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学习资料共50页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课件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1fd039f524ccbff12184a2.png)
脑的寄生虫感染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学习交流PPT
10
脑脊液标本
蛋白质:
正常人CSF蛋白质含量为150~ 450mg/L。
学习交流PPT
11
脑脊液标本
CSF蛋白明显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 核性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蛋白-细 胞分离现象)、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管梗阻等, 尤以椎管梗阻时增高显著。
男 120~160g/L,女 110~150g/L; 4)血小板:(100-300)X109/L。
学习交流PPT
19
血液标本
白细胞包括:中性白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 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 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学习交流PPT
24
血液标本
凝血七项
3)纤维蛋白原(FIB):2-5g/L。主要反映 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4)凝血酶时间(TT):秒数:10-18S, 需与 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主要反映纤维 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 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 血常 规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 及免疫缺陷病等。
学习交流PPT
16
脑脊液标本
潘氏试验
又称Pandy试验,是指脑脊液中的蛋白测 定,也称球蛋白定性试验,其原因是脑 脊液在病变时,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多为球蛋白增加,在潘氏试验中球蛋白 遇酚而变性,出现沉淀而成阳性。
神经内科常见化验项目及解读
![神经内科常见化验项目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a24d4c33687e21af45a9fc.png)
概述
由肝、脂肪组织和小肠合 成,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 脂的合成,为细胞供能并 储能。
参考值
0.56~1.70 mmol/L ≤1.70 mmol/L为合适水平 >1.70mmol/L为升高 临床意义 (同TC)
Bile
A-I
LCAT
A-I Nascent HDL FC ABCA1 Macrophage
概述TC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血液之中,它是合成胆
汁酸、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和维生素D的原料,也 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参考值 成人 ≤ 5.17 mmol/L 为合适水平
5.20~5.66 mmol/L 5.69mmol/L 为边缘水平 升高
临床应用↑见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肾病综
参与的凝血因子多,全部来源于血液,反应步骤复杂缓慢 (约5~10min)。 内源性凝血从因子Ⅻ激活开始。 当第一阶段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各种凝血因子,特别是Ⅷ、 Ⅸ、Ⅺ因子含量严重减低如各型血友病时,每导致凝血时 间的延长。
内、外源两条凝血途径一旦各自激活Ⅹ因子之后就 沿着一条共同的途径而进入其后的第二、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使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 酶。 第三阶段:凝血酶再激活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 凝血即告完成。
轻度:HB<低限至90g/L 中度:60~90g/L 重度:30~60g/L 极度:<30g/L
90 60 30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度
一、红细胞生成不足 (一)骨髓造血障碍 造血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障碍性贫血 异常细胞或组织骨髓浸润 骨髓病性贫血 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 慢性系统性疾病伴发的贫血 (二)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 叶酸及(或)维生素B12缺乏所到的巨幼细胞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血红素合成缺陷 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珠蛋白合成缺陷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缺陷) (二)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因素) 三、失血 急性失血 慢性失血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临床意义PPT课件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临床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fa195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18.png)
血钙水平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异常,进而诱发癫痫发作,化验检查中如发现血钙 水平异常,可能提示癫痫的风险增加。
帕金森病与化验检查结果关联
帕金森病与血清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水平降低可能与帕金森病的 发生有关,化验检查中如发现血清铁蛋 白水平降低,可能提示帕金森病的风险 增加。
VS
帕金森病与甲状腺功能
尿常规检查对神经内科疾病诊断的意义
尿糖
用于筛查糖尿病,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病 变和脑血管并发症。
尿蛋白
反映肾脏功能,与脑血管疾病预后相关。
生化检查对神经内科疾病诊断的意义
要点一
血糖、血脂
要点二
肝肾功能
评估脑血管疾病风险,高血糖、高血脂可加速动脉粥样硬 化。
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对药物使用和疾病预后有指导意 义。
05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 果临床意义总结
化验检查结果在神经内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血常规检查
脑脊液检查
通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判断 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症状,有助于诊断 脑膜炎、脑梗塞等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脑脊液的压力、常规和生化检查,有 助于诊断脑膜炎、脑瘤、脑出血等神经系 统疾病。
肌电图检查
详细描述
生化检查中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代谢和 排泄功能,对于调整药物剂量和预防药物中毒具有指导意 义。
总结词
评估营养状况
总结词
检测电解质平衡
详细描述
生化检查中的白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营 养状况,对于指导营养支持和评估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免疫学检查对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意义
02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与化验 检查结果关联
脑梗塞与化验检查结果关联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91445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b.png)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室,通过化验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评估疾病的程度及预后,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下面将就神经内科常用的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1.血常规:血常规是评估炎症、感染及贫血等情况的重要指标。
在神经内科中,一些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颅内肿瘤、中风等,可以通过血常规来检测是否存在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炎症反应等。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
在神经内科中,CRP常用于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3.红细胞沉降率(ESR):ESR是一种常用的炎症指标,可检测血液中红细胞沉降速度。
在神经内科中,ESR可以帮助评估炎症反应的程度,如脑膜炎、脑炎等炎症性疾病。
4.血糖:神经内科中的一些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等,都与血糖水平有关。
通过检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诊断这些疾病,并调整相应的治疗措施。
5.电解质:电解质的平衡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指标,如钠、钾、钙、镁等,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如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
6.肝功能指标:肝脏在机体内有着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在神经内科中,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是否受损,并辅助判断一些疾病的程度和预后,如肝性脑病、药物性肝损伤等。
7.肾功能指标:大脑对肾功能的要求较高,肾脏的异常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检测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等,可以评估肾脏的过滤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肾脏疾病。
8.血脂指标:一些疾病,如脑卒中、脑血流灌注不足等,与血脂异常有关。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检测血脂指标,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可以评估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相关风险因素。
9.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神经系统功能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神经内科中,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微量元素指标,如锌、铜、铁等,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相应元素的缺乏或过多情况,及时进行调节和治疗。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查与结果解读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查与结果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6b1765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d.png)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查与结果解读在神经内科,实验室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本文将介绍神经内科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其结果解读。
一、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提供有关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状态的重要信息。
1. 血常规血常规是最常见的血液检查项目之一。
其中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能够反映贫血、感染和出血等情况。
例如,贫血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之一。
2. C-反应蛋白(CRP)CRP的升高常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在神经系统感染、炎症性疾病等情况下,CRP的水平往往会升高。
因此,通过监测CRP的水平,医生能够了解炎症反应的程度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3. 血糖血糖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血糖可能意味着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与神经系统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4. 电解质电解质的平衡对于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例如,低钠血症可能导致神经毒性反应和脑水肿。
因此,通过检查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平,医生可以对神经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估和干预。
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脑脊液是由脑脊液系统产生的,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1. 压力脑脊液的静压是诊断颅脑疾病的重要指标。
增高的脑脊液压力可能提示脑脊液循环障碍,如脑积水或颅内肿瘤。
2. 细胞计数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细胞数目很少。
细胞计数的异常增高可能与感染、肿瘤或出血等疾病有关。
具体细胞类型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指导医生确定病因。
3. 蛋白质脑脊液中的蛋白质水平可以反映炎症和破坏神经系统的疾病。
比如,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脑脊液中蛋白质浓度通常升高。
4. 糖和乳酸脑脊液中的糖和乳酸水平可以为某些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证据。
例如,脑脊液中乳酸浓度升高可能是缺氧性脑损伤的指标之一。
三、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记录和分析神经组织产生的电活动,可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1. 脑电图(EEG)脑电图记录脑细胞的电活动。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神经内科常用化验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a1821b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6.png)
血液标本
红细胞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 ②红细胞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
血细胞的破坏等; ③红细胞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肺气肿等。
脑的寄生虫感染时,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脑脊液标本
蛋白质:
正常人CSF蛋白质含量为150~ 450mg/L。
脑脊液标本
CSF蛋白明显增高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 核性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椎管梗阻等, 尤以椎管梗阻时增高显著。
脑脊液标本
Pandy试验临床意义: 正常脑脊液含有极微量的蛋白质,其中 以白蛋白为主,潘氏试验为阴性反应。
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及颅内出 血等,均见蛋白质增加,且多为球蛋白 增加,潘氏试验呈阳性反应。
血液标本
高氯血症患者其CSF的氯化物含量也可增高。
脂蛋白A : <300mg/L
血细胞分析的正常值 大量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增加为主,多为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4)血小板:(100-300)X109/L。
血液标本
白细胞包括:中性白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中性分叶核 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 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 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 血常 规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 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神经内科常见化验项目及解读
![神经内科常见化验项目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a24d4c33687e21af45a9fc.png)
急性失血后贫血 同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或吸收障碍——巨幼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合成及髓鞘形成必须的辅酶, 其缺乏引起血红蛋白DNA和髓鞘合成障碍,进而导 致贫血和神经病变——这是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 重要病因之一
红细胞参数检测 白细胞参数检测 血小板检测
分类名称 中性粒细胞
PT延长: (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 纤维蛋白原减少。 (2)后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 DIC后期,使用双香豆素抗凝时。 PT缩短:主要见于血液高凝状态时,如DIC早期、脑血栓形 成、心肌梗死等。
INR是从凝血酶原时间(PT)和测定试剂的国际敏感指 数(ISI)推算出来的 采用INR使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试剂测定的PT具有可 比性,便于统一用药标准。 INR可有效监测使用抗凝药物的效果,例如华法林 (Warfarin)。通常使用抗凝治疗预防有心房纤维 性颤动的患者的卒中;也用来预防静脉血栓的复发。
参考范围: 成人:4.0~10.0×109/L 儿童:5.0 ~ 12.0×l09/L 6个月~ 2岁婴儿:11.0 ~ 12.0×109/L 新生儿:15.0 ~ 20.0×l0 9/L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 ◦ ◦ ◦ ◦ 急性感染或炎症:化脓性感染常见 严重组织损伤:手术、心肌梗塞 急性失血、溶血 急性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 某些感染:流感、麻疹、风疹;伤寒 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缺 理化损伤:射线、氯霉素、抗肿瘤药 自身免疫性疾病:SLE 脾功能亢进:各种脾肿大
主要功能 变形性 防御和抵抗 渗出性 病原菌侵袭 趋化性 嗜酸性粒细胞细胞 吞噬作用 吞噬功能 (消除过敏原) 杀菌作用 嗜碱性粒细胞 通过颗粒释放 致敏 (参与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功能 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功能 单核细胞 吞噬清除功能、参与免疫反应 白细胞生成调节、抗肿瘤活性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临床应用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06940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b.png)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临床应用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是对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和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评估疾病进展,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常用检测项目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重要性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内科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包括中风、癫痫、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
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作为辅助依据。
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可以提供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炎症反应、代谢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比如,通过测定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和细胞数目,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脑膜炎或脑脊液异常,并对疾病进行进一步诊断。
此外,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也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预后和疗效,以及监测治疗过程中的变化。
二、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常用项目1.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神经内科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通过穿刺腰椎或者脑室,采集脑脊液样本,并对其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进行测定。
脑脊液检查可以帮助判断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病变、神经系统损伤等情况。
2.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项目包括脑电图(EEG)、脑诱发电位(EP)、神经肌肉电图(EMG)和脑磁图(MEG)等。
这些检查可以用于评估癫痫、脑卒中、神经肌肉疾病等的电活动变化,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3. 血清标志物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测其中相关的蛋白质、酶学指标、神经递质等物质的浓度变化。
这些血清标志物可以反映疾病的炎症程度、代谢状态以及细胞毒性等,对诊断和治疗疾病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内科实验室检验也在不断发展。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6ea8a3aa8956bec0975e389.png)
神经系统检查的临床意义一.一般检查一般检查即内科学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上,常有重要意义,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特别注意:(一)意识状态:意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活动,是对外界环境和自身产生的信息给予有意义反应的神经过程。
意识障碍有以下几种形式:1.嗜睡:这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
2.意识模糊:表现为意识的清晰度减低,呈朦胧或混浊状态。
3.昏睡状态:处于昏睡中,其意识并未完全丧失。
4.昏迷:为对外环境和自身产生的信息给予有意义反应的神经过程的丧失。
(二)精神状态:在神经疾病中,常见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症状:1.感知障碍:如听、视、嗅幻觉。
2.记忆障碍:常见为记忆减退和遗忘。
3.情感障碍:表现为强哭,强笑,欣快,淡漠及情绪不稳定。
4.智能障碍:检查方法为:常识提问,计算力,理解力,判断力,智能障碍分轻,中,重度(鲁钝,痴愚,白痴)。
二、语言功能言语障碍,即表现为失语症。
失语症多为混合性,宜分别检查。
1.运动性失语:不能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而保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病变多在优势半球的额叶。
2.感觉性失语:对语气的感受。
鉴别和理解有障碍,而自发语言流利,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叶。
3.命名性失语: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与用途而丧失称呼人名或物名的能力。
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枕部。
4.全面性失语: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能力全部障碍。
三、颅神经检查十二对颅神经检查,在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是有重要意义的,在掌握检查方法的同时,应复习其解剖和生理功能,使能在临床实践中逐步作到准确地定位。
1.嗅神经:为传导嗅觉的感觉神经。
用有气味的非刺激物质,分别测试病员的两个鼻孔意义:一侧嗅觉丧失,应警惕神经病变,如嗅沟脑膜瘤或颅底骨折,双侧嗅觉丧失多为鼻腔病变或无临床意义。
2.视神经:为传导视觉的感觉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色觉,视野及眼底,神经科注重视野及眼底检查。
视野:视野机或对比检查法:注视前方,眼球不动时,能看到的范围。
典型的视野改变病例,有助于正确的定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