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审计要求(KPMG)
IT审计和合规性检查制度

IT审计和合规性检查制度一、引言IT系统在企业中扮演侧紧要的角色,它们的运行稳定性、数据安全性以及合规性对企业的稳定经营至关紧要。
为了确保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正常运作和合规性管理,订立本制度,明确IT审计和合规性检查的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
二、管理标准1. IT审计(1)审计范围•审计范围涵盖企业全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业务和系统,包含但不限于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应用等。
•依据实际情况,每年确立审计重点和轮次,并及时进行调整。
(2)审计计划•订立IT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的、内容和时间节点。
•审计计划应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布。
(3)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包含:数据收集、风险评估、审计测试、异常分析、问题跟踪、整改汇报等。
•审计程序应依据实在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全面、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
(4)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详尽、准确地反映审计工作的结果,包含问题描述、风险评估、看法建议等。
•审计报告应由审计部门或由外部审计机构编制,报送企业高层管理层,并保管备查。
2. 合规性检查(1)检查范围•合规性检查范围涵盖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等相关要求。
•依据实际情况,每年确立合规性检查重点和轮次,并及时进行调整。
(2)检查计划•订立合规性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目的、内容和时间节点。
•检查计划应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并在全公司范围内发布。
(3)检查程序•检查程序包含:文件审查、现场检查、访谈、数据分析等。
•检查程序应依据实在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全面、有效地完成检查工作。
(4)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应详尽、准确地反映检查工作的结果,包含问题描述、风险评估、看法建议等。
•检查报告应由检查部门或由外部检查机构编制,报送企业高层管理层,并保管备查。
三、考核标准1. 考核内容•IT审计和合规性检查的执行情况。
•发现的问题、风险和整改情况。
•文档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是否依照计划完成审计和检查工作。
2. 考核方法•定期组织内部或外部专家对IT审计和合规性检查工作进行考核。
IT审计师工作职责和任职要求模板

5、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6、热爱IT审计工作,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能接受短期出差。
任职资格
工作知识
较深的专业知识,了解行业情况
工作技能
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
素质要求
工作认真负责,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
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有团队合作精神
6、负责审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7、领导交办的其它事务。
任职要求
1、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理工科专业背景,信息技术类专业背景者优先,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和应用系统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
2、3年以上IT审计或相关经验;
3、熟悉IT审计相关的准则和方法论,熟悉ITIL、COBIT相关知识,掌握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一般原理,熟悉数据库、操作系统、系统安全工具等,持有相关证书(如CISA、CISP、CIA、CPA、ACCA等)优先;
有耐心,工作细致认真.谨慎.调理性强。
个性品质
对公司忠诚,具有良好的保密意识
职称证书
专业相关证书
身体要求
身体健康
工作职责.任职要求及技能要求
岗位名称IT审计师所Fra bibliotek部门IT部
岗位定员
1
工作职责
1、拟定并完善审计制度和流程;
2、带领审计小组进场工作,组织实施合规性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
3、起草审计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审计项目实施方案;
4、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5、汇总分析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负责起草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it审计的内容

it审计的内容IT审计的内容IT审计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它涉及到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据管理、信息安全、业务流程以及合规性等方面的审查。
IT审计的目的是确保信息技术系统的正常运作、安全可靠,并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IT审计的内容。
一、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审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企业或组织正常运作的基础,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施等。
在IT审计过程中,会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审查,包括设备的完整性、性能、可用性、备份和恢复机制等方面。
审计人员会评估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检查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和薄弱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数据管理审计数据是企业或组织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因此数据管理是IT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审计人员会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保密性和可用性进行评估。
他们会检查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及数据的访问控制和权限设置。
此外,审计人员还会关注数据的合规性,例如数据保护和隐私政策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三、信息安全审计信息安全是IT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审计人员会评估企业或组织的信息安全策略、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控制措施。
他们会检查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策略的执行情况。
审计人员还会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安全培训和教育的需求。
四、业务流程审计IT系统在企业或组织的业务流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审计人员会对业务流程进行审查。
他们会评估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检查业务流程中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审计人员还会关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程度和信息系统的集成情况,以确定是否存在改进和优化的空间。
五、合规性审计合规性是企业或组织必须遵守的法规和标准。
IT审计人员会对企业或组织的信息技术系统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评估。
他们会检查企业的信息安全政策、数据保护政策和合规性程序,以确定是否存在合规性风险和违规行为。
IT审计涵盖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据管理、信息安全、业务流程和合规性等方面的内容。
IT审计岗位职责

IT审计岗位职责
IT审计岗位职责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 审计计划:制定符合公司目标和法规要求的审计计划,根据
公司业务发展和风险特点,确定审计人员、时间、资源等方案。
2. 市场风险评估:对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等进
行综合评估,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控制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 内部控制评估: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测试,识别并量
化风险,提出改进和建议方案,以保证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4. 信息系统审计:对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可用性
等进行审计,监督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系统运行等方面的情况,
提出改进建议。
5. 项目审计:对公司所推出的项目进行审计,评估项目的风险
和可行性,监督项目执行进度,确保项目能按时按质完成。
6. 合规审计:对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报告进行查证、核实,保证公司的财务报告合规性和准确性,确保公司的经营合法合规。
7. 培训与咨询:命令公司员工合规的要求和内部控制措施的知识,开展相关培训和咨询,确保员工对内控与合规有深刻的理解和
认知。
以上是IT审计岗位职责的几个方面,需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有较高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能够善于把控风险,
具备较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券商 it审计 数据审计 任职要求

券商 it审计数据审计任职要求1.有计算机相关专业背景,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和数据分析技能。
With a background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lid knowledge in data analysis.2.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熟练运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
Familiar with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proficient in using SQL for data extraction and analysis.3.具备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数据清洗和整合。
Strong data processing abilities and capable of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leaning and integrating data.4.有IT审计工作经验,熟悉审计流程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审计工作。
Experience in IT auditing, familiar with auditing processes and methods, and capable of independentlycompleting audit work.5.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团队成员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审计任务。
Excell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eamwork spirit, ableto coordinate with team members to complete audit tasks together.6.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快速发现和解决数据审计中的问题。
Strong problem analysis and solving abilities, capable of quickly identifying and resolving issues in data auditing.7.具备熟练运用数据可视化工具进行数据展示和报告撰写的能力。
IT合规性和法律事务审计制度

IT合规性和法律事务审计制度一、背景介绍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经营和规范运作,保障信息技术(IT)系统的合规性和法律事务审计,本规章制度旨在明确相关管理和考核标准,确保IT系统的合规性和法律事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管理标准2.1 IT合规性管理1.IT合规性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和业务操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企业内部规定。
2.职能部门需建立并定期更新IT合规性管理制度,确保IT系统的合规性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针对IT系统的合规性工作,职能部门应订立认真的操作规程和流程,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改进。
4.职能部门应建立合规性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IT合规性管理的认得和重视程度。
5.需要建立合规性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矫正IT系统中的合规性问题。
6.职能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IT合规性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法律事务审计管理1.法律事务审计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在法律事务方面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2.职能部门需建立并定期更新法律事务审计管理制度,确保法律事务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3.需要建立法律事务审计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准确和及时性。
4.职能部门应建立法律事务审计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可查证性和可追溯性。
5.需要建立法律事务审计的风险评估和缓解机制,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6.职能部门应定期进行法律事务审计工作的回顾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考核标准3.1 IT合规性考核1.IT合规性考核的目标是评估IT系统的合规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程度。
2.职能部门应订立合规性考核的评估指标和标准,涵盖合规性政策订立、培训开展、监测管理等方面。
3.考核以年度为周期进行,职能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订立合规性考核的评估报告。
4.职能部门应定期组织合规性考核的结果沟通和反馈,旨在推动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提高合规性管理水平。
IT审计程序和合规性检查制度

IT审计程序和合规性检查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的IT审计程序和合规性检查,确保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规性,保护企业数据资产,减少风险和损失,并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部涉及信息技术系统的部门和人员。
三、概述1. IT审计程序•IT审计程序简称为IT审计,是对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的检查和评估过程,包含对软件、硬件、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审查。
•IT审计应在确定的审计范围和时间内进行,并由专业的IT审计人员完成。
2. 合规性检查•合规性检查是对企业信息技术系统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政策及业务要求进行的检查。
•合规性检查应在定期或特定事件触发时进行,检查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数据保护、网络安全、访问掌控等。
四、IT审计程序1. IT审计计划•企业应依据实际情况订立IT审计计划,明确审计范围、时间、人员和方法。
•IT审计计划应事先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知,并征得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搭配。
2. 审计数据收集•IT审计人员应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收集与审计范围相关的数据、文件和记录,包含但不限于系统配置文件、日志、运维报告等。
•审计数据应妥当保管,并防止被非授权人员取得和窜改。
3. 审计程序执行•IT审计人员应依照IT审计计划进行审计程序的执行,包含但不限于物理检查、系统访问评估、安全漏洞扫描、数据完整性检查等。
•审计过程中,IT审计人员应与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审计结果报告•审计人员应依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审计范围、审计程序、发现问题及建议等。
•审计报告应及时提交给有关部门领导,并抄送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五、合规性检查1. 合规性检查计划•企业应订立合规性检查计划,明确检查范围、时间和方法。
•合规性检查计划应事先向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通知,并征得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搭配。
2. 合规性检查执行•合规性检查由专职人员或委派人员执行,检查内容应与企业的法规、行业标准、政策及业务要求相匹配。
it审计工作内容

it审计工作内容
IT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对IT基础架构的审计,包括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以及
应用程序;以及对IT环境中信息安全内容的审计。
具体来说,IT审计可能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审计:检查企业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安全策略要求;同时,加强对网络的安全性审计,防止网络攻击,以及及时发现和纠正网络安全缺陷,以及审计
网络上访问资源的控制状况等。
二、系统审计:检查企业系统是否符合安全策略要求,审计系统配置、安装、升级和
系统数据处理等方面是否有安全风险,以及系统外部临时存储资源是否安全,是否满足数
据保护及完整性要求等。
三、安全审计:审计安全措施,检查企业对信息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合理,以及对于
安全和可靠性的防护有没有进行审计,以及企业对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系
统集成,软件开发,安全性审计配置,访问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审计等都有怎样的安全控制。
四、数据库审计:审计数据库的安全性,检查企业在数据库操作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保证数据库资源能够及时和准确地使用,以及检查数据库安全管理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确保安全管理质量可控。
五、应用程序审计:审计企业应用程序有没有满足安全要求,以及应用程序有效性检查,还有对程序设计进行审计,确保设计安全,符合安全策略的要求,从而建立可靠的应
用程序系统,实现系统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IT审计需要定期检查企业系统是否满足安全要求,掌握最新的审计标准,以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it审计方案

IT审计方案1. 引言IT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评估信息技术系统的运作情况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准则。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IT审计方案,以帮助组织对其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审计。
2. 目标与范围2.1 目标本IT审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评估组织的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合规性。
具体目标包括:•评估信息技术系统的风险和安全威胁;•确保信息技术系统的合规性,包括符合相关法规、行业标准和内部准则;•评估信息技术系统的运作情况,包括性能、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
2.2 范围本IT审计方案的范围包括组织内部的所有关键信息技术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系统;•存储系统;•安全控制措施,如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3. 审计流程IT审计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筹备阶段在筹备阶段,我们将与组织的信息技术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
同时,我们会收集相关的文档和资料,对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全面的了解。
3.2 风险评估在风险评估阶段,我们将对信息技术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
这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我们将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发现和评估这些风险。
3.3 合规性评估在合规性评估阶段,我们将评估信息技术系统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准则。
我们将审查组织的安全策略和流程,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
3.4 系统评估在系统评估阶段,我们将评估信息技术系统的运作情况。
这包括系统的性能、可用性和灾难恢复能力等。
我们将对系统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以提供改进建议。
3.5 编写报告在完成审计工作后,我们将编写一份审计报告。
该报告将包括我们的发现、评估结果以及针对改进的建议。
报告将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以便组织能够理解和实施。
4. 资源需求进行IT审计需要一些资源的支持。
以下是一些主要资源的需求:•计算机设备:用于进行审计工作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
it审计要点

it审计要点(实用版)目录1.IT 审计的概述2.IT 审计的要点3.IT 审计的实施步骤4.IT 审计的重要性5.IT 审计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正文1.IT 审计的概述IT 审计,全称为信息技术审计,是指对企业或组织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流程、信息资产和信息技术管理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估、检查和验证,以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标准和组织目标。
IT 审计旨在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效率和有效性,从而为企业或组织提供合理保证。
2.IT 审计的要点IT 审计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系统治理:评估企业信息系统的治理结构,包括信息系统战略规划、信息安全政策、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完善程度。
(2)信息系统安全:检查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否到位。
(3)信息系统合规性:评估企业信息系统是否符合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和合同要求,如我国的《网络安全法》等。
(4)信息系统性能和效率:检查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数据处理准确性和系统响应速度等方面的表现。
(5)信息系统持续性:评估企业信息系统的持续性,包括业务连续性计划、灾难恢复计划等方面的实施情况。
3.IT 审计的实施步骤IT 审计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审计计划编制、审计风险评估、审计证据收集、审计报告编写等环节。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然后评估审计风险,确定审计重点;接着收集审计证据,评价信息系统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率;最后编写审计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和改进措施。
4.IT 审计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或组织运营的核心。
IT 审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信息系统安全:IT 审计能够发现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2)提高信息系统效率:IT 审计能够发现信息系统的性能瓶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3)促进合规经营:IT 审计能够确保信息系统符合法规要求,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IT审计管理办法

1.0目的建立网络及应用系统活动的审查策略,防止对网络或系统的未授权或非法访问与操作。
2.0适用范围2.1 网络系统中的服务器或网络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操作日志、服务器的维护日志等,日志包括系统的运行性能记录、具体操作或事件记录、安全隐患、访问记录、故障记录等等;2.2 IT管理人员根据信息管理制度的规范的执行记录等;2.3 IT审计要求对关键事件记录逐条审查。
3.0定义4.0职责4.1 IT部:IT部经理负责本规范的制定和维护;4.2风控组(及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负责监督审计规范的执行以及年度IT控制的内审工作。
5.0规范内容5.1 IT部经理根据年度网络、服务器及应用系统(包括新开发的系统和经过更改的系统或程式)等的应用情况及重要程度,确定要审查的系统日志及审查周期;填写《系统日志检查记录表》提交EMT审核;并与相关责任人、数据拥有人进行沟通确认报风控组备案。
5.2网络系统及应用系统备份管理人员根据公司备份管理规范,将系统日志存盘,日志必须真实并且保存完整。
5.3网络系统或应用系统主管根据审查周期仔细阅读系统日志,找出系统错误、安全隐患、非法访问、异常活动等记录。
填写表格《系统日志检查记录表》,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报IT部门经理审查和确认。
5.4客户端用户违规操作应向人力资源部反映,按公司奖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5.5 IT部经理每季度向主管领导提交IT运行报告。
对特殊事故(如数据丢失、服务器故障3天内无法恢复等)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进行处理。
5.6年度IT运行报告须经风控组进行审计确认,报EMT审核,做为IT风险评估的依据。
5.7风控组根据其年度审计计划组织信息管理部、流程责任人、关键用户进行审计,审计范围包括IT部IT的运行与维护,各部门、IT 用户的网络及应用系统适用情况。
5.8风控组根据审计结果进行IT 风险评估,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提交EMT审核。
IT审计的主要内容

IT审计的主要内容
1. 信息技术管理
- 评估和审查有关信息技术管理的政策、管理层责任和组织结
构等方面。
- 检查信息技术战略和规划,以确保其与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一致。
2. 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
- 检查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的流程和控制措施。
- 评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上线等环节。
3. 网络和系统基础设施
- 审查网络和系统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评估网络架构和系统配置是否符合最佳实践和安全标准。
4. 数据管理和保护
- 检查数据管理和保护的政策和程序。
- 评估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以及数据访问控制措施。
5. 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
- 评估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政策和流程。
- 检查安全事件和违规行为的监控和报告机制。
6. IT服务管理和支持
- 审核IT服务管理和支持的流程和控制。
- 评估IT服务水平(SLA)和故障管理的措施。
IT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实施、网络和系统基础设施、数据管理和保护、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以及IT服务管理和支持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审计与评估,可以帮助组织发现潜在的风险并提供改进建议,从而保护和提升信息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it审计要点

it审计要点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IT 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2.IT 审计的主要要点
3.IT 审计的实施步骤
4.IT 审计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正文
IT 审计是指对一个组织的信息技术系统、信息资产、信息技术过程以及相关内部控制的审计。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IT 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可以帮助组织确保其信息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组织运营效率和降低风险。
IT 审计的主要要点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信息资产的安全性、信息技术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以及相关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 IT 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对这些要点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IT 审计的实施步骤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风险评估、审计测试、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审计报告的编写。
在审计计划的制定阶段,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组织的信息技术系统、信息资产、信息技术过程以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在审计风险评估阶段,审计师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方向。
在审计测试阶段,审计师需要对信息技术系统、信息资产、信息技术过程以及相关内部控制进行实际的测试和检查。
在审计证据的收集阶段,审计师需要收集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其审计结论。
最后,在审计报告的编写阶段,审计师需要对审计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改进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IT 审计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信
息技术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信息资产的广泛分布和快速增长、信息技术过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相关内部控制的不足和失效。
IT审计--汇总整理

目录什么是IT审计 (1)IT审计的对象和范围 (1)IT审计的任务 (2)IT审计制度的建立需要注意三点 (2)IT审计流程 (2)从IT审计看审计学科的发展 (5)IT审计等技术审计的产生对我国审计发展的影响 (5)IT审计的历史和发展 (5)什么是IT审计IT审计就是信息系统审计,也称IT监查,是独立于信息系统本身、信息系统相关开发、使用人员的第三方-IT审计师采用客观的标准对信息系统的策划、开发、使用维护等相关活动和产物进行完整地、有效地检查和评估。
信息系统审计的必要性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信息化是有风险的。
信息系统规模越大,功能越复杂,风险也就越大。
IT审计的对象和范围IT审计设计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IT审计不是单纯强调对软硬件的审计。
它的审计对象涵盖整个信息系统所有活动和中间产物,并包括信息系统实施相关的外部环境。
一般来说,对企业实施IT审计的对象有:本企业内的IT审计师、外部IT审计事务所委托审计师和国家审计机构。
IT审计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业务计划审计,业务开发审计、业务执行审计和业务维护审计以及涵盖整个信息系统周期的共通业务审计。
1)业务计划审计主要面向信息系统的企划,对信息系统的投资可行性,系统规划与公司战略的相关性,系统开发计划的可行性以及系统需求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核和验证。
2)业务开发审计对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的相关人员的活动、信息、中间产物进行审核,确认这些活动、信息和中间产物的规范性、有效性和对于信息系统目标的针对性。
3)业务执行审计确认与信息系统运行相关的数据、软硬件、安装环境等是否符合信息系统的运营要求,同时对信息系统的功能、性能、易用度、可操作性等进行评估。
4)业务维护审计对信息系统的维护活动和维护结果实施审核和评价。
发现在维护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漏洞和信息系统维护中急待改善的问题。
5)共通业务审计涉及文档管理、进度管理、人员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检查这些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良建议。
it审计计划书

it审计计划书IT审计计划书一、前言IT审计是对企业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识别问题、提出建议的过程,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计划书旨在明确IT审计的目标、范围、方法和时间安排,为IT审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审计目标本次IT审计的目标是评估企业信息技术环境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有效识别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三、审计范围1. 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的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2. 企业信息系统的软件和数据库;3. 企业重要业务系统的可用性和连续性;4. 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5. 企业信息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机制;6. 企业对重要数据、系统和网络进行监控和检测的能力。
四、审计方法本次IT审计将采取以下方法和技术:1. 文件分析:对企业IT政策、规范、安全策略文件等进行分析,评估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2. 现场检查:对企业信息技术环境、安全设备和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3. 网络扫描:通过网络扫描工具,评估企业网络设备和系统的漏洞和安全性;4. 问卷调查:向企业员工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的IT使用习惯和安全意识。
五、时间安排本次IT审计计划共计执行3个月,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计划和准备阶段(1周);2. 第二阶段:文件分析和现场检查阶段(1个月);3. 第三阶段:网络扫描和问卷调查阶段(1个月);4. 第四阶段:总结和报告编写(2周)。
六、预期结果基于本次IT审计的评估和调查,预期将给出以下结果和建议:1. 对企业信息技术环境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2. 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对IT政策和规范的修订、安全设备和措施的增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等方面;3. 评估企业对重要数据、系统和网络进行监控和检测的能力,提出改进方案。
IT审计员岗位职责

IT审计员岗位职责IT审计员是指专门负责对企业或机构的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审计的专业人士。
IT审计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审计计划IT审计员必须首先制定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目标、时间安排、审核方法等,确保整个审计过程有序、高效、可控。
二、收集资料IT审计员需要依据审计计划,收集与审核内容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如系统流程图、合同、报表、收据、凭证等。
三、分析资料收集到的资料需要进行认真地分析,明确潜在的风险点,发现安全漏洞及不规范操作现象,从而制订出可行的纠正方案,最大限度减少企业信息及资产的风险。
四、撰写审计报告IT审计员在完成对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审计后,需要将检查结果整理整个审核报告,报告中需包含风险评估、重要问题及解决方案、问题的严重程度等相关指标。
五、建议改善计划IT审计员需要与企业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提出具体可行的技术建议,制定并执行相应的风险控制和信息安全管理计划,推动改善计划的实施,为企业解决相关信息安全和数据问题。
六、监督和跟踪改善计划的执行IT审计员需要在审核结果被认可后,监督并跟踪推出的风险控制和信息安全管理计划的实施,确保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性能得到持续改善。
IT审计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分析、计划、组织、管理、沟通以及把握企业信息技术系统工作的经验,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编程、系统测试等相关技能,熟悉各种企业信息化系统常用技术,如网络技术、安全技术、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和数据库技术等。
IT审计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包括与企业IT部门的沟通、和其他审计师团队成员的协作,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畅进行。
it审计要求(kpmg)

附注控制活动频率样本抽取数量∙每年 1∙每季 1 + 1 (年末) ∙每月 2∙每周 5∙每天15∙多于每天25下面是赠送的合同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教育机构劳动合同范本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一、_________ 培训学校聘请_________ 籍_________ (外文姓名)_________ (中文姓名)先生/女士/小姐为_________ 语教师,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精神,自愿签订本合同并保证认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各项义务。
二、合同期自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起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止。
三、受聘方的工作任务(另附件1 )四、受聘方的薪金按小时计,全部以人民币支付。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1.聘方向受聘方提供意外保险。
(另附2 )2.每年聘方向受聘期满的教师提供一张_________ 至_________ 的来回机票(金额不超过人民币_________ 元整)或教师凭机票报销_________ 元人民币。
六、聘方的义务:1.向受聘方介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聘方有关工作制度以及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
2.对受聘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对受聘方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4.按时支付受聘方的报酬。
七、受聘方的义务:1.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
2.遵守聘方的工作制度和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接受聘方的工作安排、业务指导、检查和评估。
未经聘方同意,不得兼任与聘方无关的其他劳务。
3.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
4.遵守中国的宗教政策,不从事与专家身份不符的活动。
5.遵守中国人民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八、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1.双方应信守合同,未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解除和终止合同。
2.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后,可以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
在未达成一致意见前,仍应当严格履行合同。
IT审计标准以及原则

在这⼀节中,我们将介绍在IT审计的实施流程、组织形式等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些标准和准则。
我们在前⾯的13.1提到,IT审计是独⽴的IT审计师采⽤客观的标准对以计算机为核⼼的信息系统的整个⽣命周期内的相关的活动和产物进⾏完整、有效的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那么,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IT审计师必须采⽤⼀套公认的、权威的审计标准,作为实施IT审计的基本准则和实施依据。
制定或者采⽤权威的、公认的IT审计标准,是实现IT审计⼯作规范化、明确IT审计责任、保证IT审计质量的可靠保障。
⽬前在国际上较为流⾏的是美国的ISACA协会的审计标准。
ISACA于1996年推出了⽤于“IT审计”的知识体系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即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标。
作为IT治理的核⼼模型,COBIT包含34个信息技术过程控制,并归集为4个控制域:IT规划和组织(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系统获得和实施(Acqui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交付与⽀持(Delivery and Support),以及信息系统运⾏性能监控(Monitoring)。
⽬前,COBIT已成为国际公认的IT管理与控制标准。
13.2.1 基本框架 IT审计标准是IT审计的纲领性规范,它列举了IT审计的事实过程中必须包含的审计项⽬。
⼀般来说,⼀个IT审计标准的框架应该包含如下三个层次。
1. 基本准则 规定了IT审计⾏为和审计报告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IT审计的总纲,也是制定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准则和指南的基本依据。
2. 具体准则 依据基本准则制定,对如何遵循IT审计的基本标准提供了详细规定和具体说明,是IT审计师实施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的具体规范。
3. 实施指南 依据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是IT审计的操作规程和⽅法,为IT审计师实施审计业务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IT审计标准以及原则

I T审计标准以及原则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I T审计标准以及原则来源:233网校【233网校:教育考试门户】2009年9月1日已有574人加入收藏本页在这一节中,我们将介绍在IT审计的实施流程、组织形式等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一些标准和准则。
我们在前面的提到,IT审计是独立的IT审计师采用客观的标准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相关的活动和产物进行完整、有效的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那么,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IT审计师必须采用一套公认的、权威的审计标准,作为实施IT审计的基本准则和实施依据。
制定或者采用权威的、公认的IT审计标准,是实现IT审计工作规范化、明确IT 审计责任、保证IT审计质量的可靠保障。
目前在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是美国的ISACA协会的审计标准。
ISACA于1996年推出了用于“IT审计”的知识体系COBIT(Control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即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
作为IT治理的核心模型,COBIT 包含34个信息技术过程控制,并归集为4个控制域:IT规划和组织(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系统获得和实施(Acqui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交付与支持(Delivery and Support),以及信息系统运行性能监控(Monitoring)。
目前,COBIT 已成为国际公认的IT管理与控制标准。
13.2.1 基本框架IT审计标准是IT审计的纲领性规范,它列举了IT审计的事实过程中必须包含的审计项目。
一般来说,一个IT审计标准的框架应该包含如下三个层次。
1. 基本准则规定了IT审计行为和审计报告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IT审计的总纲,也是制定其他相关标准、规范、准则和指南的基本依据。
国际会计准则 kpmg

国际会计准则 kpmg国际会计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用于规范企业财务报告的国际会计准则。
IFRS已经成为了全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主流标准,并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投资分析、风险控制等领域。
世界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KPMG,作为IFRS领域的专家,一直致力于IFRS的研究和应用,旨在为客户提供专业的IFRS咨询服务。
IFRS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全球各国的企业和投资者都具有重要影响。
IFRS与传统的财务报告标准 GAAP 相比,更加重视透明度和可比性,规范了财务报告和数据披露的内容和格式,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IFRS使用统一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降低由于会计处理方法不同而产生的不确定性和误差,便于国际上的投资者进行比较和分析。
KPMG 作为全球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一直致力于IFRS的研究和应用。
KPMG的IFRS 资源库(IFRS Toolkit)提供了全面、易用的IFRS 资料和工具,包括IFRS 标准文本、实务指南、案例分析、培训材料等,帮助客户全面了解IFRS的要求和应用。
KPMG 的IFRS 咨询服务提供了从财务报告制定到实际应用的全流程服务,帮助客户合规并有效利用IFRS 的优势。
同时,KPMG 也通过丰富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对IFRS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KPMG 不仅对主流IFRS 标准进行研究和探讨,还关注新兴领域和趋势,如数字经济、绿色金融、IFRS 17 风险保险等,并提供了相关案例和实务指导。
总之,IFRS 的开展和推广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KPMG 作为IFRS 领域的专家,在IFRS 研究和应用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致力于为客户和行业提供高质量的IFRS 咨询和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紧急变更中应体现允许时候补走流程的内容;
5、系统中应有系统变更的日志记录,以方便查询历史变更;
系统变更上线
系统变更上线审批之步骤及记录(需抽样文件及记录–参见附注)
开发人员和上线人员之分工(开发人员没有生产环境之权限)之证明
4
系统开发
(如适用)
系统开发方法论
系统开发方法论
系统开发流程
系统开发流程(审批、开发、测试、上线)
数据转换
数据转换制度(审批、测试、方案制定)
5
信息技术运作
批处理工作
日常系统批处理工作监察(需抽样批处理核对清单–参见附注)
对于批量处理的事务应有完整的流程相匹配,如需要对数据源的确认、批处理完成后数据的校对。
备份定期恢复测试制度和记录(需抽样备份恢复测试记录–参见附注)
异地备份制度
异地备份之物理安全(需抽样异地备份转移记录)
用户问题管理
用户就系统有关问题之管理制度、问题处理、问题严重性分级、上报机制、问题汇总和审核制度(需抽样问题处理记录–参见附注)
1、对问题管理应有完善的机制,包括问题收集、汇总,按严重性、紧急性分级,以及上报机制。
2、问题的处理应有跟踪反馈机制,确保问题被及时有效解决。
6
最终用户应用程序管理
对与财务报告有关之重要最终用户应用程序之管理制度(如用户编制含Macro等程序之Excel, Access等) (如适用)
1、相关软件的使用权(即正版软件)的购买应在预算中体现,并有购买的凭证;
2、对禁止使用盗版软件应有严格规定并依此执行;
4、机房显眼处应有机房管理制度;
用户权限设定
用户系统权限的列表
用户设置不同系统权限之制度和审批等步骤
不同权限是否显示在用户申请表上
(需抽样申请表格–参见附注)
1、用户权限组有详细的权限定义;
2、完整的用户帐号增加、修改、删除审批流程;
3、用户帐号审批流程中应体现具体的权限选择;
用户设定制度
增加、更改、删除系统用户的步骤
附注
控制活动频率样本抽取数量
每年1
每季1 + 1(年末)
每月2
每周5
每天15
多于每天25
可重用旧密码次数
锁定用户前之容许错误登录次数
1、密码长度应大于8位、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或者再区分大小写、客户端密码变更的频率应有控制(如30天强制要求变更密码);
2、错误密码登陆次数应不超过3次,且系统应用提示信息;
3、密码修改时应不允许与原密码相同的密码进行修改操作,应有历史密码控制策略;
4、对各种不同密码的变更频率及设置要求等应有完整的密码管理制度;
范围
所需資料、文件
要求
1
公司层面控制
IT部门架构图、IT人员职责说明
IT预算、策略和年度规划(2005-2007年)
IT内部、IT与业务部门、IT与管理层之会议记录
与第三方供货商之服务协议(若IT服务外判)
IT风险评估制度和报告
财务系统与其它系统间之数据流程图
IT内部审计报告和审计发现之跟进
1、完整清晰的部门架构以及职员职责说明;
用户权限审阅
用户系统权限之定时审阅和复核,及有关记录(需抽样各阶段之文件及记录–参见附注)
1、对系统用户帐号的申请及权限分配等,应有定期进行复核的操作,并有相关文档记录,且文档应由相关领当定期审阅;
超级用户
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超级用户的申请、管理、使用审核的步骤和记录
拥有超级用户的人员名单
1、对系统超级用户的使用应有审批授权制度,并有相匹配的流程;
5、对备份介质应定期进行恢复测试,有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确定数据的准确性,并保留相关记录,该记录要求有用户、信息部门、管理层签字确认;
6、异地备份的物理环境应同于实际业务环境,以确保实际环境发生意外时备用环境能立即切换启用;
7、对于异地备份根据区域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定义,不一定要求在5公里以上的间隔距离;
用户部门及IT部门审批程序,申请表格之处理和保存(需抽样申请表格,可和上面的样本相同)
1、完整的用户帐号增加、修改、删除审批流程;
2、有与人力资源中心提供的入职、离职名单相匹配的用户帐号增加、删除记录;
系统密码设定
系统密码设定(应用系统层、操作系统层、网络层、数据库)
密码长度
密码最大更改日数
密码复杂性
2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制度、用户信息安全意识
制度的措施
信息安全培训记录
1、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并采取广泛的宣传措施将该制度灌输至每位公司职员。
2、规章制度写入员工手册并印发,新员工入职便能了解公司要求,并做定期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物理安全
机房物理安全规章
2、对拥有超级用户权限的人员应严格控制;
3
系统变更
系统变更管理
系统变更管理规章制度
系统变更审批、开发、测试(用户及IT)之步骤及记录(需抽样各阶段之文件及记录–参见附注)
1、要求有完整的系统变更流程,流程中包括紧急变更的处理流程;
2、变更过程中应有各种表单支持,如用户申请、上级审批、开发需求、IT测试、用户测试、实施记录、用户签收等相关表单;
备份制度
系统备份制度、核对(需抽样备份核对清单–参见附注)
1、完整在备份制度,包括数据备份及系统备份;
2、每天的自动备份文件应保留6天以上而不能每天自动覆盖;且要有每天的备份任务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
3、应有多重的备份机制,如本地磁盘备份、磁带备份、光碟备份、异地备份;
4、应有完善的备用环境,如异地双机热备;
2、有完善的费用预算机制,有经过授权并正式签发的费用预算文件;有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IT策略及每年的年度规划;
3、内部、与业务部门、与管理层之间的会议记录;
4、签订相关服务合同;
5、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或引进专业风险评估机构;
6、提供数据流程图;
7、应建立内审机制并定期内审,以辅助外审,建议引进专业机构定期内审。
保安设施(如门禁系统、访客记录)
1、物理要求:门禁系统、烟雾报警器(置于地板夹层或顶棚夹层)、监控、UPS、空调(接UPS)、干粉灭火器、防火防水装修材料;
2、机房管理:专人管理钥匙、有访客记录、机柜门应上锁;
3、服务器管理:密码变更设置(文档/流程/频率)、密码策略(windows/sql用户密码强制策略、windows帐号锁定策略、密码长度8位以上、历史密码6次)、windows界面自动锁定、应急管理/流程(备用钥匙、密码文件密封置于机房上锁的柜子中或密封的信封里面);
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之逻辑或物理分开之证明
参数变更
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参数变更管理规章制度
系统变更审批、测试(用户及IT)之步骤及记录(需抽样各阶段之文件及记录–参见附注)
紧急变更
无法循正常变更流程的紧急变更管理规章制度、审批、测试(用户及IT)之步骤及记录(需抽样各阶段之文件及记录–参见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