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综合
一次函数和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一次函数和几何综合题含答案1.(2013•天水)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边三角形,点A的坐标是(0,4),点B在第一象限,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并把△AOP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与AB重合,得到△ABD.(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点(,0)时,求此时DP的长及点D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P,使△OPD的面积等于?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013•济宁)如图,直线y=﹣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y=x交于点C.在线段OA上,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O做匀速运动,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分别过点P、Q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OC于点E、F,连接EF.若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EFQ总为矩形(点P、Q重合除外).(1)求点P运动的速度是多少?(2)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3)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的面积S最大?并求出最大值.3.(2013•绥化)如图,直线MN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C两点,分别过A,C两点作x轴,y轴的垂线相交于B 点,且OA,OC(OA>OC)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14x+48=0的两个实数根.(1)求C点坐标;(2)求直线MN的解析式;(3)在直线MN上存在点P,使以点P,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4.(2013•齐齐哈尔)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OA<OB)且OA、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1)x+=0的两个根,点C在x轴负半轴上,且AB:AC=1:2(1)求A、C两点的坐标;(2)若点M从C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CB运动,连接AM,设△ABM的面积为S,点M的运动时间为t,写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点P是y轴上的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013春•屯留县期末)如图,四边形OABC是菱形,点C在x轴上,AB交y轴于点H,AC交y轴于点M.已知点A(﹣3,4).(1)求AO的长;(2)求直线AC的解析式和点M的坐标;(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A﹣B﹣C运动,到达点C终止.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PMB 的面积为S.①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求S的最大值.6.(2012•鞍山)如图,正方形ABCO的边OA、OC在坐标轴上,点B坐标(3,3),将正方形ABCO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度α(0°<α<90°),得到正方形ADEF,ED交线段OC于点G,ED的延长线交线段BC于点P,连AP、AG.(1)求证:△AOG≌△ADG;(2)求∠PAG的度数;并判断线段OG、PG、BP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当∠1=∠2时,求直线PE的解析式.7.(2012•桃源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点A在y轴上,点B在x轴上,且OA=OB=1,经过原点O的直线l交线段AB于点C,过C作OC的垂线,与直线x=1相交于点P,现将直线L绕O点旋转,使交点C从A向B运动,但C点必须在第一象限内,并记AC的长为t,分析此图后,对下列问题作出探究:(1)当△AOC和△BCP全等时,求出t的值;(2)通过动手测量线段OC和CP的长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得到的结论;(3)①设点P的坐标为(1,b),试写出b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和变量t的取值范围.②求出当△PBC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8.(2012秋•海陵区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与直线OC交于点C.(1)若直线AB解析式为y=﹣2x+12,直线OC解析式为y=x,①求点C的坐标;②求△OAC的面积.(2)如图2,作∠AOC的平分线ON,若AB⊥ON,垂足为E,△OAC的面积为6,且OA=4,P、Q分别为线段OA、OE上的动点,连接AQ与PQ,试探索AQ+PQ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9.(2012秋•成都校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PA是一次函数y=x+m(m>0)的图象,直线PB是一次函数y=﹣3x+n(n>m)的图象,点P是两直线的交点,点A、B、C、Q分别是两条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1)用m、n分别表示点A、B、P的坐标及∠PAB的度数;(2)若四边形PQOB的面积是,且CQ:AO=1:2,试求点P的坐标,并求出直线PA与PB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一点D,使以A、B、P、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12秋•綦江县校级期末)如图,一次函数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Rt△ABC,且使∠ABC=30°.(1)求△ABC的面积;(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APB的面积,并求当△APB与△ABC面积相等时m的值;(3)是否存在使△QAB是等腰三角形并且在坐标轴上的点Q?若存在,请写出点Q所有可能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0小题)1.(2013•天水)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是等边三角形,点A的坐标是(0,4),点B在第一象限,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P,并把△AOP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与AB重合,得到△ABD.(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当点P运动到点(,0)时,求此时DP的长及点D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P,使△OPD的面积等于?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过点B作BE⊥y轴于点E,作BF⊥x轴于点F.依题意得BF=OE=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F,然后可得点B的坐标.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把已知坐标代入可求解.(2)由△ABD由△AOP旋转得到,证明△ABD≌△AOP.AP=AD,∠DAB=∠PAO,∠DAP=∠BAO=60°,△ADP是等边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P.在Rt△BDG中,∠BGD=90°,∠DBG=60°.利用三角函数求出BG=BD•cos60°,DG=BD•sin60°.然后求出OH,DH,然后求出点D的坐标.(3)本题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设点P的坐标为(t,0):①当P在x轴正半轴上时,即t>0时,关键是求出D点的纵坐标,方法同(2),在直角三角形DBG中,可根据BD即OP的长和∠DBG的正弦函数求出DG的表达式,即可求出DH的长,根据已知的△OPD的面积可列出一个关于t的方程,即可求出t的值.②当P在x轴负半轴,但D在x轴上方时.即<t≤0时,方法同①类似,也是在直角三角形DBG用BD的长表示出DG,进而求出GF的长,然后同①.③当P在x轴负半轴,D在x轴下方时,即t≤时,方法同②.综合上面三种情况即可求出符合条件的t的值.解答:解:(1)如图1,过点B作BE⊥y轴于点E,作BF⊥x轴于点F.由已知得:BF=OE=2,OF==,∴点B的坐标是(,2)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k≠0),则有.解得.∴直线AB的解析式是y=x+4;(2)如图2,∵△ABD由△AOP旋转得到,∴△ABD≌△AOP,∴AP=AD,∠DAB=∠PAO,∴∠DAP=∠BAO=60°,∴△ADP是等边三角形,∴DP=AP=.如图2,过点D作DH⊥x轴于点H,延长EB交DH于点G,则BG⊥DH.方法(一)在Rt△BDG中,∠BGD=90°,∠DBG=60°.∴BG=BD•cos60°=×=.DG=BD•sin60°=×=.∴OH=EG=,DH=∴点D的坐标为(,)方法(二)易得∠AEB=∠BGD=90°,∠ABE=∠BDG,∴△ABE∽△BDG,∴;而AE=2,BD=OP=,BE=2,AB=4,则有,解得BG=,DG=;∴OH=,DH=;∴点D的坐标为(,).(3)假设存在点P,在它的运动过程中,使△OPD的面积等于.设点P为(t,0),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t>0时,如图,BD=OP=t,DG=t,∴DH=2+t.∵△OPD的面积等于,∴,解得,(舍去)∴点P1的坐标为(,0).②∵当D在y轴上时,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OP,∴当<t≤0时,如图,BD=OP=﹣t,DG=﹣t,∴GH=BF=2﹣(﹣t)=2+t.∵△OPD的面积等于,∴,解得,,∴点P2的坐标为(,0),点P3的坐标为(,0).③当t≤时,如图3,BD=OP=﹣t,DG=﹣t,∴DH=﹣t﹣2.∵△OPD的面积等于,∴(﹣t)[﹣(2+t)]=,解得(舍去),∴点P4的坐标为(,0),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分别为P1(,0)、P2(,0)、P3(,0)、P4(,0).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应用,包括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等,难度较大.2.(2013•济宁)如图,直线y=﹣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与直线y=x交于点C.在线段OA上,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同时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O做匀速运动,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分别过点P、Q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OC于点E、F,连接EF.若运动时间为t秒,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PEFQ总为矩形(点P、Q重合除外).(1)求点P运动的速度是多少?(2)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3)当t为多少秒时,矩形PEFQ的面积S最大?并求出最大值.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直线y=﹣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得出A,B点的坐标,再利用EP∥BO,得出==,据此可以求得点P的运动速度;(2)当PQ=PE时,以及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分别求出即可;(3)根据(2)中所求得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二次函数性质求出即可.解答:解:(1)∵直线y=﹣x+4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B,∴x=0时,y=4,y=0时,x=8,∴==,当t秒时,QO=FQ=t,则EP=t,∵EP∥BO,∴==,∴AP=2t,∵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出发向点A做匀速运动,∴点P运动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2)如图1,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则∵OQ=FQ=t,PA=2t,∴QP=8﹣t﹣2t=8﹣3t,∴8﹣3t=t,解得:t=2;如图2,当PQ=PE时,矩形PEFQ为正方形,∵OQ=t,PA=2t,∴OP=8﹣2t,∴QP=t﹣(8﹣2t)=3t﹣8,∴t=3t﹣8,解得:t=4;(3)如图1,当Q在P点的左边时,∵OQ=t,PA=2t,∴QP=8﹣t﹣2t=8﹣3t,∴S矩形PEFQ=QP•QF=(8﹣3t)•t=8t﹣3t2,当t=﹣=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为:=,如图2,当Q在P点的右边时,∵OQ=t,PA=2t,∴2t>8﹣t,∴t,∴QP=t﹣(8﹣2t)=3t﹣8,∴S矩形PEFQ=QP•QF=(3t﹣8)•t=3t2﹣8t,∵当点P、Q其中一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停止运动,∴<t≤4,当t=﹣=时,S矩形PEFQ的最大,∴t=4时,S矩形PEFQ的最大值为:3×42﹣8×4=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得出P,Q不同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得出是解题关键.3.(2013•绥化)如图,直线MN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C两点,分别过A,C两点作x轴,y轴的垂线相交于B 点,且OA,OC(OA>OC)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14x+48=0的两个实数根.(1)求C点坐标;(2)求直线MN的解析式;(3)在直线MN上存在点P,使以点P,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通过解方程x2﹣14x+48=0可以求得OC=6,OA=8.则C(0,6);(2)设直线MN的解析式是y=kx+b(k≠0).把点A、C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析式,列出关于系数k、b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得它们的值;(3)需要分类讨论:PB为腰,PB为底两种情况下的点P的坐标.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解答.解答:解:(1)解方程x2﹣14x+48=0得x1=6,x2=8.∵OA,OC(OA>OC)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14x+48=0的两个实数根,∴OC=6,OA=8.∴C(0,6);(2)设直线MN的解析式是y=kx+b(k≠0).由(1)知,OA=8,则A(8,0).∵点A、C都在直线MN上,∴,解得,,∴直线MN的解析式为y=﹣x+6;(3)∵A(8,0),C(0,6),∴根据题意知B(8,6).∵点P在直线MNy=﹣x+6上,∴设P(a,﹣a+6)当以点P,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时,需要分类讨论:①当PC=PB时,点P是线段BC的中垂线与直线MN的交点,则P1(4,3);②当PC=BC时,a2+(﹣a+6﹣6)2=64,解得,a=,则P2(﹣,),P3(,);③当PB=BC时,(a﹣8)2+(a﹣6+6)2=64,解得,a=,则﹣a+6=﹣,∴P4(,﹣).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有:P1(4,3),P2(﹣,)P3(,),P4(,﹣).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3)题时,要分类讨论,防止漏解.另外,解答(3)题时,还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4.(2013•齐齐哈尔)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OA<OB)且OA、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1)x+=0的两个根,点C在x轴负半轴上,且AB:AC=1:2(1)求A、C两点的坐标;(2)若点M从C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CB运动,连接AM,设△ABM的面积为S,点M的运动时间为t,写出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点P是y轴上的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使以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通过解一元二次方程x2﹣(+1)x+=0,求得方程的两个根,从而得到A、B两点的坐标,再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求AB的长,根据AB:AC=1:2,可求AC的长,从而得到C点的坐标;(2)分①当点M在CB边上时;②当点M在CB边的延长线上时;两种情况讨论可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3)分AQ=AB,BQ=BA,BQ=QA三种情况讨论可求Q点的坐标.解答:解:(1)x2﹣(+1)x+=0,(x﹣)(x﹣1)=0,解得x1=,x2=1,∵OA<OB,∴OA=1,OB=,∴A(1,0),B(0,),∴AB=2,又∵AB:AC=1:2,∴AC=4,∴C(﹣3,0);(2)∵AB=2,AC=4,BC=2,∴AB2+BC2=AC2,即∠ABC=90°,由题意得:CM=t,CB=2.①当点M在CB边上时,S=2﹣t(0≤t);②当点M在CB边的延长线上时,S=t﹣2(t>2);(3)存在.①当AB是菱形的边时,如图所示,在菱形AP1Q1B中,Q1O=AO=1,所以Q1点的坐标为(﹣1,0),在菱形ABP2Q2中,AQ2=AB=2,所以Q2点的坐标为(1,2),在菱形ABP3Q3中,AQ3=AB=2,所以Q3点的坐标为(1,﹣2),②当AB为菱形的对角线时,如图所示的菱形AP4BQ4,设菱形的边长为x,则在Rt△AP4O中,AP42=AO2+P4O2,即x2=12+(﹣x)2,解得x=,所以Q4(1,).综上可得,平面内满足条件的Q点的坐标为:Q1(﹣1,0),Q2(1,﹣2),Q3(1,2),Q4(1,).点评: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有:解一元二次方程,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函数思想,分类思想的运用,菱形的性质,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5.(2013春•屯留县期末)如图,四边形OABC是菱形,点C在x轴上,AB交y轴于点H,AC交y轴于点M.已知点A(﹣3,4).(1)求AO的长;(2)求直线AC的解析式和点M的坐标;(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A﹣B﹣C运动,到达点C终止.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PMB 的面积为S.①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求S的最大值.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菱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A的坐标求出AH、OH,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2)根据菱形性质求出B、C的坐标,设直线AC的解析式是y=kx+b,把A(﹣3,4),C(5,0)代入得到方程组,求出即可;(3)①过M作MN⊥BC于N,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MN,P在AB上,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P 在BC上,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②求出P在AB的最大值和P在BC上的最大值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解答:(1)解:∵A(﹣3,4),∴AH=3,OH=4,由勾股定理得:AO==5,答:OA的长是5.(2)解:∵菱形OABC,∴OA=OC=BC=AB=5,5﹣3=2,∴B(2,4),C(5,0),设直线AC的解析式是y=kx+b,把A(﹣3,4),C(5,0)代入得:,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当x=0时,y=2.5∴M(0,2.5),答:直线AC的解析式是,点M的坐标是(0,2.5).(3)①解:过M作MN⊥BC于N,∵菱形OABC,∴∠BAC=∠OCA,∵MO⊥CO,MN⊥BC,∴OM=MN,当0≤t<2.5时,P在AB上,MH=4﹣2.5=,S=×BP×MH=×(5﹣2t)×=﹣t+,∴,当t=2.5时,P与B重合,△PMB不存在;当2.5<t≤5时,P在BC上,S=×PB×MN=×(2t﹣5)×=t﹣,∴,答:S与t的函数关系式是(0≤t<2.5)或(2.5<t≤5).②解:当P在AB上时,高MH一定,只有BP取最大值即可,即P与A重合,S最大是×5×=,同理在BC上时,P与C重合时,S最大是×5×=,∴S的最大值是,答:S的最大值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菱形的性质,角平分线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这些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6.(2012•鞍山)如图,正方形ABCO的边OA、OC在坐标轴上,点B坐标(3,3),将正方形ABCO绕点A顺时针旋转角度α(0°<α<90°),得到正方形ADEF,ED交线段OC于点G,ED的延长线交线段BC于点P,连AP、AG.(1)求证:△AOG≌△ADG;(2)求∠PAG的度数;并判断线段OG、PG、BP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理由;(3)当∠1=∠2时,求直线PE的解析式.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由AO=AD,AG=AG,利用“HL”可证△AOG≌△ADG;(2)利用(1)的方法,同理可证△ADP≌△ABP,得出∠1=∠DAG,∠DAP=∠BAP,而∠1+∠DAG+∠DAP+∠BAP=90°,由此可求∠PAG的度数;根据两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线段OG、PG、BP之间的数量关系;(3)由△AOG≌△ADG可知,∠AGO=∠AGD,而∠1+∠AGO=90°,∠2+∠PGC=90°,当∠1=∠2时,可证∠AGO=∠AGD=∠PGC,而∠AGO+∠AGD+∠PGC=180°,得出∠AGO=∠AGD=∠PGC=60°,即∠1=∠2=30°,解直角三角形求OG,PC,确定P、G两点坐标,得出直线PE的解析式.解答:(1)证明:∵∠AOG=∠ADG=90°,∴在Rt△AOG和Rt△ADG中,∵,∴△AOG≌△ADG(HL);(2)解:PG=OG+BP.由(1)同理可证△ADP≌△ABP,则∠DAP=∠BAP,由(1)可知,∠1=∠DAG,又∠1+∠DAG+∠DAP+∠BAP=90°,所以,2∠DAG+2∠DAP=90°,即∠DAG+∠DAP=45°,故∠PAG=∠DAG+∠DAP=45°,∵△AOG≌△ADG,△ADP≌△ABP,∴DG=OG,DP=BP,∴PG=DG+DP=OG+BP;(3)解:∵△AOG≌△ADG,∴∠AGO=∠AGD,又∵∠1+∠AGO=90°,∠2+∠PGC=90°,∠1=∠2,∴∠AGO=∠AGD=∠PGC,又∵∠AGO+∠AGD+∠PGC=180°,∴∠AGO=∠AGD=∠PGC=60°,∴∠1=∠2=30°,在Rt△AOG中,AO=3,AG=2OG,AG2=AO2+OG2,∴OG=,则G点坐标为:(,0),CG=3﹣,在Rt△PCG中,PG=2CG=2(3﹣),PC==3﹣3,则P点坐标为:(3,3﹣3),设直线PE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所以,直线PE的解析式为y=x﹣3.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关键是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求角、边的关系,利用特殊角解直角三角形,求P、G两点坐标,确定直线解析式.7.(2012•桃源县校级自主招生)如图,点A在y轴上,点B在x轴上,且OA=OB=1,经过原点O的直线l交线段AB于点C,过C作OC的垂线,与直线x=1相交于点P,现将直线L绕O点旋转,使交点C从A向B运动,但C点必须在第一象限内,并记AC的长为t,分析此图后,对下列问题作出探究:(1)当△AOC和△BCP全等时,求出t的值;(2)通过动手测量线段OC和CP的长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得到的结论;(3)①设点P的坐标为(1,b),试写出b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和变量t的取值范围.②求出当△PBC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探究型.分析:(1)△AOC和△BCP全等,则AO=BC=1,又∵AB=,t=AB﹣BC=﹣1;(2)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OA与直线BP于点T、H,证△OTC≌△CHP即可;(3)根据题意可直接得出b=1﹣t;当t=0或1时,△PBC为等腰三角形,即P(1,1),P(1,1﹣),但t=0时,点C不在第一象限,所以不符合题意.解答:解:(1)△AOC和△BCP全等,则AO=BC=1,又AB=,所以t=AB﹣BC=﹣1;(2)OC=CP.证明: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OA与直线BP于点T、H.∵PC⊥OC,∴∠OCP=90°,∵OA=OB=1,∴∠OBA=45°,∵TH∥OB,∴∠BCH=45°,又∠CHB=90°,∴△CH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H=BH,∵∠AOB=∠OBH=∠BHT=90°,∴四边形OBHT为矩形,∴OT=BH,∴OT=CH,∵∠TCO+∠PCH=90°,∠CPH+∠PCH=90°,∴∠TCO=∠CPH,∵HB⊥x轴,TH∥OB,∴∠CTO=∠THB=90°,TO=HC,∠TCO=∠CPH,∴△OTC≌△CHP,∴OC=CP;(3)①∵△OTC≌△CHP,∴CT=PH,∴PH=CT=AT=AC•cos45°=t,∴BH=OT=OA﹣AT=1﹣t,∴BP=BH﹣PH=1﹣t,∴;(0<t<)②t=0时,△P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但点C与点A重合,不在第一象限,所以不符合,PB=BC,则﹣t=|1﹣t|,解得t=1或t=﹣1(舍去),∴当t=1时,△PBC为等腰三角形,即P点坐标为:P(1,1﹣).点评:主要考查了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会灵活的运用函数的性质和点的意义表示出相应的线段的长度,再结合三角形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试题中贯穿了方程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请注意体会.8.(2012秋•海陵区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与直线OC交于点C.(1)若直线AB解析式为y=﹣2x+12,直线OC解析式为y=x,①求点C的坐标;②求△OAC的面积.(2)如图2,作∠AOC的平分线ON,若AB⊥ON,垂足为E,△OAC的面积为6,且OA=4,P、Q分别为线段OA、OE上的动点,连接AQ与PQ,试探索AQ+PQ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数形结合.分析:(1)①联立两个函数式,求解即可得出交点坐标,即为点C的坐标.②欲求△OAC的面积,结合图形,可知,只要得出点A和点C的坐标即可,点C的坐标已知,利用函数关系式即可求得点A的坐标,代入面积公式即可.(2)在OC上取点M,使OM=OP,连接MQ,易证△POQ≌△MOQ,可推出AQ+PQ=AQ+MQ;若想使得AQ+PQ存在最小值,即使得A、Q、M三点共线,又AB⊥OP,可得∠AEO=∠CEO,即证△AEO≌△CEO(ASA),又OC=OA=4,利用△OAC的面积为6,即可得出AM=3,AQ+PQ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3.解答:解:(1)①由题意,(2分)解得所以C(4,4)(3分)②把y=0代入y=﹣2x+12得,x=6,所以A点坐标为(6,0),(4分)所以.(6分)(2)存在;由题意,在OC上截取OM=OP,连接MQ,∵OQ平分∠AOC,∴∠AOQ=∠COQ,又OQ=OQ,∴△POQ≌△MOQ(SAS),(7分)∴PQ=MQ,∴AQ+PQ=AQ+MQ,当A、Q、M在同一直线上,且AM⊥OC时,AQ+MQ最小.即AQ+PQ存在最小值.∵AB⊥ON,所以∠AEO=∠CEO,∴△AEO≌△CEO(ASA),∴OC=OA=4,∵△OAC的面积为6,所以AM=12÷4=3,∴AQ+PQ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3.(9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解题能力,有一定难度.9.(2012秋•成都校级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PA是一次函数y=x+m(m>0)的图象,直线PB是一次函数y=﹣3x+n(n>m)的图象,点P是两直线的交点,点A、B、C、Q分别是两条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1)用m、n分别表示点A、B、P的坐标及∠PAB的度数;(2)若四边形PQOB的面积是,且CQ:AO=1:2,试求点P的坐标,并求出直线PA与PB的函数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一点D,使以A、B、P、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开放型.分析:(1)已知直线解析式,令y=0,求出x的值,可求出点A,B的坐标.联立方程组求出点P的坐标.推出AO=QO,可得出∠PAB=45°.(2)先根据CQ:AO=1:2得到m、n的关系,然后求出S△AOQ,S△PAB并都用字母m表示,根据S四边形PQOB=S△PAB ﹣S△AOQ积列式求解即可求出m的值,从而也可求出n的值,继而可推出点P的坐标以及直线PA与PB的函数表达式.(3)本题要依靠辅助线的帮助.求证相关图形为平行四边形,继而求出D1,D2,D3的坐标.解答:解:(1)在直线y=x+m中,令y=0,得x=﹣m.∴点A(﹣m,0).在直线y=﹣3x+n中,令y=0,得.∴点B(,0).由,得,∴点P(,).在直线y=x+m中,令x=0,得y=m,∴|﹣m|=|m|,即有AO=QO.又∵∠AOQ=90°,∴△A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AB=45°.(2)∵CQ:AO=1:2,∴(n﹣m):m=1:2,整理得3m=2n,∴n=m,∴==m,而S四边形PQOB=S△PAB﹣S△AOQ=(+m)×(m)﹣×m×m=m2=,解得m=±4,∵m>0,∴m=4,∴n=m=6,∴P().∴PA的函数表达式为y=x+4,PB的函数表达式为y=﹣3x+6.(3)存在.过点P作直线PM平行于x轴,过点B作AP的平行线交PM于点D1,过点A作BP的平行线交PM于点D2,过点A、B分别作BP、AP的平行线交于点D3.①∵PD1∥AB且BD1∥AP,∴PABD1是平行四边形.此时PD1=AB,易得;②∵PD2∥AB且AD2∥BP,∴PBAD2是平行四边形.此时PD2=AB,易得;③∵BD3∥AP且AD3∥BP,此时BPAD3是平行四边形.∵BD3∥AP且B(2,O),∴y BD3=x﹣2.同理可得y AD3=﹣3x﹣12,得,∴.点评:本题的综合性强,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一次函数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面积的灵活计算.难度较大.10.(2012秋•綦江县校级期末)如图,一次函数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Rt△ABC,且使∠ABC=30°.(1)求△ABC的面积;(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m,),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APB的面积,并求当△APB与△ABC面积相等时m的值;(3)是否存在使△QAB是等腰三角形并且在坐标轴上的点Q?若存在,请写出点Q所有可能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先求出A、B两点的坐标,再由一个角等于30°,求出AC的长,从而计算出面积;(2)过P作PD⊥x轴,垂足为D,先求出梯形ODPB的面积和△AOB的面积之和,再减去△APD的面积,即是△APB的面积;根据△APB与△ABC面积相等,求得m的值;(3)假设存在点Q,使△QAB是等腰三角形,求出Q点的坐标即可.解答:解:(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A(1,0),B(0,),∴AB=2,设AC=x,则BC=2x,由勾股定理得,4x2﹣x2=4,解得x=,S△ABC==;(2)过P作PD⊥x轴,垂足为D,S△APB=S梯形ODPB+S△AOB﹣S△APD==,﹣=,解得m=;(3)∵AB==2,∴当AQ=AB时,点Q1(3,0),Q2(﹣1,0),Q3(0,﹣);当AB=BQ时,点Q4(0,+2),Q2(0,﹣2),Q2(﹣1,0);当AQ=BQ时,点Q6(0,),Q2(﹣1,0),综上可得:(0,),(0,),(﹣1,0)(3,0),(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一次函数的特点,分别求出各点的坐标再计算.。
一次函数几何综合题解题技巧
一次函数几何综合题解题技巧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知识之一,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
它与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在中考中主要体现在:利用一次函数求待定系数、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相结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等几个方面。
本文将结合实例谈谈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的解题技巧。
一、利用一次函数求待定系数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已知条件建立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
具体来说,一般先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已知条件得到解析式中的系数,再得到一次函数解析式。
【例1】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C。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的解析式;(3)根据图像,当C的横坐标在哪个取值范围内时,线段AB不经过第四象限?分析:(1)由点C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可直接求得解析式;(2)由于点C在直线AB上,可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将点C 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析式,可求得A、B两点的坐标,进而可求得直线AB 的解析式;(3)由图象可知,当C点的横坐标小于时,线段AB不经过第四象限。
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将点C(3,4)代入得,所以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因为点C(3,4)在直线AB上,所以,解得,所以直线AB与轴交于点D(6,0),又因为点A(-3,-4),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3)由图象可知,当C点的横坐标小于时,线段AB不经过第四象限。
二、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此类问题主要利用了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或不等式,结合图形加以分析。
【例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C的坐标分别为(4,0)、(0,2),点D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点D与B、C不重合),过点D的抛物线经过点A、C、E。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AC为何值时,四边形DEOB为平行四边形?请说明理由;(3)设点D的坐标为(x,y),①试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D 到直线AC的距离;②试探究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使四边形AMDE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一次函数与四边形
一次函数与四边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一次函数比例系数k 值特征证明直线位置关系与四边形的形状;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过程与方法:通过一次函数与四边形的想和转换,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思考,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方法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一次函数比例系数k 值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函数与几何问题.教学过程:课前一练:1.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01A 和点),(22-B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已知直线b kx y l +=11:与直线x y l 2:22=相互平行,且经过点)(1,2,则直线1l 的函数解析式为 .知识回顾:问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问题2: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两种常见类型?一、利用一次函数证明四边形的形状例1:如图,直线b kx y +=经过),(3203-A 、),(45-B 两点,过点A 作x AD ⊥轴点D ,过点B 作y BC ⊥轴于点C ,AB 与x 轴相交于点E .(1)求点E 坐标;(2)证明:AB CD ∥;(3)判断四边形BCDE 的形状.二、利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例2:如图,一次函数4y的图象与x、y轴=x2+分别相交于点A、B,以AB为边在直线AB右侧作正方形四边形ABCD.(1)求点A、B、D的坐标;(2)求直线BD的函数解析式;(3)求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例3: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5AD,==AB,3点A的坐标为)=:.l+(1,2,作直线bykx(1)当3k时,若直线l与矩形ABCD相交,求-=b的取值范围;(2)在(1)的条件下,若直线l平分矩形ABCD 面积,求直线l的解析式;(3)当2b时,若直线l平分矩形ABCD面积,=-求直线l的解析式;(4)在(3)的条件下,若直线l与矩形ABCD相交,求k的取值范围.。
2023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函数与三角形、函数与平行四边形、最值问题)(原卷版)
专题12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题 (与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最值问题)类型一与三角形有关1.(2022·天津)如图,△OAB 的顶点O(0,0),顶点A ,B 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AB ⊥x 轴,若AB=6,OA=OB=5,则点A 的坐标是( )A .(5,4)B .(3,4)C .(5,3)D .(4,3)2.(2020·宁夏中考真题)如图,直线54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把AO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11AO B ,则点1A 的坐标是_____.3.(2021·广西贺州市·中考真题)如图,一次函数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C 分别是线段AB ,OB 上的点,且45OPC ∠=︒,PC PO =,则点P 的标为________.4.(2022·湖北黄冈)如图1,在△ABC 中,∠B =36°,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 →B →C 匀速运动至点C 停止.若点P 的运动速度为1cm/s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AP 的长度为y (cm ),y 与t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当AP 恰好平分∠BAC 时,t 的值为________.5.(2020·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0),直线33:l y x =+与x 轴交于点B ,以AB 为边作等边1ABA ∆,过点1A 作11//A B x 轴,交直线l 于点1B ,以11A B 为边作等边112A B A ∆,过点2A 作22//A B x 轴,交直线l 于点2B ,以22A B 为边作等边223A B A ∆,以此类推……,则点2020A 的纵坐标是______________6.(2022·陕西)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23)(30)(11)A B C ----,,,,,.将ABC 平移后得到A B C ''',且点A 的对应点是(23)A ',,点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B C '',.(1)点A 、A '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A B C '''.7.(2021·贵州毕节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1N 在直线:l y x =上,过点1N 作11N M l ⊥,交x 轴于点1M ;过点1M 作12M N x ⊥轴,交直线l 于点2N ;过点2N 作22N M l ⊥,交x 轴于点2M ;过点2M 作23M N x ⊥轴,交直线l 于点3N ;…;按此作法进行下去,则点2021M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8.(2020·湖南湘西?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点(6,0)A ,点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30ABO ∠=︒.矩形CODE 的顶点D ,E ,C 分别在,,OA AB OB 上,2OD =.将矩形CODE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矩形CODE 与ABO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3CODE 向右平移的距离为___________.9.(2021·浙江金华市·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73,0)-,点B 在直线8:3l y x =上,过点B 作AB 的垂线,过原点O 作直线l 的垂线,两垂线相交于点C . (1)如图,点B ,C 分别在第三、二象限内,BC 与AO 相交于点D . ①若BA BO =,求证:CD CO =.②若45CBO ∠=︒,求四边形ABOC 的面积.(2)是否存在点B ,使得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O 相似?若存在,求OB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2020·河南中考真题)小亮在学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点是弧上一动点,线段点是线段的中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当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的长度.小亮分析发现,此问题很难通过常规的推理计算彻底解决,于是尝试结合学习函数的经验研究此问题,请将下面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根据点在弧上的不同位置,画出相应的图形,测量线段的长度,得到下表的几组对应值.操作中发现:①"当点为弧的中点时, ".则上中的值是 ②"线段的长度无需测量即可得到".请简要说明理由;D BC 8,BC cm =A BC C //CF BD DA F DCF ∆BD ()1D BC ,,BD CDFD D BC 5.0BD cm =a CF将线段的长度作为自变量和的长度都是的函数,分别记为和,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了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继续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所需的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直接写出:当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长度的近似值.(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BD x CD ,FD x CD y FD y xOy FD y CD y ()3DCF ∆BD11.(2020·河北中考真题)如图1和图2,在ABC ∆中,AB AC =,8BC =,3tan 4C =.点K 在AC 边上,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且2AM CN ==.点P 从点M 出发沿折线MB BN -匀速移动,到达点N 时停止;而点Q 在AC 边上随P 移动,且始终保持APQ B ∠=∠.(1)当点P 在BC 上时,求点P 与点A 的最短距离;(2)若点P 在MB 上,且PQ 将ABC ∆的面积分成上下4:5两部分时,求MP 的长; (3)设点P 移动的路程为x ,当03x ≤≤及39x ≤≤时,分别求点P 到直线AC 的距离(用含x 的式子表示);(4)在点P 处设计并安装一扫描器,按定角APQ ∠扫描APQ ∆区域(含边界),扫描器随点P 从M 到B 再到N 共用时36秒.若94AK =,请直接..写出点K 被扫描到的总时长.12.(2020·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的底边在轴上,,顶点在的正半轴上,,一动点从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向左运动,到达的中点停止.另一动点从点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向左运动,到达点停止.已知点、同时出发,以为边作正方形,使正方形和在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秒().(1)当点落在边上时,求的值;(2)设正方形与重叠面积为,请问是存在值,使得?若存在,求出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取的中点,连结,当点、开始运动时,点从点出发,以每秒运动,到达点停止运动.请问在点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可能在正方形内(含边界)吗?如果可能,求出点在正方形内(含边界)的时长;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xOy ABC ∆BC x 8BC =A y 2OA =E (3,0)CB OB F C CB O E F EF EFGH EFGH ABC ∆BC t 0t ≥H AC t EFGH ABC ∆S t 9136S =t AC D OD E F M O 5OD DC CD DO ---O E M EFGH M EFGH13.(2020·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为坐标原点,直线与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 , ,过点A 作轴的垂线与过点O 的直线相交于点C ,直线OC 的解析式为,过点C 作轴,垂足为.(1)如图1,求直线的解析式;(2)如图2,点N 在线段上,连接ON ,点P 在线段ON 上,过P 点作轴,垂足为D ,交OC 于点E ,若,求的值;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点F 为线段AB 上一点,连接OF ,过点F 作OF 的垂线交线段AC 于点Q ,连接BQ ,过点F 作轴的平行线交BQ 于点G ,连接PF 交轴于点H ,连接EH ,若,求点P 的坐标.类型二与平行四边形有关O AB x y OA OB =x 34y x =CM y ⊥,9M OM =AB MC PD x ⊥NC OM =PEODx x ,2DHE DPH GQ FG ∠=∠-=14.(2022·山东泰安)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15.(2022·甘肃武威)如图1,在菱形ABCD 中,60A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C CB →→方向匀速运动,运动到点B 停止.设点P 的运动路程为x ,APB △的面积为y ,y 与x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AB 的长为( )A 3B .3C .33D .4316.(2020·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如图,已知直线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线段的长是方程的一个根,.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A ,B 的坐标;(2)直线交x 轴负半轴于点E ,交y 轴正半轴于点F ,交直线于点C .若C 是的中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经过点C ,求k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过点C 作,垂足为D ,点M 在直线上,点N在直线AB OA 27180x x --=12OB OA=EF AB EF 6OE =ky x=CD OE ⊥AB CD上.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D,M,N,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写出点P的个数,并直接写出其中两个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类型三最值问题17.(2020·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Q 是直线y=﹣12x+2上的一个动点,将Q 绕点P(1,0)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Q ',连接OQ ',则OQ '的最小值为( )A .55B 5C .523D .5518.(2020·湖南永州?中考真题)已知点()00,P x y 和直线y kx b =+,求点P 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d 可用公式0021kx y bd k -+=+C 的圆心C 的坐标为()1,1,半径为1,直线l 的表达式为26y x =-+,P 是直线l 上的动点,Q 是C上的动点,则PQ 的最小值是( )A 35B 351-C 651D .219.(2020·辽宁鞍山?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3,6),(2,2)A B -,在x 轴上取两点C ,D (点C 在点D 左侧),且始终保持1CD =,线段CD 在x轴上平移,当AD BC +的值最小时,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20.(2020•连云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半径为2的⊙O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点B 是⊙O 上一动点,点C 为弦AB 的中点,直线y =34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D 、E ,则△CDE 面积的最小值为 .21.(2020·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半径为2的O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 ,点B 是O 上一动点,点C 为弦AB 的中点,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D 、E ,则CDE △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22.(2020·北京中考真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的半径为1,A ,B 为⊙O 外两点,AB=1.给出如下定义:平移线段AB ,得到⊙O 的弦(分别为点A ,B的对应xOy A B '',A B ''点),线段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1)如图,平移线段AB 到⊙O 的长度为1的弦和,则这两条弦的位置关系是 ;在点中,连接点A 与点 的线段的长度等于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2)若点A ,B 都在直线AB 到⊙O 的“平移距离”为,求的最小值; (3)若点A 的坐标为,记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为,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AA '12PP 34P P 1234,,,P P P P 33y x =+1d 1d 32,2⎛⎫ ⎪⎝⎭2d 2d。
八年级数学培优第十三讲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
八年级数学培优第十三讲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第十二讲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考点•方法•破译⒈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运用它们进行计算与证明.⒉理解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会应用.⒊了解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经典•考题•赏析【例3】(南昌)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0,1),B(-1,0),C(1,0)三点.⑴若点D与A、B、C三点构成平行四边形,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⑵选择⑴中符合条件的一点D,求直线BD的解析式.【解法指导】已知固定的三个点,作平行四边形应有三种可能性,如图所示,因而本题D点坐标应有三种可能性.【解】⑴D1(2,1)D2(-22,1)D3(0,-1)⑵若选择D3(0,-1),可求得解析式:y =-x-1【变式题组】已知固定的三个点,作平行四边形时应有三种可能性,如图所示,因而本题D点坐标应有三种可能性.【解】⑴D1(2,1)D2(-2,1)D3(0,-1)⑵若选择D3(0,-1),可求得解析式:y =-x-1【变式题组】3+3与y01.如图,直线l1:y =-x2轴交于点A,与直线l2交于x轴上同一点B,直线l2交y轴于点3C,且点C与点A关于x轴对称.⑴求直线l2的解析式;⑵设D(0,-1),平行于y轴的直线x=t分别交直线l1和l2于点E、F.是否存在t的值,使得以A、D、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0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1,0),B(3,1x上是否0),P是y轴上一动点,在直线y=2存在点Q,使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Q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503.(四川资阳)若一次函数y =2x -1和反比例函数y =x k 2的图象都经过点(1,1).⑴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⑵已知点A 在第三象限,且同时在两个函数的图象上,求点A 的坐标;⑶利用⑵的结果,若点B 的坐标为(2,0),且以点A 、O 、B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你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例4】(齐齐哈尔)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EF并延长,分别与BA、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则∠BME=∠CNE(不需证明)(温馨提示:在图1中,连接BD,取BD的中点H,连接HE、HF,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HE=HF,从而∠1=∠2,再利用平行线性质,可证得∠BME=∠CNE.)问题一:如图2,在四边形ADBC中,AB 与CD相交于点O,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接EF,分别交DC、AB于M、N,判断∆OMN的形状,请直接写出结论.67问题二:如图3,在∆ABC 中,AC >AB ,D 点在AC 上,AB =CD ,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连接EF 并延长,与BA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若∠EFC =60°,连接GD ,判断∆AGD 的形状并证明.【解法指导】出现中点,联想到三角形中位线是常规思路,因为三角形中位线不仅能进行线段的替换,也可通过平行进行角的转移.【解】⑴△OMN 为等腰三角形.⑵△AGD 为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证明:连接BD ,取BD 的中点M ,连接FM 、EM .∵AF =FD ,BM =MD ∴MF //21AB 同理ME //21CD .∵AB =CD ∴MF =ME ,RP D CB A EF又∵∠2=∠1=60°,∴△MEF为等边三角形,∴∠4=∠3=60°,∠5=60°∴△AGF为等边三角形∴FG=FD∴∠ADG=30°∴△AGD为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变式题组】01.(扬州)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R、P分别是BC、CD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CD上从C向D移动而点R不动时,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C、线段EF的长不变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02.如图,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D是∠A的平89分线, BD ⊥AD 于D ,AB =12,AC =22,则MD 的长为( ).A .3B .4C .5D .6【例5】(浙江竞赛)如图1,在△ABC 中,∠C =90°,点M 在BC 上,且BM =AC ,点N 在AC 上,且AN =MC ,AM 与BN 相交于点P ,求证:∠BPM =45°.【解法指导】题中相等线段关联性不强,能否把相等的线段(或角)通过改变位置,将分散的条件集中,从而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解】方法一、如图2,过M 作 ME AN ,连接BE ,EN ,则得 AMEN , ∴ME ⊥BC ,AM =EN在△AMC 和△BEM 中 ,AC =BN ,∠BNE=∠C=90°, ME=MC∴△AMC≌△BEM∴BE=AM=EN,∠3=∠4 ∵∠1=∠2,∠1+∠4=90°∴∠2+∠3=90°, ∴△BE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NE=45°,∴∠BPM=45°方法2:如图3,过B作BF AN,连接AF,FM也可证得.【变式题组】01.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延长边AB到点D,延长CA到点E,连接DE,若AD=BC=CE=DE,求∠BAC的度数.10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5.(浙江金华)某广场有一个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如图)分别种有红黄蓝绿橙紫6得颜色的花,如果有AB∥EF∥DC,BC∥GH ∥AD,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花,绿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B.紫花,橙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C.红花,蓝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D.蓝花,黄花种植面积一定相等06.(陕西)如图,l1∥l2BE∥CF, BA⊥l1DC⊥l2,下面四个结论中①AB=DC;②BE=CF③S△ADE=S△DCF④S□ABCD =S□BCFE,其中正确的有()A.4个B .3个C.2个D .1个07.(成都)已知四边形ABCD,有以下四个条件:①AB∥CD②AB=CD③BC∥AD④BC=AD从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种数有()A.6种B.5种C.4种D.3种08.(厦门)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AD=BC,∠PEF=180,则∠PFE的度数为________0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AD中,以BE为折痕,将△ABE向上翻折,点A恰好落在CD上的F点,若△FDE的周长为8,△FCB的周长为22,则FC的长为_________10.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AC=4,将△ABC沿直线BC向右平移2.5个单位得到△DEF,AC与DE相交于点G,连接AD,AE,则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____①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②△AGD≌△CGE③△ADE为等腰三角形④AC平分∠EAD11.(长春)如图□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且AB=AE.求证:△ABC≌△EAD若AE平分∠DAB,∠EAC=25°,求∠AED的度数.12.(荆州)如图,□ABCD内一点E满足ED⊥AD于D,且∠EBC=∠EDC,∠ECB=45°,找出图中一条与EB相等的线段,并加以证明.13.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AB边上的点,将线段DB绕点D顺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E,延长ED交AC于点F,连接DC,AE.⑴求证:△ADE≌△DFC⑵过点E作EH∥DC交DB于点G ,交BC于点H,连接AH,求∠AHE的度数.。
一次函数与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一次函数与四边形存在性【学习目标】1.熟练运用一次函数解决特殊四边形存在问题;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平行四边形问题:(注意点的顺序)1.给三点,先连接三点构成三角形;然后以每边为对角线构造平行四边形;以中点公式或者平移法求点坐标。
2.给两点,分为边和对角线讨论,充分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平分两个全等三角形来做。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任意两点P(x1,y1)、Q(x2,y2)为端点的线段中点坐标为.(1)如图,矩形ONEF的对角线相交于点M,ON、OF分别在x轴和y轴上,O为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4,3),则点M的坐标为.(2)在直角坐标系中,有A(﹣1,2),B(3,1),C(1,4)三点,另有一点D与点A、B、C构成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求点D的坐标.2.已知点A、B、C、D可以构成平行四边形,且点A(-1,0),点B(0,3),点C(3,0),则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y BCA O举一反三: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交y 轴于点A ,交x 轴于点B ,以线段AB 为边作菱形ABCD (点C 、D 在第一象限),且点D 的纵坐标为9. (1)求点A 、点B 的坐标; (2)求直线DC 的解析式;(3)除点C 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是否还存在点P ,使点A 、B 、D 、P 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122+=x y 的图像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过点A 的直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C ,且点C 为线段OB 的中点. (1)求直线AC 的表达式;(2)如果四边形ACPB 是平行四边形,求点P 的坐标.3. 如图10,直线102+-=x y 与x 轴交于点A ,又B 是该直线上一点,满足OA OB =, (1)求点B 的坐标;(2)若C 是直线上另外一点,满足AB=BC ,且四边形OBCD 是平行四边形,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大致图形,并求出点D 的坐标.4.已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等腰梯形ABCD ,且AD ∥BC ,AB=CD ,点A 在y 轴正半轴上,点B 、C 在x 轴上(点B 在点C 的左侧),点D 在第一象限,AD=3,BC=11,梯形的高为2,双曲线y=经过点D ,直线y=kx +b 经过A 、B 两点.O BA x yD(1)求点A、B、C、D的坐标;(2)求双曲线y=和直线y=kx+b的解析式;(3)点M在双曲线上,点N在y轴上,如果四边形ABMN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的坐标.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4),点B的坐标为(0,2).(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以点A为直角顶点作∠CAD=90°,射线AC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C,射线AD交y轴的负半轴于点D.当∠CAD绕着点A旋转时,OC﹣OD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它的值;若变化,求出它的变化范围;(3)如图2,点M(﹣4,0)是x轴上的一个点,点P是坐标平面内一点.若A、B、M、P四点能构成平行四边形,请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P的坐标(不要解题过程).菱形问题:(注意点的顺序)一般给两点,一动点在某直线上,另一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初中数学八下一次函数、平行四边形综合提高(1)
一次函数、平行四边形综合提高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一次函数、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综合运用课型一对一/一对N教学目标1.能解决一次函数中平行四边形的存在问题2.能解决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3.能解决一次函数中的长度问题重、难点对条件综合分析,有函数参数思想,结合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解题课首沟通1.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进度2.检查作业知识导图课首小测1.[单选题] (2012年从化市一模)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2.(2012 番禺期末)如图,直线:与直线:相交于点P(,2),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3.[单选题] (2015番禺区一模)如图,在▱ABCD中,已知AD=8cm,AB=6cm,DE平分∠ADC交BC边于点E,则BE等于()A.cm B.2cm C.3cm D.4cm4.[单选题] (2015 青岛中考)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F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 ,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A.4B.C.D.285.[单选题] (2015天河区期末)如图,E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BC,P为CE上任意一点,PQ⊥BC于点Q,PR⊥BR于点R,则PQ+PR的值是()。
A. B.2 C. D.导学一:一次函数中的一般平行四边形存在问题知识点讲解 1:一次函数中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存在问题——三定一动型例 1. (2014校级期末)如图,直线l1的解析表达式为:y=-3x+3,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 交于点C.(1)求直线l2的函数关系式;(2)求△ADC的面积;(3)若点H为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H,使以A、D、C、H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H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一
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一)标模块一一次函数与线段长例1(2017江岸区八下期末)如图,直线l: y=2x+4.(1)①直接写出直线l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l i的解析式:;②直接写出直线l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直线12的解析式: ;(2)在(1)的基础上,点M是x轴上一点,过点M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 i于点Q、交直线l2于点P,若PM = 2PQ,求M 点的坐标.例2(2017斫口区八下期末)图1中两条经过原点O的射线组成的图形E表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1)直接写出图形E表示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2,过直线y=3上一点P(m, 3)作x轴的垂线交图形E于点C,交直线y=- x- 1于点D.①若m>0,试比较PC与PD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②若CD <3,求m的取值范围.图图2挑战压轴题(2017黄陂区八下期末第24题)如图,直线l i经过点P(2, 2),分别交x轴、y轴于点A(4, 0)、B.(1)求直线l i的解析式;(2)点C为x轴负半轴上一点,过点C的直线l2:y=mx+ n交线段AB于点D.①如图1,当点D恰与点P重合时,点Q(t, 0)为x轴上一动点,过点Q作QM,x轴,分别交直线11、12于点M、N,若m= - , MN = 2MQ,求t 的值;2②如图2,若BC=CD,试判断m、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模块二一次函数与特殊三角形知识导航1.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三垂直全等如图,△ ABC中,AB = AC, / BAC=90°,可构造如图所示的三垂直全等模型,“△ ACD^A BAE",从而可以转化为水平线段长度与点坐标的基本计算.若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坐标中的两个便可通过此方法求第三顶点坐标.2.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一两圆一中垂已知A、B为定点,C为动点,△ ABC为等腰三角形,则分下列情况:(1)若CA = CB,则点C在AB中垂线上(不与AB共线).(2)若AC = AB,则点C在以A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上(不与点B重合).(3)若BA=BC,则点C在以B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上(不与点A重合).3.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性一两垂一圆已知A、B为定点,C为动点,△ ABC为直角三角形,则分下列情况:(1)若/ CAB = 90°,则点C在过点A且垂直AB的直线上(不与点A重合).(2)若/ CBA = 90°,则点C在过点B且垂直AB的直线上(不与点B重合).(3)若/ ACB = 90°,则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不与点A、B重合).八下会把特殊三角形的顶点放在一次函数背景下讨论、计算.例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其中点B的坐标为(4, 3),过点A的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2x+3,点P是直线AD上一动点,点Q是线段BC(包才B, C两点)上一动点.若AP = AQ 且AP^AQ,求点P的坐标及直线AQ的解析式;练习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 0), B(0, b),且b= "a -4+”5 +16a 2(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如图2,若点M为直线y=mx在第一象限上一点,且^ AB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m.图1 图2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 k经过一定点P.(1)直接写出P点坐标;(2)在y轴上有一点A(0, 2),当k = 2时,将直线y=kx—k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1,在直线l上找点C,使得△ ACO为等腰三角形,求点C的坐标.练习3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一次函数y= — x+ 2的图象与x轴交于A点,与y轴交于B点,在x轴上是3否存在点P,使^ PA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 ............................ 例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r-x+ 6与x轴、y轴分别交于B、A点,已知点C从点A出3发沿AO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点O运动,同时点D从点B出发沿BA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A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6),过点D作DELOB于点E.连接DC,当t为何值时,△ DEC为直角三角形?模块三一次函数与特殊四边形例61如图,已知函数y=- -x+ b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 B,与函数y=x的图象交于点E,点E的3横坐标为3.⑴求点A的坐标.1(2)在x轴上有一点F(a, 0),过点F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函数y=—-x+b和y=x的图象于点C、D.若3以点B, O, C, 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a的值.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b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线段AB的中点E的坐标为(2, 1).⑴求k、b的值;(2)P为直线AB上一点,PC^x轴于点C, PD^y轴于点D,若四边形PCOD为正方形,求点P的坐标.例7(2017东湖高新区八下期末)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ax+b与x轴分别交于点B、C,且a、b满足a= *6-b + J b — 6 +3,不论k为何值,直线l: y=kx—2k都经过x轴上一定点A.(1)a =, b =, 点A 的坐标为;(2)如图1,当k= 1时,将线段BC沿某个方向平移,使点B、C对应的点M、N恰好在直线l和直线y= 2x—4上.请你判断四边形BMN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图2,当k的取值发生变化时,直线l: y=kx—2k绕着点A旋转,当它与直线y=ax+b相交的夹角为450时,求出相应的k的值.图1 图2拓展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i: y= —/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12:y=kx+2k与x轴父于点C,与直线l i交于点P.(1)当k=1时,求点P的坐标;(2)如图1,点D为PA的中点,过点D作DE^x轴于点巳交直线12于点F,若DF=2DE,求k的值.(3)如图2,点P在第二象限内,PM^x轴于M,以PM为边向左作正方形PMNQ, NQ的延长线交直线11 于点R,若PR= PC,求点P的坐标.课后作业A基础巩固1.已知点A的坐标是(2, 2),若点P在x轴上,且^ APO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为 .1 2.如图,P是y轴上一动点,是否存在平行于y轴的直线x=t(t>0),使它与直线y=x和直线y=-2x+2分别交于点D、E(E在D的上方),且4 P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t的值及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直线y=kx+b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B,且A(—4, 0), &AOB =4.(1)求直线y= kx+ b的解析式;(2)若点P为直线y=kx+b上一点,PC^x轴于C, PD^y轴于D,若四边形PCOD为正方形,求点P坐标.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 — x+ 6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点,已知点C 从点A 出 3发沿AO 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点O 运动,同时点D 从点B 出发沿BA 以每秒2cm 的速度向点A 运动,运 动时间为t 秒(0<t<6),过点D 作DELOB 于点E.(1)①直接写出/ ABO 的度数为②证明在C 、D 运动过程中,四边形 ACED 是平行四边形; 5 . (2017洪山区八下期末)3y=— —x+b 分别与x 轴、y 轴父于点 A 、B,且点A 坐标为(8, 0),点 4C 为AB 的中点.⑴写出点B 的坐标(2)如图1,点P 为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P 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 OC 交于点Q,设点P 的横坐标 为m,线段PQ 的长度为d,求d 与m 的函数解析式(请直接写出自变量 m 的取值范围);数学故事为什么2187是个幸运的数字尽管不符合常规理解的“幸运”含义,2187这个数字仍有一系列让人吃惊的特征.在纪念马丁 加德纳 10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来回顾他在 1997年为《数学信使》(MathematicalIntelligencer)写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问他想象中的好友欧文约书亚矩阵博士(Dr. Irving JoshuaMatrix)关于数字2187的问题.欧文 约书亚 矩阵博士是“世界最著名的数字命理学家”,也是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数学游戏”(Mathematical Games)专栏中经常出现的角色;而 2187,则是加德 纳儿时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Okla)塔尔萨(Tulsa)老家的门牌号码.矩阵博士立刻列举了一系列关于 2187的事实,这让加德纳感到非常兴奋: 2187,是3的7次方,它的.三进制写法是 10000000; 9999减去2187等于7812,恰好与其顺序相反;21乘以87等于1827, 27乘以81又刚好等于2187.“每个数字都有数不 尽的独特的特征,”矩阵博士点评说,同时补充道, 2187也是一个幸运数.幸运数是素数的远亲,素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正整数.尽管这两者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但它们都可以利用被称为“筛法”的方法得到.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特尼 (Eratosthenes)设计了一种在正整数序列中寻找素数的方法一一著名的埃拉托斯特尼筛法:首先删除所有除2以外2的倍数,然后删除3的倍数,然后是5, 7, 11等等.这样不断删除到无穷大,就可以得到所有素数.波兰裔美国数学家斯塔尼斯拉夫 乌拉姆(Stanislaw Ulam)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发出了另一种筛法:同样是从正整数序列开始,先将数列 中的第 2n 个数 (偶数 )删除,只留下奇数;这样剩下的数列中第二项是 3,因此将新数列的第 3n 个数删除;(2)当 t = 时,四边形ACED 是菱形.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如图2,当点P 在线段 AB 上,在第一象限内有一点 N,使得四边形 OBNP 为菱形,求出N 点坐标.B 综合训练再剩下的新数列中的第三项为7,因此将新数列的第7n 个数删除;再剩下的新数列中的第四项为9,因此将新数列的第9n 个数删除;这样继续下去,最终有一些数永远地逃离了被删除的命运而留下来,这就是为什么乌拉姆把它们称作“幸运数”.幸运数和素数有一些由奇妙的筛法得到的数字的共同特征.比如说,在小于100 的数中,有25 个素数和23 个幸运数,其中有八对孪生素数(之差为 2 的两个素数)以及七对孪生幸运数.关于素数,尚未解决的最有名的问题之一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大于2 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同样另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相似的命题——任一大于2 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幸运数之和.关于2187,还有另一个有趣的事实——如下所示,等号右边的数字之和等于左边与2187 相加的排列不同的数字之和.2187 + 1234=34212187+12345= 145322187 + 123456= 1256432187 + 1234567= 12367542187+ 12345678=123478652187+ 123456789= 123458976。
最新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综合讲课稿
一.解答题(共3小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B的长满足|OA﹣8|+(OB﹣6)2=0,∠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CE的解析式;(3)若M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A、B、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在坐标轴上,△ODE是△OCB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D在x轴上,直线BD交y轴于点F,交OE于点H,线段BC、OC的长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且OC>BC.(1)求直线BD的解析式;(2)求△OFH的面积;(3)点M在坐标轴上,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D、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8分别交两轴于点A、B,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线段OA上,且CD的长是方程的根.(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CD的解析式;(3)在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以A、C、D、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不必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小题)1.(2015•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B的长满足|OA﹣8|+(OB ﹣6)2=0,∠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CE的解析式;(3)若M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A、B、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OA﹣8|+(OB﹣6)2=0,∴OA=8,OB=6,在直角△AOB中,AB===10;(2)∵BC平分∠ABO,∴OC=CD,设OC=x,则AC=8﹣x,CD=x.∵△ACD和△ABO中,∠CAD=∠BAO,∠ADC=∠AOB=90°,∴△ACD∽△AOB,∴,即,解得:x=3.即OC=3,则C的坐标是(﹣3,0).设AB的解析式是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则直线AB的解析式是y=x+6,设CD的解析式是y=﹣x+m,则4+m=0,则m=﹣4.则直线CE的解析式是y=﹣x﹣4;(3)①当AB为矩形的边时,如图所示矩形AM1P1B,易知BC的直线方程为y=2x+6,设M1(m,2m+6),P1(x,y),因为A(﹣8,0),B(0,6),则AM12=(m+8)2+(2m+6)2,=5m2+40m+100,BM12=m2+(2m+6﹣6)2=5m2,AB=10,根据AB2+AM12=BM12得100+5m2+40m+100=5m2,m=﹣5,∴M1(﹣5,﹣4),BM1中点坐标为(﹣,1),BM1中点同时也是AP1中点,则有,解得P1(3,2)②当AB为矩形的对角线时,此时有AB2=AM22+BM22,即100=5m2+40m+100+5m2,m=﹣4或m=0(舍去),∴M2(﹣4,﹣2),AB中点坐标为(﹣4,3),AB中点同时也是P2M2中点,则有,解得P2(﹣4,8)综上可得,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为P1(3,2)或P2(﹣4,8).2.(2015•黑龙江)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在坐标轴上,△ODE是△OC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D在x轴上,直线BD交y轴于点F,交OE于点H,线段BC、OC的长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且OC>BC.(1)求直线BD的解析式;(2)求△OFH的面积;(3)点M在坐标轴上,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D、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解方程x2﹣6x+8=0可得x=2或x=4,∵BC、OC的长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且OC>BC,∴BC=2,OC=4,∴B(﹣2,4),∵△ODE是△OC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OD=OC=4,DE=BC=2,∴D(4,0),设直线BD解析式为y=kx+b,把B、D坐标代入可得,解得,∴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2)由(1)可知E(4,2),设直线OE解析式为y=mx,把E点坐标代入可求得m=,∴直线OE解析式为y=x,令﹣x+=x,解得x=,∴H点到y轴的距离为,又由(1)可得F(0,),∴OF=,∴S=××=;△OFH(3)∵以点D、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DFM为直角三角形,①当∠MFD=90°时,则M只能在x轴上,连接FN交MD于点G,如图1,由(2)可知OF=,OD=4,则有△MOF∽△FOD,∴=,即=,解得OM=,∴M(﹣,0),且D(4,0),∴G(,0),设N点坐标为(x,y),则=,=0,解得x=,y=﹣,此时N点坐标为(,﹣);②当∠MDF=90°时,则M只能在y轴上,连接DN交MF于点G,如图2,则有△FOD∽△DOM,∴=,即=,解得OM=6,∴M(0,﹣6),且F(0,),∴MG=MF=,则OG=OM﹣MG=6﹣=,∴G(0,﹣),设N点坐标为(x,y),则=0,=﹣,解得x=﹣4,y=﹣,此时N(﹣4,﹣);③当∠FMD=90°时,则可知M点为O点,如图3,∵四边形MFND为矩形,∴NF=OD=4,ND=OF=,可求得N(4,);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N点,其坐标为(,﹣)或(﹣4,﹣)或(4,).3.(2015•龙沙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8分别交两轴于点A、B,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线段OA上,且CD的长是方程的根.(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CD的解析式;(3)在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以A、C、D、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不必说明理由.【解答】解:(1)∵直线y=﹣x+8分别交两轴于点A、B,∴点A的坐标是(8,0),点B的坐标是(0,8),∵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C的坐标是(4,4),解得x=5,∴CD=5,设点D的坐标是(m,0)(m>0),则,解得m=1或m=7,∴点D的坐标是(1,0)或(7,0).(2)①当点D的坐标是(1,0)时,设直线CD的解析式是y=ax+b,则解得∴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②当点D的坐标是(7,0)时,设直线CD的解析式是y=cx+d,则解得∴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3)存在点F,使以A、C、D、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①当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时,设AF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m,∵点A的坐标是(8,0),解得m=﹣,∴AF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Ⅰ、如图1,,设点F的坐标是(p,),则DF的中点E的坐标是(),∵点A的坐标是(8,0),点C的坐标是(4,4),∴AC的中点E的坐标是(6,2),∴=6,解得p=11,∴点F的坐标是(11,4).Ⅱ、如图2,,设点F的坐标是(p,),则CF的中点G的坐标是(),∵点A的坐标是(8,0),点D的坐标是(1,0),∴AD的中点G的坐标是(4.5,0),∴,解得p=5,∴点F的坐标是(5,﹣4).Ⅲ、如图3,当CF∥AD时,,设点F的坐标是(p,4),则AF的中点E的坐标是(,2),∵点D的坐标是(1,0),点C的坐标是(4,4),∴CD的中点E的坐标是(2.5,2),∴=2.5,解得p=﹣3,∴点F的坐标是(﹣3,4).②当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时,设AF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n,∵点A的坐标是(8,0),∴,解得n=,∴AF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Ⅰ、如图4,,设点F的坐标是(p,﹣),则DF的中点M的坐标是(),∵点A的坐标是(8,0),点C的坐标是(4,4),∴AC的中点M的坐标是(6,2),∴=6,解得p=5,∴点F的坐标是(5,4).Ⅱ、如图5,,设点F的坐标是(p,﹣),则CF的中点N的坐标是(,),∵点A的坐标是(8,0),点D的坐标是(7,0),∴AD的中点N的坐标是(7.5,0),∴,解得p=11,∴点F的坐标是(11,﹣4).Ⅲ、如图6,当CF∥AD时,,设点F的坐标是(p,4),则AF的中点E的坐标是(,2),∵点D的坐标是(7,0),点C的坐标是(4,4),∴CD的中点E的坐标是(5.5,2),∴=5.5,解得p=3,∴点F的坐标是(3,4).综上,可得点F的坐标是(11,4),(5,﹣4),(﹣3,4),(5,4),(11,﹣4)或(3,4).。
淮安区第八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综合与实践生活中的“一次模型”1.综合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2.经历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的全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发展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重点会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难点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复习导入1.举例说明一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用一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相关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二、探究新知探究一:在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基础之上,汇总出几个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供学生选择.材料1 探索出租车如何计价1.日间出租车价与里程数之间的函数关系.2.夜间出租车价与里程数之间的函数关系.3.当遇到红灯或堵车时的计价情况等.材料2 探索商场促销现象节假日商场经常打出打折的牌子,在各种以打折名义进行的促销活动中,如何选择最实惠的商品是大多数人常常面临的问题.调查学校或居住小区附近某一商场的促销方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函数或不等关系并作出分析,用你得到的结论,指导周围的人理性消费.材料3 关于集资活动的调查1.学校的社团常常需要筹措资金,如果你是某个组织中的成员,请列出一张清单,写出你所需要的资金项目;2.计划资金增长的方式,当你完成你的计划时,同时考虑一下为了增长资金是否还需要一些必要的开销,用方程、不等式和函数表示你的计划及盈利情况;3.将你筹措资金的情况展示给大家,做一个报告叙述你的观点,并与同伴交流.探究二:组建小组,确定方案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内容组成研究小组,组内人员进行明确分工.2.组内讨论,形成完整的调查研究方案.三、举例分析例伴着人类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手机的用途越来越广,越来越被我们青睐,因此话费问题也经常会被纳入家庭经济核算.如今的话费收取种类众多,如何选取最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案也被人们所重视.我们就对话费的选取这方面进行研究与调查.首先提供一张王先生10月份话费清单:移动公司出来两种话费计费方式:月租本地主叫限定时长/min主叫超时费/(元/min)被叫方式一20 120 0.20 免费方式二50 200 0.10 免费请根据所学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次函数等知识,构造相应数学模型,结合实际情况帮助王先生选择一种较合适的话费方案.四、练习巩固关于教育开销的调查1.计算一下自己从现在起到参加工作,总共需要多少教育资金.2.考虑你如何支付这些费用,帮家长写一个储蓄计划.3.用不等式来表示你从各种渠道所能储蓄的钱的最低数量.4.将你的调查与同学交流一下,让大家看看你的调查是否可行?如果可能请他们提供改进的建议.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外作业1.结合本节课的收获,将小组的讨论结果修改完善.2.运用本节课的讨论结果,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小组合作展开调查,利用得到的数据构造一个可以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本节课尽量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教学情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有关内容.重视动手操作,实践探究,但如果只有操作,而没有数学体验,数学课很容易上成劳技课,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在重视活动的同时,又重视知识的获取.因为动手操作的目的本身就在于更直观地发现新知识.练习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专题28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知识点总结】一、算术平均数一般地,有n 个数12n x ,x ,x ,…,我们把12n 1(x x +x )n++…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x (读做“x 拔”).要点诠释: (1)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2)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一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所以平均数容易受到个别特殊值的影响.二、加权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f 叫做这个数据的权.按照这种方法求出的平均数,叫做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若数据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3x 出现3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x ,则x =1n(1f 1x +2f 2x +3f 3x +…+k f k x )(其中n=1f +2f +3f +…+k f ) “权”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加权平均数的分母恰好为各权的和.要点诠释:(1)k f 越大,表示k x 的个数越多,“权”就越重. 数据的权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2)加权平均数实际上是算术平均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平均数的简便运算.三、众数和中位数1.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要点诠释:(1)一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不止一个.(2)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数据出现的次数.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要点诠释:(1)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唯一的;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不一定出现在这组数据中.(2)由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可以知道中位数以上和以下的数据各占一半.四、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数据的代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数据的集中程度.区别:平均数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与数据排列位置有关,个别数据的波动对中位数没影响;众数主要研究各数据出现的频数,当一组数据中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可用众数来描述.在一组存在极端值的数据中,用中位数或众数作为表示这组数据特征的统计量有时会更贴近实际.五、用样本估计总体在考察总体的平均水平时,往往都是通过抽取样本,用样本的平均水平近似估计得到总体的平均水平. 要点诠释:(1)如果总体数量太多,或者从总体中抽取个体的试验带有破坏性,都应该抽取样本.取样必须具有尽可能大的代表性.(2)用样本估计总体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也越精确.样本容量的确定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的代价.【精典例题】一、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1、某选手在青歌赛中的得分如下(单位:分):99.60,99.45,99.60,99.70,98.80,99.60,99.83,则这位选手得分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99.60,99.70 B.99.60,99.60C.99.60,98.80 D.99.70,99.60【思路点拨】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答案】B;【解析】解:数据99.60出现3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99.60;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99.45,99.60,99.60,99.60,99.70,99.80,99.83,中位数是99.60.故选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2、若数据3.2,3.4,3.2,x【答案】3.2;3.5; 解:由题意 3.4 3.5, 3.62x x +==,所以众数是3.2,平均数是3.5. 3、某中学随机地调查了50名学生,了解他们一周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 )A .6.2小时B .6.4小时C .6.5小时D .7小时【答案】B ;解:根据题意得:(5×10+6×15+7×20+8×5)÷50=(50+90+140+40)÷50=320÷50=6.4(小时).故这50名学生这一周在校的平均体育锻炼时间是6.4小时.二、利用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解决问题1、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测试项目测试成绩甲 乙 丙 教学能力85 73 73 科研能力70 71 65 组织能力 64 72 84(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运用求平均数公式()1231n x x x x n⋅⋅⋅++++即可求出三人的平均成绩,比较得出结果;(2)将三人的成绩按比例求出测试成绩,比较得出结果.【答案与解析】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85+70+64)÷3=73,乙的平均成绩为:(73+71+72)÷3=72,丙的平均成绩为:(73+65+84)÷3=74,∴ 候选人丙将被录用.(2)甲的测试成绩为:(85×5+70×3+64×2)÷(5+3+2)=76.3,乙的测试成绩为:(73×5+71×3+72×2)÷(5+3+2)=72.2,丙的测试成绩为:(73×5+65×3+84×2)÷(5+3+2)=72.8,∴ 候选人甲将被录用.【总结升华】5、3、2即各个数据的“权”,反映了各个数据在这组数据中的重要程度,按加权平均数来录用.2、小王在八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测验一得89分,测验二得78分,测验三得85分,期中考试得90分,期末考试得87分,如果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10%、30%、60%量分,那么小王该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为多少?【答案】解:小王平时测试的平均成绩897885843x++==(分).所以8410%9030%8760%87.610%30%60%⨯+⨯+⨯=++(分).答:小王该学期的总评成绩应该为87.6分.3、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随机抽得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得到如下样本数据:140 146 143 175 125 164 134 155 152 168 162 148(1)计算该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2)如果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7分钟,请你依据样本数据中位数,推断他的成绩如何?【思路点拨】(1)根据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求解;(2)根据(1)求得的中位数,与147进行比较,然后推断该选手的成绩.【答案与解析】解:(1)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25,134,140,143,146,148,152,155,162,164,168,175,则中位数为:=150,平均数为:=151;(2)由(1)可得,中位数为150,可以估计在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大约有一半选手的成绩快于150分钟,有一半选手的成绩慢于150分钟,这名选手的成绩为147分钟,快于中位数150分钟,可以推断他的成绩估计比一半以上选手的成绩好.【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4、某教师为了对学生零花钱的使用进行教育指导,对全班50名学生每人一周内的零花钱数额进行了调查统计,并绘制了统计图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零花钱数额(元) 5 10 15 20学生个数(个)a15 20 5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求a的值;(2)求这50名学生每人一周内的零花钱额的众数和平均数.【答案】解:(1) a=50-15-20-5=10.(2)众数是15.平均数为150(5×10+10×15+15×20+20×5)=12.三、用样本估计总体1、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小刚在他所在班的50名同学中,随机调查了10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并将调查结果绘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1)求这1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小刚所在班50名同学家庭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t的约有多少户.【思路点拨】(1)根据条形统计图,即可知道每一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再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进行求解;(2)首先计算样本中家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t 的用户所占的百分比,再进一步估计总体.【答案与解析】解:(1)观察条形图,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62 6.54717.5281 6.810x ⨯+⨯+⨯+⨯+⨯==. ∴ 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6.8.∴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6.5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5.∵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6.5,有6.5 6.5 6.52+=. ∴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5.(2)∵ 10户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t 的有7户,有7503510⨯=. ∴ 根据样本数据,可以估计出小刚所在班50名同学家庭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t 的约有35户.【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方法.2、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向阳中学对在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并全部收回.根据调查问卷,将课外阅读情况整理后,制成表格如下:月阅读册数(本) 1 23 4 5 被调查的学生数(人) 2050 15 10 5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的学生月平均阅读册数为 本;(2)被调查的学生月阅读册数的中位数是 ;(3)在平均数、中位数这两个统计量中, 更能反映被调查学生月阅读的一般水平;(4)若向阳中学共有学生1600人,求四月份该校学生共阅读课外书籍多少本?【答案】解:(1)平均阅读册数为:=2.3(本);(2)∵共有100名学生,∴第50和51为同学的阅读量的平均数为中位数:=2;(3)在平均数、中位数这两个统计量中,中位数更能反映被调查学生月阅读的一般水平;(4)2.3×1600=3680(本).期末检测题(一)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要使分式x 2-93x +9的值为0,你认为下列数中x 可取的是( D ) A .9 B .±3 C .-3 D .32.一次函数y =kx +b 与反比例函数y =k x的图象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k 、b 的取值范围是( C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第2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 ,第9题图)3.甲队修路120 m 与乙队修路100 m 所用天数相同,已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10 m .设甲队每天修路x m .依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A.120x =100x -10 B.120x =100x +10 C.120x -10=100x D.120x +10=100x4.七年级学生完成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后,积极践行“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表是从七年级400名学生中选出10名学生统计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节水量(m 3) 0.2 0.25 0.3 0.4 0.5家庭数 1 2 2 4 1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 )5.如图是某城市部分街道,已知AF ∥BC ,EC ⊥BC ,EF =CF ,BA ∥DE ,BD ∥AE ,甲、乙两人同时从B 站乘车到F 站,甲乘1路车,路线是B →A →E →F ;乙乘2路车,路线是B →D →C →F.假设两车速度相同,途中耽误的时间相同,那么( C )A .甲将先到F 站B .乙将先到F 站C .甲、乙将同时到达D .不能确定6.如图,在菱形ABCD 中,已知∠A =60°,AB =5,则△ABD 的周长是( C )A .10B .12C .15D .207.某地出租车计费方式如下:3 km 以内只收起步价8元,超过3 km 的除收起步价外,每超出1 km 另加收2元;不足1 km 的按1 km 计费.则能反映该地出租车行驶路程x(km )与所收费用y(元)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D )8.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当0≤x ≤2时,对应的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2≤y ≤4,则kb 的值为( D )A .12B .-6C .6或12D .-6或-129.如图,边长分别为4和8的两个正方形ABCD 和CEFG 并排放在一起,连结BD 并延长交EG 于点T ,交FG 于点P ,则GT =( B )A. 2 B .2 2 C .2 D .110.如图,矩形ABCD 的边长AB =6,BC =8,将矩形沿EF 折叠,使点C 与点A 重合,则折痕EF 的长是( A )A .7.5B .6C .10D .5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12)-1-4=__0__.12.已知1 mm =1 000 μm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2.5 μm =__2.5×10-3__mm.13.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尺ABC 和DEF 在直线l 上滑动.要使四边形CBFE 为菱形,还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CB =BF __(写出一个即可).,第13题图) ,第16题图),第17题图) ,第18题图)14.已知反比例函数y =m -1x的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一象限,则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m>1__.15.方程2y +13-y=-1的解是__y =-4__.16.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2,以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为边,在正方形内作等边三角形ABE ,P 为对角线AC 上的一点,则PD +PE 的最小值为__2__17.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矩形ABCD 的周长是20 cm ,AE =5 cm ,则AB 的长为__4__cm.18.反比例函数y =kx(x>0)的图象如图,点B 在图象上,连结OB 并延长到点A ,使AB=2OB ,过点A 作AC ∥y 轴,交y =k x (x>0)的图象于点C ,连结OC ,S △AOC =5,则k =__54__.三、解答题(共66分)19.(6分)先化简2a +2a -1÷(a +1)+a 2-1a 2-2a +1,然后a 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解:原式=2(a +1)a -1×1a +1+(a +1)(a -1)(a -1)2=2a -1+a +1a -1=a +3a -1.由题意可知⎩⎪⎨⎪⎧a -1≠0,a +1≠0,a 2-2a +1≠0,解得a ≠±1.所以当a =2时,原式=2+32-1=5.20.(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A(m ,2). (1)求m 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 =kx 的表达式;(2)试判断点B(2,3)是否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并说明理由.解:(1)把A (m ,2) 代入反比例函数表达式y =2x ,得2=2m,所以m =1.把A (1,2) 代入正比例函数表达式y =kx ,得2=k ,所以k =2.因此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2)因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x ,当x =2时,y =4≠3,所以点B (2,3)不在正比例函数图象上.21.(9分)为了从甲、乙两名选手中选拔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进行一次测验,两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为了比较两人的成绩,制作了如下统计图表:甲、乙射击成绩统计表,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命中10环的次数甲 7 7 4 0 乙 7 7.5 5.4 1)甲、乙射击成绩折线图,)(1)请补全上述图表(请直接在表中填空和补全折线图);(2)如果规定成绩较稳定者胜出,你认为谁应胜出?说明你的理由;(3)如果希望(2)中的另一名选手胜出,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应该制定怎样的评判规则?为什么?解:(2)∵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得到甲胜出.(3)若希望乙胜出,可以将规则定为命中10环次数多的胜出,因为乙命中10环为1次,而甲没有,所以乙胜出.22.(8分)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是BD 延长线上的点,且△ACE 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2)若∠AED=2∠EAD,求证: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O =CD. ∵△ACE 是等边三角形,∴EO⊥AC. ∴▱ABCD 是菱形.(2)由(1)知△AOE 是直角三角形,∵∠AED +∠EAO =90°,△ACE 是等边三角形, ∴∠EAO =60°,∠AED =30°. ∵∠AED =2∠EAD ,∴∠EAD =15°,∴∠DAO =∠EAO -∠EAD =45°.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AD =2∠DAO =90°. ∴菱形ABCD 是正方形.23.(9分)“五一节”期间,申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170 km 的某地,下面是他们离家的距离y(km )与汽车行驶时间x(h )之间的函数图象.(1)求他们出发半小时时,离家多少千米? (2)求出AB 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3)他们出发2 h 时,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解:(1)设OA 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当x =1.5时,y =90,∴1.5k =90,∴k =60,∴y =60x (0≤x ≤1.5). ∴当x =0.5时,y =60×0.5=30,∴他们出发半小时时,离家30 km. (2)设AB 段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y =k ′x +b , ∵A (1.5,90),B (2.5,170)都在AB 上, ∴⎩⎪⎨⎪⎧90=1.5k ′+b ,170=2.5k ′+b ,解得⎩⎪⎨⎪⎧k ′=80,b =-30.∴y =80x -30(1.5≤x ≤2.5). (3)当x =2时,y =80×2-30=130,170-130=40 (km ). ∴他们出发2 h 时,离目的地还有40 km.24.(8分)佳佳果品店在批发市场购买某种水果销售,第一次用 1 200元购进若干千克,并以每千克8元出售,很快售完;由于水果畅销,第二次购买时,每千克的进价比第一次提高10%,用 1 452元所购买的质量比第一次多20 kg ,以每千克9元售出100 kg 后,因出现高温天气,水果不易保鲜,为减少损失,便降价50%售完剩余的水果.(1)求第一次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2)该果品店在这两次销售中,总体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盈利或亏损了多少元?解:(1)设第一次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x 元,由题意,得 1 452(1+10%)x -1 200x=20,解得x =6.经检验,x =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 第一次水果的进价是每千克6元.(2)第一次的利润为:(1 200÷6)×(8-6)=400(元),第二次的利润为100×9+(1 200÷6+20-100)×9×50%-1 452=-12(元). 两次的总利润为400-12=388(元). 答:两次总体上盈利了,盈利了388元.25.(10分)如图,在▱ABCD 中,∠ABC、∠BCD 的平分线BE 、CF 分别与AD 相交于点E 、F ,BE 与CF 相交于点G.(1)求证:BE⊥CF;(2)若AB =3,BC =5,CF =2,求BE 的长.解: (1)证明:∵BE 平分∠ABC ,CF 平分∠BCD ,∴∠CBE =12∠ABC ,∠BCF =12∠BCD.∵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 ,∴∠ABC +∠BCD =180°,∴∠CBE +∠BCF =12(∠ABC +∠BCD )=90°,∴∠CGB =90°,∴BE⊥CF. (2)过点E 作EP∥F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P ,则易证四边形CPEF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EP =CF =2.∵BE 平分∠ABC ,∴∠ABE =∠CBE.在▱ABCD 中,∵AD∥B C ,∴∠AEB =∠CBE ,∴∠ABE =∠AEB ,∴AB =AE =3.同理可得DF =DC =3,∴EF =AE +DF -AD =1,∴CP =EF =1.又由(1)己证得BE ⊥CF ,∴BE ⊥EP ,∴在Rt △BPE 中,BE 2+EP 2=BP 2,即BE 2+22=62,所以BE =4 2.26.(10分)如图,在△ABC 中,∠ACB =90°,CD ⊥AB 于D ,AE 平分∠BAC ,分别与BC 、CD 交于E 、F ,EH ⊥AB 于H ,连结FH.求证:四边形CFHE 是菱形.证明:∵AE 平分∠BAC ,∴∠CAE =∠HAE. ∵EH ⊥AB 于H ,∴∠AHE =∠ACB =90°.又∵AE =AE ,∴△ACE ≌△AHE ,∴EC =EH ,AC =AH. 又∵∠CAE =∠HAE ,AF =AF , ∴△AFC ≌△AFH , ∴FC =FH.∵CD ⊥AB 于D ,∴∠DAF +∠AFD =∠CAE +∠AEC =90°. 又∵∠DAF =∠CAE ,∠AFD =∠CFE. ∴∠CFE =∠CEF , ∴CF =CE ,∴EC =EH =HF =FC , ∴四边形CFHE 是菱形.。
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结合题型
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的结合题型
题目: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底边AB上有一点E,连接DE并延长交BC于点F,若BE的长度为3,EF的长度为4,则直线EF的解析式和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解法:
首先,通过画图可知DE与AB平行,因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互相平分,所以DE=AB=DC,又因为AF=FB,所以FC=2FB=2AE。
接着,我们可以用向量的方法计算EF的方向向量(注意:这个方向向量不是单位向量,需要除以模长得到单位向量):
$vec{EF} = vec{DF} - vec{DE} = begin{pmatrix} 1 -2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3 0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4 -2 end{pmatrix}$
则EF的解析式为 $y=-frac{1}{2}x+6$。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
$AB+BC+CD+DA=2AB+2BC=2DE+2FC=2AB+2AE+4AE=8AE+2AB$ 因为已知BE的长度为3,所以AE的长度为AB的 $frac{3}{4}$ ,则
$2AB+8AE=2AB+8cdotfrac{3}{4} AB=8AB$
因此,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8。
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压轴题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含解析
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类型一、面积问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AB 与x 轴交于A 点 (2,0)与y 轴交于点B (0,1).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M (-1,y 1),N (3,y 2)在直线AB 上,比较y 1与y 2的大小. (3)若x 轴上有一点C ,且S △ABC =2,求点C 的坐标【变式训练1】已知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分别求k ,m 的值;(2)点C 为x 轴上一动点,如果ABC 的面积是6,请求出点C 的坐标.【变式训练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4AB =,点P 为线段DC 上的一个动点.设DP x =,由点,,,A B C P 首尾顺次相接形成图形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及x 的取值范围;(2)设(1)中函数图象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 N 、,且P 为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MN 右侧的一个动点,若MNP △正好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l 为经过(1,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Q 为l 上的一个动点,使得MNQNMPS S=,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直线1:3l y x =+与过点A (3,0)的直线2l 交于点C (1,m ),且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D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2)若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求△PBC 的面积.类型二、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4,0)A ,(0,3)B ,点C 是直线554y x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 .(1)求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BC x 轴,求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3)如图2,点(1,0)E ,点D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试探索点C ,D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一次函数y = kx+1(k ≠ 0)的图象过点P (-3,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k 的值及点A 、B 的坐标;(2)已知点C (-1,0),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变式训练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 (1)求m ,b 的值;(2)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当MN =3时,若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类型三、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例1.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0),B (0,1),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 (1)线段AB 的长是 ,△BAO = °,点C 的坐标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1),试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BPO 的面积. (3)在y 轴上存在点M ,使△MAB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变式训练1】如图一,已知直线l :6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m 与v 轴交于点(0,2)C -,与直线l 交于点(,1)D t .(1)求直线m 的解析式;(2)如图二,点P 在直线l 上且在y 轴左侧,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m 于点Q ,交x 轴于点G ,当2PCG QCG S S ∆∆=,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3)将直线l :6y x =-+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到直线n 交x 轴于E 点,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对称点.过点F 作直线//k x 轴.点M 在直线k 上,写出以点C ,E ,M ,为顶点且C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把求其中一个点M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变式训练2】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n 过点A (0,﹣2),且与直线l 交于点B (3,2),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2)若△ABC 的面积为9,求点C 的坐标;(3)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变式训练3】如图,直线1:l y ax a =-,1l 与x 轴交于点B ,直线2l 经过点(4,0)A ,直线1l ,2l 交于点(2,3)C -.(1)a =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B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的横坐标?类型四、一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函数y =13x +b 的图象交于点C (-2,m ). (1)求m 和b 的值;(2)函数y =-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到点M (到A 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①当ΔACE 的面积为12时,求t 的值;②在点E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 的值,使ΔAC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如图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P 从B 点出发,沿B DC →→方向匀速运动,P 点运动速度为1cm/s .图2是点P 运动时,APC △的面积2()cm y 随P 点运动时间()s x变化的函数图像.(1)AB =_______cm,a =_____;(2)P 点在BD 上运动时,x 为何值时,四边形ADCP ; (3)在P 点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B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与一次函数13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对应的解析式为 ; (2)求点A 的坐标;(3)若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类型五、最值问题例1.如图,将直线34y x=-向上平移后经过点()4,3A,分别交x轴y轴于点B、C.(1)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点P为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OP.问:线段OP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线段OP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如图,四边形OABC是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C在y轴正半轴上,5OC=,点E在边BC上.(1)若点N的坐标为(3,0),过点N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MN与EB交于点M,将纸片沿直线OE折叠,顶点C恰好落在MN上,并与MN上的点G重合.①求点G、点E的坐标;②若直线:l y mx n=+平行于直线OE,且与长方形ABMN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2)若点E为BC上的一动点,点C关于直线OE的对称点为G,连接BG,请求出线段BG的最小值.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类型一、面积问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AB 与x 轴交于A 点 (2,0)与y 轴交于点B (0,1).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M (-1,y 1),N (3,y 2)在直线AB 上,比较y 1与y 2的大小. (3)若x 轴上有一点C ,且S △ABC =2,求点C 的坐标 【答案】(1)112y x =-+;(2)y 1>y 2;(3)()6,0C 或()2,0-. 【解析】(1)解: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A (2,0)B (0,1),△201k b b +=⎧⎨=⎩,解得:k =12-,b =12△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12y x =-+ (2)△y =﹣12x +1中k =﹣12<0,△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1<3,△y 1>y 2;(3)△x 轴上有一点C ,设点C (x ,0),△AC =|2﹣x |, △S △ABC =2,△12×|2﹣x |×1=2,△x =﹣2或x =6, △C (﹣2,0)或C (6,0). 故答案为:(1)112y x =-+;(2)y 1>y 2;(3)()6,0C 或()2,0-. 【变式训练1】已知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分别求k ,m 的值;(2)点C 为x 轴上一动点,如果ABC 的面积是6,请求出点C 的坐标. 【答案】(1)1k =,3m =;(2)点C 的坐标为(2,0)或(6,0)- 【解析】(1)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220k ∴-+=1k ∴=12y x ∴=+一次函数12y x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2a ∴=+,a m =,3m ∴=; (2)设点C 的坐标为(,0)n ,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点D .ABC 的面积是6,162BC AD ∴⋅=,1|(2)|362n ∴--⨯=,2n ∴=或6n =-∴点C 的坐标为(2,0)或(6,0)-,或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点D .ABC 的面积是6,162BC AD ∴⋅=,1362BC ∴⨯=,4BC ∴=,点B 的坐标为(2,0)-,∴点C 的坐标为(2)0,或(60)-,. 【变式训练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4AB =,点P 为线段DC 上的一个动点.设DP x =,由点,,,A B C P 首尾顺次相接形成图形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及x 的取值范围;(2)设(1)中函数图象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 N 、,且P 为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MN 右侧的一个动点,若MNP △正好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l 为经过(1,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Q 为l 上的一个动点,使得MNQNMPS S=,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答案】(1)y =-2x +16,0<x <4;(2)(12,12)或(8,20)或(6,14);(3)(-1,-2)或(-1,8)或(-1,38)或(-1,28)【解析】(1)由线段的和差,得PC =(4-x ),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得y =-2x +16,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CD =4,△x 的取值范围是0<x <4; (2)设P 点坐标是(a ,b ),M (0,16),N (4,8),以MN 为边,在MN 右侧做正方形,MNAB ,正方形中心为H ,则易知A ,B ,H 即为所求P 的坐标;示意图如下求得A (12,12),B (8,20),O (6,14),故P 点可能的坐标为(12,12)或(8,20)或(6,14); (3)由S △MNQ =S △NMP ,设Q (-1,m ),QN 所在直线方程为y =kx +b , 把Q 和N 代入方程,求得b =845m +,则可求S △NMP =12|16-b |×[4-(-1)]=|36-2m |当P 为(12,12)时,S △MNQ =40,△|36-2m |=40;解得m =-2或38,当P (8,20),同理解得m =-2或38,当P (8,20),有S △MNQ =20,解得m =8或28, 综上,符合条件的Q 的坐标为(-1,-2)或(-1,8)或(-1,38)或(-1,28).【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直线1:3l y x =+与过点A (3,0)的直线2l 交于点C (1,m ),且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D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2)若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求△PBC 的面积.【答案】(1)-26y x =+;(2)12.【解析】(1)把(1,)C m 代入y =x +3,得1+3=m ,△m =4,△(1,4)C设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则430k b k b +=⎧⎨+=⎩ 解得26k b =-⎧⎨=⎩,△2l 的解析式为:-26y x =+(2)当y =0时,30x += ,△3x =-,△(3,0)B -, 当x =0时,y =3,△(0,3)D ,△点P 、D 关于x 轴对称,△(0,3)P - ,如图,连接BP ,PC ,设PC 与x 轴的交点为Q ,设直线PC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将点(1,4),(0,3)C P -代入:43k b b +=⎧⎨=-⎩,解得73k b =⎧⎨=-⎩,△直线PC 的解析式为:73y x =-,令y =0,解得37x =, △BPCBQP BQCSSS=+1122c BQ OP BQ y =+1124()712227c BQ OP y =+=⨯⨯=.类型二、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4,0)A ,(0,3)B ,点C 是直线554y x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 .(1)求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BC x 轴,求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3)如图2,点(1,0)E ,点D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试探索点C ,D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334y x =-+;(2)2425;(3)17(2,45)8-、15(2-,69)8或1(2-,45)8、1(2,21)8或17(2,45)8-、15(2,21)8- 【解析】(1)设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kx b =+,则304b k b =⎧⎨=+⎩,解得343k b ⎧=-⎪⎨⎪=⎩,故AB 的表达式为334y x =-+;(2)//BC x 轴,故点C 的纵坐标为3,当3y =时,即5534y x =-+=,解得85x =,即点C 的坐标为8(5,3),则85BC =;由点A 、B的坐标得,5AB ==,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在△ABC 中,S △ABC =1122BC OB AB CH ⨯⨯=⨯⨯,即18135252CH ⨯⨯=⨯⨯,解得:2425CH =,即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2425;(3)设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5(,5)4m m -+、3(,3)4n n -+,当EB 是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得:01m n +=+且53305344m n +=-+-+,解得17215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69)8;当EC 是对角线时,同理可得:1m n +=且5353344m n -+=-++,解得,121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2-,45)8、1(2,21)8;当ED 是对角线时,同理可得:1n m +=且35035344n m -+=-++,解得15217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21)8-.综上,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69)8或1(2-,45)8、1(2,21)8或17(2,45)8-、15(2,21)8-.【变式训练1】一次函数y = kx+1(k ≠ 0)的图象过点P (-3,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k 的值及点A 、B 的坐标;(2)已知点C (-1,0),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答案】(1)13k =-,与x 轴交于点A (3,0),与y 轴交于点B (0,1);(2)D (4,1)或D (2,-1)或D (-4,1).【解析】(1)将P (-3,2)代入()10y kx k =+≠,得:13k =-函数表达式:113y x =-+,令y =0,x =3,令x =0,y =1,△与x 轴交于点A (3,0),与y 轴交于点B (0,1);(2)分三种情况:①BC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4,1);②AB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4,1),③AC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2,-1).综上所述,点D 的坐标是(4,1)或(-4,1)或(2,-1).【变式训练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 (1)求m ,b 的值;(2)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当MN =3时,若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答案】(1)13m b ==-,;(2)点Q 的坐标为()2,4,()2,2-或()6,6 【解析】(1)△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4122m b m =+⎧⎪⎨=⨯⎪⎩,△1 3.m b ==-, (2)依题意可得直线1l :23y x =-,△直线1l 与y 轴的交点为(0,-3) △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 MN =3, △M ,N 不是y 轴上的点,设M (x ,2x -3),则N (x ,12x ) 由MN =3,得(2x -3)-12x =3,解得x =4,△M (4,5),则N (4,2) △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①当MN 为四边形MPNQ 的对角线时,MN 的中点坐标为(4,3.5) 故()2,1P 、Q 关于(4,3.5)对称,△点Q 的坐标为()6,6,②当MN 为四边形MNQP 的一边时,MN =PQ =3,且PQ 与y 轴平行,故点Q 的坐标为()2,4或()2,2- 综上,点Q 的坐标为()2,4,()2,2-或()6,6. 类型三、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例1.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0),B (0,1),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 (1)线段AB 的长是 ,△BAO = °,点C 的坐标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1),试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BPO 的面积. (3)在y 轴上存在点M ,使△MAB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答案】(1)2,30,C2);(22a-;(3)(0,-1)或(0,3)【解析】(1)(3A ,0),(0,1)B ,在Rt AOB ∆中,2AB =,2OB =AB ,可30BAO ∴∠=︒,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60ACB ∠=︒∴,AB AC =,90OAC ∴∠=︒,C ∴2),故答案为2,30,C 2);(2)四边形ABPO 的面积BAO =∆的面积OBP +∆的面积1111()222a a =+⨯⨯-=;(3)2AB =,30BAO ∠=︒,60OBA ∴∠=︒,①当AB BM =时,2BM =,(0,1)M -或(0,3)M ;②当AB AM =时,ABM ∆是等边三角形,M ∴与B 关于x 轴对称,(0,1)M ∴-; ③当BM AM =时,ABM ∆是等边三角形,M ∴与B 关于x 轴对称,(0,1)M ∴-; 综上所述:MAB ∆为等腰三角形时,M 点坐标为(0,1)-或(0,3).【变式训练1】如图一,已知直线l :6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m 与v 轴交于点(0,2)C -,与直线l 交于点(,1)D t .(1)求直线m 的解析式;(2)如图二,点P 在直线l 上且在y 轴左侧,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m 于点Q ,交x 轴于点G ,当2PCG QCG S S ∆∆=,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3)将直线l :6y x =-+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到直线n 交x 轴于E 点,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对称点.过点F 作直线//k x 轴.点M 在直线k 上,写出以点C ,E ,M ,为顶点且C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把求其中一个点M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 【答案】(1)直线m 的解析式为325y x =-;(2)P 点的坐标为(-10,16),Q 点坐标为(-10,-8);(3)当CE 为腰时,点M 的坐标为:M (2)或M (-2)或M (0,2).过程见解析. 【解析】(1)△D (t ,1)在直线l :y =-x +6上,△1=-t +6,△t =5,△D (5,1),设直线m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C ,D 代入得,512k b b +=⎧⎨=-⎩,解得,352k b ⎧=⎪⎨⎪=-⎩,所以,直线m 的解析式为325y x =-; (2)设P (a ,6-a ),△点P 在x 轴的左侧,△0a < △PQ △轴,G (a ,0),Q (a ,325a -),如图,点P 、Q 在x 轴两侧,△S △PCG =12PG •(-a ),S △QCG =12GQ •(-a )且S △PCG =2S △QCG , △PG =2QG ,△6-a =2(2-35a ),解得:a =-10, △66(10)16a -=--=,332(10)2855a -=⨯--=-△P 点的坐标为(-10,16),Q 点坐标为(-10,-8);(3)对于直线l :y =-x +6,当x =0时,y =6;当y =0时,x =6.△A (6,0),B (0,6),△将直线l :y =-x +6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直线n 交x 轴于点E ,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点C (0,-2), △E (-6,0),F (0,2), 如图,△将直线l :y =-x +6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直线n ,△直线n :y =-x -6, 又△F (0,2)△k 的解析式为:y =2,设M (a ,2),则MCME,CE ,当△MCE 为等腰三角形,且CE 为腰,有:①CE =MCa =a =-M (2).M (-2), ②ME =CE解得,a =0或a =-12(此时三点共线,不构成三角形,舍去),即M (0,2),综上,当CE 为腰时,点M 的坐标为:M (2)或M (-2)或M (0,2).【变式训练2】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n 过点A (0,﹣2),且与直线l 交于点B (3,2),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2)若△ABC 的面积为9,求点C 的坐标;(3)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y =43x ﹣2;(2)C (0,4)或(0,﹣8);(3)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3x +3或y =3x ﹣7或y =﹣43x +6或y =724x +98 【解析】(1)设直线n 的解析式为:y =kx +b ,△直线n :y =kx +b 过点A (0,﹣2)、点B (3,2),△232b k b =-⎧⎨+=⎩ ,解得:432k b ⎧=⎪⎨⎪=-⎩ ,△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为:y =43x ﹣2; (2)△△ABC 的面积为9,△9=12•AC •3,△AC =6, △OA =2,△OC =6﹣2=4或OC =6+2=8,△C (0,4)或(0,﹣8); (3)分四种情况:①如图1,当AB =AC 时,△A (0,﹣2),B (3,2),△AB 22(22)=5,△AC =5,△OA =2,△OC =3,△C (0,3),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mx +n ,把B (3,2)和C (0,3)代入得:323m n n +=⎧⎨=⎩ ,解得:133m n ⎧=-⎪⎨⎪=⎩ ,△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 =13-x +3; ②如图2,AB =AC =5,△C (0,﹣7),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3x ﹣7; ③如图3,AB =BC ,过点B 作BD △y 轴于点D ,△CD =AD =4,△C (0,6),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43-x +6; ④如图4,AC =BC ,过点B 作BD △y轴于D ,设AC =a ,则BC =a ,CD =4﹣a ,根据勾股定理得:BD 2+CD 2=BC 2,△32+(4﹣a )2=a 2,解得:a =258, △OC =258﹣2=98 ,△C (0,98),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724x +98; 综上,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3-x +3或y =3x ﹣7或y =43-x +6或y =724x +98. 【变式训练3】如图,直线1:l y ax a =-,1l 与x 轴交于点B ,直线2l 经过点(4,0)A ,直线1l ,2l 交于点(2,3)C -.(1)a =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B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的横坐标?【答案】(1)3a =-,()10B ,;(2)362y x =-;(3)92;(4)52,2813【解析】(1)△直线1:l y ax a =-经过点(2,3)C -,32a a ∴-=-,解得:3a =-;即直线1:l y ax a =-的解析式为33y x =-+;当y =0时,-3x +3=0,解得1x =,则()10B ,;故答案为:-3,(1,0);(2)设直线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 △经过点()4,0A 和点(2,3)C -,△0432k b k b=+⎧⎨-=+⎩,解得:32k ,6b =-.△直线2l 的解析式为:362y x =-; (3)设ABC 的面积的面积为ABC S ;则413AB =-=,ABC 的高为3,则193322ABCS=⨯⨯=; (4)存在,设点P 的坐标为(x ,362x ),分三种情况: ①当AP=BP 时,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A (4,0),B (1,0),△点P 的横坐标为:41522+=; ②当AP=AB =3时,过点P 作PH △x 轴于点H ,△222PH AH AP +=,△2223(6)(4)32x x -+-=,解得x③当AB=BP =3时,作PM △x 轴于点M , △222PM BM BP +=,△2223(6)(1)32x x -+-=,解得x =2813或x =4(舍去);综上,符合条件的P 点的横坐标是52,2813,5213± 类型四、一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函数y =13x +b 的图象交于点C (-2,m ). (1)求m 和b 的值;(2)函数y =-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到点M (到A 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①当ΔACE 的面积为12时,求t 的值;②在点E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 的值,使ΔAC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m =4,b =143;(2)①t =5;②t =4或t =6 【解析】(1)△点C (−2,m )在直线y =−x +2上, △m =−(−2)+2=2+2=4,△点C (−2,4), △函数y =13x +b 的图象过点C (−2,4),△4=13×(−2)+b ,得b =143,即m 的值是4,b 的值是143; (2)①△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2,0),点B (0,2), △函数y =13x +143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D 的坐标为(−14,0),△AD =16, △△ACE 的面积为12,△(16−2t )×4÷2=12,解得,t =5.即当△ACE 的面积为12时,t 的值是5; ②当t =4或t =6时,△ACE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当△ACE =90°时,AC △CE , △点A (2,0),点B (0,2),点C (−2,4),点D (−14,0),△OA =OB ,AC =,△△BAO =45°,△△CAE =45°,△△CEA =45°,△CA =CE =,△AE =8, △AE =16−2t ,△8=16−2t ,解得,t =4;当△CEA =90°时,△AC =,△CAE =45°,△AE =4, △AE =16−2t ,△4=16−2t ,解得,t =6;由上可得,当t =4或t =6时,△ACE 是直角三角形.【变式训练1】如图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P 从B 点出发,沿B DC →→方向匀速运动,P 点运动速度为1cm/s .图2是点P 运动时,APC △的面积2()cm y 随P 点运动时间()s x变化的函数图像.(1)AB =_______cm,a =_____;(2)P 点在BD 上运动时,x 为何值时,四边形ADCP; (3)在P 点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B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3或1【解析】(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则ABC ∆、ACD ∆为全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设ABC ∆的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24a , 由图2知,当点P 在点A 时,y ABC =∆的面积2=,解得2a =(负值已舍去), 即菱形的边长为2,则2()AB cm =,由题意知,点P 与点O 重合时,对于图2的a 所在的位置,则1AO =,故a BO ====2(2)由(1)知点P 在BO 段运动时,对于图2第一段直线,而该直线过点、0),设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t =+,则0t t ⎧=⎪+=,解得1k t =-⎧⎪⎨=⎪⎩,故该段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当点P 在BD 上运动时,四边形ADCP,则点P 只能在BO 上,则四边形ADCP 的面积ACD S y ∆=+=x x =;(3)存在,理由:由(1)知,菱形的边长为2,则BP =1AO =,过点A 作AP DC ''⊥于点P ''交BD 于点P ',ABC ∆、ACD ∆均为等边三角形,则30PAP DAP ∠'=∠''=︒,①当点P 和点O 重合时,APB ∠为直角,则x BP ==②当BAP ∠'为直角时,则同理可得:PP '=x BP PP =+'=;③当BAP ∠''为直角时,则112x BD DP AD =+''=+=,综上,x 或1. 【变式训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与一次函数13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对应的解析式为 ; (2)求点A 的坐标;(3)若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答案】(1)22y x =-;(2)(2,2);(3)(2,0)或(4,0).【解析】(1)根据题意,得22y x =-;故答案为:22y x =-.(2)由题意得:22132y x y x =-⎧⎪⎨=-+⎪⎩,解得:22x y =⎧⎨=⎩,△点A 的坐标为(2,2); (3)如图所示,△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OA =OP 时,P 点坐标为(4,0),当OP =AP 时,P 点坐标为(2,0), 综上,P 点的坐标为:(2,0)或(4,0). 类型五、最值问题 例1.如图,将直线34y x =-向上平移后经过点()4,3A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B 、C .(1)求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2)点P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连接OP .问:线段OP 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线段OP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364y x =-+;(2)存在,线段OP 的最小值为4.8.【解析】(1)设平移后的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4y x b =-+,代入()4,3A 得3344b =-⨯+,解得6b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64y x =-+; (2)存在,理由如下:令x =0,得y =6,△C (0,6),故OC =6令y =0,得x =8,△B (8,0)故OB =8△BC 10= △OP △BC 时,线段OP 最小, △S △ABC =12BO CO ⨯=12BC OP ⨯,△OP = 4.8BO COBC⨯=,即线段OP 的最小值为4.8. 【变式训练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正半轴上,5OC =,点E 在边BC 上.(1)若点N 的坐标为(3,0),过点N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MN 与EB 交于点M ,将纸片沿直线OE 折叠,顶点C 恰好落在MN 上,并与MN 上的点G 重合. ①求点G 、点E 的坐标;②若直线:l y mx n =+平行于直线OE ,且与长方形ABMN 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 (2)若点E 为BC 上的一动点,点C 关于直线OE 的对称点为G ,连接BG ,请求出线段BG 的最小值.【答案】(1)①G (3,4),E (53,5);②-15≤n ≤-4;(2)5【解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OG =OC =5,由勾股定理得,GN 4=, △点G 的坐标为(3,4);设CE =x ,则EM =3-x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G =CE =x , △GN =4,△GM =5-4=1,在Rt △EMG 中,222EG EM MG =+,即()22231x x =-+,解得:x =53, △点E 的坐标为(53,5);设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则53k=5,解得,k=3,△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3x,△直线l:y=mx+n平行于直线OE,△m=3,即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n,当直线l经过点M(3,5)时,5=3×3+n,解得,n=-4,当直线l经过点A(5,0)时,0=3×5+n,解得,n=-15,△直线l与长方形ABMN有公共点时,-15≤n≤-4;(3)连接OB,OG,△OC=BC=5,△OCB=90°,△BC OC=△点C关于直线OE的对称点为点G,△OC=OG=5,△BG≥OB-OG,△当O、B、G三点共线时,BG取得最小值,△BG的最小值为5.。
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代几综合
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代几综合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可以在几个方面进行综合:
1. 几何关系,平行四边形是一个四边形,其对边平行且相等,
因此可以通过几何方法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特点。
一次函数
则是代表了直线的数学关系,可以通过斜率和截距等参数来描述直
线的性质。
因此,可以研究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在几何上的关系,比如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否与一次函数的图像有关系,或者平行
四边形的边界是否可以表示为一次函数的方程等。
2. 坐标系中的表示,平行四边形可以在坐标系中用坐标点表示
其顶点,而一次函数则可以表示为y=ax+b的形式。
通过坐标系,可
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坐标与一次函数的斜率和截距之间的关系,从而探讨它们之间的数学联系。
3. 数学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研究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
的关系,比如求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或
者求解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边界的交点等问题。
综上所述,平行四边形与一次函数可以在几何关系、坐标系中
的表示以及数学问题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
2020-2021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平行四边形的综合附答案解析一、平行四边形1.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猜想与发现:(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拓展与探究:(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参见解析;(2)相等,垂直;(3)成立,理由参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证明出CE=CF,继而证明出△ABE≌△ADF,得到AE=AF,从而证明出△AEF是等腰三角形;(2)DM、MN的数量关系是相等,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结论.位置关系是垂直,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性质,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成立,连接AE,交MD于点G,标记出各个角,首先证明出MN∥AE,MN=AE,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出AE=AF,而DM=AF,从而得到DM,MN数量相等的结论,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角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DMN=∠DGE=90°.从而得到DM、MN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D,∠B=∠ADF=90°,∵△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CE=CF,∴BC﹣CE=CD﹣CF,即BE=DF,∴△ABE≌△ADF,∴AE=AF,∴△AEF是等腰三角形;(2)DM、MN的数量关系是相等,DM、MN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在Rt△ADF中DM是斜边AF的中线,∴AF=2DM,∵MN 是△AEF的中位线,∴AE=2MN,∵AE=AF,∴DM=MN;∵∠DMF=∠DAF+∠ADM,AM=MD,∵∠FMN=∠FAE,∠DAF=∠BAE,∴∠ADM=∠DAF=∠BAE,∴∠DMN=∠FMN+∠DMF=∠DAF+∠BAE+∠FAE=∠BAD=90°,∴DM⊥MN;(3)(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连接AE,交MD于点G,∵点M为AF的中点,点N为EF的中点,∴MN∥AE,MN=AE,由已知得,AB=AD=BC=CD,∠B=∠ADF,CE=CF,又∵BC+CE=CD+CF,即BE=DF,∴△ABE≌△ADF,∴AE=AF,在Rt△ADF中,∵点M为AF的中点,∴DM=AF,∴DM=MN,∵△ABE≌△ADF,∴∠1=∠2,∵AB∥DF,∴∠1=∠3,同理可证:∠2=∠4,∴∠3=∠4,∵DM=AM,∴∠MAD=∠5,∴∠DGE=∠5+∠4=∠MAD+∠3=90°,∵MN∥AE,∴∠DMN=∠DGE=90°,∴DM⊥MN.所以(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4.旋转的性质.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BC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DE、点C 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C′,连接AC′并延长交直线DE于点P,F是AC′的中点,连接DF.(1)求∠FDP的度数;(2)连接BP,请用等式表示AP、BP、DP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连接AC,若正方形的边长为2,请直接写出△ACC′的面积最大值.【答案】(1)45°;(2)BP+DP2AP,证明详见解析;(32﹣1.【解析】【分析】(1)证明∠CDE=∠C'DE和∠ADF=∠C'DF,可得∠FDP'=12∠ADC=45°;(2)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BAP≌△DAP'(SAS),得BP=DP',从而得△PA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结论;(3)先作高线C'G,确定△ACC′的面积中底边AC为定值2,根据高的大小确定面积的大小,当C'在BD上时,C'G最大,其△ACC′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的面积.【详解】(1)由对称得:CD=C'D,∠CDE=∠C'DE,在正方形ABCD中,AD=CD,∠ADC=90°,∴AD=C'D,∵F是AC'的中点,∴DF⊥AC',∠ADF=∠C'DF,∴∠FDP=∠FDC'+∠EDC'=12∠ADC=45°;(2)结论:BP+DP=2AP,理由是:如图,作AP'⊥AP交PD的延长线于P',∴∠PAP'=90°,在正方形ABCD中,DA=BA,∠BAD=90°,∴∠DAP'=∠BAP,由(1)可知:∠FDP=45°∵∠DFP=90°∴∠APD=45°,∴∠P'=45°,∴AP=AP',在△BAP和△DAP'中,∵BA DABAP DAP AP AP'=⎧⎪∠=∠⎨='⎪⎩,∴△BAP≌△DAP'(SAS),∴BP=DP',∴DP+BP=PP'2AP;(3)如图,过C '作C 'G ⊥AC 于G ,则S △AC 'C =12AC •C 'G ,Rt △ABC 中,AB =BC =2,∴AC =22(2)(2)2+=,即AC 为定值,当C 'G 最大值,△AC 'C 的面积最大,连接BD ,交AC 于O ,当C '在BD 上时,C 'G 最大,此时G 与O 重合,∵CD =C 'D =2,OD =12AC =1, ∴C 'G =2﹣1,∴S △AC 'C =112(21)2122AC C G '•=⨯-=-. 【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3.如图,矩形ABCD 中,AB =6,BC =4,过对角线BD 中点O 的直线分别交AB ,CD 边于点E ,F .(1)求证: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BEDF 是菱形时,求EF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413 【解析】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ABCD 的性质,判定△BOE ≌△DOF (ASA ),得出四边形BEDF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进而得出结论;(2)在Rt △ADE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BE ,由勾股定理求出BD ,得出OB ,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O ,即可得出EF 的长.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O 是BD 的中点,∴∠A=90°,AD=BC=4,AB ∥DC ,OB=OD ,∴∠OBE=∠ODF ,在△BOE 和△DOF 中,OBE ODF OB ODBOE DOF ∠=∠⎧⎪=⎨⎪∠=∠⎩∴△BOE ≌△DOF (ASA ),∴EO=FO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2)当四边形BEDF 是菱形时,BD ⊥EF ,设BE=x ,则 DE=x ,AE=6-x ,在Rt △ADE 中,DE 2=AD 2+AE 2,∴x 2=42+(6-x )2,解得:x= 133, ∵BD=22AD AB + =213, ∴OB=12BD=13, ∵BD ⊥EF ,∴EO=22BE OB -=213, ∴EF=2EO=413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的关键4.如图,四边形ABCD 中,∠BCD =∠D =90°,E 是边AB 的中点.已知AD =1,AB =2. (1)设BC =x ,CD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2)当∠B =70°时,求∠AEC 的度数;(3)当△ACE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边BC 的长.【答案】(1)()03y x =<<;(2)∠AEC =105°;(3)边BC 的长为2或12. 【解析】试题分析:(1)过A 作AH ⊥BC 于H ,得到四边形ADCH 为矩形.在△BAH 中,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2)取CD 中点T ,连接TE ,则TE 是梯形中位线,得ET ∥AD ,ET ⊥CD ,∠AET =∠B =70°.又AD =AE =1,得到∠AED =∠ADE =∠DET =35°.由ET 垂直平分CD ,得∠CET =∠DET =35°,即可得到结论.(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EC =90°时,易知△CBE ≌△CAE ≌△CAD ,得∠BCE =30°, 解△ABH 即可得到结论.②当∠CAE =90°时,易知△CDA ∽△BCA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即可得到结论. 试题解析:解:(1)过A 作AH ⊥BC 于H .由∠D =∠BCD =90°,得四边形ADCH 为矩形. 在△BAH 中,AB =2,∠BHA =90°,AH =y ,HB =1x -,∴22221y x =+-,则()03y x =<<(2)取CD 中点T ,联结TE ,则TE 是梯形中位线,得ET ∥AD ,ET ⊥CD ,∴∠AET =∠B =70°.又AD =AE =1,∴∠AED =∠ADE =∠DET =35°.由ET 垂直平分CD ,得∠CET =∠DET =35°,∴∠AEC =70°+35°=105°.(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AEC =90°时,易知△CBE ≌△CAE ≌△CAD ,得∠BCE =30°, 则在△ABH 中,∠B =60°,∠AHB =90°,AB =2,得BH =1,于是BC =2.②当∠CAE =90°时,易知△CDA ∽△BCA ,又AC =则AD CA x AC CB =⇒=⇒=(舍负)易知∠ACE <90°,所以边BC 的长为12+.综上所述:边BC 的长为2.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梯形中位线,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梯形中常见的辅助线作法.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DB,垂足为点D,将平行四边形ABCD折叠,使点B落在点D的位置,点C落在点G的位置,折痕为EF,EF交对角线BD于点P.(1)连结CG,请判断四边形DBC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AE=BD,求∠EDF的度数.【答案】(1)四边形BCGD是矩形,理由详见解析;(2)∠EDF=120°.【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解答即可;(2)根据折叠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1)四边形BCGD是矩形,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即BC∥DG,由折叠可知,BC=DG,∴四边形BCGD是平行四边形,∵AD ⊥BD ,∴∠CBD =90°,∴四边形BCGD 是矩形;(2)由折叠可知:EF 垂直平分BD ,∴BD ⊥EF ,DP =BP ,∵AD ⊥BD ,∴EF ∥AD ∥BC , ∴AE PD 1BE BP== ∴AE =BE , ∴DE 是Rt △ADB 斜边上的中线,∴DE =AE =BE ,∵AE =BD ,∴DE =BD =BE ,∴△DBE 是等边三角形,∴∠EDB =∠DBE =60°,∵AB ∥DC ,∴∠DBC =∠DBE =60°,∴∠EDF =12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6.如图①,四边形ABCD 是知形,1,2AB BC ==,点E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不与,B C 重合),点F 是线段BA 延长线上一动点,连接,,,DE EF DF EF 交AD 于点G .设,BE x AF y ==,已知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1)求图②中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2)求证:DE DF ⊥;(3)是否存在x 的值,使得DEG △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x 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y =﹣2x +4(0<x <2);(2)见解析;(3)存在,x =54或52-或32.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可得y 与x 的函数表达式;(2)证明△CDE ∽△ADF ,得∠ADF =∠CDE ,可得结论;(3)分三种情况:①若DE =DG ,则∠DGE =∠DEG ,②若DE =EG ,如图①,作EH ∥CD ,交AD 于H ,③若DG =EG ,则∠GDE =∠GED ,分别列方程计算可得结论.【详解】(1)设y =kx +b ,由图象得:当x =1时,y =2,当x =0时,y =4, 代入得:24k b b +=⎧⎨=⎩,得24k b =-⎧⎨=⎩, ∴y =﹣2x +4(0<x <2);(2)∵BE =x ,BC =2∴CE =2﹣x , ∴211,4222CE x CD AF x AD -===-, ∴CE CD AF AD=, ∵四边形ABCD 是矩形,∴∠C =∠DAF =90°,∴△CDE ∽△ADF ,∴∠ADF =∠CDE ,∴∠ADF +∠EDG =∠CDE +∠EDG =90°,∴DE ⊥DF ;(3)假设存在x 的值,使得△DEG 是等腰三角形,①若DE =DG ,则∠DGE =∠DEG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B =90°,∴∠DGE =∠GEB ,∴∠DEG =∠BEG ,在△DEF 和△BEF 中,FDE B DEF BEF EF EF ∠=∠⎧⎪∠=∠⎨⎪=⎩,∴△DEF ≌△BEF (AAS ),∴DE =BE =x ,CE =2﹣x ,∴在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得:1+(2﹣x )2=x 2, x=54; ②若DE =EG ,如图①,作EH ∥CD ,交AD 于H ,∵AD ∥BC ,EH ∥CD ,∴四边形CDHE 是平行四边形,∴∠C =90°,∴四边形CDHE 是矩形,∴EH =CD =1,DH =CE =2﹣x ,EH ⊥DG , ∴HG =DH =2﹣x ,∴AG =2x ﹣2,∵EH ∥CD ,DC ∥AB ,∴EH ∥AF ,∴△EHG ∽△FAG ,∴EH HG AF AG =, ∴124222x x x -=--, ∴125555x x -+==(舍), ③若DG =EG ,则∠GDE =∠GED , ∵AD ∥BC ,∴∠GDE =∠DEC ,∴∠GED =∠DEC ,∵∠C =∠EDF =90°,∴△CDE ∽△DFE ,∴CE DE CD DF =,∵△CDE ∽△ADF , ∴12DE CD DF AD ==, ∴12CE CD =, ∴2﹣x =12,x =32, 综上,x =54或5-5或32.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形相似和全等的性质和判定,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等知识,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7.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CD 在正方形DEFG 的边DE 上,连接AE ,GC .(1)试猜想AE 与GC 有怎样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即可);(2)将正方形DEFG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E 落在BC 边上,如图2,连接AE 和CG .你认为(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2)中,若E 是BC 的中点,且BC =2,则C ,F 两点间的距离为 .【答案】(1) AE =CG ,AE ⊥GC ;(2)成立,证明见解析;2 .【解析】【分析】(1)观察图形,AE 、CG 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垂直,下面着手证明.由于四边形ABCD 、DEFG 都是正方形,易证得△ADE ≌△CDG ,则∠1=∠2,由于∠2、∠3互余,所以∠1、∠3互余,由此可得AE ⊥GC .(2)题(1)的结论仍然成立,参照(1)题的解题方法,可证△ADE ≌△CDG ,得∠5=∠4,由于∠4、∠7互余,而∠5、∠6互余,那么∠6=∠7;由图知∠AEB =∠CEH =90°﹣∠6,即∠7+∠CEH =90°,由此得证.(3)如图3中,作CM ⊥DG 于G ,GN ⊥CD 于N ,CH ⊥FG 于H ,则四边形CMGH 是矩形,可得CM =GH ,CH =GM .想办法求出CH ,HF ,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AE =CG ,AE ⊥GC ;证明:延长GC 交AE 于点H ,在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DEFG中,AD=DC,∠ADE=∠CDG=90°,DE=DG,∴△ADE≌△CDG(SAS),∴AE,CG,∠1=∠2∵∠2+∠3=90°,∴∠1+∠3=90°,∴∠AHG=180°﹣(∠1+∠3)=180°﹣90°=90°,∴AE⊥GC.(2)答:成立;证明:延长AE和GC相交于点H,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DEFG中,AD=DC,DE=DG,∠ADC=∠DCB=∠B=∠BAD=∠EDG=90°,∴∠1=∠2=90°﹣∠3;∴△ADE≌△CDG(SAS),∴AE=CG,∠5=∠4;又∵∠5+∠6=90°,∠4+∠7=180°﹣∠DCE=180°﹣90°=90°,∴∠6=∠7,又∵∠6+∠AEB=90°,∠AEB=∠CEH,∴∠CEH+∠7=90°,∴∠EHC=90°,∴AE⊥GC.(3)如图3中,作CM⊥DG于G,GN⊥CD于N,CH⊥FG于H,则四边形CMGH是矩形,可得CM=GH,CH=GM.∵BE =CE =1,AB =CD =2,∴AE =DE =CG ═DG =FG 5∵DE =DG ,∠DCE =∠GND ,∠EDC =∠DGN ,∴△DCE ≌△GND(AAS),∴GCD =2,∵S △DCG =12•CD•NG =12•DG•C M , ∴2×25, ∴CM =GH 45, ∴MG =CH 22CG CM -355, ∴FH =FG ﹣FG 5, ∴CF 22FH CH +22535()()55+2. 2.【点睛】 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8.现有一张矩形纸片ABCD (如图),其中AB =4cm ,BC =6cm ,点E 是BC 的中点.将纸片沿直线AE 折叠,点B 落在四边形AECD 内,记为点B ′,过E 作EF 垂直B ′C ,交B ′C 于F .(1)求AE 、EF 的位置关系;(2)求线段B ′C 的长,并求△B ′EC 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S△B′EC=108 25.【解析】【分析】(1)由折线法及点E是BC的中点,可证得△B'EC是等腰三角形,再有条件证明∠AEF=90°即可得到AE⊥EF;(2)连接BB′,通过折叠,可知∠EBB′=∠EB′B,由E是BC的中点,可得EB′=EC,∠ECB′=∠EB′C,从而可证△BB′C为直角三角形,在Rt△AOB和Rt△BOE中,可将OB,BB′的长求出,在Rt△B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将B′C的值求出.【详解】(1)由折线法及点E是BC的中点,∴EB=EB′=EC,∠AEB=∠AEB′,∴△B'EC是等腰三角形,又∵EF⊥B′C∴EF为∠B'EC的角平分线,即∠B′EF=∠FEC,∴∠AEF=180°﹣(∠AEB+∠CEF)=90°,即∠AEF=90°,即AE⊥EF;(2)连接BB'交AE于点O,由折线法及点E是BC的中点,∴EB=EB′=EC,∴∠EBB′=∠EB′B,∠ECB′=∠EB′C;又∵△BB'C三内角之和为180°,∴∠BB'C=90°;∵点B′是点B关于直线AE的对称点,∴AE垂直平分BB′;在Rt△AOB和Rt△BOE中,BO2=AB2﹣AO2=BE2﹣(AE﹣AO)2将AB=4cm,BE=3cm,AE=5cm,∴AO=165cm,∴BO22AB AO125cm,∴BB′=2BO=245cm,∴在Rt △BB 'C 中,B ′C =22BC BB '-=518cm ,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OEFB ′是矩形, ∴EF =OB ′=125, ∴S △B ′EC =*111812108225525B C EF '⨯=⨯⨯=.【点睛】考查图形的折叠变化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的和矩形的性质综合运用.关键是要理解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变化.9.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点P 从AB 边的中点E 出发,沿着E B C --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后停止运动,点Q 是AD 上的点,10AQ =,设PAQ ∆的面积为y ,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y 与t 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1)图①中AB = ,BC = ,图②中m = .(2)当t =1秒时,试判断以PQ 为直径的圆是否与BC 边相切?请说明理由:(3)点p 在运动过程中,将矩形沿PQ 所在直线折叠,则t 为何值时,折叠后顶点A 的对应点A '落在矩形的一边上.【答案】(1)8,18,20;(2)不相切,证明见解析;(3)t=12、5、173. 【解析】【分析】 (1)由题意得出AB=2BE ,t=2时,BE=2×2=4,求出AB=2BE=8,AE=BE=4,t=11时,2t=22,得出BC=18,当t=0时,点P 在E 处,m=△AEQ 的面积=12AQ×AE=20即可; (2)当t=1时,PE=2,得出AP=AE+PE=6,由勾股定理求出34PQ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O',作O'N ⊥BC 于N ,延长NO'交AD 于M ,则MN=AB=8,O'M ∥AB ,MN=AB=8,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O'M=12AP=3,求出O'N=MN-O'M=5<圆O'的半径,即可得出结论;(3)分三种情况:①当点P 在AB 边上,A'落在BC 边上时,作QF ⊥BC 于F ,则QF=AB=8,BF=AQ=10,由折叠的性质得:PA'=PA ,A'Q=AQ=10,∠PA'Q=∠A=90°,由勾股定理求出A'F=22AQ QF '-=6,得出A'B=BF-A'F=4,在Rt △A'BP 中,BP=4-2t ,PA'=AP=8-(4-2t )=4+2t ,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②当点P 在BC 边上,A'落在BC 边上时,由折叠的性质得:A'P=AP ,证出∠APQ=∠AQP ,得出AP=AQ=A'P=10,在Rt △ABP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BP=6,由BP=2t-4,得出2t-4=6,解方程即可;③当点P 在BC 边上,A'落在CD 边上时,由折叠的性质得:A'P=AP ,A'Q=AQ=10,在Rt △DQA'中,DQ=AD-AQ=8,由勾股定理求出DA'=6,得出A'C=CD-DA'=2,在Rt △ABP 和Rt △A'PC 中,BP=2t-4,CP=BC-BP=22-2t ,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1)∵点P 从AB 边的中点E 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AB=2BE ,由图象得:t=2时,BE=2×2=4,∴AB=2BE=8,AE=BE=4,t=11时,2t=22,∴BC=22-4=18,当t=0时,点P 在E 处,m=△AEQ 的面积=12AQ×AE=12×10×4=20; 故答案为8,18,20;(2)当t=1秒时,以PQ 为直径的圆不与BC 边相切,理由如下:当t=1时,PE=2,∴AP=AE+PE=4+2=6,∵四边形ABCD 是矩形,∴∠A=90°,∴PQ=2222106234AQ AP +=+=,设以PQ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为O',作O'N ⊥BC 于N ,延长NO'交AD 于M ,如图1所示:则MN=AB=8,O'M ∥AB ,MN=AB=8,∵O'为PQ 的中点,∴O''M是△APQ的中位线,∴O'M=12AP=3,∴O'N=MN-O'M=5<34,∴以PQ为直径的圆不与BC边相切;(3)分三种情况:①当点P在AB边上,A'落在BC边上时,作QF⊥BC于F,如图2所示:则QF=AB=8,BF=AQ=10,∵四边形ABCD是矩形,∴∠A=∠B=∠BCD=∠D=90°,CD=AB=8,AD=BC=18,由折叠的性质得:PA'=PA,A'Q=AQ=10,∠PA'Q=∠A=90°,∴A'F=22AQ QF'-=6,∴A'B=BF-A'F=4,在Rt△A'BP中,BP=4-2t,PA'=AP=8-(4-2t)=4+2t,由勾股定理得:42+(4-2t)2=(4+2t)2,解得:t=12;②当点P在BC边上,A'落在BC边上时,连接AA',如图3所示:由折叠的性质得:A'P=AP,∴∠APQ'=∠A'PQ,∵AD∥BC,∴∠AQP=∠A'PQ,∴∠APQ=∠AQP,∴AP=AQ=A'P=10,在Rt△ABP中,由勾股定理得:22108-,又∵BP=2t-4,∴2t-4=6,解得:t=5;③当点P 在BC 边上,A'落在CD 边上时,连接AP 、A'P ,如图4所示:由折叠的性质得:A'P=AP ,A'Q=AQ=10,在Rt △DQA'中,DQ=AD-AQ=8,由勾股定理得:DA'=22108-=6,∴A'C=CD-DA'=2,在Rt △ABP 和Rt △A'PC 中,BP=2t-4,CP=BC-BP=18-(2t-4)=22-2t ,由勾股定理得:AP 2=82+(2t-4)2,A'P 2=22+(22-2t )2,∴82+(2t-4)2=22+(22-2t )2,解得:t=173; 综上所述,t 为12或5或173时,折叠后顶点A 的对应点A′落在矩形的一边上. 【点睛】 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函数图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以及分类讨论等知识.10.△ABC 为等边三角形,AF AB =.BCD BDC AEC ∠=∠=∠.(1)求证:四边形ABDF 是菱形.(2)若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连接AD ,找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图中等腰三角形有△ABC ,△BDC ,△ABD ,△ADF ,△ADC ,△ADE .【解析】【分析】(1)先求证BD ∥AF ,证明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证明;(2)先利用BD 平分∠ABC ,得到BD 垂直平分线段AC ,进而证明△DAC是等腰三角形,根据BD⊥AC,AF⊥AC,找到角度之间的关系,证明△DAE是等腰三角形,进而得到BC=BD=BA=AF=DF,即可解题,见详解.【详解】(1)如图1中,∵∠BCD=∠BDC,∴BC=BD,∵△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B=AF,∴BD=AF,∵∠BDC=∠AEC,∴BD∥AF,∴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AB=AF,∴四边形ABDF是菱形.(2)解:如图2中,∵BA=BC,BD平分∠ABC,∴BD垂直平分线段AC,∴DA=DC,∴△DAC是等腰三角形,∵AF∥BD,BD⊥AC∴AF⊥AC,∴∠EAC=90°,∵∠DAC=∠DCA,∠DAC+∠DAE=90°,∠DCA+∠AEC=90°,∴∠DAE=∠DEA,∴DA=DE,∴△DAE是等腰三角形,∵BC=BD=BA=AF=DF,∴△BCD,△ABD,△ADF都是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图中等腰三角形有△ABC,△BDC,△ABD,△ADF,△ADC,△ADE.【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现将平行四边形ABCD沿其对角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AB′与CD交于点E.(1)求证:△AED≌△CEB′;(2)过点E作EF⊥AC交AB于点F,连接CF,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给予证明.【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AD=BC=B'C,∠B=∠D=∠B',且∠AED=∠CEB',利用AAS证明全等,则结论可得;(2)由△AED≌△CEB′可得AE=CE,且EF⊥A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F垂直平分AC,∠AEF=∠CEF.即AF=CF,∠CEF=∠AFE=∠AEF,可得AE=AF,则可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详解】证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CD∥AB,∠B=∠D∵平行四边形ABCD沿其对角线AC折叠∴BC=B'C,∠B=∠B'∴∠D=∠B',AD=B'C且∠DEA=∠B'EC∴△ADE≌△B'EC(2)四边形AECF是菱形∵△ADE≌△B'EC∴AE=CE∵AE=CE,EF⊥AC∴EF垂直平分AC,∠AEF=∠CEF∴AF=CF∵CD∥AB∴∠CEF=∠EFA且∠AEF=∠CEF∴∠AEF=∠EFA∴AF=AE∴AF=AE=CE=CF∴四边形AECF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熟练掌握这些性质和判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如图,抛物线y=mx2+2mx+n经过A(﹣3,0),C(0,﹣32)两点,与x轴交于另一点B.(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C作CE∥x轴交抛物线于点E,写出点E的坐标,并求AC、BE的交点F的坐标(3)若抛物线的顶点为D,连结DC、DE,四边形CDEF是否为菱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答案】(1)y=12x2+x﹣32;(2)F点坐标为(﹣1,﹣1);(3)四边形CDEF是菱形.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将A、C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通过联立方程组求得该抛物线的解析式;根据(1)题所得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以及B、C点的坐标,由CE∥x轴,可知C、E关于对称轴对称。
上海暑假数学八升九第2讲-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时 间主 题 第2讲-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学习目标1.熟练运用一次函数解决特殊四边形存在问题;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上次课预习内容,让每个孩子将自己准备的问题展示给大家看,(下面两个例题给选择,时间够就两个都讲,不够就选讲)1. 已知点A 、B 、C 、D 可以构成平行四边形,且点A (-1,0),点B (0,3),点C (3,0),则第四个顶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4,3)或(—4,3)或(2,—3);2.已知一次函数334y x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点B ,如果点C 在y 轴上,存在点D 使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则D 的坐标为 .xy BCA OxyD 2D 3D 1BCA Oy参考答案:123(4,0),(4,5),(4,5)D D D --;例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点A 的坐标为(0,1),点D 在y 轴上,经过点B 的直线4+-=x y 与AC 相交于横坐标为2的点E . (1)求直线AC 的表达式; (2)求点B 、C 、D 的坐标.参考答案:(1)∵点直线4y x =-+经过横坐标为2的点E ,∴E (2,2). 由点A (0,1),设直线AC 的表达式为1y kx =+, ∴1221,2k k =+=; ∴直线AC 的表达式为112y x =+. (2)设点C 的坐标为(2,1m m +),∵在菱形ABCD 中,BC //AD ,∴点B 的坐标为(2,24m m -+).∵BA =BC ,∴22BA BC =; ∴222(20)(241)(124)m m m m -+-+-=++-.∴21260,0(),6m m m m -===舍去. ∴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12,8-)、(12,7). ∵AD =BC =15,∴OD =16, ∴D (0,16).例题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 (-3,0),B (0,3),且∠OBA =∠BCO ,直线BA 与x 正半轴交于点A 。
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综合题
A B CD E O图3 平行四边形、一次函数综合题一.选择题1.已知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为6cm 、8cm ,AE ⊥BC 于点E ,则AE 的长是( )A .B .C .D .2.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2,BC =4,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AC 于点E 、O ,连接CE ,则CE 的长为(C )A . 3B .3.5C .2.5D .2.83.、如图2,过矩形ABCD 的四个顶点作对角线AC 、BD 的平行线,分别相交于E 、F 、 G 、H 四点,则四边形EFGH 为( )A.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4、如图3,菱形花坛 ABCD 的边长为 6m ,∠B =60°,其中由两个正六边形组成的图形部分种花,则种花部分的图形的周长(粗线部分)为( )A.123mB.20mC.22mD.24m5.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如图4所示,则方程kx+b=0的解为【 】A .x=2B .y=2C .x=-1D .y=-16、已知一次函数y 1=3x +3与y 2=-2x +8在同一坐标系内的交点坐标是(1,6),则当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1D 、x >17. 若直线y=-2x -4与直线y=4x +b 的交点在第三象限,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 -4<b<8B .-4<b<0C .b<-4或b>8D .-4≤6≤88.已知y 与x+3成正比例,并且x=1时,y=8,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 )y=8x (B )y=2x+6 (C )y=8x+6 (D )y=5x+39.把直线y=﹣x+3向上平移m 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7B .3<m <4C .m >1D .m <4二、填空A D CB H E F G 图2 图4图19.要使y=(m-2)x n-1+n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n,m 应满足 ,10.如图5,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连结AC 、BD ,CE 平分∠ACD 交BD 于点E ,则DE =11.如图6所示,直线a 经过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分别过此正方形的顶点B 、D 作BF ⊥a 于点F 、DE ⊥a 于点E ,若DE =8,BF =5,则EF 的长为 .12、如图7,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P 在CD 上,△ADP 旋转后能够与△ABP ′重合,若AB =3,DP =1,则PP ′=___. 13、一次函数1y kx b =+-的图象如图8,则3b 与2k 的大小关系是 , 当b = 时,1y kx b =+-是正比例函数.14.直线m:y=2x+2是直线n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得到的,而(2a,7)在直线n 上,则a=____________;15、函数312y x =-,如果0y <,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16. 某物流公司的快递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地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向乙地行驶, 快递车到达乙地后卸完物品再另装货物共用45分钟,立即按原路以另一速度匀速返回,直至与货车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为60千米/时,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货车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9所示,现有以下4个结论:①快递车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00千米/时;②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20千米; ③图中点B 的坐标为(334,75);④快递车从乙地返回时的速度为90千米/时.以上4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17. 如图10,射线OA 、BA 分别表示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运动过程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图中s 、t 分别表示行驶距离和时间,则这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差 km/h 。
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
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问题描述在平面几何中,我们知道一次函数可以用来表示一条直线的方程,而平行四边形则是具有平行边的四边形。
我们现在想研究以下问题:一次函数是否存在与平行四边形的边平行的斜率?解决方案我们将通过讨论一次函数的斜率和平行四边形的边进行分析。
一次函数的斜率一次函数可以用如下的一般方程表示:y = mx + c其中,`m` 表示斜率,`c` 表示截距。
斜率 `m` 是函数直线斜率的关键参数,它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我们知道,当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时,它们是平行的。
平行四边形的边平行四边形是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它的对边是平行的。
我们可以定义平行四边形的边为 `AB` 和 `CD`,并假设它们是平行的。
讨论现在,我们来探讨一次函数是否可能存在与平行四边形的边平行的斜率 `m`。
假设 `AB` 和 `CD` 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我们可以通过求解两个点的斜率来判断函数的斜率是否与平行四边形的边平行。
假设点 `A` 的坐标为 `(x1, y1)`,点 `B` 的坐标为 `(x2, y2)`,我们可以计算出两点的斜率 `m_AB`:m_AB = (y2 - y1) / (x2 - x1)同理,如果点 `C` 的坐标为 `(x3, y3)`,点 `D` 的坐标为 `(x4, y4)`,我们可以计算出另一条边的斜率 `m_CD`:m_CD = (y4 - y3) / (x4 - x3)如果 `m_AB` 等于 `m_CD`,那么一次函数存在与平行四边形的边平行的斜率。
总结通过对一次函数的斜率和平行四边形的边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一次函数存在与平行四边形的边平行的斜率。
请注意,此结论仅在满足题设条件的情况下成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此解决方案仅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具体问题的解决需要进一步讨论和推导。
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B的长满足|OA﹣8|+(OB﹣6)2=0,∠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1)求线段AB的长;
(2)求直线CE的解析式;
(3)若M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A、B、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在坐标轴上,△ODE是△OCB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D在x轴上,直线BD交y轴于点F,交OE于点H,线段BC、OC的长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且OC>BC.
(1)求直线BD的解析式;
(2)求△OFH的面积;
(3)点M在坐标轴上,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D、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8分别交两轴于点A、B,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线段OA上,且CD的长是方程的根.
(1)求点D的坐标;
(2)求直线CD的解析式;
(3)在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以A、C、D、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不必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小题)
1.(2015•齐齐哈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Rt△AO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B的长满足|OA﹣8|+(OB ﹣6)2=0,∠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
(1)求线段AB的长;
(2)求直线CE的解析式;
(3)若M是射线BC上的一个动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使以A、B、M、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1)∵|OA﹣8|+(OB﹣6)2=0,
∴OA=8,OB=6,
在直角△AOB中,AB===10;
(2)∵BC平分∠ABO,
∴OC=CD,
设OC=x,则AC=8﹣x,CD=x.
∵△ACD和△ABO中,∠CAD=∠BAO,∠ADC=∠AOB=90°,
∴△ACD∽△AOB,
∴,即,
解得:x=3.
即OC=3,则C的坐标是(﹣3,0).
设AB的解析式是y=kx+b,根据题意得
解得:
则直线AB的解析式是y=x+6,
设CD的解析式是y=﹣x+m,则4+m=0,则m=﹣4.
则直线CE的解析式是y=﹣x﹣4;
(3)①当AB为矩形的边时,如图所示矩形AM1P1B,易知BC的直线方程为y=2x+6,设M1(m,2m+6),P1(x,y),因为A(﹣8,0),B(0,6),则AM12=(m+8)2+(2m+6)2,=5m2+40m+100,BM12=m2+(2m+6﹣6)2=5m2,
AB=10,
根据AB2+AM12=BM12得100+5m2+40m+100=5m2,m=﹣5,
∴M1(﹣5,﹣4),BM1中点坐标为(﹣,1),
BM1中点同时也是AP1中点,则有,解得P1(3,2)
②当AB为矩形的对角线时,此时有AB2=AM22+BM22,即100=5m2+40m+100+5m2,m=﹣4或m=0(舍去),
∴M2(﹣4,﹣2),AB中点坐标为(﹣4,3),
AB中点同时也是P2M2中点,则有,解得P2(﹣4,8)
综上可得,满足条件的P点的坐标为P1(3,2)或P2(﹣4,8).
2.(2015•黑龙江)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C在坐标轴上,△ODE是△OC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点D在x轴上,直线BD交y轴于点F,交OE于点H,线段BC、OC的长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且OC>BC.(1)求直线BD的解析式;
(2)求△OFH的面积;
(3)点M在坐标轴上,平面内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D、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答】解:
(1)解方程x2﹣6x+8=0可得x=2或x=4,
∵BC、OC的长是方程x2﹣6x+8=0的两个根,且OC>BC,
∴BC=2,OC=4,
∴B(﹣2,4),
∵△ODE是△OC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
∴OD=OC=4,DE=BC=2,
∴D(4,0),
设直线BD解析式为y=kx+b,
把B、D坐标代入可得,解得,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
(2)由(1)可知E(4,2),
设直线OE解析式为y=mx,
把E点坐标代入可求得m=,
∴直线OE解析式为y=x,
令﹣x+=x,解得x=,
∴H点到y轴的距离为,
又由(1)可得F(0,),
∴OF=,
∴S
=××=;
△OFH
(3)∵以点D、F、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
∴△DFM为直角三角形,
①当∠MFD=90°时,则M只能在x轴上,连接FN交MD于点G,如图1,
由(2)可知OF=,OD=4,
则有△MOF∽△FOD,
∴=,即=,解得OM=,
∴M(﹣,0),且D(4,0),
∴G(,0),
设N点坐标为(x,y),则=,=0,
解得x=,y=﹣,此时N点坐标为(,﹣);
②当∠MDF=90°时,则M只能在y轴上,连接DN交MF于点G,如图2,
则有△FOD∽△DOM,
∴=,即=,解得OM=6,
∴M(0,﹣6),且F(0,),
∴MG=MF=,则OG=OM﹣MG=6﹣=,
∴G(0,﹣),
设N点坐标为(x,y),则=0,=﹣,
解得x=﹣4,y=﹣,此时N(﹣4,﹣);
③当∠FMD=90°时,则可知M点为O点,如图3,
∵四边形MFND为矩形,
∴NF=OD=4,ND=OF=,
可求得N(4,);
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N点,其坐标为(,﹣)或(﹣4,﹣)或(4,).
3.(2015•龙沙区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8分别交两轴于点A、B,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D在线段OA上,且CD的长是方程
的根.
(1)求点D的坐标;
(2)求直线CD的解析式;
(3)在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F,使以A、C、D、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不必说明理由.
【解答】解:(1)∵直线y=﹣x+8分别交两轴于点A、B,
∴点A的坐标是(8,0),点B的坐标是(0,8),
∵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点C的坐标是(4,4),
解得x=5,
∴CD=5,
设点D的坐标是(m,0)(m>0),
则,
解得m=1或m=7,
∴点D的坐标是(1,0)或(7,0).
(2)①当点D的坐标是(1,0)时,
设直线CD的解析式是y=ax+b,
则
解得
∴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
②当点D的坐标是(7,0)时,
设直线CD的解析式是y=cx+d,
则
解得
∴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
(3)存在点F,使以A、C、D、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①当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时,
设AF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m,
∵点A的坐标是(8,0),
解得m=﹣,
∴AF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
Ⅰ、如图1,,
设点F的坐标是(p,),
则DF的中点E的坐标是(),
∵点A的坐标是(8,0),点C的坐标是(4,4),∴AC的中点E的坐标是(6,2),
∴=6,
解得p=11,
∴点F的坐标是(11,4).
Ⅱ、如图2,,
设点F的坐标是(p,),
则CF的中点G的坐标是(),
∵点A的坐标是(8,0),点D的坐标是(1,0),
∴AD的中点G的坐标是(4.5,0),
∴,
解得p=5,
∴点F的坐标是(5,﹣4).
Ⅲ、如图3,当CF∥AD时,,设点F的坐标是(p,4),
则AF的中点E的坐标是(,2),
∵点D的坐标是(1,0),点C的坐标是(4,4),
∴CD的中点E的坐标是(2.5,2),
∴=2.5,
解得p=﹣3,
∴点F的坐标是(﹣3,4).
②当直线CD的解析式是y=﹣x+时,
设AF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n,
∵点A的坐标是(8,0),
∴,
解得n=,
∴AF所在的直线的解析式是y=﹣+.
Ⅰ、如图4,,
设点F的坐标是(p,﹣),
则DF的中点M的坐标是(),
∵点A的坐标是(8,0),点C的坐标是(4,4),∴AC的中点M的坐标是(6,2),
∴=6,
解得p=5,
∴点F的坐标是(5,4).
Ⅱ、如图5,,
设点F的坐标是(p,﹣),
则CF的中点N的坐标是(,),
∵点A的坐标是(8,0),点D的坐标是(7,0),∴AD的中点N的坐标是(7.5,0),
∴,
解得p=11,
∴点F的坐标是(11,﹣4).
Ⅲ、如图6,当CF∥AD时,,
设点F的坐标是(p,4),
则AF的中点E的坐标是(,2),
∵点D的坐标是(7,0),点C的坐标是(4,4),
∴CD的中点E的坐标是(5.5,2),
∴=5.5,
解得p=3,
∴点F的坐标是(3,4).
综上,可得
点F的坐标是(11,4),(5,﹣4),(﹣3,4),(5,4),(11,﹣4)或(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