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一、阅读理解(200字左右)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理解文段主题:通过阅读短文,能够抓住文段的主题和大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 掌握词语意义:研究并掌握一些关键词汇的含义,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3. 推理判断:根据文章中的线索和事实进行推理判断,对文章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二、词语运用(200字左右)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词语辨析:掌握并区分一些近义词和常见的词语用法,避免使用错误或不合适的词汇。

2. 词语拼写:通过练,掌握一些常见词语的正确拼写,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词语运用:结合句子语境,正确灵活地运用所学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具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篇章整体理解(200字左右)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逻辑关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抓住篇章结构与逻辑关系,理解前后文之间的连接与衔接。

2. 推理判断:根据篇章内容和上下文的线索进行判断,分析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判断推理:根据篇章中所述的事实和细节,推断出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四、写作技巧(200字左右)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描述写作:学会用适当的语言描绘人物、事物的特点和细节,提高写作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 议论文写作:学会展开观点陈述,提供理由和支持,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点。

3. 故事情节构思:通过研究故事的结构和要素,学会构思故事情节,编写生动有趣的故事。

以上是对《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全册)》的概括和总结,希望能帮助你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一)语言文字
1. 汉字:由一笔一点一线构成,是汉族书写文字,用来表达语言,进
行书写、交流思想,也是文字文化中心所在。

2. 词语:由汉字构成,代表某种意义,是语言中信息传达的基本单位;词语不仅代表概念,也能表达主观思想。

3. 熟词:反复使用的词语,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率正确表达
一定的语意,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4. 书法:以汉字为书写文字的成熟形式,被称为“字的艺术”,书法有静、动两种;通过书写可以表达一种个性,也可以给人留下美的审美
刺激。

(二)阅读
1. 阅读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对文章进行内容理解和概括,从文章中
寻找关键词,进行判断细节性推理,从而获得文本含义;
2. 上下文思考:阅读文献时,要注意其前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联系
作者意图及文本中蕴含关联;
3. 积累智慧:长期积累各种读物,积极思考,积极分析,吸取知识,
帮助增进学习能力。

(三)写作
1. 真实描述:根据主题,结合真实的生活经历,以真实的文字描述事
物,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
2. 词语表达:选择准确的词汇,用精彩的句子,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3. 篇章结构:精准布局篇章的内容,从正面写作到反面写作,充分展现自己的成果;
4. 逻辑思维:以逻辑思维分析问题,把写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分类,为文章加入清晰的逻辑。

期末考试必考!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背内容!

期末考试必考!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背内容!

期末考试必考!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背书单
第一单元
1、《山中访友》全文
3、《草虫的村落》第3、
4、
5、6自然段
P15~16日积月累
第二单元
5、《詹天佑》第4、5、6自然段
6、《怀念母亲》第2、5自然段
P36日积月累
第三单元
11、《唯一的听众》第2、4、8自然段
P56日积月累
第四单元
13、《只有一个地球》第1.2自然段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全文
P73日积月累
第五单元
17、《少年闰土》第1、4、6、14.15.16自然段;P80资料袋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自然段
P96~97日积月累
第六单元
P100~103四首古诗词及意思
第七单元
21、《老人与海鸥》第3、14、15、16、17自然段
P134日积月累
第八单元
25、《伯牙绝弦》背诵课文及意思;P138资料袋
26、《月光曲》第8、9自然段;P141资料袋
P150日积月累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必考的内容基本在以上课文中,这些内容是历年来学生必须背诵的,家长可以为孩子收藏且一定要求孩子会背诵这些内容。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内容1、诗经•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5、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一”字诗: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位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7、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清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张维屏)《新雷》清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唐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唐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襄邑道中》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唐8、爱国名言。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9、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轻诺必寡信。

《老子》民无信不立。

《论语》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10、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11、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

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

第一部分:词语辨析1. 相似词语辨析1.1"个"和"本"的用法1.2"是"和"有"的区别1.3"的"和"得"的辨析1.4"在"和"于"的用法比较2. 词语运用2.1 词语的正确使用2.2 词语的搭配和辨析2.3 词语的丰富表达第二部分:诗词鉴赏1. 古诗词鉴赏1.1 名句赏析1.2 诗词的背诵和表达1.3 古诗词的欣赏2. 现代诗词鉴赏2.1 现代诗词的特点2.2 现代诗词的理解与欣赏2.3 现代诗人作品的分析第三部分:文章阅读1. 散文阅读1.1 散文的特点和体裁1.2 散文篇目的理解1.3 名家散文赏析2. 短篇小说阅读2.1 短篇小说的特点2.2 短篇小说的理解和鉴赏2.3 名家短篇小说作品的分析第四部分:语法知识1. 词类1.1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基本认识1.2 词类辨析和拓展2. 句子成分2.1 主谓宾、状语成分的分析2.2 句子成分拓展和运用3. 句子结构3.1 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的认识3.2 句子结构的拓展第五部分:作文写作1. 议论文写作1.1 议论文的基本要求1.2 议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1.3 议论文的范文分析2. 述事文写作2.1 述事文的特点和写作要点2.2 述事文的结构和表达技巧2.3 述事文的示范作品第六部分:修辞格与修辞手法1. 修辞格的认识1.1 比喻、拟人、夸张的应用1.2 反问、排比、设问的妙用2. 修辞手法的运用2.1 修辞手法的灵活应用2.2 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结尾部分:通过对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同学们将在写作、阅读、鉴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成绩,培养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经过对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学生们将在写作、阅读、鉴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生字瀑布津津乐道邀请俯身峭壁躯体蕴含侠客小巷静谧俊俏引逗庞大烘烤音韵勤勉亲吻二、多音字血(xuè。

xiě)冠(guān。

guàn)扎(zhā。

zā)转(zhuǎn。

zhuàn)散(sàn。

sǎn)和(hé。

hè)数(shù。

shǔ)悄(qiāo。

qiǎo)调(tiáo。

diào)踏(tà。

tā)旋(xuán。

xuàn)三、近义词舒适——舒服顾惜——爱惜抱怨——埋怨探望——探视宽厚——仁厚尴尬——难堪XXX——慌张阻止——阻挡叮嘱——嘱咐疑惑——困惑隆重——盛大和谐——协调沮丧——气馁抱歉——歉疚慈祥——慈爱珍藏——收藏破坏——毁坏仿佛——似乎熟练——纯熟割舍——舍弃平静——宁静奇妙——奥妙温柔——温顺兴高采烈——兴致勃勃尽心尽力——竭尽全力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忐忑不安——坐立不安四、反义词嘶哑——宏亮魁梧——矮小舒适——艰苦蜷缩——伸直残疾——健康尴尬——自然从容——慌忙劝阻——怂恿偶然——必然沮丧——高兴庄重——随意兴奋——颓唐慈祥——凶恶幸福——痛苦珍藏——丢弃平静——喧闹唯一——许多荒唐——合理继续——暂停熟练——生疏温柔——粗暴悦耳——难听耐心——急躁熟悉——陌生兴高采烈——无精打采流连忘返——归心似箭忐忑不安——镇定自若五、词语积累年过花甲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表示绿色的词语】墨绿豆绿草绿深绿暗绿碧绿浅绿淡绿翠绿嫩绿橄榄绿一碧千里苍翠欲滴翠色欲流 XXX 碧波荡漾绿草如茵描写雨的词语】暴风骤雨倾盆大雨滂沱大雨牛毛细雨蒙蒙细雨和风细雨与昆虫有关的】螳臂当车金蝉脱壳飞蛾扑火噤若寒蝉蜻蜓点水蜂拥而来含有反义词的】左冲右撞黑白相间前赴后继横七竖八上天入地ABCC式】行色匆匆小心翼翼千里迢迢大腹便便神采奕奕AABB式】熙熙攘攘浑浑噩噩纷纷扬扬洋洋洒洒浩浩荡荡词语搭配波涛的)轰鸣(清新的)海风(狂风的)怒吼撕破的)渔网(瘦小的)脸(唯一的)听众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感谢您的阅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积月累轻诺必寡信《老子》民无信不立。

《论语》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2.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读来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

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

例如,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

《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上册

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上册

六年级语文重点知识上册六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重点知识。

一、字词。

1. 生字表。

- 要求会写的字要准确掌握笔画、结构和书写规范。

例如“邀”“俯”“瀑”等字,要注意“邀”字半包围结构,笔画较多,书写时要紧凑;“俯”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 多音字,如“蒙”(mēng、méng、měng),“薄”(báo、bó、bò)。

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读音,“蒙骗”中读mēng,“蒙古”中读měng;“薄片”中读báo,“薄弱”中读bó。

2. 词语积累。

- 四字词语,像“德高望重”“意味深长”“庞然大物”等。

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德高望重”形容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可用于形容老人;“庞然大物”形容巨大而笨重的东西。

- 近义词、反义词。

如“静谧 - 安静(近义词)”“崎岖 - 平坦(反义词)”。

通过近义词、反义词的学习,加深对词语语义的理解。

二、句子。

1.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把索溪比作野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索溪的活泼、灵动。

- 拟人,“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将鸟儿和露珠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人的行为,表达出作者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

- 排比,“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增强语势,突出漓江的水的特点。

2. 句式转换。

-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如“我把作业做完了。

”可转换为“作业被我做完了。

”- 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转换。

“这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是“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转换时要注意标点符号和语气的变化。

三、课文内容。

1. 重点课文理解。

-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文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如把老桥当作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含期末教学总结)

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含期末教学总结)

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课文复习1 .《草原》一文记叙了老舍先生访问内蒙古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蒙古族和汉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丁香结》一文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赋予了丁香灵动优雅、纯洁无瑕、可爱芬芳的特点,阐述了作者要以豁达的胸怀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问题的人生感悟。

3.《宿建德江》先写羁旅漂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抒发了诗人羁旅的惆怅及对故乡的思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西湖忽雨忽晴的变幻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奇特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着意描写了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期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4.《花之歌》借清新的花语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塑造了花儿作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向往光明和万物和谐共处的想象。

诗中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蕴含着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生命的哲思,含蓄的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迹。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三、多音字cha (差劲)(差不多)差chd (相差)(差别)J chai (出差)(差遣)ci (参差)四、〔比较组词毯(毛毯)谈(谈话)蹄(马蹄)陈(陈旧)阵(阵地)腐(豆腐)裳(衣裳)赏(观赏)羞(害羞)虹(彩虹)江(长江)涩(苦涩)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有不少必背内容呢,我给你说说哈。

一、古诗词部分“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你就想象啊,小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傍晚了,在外的游子那股愁思就冒出来了。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还低呢,江水清清的,月亮倒映在水里,感觉离人特别近,就像能跟人说悄悄话似的。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你看那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还没来得及把山遮住呢,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噼里啪啦地跳进船里。

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把乌云吹散了,再看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蓝天一样。

这苏轼可真会写,一会儿乌云暴雨,一会儿又晴空万里的。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晚上啊,明亮的月光惊到了树枝上的鹊儿,清凉的风里半夜还有蝉在鸣叫。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全是青蛙呱呱叫的声音。

天边只有几颗星星,山前飘着几点小雨。

以前熟悉的小茅草店就在土地庙树林的旁边呢,走过小溪上的桥一转弯就看到了,就像突然发现了宝藏一样。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弯弯曲曲的,带着万里的泥沙,那风浪就像簸箕一样把泥沙簸来簸去,从天边一直流过来。

要是能沿着黄河一直到银河上去,那就可以到牛郎织女的家啦,这想法多奇妙啊。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哇,广阔的江南大地,到处是黄莺啼叫,绿树红花相互映衬,水边的村庄、靠山的城郭,酒旗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时候建了那么多寺庙,现在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朦胧的烟雨之中呢。

这画面感超强,就像一幅江南的水墨画。

二、文言文部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最新最全)

小学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习资料(六年级上)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李汉荣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郭枫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内容梳理(全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内容梳理(全册)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内容梳理(全册)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内容梳理(全册)第一单元课文内容1. 《草原》本文是一篇描写草原风光和民族友谊的散文。

2. 《丁香结》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和丁香结的哲理。

3. 《夏天里的成长》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描绘了夏天大自然的生长景象。

4. 《古人谈读书》本文选自《论语》等经典著作,介绍了古人关于读书的观点和方法。

重点知识点1. 生字词:草原、民族、丁香、结、夏天、生长、论语等。

2. 语法知识: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4. 写作技巧:景物描写、抒情、议论文结构等。

第二单元课文内容1. 《月光曲》本文是一篇描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2. 《狼牙山五壮士》本文是一篇描写狼牙山五壮士英勇抗日的故事。

3. 《开国大典》本文是一篇记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盛况。

4. 《少年中国说》本文是一篇讲述中国少年奋斗历程的演讲稿。

重点知识点1. 生字词:月光、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少年等。

2. 语法知识: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等。

3. 修辞手法:夸张、对比、设问等。

4. 写作技巧:故事叙述、演讲稿、描写等。

第三单元课文内容1. 《古诗三首》包括《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秋天的雨》本文是一篇描写秋天雨季的散文。

3. 《少年闰土》本文是一篇描写少年闰土生活片段的散文。

4. 《只有一个地球》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章,介绍了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的意义。

重点知识点1. 生字词:建德、黄沙、闰土、地球等。

2. 语法知识:过去时、现在时、条件句等。

3. 修辞手法:对仗、拟人、排比等。

4. 写作技巧:古诗鉴赏、散文描写、科普文章等。

第四单元课文内容1. 《月光启蒙》本文是一篇描写月光下童年生活的散文。

2. 《索桥的故事》本文是一篇讲述索桥建造过程的传说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汇总
一、字音、字形及拼音
1. 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以及笔画,能正确书写初中常用的1200个汉字。

2. 能识别拼音并准确拼写声母、韵母和整个拼音。

3. 熟练掌握24个声母、36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字。

二、词语理解和阅读
1. 熟记并掌握初中常用的3000个词语,包括生词、词语的拼音、释义及用法。

2. 能根据上下文和词汇的合理搭配理解生动形象的词语。

3. 理解古诗词和现代诗歌中的常用修辞。

三、阅读能力训练
1. 能熟练掌握各类文本的阅读策略,理解文本中的主旨、细节和隐含信息。

2. 熟悉各类阅读题型,如信息匹配、多选、填空、判断等,熟练使用规范答题方法作答。

3.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篇章,理解其中的复杂句式和长难句,能准确理解语篇的意义。

四、写作能力训练
1. 熟悉各类写作题型,如作文、日记、书信等,能准确把握语言风格、写作体裁和写作目的。

2. 能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如写短文、话题作文,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 熟悉常见写作评分标准,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以上就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汇总,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一、语言文字技能。

1、能自主编写记叙文。

2、能运用章法整理记叙文。

3、能根据记叙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总结。

4、能辨认汉字的部首及其组词。

5、能熟练使用汉字的基本词语。

二、文学文本阅读。

1、能领悟和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篇章结构。

4、能正确判断文中字句的意义,及前后句的关系。

5、能正确使用文本所提供的资料,以及字面的意义去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与主题。

三、古诗文鉴赏。

1、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

2、理解古诗文中所表达的哲思、情怀。

3、掌握古诗文中文学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象征等。

4、能根据文字对作品内容进行分析解读。

五、作文。

1、能熟练地写出记叙文、小短文和日记等。

2、能把握文字正确的表达方式,把所给的资料,用正确的文字表达出来。

3、能运用文字的表达形式、语言的表现形式,把情感思想正确的表达出来。

4、能使用文学表达手法,多加入:对比、比喻、排比、拟人等方法来表现文章的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复习1. 字音字形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讲解了大量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在复习期间,学生应该重点掌握以下内容:•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拼音和汉字的关系;•声调的区别。

在复习过程中,可通过写出汉字的拼音、判断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来做到熟记不忘,熟能生巧。

2. 词汇积累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词汇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词汇水平,学生应该积极积累汉字词汇,熟记常用词语、特殊词汇、成语词汇。

此外,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学习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例如:“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等成语可以通过近义词和反义词来进行词汇拓展。

3. 语法知识语法知识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丰富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语序等。

学生应该掌握语法的基本知识,理解和记忆语法类型、用法、变化、组合等规则和技巧。

语法的熟练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教材,并提高作文能力。

二、重点内容回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重点内容如下:1. 《穆满的故事》《穆满的故事》是一篇较长的文章,涉及到了人物、事情、感情等复杂的内容。

复习时,应该着重解读文章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感情变化等内容。

2. 《草原上的小太阳》这是一篇描写“草原母亲”舒适娜的文章。

复习时,应该重点关注舒适娜的性格、形象、行为,掌握文章中的学术词汇,了解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

3.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篇以爱情为主题的文章。

复习时,应该关注文章的情节和主人公的形象,了解“七夕节”和民间传统文化。

4. 《女腰鼓》《女腰鼓》是一篇表现女性美的文章。

复习时,应该着重关注女性形象的描写、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对现代女性的启示等。

5. 《回乡》《回乡》是一篇丰富的文章,包括人物、事情、情节等内容。

复习时,应该着重掌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命运、情节运动和变化、诗歌韵律等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一、字的基本知识点1.字的基本概念:汉字是一个表意的、音义的综合体,由笔画组成,是表达思想的基本单位。

2.汉字的书写:汉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书写,有正常的笔画顺序。

3.汉字的构造:汉字是由笔画、部首和偏旁组成的,有形声字和会意字两种。

二、词的基本知识点1.词的基本概念:词是由一个或几个字组成的有意义的语素,是语言的基本单位。

2.词的分类:根据词的构词法,可分为单音词、多音词和成语。

3.词义的理解:通过上下文语境可以理解词的多重含义,了解词义的广义和狭义。

三、句的基本知识点1.句的基本概念:句是由词组成的、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

2.句子的分类:句子可以根据结构和功能分为简单句和复合句,陈述句、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3.句子的理解:通过语境和语气可以理解句子的语态、语气和意义。

四、阅读能力的培养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短文和讲解,理解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和要点。

2.提问技巧: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阅读速度和识字量:通过大量阅读和积累,提高阅读速度和识字量。

五、写作能力的培养1.写作语言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写作,注意语法和句式的正确使用。

2.写作的思维逻辑: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写作表达。

3.写作的组织结构:培养学生的写作组织能力,掌握写作的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的衔接。

六、文学常识的学习1.古诗词鉴赏:学习古代优秀诗词的赏析技巧和特点,提高对文言文的解读能力。

2.名家作品赏析:学习名家作品的阅读和解读,了解名家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3.文化知识:学习一些文化常识和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文学。

七、语言文化的理解1.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学习汉字的正确书写和用词的准确性,注重语言的规范性。

2.语言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语言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

3.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了解汉语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学习不同方言和地域的语言特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必背全册重点知识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必背全册重点知识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必背全册重点知识一、词语解释1. 词语: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在语文学习中,词语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词语辨析:在语文学习中,经常要求辨析一些近义词或形近字,如“传说”和“神话”、“感慨”和“感叹”等。

辨析词语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准确性,丰富词汇量,让表达更加精准。

二、成语故事1. 成语:成语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是由多个字组成的固定搭配,具有一定意义的短语。

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和掌握成语对于理解和使用汉语具有重要意义。

2. 成语故事:许多成语都有其源远流长的来历和故事。

了解成语的典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三、古诗文赏析1. 古诗文: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资源。

学习古诗文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赏析:通过对古诗文的赏析,可以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必背全册重点知识不仅包括词语解释、词语辨析,还涉及成语故事和古诗文赏析。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提高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文化内涵,提升修养素质。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知识,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六年级上册语文必考必背全册重点知识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和重点,需要认真对待。

对于词语解释和辨析,要注重积累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度。

对于成语故事和古诗文赏析,要注重对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的理解,培养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注重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修养。

一、古诗文赏析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包括诗歌、散文等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其基本意义和结构,还要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历史和文化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本文是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必背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从小就把这就挂在嘴边,不知道有多少同学做到了呢?不管以前是否做到了,从现在开始也不迟。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积月累
轻诺必寡信《老子》民无信不立。

《论语》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
2.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读来引人入胜,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

许多文学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

例如,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瑞士作家斯比丽的《小海蒂》。

《只有一个地球》
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
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少年闰土》作者鲁迅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1、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上认为它的样子像狗而且很凶猛。

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句子从两个方面述说这些新鲜事:一是海边有如此多的五色的贝壳,二是讲关于西瓜被猹等动物咬食破坏的危险。

“我”向来不知道这许多新鲜事,因为“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未接
触过这些事。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3、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的意思:“我”和“往常的朋友”是些“少爷”,整天生活在大院里,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

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4、“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说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这是因为闰土从小参加劳动,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

“我往常的朋友”指有钱人家的少爷。

这句话表达了对闰土的敬佩和羡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这句话是小周晔失去伯父时的所想所感,也是文章的情感主线,文章以此为情感轴心,回顾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小事。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批评“我”读书太马虎。

这简短的语言描写,透出鲁迅先生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个句子用比喻——暗喻的手法,抨击旧社会的黑暗和对鲁迅先生的迫害。

意思是: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人民失去了自由,革命者处处遭到反动派的迫害,人民的革命斗争处处遭到反动派的镇压。

表现了鲁迅先生恢谐幽默的性格和乐观主义精神。

4、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救助车夫后,他可能由一个受伤的车夫想到千千万万的受苦人,想到黑暗的社会制度,想到只有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受苦人才能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想到如何才能拯救旧中国……体现了他忧国忧民。

因此,伯父的脸上变得严肃了。

这段话表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精神
5、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这段话写得很巧妙:1、对第五段进行总结。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3、照应了课文第一节,首尾呼应。

6、给各段加小标题,并说一说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有什么联系:
拟小标题,本课五个小标题依次是:深切怀念→趣谈《水浒》→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一面》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细致入微。

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

这六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的人》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因此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

但是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活: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死: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知识点对朋友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