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园林
意大利传统园林特点
意大利传统园林特点意大利园林式在古罗马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可以相应分为简洁、丰富、装饰过分(巴洛克)三个阶段。
1、修坡筑台意大利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多低山和丘陵,意大利人却巧妙的将山坡改造成一级级台地的形式为造园提供了空间。
所谓台地,就是以人工的方式将坡地改造成平坦的地块,他的宽窄取决于坡地的陡峭程度,而长短则取决于地形的需要。
台地的前面面一般有挡土墙,墙面上还常建有洞府、壁龛、喷泉等,而墙顶部则建有栏杆。
有时为了追求变化,也将平地用土堆成阶梯形状。
台地的数量也依地形和需要而定。
台地除用于建造别墅之外,主要用于修筑喷泉和花坛、栽种绿丛植坛、陈列雕塑作品等,此外它还是欣赏院内外景色的观景台。
2、规划设计从总体上说,意大利园林有规则式和非规则式两类。
规则市园林一般规模较小,位于庄园的主要位置,是庭院的主要部分。
形式整齐划一,布局均衡,讲究对称和谐,层次清晰。
这种设计起源于古罗马园林,设计时常以一定的轴线为主,通常以纵横相交的轴线为中心,辅以方格式的布局规划。
在规模较大的花园中,除了主轴线,常常还有若干条副轴线。
非规则式的园林则有两种形式,一是作为规则式小花园的背景与陪衬,多以自然林地为主;二是作为规模较大庄园的林苑,立面保罗有葡萄园、菜园、林地及小花园。
局部以规则式规划,但总体是非规则式。
3、理水万千水是意大利园林中的重要要素。
由于意大利夏季炎热,故在花园中需要降温增湿以增加其舒适性。
常采用搭建凉亭、凉棚、凉架等方式,但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各种理水形式来进行。
有四种理水方式:喷泉、水池、瀑布、水剧场。
其他的理水方式还有水风琴等形式。
4、植物使用在植物的运用上,数目多采用对植、行植、带植、丛植及片植的方式。
在植物的造景方式上,常将单株、或带植、或从植的树木按照设计者的意图修剪成各种造型。
常见的造型有各种几何体,如球形、方形、圆锥形等;有各种动物造型和人物造型;还有将他修剪为建筑造型,如拱门、壁龛等。
02-课件: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园林实例、意大利园林特征
46.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园林实例、意大利园林特征•位于佛罗伦萨城西南角。
•面积约60hm2。
•美第奇家族拥有的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庄园。
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用地呈楔形。
•南北短东西长。
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波波里花园平面图•1彼蒂宫2阶梯剧场3海神尼普顿泉池4马蹄形草台阶5丛林区6伊索洛托泉池•波波里花园布局图来源《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东园在府邸的南面展开•依地势布置成三层台地。
•底层为马蹄形阶梯剧场,•半圆形观众席由六排石凳组成•中央大型水盘和方尖碑。
波波里花园(Villa Lante,Bagnaia)•从彼蒂宫正中向南观赏东园的三层台地•彼蒂宫和东园俯瞰图•依地势而建的马蹄形剧场。
•马蹄型剧场(作者自摄)•剧场周边观众席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花园在府邸的南面展开,依地势布置成三层台地。
•中层台地花园,近处为海神尼普顿泉池(作者自摄)•海神尼普顿泉池。
•周围以马蹄形草地斜坡。
•构图与阶梯剧场相呼应。
•海神尼普顿泉池,回望彼蒂宫•海神雕塑细部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东侧望景楼。
•高出彼蒂宫40m。
•望景楼(作者自摄)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丛林间修建一条由东向西长约800m的斜坡,•两侧高大的地中海柏木夹道,串联起各个小林园。
•西园的柏树林荫大道•伊索洛托泉池全景(Isolotto)•柏木林荫道端头——椭圆形的伊索洛托泉池•泉池中心雕塑波波里花园(Boboli Gardens, Florence)•洞府•洞府雕塑•主教阿尔多布兰迪尼的夏季别墅;建筑师波尔塔和多米尼基诺在1598年开始历时五年完成;•水景工程由封塔纳和奥利维埃里两人负责。
园林文化_文艺复兴末期的意大利的园林--课件
Gardens in the late Renaissanc文艺复兴后期的园林(约公元16世纪末--1650年)16世纪以来,文化中心移至罗马,意大利式别墅庭园成熟。
庭园文化成熟时,建筑与雕塑向巴洛克(Baroque,奇异古怪)方向转化,半世纪后,即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庭园进入巴洛克时期。
文艺复兴后期的文化发展文艺复兴后期的文化发展建筑的巴洛克化建筑的巴洛克化,与16世纪中叶的学院派风针锋相对,代表人物是米开朗奇罗。
一反明快均衡之美,过分表现杂乱无章及繁琐累赘的细部技巧,喜用太多的曲线来制造出有些骚动不安的特征效果,装饰上大量使用灰色雕塑、镀金的小五金器具、彩色大理石等,竭力显出令人吃惊的豪华之感。
巴洛克化庭园的特点1.庭园洞窟2庭园洞窟采用天然岩石的风格进行处理。
1原为巴洛克式宫殿的一种壁龛形式,造成充满幻想的外观,后被引入庭园。
这种处理方法与英国风景园的模仿自然手法不同,前者在于标新立异,后者是真正来自酷爱大自然的观念,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大自然之美的产物。
3巴洛克化庭园的特点2.新颖别致的水景设施2水剧场(Water theatre ):用水力造成各种戏剧效果的一种设施。
1水魔术法(Water magic ):水风琴(Water organ ):利用水力奏出风琴之声,安装在洞窟之内。
3巴洛克化庭园的特点2.新颖别致的水景设施5秘密喷水(Secret fountain):喷水口藏而不露。
4惊愕喷水(Surprise fountain):平常滴水不漏,一有人来便从各个方向喷水。
巴洛克化庭园的特点3.滥用整形树木形态愈来愈不自然。
利用整形树木做成的迷园,也是当时流行的烦杂无益的游戏之物。
4.线条复杂化花园形状从正方形变为矩形,并在四角加上了各种形式的图案。
花坛、水渠、喷泉及细部的线条少用直线多用曲线。
巴洛克化庭园的代表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园(Villa Aldobrandini)伊索拉•贝拉庄园(Villa Isola Bella )巴洛克化庭园的代表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园始建于1598年,1603年完成。
简述意大利台地园园林特征
简述意大利台地园园林特征意大利台地园园林特征及其历史背景意大利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园林艺术也有着丰富的传统和独特的特征。
特别是在意大利台地地区,园林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巅峰,对欧洲和全世界的园林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
意大利台地园的特征有:坡地利用、地形模拟、建筑结合、水文特点等。
首先,坡地利用是意大利台地园林的重要特征。
由于意大利台地地势较为复杂,大多数园林都是建在山坡上的。
园林设计师通过巧妙地利用坡地,将园林分成不同的层级和区域,使得整个园林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景观空间。
同时,坡地利用也使得园林在视觉上更加丰富多样,给人以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感。
其次,地形模拟也是意大利台地园林的一大特点。
设计师们利用景观地形的自然特点,模拟出各种自然景观,如山岳、河流、湖泊等,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地形模拟不仅增加了园林的观赏性,同时也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受。
再次,建筑结合是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独特特征之一、在意大利台地的园林中,建筑物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相互辉映。
设计师们在园林中修建了许多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庙宇宫殿等,使得园林更加充满气息和魅力。
这些建筑物通常被放置在园林的重要位置,以突出其重要性和美感。
最后,水文特点也是意大利台地园林的一大特色。
意大利台地区域雨水丰富,有许多湖泊、河流和泉水。
设计师们善于利用这些水资源,将其融入园林设计中,以增加园林的水文景观。
有些园林中修建了人工湖泊和喷泉,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还有一些园林通过河流的设置,使得整个园林犹如一幅画卷般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意大利台地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在古代就有着丰富的建筑和园林传统。
而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成为了欧洲的文化中心,艺术家、文人纷纷来到意大利台地学习和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园林设计师们汲取了古罗马园林的精髓,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美学观念,创造出了属于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独特风格。
意大利传统园林特点
意大利传统园林特点意大利园林式在古罗马园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可以相应分为简洁、丰富、装饰过分(巴洛克)三个阶段。
1、修坡筑台意大利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多低山和丘陵,意大利人却巧妙的将山坡改造成一级级台地的形式为造园提供了空间。
所谓台地,就是以人工的方式将坡地改造成平坦的地块,他的宽窄取决于坡地的陡峭程度,而长短则取决于地形的需要。
台地的前面面一般有挡土墙,墙面上还常建有洞府、壁龛、喷泉等,而墙顶部则建有栏杆。
有时为了追求变化,也将平地用土堆成阶梯形状。
台地的数量也依地形和需要而定。
台地除用于建造别墅之外,主要用于修筑喷泉和花坛、栽种绿丛植坛、陈列雕塑作品等,此外它还是欣赏院内外景色的观景台。
2、规划设计从总体上说,意大利园林有规则式和非规则式两类。
规则市园林一般规模较小,位于庄园的主要位置,是庭院的主要部分。
形式整齐划一,布局均衡,讲究对称和谐,层次清晰。
这种设计起源于古罗马园林,设计时常以一定的轴线为主,通常以纵横相交的轴线为中心,辅以方格式的布局规划。
在规模较大的花园中,除了主轴线,常常还有若干条副轴线。
非规则式的园林则有两种形式,一是作为规则式小花园的背景与陪衬,多以自然林地为主;二是作为规模较大庄园的林苑,立面保罗有葡萄园、菜园、林地及小花园。
局部以规则式规划,但总体是非规则式。
3、理水万千水是意大利园林中的重要要素。
由于意大利夏季炎热,故在花园中需要降温增湿以增加其舒适性。
常采用搭建凉亭、凉棚、凉架等方式,但更主要的还是通过各种理水形式来进行。
有四种理水方式:喷泉、水池、瀑布、水剧场。
其他的理水方式还有水风琴等形式。
4、植物使用在植物的运用上,数目多采用对植、行植、带植、丛植及片植的方式。
在植物的造景方式上,常将单株、或带植、或从植的树木按照设计者的意图修剪成各种造型。
常见的造型有各种几何体,如球形、方形、圆锥形等;有各种动物造型和人物造型;还有将他修剪为建筑造型,如拱门、壁龛等。
外国古典园林—欧洲古典园林(意大利、法国、英国)
二、欧洲古典园林 (意大利、法国、英国)
意大利
意大利的建筑
意大利的园林
意大利古典园林简介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 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 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 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 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 突出轴线。园林分两部分:紧挨 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 园之外是林园。意大利境内多 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 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地,在 台地上布置石作、植物和水景 成园,故称为“台地园”。别 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 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 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
法国
浪漫之都——巴黎
法国的城堡
法国圣米歇尔山城堡
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城堡
法国的园林
法国古典园林简介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 古典主义的法国。”法 国人没有完全接受从意 大利传入的园林风格, 而是利用建筑、道路、 花圃、水池以及形状修 剪得十分整齐的花草树 木,如同刺绣一般编织 出美丽的图案,法国园 林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 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 在这里大自然仿佛被完 全驯服了,风景似乎变 成了人工塑造的艺术品。
英国的园林
英国园林
英国园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 下3个时期: (一)“庄园园林化”时期英国学 派园林的第一个阶段(18世纪 20年代至80年代),造园艺术 对“自然美”的追求,集中体 现为一种“庄园园林化”风格。
(二)“画意式园林”时期就把自 然风致园林洁净化、简练化, 出现了的画意式自然风致园林。
勒诺特式园林 顺应了欧洲王权 加强中央集权, 追求高度统一和 规则秩序的需要, 也迎合了教皇、 君主及贵族们虚 荣、浮华和奢侈 的生活方式,同 时,给欧洲正在 兴起的巴洛克文 化艺术增添了高 贵典雅的风格, 也深受新兴资产 阶级的青睐。
意大利著名园林实例
美第奇庄园
建于1560年,园主是红衣主 教蒙特普西阿诺。西北部与潘西 奥花园连接,北侧波尔盖斯庄园, 西南方向面对圣彼得大教堂以及 城市的北部街区。
法尔奈斯庄园
1547年,红衣主教法尔奈斯(保罗三世),罗马北普拉罗拉小 镇边缘,故又名卡普拉罗拉庄园。入口广场的泉池和岩洞,蜈蚣水 槽联系一、二台层,形成中轴线。水景为主景。府邸前花园的植物 坛与女神雕像,主建筑后的扶手跌水,建筑后广场八角喷泉、挡土 墙前人像喷水口。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
16、17世纪之交,阿尔 多布兰迪尼庄园的兴建,成 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园 林萌芽的标志。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在罗 马东南郊的佛拉斯卡蒂,主 建筑物在中层台面,面宽达 100米,前面是伸展更宽的大 台阶和三叉式林荫道,后面 水从高坡处经链式叠落水渠 和水台阶奔泻而下,中途压 到一对石柱顶上,水从柱顶 沿石柱表面的螺旋形凹槽流 下,流入一座装有大量机关 的水法的水剧场。
以兰特庄园为例来领略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特色,在空间尺度和整体布 局上,身为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兰特庄园,从主体建筑、水体、小品、 道路系统到植物种植,都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那种典型的均衡、大度 和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息。它的园林布局呈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 各层次间变化生动,又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兰特庄园由四个层次分明的台地组成: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主体建
埃斯特庄园
罗马以东40千米处的梯沃里 小镇上,4.5公顷,花园看做住宅 的补充,将住宅与花园融合成一 个建筑式的整体。三个部分:平 坦的底层和由系列台层组成的两 个台地。地形逐渐上升直至坡上 的府邸。以方形为基本形状,反 映出文艺复兴盛期构图特点。 花园应尽量朝着北面。全园 分成了六个台层,上下高差近50 米。底层花园中央圆形喷泉,全 园中轴线上第一个高潮。龙喷泉, 全园中轴线上第二个高潮,全园 中心。第一条横轴,连续矩形水 池,第一台层东北半圆形水池 “水风琴”,以水流挤压管中的 空气,发出类似管风琴的声音。
意大利园林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
意大利园林的发展
巴洛克时期
迦兆尼别墅在卢卡北郊,花园平面轮廓由直线和曲线组合而成,像一面盾。 高处是大片丛林,中央被水台阶劈开。丛林下缘一侧有绿色剧场。低处是 两层台地,种植成 复杂曲线图案的黄 杨植坛围绕着一对 圆形水池。这两层 台地的外缘由两道 绿墙形成夹道,里 面的一道绿墙顶部 修剪成波浪形。虽 然主要建筑物在园 外,但中轴线上有 一连串几个大双跑 台阶,轴线仍然十 分突出。
意大利园林的特点
意大利园林特点总结
早期园林 建筑依丘陵而建,不起统率的作用 园林不强调中轴线,但布局规则 继承罗马园林的特点
意大利园林特点总结
台地园 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 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 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强调中轴线。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 台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和用黄杨 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坛,很少用花。重视水的处 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泉水引下,层层下跌,叮咚作响。 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因水压形成喷泉。跌水和喷泉是 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
意大利园林
意大利国度
1.地理位置
意大利主要由位于南欧的靴型亚平宁半岛及两个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西西 里岛与萨丁岛所组成,在北方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 斯洛文尼亚接壤。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德里亚海、爱琴海和 第勒尼安海,并与突尼斯、马 耳他和阿尔及利亚隔海相望。
2.自然气候
意大利全境4/5为山丘地带,水能蕴藏丰富。 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 温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 500~1000毫米。
意大利园林的特点
台地
意大利园林的特点
意大利园林发展史
意大利园林发展史
意大利园林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罗马时期,但真正的园林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巅峰。
以下是意大利园林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古罗马时期(公元前753年-公元476年):古罗马时期的园林
以维吉尔别墅为代表,具有对称性和几何规划的特点,庭院、喷泉和雕塑等元素被广泛运用。
2.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意大利园林达到高峰的阶段。
以佛罗伦萨、罗马和费拉拉等地为代表,园林设计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对称平衡和人文主义理念的表达。
例如,佛罗伦萨的鲍卡迪奥花园和罗马的梵蒂冈梅多西花园都是当时的杰作。
3.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园林设计更加复杂和壮观,通过对水景、雕塑和建筑的运用来营造宏伟壮观的效果。
例如,意大利的凡尔赛花园和康斯坦蒂诺花园就是巴洛克园林艺术的杰作。
4.新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园林设计回归简洁和对称的原则,强调规则和秩序。
意大利的维拉·波吉和维拉·泽西花园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5.现代园林设计(20世纪至今):现代园林设计更加注重环保、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的实用性。
意大利也出现了许多具有现代风格的公共花园和私人庭院,如米兰的卡尔卡纳花园和罗马的马克思花园等。
总的来说,意大利园林发展史上的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从古代的对称几何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表达再到巴洛克的精致壮观,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意大利园林设计对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大利园林
中文学名 欧洲栗 拉丁学名 Castanea sativa 别称 西洋栗、甜栗、甘 栗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科 山毛榉科
• 花卉配置方式为点缀,混合
• 攀缘植物配置方式为蔓靠,附壁 • 总体景观以轴线式展开,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或者台地局部
轴线之上。设计者运用透视,比例,明暗对比等手法细化层 次,形成鲜明对比以衬托主景。
结语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开创了其引领欧洲 园林发展的时代,他的造园要素、空间手法和造园 风格虽然经过多重艺术风格的融柔,到至今仍能绽 放着熠熠风采。正是它开出了欧洲园林的第一朵花 ,才使得后续的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得以光辉灿烂 。意大利的台地园林代表着西方园林的巨大艺术成 就,不愧是人类永恒的艺术瑰宝。
意大利台地园林主要代表的有: 望景楼园、玛达玛庄园、美第奇庄园、 法尔奈斯庄园、埃斯特庄园、兰特庄园、 卡斯特罗庄园、波波里庄园.
意
大
利
园
林
经过了漫长的中世纪的黑暗,西方终于迎
文 化
来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曙光。主要表现为科学, 文艺和艺术的蓬勃发展。文艺复兴使西方摆脱 了中世纪教会林类型
初期
美第奇 式园林
中期
台地式 园林
后期
巴洛克 式园林
卡雷吉奥庄园
法尔奈斯庄园
兰特庄园
文化
配置方式
历史
植物配置
人文
地理条件 气候
所谓的台地园林,即主要建筑物位于山坡地段 的最高处,在它的前面沿山势开辟一层层的平 台,分别配置保坎、花坛、水池、喷泉、雕像, 各层台地之间以蹬道相联系,中轴线两旁栽植 植物作为本生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过渡。 意大利台地园林是规整式与风景式相结合而 以前者为主的一种园林形式.
意大利园林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 意大利园林通常以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 叶,即以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意 大利园林为代表。意大利的台地园被认为 是欧洲园林体系的鼻祖,对西方古典园林 风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
•
2021/10/10
1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
一、 历史背景
欧洲文艺复兴发源 于意大利,公元 14、15世纪是早 期,16世纪极盛, 16世纪末走向衰 落。
2021/10/10
5
代表作:美第奇别墅
• 它依山坡辟两层东西狭长 的台地,上层植树丛,主建 筑物造在它西端,下层正中 是圆形水池,左右有图案式 剪树植坛。两层台地之间高 差很大,因而造了一条联系 过渡用的很窄的台地,以绿 廊覆盖。这座园林风格很简 朴,虽有中轴线而不强调, 主建筑物不起统率作用。
括喷泉、水池和道路等在内的
石作、经过修剪的植物和与石
作结合的水组成了当时园林建
造的基本要素,设计师不仅注
重光影对比、水影结合等技巧,
还有意加入人工机械装置,出
奇制胜。埃斯特别墅是典型的
意大利台地园。别墅主建筑物
在高地边缘,后面的园林建在
陡峭的山坡上,并被分作八层,
每两层间落差达50米。在贯穿
全园的主轴以及分布左右的次
推崇古人尊重人性,渴望先贤完美人格→ 从神权解放出来→多彩多姿的大自然→田园情趣 →别墅建设高潮→园艺知识的爱好与盛行→园艺 书籍的问世。
2021/10/10
3
一、文艺复兴初期
博洛尼亚的法学家克雷申齐写过一本庭园指导书《Opus Ruralium Connodorum》, 书中把花园分成三种类型做作为 介绍。但丁在菲埃索罗有一座邦迪别墅庄园;薄伽丘在《十日谈》 中介绍了一些别墅建筑和花园,《十日谈》中的故事发生在优美 的别墅园林之中;彼特拉克则被人们称为是园林的实践者。文艺 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更是文艺复兴的旗 帜性人物。多才多艺的建筑师、建筑理论家阿尔贝蒂,他的《论 建筑》真正系统的论述理想的园林以及庭园,阿尔贝蒂因此被公 认为是园林理论的先驱者。
意大利园林
主次设 教采计 教用人 堂古是 的典 构建勃 图筑鲁 手形涅 法式列 打斯 破基 中大 世穹 纪窿 天顶 首 F. ,
,
佛罗伦萨大教堂中央穹窿顶(1420~1434)
佛罗伦萨的鲁奇兰府邸 (1446~1451),设计人是L.B.阿尔伯蒂
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府邸(1444~1460),设计人是米开罗佐
文艺复兴中期意大利园林概况
16世纪,罗马继佛罗伦萨之后成为文艺复兴运动 中心。接受新思想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PAPE
JULIUSⅡ,1443年--1513年)支持并保护人文主
义者,采取措施促进文化艺术发展。
文艺复兴中期最具特色的是依山就势开辟的台地
园林,它对以后欧洲其他国家的园林发展影响深
远。
全盛时期
立景区,从“小罗马”景区可以远眺三十公里外的罗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埃斯特别墅的建筑特色:
埃斯特别墅建造之时恰逢意大利式园林的全盛时期,包括喷泉、水池和道路 等在内的石作、经过修剪的植物和与石作结合的水组成了当时园林建造的基本
要素,设计师不仅注重光影对比、水影结合等技巧,还有意加入人工机械装置,
出奇制胜。埃斯特别墅是典型的意大利台地园。
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气氛。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建筑典型实例: 有维琴察的巴西利卡(1549)和圆厅别墅 (1552)两座建筑设计人都是A.帕拉第奥。
全盛时期典型建筑
埃斯特别墅在罗马东郊的蒂沃利。埃斯特别墅在罗马东郊 的蒂沃利。主建筑物在高地边缘,后面的园林建在陡坡上 克时期又增建了大型的水风琴和有各种机关变化的水法。 这座园林因此得名为“水花园”,园的两侧还有一些小独
特点: 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 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率作 用。一般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 园林分两部分:花园和林园。意大利境内多丘陵, 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几层台 地,在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 意大利园林重视水的处理。借地形修渠道将山 泉水引下,层层下跌,或用管道引水到平台上, 因水压形成喷泉。叠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 的景观。 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高或最高层的台上, 可以俯瞰全园景色和观赏四周的自然风光。意 大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
意大利台地园林
意⼤利台地园林
意⼤利园林(The Italian gardens),通常以15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即以⽂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为代表。
意⼤利的台地园被认为是欧洲园林体系的⿐祖。
意⼤利园林⼀般附属于郊外别墅,园林分两部分:紧挨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是林园。
意⼤利境内多丘陵,花园别墅造在斜坡上,花园顺地形分成⼏层台地,跌⽔和喷泉是花园⾥很活跃的景观。
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树⽊茂密。
别墅的主建筑物通常在较⾼或最⾼层的台地上,可以俯瞰全园景⾊和观赏四周的⾃然风光。
意⼤利园林常被称为“台地园”。
最著名的代表作:埃斯特别墅,⼜名⽩泉宫。
位于罗马东郊,别墅主建筑物在⾼地边缘,后⾯的园林建在陡峭的⼭坡上,并被分作⼋层,每两层间落差达50⽶。
在贯穿全园的主轴以及分布左右的次轴上,遍布⾼⼤的植物、错落有致的花坛和各式喷泉,共有⼤⼤⼩⼩500多处喷泉,其中包括⼗多处⼤型喷泉。
另有各式⽔道遍布全园,⽆论⾛到哪⾥都能听到流⽔声,为意⼤利炎热的夏天带来难得的清凉。
埃斯特别墅在 2001 年成为了联合国的⾃然保护区,它是艺术复兴时代⽂化最杰出的证明。
意大利10个最著名的园林
意大利10个最著名的园林意大利园林的传统始于罗马时代,古罗马的造园艺术受到了希腊的影响,但形成了清晰的风格、构图和意境。
虽然罗马时代留下的完整园林很少,只能从一些考古遗迹、壁画以及文字描述中去了解其基本特点,诸如树木花卉、植坛草坪、喷泉雕塑、林荫道、绿色雕刻等,已经成为意大利别墅花园的主要造园特征,这个特征后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发扬光大。
文艺复兴时期经济和艺术的繁荣把意大利花园也推向一个高峰,托斯卡纳和拉奇奥集中了意大利从15世纪--17世纪最经典的花园,其中诞生了许多世界园林史上的杰作。
托斯卡纳是文艺复兴式花园的发源地,15世纪以后,以美第奇家族为代表的商人贵族聘请艺术家和设计师,重新打造自己的府邸和郊居别墅,开创出新的园林艺术风格,令意大利园林名声大震。
16世纪之后,教皇和红衣主教们也掀起了造园之风,罗马周边的拉奇奥地区,则成为托斯卡纳之外意大利又一个名园荟萃之地,但园林风格渐从文艺复兴演变为巴洛克。
此后,法国及其他欧洲各国的贵族不断从意大利聘请园艺家去帮助他们修建花园,意大利花园风靡整个欧洲。
(文、摄影/素素、吴琼、谷野,视频拍摄/谷野,视频剪辑/张旭菁、孙水盈)哈德良别墅(Villa Adriana):古罗马皇家花园拉奇奥(Lazio)蒂沃利(Tivoli)哈德良别墅是古罗马的大型皇家花园,建于公元125至134年。
这座占地约十八平方公里的离宫,位于距离罗马以东三十公里的蒂沃利,是哈德良皇帝为自己营造的一座人间伊甸园。
哈德良别墅是古罗马的大型皇家花园,建于公元125至134年。
这座占地约十八平方公里的离宫,位于距离罗马以东30公里的蒂沃利,是哈德良皇帝为自己营造的一座人间伊甸园。
哈德良是古罗马历史上名誉卓著的五贤帝之一。
他出生于西班牙一个富裕的移民家庭,是前任君主图拉真的远房姻亲。
哈德良为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立下了功劳,同时,他在诗歌、数学、建筑和绘画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哈德良统治时期,被后世誉为理想的盛世,歌德曾经说过,如果他能够挑选生活的时代,他最愿意生活在哈德良时期的罗马帝国。
意大利著名园林实例 ppt课件
ppt课件
1
• 文艺复兴初期:美第奇式园林 • 文艺复兴中期:台地园林 • 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式园林
ppt课件
2
美第奇式园林代表作品
• 卡雷吉奥庄园(Villa Careggio) • 卡法吉奥罗庄园(Villa Caraggiolo) • 菲埃索罗庄园(Villa Medici at Fiesol)
ppt课件
11
花园的后部(露台式花坛后庭)是规整、对称 的台地草坪(原为整形花坛),其中轴线上有 一个镶嵌着精美的雨花石图案的园路和简洁的 水盘,台地草坪的挡土墙也由精美的石质雕刻 装饰着,中轴终点是由自然植被围合的一组半 圆形的凯旋门式石碑廊柱。
ppt课件
12
雕塑一直都是意大利台地园的精美标示,法尔奈斯庄园自然毫不例外。
ppt课件
8的后裔,教皇克雷芒七世。文 艺复兴艺术大师拉斐尔负责规划。三个台层:上层为方形,以绿廊 分小区;中层是方形,内套圆形,中央有喷泉。下层为椭圆形,对 称设置两个喷泉。常用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构图,内外相互呼应, 注意花园中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柔 美庄严。
马喷泉,一个优美的独立的水体景观空间。
ppt课件
20
飞马喷泉,一个优美的独立的水体景观空间。
ppt课件
21
巴洛克式园林代表作品
•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Villa Aldobrandini) • 伊索拉·拉贝庄园(Villa Isola Bella) • 加尔佐尼庄园(Villa Garzoni)
ppt课件
3
卡雷吉奥庄园
卡雷吉奥庄园是美第奇家族所建的第一座庄园,位于佛罗伦萨西 北2千米,大约1417年,柯西莫请著名建筑师和雕塑家米开罗佐设计 别墅建筑和饰和凉亭,凉亭周围绕着绿廊和修建的黄杨绿篱,庭中设 座椅,规划整齐对称。
以人为本是意大利园林的特点
以人为本是意大利园林的特点意大利园林的特点意大利园林以人为本,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
以下是意大利园林的几个特点:1. 融合自然与人文意大利园林注重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环境。
园林中常见的雕塑、喷泉等艺术品与花草树木相互辉映,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2. 情感表达意大利园林中常以故事、传说等情感故事为主题,通过园林构造和景观布局来表达情感。
这些园林常常打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3. 对称与平衡意大利园林以对称和平衡为设计原则。
园林中的建筑、雕塑和植物都会以轴线对称或对角线对称的方式布局,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4. 精心修剪的植物意大利园林中的植物经过精心修剪和塑造,形成了充满艺术感的景观。
常见的修剪形式包括球形、倒错等,使园林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5. 空间感与景深意大利园林非常注重创造空间感和景深效果。
通过园林中的建筑、雕塑和植物的布局,使人们在其中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增强了游览的乐趣。
以上就是意大利园林的几个特点,这些特点使意大利园林成为世界园林设计的典范,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赞赏和欣赏。
6. 隐喻与象征意大利园林常常通过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主题和理念。
例如,园林中的某一雕塑可能代表着爱情,或者一片花海象征着希望与繁荣。
这种表达方式使园林更富有诗意和思考的深度。
7. 热情与独特意大利园林充满热情和独特之处。
园林设计师常常采用非传统的手法,大胆的运用色彩、材料和植物,创造出非凡而充满活力的园林景观。
这种独特性和热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8. 空间布局的精密性意大利园林的空间布局非常精密。
园林中的每一处景点和景观都经过精心计划和设计,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有序地欣赏每一个角落的美景,体验到园林所能带来的美妙。
9. 感官体验的多样性意大利园林的设计注重多样的感官体验。
除了视觉上的美感,园林中也注重声音、气味、触感等方面的体验。
例如,园林中的喷泉可能会产生水流的声音,花园中的花香扑鼻,给游客带来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享受。
意大利文艺复兴各时期重要园林
意大利文艺复兴各时期重要园林一、卡雷吉奥庄园是美第奇家族的第一座庄园,主人柯西莫,设计师米开罗佐,建筑形式保留中世纪城堡的特点,开窗很小,稚堞式屋顶;文艺复兴建筑特点仅仅体现在开敞的走廊处理;花园位于建筑正面,几何对称式布局。
庄园中设有果园,观赏植物多。
二、菲耶索勒美帝奇庄园园主人乔万尼,设计师米开罗佐。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代表作。
庄园选址巧妙,坐落在海拔250米的阿尔诺山腰的一处天然陡坡上。
府邸建筑位于陡坡西侧的拐角处,整个庄园座东北山体、而面向西南山谷,依山就势,浑然一体。
视野开阔、景色优美,冬季寒冷的东北风有山体阻隔、夏季清凉的海风自西而来,四季如春。
庄园由三级台地构成,受地势所限,各台地均呈窄长条状,上、下两层稍宽,中间更加狭窄。
上层台地面积最大,极目所至山川尽收眼底;中层台地用地局促,起到联系上下台层的作用;下层台地布置图案式植坛。
三、文艺复兴初期园林特征1、位置:庄园多建在佛罗伦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选址注重周围环境,要求有远眺的前景。
2、轴线:园地顺山势辟成多个台层,但各层相对独立,还没有贯穿各个台层的中轴线3.建筑:往往位于最高处以借景园外,建筑风格尚保留一些中世纪痕迹,如窗小,屋顶有雉堞。
4、造园要素:喷泉、水池作为局部中心,并且与雕塑结合。
水池形式则比较简单,理水技巧也不复杂。
绿丛植坛是常见装饰,但图案简单,多设在下层台地。
四、望景楼花园罗马建造的第一个台地式花园,是布拉曼特为教皇尤里乌斯二世设计的,总体开辟三层露台,顶层为装饰性花园,以十字形园路将露台分成四块,中心饰以喷泉。
两侧柱廊相汇合,在中轴线上形成高大的半圆形壁龛状柱廊,底层露台是竞技场。
两侧为柱廊。
柱廊的外侧为墙,内侧为柱,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内向空间五、玛达玛庄园设计师拉斐尔,常用圆形、半圆形、椭圆形设机构图,使内外相呼应,同时注重花园中各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在变化中寻求统一的构图,顺应地势开辟出三个台层,各台层正中都有折线型宽台阶联系上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地园林代表
望景楼园 台地园,分成三个台层。上层为装饰性花园,尽端为高高的 半圆形壁龛,当中为6万人竞技场。两侧为柱廊。柱廊的外侧 为墙,内侧为柱,围合成一个封闭的内向空间。
玛达玛庄园
建于1516年,园主是美帝奇家族的后裔,教皇克雷芒七世。文 艺复兴艺术大师拉斐尔负责规划。三个台层:上层为方形,以 绿廊分小区;中层是方形,内套圆形,中央有喷泉。下层为椭 圆形,对称设置两个喷泉。常用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构图, 内外相互呼应,注意花园中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体 现文艺复兴时期的柔美庄严。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意 大 利 园 林
丰亚、黎宁、吕阿圆
文 艺 复 兴 背景 时 类型 期 意 特征 大 影响 利 园 林
文艺复兴 时间:14~16世纪 地点:开始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然后发展到整 个欧洲。 性质:新兴资产阶级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为名,掀起了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使西方从此摆脱了中世纪封建制度和教 会神权统治的束缚,生产力和精神上都得到了解 放。文学艺术的世俗化和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弘扬 都标志着欧洲文明出现了古希腊之后的第二次高 峰,在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欧洲园林 开辟了新天地。
3.静思泉 链式水体的源头有一个传统的多级跌水喷 泉广场,然后就是静思泉,静思泉落在整个庄园的园林 中轴至高点上。
独立的水体景观空间。
巴洛克式园林代表作品
阿尔多布兰迪尼庄园
16、17世纪之交,阿尔多布兰迪 尼庄园的兴建,成为文艺复兴时 期巴洛克式园林萌芽的标志。 阿尔多布兰迪尼别墅 在罗马东南郊的佛拉斯卡蒂,主 建筑物在中层台面,面宽达100米, 前面是伸展更宽的大台阶和三叉 式林荫道,后面水从高坡处经链 式叠落水渠和水台阶奔泻而下, 中途压到一对石柱顶上,水从柱 顶沿石柱表面的螺旋形凹槽流下, 流入一座装有大量机关的水法的 水剧场。
花园的后部(露台式花坛后庭)是 规整、对称的台地草坪(原为整形 花坛),其中轴线上有一个镶嵌着 精美的雨花石图案的园路和简洁的 水盘,台地草坪的挡土墙也由精美 的石质雕刻装饰着,中轴终点是由 自然植被围合的一组半圆形的凯旋 门式石碑廊柱。
雕塑一直都是意大利台地园的精美标示,法尔奈斯庄园自然 毫不例外。
以兰特庄园为例来领略意大利古典园林的特色,在空间尺度和整体 布局上,身为建筑师维尼奥拉设计的兰特庄园,从主体建筑、水体、小 品、道路系统到植物种植,都充满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那种典型的均衡 、大度和巴洛克式的夸张气息。它的园林布局呈中轴对称、均衡稳定、 主次分明,各层次间变化生动,又通过恰倒好处的比例掌控形成了一个 和谐的整体。 兰特庄园由四个层次分明的台地组成:平台规整的刺绣花园 、主体建筑、圆形喷泉广场、观景台(至高点)。
文艺复兴初期意大利园林概况 地理位置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 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 西里岛、撒丁岛等岛 屿。境内东南西三面 环海,山地,丘陵丰 富,河流众多。大部 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 海气候,冬季温暖多 雨,夏季凉爽,四季 温度适中。意大利的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 和气候特征,对意大 利园林风格的形成与 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美第奇庄园
建于1560年,园主是红衣主教蒙 特普西阿诺。西北部与潘西奥花 园连接,北侧波尔盖斯庄园,西 南方向面对圣彼得大教堂以及城 市的北部街区。
法尔奈斯庄园
1547年,红衣主教法尔奈斯(保罗三世),罗马北普拉罗拉 小镇边缘,故又名卡普拉罗拉庄园。入口广场的泉池和岩洞, 蜈蚣水槽联系一、二台层,形成中轴线。水景为主景。府邸 前花园的植物坛与女神雕像,主建筑后的扶手跌水,建筑后 广场八角喷泉、挡土墙前人像喷水口。
埃斯特庄园
罗马以东40千米处的梯沃里小镇 上,4.5公顷,花园看做住宅的 补充,将住宅与花园融合成一个 建筑式的整体。三个部分:平坦 的底层和由系列台层组成的两个 台地。地形逐渐上升直至坡上的 府邸。以方形为基本形状,反映 出文艺复兴盛期构图特点。 花园应尽量朝着北面。 全园分成了六个台层,上下高差 近50米。底层花园中央圆形喷泉, 全园中轴线上第一个高潮。龙喷 泉,全园中轴线上第二个高潮, 全园中心。第一条横轴,连续矩 形水池,第一台层东北半圆形水 池 “水风琴”,以水流挤压管 中的空气,发出类似管风琴的声
古罗马小普林尼的造 园思想
1、为享乐而建造的庄园
2、十分注重庄园的选址 3、讲求均衡稳定、尺度 和谐的花园布局 4、主体建筑兼顾功能与 景观 5、应用精致、细微的植 物素材
意大利的园林类型
文艺复兴初期:美第奇式园林
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和最大中心是佛罗伦萨,而佛罗伦萨最 有影响力的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初期最著名的别墅庄园 都是为美第奇家族创造的,且具有相似的风格和特征。所 以称这一时期的别墅庄园为美第奇式园林。
影响
法国: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全面学习意大利台地造园艺术,并 在借鉴中世纪园林某些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 地形,植被等条件,促进了本国园林的发展。
英国:
文艺复兴传入英国后,英国园林出现了中世纪庭院与意 大利规则园林的结合,既有宏伟高大的宫殿,又有富丽 堂皇的府邸园林密园、绿丛植坛、绿色壁龛及其雕像、 池园及水喷等无不受到意大利台地园林的影响。
文艺复兴中期:台地园林 罗伦佐去世后,佛罗伦萨转入了罗马,罗马教皇 尤里乌斯二世提倡发展文化艺术事业,文化艺术 气息达到鼎盛。 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式园林
1、从高潮走到没落
2、造园愈加矫揉造作,大量繁杂的园林小品充 斥整个园林, 3、背离了最初文艺复兴的人文思想,反映出巴 洛克艺术的非理性特征
卡雷吉奥庄园
菲埃索罗庄园
菲埃索罗庄园位于菲埃索丘陵间一面山坡上,背风朝阳,缘山 势将园林辟为高低不同的三层台地。建筑设在最高阳台层的西 部,这里视野开阔,可以远眺周围的风景。由于地势所限,各 台层均呈狭长带状,上下两层稍宽,当中一层更为狭窄。这种 地形对园林规划设计极为不利,然而设计者却慧眼独具,进行 了非凡的创作。 菲埃索罗庄园似乎完全摆脱了中世纪城堡庭园风 格的困然,使美第奇式园林更加成熟,完美,它是迄今保留比 较完整的文艺复兴初期庄园之一
第一横轴东端点。 第二条横轴,百泉台水渠 第二条横轴东北端依山就势筑造了的“水剧场”。水量充沛 ,中央是以山林水泽仙女像为中心的半圆形水池及间有 壁龛的柱廊,瀑布水流从柱廊正中的顶端倾泻而下。
鹰泉、水剧场雕像
鹰泉、水剧场雕像
兰特庄园
兰特庄园位于罗马北面维特尔博附近的巴尼亚镇, 是文艺复兴时期庄园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 这坐庄园是1566年由维格诺拉设计的, 大约建成于16世纪80年代。
阿尔贝蒂:著名的建筑师和
建筑理论家,人文主义者和诗人。 著有《齐家论》、《论建筑》。 《论建筑》详细论述理想庭院的 构想——古罗马小普林尼描绘的 别墅为主要蓝本,是消遣、娱乐、 隐退、陶冶性情的生活场所,要 的是亲切恬和的气氛。
主张
手法:绿篱围绕草地(植坛) 选址:外向、山顶或山坡上,自 然环境优美 布局:划分为几何形状,树木栽 植整齐,提倡修剪树木组成花坛 图案。 造园要素:树木、草地、溪流、 喷泉、石花盆、岩洞
1.刺绣花园 在兰特 花园,平台规整的刺绣 花园是中轴上的第一个 景观节点,裁剪的规规 整整、疏疏朗朗的灌木 与细细的沙石组成漂亮 的刺绣地毯般美丽的团 案,方方正正的刺绣花 园的中央是一组由金属 和石材精雕细琢的小型 古典喷泉。
2.链式水体
在三层平台的圆形喷泉后,用一条华丽的链 式水系穿越绿色坡地,使得渐行渐高的园林中轴终点落在 了整个庄园的至高点上,并在此修筑亭台方便从这儿俯瞰 庄园全景。在这个新奇、精美、不断变化的展现中,理水 的高度技巧和精美的雕塑艺术完美的体现出巴洛克美感。
卡雷吉奥庄园是美第奇家族所建的第一座庄园,位于佛罗伦 萨西北2千米,大约1417年,柯西莫请著名建筑师和雕塑家米 开罗佐设计别墅建筑和饰和凉亭,凉亭周围绕着绿廊和修建 的黄杨绿篱,庭中设座椅,规划整齐对称。
卡法吉罗奥庄园
卡法吉罗奥庄园位于佛罗伦萨以北18千米处,建造在 山谷间,完全是中世纪城堡建筑风格
相关人物 美第奇家族
创建者:科莫西 主政:罗伦佐 欣赏乡间别墅生活,追求田 园牧歌情趣,并建造了一批 别墅与花园,推动了园林理 论的研究。
薄伽丘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以佛 罗伦萨周围的华丽别墅为背 景,记述了佛罗伦萨人愉快 的生活。书中介绍的一些别 墅建筑和花园,园中有蔓生 植物和蔷薇、茉莉等芳香植 物以及许多草花盘中溢出的 水由沟渠引至园中各处,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