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生化知识点_第五章 糖与糖代谢.

合集下载

医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之糖代谢的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之糖代谢的知识

医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之糖代谢的知识今天今天来给大家梳理一下关于糖代谢的知识,具体内容如下:糖的分解代谢(一)糖酵解葡萄糖在无氧情况下经过三个阶段生成乳酸。

(糖酵解的产物是乳酸)1.三个阶段、三个关键酶:①第一阶段:葡萄糖生成2分子磷酸甘油醛;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

②第二阶段:磷酸甘油醛生成丙酮酸;③第三阶段:丙酮酸生成乳酸;关键酶:丙酮酸激酶。

(第一阶段:葡萄糖在己糖激酶作用下生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在6磷酸果糖激酶的帮助下生成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再裂解成2分子磷酸甘油醛。

)2.糖酵解的3个关键酶(限速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记忆:(六斤冰糖):6磷酸果糖激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3.糖酵解的作用:提供能量。

(二)糖的有氧氧化1.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葡萄糖生成丙酮酸;②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生成乙酰辅酶A;③第三阶段: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

2. 三羧酸循环四步脱氢、三个关键酶、二步脱羧、一次底物磷酸化。

三羧酸循环的原料:乙酰CoA;第一步:乙酰CoA生成柠檬酸;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第二步:柠檬酸调整姿态,变为异柠檬酸;第三步:异柠檬酸生成-酮戊二酸;关键酶是异柠檬酸脱氢酶。

(第一次脱氢;受体是NAD)第四步:-酮戊二酸在-酮戊二酸脱氢酶的帮助下生成琥珀酰CoA;关键酶是-酮戊二酸脱氢酶。

(第二次脱氢;受体是NAD)第五步:琥珀酰CoA在某些激酶的帮助下生成琥珀酸和GTP。

(这是唯一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第六步:琥珀酸在琥珀酸脱氢酶的帮助下生成延胡索酸;关键酶是琥珀色酸脱氢酶(第三次脱氢;受体是FAD)第七步: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第八步:苹果酸在苹果酸脱氢酶的帮助下生成草酰乙酸(第四次脱氢;受体是NAD)总结: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三羧酸循环的底物: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发生了4次脱氢;生成3个NAD、1个FAD;三羧酸循环发生2次脱羧,生成2分子CO2;三羧酸循环发生1次底物磷酸化;一个NAD可以生成2.5个ATP;一个FAD可以生成1.5个ATP;一轮三羧酸循环总共生成10个ATP;(3个NAD、1个FAD + 唯一一次底物磷酸化时生成的1个ATP)三羧酸循环通过脱氢反应生成9个ATP;三羧酸循环底物磷酸化生成1个ATP;一分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终生成10个ATP;一分子葡萄糖糖酵解生成2个ATP;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后生成30或32个ATP;一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后生成12.5个ATP。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糖代谢总结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糖代谢总结

生物化学知识点总结|生物化学糖代谢总结【考纲要求】1.糖的分解代谢:①糖酵解基本途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②有氧氧化基本途径及供能;③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2.糖原的合成与分解:①肝糖原的合成;②肝糖原的分解。

3.糖异生:①糖异生的基本途径;②糖异生的生理意义;③乳酸循环。

4.磷酸戊糖途径:①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成物;②磷酸戊搪途径的生理意义。

5.血糖及其调节:①血糖浓度;②胰岛素的调节;③胰高血糖素的调节;④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6.糖蛋白及蛋白聚糖:①糖蛋白概念;②蛋白聚糖概念。

【考点纵览】1.限速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净生成atp;2分子atp;产物:乳酸2.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糖原合成酶。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磷酸化酶。

3.能进行糖异生的物质主要有:甘油、氨基酸、乳酸、丙酮酸。

糖异生的四个关键酶: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果糖二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

4.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5.血糖浓度:3.9~6.1mmol/l.6.肾糖域概念及数值。

【历年考题点津】1.不能异生为糖的是a.甘油b.氨基酸c.脂肪酸d.乳酸e.丙酮酸答案:c2.1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atp的mol数量是a.12b.15c.18d.21e.24答案:b(3~7题共用备选答案)a.果糖二磷酸酶-1b.6-磷酸果糖激酶c.hmgcoa还原酶d.磷酸化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 hmgcoa合成酶3.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答案:b4.糖原分解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答案:d5.糖异生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答案:a6.参与酮体和胆固醇合成的酶是答案:e7.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是答案:c8.糖酵解的关键酶是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脱氢酶c.磷酸果糖激酶一1d.磷酸甘油酸激酶e.乳酸脱氢酶答案:c(9~12题共用备选答案)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苹果酸脱氢酶c.丙酮酸脱氢酶d. nadh脱氢酶e.葡萄糖-6-磷酸酶价9.呼吸链中的酶是答案:d10.属三羧酸循环中的酶是答案:b11.属磷酸戊糖通路的酶是答案:a12.属糖异生的酶是答案:e13.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叙述正确的是a.己糖激酶又称为葡萄糖激酶b.它催化的反应基本上是可逆的c.使葡萄糖活化以便参加反应d.催化反应生成6-磷酸果酸e.是酵解途径的唯一的关键酶答案:c14.在酵解过程中催化产生nadh和消耗无机磷酸的酶是a.乳酸脱氢酶b.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醛缩酶d.丙酮酸激酶e.烯醇化酶答案:b15.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a.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b. 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d.琥珀酰coa→琥珀酸e.丙酮酸→乙酰coa[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答案:d16.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主要来自a.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nadhb.脂酸β-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adhc.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d.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经转氢生成的nadhe.谷氨酸脱氢产生的nadh答案:c(17~18题共用备选答案)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苹果酸脱氢酶c.丙酮酸脱氢酶d. nadh脱氢酶e.葡萄糖-6-磷酸酶17.属于磷酸戊糖通路的酶是答案:a18.属于糖异生的酶是答案:e19.糖尿出现时,全血血糖浓度至少为a.83.33mmol/l(1500mg/dl)b.66.67mmol/l(1200mg/dl)c.27.78mmol/l(500mg/dl)d.11.11mmol/l(200mg/dl)e.8.89mmol/l(160mg/dl) 答案:e。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第五章糖代谢一、糖类的生理功用:①氧化供能: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占全部供能物质供能量的70%;与供能有关的糖类主要是葡萄糖和糖原,前者为运输和供能形式,后者为贮存形式。

②作为结构成分:糖类可与脂类形成糖脂,或与蛋白质形成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均可参与构成生物膜、神经组织等。

③作为核酸类化合物的成分:核糖和脱氧核糖参与构成核苷酸,DNA,RNA等。

④转变为其他物质:糖类可经代谢而转变为脂肪或氨基酸等化合物。

二、糖的无氧酵解:糖的无氧酵解是指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其全部反应过程在胞液中进行,代谢的终产物为乳酸,一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可净生成两分子ATP。

糖的无氧酵解代谢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 活化(己糖磷酸酯的生成):葡萄糖经磷酸化和异构反应生成1,6-双磷酸果糖(FBP),即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F-1,6-BP)。

这一阶段需消耗两分子ATP,己糖激酶(肝中为葡萄糖激酶)和6-磷酸果糖激酶-1是关键酶。

2. 裂解(磷酸丙糖的生成):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3-磷酸甘油醛,包括两步反应:F-1,6-BP→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

3. 放能(丙酮酸的生成):3-磷酸甘油醛经脱氢、磷酸化、脱水及放能等反应生成丙酮酸,包括五步反应: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此阶段有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放能反应,共可生成2×2=4分子ATP。

丙酮酸激酶为关键酶。

4.还原(乳酸的生成):利用丙酮酸接受酵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NADH,使NADH重新氧化为NAD+。

即丙酮酸→乳酸。

三、糖无氧酵解的调节:主要是对三个关键酶,即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进行调节。

己糖激酶的变构抑制剂是G-6-P;肝中的葡萄糖激酶是调节肝细胞对葡萄糖吸收的主要因素,受长链脂酰CoA的反馈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1是调节糖酵解代谢途径流量的主要因素,受ATP和柠檬酸的变构抑制,AMP、ADP、1,6-双磷酸果糖和2,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丙酮酸激酶受1,6-双磷酸果糖的变构激活,受ATP的变构抑制,肝中还受到丙氨酸的变构抑制。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doc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doc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doc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利用糖类化合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合成和降解过程。

它是个复杂的化学反应链和代谢过程,涉及到多种生化反应和多个酶催化反应,同时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之一。

下面是生物化学糖代谢的知识点总结:1. 糖类化合物基础糖类化合物是指一类多元醇与醛或酮葡萄糖分子通过缩合反应而生成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可以简单分为单糖、双糖、多糖三类,其中单糖是构成生物体多种糖的基础单位。

最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Galactose)等。

2. 糖代谢途径在生物体内,主要进行糖代谢途径分为两条:糖异构化途径和糖解途径。

前者是指糖分子在酶催化作用下转化为异构体的途径,后者是指将糖分子降解成各个代谢产物的途径。

单糖由异构化途径进入糖酵解途径,经过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分解为乳酸、丙酮酸或二氧化碳和水,产生 ATP 和 NADH 等物质能转化为化学能。

3. 糖异构化糖异构化途径是指糖分子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成异构体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一个糖分子的环化结构中的羟基与卤代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糖分子的环化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异构体。

最常见的糖异构化途径有麦芽糖异构酶、果糖-1,6-二磷酸酶等。

根据研究,大多数人的肝脏细胞及小肠上皮细胞将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

但其他组织细胞也可以利用糖异生途径,这个过程包括在非糖元(如脂肪酸和氨基酸)存在的情况下,从前体化合物的合成中生成葡萄糖。

胰岛素及其反性会对该过程产生影响。

生物化学糖代谢涉及的范围很广,尤其和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相应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也很高。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物化学糖代谢的概念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拓展。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代谢

糖酵解小结
⑴ 反应部位:胞浆 ⑵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⑶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G
G-6-P
ATP
ADP
己糖激酶
ATP
ADP
F-6-P
F-1,6-2P
磷酸果糖激酶-1
ADP
ATP
PEP
丙酮酸
丙酮酸激酶
(psicose,allulose)
D(-)-果糖
(fructose)
D(+)-山梨糖
(sorbose)
二羟丙酮
(dihytroasetone)
吡喃
呋喃
-D-吡喃果糖
-D-吡喃葡萄糖 吡喃型和呋喃型的D-葡萄糖和D-果糖(Haworth式)
-D-呋喃果糖
-D-呋喃葡萄糖
成环
转折
葡萄糖由Fischer式改写为Haworth式的步骤
核糖 + NADPH+H+
淀粉
消化与吸收
ATP
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糖类是细胞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的生物学作用如下:
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
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合成的前体
作为其它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脂等
(四)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一、双糖的酶促降解
糖复合物
糖—肽链
糖—核酸
糖—脂质
肽聚糖
(peptidoglycans)
脂多糖
(lipopolysauhards)
糖基酰基甘油
(glycosylacylglycerols)
糖鞘脂
(pglycosphingolipids)
糖蛋白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 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糖是生物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构成生物体大量重要物质的原始物质。

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对糖类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合成的过程。

糖代谢主要包括两大路径:糖酵解和糖异生。

本篇文档将从分解和合成两个角度,介绍生物体内糖的代谢。

糖的分解糖酵解(糖类物质的分解)糖酵解是指生物体内将葡萄糖和其他糖类物质分解成更小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糖酵解途径包括糖原泛素、琥珀酸途径、戊糖途径、甲酸途径等。

其中主要以糖原泛素和琥珀酸途径为代表。

糖原泛素途径糖原泛素途径又称为糖酵解途径,是生物体内最常用的糖分解方式。

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同时产生2个ATP和2个NADH。

糖原泛素途径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糖分解阶段和草酸循环。

糖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葡萄糖通过酸化和裂解反应,进入三磷酸葡萄糖分子中,并生成一个六碳分子葡萄糖酸,此过程中消耗1个ATP。

接着,葡萄糖酸分子被磷酸化,生成高能量化合物1,3-二磷酸甘油酸,同时产生2个ATP。

随后,1,3-二磷酸甘油酸分子的丙酮酸残基被脱除,生成丙酮酸或者丁酮酸。

草酸循环草酸循环是指将生成的丙酮酸和丁酮酸在线粒体内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柠檬酸,随后通过草酸循环将柠檬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ATP。

草酸循环中的关键酶有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

琥珀酸途径琥珀酸途径也被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另一种重要的糖分解途径,它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30多个ATP。

琥珀酸途径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生成高能分子葡萄糖6-磷酸,随后被氧化酶和酶羧化酶双重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琥珀酸途径的关键酶有异构酶、羧酸还原酶等。

糖异生(糖合成)糖异生是指非糖类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等)通过一系列合成反应,转化成糖类物质的过程。

糖异生是生物体内糖类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维持生命的各种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糖异生途径包括丙酮酸途径、戊糖途径和甘油三磷酸途径等。

丙酮酸途径丙酮酸途径是指通过丙酮酸合成糖的途径,它可以将丙酮酸反应生成物乙酰辅酶A进一步转移,合成3磷酸甘油醛,随后通过糖醛酸-3-磷酸酰基转移酶反应,合成葡萄糖6磷酸。

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五章 糖代谢第5-8节

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化学》第五章  糖代谢第5-8节
F-6-P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3-磷酸 羟丙酮 甘油醛
NAD+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ATP
丙酮酸
糖异生的概念:
(一) 糖原磷酸化酶分解α-1,4-糖苷键释出葡糖-1-磷酸
糖原磷酸化酶
(glycogen phosphorylase)
糖原n+1
糖原n + 葡糖-1-磷酸
磷酸化酶
脱支酶
* 离分支点 4 个 G基(位阻) * 葡聚糖转移酶 ----转移 3 个G基→邻近糖链末端 (α-1,4)
脱支酶 (两种酶活性) * α-1,6葡萄糖苷酶 ----水解(α-1,6) →游离G
(85% G-1-P; 15% G)
(三)肝利用葡糖-6-磷酸生成葡萄糖而肌不能
葡糖-1-磷酸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葡糖-6-磷酸
葡萄糖(肝) 丙酮酸 乳酸(肌)
➢ 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补充血糖 ➢ 肌糖原分解为乳酸,为肌收缩供能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全过程
UDP 糖原n
糖原n+1
糖原合酶
UDPG
Pi
磷酸化酶
肝、肾
正常
Ⅱ 溶酶体α-1,4-和α-1,6-葡糖苷酶 所有组织 正常
Ⅲ 脱支酶
肝、肌
分支多,外周糖链短
Ⅳ 分支酶
肝、脾
分支少,外周糖链特别长
Ⅴ 肌磷酸化酶

正常
Ⅵ 肝磷酸化酶


正常
Ⅶ 肌磷酸果糖激酶

正常
Ⅷ 肝磷酸化酶激酶

生物化学讲义第五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讲义第五章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目的和要求】1、掌握糖分解代谢,糖酵解和有氧氧化的途径及催化所需的酶,特别是关键酶和主要的调节因素以及各通路的生理意义。

2、掌握肝糖原合成、分解及糖异生的途径及关键酶。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和生理意义。

掌握乳酸循环的过程及生理意义。

3.熟悉糖的主要生理功能,糖是生物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血糖的概念,正常值以及血糖的来源、去路。

4.了解糖的吸收方式是通过主动转运过程,糖代谢异常。

【本章重难点】⒈糖酵解及有氧氧化的基本途径及关键酶⒉TAC、糖异生的生理意义⒊糖原合成分解的调节⒋血糖的调节⒌TAC循环、生理意义、调控⒍糖异生学习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第三节糖的有氧氧化第四节磷酸戊糖途径第五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第六节糖异生第七节血糖及其调节第一节概述糖的主要生理功能⑴是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据估计人体所需能量50%~70%左右是由糖氧化分解提供的。

⑵糖也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如核糖构成核苷酸及核酸成分;蛋白多糖构成软骨、结缔组织等的基质;糖脂是生物膜的构成成分等。

⑶体内还具有一些特殊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糖的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糖类主要为淀粉,口腔唾液腺及胰腺分泌有淀粉酶,仅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产生分子大小不等的线形糖。

淀粉主要在小肠内受淀粉酶作用而消化。

在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上,含有α-葡萄糖苷酶,继续水解线形寡糖的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

消化道吸收入体内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葡萄糖经门静脉进入肝,部分再经肝静脉入体循环,运输到各组织,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糖的储存形式是糖原。

第二节糖的无氧分解糖的分解代谢是糖在体内氧化供能的重要过程。

糖氧化分解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无氧酵解;②有氧氧化;③磷酸戊糖途径。

在供氧不足的情况下,葡萄糖或糖原的葡萄糖单位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进而还原为乳酸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由于此过程与酵母菌使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又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生物化学--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
2-磷酸甘油酸
COO-
C
O~ P
H2 O
CH2
烯醇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旳磷酸转移
COO-
ADP ATP
C
O~ P
CH2
丙酮酸激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OO-
CO
CH
3
丙酮酸
2. 丙酮酸转变为乳酸
COOH NADH+H + NAD +
CO
CH
3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
COOH
CHOH
CH
H2O
延胡索酸酶
COO-
HOCH
CH2 COO-
延胡索酸
苹果酸
反应8:苹果酸氧化生成草酰乙酸
乙酰-CoA H2O
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 (氧化)
苹果酸
NADH
柠檬酸合成酶 (缩合)
柠檬酸
顺乌头酸酶(脱水)
H2O
顺乌头酸
H2O
顺乌头酸酶
(水化)
异柠檬酸
H2O
延胡索酸酶
(加水)
延胡索酸
FADH2
NADH
非糖物质
血糖 肝、肌肉 合成糖原
(3.89~6.11mmol/L) 转变为
[血糖]> 8.9mmol/L
非糖物质
转变成其他 糖及衍生物
尿糖
血糖水平旳调整
正常情况,来路去路,维持动态平衡 1.肝脏调整 [血糖]正常水平,肝糖元Glc,[Glc]
糖异生作用加强 [血糖]正常水平,Glc肝糖元,[Glc]
糖异生作用减弱 2.肾脏调整
肾 糖 阈 : 肾 脏 所 能 保 持 旳 最 高 [Glc] 在 160180mg/dl,

生物化学——-糖代谢

生物化学——-糖代谢
44
45
46
47
(二)反应过程
⑴ 乙酰辅酶A进入TCA 不可逆 柠檬酸合成酶:关键酶,调节点
48
⑵柠檬酸经顺乌头酸生成异柠檬酸(顺乌头酸 酶)
(3)异柠檬酸氧化生成a-酮戊二酸和CO2 异柠檬酸脱氢酶(NAD+) :关键酶(主要) 不可逆
49
(4) a-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17
(四)F-1,6-BP 甘油醛-3-磷酸+磷酸二羟丙酮
醛缩酶
(五)磷酸二羟丙酮
甘油醛-3-磷酸
磷酸丙糖异构酶
18
19
(六) 甘油醛-3-磷酸
1,3-二磷酸甘油酸
1. 酶 :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NAD+ ,NADH+H+) 2. 十步反应中唯一的氧化还原反应
20
3.生成2( NADH+H + ),两种去向:
糖异生途径
无氧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H2O+CO2 ATP
乳酸
9
第二节 糖酵解
一 概述 (一)概念:糖酵解(glycolysis)是通过一
系列酶促反应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的过 程。 Glycolysis is the metabolic pathway that converts glucose into pyruvate。 (二)部位:胞浆 (三)产物:丙酮酸
(一)概念: 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等的氧化产物乙
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柠檬酸再通 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H+及FADH2,并 重新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降解乙酰基 并产生能量的代谢过程。
也叫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 H.A.Krebs 1937年提出 1953---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下)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下)

第五章 糖 代 谢1.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2.Q 酶:Q 酶是参与支链淀粉合成的酶。

功能是在直链淀粉分子上催化合成(α-1,6)糖苷键,形成支链淀粉。

3.乳酸循环乳:酸循环是指肌肉缺氧时产生大量乳酸,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称乳酸循环。

4.发酵:厌氧有机体把糖酵解生成NADH 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后的产物乙醛,使之生成乙醇的过程称之为酒精发酵。

如果将氢交给病酮酸丙生成乳酸则叫乳酸发酵。

5.变构调节:变构调节是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酶的变构调节。

6.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

7.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8.肝糖原分解: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9.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

10.D-酶:一种糖苷转移酶,作用于α-1,4 糖苷键,将一个麦芽多糖的片段转移到葡萄糖、麦芽糖或其它多糖上。

11.糖核苷酸: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的化合物,是双糖和多糖合成中单糖的活化形式与供体。

第六章 脂类代谢1.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

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2.α-氧化:α-氧化作用是以具有3-18碳原子的游离脂肪酸作为底物,有分子氧间接参与,经脂肪酸过氧化物酶催化作用,由α碳原子开始氧化,氧化产物是D-α-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3. 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和比原来少2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五章—糖代谢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五章—糖代谢

糖类代谢
三羧酸循环 草酰 乙酸 苹果 酸 NADH
定义:在有氧条件下,酵解产物丙酮 酸被氧化分解成CO 2 和H 2 O,并以ATP形 式贮备大量能量的代谢系统。
乙酰CoA 加入2C 柠檬 酸
丙酮酸
异柠 檬酸 NADH 草酰 琥珀酸 CO2 NADH
延胡 索酸 FADH2 琥珀 酸 1ATP 琥珀酰
GTP 琥珀酸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α- 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 GDP Succinyl-CoA Pi
NADH CO2
TCA循环特点:
(1)进行部位:线粒体 (2)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3)三羧酸循环:
4次脱氢(其中三次以NAD+为受氢体,一次以FAD为受氢体) 2次脱羧
----已糖激酶
Hexokinase Glucose
or葡萄糖激酶(肝) Glucose 6-phosphate 反应不可逆
-G6P
已糖激酶以六碳糖为底物,专一性不强,可催化一切己糖转变为已糖磷酸 葡萄糖激酶只作用于葡萄糖,仅存在于肝脏
已糖激酶需为Mg2+或其他二价金属如Mn2+所活化
(2)6-磷酸葡萄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Fructose-F6P)
Fructose 6-phosphate
Phospho-fructokinase Enolase
-2PG
-PEP FBP
----Pyruvate kinase ----Pyruvate
4、特点: (1)反应部位:胞液 (2)关键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3)能量的净生成:2ATP,同时生成2NADH
α-酮 戊二酸
CoA

生物化学5第五章 糖代谢

生物化学5第五章  糖代谢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三种酶单体构成:
丙酮酸脱氢酶(E1),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该多酶复合体有六种辅助因子: TPP,硫辛酸,NAD+,FAD,HSCoA和Mg2+。
整个反应中,中间产物不离开酶复合体,使反 应迅速完成,且没有游离的中间产物,不 会有副反应发生。
(一)葡萄糖经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
• 此阶段在细胞胞液(cytoplasm)中进 行 , 一 分 子 葡 萄 糖 (glucose) 分 解 后 净生成2分子丙酮酸(pyruvate),2分 子ATP,和2分子(NADH + H+)。
• 两分子(NADH + H+)在有氧条件下 可 进 入 线 粒 体 (mitochondrion) 产 能 , 共 可 得 到 2×1.5 或 者 2×2.5 分 子 ATP 。 故第一阶段可净生成5或7分子ATP。
*
磷酸果糖激酶-1
(3) ATP ADP
2.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 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 变的磷酸丙糖(triose phosphate), 包括两步反应:
⑷ F-1,6-BP 裂 解 为 3- 磷 酸 甘 油 醛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和 磷 酸 二 羟 丙 酮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CaM:钙调蛋白
3 己糖激酶或葡萄糖激酶: 己糖激酶是肝脏调节葡萄糖吸收的主要的关键酶。
己糖激酶受产物6-磷酸葡萄糖反馈抑制。葡萄糖激酶 分子中没有6-磷酸葡萄糖变构部位,不受6-磷酸葡 萄糖反馈抑制。
己糖激酶有四种同工酶,肝细胞中是Ⅳ型叫葡萄糖激 酶,对葡萄糖亲和力低。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肠粘膜上皮细胞体循环小肠肠腔第六章糖代谢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单糖:葡萄糖(G)、果糖(F),半乳糖(Gal),核糖双糖:麦芽糖(G-G),蔗糖(G-F),乳糖(G-Gal)多糖:淀粉,糖原(Gn),纤维素结合糖: 糖脂,糖蛋白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一、糖的生理功能1. 氧化供能2. 机体重要的碳源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三、糖的消化吸收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胃肠腔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吸收部位:小肠上段吸收形式:单糖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转运。

2.吸收吸收途径:SGLT肝脏各种组织细胞门静脉过程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TAC 循环四、糖的无氧分解第一阶段:糖酵解 第二阶段:乳酸生成反应部位:胞液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净生成ATP 数量:2×2-2= 2ATPE1 E2E3 调节:糖无氧酵解代谢途径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变构剂对三个关键酶进行变构调节。

生理意义:五、糖的有氧氧化1、反应过程E1:己糖激酶E2: 6-磷酸果糖激酶-1E3: 丙酮酸激酶NAD +乳 酸NADH+H + 关键酶 ① 己糖激酶 ② 6-磷酸果糖激酶-1 ③ 丙酮酸激酶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② 共价修饰调节 ➢ 糖无氧氧化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乙酰CoA胞液 线粒体○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

生物化学第五章糖

是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 是某些细胞在氧供应正常情况下的重要供能途径。 ① 无线粒体的细胞,如:红细胞 ② 代谢活跃的细胞,如:白细胞、骨髓细胞
第二节
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of Carbohydrate

概念
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指在
(8)
P
OH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CH2 O
P
glycerate-2-phosphate
glycerate-3-phosphate
COOH C O CH2

P
OH
H2O
COOH C O
P
烯醇化酶 ADP ⑽ ATP
CH2
glycerate-2-phosphate
phosphoenolpyruvate
丙酮酸激酶
糖原
糖原合成
肝糖原分解
酵解 途径
ATP 丙 酮 酸
有氧
核糖 +
NADPH+H+
磷酸戊 糖途径
H2O及CO2
葡萄糖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无氧
乳酸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第一节 糖的无氧分解
(anaerobic oxidation)
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 生成丙酮酸进而还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 解 (glycolysis) , 亦 称 糖 的 无 氧 氧 化 (anaerobic
oxidation)。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胞浆 第一阶段: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pyruvate), 称之为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生物化学 王镜岩 第五章 糖代谢

生物化学 王镜岩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五章糖代谢一、知识要点(一)糖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经10步反应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NADH+H+和2分子ATP。

主要步骤为(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二磷酸果糖;(2)二磷酸果糖分解成为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二者可以互变;(3)磷酸甘油醛脱去2H及磷酸变成丙酮酸,脱去的2H被NAD+所接受,形成NADH+H+。

(二)丙酮酸的去路:(1)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转变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分子NADH+H+。

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为CO2和H2O。

(2)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

同时NAD+得到再生,使酵解过程持续进行。

(三)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的乙酰辅酶A,再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经脱水加水转变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经连续两次脱羧和脱羧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1分子GTP和琥珀酸;琥珀酸再脱氢,加水及再脱氢作用依次变成延胡索酸,苹果酸及循环开始的草酰乙酸。

三羧酸循环每循环一次放出2分子CO2,产生3分子NADH+H+,和一分子FADH2。

(四)磷酸戊糖途径:在胞质中,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磷酸葡萄糖经氧化阶段和非氧化阶段被氧化分解为CO2,同时产生NADPH + H+。

其主要过程是G-6-P脱氧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再脱氢,脱羧生成核酮糖-5-磷酸。

6分子核酮糖-5-磷酸经转酮反应和转醛反应生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

中间产物甘油醛-3-磷酸,果糖-6-磷酸与糖酵解相衔接;核糖-5-磷酸是合成核酸的原料,4-磷酸赤藓糖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NADPH+H+提供各种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

(五)糖异生作用: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和乳酸等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合成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作用不是糖酵解的逆反应,因为要克服糖酵解的三个不可逆反应,且反应过程是在线粒体和细胞液中进行的。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糖代谢

生物化学-考试知识点_糖代谢

糖代谢一级要求单选题1 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数是:A D 1摩尔4摩尔BE2摩尔5摩尔C 3摩尔B2 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A C E 果糖二磷酸酶磷酸果糖激酶 I磷酸化酶BD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果糖激酶ⅡB3 4 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A丙酮酸 B 葡萄糖乳酸C 果糖D 乳糖E E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A 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BCDE3—磷酸甘油醛冲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C5 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的反应,需哪些条件?A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 +B C D E 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 +磷酸果糖激酶,ATP和Mg2 +磷酸果糖激酶,ADP,Pi和Mg2 +ATP和Mg2+ C6 7 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反应的酶是:A磷酸己糖异构酶 BD磷酸果糖激酶CE醛缩酶磷酸丙糖异构酶烯醇化酶 C 糖酵解过程中NADH + H+的代谢去路:A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BCDE经—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人线粒体氧化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以上都对 A8 9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 ATP水解为ADP和 PiBCDE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经磷酸基团转移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使底物分于加上一个磷酸根使底物分子水解掉一个ATP分子 B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 + H+的代谢去路:A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B 丙酮酸还原为乳酸C D 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 3—磷酸甘油醛 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 1,6-双磷酸果糖E 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分解 1,6—双磷酸果糖 B10 正常情况下,肝脏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A 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 C 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 D 脂肪酸氧化 磷酸戊糖途径氧化葡萄糖 E 以上都是 B11 乳酸脱氢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催化生成:A 丙酮酸B 乳酸 3-磷酸甘油酸C 3—磷酸甘油醛 D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B12 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酶是:A 己糖激酶B 6-磷酸果糖激酶 IC 丙酮酸激酶 E 果糖二磷酸酶D 6—磷酸果糖激酶Ⅱ 13 146—磷酸果糖激酶 I 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A C E 1,6-双磷酸果糖 ADPB D AMP 2,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 B D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之 2H 的辅助因子是: A FAD 15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转乙酰化酶的辅酶是:B 硫辛酸 16 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A 柠檬酸B 草酰乙酸 CO 2 NADH+H +17 糖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CO 2+H 2O+ATP B 乳酸 D 乙酰 CoA E 柠檬酸 18 最终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O 2和H 2O 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B 硫辛酸C 辅酶AD NAD +E TPP D BA TPP C CoASH D FAD E NAD + C 乙酰 CoA C 丙酮酸D EAAAEA 丙酮酸B E 生糖氨基酸 以上都是C 脂肪酸D —羟丁酸 19 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02和H 20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 A 乳酸 B -磷酸甘油E 以上都是 C 生糖氨基酸 D 乙酰乙酰 CoAE20 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的反应有:A 酮体生成 D 糖原合成B 脂肪合成 E 以上都是C 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21 丙酮酸不参与下列哪种代谢过程A 转变为丙氨酸B 经异构酶催化生成丙酮D 还原成乳酸 C 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E 异生为葡萄糖B22 每摩尔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 36或 38摩尔数 ATP 的关键步骤是:A 苹果酸氧化为草酰乙酸B C D E 异柠檬酸氧化为-酮戊二酸 丙酮酸氧化为乙酰 CoA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 1,3—二磷酸甘油酸 1,3—二磷酸甘油酸水解为 3—磷酸甘油酸D E23 从糖原开始一摩尔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产生 ATP 摩尔数为:A 12 24 下列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有催化作用A 丙酮酸激酶B 丙酮酸羧化酶 B 13.C 37D 39E 37-39 C 果糖双磷酸酶-1 己糖激酶 D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E D25 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A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B UDPG 焦磷酸化酶C E 糖原合成酶 分支酶D 磷酸化酶C26 下列有关草酰乙酸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 B C 草酰乙酸参与脂酸的合成草酰乙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中间产物在糖异生过程中,草酰乙酸是在线粒体产生的D 草酰乙酸可自由通过线粒体膜,完成还原当量的转移E 在体内有一部分草酰乙酸可在线粒体内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糖原合成酶参与的反应是:D27 A G+G G-G B D UDPG+G G-G+UDPUDPG +Gn--n+1+UDP C E G 十 Gn Gn+1Gn Gn-1 + GD28 1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代谢时可生成A 1分于NADH+HC 1分子NDPH+H+B 2分子NADH+H + D 2分子NADPH+H + +E 2分子CO 2 D29 糖原合成酶催化葡萄糖分子间形成的化学键是:A —1,6—糖苷键 C —1,4—糖苷键 E —1,—4—糖苷键B —1,6—糖苷键 D —1,4—糖苷键 C30 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A 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C 缺乏脱支酶B 缺乏磷酸化酶 D 缺乏己糖激酶E 含肌糖原高肝糖原低 A 31 糖异生过程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催化相反的生化反应: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 丙酮酸羧化酶B 果糖二磷酸酶 I D 葡萄糖—6—磷酸酶 E 磷酸化酶 D D32 不能经糖异生途径可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A —磷酸甘油 C 乳酸 乙酰 CoAB 丙酮酸D E 生糖氨基酸33 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A 3B 4C 5D 6E 8 DA34 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A 糖异生B 磷酸戊糖途径C E 血红素合成D 脂肪酸合成 胆固醇合成35 在下列酶促反应中,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A 己糖激酶B 葡萄糖激酶C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丙酮酸激酶D 6磷酸果糖激酶-1 C36 Cori 循环是指A B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有氧时乳酸重新合成糖原 肌肉从丙醻酸生成丙氨酸,肝内丙氨酸重新变成丙酮酸C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丙氨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内异生为糖原D 肌肉内葡萄糖酵解成乳酸,经血循环至肝内异生为葡萄糖供外周组织利用E 肌肉内蛋白质降解生成氨基酸,经转氨酶与腺苷酸脱氨酶偶联脱氨基的循环D37 有关乳酸循环的描述,何者是不正确的?A 肌肉产生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后糖异生为糖B 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避免乳酸损失和因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C 乳酸循环的形成是一个耗能过程D 乳酸在肝脏形成,在肌肉内糖异生为葡萄糖E 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并在肌肉中糖酵解为乳酸 38 下列哪个是各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代谢产物?D A CE 6-磷酸葡萄糖 B D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2,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 A 39 每摩尔葡萄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可释放的能量(以千焦计)是A 3840B 30.5C 384D 28.4E 2840 E40 下列哪个代谢过程不能直接补充血糖?A 肝糖原分解 D 糖异生作用B 肌糖原分解C 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E 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B41 指出下列胰岛素对糖代谢影响的错误论述A 促进糖的异生B 促进糖变为脂肪 D 促进糖原合成C 促进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进性 E 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 A D42 葡萄糖在肝脏内可以转化为下列多种物质,除了A 甘油B 乳酸C 核糖D 酮体E 脂肪酸 43 44磷酸果糖激酶2催化6-磷酸果糖生成A 1—磷酸果糖B 6-磷酸葡萄糖 D 1,6-二磷酸果糖 E 2,6--二磷酸果糖C 6-磷酸甘露糖 EA糖无氧酵解途径中;下列哪种酶催化的反应不可逆 A 己糖激酶 B 磷酸己糖异构酶 E 乳酸脱氢酶C 醛缩酶D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45 1分于葡萄糖无氧酵解时净生成几分于ATPA 1B 2C 3D 4 46 不参与糖酵解的酶是E 5 BDA 己糖激酶B 磷酸果糖激酶-1C 磷酸甘油酸激酶 E 丙酮酸激酶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47 糖酵解时哪一对代谢物提供高能磷酸键使ADP 生成ATPA 3-磷酸甘油醛及磷酸果糖B 1,3—二磷酸甘油酸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 -磷酸甘油酸及6—磷酸葡萄糖D 1-磷酸葡萄糖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E 1,6-二磷酸果糖及1,3-二磷酸甘油酸 48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A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磷酸化酶BD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醛缩酶C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D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及磷酸果糖激酶E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及醛缩酶C 49 丙酮酸羧化支路中有几种核苷酸成分参与A lB 2C 3D 4E 5 BB50 下列哪一种酶与丙酮酸生成糖无关A 果糖二磷酸酶 D 醛缩酶B 丙酮酸激酶C 丙酮酸羧化酶 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51 下述对丙酮酸羧化支路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 是许多非糖物质异生为糖的必由之路B 此过程先后由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C 此过程在胞液中进行D 是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过程E 是个耗能过程C D52 2分子丙酮酸异生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几个高能磷酸键?A 2个B 3个C 4个D 6个E 8个 53 必须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糖异生步骤是A 乳酸丙酮酸B 丙酮酸草酰乙酸D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 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E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磷酸甘油酸BD54 与糖异生无关的酶是A 醛缩酶B 烯醇化酶C 果糖二磷酸酶—1D 辅酶AE 生物素 E D 丙酮酸激酶 E 磷酸己糖异构酶 55 丙酮酸羧化酶的辅酶是A FADB NAD +C TPP56 1分子乙酰CoA 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后的产物是A 2 CO 2+4分子还原当量+GTP C CO 2 + H 20B 草酰乙酸和CO 2 D 草酰乙酸+ CO 2+H 20 E 草酰乙酸A。

第五章-糖代谢(中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资料

第五章-糖代谢(中职护理《生物化学》)教学资料
直链: α-1,4糖苷键 支链: α-1,6糖苷键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 ,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肌肉:肌糖原,180~300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 肝脏:肝糖原,70~100g,维持血糖水平
一 ,糖 原 合 成
糖 代 谢 概 况 —— 5个途径
糖原
糖原 糖原 磷酸戊糖 合成 分解
核糖 途径
ATP
有氧氧化 H2O+CO2
+
葡萄糖 丙酮酸
NADPH+H+
乳酸
消化与吸收
糖异生途径 无氧 分解
淀粉 乳酸、氨基酸、甘油
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
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
葡萄糖
糖 酵 解 乳酸+少量ATP 有氧氧化 CO2+H2O+大量ATP 磷酸戊糖途径 5-磷酸核糖+NADPH
2. 低血糖的影响
血糖水平过低,会影响脑细胞的功能 ,从而出现 头晕、倦怠无力、心悸等症状 ,严重时出现昏迷,称为低血糖休克。
Thank you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磷酸二羟丙酮 3-磷酸甘油醛
糖 E1:己糖激酶
NAD+
酵 解
E2: 磷酸果糖激酶
的 E3: 丙酮酸激酶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谢 途
乳酸
3-磷酸甘油酸

NAD+ NADH+H+
2-磷酸甘油酸
ATP ADP
丙酮酸

生化第五章_生物化学糖与糖代谢知识总结

生化第五章_生物化学糖与糖代谢知识总结

糖与糖代谢糖类单糖二羟丙酮没有手性缩醛和缩酮反应酮糖和醛糖的互变所有的单糖都是还原性的呈色反应Molish反应糖类与非糖类Seliwanoff反应酮糖和醛糖间苯三酚反应戊糖和其他单糖寡糖多糖贮能多糖淀粉、糖原和右旋糖酐结构多糖纤维素、几丁质和肽聚糖糖酵解概述全部反应葡萄糖的磷酸化不可逆磷酸葡糖的异构化6-磷酸葡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磷酸果糖的磷酸化糖酵解的限速步骤、不可逆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由醛缩酶催化磷酸丙糖的异构化反应机制涉及烯二醇中间体产生4 ATP3-磷酸甘油醛的脱氢整个糖酵解途径唯一的一步氧化还原第一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从高能磷酸化合物合成ATP磷酸甘油酸的变位磷酸基团从 C-3转移到C-2PEP的形成甘油酸-2-磷酸转变成 PEP、由烯醇化酶催化第二步底物水平的磷酸化PEP转化成丙酮酸,同时产生 ATP、不可逆、产生两个ATPNADH和丙酮酸的去向有氧状态NADH的命运:NADH在呼吸链被彻底氧化成H2O并 产生更多的ATP。

丙酮酸的命运:丙酮酸经过线粒体内膜上丙酮酸运输 体与质子一起进入线粒体基质,被基质内的丙酮酸脱 氢酶系氧化成乙酰-Co A缺氧状态或无氧状态乳酸发酵酒精发酵生理意义糖酵解的调节磷酸戊糖途径概述全部反应氧化相非氧化相功能调节糖异生概述糖异生的底物(动物)丙酮酸, 乳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所有TCA循 环的中间物偶数脂肪酸不行因为偶数脂肪酸氧化只能产生乙酰CoA,而乙 酰CoA不能提供葡萄糖的净合成(奇数脂肪酸 可以)糖异生涉及的反应丙酮酸的羧化丙酮酸羧化酶催化,需要生物素(VB7)PEP的形成消耗GTP1,6 -二磷酸酶果糖的水解将 F-1,6-P水解成F-6-P6-磷酸葡糖的水解催化6-磷酸葡糖水解成葡萄糖生理功能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使用乙酸作为糖异生的前体,使得 它们能以乙酸作为唯一碳源调节糖异生调节与糖酵解调节是高度协调的糖原代谢糖原的分解糖原磷酸化酶、糖原脱支酶、磷酸葡糖异构酶脱支酶具有1,4→1,4-葡萄糖糖基转移酶活性糖原合成糖原代谢的调节三羧酸循环概述全部反应柠檬酸的合成不可逆反应,由柠檬酸合酶催化柠檬酸的异构化柠檬酸异构化成异柠檬酸异柠檬酸的脱氢异柠檬酸氧化脱羧产生α-酮戊二酸、不可逆α-酮戊二酸的氧化脱羧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不可逆)底物水平的磷酸化TCA循环唯一的一步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琥珀酸的脱氢产生FADH2富马酸的形成双键的水合草酰乙酸的再生依赖于NAD+-的氧化还原反应、第四次氧化还原反应、苹果酸脱氢酶TCA 循环总结TCA循环的功能乙醛酸循环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①①糖与糖代谢
§5.1 糖的生物学作用:上册P1 (1章)
糖类是细胞中非常重要一类物质,在几乎所有重要生理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①①糖的生物学作用:
①1①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动植物躯壳,如纤维素和甲壳素(昆虫和甲壳类动物
的外骨骼)。

①2①能源物质:贮存能源的糖类,如淀粉、糖原和葡萄糖。

①3①转变为其他物质(碳源物质):为合成其他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
肪酸等提供碳骨架。

①4①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大多数蛋白质是糖蛋白,如免疫球蛋白、激素、
毒素、凝集素、抗原以至酶和结构蛋白。

在糖蛋白中起信息分子作用的为糖链。

如B-型血外端的半乳糖用α-
半乳糖苷酶(来自海南产的咖啡豆中)切除掉,则B-抗原活性丧失,呈现O-型血的典型特征。

糖在几乎所有重要生理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生命开始,卵细胞受精、细胞凝集、胚胎形成,细胞的运转和粘附。

2.细胞间的相互识别,通讯与相互作用。

3.免疫保护(抗原与抗体),代谢调控(激素与受体),形态发生、发育,器
官的移植。

4.癌症发生与转移,衰老、病变等过程。

糖是生物体内重要信息物质,在细胞识别、信号传递与传导、免疫过程、细胞通讯和代谢调控中都扮演重要作用。

糖生物学已发展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①①糖的结构特点:
糖的分子结构比蛋白质和核酸复杂。

如葡萄糖有4个不对称碳原子,成环后C 又形成α、β两个异头体结构,葡萄糖同分异构体有25=32个。

结构复杂多样的糖1
分子成为携带生物信息的极好载体。

多肽与核酸携带信息仅依赖于其组成单体的种类、数量和连接顺序,而糖链携带信息除单体种类、数量和排列外还有分支结构和异头碳构型。

因此糖的聚合体单位重量携带的信息量比蛋白质和核酸大的多。

①①①糖工程:
糖工程即糖类药物的研究,包括药用寡糖及类似物的合成,糖蛋白及糖脂中糖的改性修饰,糖与蛋白的联结等内容。

糖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在极快发展,如“抗粘附”类寡糖药物的研究,其原理为细胞感染首先是入侵病原体表面的糖蛋白(粘附蛋白)识别正常人细胞表面的寡糖(配体),继而发生粘附作用。

若引入与寡糖结构(配体)相同或类似的游离寡糖,并使它们与病原体上的粘附蛋白结合即可避免病原体对细胞的感染,而成为“抗粘附”类寡糖药物,此类药物在与病原体的粘附蛋白结合后会被排出体外而防止感染。

如已开发出对付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可防治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已鉴定了与人体发炎过程及癌细胞转移密切相关的粘附蛋白E-Selectin中四糖的结构等。

糖工程研究内容首先进行天然产物(如粘附蛋白)的分离和纯化,然后进行微量寡糖的分析,确认结构,最后进行寡糖的合成,为此已发展了寡糖的液相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