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庭园之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庭园之构成意境的比较
谭岩
082102023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爱好自然、钟情园林的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
喜爱山水林泉、树木花草等自然景色,因此修建园林是一种社会性较强、极为普遍的艺术活动。中华民族的园林文化历史悠长,多国争相借鉴效仿,日本庭园就是在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但是两者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
关键词:江南园林禅宗庭园书院式庭园园林意境
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天堂。园林是人类眼中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是寄托精神的宁静家园,是自己心目中的天堂。身处园林,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亭台楼阁山草花水,还有古人的所思、所想、所为。春光明朗之时,宾客雅集于“远香堂”,隐士品画,说古论今;秋风飒爽之夜,家人欢聚在“射鸭廊”,赏月听曲,同享天伦。在园林里,我们会看到情人月下相会,也会看到知己亭中对弈,更能体会到古人们诗情画意地生活在片片“城市山林”中。
我国的造园活动大约是从3000多年前的商殷时代(公元前1600~前1100年)开始的。最初的形式是“囿”。从汉朝到清朝的2000多年里,皇家园林的营造大都要仿照“蓬瀛三岛”的山水构架形制,因为那就是传说中神仙住的、长满了长生不老之药的地方。所以,在全世界,园林就是造在地上的人间天堂,是最理想的生活、工作与游憩场所。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结构,主要通过以下八个方面的营造要素形成。(一)山水创作:山水是自然界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基本表现。在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理论里,“山水”是园林地形的简称。地形整理是创造园林景观地域特征的基本手段。山、水、平地的布局,奠定了园林景观环境的基本轮廓。被塑造的山水地形,是一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统一的艺术形象。例如苏州的环秀山庄、狮子林,扬州寄啸山庄里的假山石桥等等。
(二)建筑经营:人类创造园林,是基于想生活在一种能经常与自然要素相联系的理想生活境域的实用要求。游憩建筑是园林中解决遮阴避雨、满足游览休息以及各种游园实用功能的主要手段。为了能在园林中舒适的生活,建
筑便是不可缺少的造园因素。无论古今中外、皇家私家,莫不皆然。由于
建筑物在园林中山水花木等自然要素映衬下,显得轮廓分明,形象突出,容易成为观赏视线集中地焦点,因而常被作为园景构图中心和游赏主景。
如同颐和园“画中游”和拙政园“小飞虹”桥廊,全然由建筑和景物的配
合创造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与意境。
(三)植物配置:在大自然环境里,植物是最富于变化的景观因素,成为风景资
源的重要内容。“远山一带翠萍,近水两岸垂柳”;“当庭一树浓荫,窗前几盆花木”;“晓风杨柳,夜雨芭蕉”;“绕池柳借翠,隔院花分香”。《园治》等古代造园著作中描绘的这些动人景观,园林植物以其姿态、色彩、光影、气味等特征,无时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动物生趣: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是自然生态要素的主要内容。在自然界里,动物、植物及其各种类别之间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关系。因此,在中国古代营造的自然式园林里,不仅讲究对植物的配置,同时也常用一些观赏动物作为园景的点缀以增添生趣。
(五)天象季相: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一贯重视借景天象,即日月星辰、天光云影、阴晴雨雪等自然因素的运动与渲染,巧妙地组织成优美动人的园林景观。天象和季相,是中国园林作为一种时空艺术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之一。
(六)景线布局:从空间上考察,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结构是由景点、景区和景线等要素组合而成。从平面上看,景线有园路构成的游览线、池岸构成的水型线、花卉装饰的图案线及树木群落的林缘线等;从立体面上看,景线有建筑的轮廓线和林冠的天际线等。其中,园林中的路径是最重要的景线。
它除了有交通的功能外,还有组景的作用,起到引导园景审美的效果。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一向非常重视园路的设计,力求将它做成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展品,是路也是景。
(七)装饰陈设: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精湛的室内外装饰、装修工艺和恰如其分的文玩陈设,也是重要的园景营造要素。园林中装饰陈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具、灯具、文具、帷幔屏风、文玩字画等。尤其是一些独具观赏价值和使用功能的建筑小品和雕饰物,广泛用于点缀园景和丰富游赏空间,如牌坊、门楼、照壁、花架、花坛、花盆、栏杆、桌凳、经幢、雕刻、铺地等,景观效果生动精彩。
(八)诗情画意:传统的中国画讲究题咏,在一幅画的上方、下方,或是一角,用洒脱俊逸的书法,写上几个字或几句诗文,题上落款,并加盖印章。这些题记、边款和印章,不但正好完成了一幅画在构图上的经营,而且题记的内容,又恰恰和绘画融会贯通,起到了拓展画面意境的作用。
相较于中国古典园林,构成日本的庭园的四大元素显得较为简单:
(一)水:水是生命之源,同时水可以清洗世间万物以及尘世的一切罪恶,因
此在日本庭园当中,作为从凡间进入圣域的一个象征手段,水是一个重
要的、不可或缺的元素。比如庭园当中的蹲踞就具有这种象征性的意义。
(二)山石:在古代日本,人们认为神仙是居住或者降落在山或海上的石头上
的,因此石头就成为永远的象征。在飞鸟时代,受中国蓬莱仙境传说的
影响,人们开始在庭园中利用山石或山石组合修建神仙岛,比如蓬莱岛、鹤岛、龟岛等,希望能够借此长生不老。后来在日本的庭园文化当中,
人们通过摆放山石或山石组合的手法来营造庭园的景观。
(三)植物:相对于山石的永恒,植物则是伴随的四季的变换而发生变化的生
命体,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象征着生命。因此在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和茶
庭中,绿色和红叶之外的其他色彩都被有意识地去除。另外,植物在造
园当中除了能够形成优美的景观之外,还有分隔空间、防风、遮阳蔽日
等多种功能。
(四)添景物:踏石、铺路石、石灯、蹲踞、竹垣。
虽然构成庭园的四大要素比之中国古典园林的八大方面要显得单薄了些,但是善于利用的日本工匠还是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了如诗如画的日本庭园。我们这里所说的庭园指的是日本传统的庭园。
日本庭院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他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时代密不可分的。从现存的庭园来看,它的风格和形式特点根据时代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宫殿式建筑庭园(约794~1192年)
(2)净土教庭园(约1192年前后)
(3)禅宗庭园(约1192~1573年)
(4)书亭式庭园(约1573~1603年)
(5)茶庭(1603年前后)
(6)回游式庭园(约1603~1868年)
(7)大名庭(约1603~1868年)
在这里我主要为大家介绍禅宗庭园和书院式庭园。这是两个受中国影响不同的阶段。
大约在1192~1573年间,日本进入武家统治的时代(即日本的镰仓时代、南北时代和室町时代)之后,由于统治者对禅宗的崇尚,禅宗思想逐渐地渗透到一般社会的精神生活中。在这种条件下,禅宗渗透到庭园的设计中并在庭院中表现出来,从而也产生出一种新的庭园表现形式—禅宗庭园。
禅宗庭院的产生最初是在净土教庭园的基础上产生的,初期的造园师在净土教庭园当中加入些许禅宗元素,后来逐渐地在庭园的设计中融入禅宗思想,进而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园风格。
从禅宗庭园的分类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亦即池泉·回游式庭园和枯山水庭园。关于池泉·回游式庭园和枯山水庭园的主要特征可以分别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池泉·回游式庭园在功能上与净土教庭园有所不同,在池泉·回游式庭园中宾客的游走方式从原来常见的可以乘着小船进行游玩的方式改为只能围绕池泉踱步漫游的方式,而这种改变方式主要是为了使人们在漫步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冥想。而冥想这种极富禅宗色彩的行为方式与行为主题成为庭园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和关键点。同事,根据中国的鲤鱼跳龙门的古老传说,池泉·回游式庭园还将龙门瀑布作为庭园设计的主题,并配以石桥来表现自然景观。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的池泉·回游式庭园中并没有表现蓬莱岛、龟岛和鹤岛等主题的元素,这些元素是后来逐渐纳入到庭园当中的。但也不是所有的庭园都只是简单环绕池泉漫步的回游,有些庭园还是被设计成可以划着小船回游的。比如金阁寺,就是回游式和舟游式两种形式兼备的池泉庭园。
镰仓时代的金阁寺现在名鹿苑寺,该庭园是以金阁舍利殿前方的镜湖池为中心的具有代表性的池泉·回游式庭园。在镜湖池内布置犹如芦原岛、龟岛、鹤岛等大小不一的小岛和各种名石,芦原岛位于金阁舍利殿的正前方,象征蓬莱岛,其中央位置配有三尊石组。由于楼阁建筑的外满贴满了金箔,所以人们往往被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