 训练 人体 写生。学 画应从人物画入
手, 兼学花 鸟 、 动物 , 以此革 新。 徐悲鸿 学习西 画的 目的就 是发 展 中国画, 吸收 中外传统艺 术的精髓 , 保持 中国画纯正的气息。
以线条 勾 勒马 的外部 轮廓 , 以水 墨浓 淡突 出明 暗 , 交代体 面关 系。古 人画 马 多以工 笔静态描绘 , 设 色淡雅 , 精致细腻 , 形 态写 实。 而徐 悲鸿笔下 的马形态 多样 , 把 国画的写意 与西 画的严谨 融为 一体 , 他笔 下的奔马 以浪漫 的手法 隐喻 民族危 亡之 际 中华 儿女的英勇奋发。 2 . 笔墨技法
业培养 了大批优秀 的 美术人才。 由于他 的杰 出贡 献, 被誉为“ 中国近代绘 画之 父” 。 2 . 徐悲鸿 的西方求学之路
到 忽视 , 保 守 的文人 画派 和封建 思想仍 然影响着 中 国画的创 新 与发展。针对 中国画, 徐悲鸿大胆提 出 了三个 方面的革新: 第一 , 笔 墨和素描 融合, 把 素描 融入笔墨 , 就会形成“ 水墨加
3 . 艺 术 思 想 徐 悲鸿 认 为 马 和 人 一 样 “ 愿 为 知 己者 用 , 不 为昏庸者制 ” 。 。
徐悲鸿先生学养深厚 , 其在诗文 、 书法 、 绘 画等
各个领域都有非凡 的成就 , 在近现代艺术 史上有着
十 分 显 赫 的地 位 。 在 艺 术上 , 他 将 西 洋 画技 法 完 美
在 人们 的心 目中, 马是人 才的象征 。徐 悲鸿 以马 为载体托物 抒 情, 希 望 中国人像马一样 顽强 、 拼搏 。因为马具有非 凡的精神 品 质, 最能体现徐 悲鸿 的个性和 思想 。 徐 悲鸿精研 中外美 术史论 与技法 , 深感 中国画革新 的必要
论徐悲鸿油画作品《奴隶与狮》的创作理念及艺术风格
论徐悲鸿油画作 品《 奴隶与狮》 的 创作 理念及艺 术风格
刘 峻
( 安 文 理 学 院艺 术 学 院 , 西 西 安 7 0 6 ) 西 陕 10 5 摘要 :奴 隶与 狮》 不 但是 中 国油画 史上 非 常 重要 的 油 画 艺术 《 作品, 而且在 中国现代 美术 史上 具有 其 重要 意义 。它对我 们 了解 徐
任 伯年 、 白石 、 齐 高剑 父 、 少 昂 、 大 干等 人 的画 作数 百 幅 以及 文 赵 张 玩、 古籍 等 珍 贵 文物 。14 年 , 91 日军突 袭 珍 珠 港 , 而 进 攻 陷新 加 继 坡 。徐 悲 鸿匆 忙 中搭 乘 最 后离 开 的船 只 , 经缅 甸 回 国 , 将 大量 物 而 品, 尤其 是 包 括《 奴隶 与狮 》 内的 4 件 油 画精 品留 下 。他 的好 友 在 0
待 传 统 、 挥 所 长 , 有 着重要 的启 迪 作用 发 都
关 键 词 : 悲鸿 ;奴 隶 与狮 》 艺术风 格 徐 《 ; 中 图分类 号 : T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2 l2 1 ) 30 1 - 2 1 7 - 1 ( 0 2 0 - 2 7- 1 - 0
创作 心理 的视 觉依 据 。 1 8 年 出版 的 《 悲鸿 画集 》 在 98 徐 和新 近 出版
的 《 国艺 坛 巨 匠 徐 悲鸿 》 , 收 录 了 若 干幅 与 油画 《 隶 与 狮 中 中 都 奴 子》 有关 的 素描稿 , 过进 一 步 图像 比对 , 通 我们 可 以看 到 , 创 作 初 在 期徐 悲 鸿 曾经 更 倾 向于 将画 面 定 格 为奴 隶 与 狮 子初 遇 时 的情 景 , 因为在 其 中 一幅 关于 奴隶 的素描 稿 中 .其面 部被 塑 造 为某 种惊 恐 的表 情 , 人物 动作 充 满动 势且 呈逃 避 之状 。然而 在最 终 的定 稿 中 , 奴 隶 的形 象 虽仍保 持 了某 种 恐惧 的姿 态 。但 是人 物 的动 势被 有 意 消 减 了 ,这 种 变动 使 整个 画面 被 上升 到人 与 猛兽 之 间 的微 妙 关 系 和 复热 理 活动 的层 面 。 《 奴隶 与狮 子 》 虽然 大 量保 留 了欧 洲 古典 主义 油画 的精 细 罩染 技巧 和 造型 规范 ,但是 徐 悲鸿 仍然 努 力通 过别 出 心裁 的构 图 刻划 了 山洞 之外 的灿 烂 风景 ,并以 充满 跳跃 感 的 多彩 笔触 来表 达 阳光 与天 空 , 此来 对 比洞 内 的黑 暗和 压抑 , 以 使整 个 画面 具 有明 显 的抒 情和 写 意的 韵味 . 符合徐 悲 鸿一 直追 求 的“ 意” 写 派画 风 。 以作 品 加 当 中仅 有的 两个 主要 形 象 :狮子 和 奴隶 被 巧妙 的安 排在 一 个 幽暗 山 洞 的 内 外 , 左 一 右对 视 着 , 得 画 面 呈 现 出 “ 阳相 持 ” 局 一 使 阴 的 面, 极具 外 在 张力 与 内在 的紧 张性 , 剧 了人 与 狮 的 紧张 关 系 , 加 而 用来 遮盖 奴 隶下 体 的暗 红色 围布 ,既 在 大块 的黑 中起 着 活跃 是 觉
徐悲鸿油画《愚公移山》赏析
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 形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时代性和地域性条件 的限制. 所谓“时代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 个时代才有,而不可能出现在别的时代; 所谓“地域性”是说某些题材只有在这 个地域不断出现,而对另一个地域来说几 乎是不可能的。
抗战时期的手 绘宣传海报
太阳光辉暖 万代(中国画) 1972年 亢佐田
荷兰画家鲁本斯的油画《殴打婴儿》2002年易 主,购买者竟不惜出资7350万欧元。
《 红 磨 坊 的 舞 会 》 雷 诺 阿 1990 年 万 美 元 。 7810
《没胡子的自 画像》 荷兰 凡高 1998年 7150万美元
这类问题当然也是美术 鉴赏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我们在询问一件美术作品的价格时,从某 种角度上讲,我们是在问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和 情感值多少钱?
问题思考:
怎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判断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美术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判断依据:
把握美术作品本身的时代性、地域性、创造性。
时代差异导致美术作品价值判断上的差异。
找 二 处 不 同
感 谢 您 的 关 注
主人翁是作者的父
亲吗? ② 为什么在形象上是 满脸苍桑? ③ 为什么画面是金黄 色的? ④ 为什么主人翁的耳 朵上夹着一支圆珠笔? ⑤ 作者没有到过农村, 没有生活在哪个年代,能 否画出这件作品? ⑥ 《父亲》作品的意 义和价值是?
题材: 以领袖像的规格表现 中国最普通的农民 艺术手法: 照相写实的方法 时代背景: “文革”结束后不久 创作的. 作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 最大的美术作品之一
他那古铜色的脸长期的艰苦岁月造成的那条条车辙似的皱纹柴耙似的双手以及缺牙的嘴巴无不饱含着画家深沉的情感和对造成这一现实的深刻反思从而激发起人们对现实特别是对广大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徐悲鸿画作赏析
徐悲鸿画作赏析
《田横五百士》 油画,198x355厘米,1928—1930年作, 徐悲鸿纪念馆藏 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 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桂林风景
1934年
布面油画
56×74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风雨鸡鸣》 中国画,纸本设色, 132x76.5厘米,1937年 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喜马拉雅山 36×52cm 1940年
群狮 1943年 纸本设色 国画 113×217厘米
神鹰图
抗日战争期间
纸本水墨 国画 32.5×26厘米
灵鹫 121×92cm 1942年
《愚公移山图》
1940年,纸本设色,1.43×4.24米,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家以宏大的气势、 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厘 米
国 纸 群 画 本 奔 设年马 色 1939
95×181
纸群 本马 水 墨 厘 国 米 画 年
110×122
1940
1941
中 国 年画 作, ,纸 徐本 悲设 鸿 马 》
76x130
饮马 78×58cm 1943年
1.大树双马 2.《三马图》 (作于1944年)
浅析徐悲鸿绘画的艺术特色
浅析徐悲鸿绘画的艺术特色作者:刘俊梅来源:《当代人(下半月)》2018年第04期一、徐悲鸿简介徐悲鸿(1895-1953),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近代著名画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
徐悲鸿先生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平民家庭。
他的父亲徐大章是一名私立学校教师。
徐悲鸿9岁时,就跟着父亲学画画。
20岁入震旦大学,得到著名的油画家周湘等大家的赞扬和指导。
而同样结识了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因此而胸怀兼济天下的豪情。
后来他获赴日资助,在日本,徐悲鸿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画家的创作技法与画作境界。
徐悲鸿回国后受聘为北京大学导师。
此时,遇到了蔡元培、鲁迅等名人,开始信奉“德先生”与“赛先生”的思想,追求民主与科学。
24岁时到法国深造,开始接受正规的西方绘画教育。
32岁这一年回国开始在各大高校从事教育工作,致力于美术教学事业,他还继续发展自己的艺术和革命事业。
二、徐悲鸿的绘画艺术特色徐悲鸿十分擅长油画素描和中国画。
他把中西合璧奉为自己的创作理念,画作独特新颖。
他的油画注入国画的留白与写意的韵味,国画则注入了油画工巧的风格。
(一)徐悲鸿绘画艺术中中西结合的特点综合大量的实例来观察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可谓“画如其人”,具体则表现为中西合璧的风格特点。
这样说,想要更好地了解徐悲鸿的作品风格,应重点解析中西合璧的技巧,领悟西方的现实主义与中国写意风格的不同。
徐悲鸿的艺术语言,如他的绘画选择,他的绘画风格和他的创造性思维,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此外,徐悲鸿的中国画主要是笔墨晕染为传统地手法。
借助于干湿晕染线条和墨彩来绘画人物形象和描绘写意意境。
徐悲鸿的中国画综合了追求比例、黄金解剖、具象透视等方法。
徐悲鸿对国画有着十分深切的改良,中心点在于:一方面古代绘画技法优秀的地方我们要坚守,对于一些濒临失传的技法要拯救,不好的要加以更改。
另一方面,对于西洋技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中西合璧。
然后将它们去融入生活。
徐悲鸿在继承民族文化上十分认真的分析了我们的民族传统国画的风格与境界,然后做了大量详实的解析文化意蕴与写意技法的融合探讨。
徐悲鸿油画作品欣赏
徐悲鸿油画作品欣赏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镇⼈,他⼀⽣阅历丰富,是我国的艺术巨匠,同时徐悲鸿也是杰出的美术教育家。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正逐步⾛进现代之时,他⽆疑是我国艺术界举⾜轻重的⼈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活⽓息的萎靡颓风⽽⼤声疾呼,徐悲鸿学贯中西,他将西⽅的精湛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阔天地。
徐悲鸿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
《⽥横五百⼠》徐悲鸿的成名⼤作《⽥横五百⼠》场⾯宏⼤,作品中共画有27个⼈物,故事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儋列传》,司马迁感慨地写道:“⽥横之⾼节,宾客幕义⽽从横死,岂⾮⾄贤!”可见徐悲鸿作此画是受太史公的感召。
徐悲鸿借此历史故事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会⿊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对民族危亡,百姓疾苦,徐悲鸿⽤他⼿中的画笔,为民请命,奋⼒呐喊。
《奚我后》该画构思于1931年,1933年完成。
名字《奚我后》来⾃《尚书·仲虺之诰》:“奚我后,后来其苏。
”《尚书》中“奚我后”⼜作“奚予后”,“等待我们的君主”之意。
其背景是描写夏代末年夏桀统治暴虐,商汤带兵前去讨伐,⼈民殷切地期待商汤来解救⾃⼰。
该作品创作时,正当“九⼀⼋事变”以后,东北⼤⽚国⼟沦亡。
徐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了⼈民渴望得到解放的愿望。
据说这幅画曾和徐悲鸿的另⼀名作《⽥横五百⼠》⼀起悬挂在南京中央⼤学礼堂,观者⽆不⼼动。
《愚公移⼭》《愚公移⼭》取材于《列⼦·汤问》中⼈们熟悉的“愚公移⼭”故事。
画家创作这幅巨作,是希望中国军民以愚公移⼭的精神艰苦奋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观众会发现,油画画⾯⾃左⾄右展开;左边是愚公与邻⼈“孀妻”对话,愚公左右各⼀⼩孩,⼀在吃饭,⼀在运⼟;再右是⼏个⾝强⼒壮的⼤汉挖⼟不⽌,⼈物顶天⽴地。
整个画⾯充满征服⼤⾃然的豪情壮志。
《愚公移⼭》作品画⾯中有⼀个像鲁智深的⼈物造型,这个⼈物的原型竟然是⼀位印度厨师。
徐悲鸿绘画艺术鉴赏
徐悲鸿绘画艺术鉴赏泰戈尔 1940年纸本设色50cm×50cm徐悲鸿纪念馆藏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
现代中国画大师,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摹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
1927年归国,历任中大艺术教授、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
徐悲鸿极力推崇和赞赏任伯年的人物肖像画,提倡写生,反对摹古。
《泰戈尔像》是徐悲鸿写生肖像画的代表力作。
虽然,画家在这幅画中明显地运用了西方的绘画方法,但是呈现出来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
人物造型以线为主,脸部染色结合素描方法,以形写神,这是徐悲鸿开创的肖像画法,个人风格明显。
图中背景以中国的传统花鸟画方法处理,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画面注重主要人物的内在心理刻画,整个画面显出文雅、静寂,文化氛围浓厚。
献寿图设色纸本镜片1936年作 (840万元,2010年西泠秋拍)喜马拉雅灵鹫 1941年作 (3220万元,2011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喜马拉雅灵鹫》是悲鸿大师的巨制。
徐悲鸿1941年(辛巳)从印度返马来西亚至槟城,应挚友“兰庐”主人之请而作此画。
大师早一年即1940年(庚辰)游印度时,在喜马拉雅山大吉岭一带,画了不少灵鹫写生。
回槟城,大师向“兰庐”主人亲述灵鹫神态逼人,气势雄伟的动人姿态,并将之入画,遂成此幅。
1942年1月,日军侵略的战火弥漫整个马来西亚,悲鸿大师不得不在仓促下乘最后一班轮船离开,途经缅甸入云南,至昆明大观楼,又见美鹫,赞叹之余,创作了《灵鹫》,这便是徐悲鸿纪念馆珍藏的著名藏品。
以彩墨画鹫是大师的独创,从其写生稿和两件完成稿可以看出,杰出的造型能力为徐悲鸿的水墨画创作提供了其它艺术家很难达到的一种写实高度,尤其是动物姿态的塑造,在悲鸿浪漫、悲情的笔墨渲染之后,更呈现出一种英雄颂歌式的交响曲氛围。
浅析徐悲鸿
浅析徐悲鸿《奔马图》表现力美术师范(一)班20110505136 曾萍【摘要】:徐悲鸿的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美术界都家喻户晓,他笔下的马给人一种奔放豪放之感,在现实主义的形态下又有一种浪漫主义的味道,同时将西方造型的严谨与中国水墨结合,他将自己心中伟大的理想完美的融合在作品里。
《骏马图》中的马雄俊矫健,同时也给予了作者的个性、理想,也隐喻了当时的中国正将崛起,坚强不屈的精神。
【关键词】:徐悲鸿,写实主义,中西结合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家,也是为大家所认识的伟大的艺术家。
衡量一位画家和他的作品的正真的价值,在于他所塑造的形象是否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精神,所要表达的艺术内涵是否有向前的进步,是否有一种创新的精神,是否为后人提供了正确的积极的的可以学习前进的东西。
而徐悲鸿所画的马完全可以与历代的画家所媲美。
打开历史的画卷,唐宋画马被历代推崇,但唐宋以后,画家们在绘画上只是一味的仿古摹古,缺乏创新。
直至徐悲鸿的“马”,一声长鸣,划破了沉静多年的画坛,给艺术界带来了一股新的潮流。
他的一生执着于绘画,他曾经在法国巴黎留学,在留学期间,他将西方造型的严谨同中国的水墨相结合,中西贯通。
徐悲鸿也是一位主张中国画进行改革的画家,是将写实主义进行国画改革的实践者。
在留学期间,专工西洋画,尤其专心研究素描,他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因此他从这作为他研究的出发点,刻苦吸收西方绘画的写实技法,试图改造传统中国画。
他曾经在《中国画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他以“写实主义”立论,并在美术教学和绘画中身体力行,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徐悲鸿所作的画,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扫以前的一种颓废之感,展现了一种真实的面貌,开拓了中国画的崭新的面貌。
发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画中打下基础。
他的代表作品《奔马图》是他将中西方绘画结合的完美的作品,也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的好评。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厚的艺术表达力闻名于世。
他的画作在表现形式上融合中西绘画技法,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了徐悲鸿独特的艺术语言。
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以动物为主题,尤以马和鸟最为著名。
他以独特的个人风格描绘了马的形态和动感,使得马的力量和韵律感得以完美表现。
他通过对马匹肌肉的精确描绘和流畅笔法的使用,使马的形态更加丰满和生动。
在鸟的作品中,徐悲鸿注重表现鸟的自然姿态和灵动感,以及鸟的微妙的动作和特征。
徐悲鸿的作品中也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表达。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如山水、花鸟等。
他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徐悲鸿的作品中也常常出现一些具有中国风格的文人画的意象,如墨韵、线条和深深浅浅的水墨笔法等。
除了画作,徐悲鸿还以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对传统绘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他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提炼传统绘画中的精髓,并通过创新的方式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他对色彩的运用也有独到的见解,他注重运用鲜明的对比色和明快的色彩,使画作更加饱满和生动。
徐悲鸿的艺术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融入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表达,展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艺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也享有国际声誉。
徐悲鸿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使他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对后代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绘画大师徐悲鸿的油画,洋溢着浓厚的世俗美
绘画大师徐悲鸿的油画,洋溢着浓厚的世俗美油画艺术在中国发展了100多年时间了,自称“大师”的油画家比比皆是,可是能被公众称之经典杰作的油画作品那是凤毛麟角,甚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于是为何没有经典杰作的画家敢自称“大师”或者接受别人的吹捧呢?这个问题,几十年来都没办法得到解决,应该是没有人愿意说出其中真正的原因,不过呢,当代著名画家陈丹青说出了其中缘由,陈丹青这样说道:“为人生而艺术,必将成为大师,徐悲鸿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仔细理解陈丹青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为人生而艺术”是将整个人生奉献给艺术,或者说为艺术奋斗终生,这也是徐悲鸿的艺术价值观,我们看他笔下的每一幅油画作品,无论是风景画还是人体画,都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作品充满年代感,所谓“年代感”就是画面中的人物场景没有因为色彩笔触的修饰而显得夸张,依旧与当下或过去的人物场景保持一致,这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存在着的人物场景空间,所以具有“年代感”的画作,总能使人怀旧,即便有些人没有经历过和画家同一个年代,因为“怀旧”效果,所以就有了情感共鸣,徐悲鸿笔下的油画作品便是这样子的,那么“这样子”又是怎样子呢?或者是徐悲鸿如何让笔下的油画人物场景空间充满“年代感”?我们从线条笔触效果来看,画面人物的形态特征完全是“似而非似”的状态,简单理解就是人物场景空间不是特别清晰,也不是非常模糊,徐悲鸿这种“似而非似”的线条笔触,就是深度意义的写实,不仅把人物的样子写实出来,还把人物所处环境空间的氛围写实出来,更是把人物因为环境空间而产生的情绪写实出来了,我们看徐悲鸿笔下的人体油画,就非常真实,女人因为生活、情感、思想等阅历,而表现出来的整体状态,是很自然的状态,画家没有用细腻线条笔触就修饰,也没有用非常粗犷的线条笔触描绘,因为这两种方式手法都会导致人物与她所处的年代不符合,这就显得夸张了,而且也没办法实现深度写实的寓意,如果说,现在的画家把人体油画的笔触线条描绘的极致细腻,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在是一个“美颜时代”,画家把人物极致“美颜”,现在的人也可以接受。
油画艺术鉴赏论文(徐悲鸿赏析)
专业人士论徐悲鸿画马,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或四蹄生烟,笔墨酣畅,形神具足。用外行的眼光观察,徐悲鸿笔下的每一匹马都处于动态,或而飞奔,或而卯足精神,伺机而发,马鬃和马尾无一不随风卷起,体现了马内心的澎湃。内行人又称,徐悲鸿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马的感情都是难以言表的,马是人才的象征,名族振奋的象征,古有千里马与伯乐之美谈,老马识途的智慧,现代的影视作品也多次体现并赞美了马的忠贞与勇气,徐悲鸿爱马,他将自己内心难以言明的真是情感投诸于笔尖,用马的形态展现出来。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文案拼音:wénàn
现代文案的概念: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要求
1)准确规范、点明主题
准确规范是文案中最基本的要求。要实现对广告主题和广告创意的有效表现和对广告信息的广告文案
广告文案
有效传播,首先要求广告文案中语言表达规范完整,避免语法错误或表达残缺。其次,广告文案中所使用的语言要准确无误,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第三,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符合语言表达习惯,不可生搬硬套,自己创造众所不知的词汇。第四,广告文案中的语言要尽量通俗化、大众化,避免使用冷僻以及过于专业化的词语。
浅谈油画国画比翼双飞的徐悲鸿论文
浅谈油画国画比翼双飞的徐悲鸿论文浅谈油画国画比翼双飞的徐悲鸿论文众所周知,股市中蓝筹股历来是市场热门股票,它的受欢迎程度是其他股票难以相比的。
同样,在艺术市场上,大师的作品也是如此。
其中,徐悲鸿的作品可谓出尽风头,油画国画比翼双飞,目前,徐悲鸿共有四件作品价格过亿元,令其他画家望尘莫及。
对徐悲鸿的艺术及作品未来走势,笔者作如下分析。
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徐悲鸿(1895—1953)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书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江苏宜兴人。
徐悲鸿家境贫穷,早年曾在高奇峰的资助下进入震旦大学。
1915年,年仅20岁的徐悲鸿到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并开始卖画。
也在这一年,他寄了自己精心创作的《马》,给当时画坛享有极高声誉的高剑父、高奇峰兄弟,高氏兄弟看到徐的作品后十分赞赏,认为“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
该画即由上海审美书馆印出,为徐悲鸿发表的第一张画。
恰巧这时徐悲鸿又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
1917年5月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
11月回国后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9年他和夫人蒋碧微登上海轮留学法国,先入徐梁画院学素描,后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受教于历史画家佛拉孟。
1920年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油画,达仰曾教导他“勿慕时尚,勿甘小就”。
又赴德国、比利时学画。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
1933年曾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意、美、苏联等国展览。
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协会主席。
徐悲鸿毕生高举改造中国画的大旗,在中国画坛造成很大影响,他是中西结合的倡导者,以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的实践者。
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
对西方绘画,凡“可采人者融之”; 总的概括起来为“守之”、“继之”、“改之”、“增之”、“融之”五法;在艺术表现上,主张“宁方毋圆,宁拙毋巧,宁脏毋净”。
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
• 徐悲鸿以雄狮为题材 的创作,主要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一是抗 战前;一是抗战期间 。 • 1942年12月,徐悲鸿 创作了此幅《雄狮》 。雄狮双眸如电,怒 啸于巨石之上,题句 却曰:“寂寞谁与语 ,昏昏又一年”,更 渲染出一层心境。
此画作于1938年,中国正 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徐悲鸿满怀悲愤,画此负 伤雄狮。它回身昂首,双 目怒视远方,这是一幅用 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情怀的 佳作。狮虽然负伤,但未 屈服,仍然保持昂扬斗志 和复仇的信念,象征了中 华民族的自尊自强和不容 侵犯。迎风飘舞的鬃毛, 强健有力、紧抓地面的利 爪,喷出怒火的双眼,都 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负伤之狮》(1938年 国画 109×110cm)
在此幅画中,徐悲 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 勾勒头、颈、胸、腿等 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 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 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 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 钢刀,力透纸背,而腹 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 很有弹性,富于动感。 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 小,透视感较强,前伸 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 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 面。
题 识 : 春 之 歌 。 大 千 道 兄 教 正 。 乙 亥 悲 鸿 。
立 轴 钤 印设 :色 悲纸 鸿本 乙 亥 ( 19 35 年 ) 作
《 春 之 歌 》
辛 未 春 悲 鸿 。
乙 黎 贤 兄 雅 教 。
题 识 : 芳 草 得 来 且 自 饱 , 更 须 向 计 慰 生 ,
钤 印 : 悲 鸿
《侧目》(1939年 国画111×109cm)
问题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问题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徐悲鸿作品赏析
奔马图
• 这匹马没有马鞍,没有缰绳,在宽广
的原野上狂奔,从神态、气势看,是一匹
骏马,神骏气昂,奋发感人。画面简淡、 高逸,用笔泼辣、凝重,穷紫酣畅,间参
西法,均为徐悲鸿先生独到处。这件作品
不仅从外形显出奔马的神骏和壮美,更重 要的是从内在的精神本质来表现了奔马的
驯良、坚毅、敏捷等性格特征,可谓徐氏
徯 我 后
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评述: 因为当时正是“九一八事变”以后, 东北大片国土沦亡,国民党政府一面屈膝投降帝国主义,一面加紧镇 压人民群众和民主运动,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中。悲鸿借这个题材抒发 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并象征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人民渴望得到解 救的心情。
箫声
画中体现出徐悲鸿在早期有意识地探索
田 横 五 百 士
正是有感于田横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节",画家着意 选取了田横与五百壮士惜别的戏剧性场景来表现。这幅巨大的历史画渗透 着一种悲壮气概,撼人心魄。画中把穿绯红衣袍的田横置于右边作拱手诀 别状,他昂首挺胸,表情严肃,眼望苍天,似乎对茫茫天地发出诘问,横 贯画幅三分之二的人物组群,则以密集的阵形传达出群众的合力。
徐悲鸿作品赏析
•
徐悲鸿(1895-1953年),原名徐寿康。杰出的画家 和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 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 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 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 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 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 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 奔马享名于世。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美术鉴赏-美术鉴赏论文-徐悲鸿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论文题目:我喜欢的画家——徐悲鸿课程名称美术鉴赏考查学期 2011学年第二学期考查方式课程论文姓名王亚楠学号200906054178专业计算机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成绩指导教师王丹摘要:徐悲鸿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
他的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
其留给后人的名画数不胜数。
本文着重介绍了他的《奴隶与狮》和《八骏图》。
关键字:徐悲鸿美术画家名画鉴赏一、徐悲鸿生平徐悲鸿原名寿康,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学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兼职于孔德学院。
1919年赴法国留学,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
表1.1二、徐悲鸿与他的作品1、徐悲鸿《奴隶与狮》鉴赏图1.1奴隶与狮1939年初,徐悲鸿带着他的大量收藏踏上南洋之旅——包括1000多件自己的代表作(包括留学时期的素描和在欧洲各博物馆的临摹之作),历年来搜集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陶瓷、古玩、珍本印拓书刊,历年来搜集的中国近代画家如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赵少昂、吴作人、黄君璧、溥儒等人的作品数百幅(其中任伯年与齐白石的就有200多幅)。
可想而知,这些“家当”再加上旅居南洋的三年间的大量创作(这三年是徐悲鸿创作精力最旺盛和生活相对安稳的时期),成为徐悲鸿在因突发的太平洋战争而“逃离”时的最大负担。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
徐悲鸿书画作品研究徐悲鸿(1895年-1955年)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油画大师”和“国画泰斗”。
他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和领军人物之一,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画作品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深受人们喜爱并且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本文将对徐悲鸿的书画作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贡献。
徐悲鸿书画作品的独特风格徐悲鸿的书画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都表现出了他鲜明的个性和精湛的绘画技艺。
他擅长的题材包括人物、风景、花鸟、动物等,尤其以人物画和马画最为闻名。
徐悲鸿的人物画以传神的形象和饱满的笔触见长,人物肖像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感动人心。
其马画则因其独特的笔墨运用和刻画技巧而备受称赞,被誉为“中国马画第一人”。
在花鸟画方面,徐悲鸿善于通过精致的笔触和细腻的色彩表现出花朵的生动和美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娴熟的技艺。
在绘画风格上,徐悲鸿兼容并蓄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善于运用水墨、彩墨、油彩等不同的绘画材料,掌握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和西方绘画的透视、色彩、光影等技法。
他的画面构图严谨,用色浓烈,笔法刚健,意境深远。
他从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中吸取精华,将二者融合贯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画风,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徐悲鸿的书画作品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贡献徐悲鸿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美术教育家,他倡导以传统绘画为基础,同时吸收西方绘画的创作理念和技法,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徐悲鸿的书画作品也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他以其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和对西方绘画的理解,创作出了一系列富有个性和思想内涵的绘画作品,引领了当时中国绘画的新潮流,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起徐悲鸿的作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奔马图》和《群马》。
徐悲鸿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他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他个人,及其作品有着深远影响。
徐悲鸿画马,不仅只为一般观赏,而大多是借以抒发郁结难言之悲愤和爱国忧世的心情。
例如《奔马图》作于1941年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此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他连夜画出《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忧急之情。
由此可见,徐悲鸿不仅是一名画家,更是一名爱国主义者。
曾有外国学生趁醉酒时对中国人大肆侮辱,徐悲鸿愤而蹶起,厉声叱道:“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徐悲鸿为了祖国的尊严,刻苦学习绘画,终于学有所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
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也不得不低下他的头,对徐悲鸿和中国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对徐悲鸿说:“你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我认输了!”徐悲鸿却说:“我不是天才,因为我心中装着我的祖国,是她,给我力量和智慧。
祖国在我心中是神圣的、伟大的、任何人都不能侮辱我的祖国。
”
专业人士论徐悲鸿画马,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或四蹄生烟,笔墨酣畅,形神具足。
用外行的眼光观察,徐悲鸿笔下的每一匹马都处于动态,或而飞奔,或而卯足精神,伺机而发,马鬃和马尾无一不随风卷起,体现了马内心的澎湃。
内行人又称,徐悲鸿刚劲矫健、剽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鼓舞人们积极向上。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马的感情都是难以言表的,马是人才的象征,名族振奋的象征,古有千里马与伯乐之美谈,老马识途的智慧,现代的影视作品也多次体现并赞美
了马的忠贞与勇气,徐悲鸿爱马,他将自己内心难以言明的真是情感投诸于笔尖,用马的形态展现出来。
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早在巴黎留学时,他便经常去马场画速写,并精研马的解剖,积稿盈千。
徐悲鸿自己也说道:“我爱画动物,皆对实物下过极长时间的功夫,即以马论,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肌肉骨架组织然后详审之动态及神,方能有得。
”徐悲鸿对画的学习,体现了他又一性格特征,坚持。
战争年代徐悲鸿画的马昂扬向上,体现爱国人士的激愤。
建国后,徐悲鸿忧虑悲愤的心情也有了很大改变,该阶段他笔下的马,依然是奔腾驰骋的样子,但更多的体现了欢快和振奋。
徐悲鸿对马的热爱可以说上升到了一种痴狂的高度,他爱马,也十分尊重善待马的人,他曾给一位不相识的马夫画了一幅画,表达他对爱马人士的热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徐悲鸿画的奔马题为《奔向太阳》。
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为志愿军画《奔马》,还亲笔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直至他因劳累过度,脑溢血复发过世,然而在他离世的上半年,他还画了两幅极有意义的《奔马》。
国画大师虽已早已离去,但他将自己不朽的精神留在画作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