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验操作规程汇总

合集下载

射线安全操作规程5篇

射线安全操作规程5篇

射线安全操作规程5篇1【第1篇】钢瓶x射线实时成象探伤安全操作规程一. *射线实时成象是一项新技术, 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知识和安全操作方法。

二. *射线实时成象系统由探伤责任人管理,由rt i级人员(或i级以上)人员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应对本套设备正常运转负责。

三. 每天开机前要检查设备安全状况。

四. *射线实时成象系统操作1.开机顺序:稳压电源开关→控制台电源开关→水冷开关→铅门开关。

2.将带有识别标记的钢瓶放在转盘上,人员设离,关闭铅门。

3.准备就绪后按“预调”开关,将电流、电压预调到工艺上规定的值。

4.按“高压”开关,“高压”红灯亮表示探伤开始。

5.钢瓶转一周后,关闭高压,探伤停止。

6.检测完毕后,让循环冷却水箱继续工作十分钟后关机,然后关闭电源。

7.探伤机停止工作超过24小时,重新工作前要对探伤机进行训机。

五.计算机图象系统操作开机操作: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顺序输入计算机。

六.钢瓶检测1.钢瓶环缝探伤分“普查”和“摄像”两种方式。

2.“普查”:按大于抽查比例对钢瓶焊缝进行普查。

3.“摄像”:严格按gb5842-1996标准规定的抽查比例进行摄像检测,图象应记录保存。

4.“摄像”应在钢瓶静止状态下进行,每次摄像完毕,钢瓶自动旋转24度,然后再次静止摄像。

5.摄像后,图象资料保存在计算机硬盘内。

七.图象评定1.图象的评定由rt ii级人员进行评定。

2.图象评定在图象评定专用计算机上进行。

3.严格按gb17925-1999标准进行评定。

4.打印探伤报告,评定人员在报告上签名桷认,探伤报告应妥善保存。

5.评定后的图象资料应备份到磁带或光盘上。

八.管理1.*射线实时成象系统的日常工作由探伤责任人负责管理,如有较大音量问题应请示有关人员。

2.应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并对设备保养负责。

3.故障应及时请有关人员修理并报告有关人员。

4.不得使用或拷贝与工作无关的其他软件和软盘,以防“病毒感染”。

5.未经同意专用计算机不作它用。

辐射仪、射线检测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辐射仪、射线检测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辐射仪、射线检测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前言为了保障辐射仪、射线检测仪设备的安全性,在操作这些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使用。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辐射仪、射线检测仪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供操作人员参考使用。

2、设备安全维护及检测2.1 设备安全维护1.在使用设备前,必须仔细查看设备内部,确认设备无任何异常情况。

2.设备每天都需要进行外部和内部的清洁工作,当设备内部发现灰尘堆积或异物时,应该及时清理或上报以进行清理。

3.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能受到振动、撞击或摩擦的影响,避免设备受损。

4.设备存放时,应该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免强烈光照的地方,禁止堆放杂物。

2.2 设备安全检测1.设备在使用之前,需要将设备每个部分进行安全检测,以确保设备无异常。

2.定期检查设备的重要功能模块,如探头、接线等是否正常,如果有异常需要及时维修或更换。

3.对使用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必须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3、操作规程3.1操作前准备1.操作人员需要进行辐射安全教育及培训,并接受必要的操作指导。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

3.在操作后台设备之前,操作人员要确认所需操作的设备型号、型号规格、操作时间、操作范围和安全规程,只有在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操作。

4.需要将监护装置的检测指标进行设置,进行辐射剂量的监护,以确保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5.操作人员应该将设备的安全资料、操作手册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便查阅。

3.2 操作过程1.在操作设备时,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不能进行其他无关操作或交谈,以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差错。

2.操作前,应该先检查并确认探头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是否适当,以及探头与被测物之间的角度是否正确。

3.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执行,并根据设备提示进行操作,不能随意更改操作参数。

4.在操作过程中,如果设备发生异常情况(比如传感器掉失、数据丢失或数据不准确等),操作人员应该立即停用设备,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1.0目的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就是指导射线检验人员正确的进行检验工作,规则中包括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及射线的技术参数选定、现场检验步骤、射线安全防护、暗室cv处理以及最终的底片评定等内容。

2.0 射线检验范围射线检验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如焊接件、铸、锻件)、非金属材料及组合件等内部质量的检验。

本规程规定2-100mm母材厚度钢熔化对接接头焊缝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方法。

3.0 人员资格从事射线检验的人员应持有ABS、中国船检、DNV或其他机构颁发的射线检验二级资格有效证书。

4.0 管理职责4.1 设备管理责任为了正确使用和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顺利完成射线检验工作,设备应有专人管理负责,设备的进出有登记,领取设备,必须有管理人员签字,同时还要有安全员签字。

设备在运输及现场运作过程中,应有工作主管负责。

设备发生事故,应填写在运转记录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4.2 射线现场作业管理者职责现场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由主管负责统一指挥,其对安全、工作质量负责。

4.3 暗室的管理职责暗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自动洗片机操作规程操作,随时注意自动洗片机的运转情况,严格调试控制显、定影温度和烘干温度,检查显、定影的补充情况,以及辊子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随时停机检查处理。

手工冲片装置等应精心使用和保管显、定影的化学药品,按规定必须要有质量合格证明,应按规定的比例和顺序配制显、定影液。

胶片不应大量存放暗室,应随用随领,以防变质。

暗室红灯应调整适当的亮速,以防底片产生附加灰雾度。

4.4 评片职责具有II级及以上资格的检验人员才能评片,评片人应在了解射线照相操作人员所提供的实际操作情况及参考图纸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底片评定,然后签发射线报告,评片人员应对评定的底片和报告负有责任。

评片报告、档案资料应按年、月,按一定的编排顺序装订成册归入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一般底片和档案资料报告等技术文件存期为5年,压力容器方面的底片和技术文件资料为7年。

射线探伤操作规程

射线探伤操作规程

射线探伤操作规程射线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材料中的缺陷和不均匀性。

为了确保射线探伤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针对射线探伤操作的规程,包含以下内容:一、操作人员准备1.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

2. 操作人员应了解使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操作人员应熟悉射线探伤的安全事项和相关规定。

二、设备检测准备1. 确保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的电源正常,并进行仔细检查。

2. 确保辐射源和探测器的定位准确,校准仪器的最大放射量。

3. 检查所有连接线路,确保电缆连接可靠。

4. 确认所有防护装置完好,如铅衣、铅饰等。

三、现场安全措施1. 射线探伤应在封闭的探伤室或适当的封闭区域进行。

2. 在禁止入内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警示牌。

3. 提供安全标志和紧急停止措施。

四、操作流程1. 确认探测区域,根据需要设置探测角度和方向。

2. 根据探测要求选择合适的管道和辐射源,并进行连接。

3. 严格依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射线发生器和探测器正常工作。

4. 按照设备规定的辐射源使用时间进行操作,注意时间控制。

5. 操作人员远离辐射源,通过监控设备观察探测结果。

6. 根据探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记录并报告缺陷和异常情况。

五、辐射防护1. 操作人员应戴上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设置辐射防护区域,确保所有人员和设备都不会接触到辐射区域。

3. 根据辐射值确定防护措施,并在必要时增加辐射防护装置。

六、设备维护1. 每次操作后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电源、电缆、探测器等。

2.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如更换电池、校准辐射源等。

3. 记录设备维护和修理的日期和细节,保持设备运行记录。

七、事故应急处理1. 在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操作,并保护好现场,防止进一步事故发生。

2. 立即报告事故,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和支持。

3. 根据事故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积极参与救援工作。

X射线检验操作规程0.

X射线检验操作规程0.

X 射线机安全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 X 射线检验操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 X 射线的安全操作。

3、项目及要求 :
3.1 操作人员应熟悉 X 射线机的性能,掌握操作知识,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操作 X 射线机,否则不得单独操作。

3.2 检验项目的负责人应认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RT 循环单。

3.3 X射线机存放处的周围必须干燥,搬运或安放时应避免强烈振动。

3.4 X射线机外接 220V 电源,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连接或拆除电缆时,应先切断电源。

3.5 X射线机应定期检查和试验。

X 射线机在第一次使用或停用较长时间再启用时,必须按规定进行一次射线机的训练。

3.6 夏季 X 射线机应避免在阳光下使用。

3.7在检验区域的周围设围栏、警告牌,必要位置设专人监护,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3.8操作过程中发现仪器有异常现象,立即停止使用,报告负责人处理,不得擅自打开检查。

3.9在检(试验位置拿取暗盒时,应切断控制箱电源 ,以防误操作。

3.10检(试验人员接受照射的最大允许剂量不得超过 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的规定。

3.11现场检(试验人员必须穿绝缘鞋。

无“铅房”防护时,检(试验人员应配备报警器,穿防护服及配戴剂量仪。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汇总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汇总

特种设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汇总一、引言特种设备的射线检测是保障设备质量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特种设备射线检测技术不断进步和更新,为了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对相关标准进行修订是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各类特种设备射线检测工作,适用于国内各大型厂家、检验机构、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特种设备射线检测工作。

三、技术要求1.进行射线检测的设备和仪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

2.人员要求: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3.检测条件: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射线检测的相关要求,包括温度、湿度、辐射防护等。

4.辐射源:选择合适的辐射源,并确保辐射源的质量和性能稳定。

5.辐射剂量:对被检测物进行射线照射时,应保持适当的辐射剂量,以防止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健康。

四、工艺流程1.前期准备:包括设备检查和校准、人员培训和装备准备等。

2.检测准备:包括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区域划定、辐射源准备等。

3.检测操作:按照检测方案进行操作,包括设备调试、选择合适的辐射源和滤波器、确定辐射剂量等。

4.数据记录: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标注相关信息,如设备型号、检测日期、操作人员等。

5.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判断设备是否合格,发现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等。

6.结束工作:包括设备清理和消毒、辐射源归位和封存等。

五、安全防护措施1.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防护标准的辐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

2.工作区域应设置辐射警示标志,并确保进入工作区域人员的辐射剂量不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

3.辐射源应放置在防护容器或固定设备中,以防止辐射源外泄。

4.在射线照射过程中,必须保持设备的稳定性,禁止任何非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六、质量控制1.射线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2.检测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x射线操作规程

x射线操作规程

x射线操作规程
《X射线操作规程》
一、前言
X射线是一种高能辐射,具有穿透力强,可以用于医疗、工业和科研领域。

在使用X射线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规程旨在规范X射线设备的使
用和管理,保障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二、操作规程
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X射线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关的
操作证书。

2. 在使用X射线设备时,必须穿戴防护用具,如铅胸衣、铅
手套等。

3. 在设备运行之前,必须进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4. 在操作X射线设备时,必须保持设备的正常通风,避免辐
射外泄。

5.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并禁止随意更改设备的参数。

6. 在实验或检测中,必须遵循X射线设备的操作程序,严格
控制辐射的时间和强度。

7. 操作完毕后,必须将X射线设备关机,并进行必要的安全
措施和消毒。

8. 在X射线设备故障时,必须及时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直到设备正常工作为止。

9. X射线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结果分析
严格按照《X射线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管理,可以有效保障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减少X射线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同时,也可以确保X射线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论
《X射线操作规程》是X射线设备操作和管理的指南和规范,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X射线设备的安
全使用,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放射科操作规程完整

放射科操作规程完整

放射科操作规程一、开机前巡查机房、控制室、电源很有等,做好准备工作;开启通风设备,保持机房内良好的通风。

二、正确佩带个人剂量计。

三、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做好登记。

四、选择适宜工作条件实施投照。

透视时,必须做好充分的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的原则下,应尽可能使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小照射野、间歇式曝光”进行操作;在摄影时,根据不同的管电压更换附加铝过滤板,将照射野限制在实际需要的范围内,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在屏蔽室内进行曝光。

五、对患者进行检查时,非投照部位进行屏蔽防护,其他人员不应留在机房内,如确需陪伴,均应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六、根据放射影像专业知识及有关标准,做出临床诊断,出具诊断结果报告单。

七、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放射诊断设备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在查明原因,设备恢复正常后方可从新工作,并将故障和维修情况登记备查。

岗位职责一、放射医、技师应熟悉并遵守国家有关放射诊疗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自身及有关人群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二、爱护放射诊疗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湿度,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各种仪器设备及附属用品使用完毕后必须归还原位。

三、放射医、技师应熟悉放射诊疗设备的性能及各部件的使用方法,业务技能熟练。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擅自更改设备的性能参数,避免工作的随意性。

四、进行放射诊疗操作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齐健康的影响。

扫描前仔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情及检查要求,合理选择胶片大小及投照条件,查对号码姓名,检查完后详细填写各有关项目,特检需记载造影剂名称,用量、反应及处理过程。

五、增强防护意识,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时,尽量使用小照射野,对换者敏感部位进行必要的防护。

六、对病人热情耐心,检查中随时注意病人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检查并及时处理;对陪护人员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和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七、爱护设备及室内设施,及时整理机房,清洁设备,保持室内整洁,下班前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射线检测仪操作规程

射线检测仪操作规程

A T-ZDS-25-2007
X射线检测仪操作规程
1、X射线检测仪工作现场必须设置警戒区域,操作时需有人监护,严
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现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辐射。

2、X射线检测仪必须接有可靠的地线,接地时应单独接地,不能连接
在钢架结构物或电焊机的共同接地端上。

3、X射线检测仪不能与电焊机及其他动力设备用同一电源,电源电缆
一端应使用插头、插座连接,不应将裸线直接挂在电源盘上。

4、X射线发生期间不得切断电源,在插入或拔出电缆类时,一定要在
切断电源后进行。

要注意插座类不要受潮或在其中混入垃圾、泥砂等。

5、控制箱应放置在水分、灰尘等不易进入通风口的地方,不得在受潮
状态下使用。

6、X射线发生前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应检查控制箱和发生器的冷却
风扇是否在运转。

在控制箱、发生器的冷却风扇以及通风口附近,请不要放置妨碍通风的东西。

7、在夏季使用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控制箱和发生器置于烈日下,应在背
阳光的地方使用。

8、X射线检测仪在每天使用后或短时间使用后停止一段时间然后再使
用时,应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方法进行训机。

9、X射线检测仪以间歇方式工作,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为1:1。

10、X射线检测仪在使用和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使控制箱和发生
器受到冲击和碰撞。

11、X射线检测仪长时间不用时,应保证每月按规定的训练方法开机训
机一次。

- 120 -。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

射线检测操作指导书一、引言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利用射线在物体中的传播和吸收特性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缺陷和问题。

本操作指导书旨在提供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射线检测。

二、射线检测的原理射线检测主要基于射线在物体中的传播和吸收特性。

当射线通过物体时,会与物体中的缺陷和密度不一致处发生散射和吸收,从而生成射线照片或图像。

通过分析这些照片或图像,可以判断物体中的缺陷和问题。

三、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工具1. 射线源:射线检测一般使用X射线或γ射线作为射线源。

操作人员在使用射线源前,必须熟悉射线的性质和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 检测设备:常用的射线检测设备包括射线产生器、探测器和图像处理系统。

这些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和维护,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

3. 辅助工具:射线检测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标记铅笔、尺子、支撑物等。

四、射线检测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定检测对象和目标:在进行射线检测前,必须明确要检测的对象和目标,以便针对不同的物体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

b. 设定射线源和检测器的参数:根据所检测的物体和缺陷类型,设定合适的射线源和检测器的参数,包括射线能量、曝光时间等。

c. 配置辅助工具和防护设备:将所需的辅助工具和防护设备准备齐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射线源放置和曝光a. 将射线源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根据所检测的物体形状和缺陷位置,将射线源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确保射线能够覆盖到物体的整个区域。

b. 设置曝光参数:根据物体的特点和缺陷的大小,设定合适的曝光参数,确保射线能够透射或散射足够的辐射量。

c. 进行曝光:根据设定的曝光参数,启动射线源进行曝光,然后立即将射线源关闭。

3. 图像获取和处理a. 确保检测器的正常工作:在进行图像获取前,首先需要确保检测器正常工作,检查其连接是否稳固,并确保其能够正常接收和传输射线信息。

b. 获取图像:将检测器置于所需要的位置,并进行图像获取操作,确保图像清晰、准确。

射线照相检验设备与器材操作规范

射线照相检验设备与器材操作规范

射线照相检验设备与器材操作规范1. 操作前的准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持有合格的操作证书;将射线照相检验设备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确保设备稳固;检查射线照相检验设备的电源线、射线源和探测器是否完好,确认无损坏或松动情况;戴上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铅衣、护目镜等。

2. 设备操作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射线照相检验设备;在操作之前,必须确保射线照相检验设备和周围区域内没有人员,以免造成辐射伤害;将被检测物品放置在适当位置,并确保它们不会移动或滑动;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操作,启动射线源进行检测,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远离设备辐射范围,并且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在检测结束后,关闭射线源并将设备恢复到安全状态。

3. 安全防护操作人员必须根据设备说明书和安全规定佩戴合格的防护装备;检测现场必须有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并且设备周围需设置限制区域;定期对射线照相检验设备和相关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始终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

4. 灾害处理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或人员受伤,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应急措施包括立即停止操作、通知相关管理人员,对受伤者进行急救处理,并进行事故报告。

5. 培训与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射线照相检验设备操作培训和安全意识培训;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并保存相关的记录。

射线照相检验设备属于高风险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检测要求,加强安全意识,确保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射线照相检验设备在工业领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广泛应用于钢铁制品、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铸造等行业,用于检测焊缝、结构缺陷、表面质量等。

但射线照相检验设备的操作需要特别小心和谨慎,因为射线辐射对人体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保障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以下将深入探讨射线照相检验设备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放射性检测操作规程

放射性检测操作规程

放射性检测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放射性检测工作,确保操作流程安全、准确、高效。

二、操作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放射性检测的实验室及相关人员。

三、操作流程3.1 实验前准备1.检查实验室内的辐射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如铅墙壁、铅玻璃窗等;2.确认实验室内的紫外灯和排气设施是否正常工作;3.校准和检查放射性测量设备和仪器,并保证其准确性;4.准备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3.2 样品准备1.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样品,并将其制备成适当的形式,如溶液、粉末等;2.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浸泡、过滤、稀释等;3.根据实验要求,标记好样品的信息,如样品编号、浓度等。

3.3 放射性检测操作1.将待检样品放置于放射性测量设备中,确保样品与探测器接触良好,并尽量保持放射性源到探测器的距离稳定;2.打开放射性测量仪器,根据设备的操作手册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和参数;3.等待放射性测量仪器完成稳定性检测,取得可靠、稳定的背景辐射计数;4.启动样品测量程序,记录测量时间,确保足够长的测量时间以提高测量准确度;5.测量完成后,关闭测量仪器,记录测量结果并存储相关数据;6.对放射性测量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

3.4 实验后处理1.根据实验需求,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计算,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图表;2.将测量结果及相关数据归档,并按照实验室内相关规定保存一定的时间;3.对实验室内的所有废弃物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4.定期对放射性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实验室内相关规定进行辐射防护;2.禁止在无辐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放射性检测实验;3.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食、饮、吸烟等,以避免污染食品和人员;4.尽量减少辐射源及放射性样品的接触时间,降低辐射剂量;5.对实验室内的辐射源和放射性样品进行正确的封存和存储,避免外泄;6.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辐射源的存在。

X光无损检测操作规程

X光无损检测操作规程

X光无损检测操作规程X光无损检测是一种利用X射线照射材料并通过检测器接收和分析所产生的X射线图像来判断材料内部结构和缺陷情况的方法。

在进行X光无损检测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以下操作规程:1. 安全防护措施:a.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以避免X射线对眼睛和皮肤的伤害。

b.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并确保身上没有任何金属物品。

c. 在操作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并确保只有被授权的人员能够接近。

2. 设备准备:a. 确保X射线机的电源和冷却系统正常运行,并处于适当的工作状态。

b. 校准X射线机,并确保其工作参数符合要求。

c. 检查设备连接是否牢固,所有控制按钮是否正常操作。

3. 样品准备:a. 确认待检测样品与X射线机相匹配,确保样品材质与射线能量的兼容性。

b. 清洁样品以确保X射线的透射质量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c. 将待检测样品固定在检测台上,并确保其与X射线机的几何相对位置正确。

4. 操作流程:a. 打开X射线机并进行预热,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设备稳定工作。

b. 设置X射线机的工作参数,如电流、电压和曝光时间等,根据待检测样品的要求进行调整。

c. 调整检测器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能够获取到最佳的X射线图像。

d. 通过控制台启动X射线机的曝光,然后等待图像显示。

e. 根据X射线图像的显示结果,分析和判断样品的内部结构和缺陷情况。

f. 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5. 操作注意事项:a. 在操作过程中,不要随意接触设备和样品,以免受到辐射的伤害。

b. 避免在没有人员的情况下单独操作X射线机,以防止意外发生。

c. 在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X射线机,并将样品和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

6. 操作技能培训:a. 所有参与X光无损检测操作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b.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严格遵守以上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保证X光无损检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高对材料内部结构和缺陷的检测能力。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 引言射线检测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质量检测中。

本文档旨在规范射线检测工艺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测设备准备在进行射线检测之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 射线发生器:用于产生射线源,并具备设置射线强度和射线方向的功能。

- 检测介质:根据被检测材料的特性选择适当的介质,常用的有液态或固态感光物质。

- 显影设备:用于显影感光物质中的曝光图像,可使用显影液或显影机等设备。

3. 检测工艺步骤3.1 准备工作•根据被检测物体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射线源,将其安装在射线发生器上。

•准备好所需的检测介质,并将其涂覆在被检测物体表面。

•将已涂覆介质的被检测物体放置在检测台上,并调整合适的角度和位置。

3.2 检测操作•打开射线发生器的电源,并设置合适的射线强度和射线方向。

•开始射线照射,并确保照射时间符合要求。

•照射完毕后,关闭射线发生器的电源。

3.3 显影处理•将显影设备准备好,并根据检测介质的要求进行显影处理。

•将显影液涂覆在已曝光介质上,然后进行显影时间的控制。

•完成显影处理后,将感光介质进行冲洗,以去除外部的显影液。

•将感光介质进行干燥处理,可以使用空气或设备进行干燥。

3.4 结果评定•检查显影图像,并与标准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标准要求,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判断被检测物体是否合格。

•记录评定结果和相关数据,以备后续参考和分析。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射线检测时,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安全事项: - 在操作过程中,确保射线发生器和检测设备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

- 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远离射线源的照射范围。

- 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以防止射线伤害。

- 尽量选择低辐射的射线源,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5. 总结本文档介绍了射线检测工艺的规范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射线检测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工艺的安全性。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1. 引言射线检验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材料和构件的内部缺陷。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射线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检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和一致性。

2. 目的该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确保射线检验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3. 适用范围该操作规程适用于射线检验的所有方面,包括设备准备、操作程序、安全注意事项等。

4. 设备准备4.1 射线源的准备•根据待检材料或构件的特性和射线检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射线源。

•确保射线源的辐射强度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辐射监测和校准。

4.2 辐射防护设备的准备•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适当的辐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确保工作区域的辐射防护措施完备,包括辐射屏障、辐射预警标识等。

4.3 检测设备的准备•确保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根据待检材料或构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参数。

5. 操作程序5.1 前期准备•确定待检材料或构件的相关信息,包括材料类型、尺寸规格等。

•准备检验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5.2 检验步骤•将待检材料或构件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使其与射线源垂直。

•使用射线源进行照射,并在检测设备上观察和记录检测结果。

5.3 数据处理•对每个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和判定,确定是否存在缺陷。

•将检测数据整理并记录在检验记录表格中。

6.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射线检验操作时,严格遵循辐射防护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在射线检验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区域。

•在射线源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其妥善存放,以防止意外泄漏。

7. 结束语射线检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射线检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该规程,并不断加强对射线检验操作的培训和学习,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射线检测 操作流程

射线检测 操作流程

射线检测操作流程
射线检测操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 准备阶段:接收检测任务,了解焊接方法、材质和厚度等信息,购买或确认底片状态,并核实存储条件和有效期。

2. 设备准备:检查射线检测设备完好,包括X射线机、胶片、防护用品等,确保符合安全规定。

3. 现场准备:清理焊缝区域,确保无杂物干扰,按规定放置引弧板,标记焊工钢印,并记录施焊信息。

4. 检测实施:布置射线源和胶片,对焊缝进行透照,遵循低湿环境要求,并对每张底片进行初步评价。

5. 底片处理:底片曝光后按规定程序冲洗、判读,确定是否有裂纹、夹杂等缺陷,并分级评判。

6. 检测结果:记录并汇总检测数据,填写无损检测报告,合格产品移交生产部门,不合格产品进行复检或补救处理。

7. 安全防护: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辐射防护规程,确保人员安全,检测结束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和设备回收。

射线检测装置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射线检测装置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射线检测装置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射线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能源行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在使用射线检测装置时,必须要注意安全操作和保养,特别是涉及到辐射危险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射线检测装置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在进行射线检测之前,必须先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了解被检测物体的特性和要求;•熟悉装置的相关技术参数;•根据安全操作规程检查设备和工具;•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确定辐射危险区域。

二、装置的正确使用1.启动射线检测装置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检查所有的电缆是否牢固,以及是否存在裂纹或磨损等情况。

2.在启动设备之前,必须清除所有的可燃材料、易燃气体,并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危险物品。

3.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并严格遵守射线检测的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靠近设备运转区域。

4.当射线检测装置工作时,必须遵守施工图和其他规定,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设备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在检测过程中,必须对辐射情况进行测量,确保安全范围内没有超出辐射限制。

若超出辐射限制范围,则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证集体和个人的安全。

三、装置的正确关闭在使用射线检测装置结束后,必须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正确关闭:1.停止设备运转。

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关闭控制盒上的主开关。

2.在设备关闭前,必须清洁设备的工作表面,并用防护覆膜覆盖射线源。

3.在关闭设备后,必须检查与设备相关的各项物品和设施(如电缆、传感器、支架等),确保所有都归位整齐,并符合使用规范。

4.在关闭设备后,必须对辐射范围进行测量,确保设备已完全关闭,并确认处在安全状态。

四、设备保养规程设备保养是整个操作流程不可缺少的部分,其目的是确保射线检测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避免因长期使用造成的故障和损坏。

1.射线源的替换和使用时间的监测:射线源要根据设备厂家的规定进行替换,周期一般为1-3年。

射线检测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射线检测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射线检测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射线检测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无损检测。

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者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射线检测设备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确定辐射防护措施在进行射线检测前,必须先进行辐射防护措施的确定。

应根据辐射源的型号、辐射源活度、射线能量、工作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等因素,确定辐射防护措施,如在操作区域设置固定的标志牌,以防止非工作人员误进入。

2. 保持设备完好无损设备在运行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设备完好无损。

在操作之前,要检查设备的各项部件是否正常,如操作手柄、控制器、辐射源等。

如果设备发现了异常,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使用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是保证个体安全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射线检测时,要佩戴完整的防护服,并使用适当的防护手套、鞋子、眼镜和头盔等,以减少对身体的辐射。

4. 保持操作区域整洁操作区域要保持整洁,且没有易燃物品,杂物要放在合适的位置。

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操作区域,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5. 控制操作时间和距离操作时间和距离是避免辐射的关键因素。

操作时要控制辐射源的辐射时间和距离,缩短操作时间,扩大操作距离,降低辐射剂量。

6. 避免操作失误操作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尽量避免操作失误,如误触强制关机按钮、操纵杆等造成误伤的情况。

保养规程1. 定期检查设备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很大的作用。

定期检查会发现一些潜在的故障或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零部件,防止事故的发生。

2. 擦洗设备表面设备表面会因为操作时受到辐射而有一定的污染,因此我们要定期擦洗设备的表面,让设备始终保持洁净。

使用擦洗设备表面的材料要使用合适的清洗剂,不要使用含有酸或碱的清洗液。

3. 定期更换辐射源辐射源是射线检测设备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影响着检测效果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线检验操作规程1.0目的制定本规程的目的就是指导射线检验人员正确的进行检验工作,规则中包括射线检测设备和器材及射线的技术参数选定、现场检验步骤、射线安全防护、暗室cv处理以及最终的底片评定等内容。

2.0 射线检验范围射线检验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如焊接件、铸、锻件)、非金属材料及组合件等内部质量的检验。

本规程规定2-100mm母材厚度钢熔化对接接头焊缝的X射线和γ射线照相方法。

3.0 人员资格从事射线检验的人员应持有ABS、中国船检、DNV或其他机构颁发的射线检验二级资格有效证书。

4.0 管理职责4.1 设备管理责任为了正确使用和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顺利完成射线检验工作,设备应有专人管理负责,设备的进出有登记,领取设备,必须有管理人员签字,同时还要有安全员签字。

设备在运输及现场运作过程中,应有工作主管负责。

设备发生事故,应填写在运转记录中,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4.2 射线现场作业管理者职责现场从事射线作业的人员,由主管负责统一指挥,其对安全、工作质量负责。

4.3 暗室的管理职责暗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自动洗片机操作规程操作,随时注意自动洗片机的运转情况,严格调试控制显、定影温度和烘干温度,检查显、定影的补充情况,以及辊子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应随时停机检查处理。

手工冲片装置等应精心使用和保管显、定影的化学药品,按规定必须要有质量合格证明,应按规定的比例和顺序配制显、定影液。

胶片不应大量存放暗室,应随用随领,以防变质。

暗室红灯应调整适当的亮速,以防底片产生附加灰雾度。

4.4 评片职责具有II级及以上资格的检验人员才能评片,评片人应在了解射线照相操作人员所提供的实际操作情况及参考图纸和原始记录的基础上,进行底片评定,然后签发射线报告,评片人员应对评定的底片和报告负有责任。

评片报告、档案资料应按年、月,按一定的编排顺序装订成册归入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一般底片和档案资料报告等技术文件存期为5年,压力容器方面的底片和技术文件资料为7年。

5.0 工艺规程5.1 射线检验设备和器材5.1.1 X射线机可选用X射线机表1所示表1注:按用途划分:①定向X射线机:其机头产生的X射线发射方向为40°左右的圆锥筒,一般用于定向单张摄片。

②周向X射线机:这种X射线机产生的X射线束是360°方向辐射,主要用于大口径管子和容器环形焊缝摄片。

5.1.2γ射线机根据我们单位生产情况,选用的是Ir192γ射线,如表2所示(包括常用的特性参数)。

表25.1.3阶梯标准黑度片及黑度计黑度计用于检测底片评定区的黑度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的一种仪器。

黑度计必须经过鉴定,日常工作中也应用标准黑度片来进行校正。

阶梯标准黑度片应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5.1.4剂量仪用于测量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保证人身安全。

5.1.5胶片一般采用的胶片有以下几种。

表3所示表35.1.6增感屏增感屏分为三种:金属增感屏、荧光增感屏及荧光金属增感屏。

应根据采用的胶片类型、工件厚度、材料、射线源的能量及像质要求等因素选用不同的增感屏。

一般标准中规定不允许使用荧光增感屏。

所以我们推荐使用铅箔增感屏,铅箔屏的厚度应随射线能量的升高而增加。

如表4所示表45.1.7金属丝型像质计像质计是用来检查和评价射线底片影像质量的工具。

又称为图像质量指示器、像质指示器、透度计。

金属丝型像质计按金属丝型直径变化规律,分成等差系列的像质计和等比系列像质计.国内常用等比系列的像质计,目前国内采用按16种不同金属丝直径分成三组编号:a.G B规定的系列像质计,如表5所示金属丝像质计的线号与线径mm 表5b.AWS D1.1和ASME标准中规定的金属丝像质计如表6所示:线型像质计尺寸表65.1.8标记物品检验中必备的标记:铅字、油性笔、标尺等。

5.2射线检验参数5.2.1主要参数射线检验的主要参数有焦距、射线能量和曝光量、照相灵敏度、底片黑度。

I.焦距从射线源至胶片的距离称为焦距。

焦距对影像的不清晰度有很大的影响。

当射线源焦点的尺寸及工件厚度一定时,焦距越大,则几何不清晰度越小,影像的清晰度越好。

根据工件射线检验要求的质量等级,对几何不清晰度有具体规定。

如ASME标准中规定如表7所示意Ug的最大值表7级Ug小于等于0.2mm,乙级Ug小于等于0.4mm(T≤50mm),因此在实际检验时,应按规定求出最小焦距。

其关系式如下:F=b(1+d/Ug) 如图1所示:图1II.射线穿透力对于X射线来说,穿透力取决于管电压。

管电压越高则射线的质越硬,在试件中的衰减系数越小时,穿透厚度就越大,X射线的管电压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因此用X射线对试件照相,射线能量有多种选择。

而对γ射线来说,穿透力取决于放射源种类,而对于γ射发出的能量不可改变,而且高能量射线,透照薄工件时会出现灵敏度下降的情况,X射线也存在过高能量对照相灵敏度有不利影响,所以除了穿透力还要考虑灵敏度。

在满足透照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能量,长一些时间以获取更佳的对比度和灵敏度。

而γ射线的能量对某一种γ源(Ir192)来说是一个固定能量,要想达到相对好一些的对比度和灵敏度,可以用别的选择方法进行补偿,如可通过选择较细颗粒度的胶片来加以改善等措施。

表8列出了X、γ射线透照厚度最佳数据表8III.曝光量射线在时间t内的照射量为曝光量。

为了使射线底片达到标准规定的黑度范围,必须选择合适的曝光量。

X射线检验中,曝光量E的计算如下:E=i•t i--X射线管电流(毫安)t--曝光时间(分)γ射线检验中,曝光量可定义为:Z=A•t A--射线源放射性活度(居里)由于放射性活度是随着放射源的衰变不断的减小,无法进行人工控制,只能通过改变曝光时间t来满足曝光量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X光照像是根据工件的材质与厚度来选取射线的能量、曝光量以及焦距等工艺参数,一般是通过查曝光曲线来确定的。

曝光曲线是表示工件(材质、厚度)与工艺规范(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距、暗室处理条件等)之间相关的关系曲线,但通常只选择工件厚度、管电压和曝光量作为可变参数,其他条件必须相对固定。

曝光曲线必须通过试验制作,且每台X射线机的曝光曲线各不相同,不能通用。

IV.曝光曲线的制作曝光曲线是在机型、胶片、增感屏、暗室处理、焦距等条件一定的前提下进行制作,如:固定KV值,改变毫安分固定毫安分,改变KV值,透照由不同厚度组成的钢质阶梯试块,按照给定冲洗条件冲洗底片。

根据底片黑度画毫安分、KV和厚度三者之间关系曲线。

所使用的阶梯试块尺寸不能太小,其最小尺寸也应为阶梯厚度的5倍。

在实验中,阶梯试块的尺寸还应大于胶片尺寸,否则要四周适当遮盖好,以防散射线影响梯度片,在梯度片上测其黑度时应在一图2 阶梯试块a.制作D-T曲线(黑度--板厚曲线)采用较小曝光量,用不同管电压拍摄阶梯试块,获得第一组底片;再在用较大曝光量及不同管电压拍摄阶梯试块,获得第二组底片,用黑度计测定获得透照厚度与对应黑度的两组数据,填写在表9中。

曝光曲线制作数据表表9注:表9中按自动洗片机的条件进行的,如果是手洗的情况,表中还相应的添上显、定影温度和时间等。

例如:一、设备:250EGS2 X射线机二、选择两组曝光条件1.较小曝光量E=2mA•min(5mAX0.4min)①150KV②170KV③190KV④210KV⑤230KV2.较大曝光量E=50mA•min(5mA X 10min)①150KV②170KV③190KV④210KV⑤230KV三、胶片FJ100#四、焦距选择F=600mm五、灵敏度确定按阶梯试块厚度确定六、测定各组某厚度相对应的黑度值按以上条件试验出的数据填在表9中,并根据表9中的数据制作D-T曲线,如图3所示:(只列出了150KV、170KV曝光曲线,其他KV值步骤一样)b.制作E-T曲线(曝光量--板厚关系曲线)选定--基准黑度如D=2.0从图3的两张D-T曲线图中分别查出某一管电压下对应于该2.0黑度下的透照厚度值.在Z-T图上标出两点,并以直线连接即得该管电压的曝光曲线,以此类推,如图4所示:,可按照焦距平方反比的定律将曝光曲线上查得的曝光量进行折算,折算公式如下:E1 E2=F12 F22E1--曝光曲线上查得的曝光量F1--制作曝光曲线时的焦距E2--选用F2焦距时的曝光量F2--实际检验中的焦距Ⅴ.照相灵敏度评价射线照相最重要的指标是射线照相灵敏度.它是指在射线底片上可以观察到的最小缺陷尺寸(或最细透度丝直径).灵敏度有绝对和相对之分,在射线照相底片上所能发现的沿射线穿透方向上的最小缺陷尺寸称为绝对灵敏度而最小缺陷尺寸与射线透照厚度的百分比称为相对灵敏度.相对灵敏度的表示法:dK= X 100%tK--相对灵敏度d--底片上所发现的最细金属丝直径mmt--工件被检部位的透照厚度mmⅥ.底片黑度D黑度D是照射光强与穿透底片的透照光强之比的常用对数值,即:L0D = LgLL0--照射光强L--透照光强黑度是射线照射影像质量的基础,即使底片显示的像质剂灵敏度很高,但黑度不够或过高也有难于检出的缺陷,所以黑度对底片影响很大,一般标准对黑度都有规定。

一般情况下黑度的接受范围如表10所示:表105.3射线的透照技术5.3.1单壁单影法一般应使射线束中心轴垂直于焊缝表面,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壁透照技术如图5所示:射线方向图5 对接焊缝透照示意图5.3.1.1平板对接焊缝5.3.2双壁单影法管形对接焊缝在不能进行单壁透照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方法。

外径D≤89mm的管,一般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

这种影像在底片大,缺陷影像变大。

偏心距太小又会使源侧焊缝与片侧焊缝重合,而不易分开。

所以偏心距要适当。

另外若T/D≤0.12,可相隔90º作两次透照,若T/D>0.12,宜相隔60º作三次透照。

但一定满足底片黑度,否则透照次数要更多。

T—管壁厚度mmD—管外径mm5.3.4双胶片技术对厚度差较大的工件,可以采用在一个暗袋里放两张胶片,同时透照的双胶片技术。

暗袋里放置的两张胶片一般应选用感光度不同的两种胶片,其中感光较大的胶片使用于透照厚度较大部位的观察评定,而感光度较小的胶片适用于透照厚度较小部位观察评定,另外一种观片方法是对黑度较小部位,将双片重达观察评定,对黑度较大部位,用单片观察评定。

5.4像质计(透度计)的摆放每张射线照片应清晰显示出线型像质计的图象,(除圆周曝光外)象质计的最少数量及位置满足要求。

5.4.1如果是单张片,焊缝长度等于或大于255mm的时候,线型像质计的摆放位置如图9所示:图10 射线透照有效长度小于255mm时透度计放置位置5.5底片标记底片上应有必要的标记,如号码、字母以便认别,标记内容如图11所示:①工程名称②节点号③片子号④曝光日期⑤板厚⑥焊工号⑦透度计⑧透照有效范围5.5.1识别标记和位置的放置应距焊缝10mm,所有标记必须清晰地反映在曝光的底片上,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遮盖受检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