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诊重点第一章绪论1、急危重症护理学(名解):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①院前急救②急救科抢救③急重病(症)救护④急救医疗服务体力的完善⑤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培训与研究工作等内容。

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它既合适于平时的急诊医疗工作,也合适于大型灾害或意外事故的急救。

第二章院外急救1、院前急救(名解)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2、院外急救的任务:①平时呼救病人的院外急救、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性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救援③特殊任务时的救护值班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急救知识的普及3、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4、医院急诊科救治:是院前急救的继续,又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地对来自院前的各类伤病员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实施急诊和救治5、医院急诊科的任务:①急诊急救(P9页)②教学培训③科研④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6、急诊科的运转模式:①独立自主性:急诊科医护人员完全固定②半独立性:部分固定的医护人员③轮转型:无固定的医生第三章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1、每张抢救床净用面积不小于12m*12m2、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做到“四定”: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3、留院观察时间不超过48-72h4、急诊科24h连续接诊,相关科室10min之内到达在接到会诊后,患者5min内得到处置5、急救绿色通道: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在分诊、接诊、检查、治疗、手术及住院等环节上,实施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急救服务。

急危重症护理学考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考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名词解释✓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和护理学知识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转运救护,急诊科和ICU 负责院内救护。

3.院前急救:又称院外救护或现场救护,是指在进入医院前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

即在患者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的这一阶段的救护。

✓4.急救半径:是指急救中心(站)所承担院前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市区内不应超过5km,农村则不超过15km。

✓5.反应时间:是指急救中心(站)接到120呼救电话至救护车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

✓6.急救绿色通道: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是指对急危重症患者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程序按情况补办。

✓7.重症监护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先进的诊疗护理技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及护理的一种特殊场所。

✓8.心搏骤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急性心肌缺血、电击、急性中毒)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不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

✓9.心肺脑复苏:是通过机械、生理和药理学方法,是心搏和呼吸停止患者恢复生命体征的急救医疗措施。

✓10.基础生命支持:又称初期复苏或现场急救,是指在患者发生心搏骤停的现场,由最初目击者通过徒手操作维持人体生命体征最基础的需要。

✓11.心脏电复律:是用除颤器产生高能脉冲电流通过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消除各类快速心律失常,使心脏恢复为窦性心率的方法。

12.中毒:某些物质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会损伤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使之发生严重障碍,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急危重症护理科普

急危重症护理科普

急危重症护理科普
急危重症护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对生命垂危、病情多变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以下是关于急危重症护理的一些科普知识:
1. 常见急危重症症状:这些症状主要包括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昏迷、抽搐及休克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患者的生命受到了严重威胁,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2. 护理重点: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掌握危重症状况出现的早期信号,以及在护理过程中的重点观察项目。

这有助于护理人员早期识别危重症,以及在症状发作情况下的及时处置,从而提高护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3. 生命体征监测: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尿量、皮肤粘膜等“八征”。

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重要的治疗依据。

4. 急救措施:针对不同的急危重症,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急救措施。

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休克的患者,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需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5. 心理护理:急危重症患者往往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惧的状态,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6. 家属沟通: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向家属反馈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解答家属的疑问和担忧,为家属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项专业性强、责任重大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才能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念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教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这既适用于日常的急诊医疗,也适用于大型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急救。

3.院前急救是指对急、重、危伤病员在进入医院前所进行的医疗救护,包括伤员现场的医疗救护、运送及途中监护等环节。

4.心搏骤停指心脏在严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停止跳动而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引起全身缺解或去除衣血缺氧。

5.多发伤: 同一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造成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创伤,且其中至少有一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

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研究范畴①院前急救②急诊科救护③重症监护病房救护④灾难救护⑤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2.(一)院前急救的特点①社会性及随机性较强②时间紧急③流动性大④急救环境条件差⑤病种复杂多样⑥以对症治疗为主⑦体力强度大(二)院前急救的原则院前急救总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

①立即使伤(病)员脱离危险区②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治后运送③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④争分夺秒,就地取材⑤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⑥搬运与医护一致性⑦加强途中监护并记录病情3.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取坐位4.这个题了解心搏骤停后,心泵功能丧失,血流停止,血氧浓度显著降低,全身组织器官均缺血缺氧,但体内各办概还脏器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是不同的。

正常体温时,中枢神经系统对缺血、缺氧的耐受程度最差,所以在缺血、缺氧时最先受到损害的是脑组织。

一般心搏骤3~5s,病人即可出现头晕、黑朦;停搏10s左右可引起晕厥,随即意识丧失,或发生阿-斯综合征,伴全身性抽搐,由于尿道括约肌和肛门括约肌松弛,可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心搏骤停发生20-30s时,由于脑中尚存的少量含氧血液可短暂刺激呼吸中枢,呼吸可呈断续或无效呼吸状态,伴颜面苍白或发;停搏60s左右可出现瞳孔散为停搏4-6min,脑组组即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数分钟后即可从临床死亡过渡到生物学死亡。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主要研究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点涵盖了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呼吸支持、心脏监护、神经监护、消化系统护理、肾脏护理等方面。

下面是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知识点总结:1.病情评估:(1)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血压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和变化。

(2)神经系统评估:包括意识水平、瞳孔反应、肌力等方面的评估,判断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损伤。

(3)肺部评估:包括呼吸音、呼吸困难程度、气道管理等方面的评估。

(4)心脏评估: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的评估,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2.呼吸支持:(1)氧气给予:根据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决定给氧方式和浓度。

(2)呼吸机辅助通气:根据患者的呼吸状态和氧饱和度决定是否需要机械通气。

(3)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对呼吸道阻塞严重患者进行气道管理。

3.心脏监护:(1)心电图监测: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缺血。

(2)血钾监测:监测血钾水平,及时发现高钾或低钾情况。

4.神经监护:(1)瞳孔监测:监测瞳孔大小和光反应,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2)神经系统评估:评估患者的意识水平、肌力、反射等,判断神经系统功能。

5.消化系统护理:(1)肠内营养: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以维持营养平衡。

(2)胃肠减压:对于胃肠道积气或肠梗阻的患者,进行胃肠减压以缓解症状。

6.肾脏护理:(1)尿量监测:监测患者尿液输出情况,及时发现尿量减少或增多的情况。

(2)肾功能监测:监测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判断肾功能是否正常。

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

2.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方法和护理技术。

3.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急危重症护理设备和药物。

教学内容: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述:(1)定义和范围(2)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方法:(1)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和血压的监测方法和意义。

急危重症护理学 复习 知识点汇总1234

急危重症护理学 复习 知识点汇总1234

一名词解释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一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

3.复合伤:是指两种以上的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

4.淹溺:又成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和肺泡,或因咽喉、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肺泡失去通气、换气功能,使机体处于的一种急危状态。

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指在多种急性致病因素所致机体原发病变的基础上,相继引发2个或2个以上器官同时或序贯出现的可逆性功能障,其恶化的结果是多器官功能衰竭。

6.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二简答题1.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①颈静脉搏动:停止按压,触摸劲动脉有搏动,说明患者自主循环已恢复②自主呼吸出现:如果复苏有效,自主呼吸亦可能恢复③瞳孔:复苏有效时瞳孔有散大开始回缩④面色及口唇:复苏有效时,可见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⑤神志:复苏有效:复苏有效,可见患者有眼球活动。

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机,张力增加。

阿托品化:①瞳孔较前扩大②颜面潮红③皮肤干燥,腺体分泌减少,无汗,口干④肺部湿啰音消失⑤心率增快3.ICU感染的原因:➢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感性增加;➢感染患者相对集中,病种复杂;➢各种侵入性治疗、护理操作较多;➢多重耐药菌在ICU常驻4.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正常值:5~12㎝H2O◆临床意义:小于2~5㎝H2O 表示右心房充盈不良或血容量不足;大于15~20㎝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或血容量超负荷。

CVP检测对了解循环血量和右心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作为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汇总-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汇总-2023年个人用心整理

急危重症护理学一、名解1、P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即院前急救负责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急诊科和ICU负责院内救护,这既适用于日常的急诊医疗,也适用于大型灾害和意外事故的急救。

2、P5-院前急救:是指对急、重、危伤病员在进入医院前所进行的医疗救护,包括现场的医疗救护、运送和途中监护等环节。

3、P9-心搏骤停:指心脏在严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突然停止跳动而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引起全身缺血、缺氧。

4、P10-心肺复苏(CPR):指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最终恢复心脏自主搏动,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最终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脑复苏(CPCR):使心搏、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坏、呼吸和脑功能的抢救措施。

完整的CPCR包括三个环节:基础生命支持(BLS)、高级心血管支持(ACLS)和心搏骤停后的综合治疗(PLS)。

5、P28-淹溺: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由于液体、污泥、杂草等物堵塞呼吸道或肺泡,或反射性喉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呼吸和心搏骤停而死亡。

6、P31-中暑(又称急性热致疾病):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临床综合征。

7、P32-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疾病,以高热(直肠温度≥41℃)、无汗、意识障碍“三联征”为典型表现。

8、P61-中毒:某些物质接触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功能,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9、P88-ICU(重症监护室):专门收治危重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单位了解:P88-综合ICU:是一个独立的临床业务科室,受医务部直接管辖,收治来自各科室的危重病人。

急危重症的护理学重点归纳

急危重症的护理学重点归纳

急危重症的护理学重点归纳急危重症护理是一项关注和处理危急患者的护理专业。

在急危重症护理中,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人员配置、技术知识和临床技能,以迅速识别和处理病情危险的状况。

以下是急危重症护理学的重点归纳:1.生命体征和监测:护士必须能够准确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

他们还必须能够识别异常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行动。

2.呼吸管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呼吸系统可能受到严重的威胁,护士必须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支持呼吸。

这包括监测患者的呼吸机参数、维持气道通畅、进行吸痰、给予氧疗以及应用辅助呼吸设备等。

3.循环支持:护士必须能够评估患者的血循环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浓度,给予液体复苏和药物治疗,以及实施心肺复苏等。

4.药物管理:护士必须熟悉各种药物的用途、剂量和不良反应,并能够安全地给予和监测药物治疗。

他们还必须能够评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在必要时调整剂量。

5.疼痛管理:疼痛是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护士必须能够评估和缓解患者的疼痛。

这包括使用有效的药物和非药物疼痛管理策略,并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6.意识状态评估和管理:意识状态的改变可能是急危重症患者的先兆,护士必须能够准确评估和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保持通畅的气道、给予辅助呼吸和药物治疗等。

7.感染控制:急危重症患者容易感染,护士必须能够识别和预防感染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和管理感染。

这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消毒设备和环境,以及执行清洁和无菌技术等。

8.心理支持:急危重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必须能够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

这包括倾听和理解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提供信息和教育,以及协助他们应对困难和焦虑。

9.团队合作和协调:急危重症护理是一个团队工作,护士必须能够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如医生、呼吸治疗师和药剂师等紧密合作,以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他们还必须在紧急情况下灵活应对,并及时汇报和沟通患者的情况。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1.生命体征监测:急危重症护理的基础是对生命体征的全面、准确的监测。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等。

护士应掌握各种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相关指标的评估方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呼吸支持:护士应具备对呼吸机的操作技能,并了解不同呼吸支持方式的适应症和副作用。

监测呼吸机参数和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及时调整呼吸机设置,保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

3.循环支持:护士应了解各种循环支持手段的适应症和操作方法,包括静脉输液、血管扩张剂的使用、心电图监测和心血管药物的给药等。

同时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心排出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疼痛评估和管理:急危重症患者常伴有严重疼痛,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选择合适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镇痛、物理疗法等。

同时,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和心理需求。

5.液体平衡管理:护士应了解液体平衡的基本原理,包括补液的种类、速度和途径,以及液体脱水和负平衡的处理方法。

监测患者的液体输入和输出情况,及时调整液体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

6.感染预防和控制:急危重症患者易发生感染并可能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护士应掌握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如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7.患者和家属教育:急危重症患者及其家属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护士应积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让他们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并参与决策过程。

8.心理支持:急危重症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和精神压力,护士应通过关怀和支持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以促进其康复和精神健康。

9.危重病历护理记录: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生命体征、治疗措施、观察结果等。

记录应具备可读性、连贯性和完整性,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

10.护理质量控制:急危重症护理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护士应根据相关的护理标准和指南,进行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监测。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一、名词解释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是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2、院前急救也称院外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3、心搏骤停(CA)是指心脏有效射血功能的突然停终止,是心脏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

4、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通气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促进苏醒和挽救生命的目的。

5、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级心肺复苏,是指采用徒手和(或)辅助设备来维持心搏骤停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的最基本抢救方法。

其关键要点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电除颤。

(CABD,填空)6、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运动费力,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端坐呼吸甚至发绀、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并且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

7、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二、判断、填空、选择1、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前线的英国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下降到2%。

2、危重症护理真正得到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3、法国是最早组建EMSS的国家。

4、我国EMSS起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对伤员的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移。

5、通讯、运输和医疗(急救技术)被认为是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

6、各种抢救药品、物品要实行”四定“,既定数量、定地点、定人管理、定期检查。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1.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原则是迅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并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气道管理:气道管理是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包括清除患者气道的分泌物、疏通气道、维持气道通畅等。

3.呼吸功能支持: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呼吸功能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给予患者氧疗、辅助通气和机械通气等。

4.心脏功能支持:心脏功能支持是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心血管药物的应用、临时起搏和除颤等。

5.循环功能支持: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循环功能支持是十分关键的。

包括补液、输血、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6.神经功能支持:急危重症患者常常存在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神经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7.检测监测:急危重症护理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8.意识状态的评估与护理:急危重症患者常常出现意识状态改变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9.护理安全:急危重症护理中,护理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护士需要保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包括防止跌倒、感染控制、药物错误等。

10.心理护理:急危重症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11.护理记录与交接:在急危重症护理中,护理记录与交接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需要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措施,及时进行护理交接,以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

12.护理研究与实践:护理研究与实践是急危重症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护理知识,积极参与科研与实践,提高护理质量。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

急危重症护理学知识点总结以及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1.2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重要性和任务1.3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专业组织和认证1.4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第二章: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监测2.1 患者的初步评估和评估2.2 监测方法和设备的使用2.3 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和解读2.4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报警处理第三章: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技术3.1 气道管理和呼吸支持技术3.2 循环支持和血管通道建立3.3 急性疼痛管理和疼痛评估3.4 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代谢管理第四章:急危重症患者的常见疾病护理4.1 心跳呼吸骤停和紧急复苏4.2 急性呼吸衰竭和呼吸支持4.3 急性心脏骤停和心脏急救4.4 严重创伤和创伤护理第五章: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5.1 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5.2 心理护理技巧和沟通方法5.3 患者家属的支持和护理5.4 急危重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第六章:急危重症患者的药物治疗6.1 急危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特殊性6.2 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护理要点6.3 药物治疗监测和不良反应的处理6.4 药物过敏和紧急药物过敏反应的护理第七章:感染控制与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7.1 急危重症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7.2 常见感染病的护理和治疗要点7.3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监控7.4 感染控制措施在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第八章:急危重症护理的质量管理8.1 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的重要性8.2 护理质量指标和评价体系8.3 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步骤8.4 患者安全和护理风险管理第九章:急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和代谢管理9.1 急危重症患者营养评估和营养需求9.2 营养支持和代谢管理的护理措施9.3 营养支持和代谢管理的并发症护理9.4 营养支持和代谢管理的监测和调整第十章:急危重症护理的持续专业发展和教育10.1 持续专业发展的意义和目标10.2 继续教育和学术研究的资源和方法10.3 临床教学和模拟培训的应用10.4 急危重症护理领域的最新发展和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监测难点解析:准确、迅速地评估患者的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生命危险状况。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笔记

急危重症护理学 笔记

急危重症护理学笔记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涉及到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全面护理和管理。

在这个领域中,护士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状况。

以下是一些关于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笔记:
1. 急危重症护理的定义,急危重症护理是指对生命垂危、病情危急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和治疗。

这包括对心脏骤停、严重创伤、中毒、严重感染等病情的护理。

2. 急危重症护理的原则,在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时,护士需要遵循快速、准确的评估和干预原则,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3. 急危重症护理的技能,护士需要掌握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血流动力学监测等一系列急救技能,以及对各种急症情况的处理方法。

4. 急危重症护理的团队合作,在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时,护士需要与医生、呼吸治疗师、药剂师等多学科团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
和实施全面的护理方案。

5. 急危重症护理的心理护理,除了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干预,护
士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度
过难关。

总之,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护理学科,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护理经验,以应对各种急危
重症情况。

希望这些笔记对你有所帮助。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归纳1.认识和评估病情: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第一步是认识和评估患者的病情。

护士需要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

通过全面、系统的评估,护士可以确定患者的紧急处理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现代监护技术: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密切监测,以及及时和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

护士应熟练掌握现代监护技术,如心电监护、呼吸监护、血压监护、血气分析等。

护士需要准确解读监测数据,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

3.快速干预和急救技能:急危重症患者常常面临生命危险,护士需要迅速做出决策并给予适当的抢救干预。

因此,护士应具备紧急判断和迅速行动的能力。

快速干预和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气道管理、静脉通路建立、药物应用等。

护士需要不断学习和训练这些技能,以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

4.多重器官功能支持:急危重症患者往往存在多重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

护士需要掌握多重器官功能支持的原理和方法,如人工气道管理、呼吸机的使用、肠内外营养支持、血液净化等。

护士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器官功能指标,并根据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急危重症患者的围绕性护理:急危重症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容易发生并发症。

护士应给予患者细致的围绕性护理,包括皮肤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压疮预防、口腔卫生、营养支持等。

围绕性护理对维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6.患者和家属教育:急危重症患者和其家属需要了解病情、治疗进程和自我护理知识。

护士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正确、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疾病的过程。

7.护理团队合作:急危重症护理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

护士作为护理团队的核心成员,应与医生、病理师、药师、物理治疗师等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交流患者信息、进行病情讨论等。

护士还需要协调患者的护理工作,确保各项护理措施的顺利实施。

总结: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学中的重要领域,涵盖了对病情危重且需要紧急处理的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的理论和实践。

危重患者护理知识

危重患者护理知识

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和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并做好记录。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注意是否有昏迷、抽搐等症状。

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四肢温度等,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氧气吸入。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给患者擦拭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要定期翻身,避免压疮的发生。

4.维持营养和水分:危重患者往往无法正常进食,需要给予鼻饲、静脉输液等途径来补充营养和水分。

5.预防感染:对于危重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感染,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对患者的口腔、呼吸道、泌尿道等进行定期清洁护理。

6.心理护理:危重患者可能会因为病情严重而感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对于危重患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的关注和照顾,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舒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级分类: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26、问诊模式:SAMPLE—主要用于询问病史OLDCART—主要用于评估各种不适症状PQRST—用于疼痛评估27、急诊护士在3-5分钟内准确完成分诊28、28、脑组织重量只占体重的2%。

静息时,脑组织的痒摄取量占人体总氧摄取量的20%。

血液供应量为心排量的15%。

故在缺血缺氧时,最先受到损害的便是脑组织。

29、心脏停博10s—晕厥、意识丧失或发生阿-斯综合征,伴抽搐。

20-30s,呼吸可呈断续或无效呼吸状态,颜面苍白或发绀。

60s—瞳孔散大4-6分钟,不可逆损害。

30、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时间小脑:10-15min延髓:20-25min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min肝细胞:1-2h肺组织>2h31、1992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正式提出“生存链”。

32、使用直线双向波型除颤仪首次除颤能量为120J,之后150-200J。

单向除颤能量360J。

33、婴儿与儿童,合理除颤能量为2-4J/kg,首剂量2J/kg,后续4J/kg,不可超过10J/kg。

34、PaO2/FiO2正常值400-500mmHg<=300mmHg急性肺损伤<200mmHg ARDS35、低温措施:体温降至32-34℃为宜,维持12-24h。

36、脑复苏的进程:自下而上:首先复苏延髓37、创伤死亡3个xx时间:①第一死亡xx时间:伤后数分钟内占50%②第二死亡xx时间:伤后6-8h占30%③第三死亡xx时间:伤后数天或数周占20%London等提出伤后1小时是挽救生命、减少致残的“黄金时间”。

38、挤压伤一般1-6小时以上造成损伤39、重伤力争在伤后12小时内手术40、危重伤危及生命的条件包括:收缩压<90mmhg、P>120次/min和R>30次/min或<12次/min41、RTS修正的创伤记分用于院前,总分0-12分;RTS>11分轻伤;RTS<11分重伤;RTS<12分,送到创伤中心42、AIS简明创伤分级法,每个伤员病情都可用一个7位数表示,记为小数形式“××××××.×”小数点前6位为损伤的诊断编码,小数点后的1位数为伤情评分43、ISS损伤严重度评分,适用于多部位、多发伤和复合伤者的伤情评估,把人体分为6个区域,分值越高创伤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16分为轻伤,≥16分为重伤,≥25分为严重伤;ISS即全身3处最严重创伤的AIS编码数的平方值相加,即a²+b²+c²44、NISS新损伤严重度评分,身体任何区域包括同一区域3个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45、APACHE急性生理学及既往健康评分,是目前常用的ICU危重创伤患者定量评估病情的方法;有APACHE 1-4,最常用的是APACHE 2;当其为20分时,院内预测死亡率为50%,20分为重症点,<10分,医院死亡的可能性小,≥35分以上时,病死率达84%46、创伤后局部反应,在伤后3-5日后趋于消退;全身反应:代谢变化高分解代谢高能量消耗一般持续14-21天;体温变化:在创伤休克时,体温过低;创伤后3-5天,体温在38.5以下47、多发性创伤,人体同时或相继有2个以上的创伤,至少1处是可以危及生命的48、多发性创伤初级评估一般要求在2分钟内完成49、多发性创伤的特点:低氧血症发生率高达90%,PaO2降至30-40mmhg50、多发伤中颅脑损伤发生率约占-,最多见四肢伤,占60-90%51、ARDS诊断标准:①、②、③:ALI时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ARDS时PaO2/FiO2≤200mmhg52、ARDS患者给予高浓度(>50%)吸氧53、ARDS患者出入量宜维持负平衡-500ml左右54、自发性气胸在患侧锁骨中线第2或第3肋间用16-18号粗针头排气,每次抽气<1000ml55、大咯血将患者取头低足高45°俯卧位56、急性冠状动脉综合性(ACS)多在10分钟内胸痛发展到高峰57、肌钙蛋白T和I是心肌损伤最敏感和特意的指标,在起病后3-4小时升高,持续时间长达10-14天58、ACS危险度分级:①低危组:ST段下移≤1mm,持续时间<20分钟②中危组就诊前1个月内发作1次或数次,但48小时内未发,持续时间<20分钟,T波倒置>0.2mV③高危组,就诊前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伴一过性ST段改变,持续时间>20分钟59、ACS一经诊断为STEMI时,救治时间要求从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30分钟,从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90分钟60、STEMI发病在12小时内,进入急诊科至球囊扩张时间<90分钟61、主动脉夹层(AD)降压首选硝普钠,迅速将收缩压降至100-120mmhg 或更低,减慢心率至60-70次/min62、急性心力衰竭(AHF)应用血管扩张剂时,血压在开始用药的数分钟至2小时内降低不超过原血压的20-25%,在2-6小时内使血压逐渐降到10mmhg63、心率>100次/min快速性心率失常,<60次/min缓慢性心律失常,<50次/min可导致临床症状64、心房颤动的轻重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心室率超过120次/min,出现心悸胸闷;心室率超过150次/min,心绞痛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超过180次/min时,可能引起心室颤动6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150-250次/min;心房颤动频率350-600次/min66、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频率200-250次/min;室性心动过速,心率100-250次/min;心室颤动频率250-500次/min67、心室颤动实施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首次单向波除颤能量为360J,双向波除颤能量选择150-200J,除颤之后立即继续5个周期(约2分钟)的CPR68、急性腹痛是发生在1周内69、急性绞痛:是指发生在一周内70、急性绞痛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6-12小时后,症状与体征反而加重,腹膜刺激征范围扩大者,需手术治疗。

71、不能确诊的急腹症患者,需遵循“五禁四抗”原则:五禁:禁饮、禁食、禁热敷、禁灌肠、禁用镇痛药、禁止活动四抗:抗休克、抗感染、抗体液失衡、抗腹胀72、在成年人短时间内一次失血量达800ml或占总循环血量的20%以上,出现低血压等循环衰竭者,称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

大出血可危及生命,死亡率6%-12%。

73、血便:95%来自结肠。

74、下消化道出血:约80%-90%发生在结肠,50%为大肠癌出血引起。

75、憩室病:Meckel憩室是小于30g青年人小肠出血最常见的病因。

76、消化道大出血后3-5天内,多数患者出现小于38.5℃的吸收热。

77、出血100ml即有便血(上消化道出血)78、休克指数:即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4±0.0279、当休克指数为1,失血量约为800-1000ml80、指数>1,失血量1200-2000ml81、成人每日消化道出血>5-10ml,大便隐血试验即可为阳性出血50-100ml,可出现黑粪胃内积血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超过400-500ml时,可出现头昏、心慌乏力等全身症状短时间内出血超过1000ml时,可致低血压等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视物模糊等82、血压改变超过10mmHg,伴心率增快20次/分,表明出血量>100ml如收缩压<90mmHg,心率>120次/分,伴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则说明可能进入休克期,表现为典型失血性休克,属严重大出血,估计出血量>1500ml,需紧急抢救。

83、血常规:出血后早期3-4小时内,血常规往往无变化,比后出现血液稀释表现为贫血,如血红蛋白<100g/l,则表现红细胞已丢失50%。

/84、肾功能:尿素氮升高发生于出血后数小时至3-4天,若尿素氮超过40mmol/dl,表明有大出血。

85、当血速度>0.5ml/min时,即可显示造影剂漏出,可作为急诊手术术前出血定位检查,同时可进行介入止血治疗。

86、核素检查:99mTC标记红细胞扫描出血速度70.1ml/min时即能显示出血,特别适合于活动性小肠出血时使用,阴性率75%。

87、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红细胞比容<25%需准备紧急输血(大出血者)。

88、胃内局部止血:常因去甲肾上腺素6-8mg或凝血解冻干粉1000-2000ml加入100ml4℃生理盐水经胃灌注或直接口服。

89、肠道积血需2-3天左右才能排尽。

90、呕血停止12-24h后一般即可进食流质饮食,如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需在出血停止2-3天后进食流质。

9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血糖多数超过13.9mmol/L,中重度者血糖大于16mmol/L。

血酮升高大于5mmol/L。

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应注意按医嘱将ns改为5%的降糖速度:以每小时降低3.9-6.1mmol/L为宜,每1-2小时复查血糖。

严重酸中毒:PH<7.1碳酸氢根离子<5mmol/L,应按医嘱多碳酸氢钠补碱。

92、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血糖多在33.3mmol/L以上,多数大于155mmol/L。

昏迷持续48小时尚未恢复,高渗状态48小时内未纠正提示营养不良,补液最多12小时,补液量为失液量的,其余在24-36小时内补入,并加上当日的尿量。

当血糖降至16.7mmol/L,按医嘱将适合浓度的K2加入5%ns中静滴。

当血糖降至13.9mmol/L血浆渗透压≤330mmol/L的应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停用K2.93、低血糖:血浆葡萄糖浓度≤2.8mmol/L血糖<2.8mmol/L为轻度低血糖血糖<2.2mmol/L为xx低血糖血糖<1.11mmol/L为重度低血糖94、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尚未恢复者。

95、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根据临床和脑电图特点制造了癫痫发作的分类96、癫痫持续发作30分钟后,可引起继发性高热、高钾血症。

若持续60分钟,可引起继发性代谢障碍。

酸中毒颅内压增高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德巴金:首剂量15mg/kg,静注。

水合氯醛20-30ml保留灌肠。

97、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的60-70%,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30-40%。

98、脑栓塞:60-75%的栓子来源是心源性。

80%以上的脑出血是由高血压性脑内细小动脉病变引起。

100、CPSS中的一个异常结果表示卒中的概率为72%,若出现所有3个异常,表示卒中概率为大于85%。

101、GCas90w评分:最高15分,最低3分,通常8分以上恢复机会较大,7分以下预后不良,3-5分者有潜在死亡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