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区建设,中心城区发展的引擎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34bc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a.png)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高铁片区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铁片区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发展引擎,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高铁片区实施方案,对于高铁片区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铁片区整体规划。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首先需要对整个片区进行全面规划。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片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片区的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同时,要充分借鉴国内外高铁片区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规划方案。
二、交通建设。
高铁片区的交通建设是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内容。
要充分利用高铁交通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优化片区内部的交通网络,打造便捷、快速的交通体系。
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衔接,促进片区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形成更加便利的交通环境。
三、产业发展。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还需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问题。
要结合片区的特点和优势产业,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引导和扶持优势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同时,要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和配套服务的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提升片区的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生态环境保护。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中,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要在片区建设和发展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障片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五、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还需要充分考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要以人为本,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升片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六、社会管理和治理。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中,社会管理和治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055169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7.png)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经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并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方面。
一、交通便利性的提升高铁的建设与运营使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利,大大缩短了距离,加快了人员流动。
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商务往来更加频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高铁在提供高速、可靠、便捷的交通方式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人口流入城市,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经济的发展高铁的建设为城市带来了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高铁沿线的城市通常会成为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商业投资和企业落户,从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高铁的建设也便利了货物运输,加强了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三、旅游业的繁荣高铁的快速速度和便利性使得旅行更加便捷,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高铁沿线的城市旅游。
城市通过发展旅游业,提升了城市形象,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高铁沿线的城市往往会建设丰富的旅游设施和景点,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四、人口分布的调整高铁的开通改变了人们的居住和工作方式,使得人口分布发生了调整。
高铁沿线的城市成为人们追求更好生活品质的选择,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
这种人口流动带来了人才的集聚,推动了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这也分流了一部分人口,减轻了大城市的人口压力,促进了区域均衡发展。
五、城市规划的变革高铁的建设要求城市进行规划和改造,以适应高铁的运营和发展。
这推动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升,从而实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高铁站点的建设往往要求城市进行交通、环境和住宅等设施的配套建设,使城市变得更加便利、宜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综上所述,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它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繁荣了旅游业,调整了人口分布,推动了城市的规划和发展。
高铁的快速发展将继续为城市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有责任积极应对,以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346c5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1.png)
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政策建议高铁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我国,高铁建设已经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其中,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阐述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高铁作为现代交通工具,能够快速连接各地。
其快速高效的特点,使不同区域之间的人员、物资、信息等得到更快更便捷的流动。
这不仅便于各地开展商业、文化等交流,也促进了跨地区的投资和合作。
因此,高铁的建设和使用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2、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和收入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例如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
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新建设的高铁线路会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同时,高铁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物资和服务,这些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也将受益于高铁的建设,从而增加了当地的收入。
3、促进交通沿线经济的提升高铁连接不同地区的经济圈,使更多的地区能够参与到快速发展的经济中来。
同时,高铁线路所经过的城市和地区,有可能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水平和软实力,吸引更多的人、资金和企业到该地区,从而达到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4、拓展区域旅游业高铁线路所连接的城市和地区的旅游景点能够更快地被游客发现和获取。
同时,高铁的快速、高效,也使区域旅游业更具吸引力。
随着高铁的建设和使用,区域旅游的业态不断丰富和提升,从而刺激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政策建议1、适应地方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各地在建设高铁时,应根据实际的地方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
同时,高铁建设也要依据“需求优先、规划先行”的原则,坚持目标导向。
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高铁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加强城市间的协同和配合高铁是连接不同城市间的交通工具。
在高铁的建设和运营中,各个城市应该加强协同,形成“组合拳”。
例如,建立起高铁线路沿线的产业合作区、旅游联盟等,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78dd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2.png)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高铁片区是指以高铁站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的一片区域。
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高铁片区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高铁片区,制定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
1. 提升高铁片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打造现代化、便捷、宜居的城市形象。
2. 加强高铁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3. 促进高铁片区产业结构优化,吸引更多优质产业落户。
4. 加强高铁片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三、实施方案。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对高铁站周边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完善高铁片区的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确保居民生活便利。
(3)建设高铁片区的绿化景观,打造宜居环境。
2. 优化产业结构。
(1)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优质产业落户高铁片区。
(2)支持高铁片区的创新创业,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
(3)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1)实施高铁片区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工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推动高铁片区的节能减排工作,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3)加强对高铁片区的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环境质量达标。
四、保障措施。
1. 建立健全高铁片区规划管理体系,加强对高铁片区的规划引导和管理监督。
2. 加大对高铁片区的资金投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
3. 加强对高铁片区的政策支持,为各项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支持。
4. 加强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高铁片区建设。
五、总结。
高铁片区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推动高铁片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努力,落实好各项措施,确保高铁片区实施方案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高铁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高铁中心站站前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议书
![高铁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高铁中心站站前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20a3fe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a.png)
后期维护和运营方案:制定详细的后期维护和运营方案,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提高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识别和评估
风险识别: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高铁中心站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客流和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 生活质量。
社会效益:高铁中心站的建设将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提高城市形象和竞争力,同时能够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
环境效益:高铁中心站的建设将减少汽车尾气和交通噪音等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 民的生活品质。
项目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团队组建
核心管理团 队:包括项 目经理、副 经理、总工 程师等,负 责项目整体 规划、决策
和执行
技术团队: 负责技术方 案设计、审 核和实施, 包括工程技 术人员、设
计师等
采购团队: 负责项目所 需物资、设 备的采购和 供应商管理
施工团队: 负责项目施 工、安装和 调试等工作
化运营管理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内容:高 铁中心站综合 交通枢纽及高 铁中心站站前
城市综合体
建设规模:总 建筑面积约为 100万平方米, 包括站房、站 场、配套设施
等
建设标准:按 照国家铁路一 级枢纽站标准 进行规划和建
设
资金来源:由 政府和企业共 同出资,其中 政府出资比例 不低于50%
项目实施方式和时间安排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市场需求分析
城市交通需求:随着城市发展,交通需求不断增加,高铁中心站综合门禁系统市场需求旺盛。
高铁建设如何助力区域经济繁荣
![高铁建设如何助力区域经济繁荣](https://img.taocdn.com/s3/m/c1af195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3.png)
高铁建设如何助力区域经济繁荣在当今时代,高铁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其快速、便捷、高效的特点,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高铁的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更是推动区域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
首先,高铁建设显著缩短了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
以往,长途旅行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和经济活动的开展。
而高铁的出现,以其惊人的速度改变了这一局面。
例如,原本需要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车程,如今可能在短短一两个小时内就能完成。
这使得人们在一天内能够轻松往返于不同城市,极大地提高了出行效率。
这种时空距离的压缩,促进了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协同发展。
商务人士能够更加便捷地开展跨区域业务,推动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
其次,高铁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高铁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建材等原材料,这直接刺激了相关产业的生产和销售。
同时,高铁的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等环节也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
从高铁列车的制造到轨道的铺设,从信号系统的研发到高铁站的建设,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就业机会。
不仅如此,高铁的运营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为就业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岗位。
这种对产业的全方位带动作用,有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再者,高铁建设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对于许多旅游目的地来说,便捷的交通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
高铁的开通,使得游客能够更加轻松地抵达各个景点。
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而被忽视的旅游资源,如今有了更多展示的机会。
比如一些偏远但风景优美的小镇或乡村,因为高铁的到来,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旅游业的繁荣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入,还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多元化。
此外,高铁建设还加速了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不同区域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高铁的互联互通使得这些区域能够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补发展。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de7d5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1.png)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高铁新区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高铁新区也成为了各地发展的热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铁新区的情况,本次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此份报告,以便于更好地理解高铁新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先是对高铁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交流和调查,我们得知高铁新区的规划相当细致,不仅包括了高铁站的建设,还有相关的交通、住房、教育等配套设施,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等。
在建设方面,高铁新区的建设进展迅速,各种基础设施和建筑如火如荼地建设着,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其次,我们还对高铁新区的产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高铁新区因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产业项目落户,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通过与当地企业的交流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高铁新区的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产业链也在逐步完善,未来有望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最后,我们还对高铁新区的城市规划和生活环境进行了考察。
高铁新区在城市规划和环境建设上注重了生态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建设,在新建的城市中心区,绿化率高,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良好。
而且,高铁交通的便捷使得新区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广阔的就业、学习和生活空间。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高铁新区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认识到了高铁新区在未来发展中的巨大潜力。
我们期待未来高铁新区能够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高铁的建设推动 城市发展的案例
![高铁的建设推动 城市发展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985cb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0.png)
高铁的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的案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成为各地政府重点推动的任务之一。
高铁作为一种高速、高效、安全的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高铁建设拉动了城市经济发展1. 高铁带来的商业机遇随着高铁线路的建设,沿线城市的商业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得南京、济南、徐州等城市成为了沿线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商业项目和投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高铁建设对促进城市商业活动和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 高铁带来的产业链拓展高铁建设过程中,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也得到了拓展。
高铁建设需要大量的铁路轨道、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相关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商机。
高铁沿线城市也会因为交通便利性的提升而吸引更多的产业和企业进驻,从而形成更为完善的产业链条,给城市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高铁建设促进了城市人口流动与土地利用1. 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高铁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城市之间的通联和交流速度,加快了人口的流动。
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得两个超级城市之间的人口往来更加频繁,推动了人口流动与城市发展。
从长远来看,人口流动的加快也意味着城市之间的资源、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加强,有利于城市间的协同发展。
2. 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高铁的建设也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沿线城市为了适应高铁的建设,需要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利用,建设高铁站、城市交通枢纽等相关设施。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性,也为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空间规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高铁建设改善了城市环境1.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减轻高铁的建设可以有效减轻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高铁的普及,人们可以更便捷地选择高铁出行,减少了对城市道路交通的依赖,降低了交通拥堵和车辆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2. 节约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相比传统的交通方式,高铁的运营能耗更低,对能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
高铁车站建设方案
![高铁车站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2eb8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2.png)
高铁车站建设方案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高铁出行。
因此,建设一座现代化、高效、安全的高铁车站,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方案目的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座现代化高铁车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和提高城市形象,同时保证安全、舒适、快捷的出行体验。
方案内容地理位置高铁车站应选址在市中心区域,交通便利并能够迅速连接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
同时,为了方便旅客出行,车站周边应有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
设计理念车站外观设计应简洁、大气、现代化,并且展现城市独有的文化和历史特色。
同时,车站内部应遵循人性化设计,既能满足基本的出行需求,也能额外的服务与体验,让旅客感受到舒适和温馨。
建设规模车站应该采用大型、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能够满足高铁列车数量和换乘人数的需求。
车站内部应有充足的候车室、售票处、商场、供应商店、服务设施等。
设施设备车站内部设备应该呈现数字化、现代化的风格,包括自助售票机、自助售餐机、实时公告屏、公共Wi-Fi、普及充电桩、绿色垃圾桶等一系列设备,以方便、快捷、精准的服务。
安全保障车站应该设置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包括视频监控、消防报警、人员安检等设备,以确保旅客安全出行。
方案实施本方案将在市场调研、方案评审、细节设计、施工操作等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实施,以确保高铁车站建设方案有序推进,最终实现设计目标。
方案预算本方案的建设预算为1亿元,其中设备采购费用、建设人员工资、物料采购费用、其它管理费用等支出将在方案实施阶段进行开支。
本方案将设计一座现代化高铁车站,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和提高城市形象,同时保证安全、舒适、快捷的出行体验。
方案实施将按照市场调研、方案评审、细节设计、施工操作等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实施,并将统筹安排预算支出。
特殊应用场合及增加条款1.商务出行• 增加 VIP 等级服务,专属候车室、接待员和行李寄存等服务• 在商务区域内更多的座位和电源插座• 高速稳定的 Wi-Fi 接入服务2.旅游出行• 景区的导览服务、旅游咨询、酒店预订等耳机端到端服务• 行李寄存、旅游纪念品购买、个性化定制旅游路线等服务• 设立文化展区,展示城市地标建筑和历史文化特色3.残疾人出行• 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卫生间,并且增加辅助设施,例如行动不便的旅客电梯、轮椅等设备• 盲人导览、听力解说等多种残障旅客服务,以保证他们出行的安全和便捷• 增加特定座位位置,并且标明额外的竖立标志,方便盲人等残障人士更好地出行4.夜间出行• 增加良好的照明设备,在黑暗环境下更为清晰和明亮的夜间视觉体验• 更加完善的安保警戒和巡逻服务,以保障无论白天和夜间旅客的安全• 延长夜间铁路客运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出行需求5.儿童出行• 设立亲子候车区,方便家庭旅行的需求• 儿童用具租赁、儿童娱乐等各种配套服务,以缓解孩子们的出行压力• 在儿童车站的前面设置儿童引导状态,方便孩子们更好地方位附件要求1.车站建设平面视图2.车站内部设计图纸3.设备、消防等安全保障设施图纸4.车站宣传画册或介绍资料这些附件将有助于理解和展示车站设计方案的详细信息,给相关利益相关者以方便他们对车站的理解和评估。
湖北(宜昌)公务员遴选笔试客观题测试题
![湖北(宜昌)公务员遴选笔试客观题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1133cc7375a417876f8f0c.png)
湖北部分市直遴选考客观题,我们为考友们准备了一套湖北省公务员遴选客观题测试题。
湖北(宜昌)公务员遴选笔试客观题测试题1.2020年宜昌市()、()被评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A.夷陵、枝江B.秭归、长阳C.夷陵、秭归D.远安、枝江2.2020年宜昌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连续两次排名全国第一。
获评“()”。
A.2020生态宜居城市B.2020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C.2020绿色生态城市D.2020绿色发展城市3.2020年宜昌市全面小康指数跃居全国地级市百强榜()位。
A.57B.56C.55D.544.2021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发展主要目标是: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聚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当好引擎”,加快建设()、()、()。
A.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B.区域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C.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绿色发展城市D.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现代化绿色发展示范城市5.2021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实现今后五年发展主要目标,要牢牢把握()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这个根本动力,牢牢把握()这个长远大计,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牢牢把握系统观念这个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A.推动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建设美丽宜昌B.推动绿色发展生产力创新建设美丽新宜昌C.推动可持续发展生产力创新建设美丽新宜昌D.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建设美丽宜昌6.2021年宜昌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以上,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和()任务。
A.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B.节能减排环境保护C.绿色发展协调可持续发展D.节能减排协调可持续发展7.宜昌被誉为()。
高速铁路站点位置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铁路站点位置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c4f8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c.png)
高速铁路站点位置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环境友好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需求。
在规划高速铁路线路时,站点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它不仅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环境保护因素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高速铁路站点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供决策参考。
一、交通便利性因素高速铁路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供快速、高效的交通服务,因此交通便利性是选择站点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被考虑:1.1 地理位置:站点应位于主要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域附近,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并能够连接其他交通枢纽,如高速公路、机场等。
1.2 人口分布:站点的位置应考虑周边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以确定乘客需求的大小和潜在客流量。
人口密集的地区更有可能成为高速铁路站点的优选地点。
1.3 城市规划:站点的建设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避免对城市布局造成不必要的破坏或影响。
同时,站点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已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市中心等因素,以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
二、社会经济因素高速铁路站点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被考虑:2.1 经济发展潜力:站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是选择站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潜在的经济增长和商业机会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流量,并推动站点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2.2 就业机会:站点周边的就业机会和劳动力供应情况也需要被纳入考虑。
选择站点时,应优先考虑那些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和吸引人员流动的地区,以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
2.3 区域平衡:站点的选择应考虑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既要满足经济中心地区的需求,也要促进边远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环境保护因素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选择高速铁路站点时,也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被考虑:3.1 生态环境:选择站点时,应尽量避免对重要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区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高铁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高铁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7320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b.png)
高铁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高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速铁路交通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具有速度快、安全可靠、运营效率高等特点,对于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高铁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一、加速区域间交流与合作高铁的建设与运行,大大缩短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使得区域间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便捷。
比如,原本需要数小时的车程,通过高铁只需要几十分钟便可实现。
这种高效的交通网络,为不同地区的企业、技术专家、人才等进行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吸引外部投资与人才流动高铁连接不同城市,形成更大的经济区域,这为吸引外部投资提供了机会。
高铁的快速、安全的特点,吸引了许多企业和企业家到更远的地方考察和投资,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同时,高铁的畅通使得人才的流动更加便捷,吸引了各种领域的人才到不同地区工作与生活,促进了人才的集聚,推动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促进旅游与文化交流高铁所连接的城市和地区,往往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
高铁的便利性和高效性,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往不同的地方旅游观光。
这种旅游的增加,刺激了当地的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推动城市规划和建设高铁的建设通常需要新建或改造车站,这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高铁的建设使得城市规划更加注重交通方便性和综合发展,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其次,高铁车站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的商业开发和城市更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高铁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钢铁、建材、装备、机电等相关产业的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受益于高铁带来的巨大需求。
与此同时,高铁的运营也需要各类服务业的配套支持,如餐饮、酒店、物流等。
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区域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推动了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
简议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简议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f7e9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5.png)
简议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1. 加速区域间的联系高铁的建设能够大大加速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商务活动、旅游观光等。
这种交通便利性的提高,会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信息、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 提升区域形象高铁的运行带给地区的不仅是便利,更是一种形象的提升。
高铁的建设与运行,代表了一种现代化的形象,会为地区带来一定的声誉提升和形象改善。
这种形象提升会使得地区更加具有吸引力,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资源流入,进而促进地区经济的提升。
3. 促进城市群的形成高铁的建设能够促进城市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密的城市群。
京津冀地区的高铁交通网络的建设,使得这一区域的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更加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的形成,将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整合地区资源,提升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
4. 推动地区产业的发展高铁的发展也会带动地区产业的发展。
高铁的经过的城市,会成为高铁的站点,这些站点周边的商业区、办公区等都将得到发展。
由于高铁的便捷,使得当地的特色产业、旅游业等都将得到提升,从而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5. 带动地区投资高铁的建设结合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高铁线路沿线,会建设大量的车站、停车场、铁路线等基础设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投资,同时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定的基建经济的支持。
二、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1. 优化高铁线路布局在高铁线路的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地域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将高铁线路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避免盲目跟风建设,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优化高铁线路的布局,使得其更加符合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
2. 加强高铁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铁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与城市的联系。
应该加强高铁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将高铁与周边城市的规划、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高铁与城市的发展能够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报告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1d6f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2.png)
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报告引言:近年来,高铁建设在我国迅猛发展,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对经济、交通、人口流动、城市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并最终总结出高铁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影响:高铁建设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首先,高铁的运营能够加快货物和人员流动,提高城市的交流和互动效率;其次,高铁带来的便利和速度也吸引了大量的旅游消费,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进而带动了酒店、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此外,高铁站周边商圈的建设和运营,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商机,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二、交通改善:高铁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状况。
高铁作为一种高速、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和效率。
它打通了城市间的交通瓶颈,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使居民、企业能够更好地受益于区域间的市场流通和资源配置;同时,高铁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升级改造,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整体水平。
三、人口流动:高铁建设改变了人们的定居和工作选择。
随着高铁线路的延伸,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可以更容易地选择工作地和居住地。
高铁的开通使得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为人才、资金和产业的流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间的人文交流。
四、城市规划与形态:高铁建设对城市规划与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铁站的建设往往会成为城市的南大门或门户,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升级。
随着高铁路网的不断扩大,城市规划方面的考虑也逐渐转变为“高铁型城市”规划。
高铁站周边商业区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经济环境,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
五、社会影响:高铁建设在社会方面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首先,高铁建设改善了人民出行条件,提升了人们的出行品质,为人民创造了更加舒适的交通环境;其次,高铁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再次,高铁的快速发展也对环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减少了陆路交通的使用,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高铁建设如何带动新型城镇化
![高铁建设如何带动新型城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0bb73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e.png)
高铁建设如何带动新型城镇化在当今时代,高铁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股强大力量,尤其在带动新型城镇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铁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在重塑着城镇的格局和发展模式。
高铁建设首先显著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过去,长途旅行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和经济的交流。
而高铁的快速与高效,使得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例如,原本需要数小时才能到达的目的地,现在可能只需一两个小时,这为人们在不同城市之间工作、生活和旅游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种便捷的交通条件,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
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从而推动形成更大规模的城市群和经济带。
高铁的开通为沿线城镇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高铁站点周边,往往会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和产业园区。
因为高铁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入驻。
这些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周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同时,商业的繁荣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如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蓬勃兴起。
这种产业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推动了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功能的日益完善,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
高铁建设还促进了城市的扩容和旧城改造。
随着城市与外部联系的加强,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城市需要向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高铁站点的建设也为旧城改造提供了契机。
通过对老旧城区的改造和更新,可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例如,一些城市围绕高铁站点规划建设新的城市副中心,将行政、商业、文化等功能向外迁移,缓解了中心城区的压力,实现了城市的均衡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铁建设也对新型城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保障高铁的安全运行和高效服务,沿线城镇需要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水电、通信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为高铁的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也提升了城镇的整体承载能力。
高铁建设如何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高铁建设如何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46980d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5.png)
高铁建设如何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当今时代,高铁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的璀璨明星,其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在潜移默化中带动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高铁建设为人员流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以往,长距离的出行往往耗费大量时间,使得城市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
而高铁凭借其高速、高效的特点,大大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
这使得人们在就业选择和居住地点上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例如,一位在大城市工作的白领,不再因距离而对周边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望而却步。
他可以每天乘坐高铁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既能享受大城市的工作资源和发展机遇,又能在中小城市享受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和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种跨城通勤的模式,促进了人才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合理流动,为中小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
高铁建设促进了产业的重新布局和优化升级。
由于交通的便捷,企业在选址时不再仅仅局限于大城市。
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迁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同时,高铁沿线的城市也能够更好地承接来自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比如,一个以电子制造为主的产业园区,可以借助高铁的优势,迅速获取原材料和零部件,将产品及时运输到市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此外,高铁的开通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些原本交通不便的旅游胜地,因为高铁的到来迎来了大量游客。
旅游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服务业的繁荣,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高铁建设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因高铁而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个经济圈和城市群。
在这些区域内,城市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大城市可以将部分功能疏散到周边城市,缓解自身的压力;中小城市则可以借助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高铁网络的密集覆盖使得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企业可以在不同城市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部门,实现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高铁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实现
![高铁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23b068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2.png)
高铁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实现在当今时代,高铁已成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的璀璨明珠,其风驰电掣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高铁建设究竟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又该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高铁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机遇。
首先,它极大地缩短了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
以往,长途旅行往往耗费大量时间,使得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人员往来受到限制。
而高铁的出现,让城市与城市之间变得“近在咫尺”。
例如,原本需要数小时的车程,如今可能在一两个小时内就能到达,这使得跨区域的商务合作、旅游出行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这种时空距离的压缩,有助于打破区域之间的隔阂,促进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
其次,高铁建设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高铁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以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这直接拉动了建筑、制造等行业的发展,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高铁建成后,沿线的服务业如餐饮、住宿、旅游等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高铁站周边往往会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和产业园区,吸引各类企业入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再者,高铁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在过去,经济发展往往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而内陆和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
高铁的开通,使得这些相对落后的地区能够更好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分享发展成果。
比如,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从成本较高的大城市转移到交通便利、成本较低的中小城市,实现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
然而,要实现高铁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是关键问题之一。
在高铁线路的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需求和差异。
有些地区可能因为规划不合理,导致高铁站点设置偏远,无法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因此,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城市发展规划等因素,确保高铁线路能够最大程度地覆盖和服务于重点区域。
资金投入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高铁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可能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
乌鲁木齐高铁片区规划定位
![乌鲁木齐高铁片区规划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7fbd45f74b35eefdc9d3333b.png)
乌鲁木齐高铁片区规划定位简要介绍: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处于城市中部偏西,现状以经济开发区、兵团合作区以及部分建成居住区为主。
从城市发展趋势来看,高铁片区作为亚欧大陆的枢纽站、城市的西北门户,将成为西部空间拓展轴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产业发展轴上的重要引擎。
机遇研判1. 高铁站点建设高铁经济的规律表明,高铁站点建设将加速城市产业升级和极化布局,提升周边土地价值,站点区域产业发展的圈层效应也将引发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变,我们认为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必将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
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交通枢纽地区的功能整合,随之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最终通过高端服务业聚合形成新的城市中心。
高铁进驻后,将形成以枢纽站点为中心的复合型商务基地,主导功能包括商务商业、会议会展、创意研发、文化教育及高端居住等。
2. 城市荒山绿化的专项政策借助荒山绿化政策优势,以绿色修复理念作为指导,通过低碳的开发方式以及生态的开发手段,结合骑马山构建面向高铁站区的生态型城市休闲游憩(RBD),以主题公园为载体,并衍生出主题酒店、度假庄园、休闲居住功能。
整体定位1. 战略定位创新型枢纽经济示范区(以高铁进驻为契机,发挥枢纽经济效应,为新疆跨越式发展提供支点,打造乌鲁木齐的门户形象,成为新疆创新体系中的优质示范;以生态修复为引导,为市民展示“天山明珠”的山水秀美,服务枢纽商务、打造独具特色的商务休闲胜地。
2. 功能定位中国西北枢纽门户、乌鲁木齐城市副中心、智慧企业创新基地3. 形象定位枢纽经济港,商务休闲谷分区构想以高铁枢纽和骑马山RBD构建两大功能板块——枢纽经济及RBD休闲游憩板块;围绕核心功能形成主题片区——高铁商务区、智慧企业园区、总部研发区、观光游憩区、国际生活区以及休闲居住区。
此外我们还通过市场分析,估算了商务、商业、酒店等业态的规模,完成了核心引擎项目设计,有效指导了规划空间的具体落位。
四、开发理念针对高铁片区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土地权属和行政权益交织的复杂性,我们提出三大核心开发理念:1. 走综合平衡、区际协调的经济生态之路建立职能整合、分工合作的区际关系,实现竞争有序、合作共赢的目标。
以站建城:中小城市高铁站城建设“热”背景下的“冷”思考
![以站建城:中小城市高铁站城建设“热”背景下的“冷”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46a2a3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3.png)
以站建城:中小城市高铁站城建设“热”背景下的“冷”思考陆明琦;周波;谭敏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22(40)4
【摘要】高铁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城市发展的格局,未来将持续影响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中小城市高铁站区以站建城问题频现,2018年国家四部委为此发布指导意见,指出不宜高估高铁的带动作用。
以中小城市自身内外发展条件出发,通过分析宏观的城市发展环境,到中观的城市建设条件,再到微观的站区规划定位,从三个层面梳理当前中小城市高铁站区建设频频遇“冷”的矛盾问题。
分析得出,城市竞争式微,站城协作乏力,站区赋能过度,成为中小城市站区建设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总页数】4页(P12-15)
【作者】陆明琦;周波;谭敏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2
【相关文献】
1.高铁建设著写时代新篇章——连镇铁路站城融合下的地域性文化设计研究
2.高铁枢纽站“站—城”融合的概念框架与思考
3.关于海南省高铁站前区站城一体化
开发建设模式的探索——以陵水县高铁站为例4.站城融合视角下的京张高铁清河站东广场设计研究5.区域一体化背景下高铁枢纽地区“站城融合”产业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铁站区建设——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引擎1.引言高速铁路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引擎,其高可达性的优势对商业、商务办公、娱乐中心等有较强的集聚性。
因此,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周边地区(简称高铁站区)商业的规划与开发将使未来火车站枢纽产生更有公共性的附加功能价值,使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成为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组团,更使城市中心区域组织快速更新换代,带动城市中心区发展。
2.背景介绍随着世界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
长距离城市之间的往来显得更为紧密,于此相关联的交通出行也对应的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出平均交通出行距离增加,出行频率和交叉移动增多等特征。
城市之间的旅行、“十一五”铁路网规划区域之间的旅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机场、高速铁路车站等交通枢纽地区的建设也成为城市规划者们关注的焦点。
国家《铁路“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快通过建设客运专线、发展城际客运轨道交通和既有线提速改造,形成以客运专线为骨干,连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络。
这标志着我国也将进入高速时代。
我国目前已有的高速铁路为:京津城际、石太客运专线、长吉城际铁路、胶济客运专线、沪宁高铁、武广客运专线、郑西高速铁路、温福线、汉宜线、京沪线、福厦铁路,成灌高铁、、沪宁城际铁路、广珠城际铁路、海南东环铁路、京沪高铁等。
到2020年,计划用6万亿修建5万公里高速铁路。
从2010年起至2040年,用30年的时间,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
3.三圈层理论根据Schutz,Pol等人结合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案例研究,提出了“三圈层”结构模型。
将高铁站的影响区域划分为:核心区/第一圈层(primary development zones),布置交通枢纽、商业、商务、贸易、办公设施等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800m以内;影响区/第二圈层(secondary development zones),扩散影响区布置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混合功能,半径约1500m;外围影响区/第三圈层(tertiary development zones),半径1500m以外区域,布置对外服务功能以及主体功能配套的功能区。
高铁区相关活动示意图每个圈层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产业功能与用地空间布局各有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商业在“三圈层”中的核心区和影响区均有涉及,与高体站区枢纽作用的关联性也较高。
第一圈层内包括交通、餐饮、宾馆、旅游、商务、信息、办公等,此类功能与高铁站场枢纽作用关联性最高,用地空间及功能布局上受交通枢纽控制“最大,是高铁站场交通服务区域。
空间和功能布局上具有一定的“刚性”,边界容易界定。
因此这个圈层是每个城市高铁站场枢纽的焦点规划地区。
重点是建立与城市一体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合理布局车站地区伴生的用地功能,最大限度地为客流提供各种方便、快捷、舒适的服务,商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圈层是对第一圈层功能的补充和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
用地包括办公、商务、居住,甚至文化、教育、工业等。
各类功能用地与车站关联性降低,逐步向常态的城市功能组织、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平衡过渡。
该范围是高铁站场枢纽直接拉动区域。
重点是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判断车站枢纽功能外延的位置和内容,发挥枢纽拉动效应,注重土地经济性的培育。
在此圈层内以商业和办公为主导的同时,住宅也开始出现,因此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他关联产业也有所布局。
第三圈层是间接催化区域。
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更弱,已经“恢复”正常的城市功能结构,或者说各种城市建设用地与车站枢纽需求没有直接关联。
规划重点是在更大范围内协调站场地区的交通组织,提高站场服务效率,保持站场地区与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协调,以实现城市区域地位提高、辐射能量扩大等战略目标。
“三圈层”发展区域的特征分析4.站点选址与城市中心区的关系高铁站点选址会呈现出三种形式:一为位于城市外围区,二为位于城市边缘区,三为位于城市中心区。
高铁车站位于城市外围区,一般将该地区建成与副中心互补的区域经济中心,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
此时周边有大量的低密度建筑甚至农业用地,土地利用强度不高。
高铁站点位于城市边缘区时,往往成为城市副中心。
此时站点周边均为城市建设用地,存在部分工业用地,土地开发强度中等;站点与城市中心常以内部街道联系,二者联系密切,与其他城市往往以高速公路联系;站点的形态特征往往取决于原有城市中心对经济和人口的吸引力。
所以只有对中心城市的集聚力量加以控制,这些位于城市边缘的节点才有可能成长为成熟的市镇。
高铁车站建在城市中心区,车站的特征反而会逐渐显得不那么明显了。
此时站点周边开发强度较高,主要为居住和商业用地,对城市的影响尤为巨大。
城市中心区人流、车流量均较大,各种交通方式在此聚集,铁路站点将会成为城市公交线路的一个重要起点,发散到城市的各个方向。
而由于通勤条件的改善使得该区域加速了对办公用地的需求,同时娱乐和文化中心的聚集使居民有更多的选择,便捷的公共交通网进一步方便了区域的联系。
5.案例研究实例1,法国的里尔——高铁站促进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典型法国里尔是欧洲北部高铁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城市,伴随着高速铁路线路的修建,火车站周边开发了“欧洲里尔”大型综合体项目实现城市成功转型。
里尔是一个传统的工业城市,随着1993年巴黎至里尔高速铁路的建成,并围绕高速铁路车站建设欧洲里尔(Lille Europe)工程,实现了成功的转型,成为一个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城市。
欧洲里尔项目位于新老火车站之间,交通极为便捷,项目几乎涵盖了商业、办公、居住、娱乐、休闲、交通等所有城市功能,投入使用以来逐步成为新的城市中心。
该项目位于里尔旧城东北边缘,是里尔旧城和市郊之间的一个狭长地带,由于紧邻旧城,保持了与旧城传统商业中心的便捷联系。
欧洲里尔不仅拥有TVG 这一能带来大量客流的独特优势,同时强调与市区、临近区域的交通便捷性,联系周边城市的城市快速路穿越基地边缘,强化了基地的交通优势。
里尔的建设注重了区域的形象与展示,最先配备的物流与会展功能,不仅能为传统工业的升级,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区域奠定了良好的形象。
接下来依次发展商业中心,继而逐步满足商务办公的需求,最后开展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建设。
注重功能的多样性与互补性,区域功能完善,设施分布合理。
区域内各不同功能板块间,由共建、绿化、娱乐设施等相联系,在完善区域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各板块间的合理结合实例2,天津高铁南站本学期的设计课,我们主要对天津市高铁南站做出了相关研究。
京沪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将成为我国最繁忙的高速铁路干线,全线共设21个站。
京沪高铁为联系京津唐地区与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速铁路干线。
天津南站为十六个中间站之一。
天津南站客流规模350万人次/年(9000人次/天,1000人次/高峰时段)。
天津南站位于基地东侧,目前京沪高铁轨道已全面贯通,已于2011年全面通车,每日客流量很大。
天津南站是天津市铁路系统“四主七辅”的七辅客运枢纽之一,中心城市西南部重要的综合客运枢纽。
在中心城市边缘区设立城市高铁站,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定位,同时集聚了产业规模,吸引了外来人口,提升了土地价值,增强了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大型交通枢纽可以极大地带动其周边地区商业的发展,遍布于站点周围的商贸服务、金融办公不仅是城市内的商业中心,还易于形成地区级的商务中心,亦或是文化产业中心。
受益于高铁站的辐射作用,高铁站区附近的张家窝镇新城起到了区域文娱核心的作用,便捷的交通体系以及大量的流动人口势必会使地区文化产业兴盛,其服务半径除了西青区其他组团外,还会吸引周边地区的人群。
6.总结与启示商业网点布置需有商务办公、餐饮等商旅服务功能。
由于高速铁路的开通带来了大量的以商务和旅行为主的客流,使得高铁区与城市中心第三产业区中的服务业密切相关,包括商务、餐饮、住宿、会展、公共服务和休闲旅游等。
城市中心区作用于高铁站区建设。
高铁站区的发展要与城市经济形成互动,与所服务地区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类型发生关联,为城市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方便和良好服务。
因此,高铁站区的发展无论是从区域内需求,还是与外部联系来看均有很大发展空间。
重点则是要通过提高区域内商业规模,增强区域凝聚力,与中心城区和重点商贸片区形成联动发展的态势,促进高铁站区商业发展。
高铁站区建设反作用于城市中心区发展。
高铁站区商业发展的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但是总体的发展前景远大。
开发伊始商业发展均以配套高铁交通为主的商业业态,随着该地区的逐步成熟,人气的逐渐集聚,一些服务性的商业也慢慢发展起来,出现大型的商业综合体,进而形成商业、商办功能区。
高铁站区可以通过发展能够吸引流动人口停留的服务业来集聚人气,带动城市中心区发展。
整体总结为下表曾有人说:给我一个高铁站点,我能将一片农田水系打造成流金淌银的国际商务之都。
是的,城市的发展是各方面因素有机碰撞的结果,但无疑,高铁站区的发展引导了产业的多元化,吸引了外来人口,提升了土地价值,增强了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带动了城市中心区乃至整个城市走向繁荣。
最后,以我们设计课的口号作为结语:高铁,改变城市,改变生活。
08城市规划一班齐潇逸3008218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