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下,“中庸之道”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1. 儒家的解释: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强调“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它主张人们在言行上要保持适度,不过分也不过分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儒家认为,“中庸”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
2. 道家的解释:在道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行干预,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和谐。
3. 佛家的解释:在佛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佛家强调“中道”,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点,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
国内传统中庸之道的讨论
国内传统中庸之道的讨论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精髓之一。
它是一种中间立场的思想,主张不偏不倚,保持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和极端。
中庸之道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影响力,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庸之道的来历中庸之道始于周代,是一种伦理道德的基本观念。
作为一种伦理道德的基本观念,中庸之道主张谨慎的态度,诚实正直的行为,平和的心态以及对事物深入的思考。
此外,中庸之道强调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处,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因此,它被视为人类和谐共存的基本准则。
二、中庸之道的核心观念1、道德至高中庸之道主张的是道德至高的观念,即不折不扣地遵从道德法则,绝不为私利而败坏原则。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危险时救人心平气和,发愤图强,不屈不挠,这些都是中庸之道所倡导的道德行为。
2、诚实守信中庸之道强调诚实守信。
只有保持诚实和信用,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人谎言连篇、不守信用,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导致个人形象的崩塌。
3、不极端不偏激中庸之道是反对极端和偏激的。
它主张避免事物两极化的倾向,尽量保持稳定状态,不要走极端或偏激的路线。
只有保持中立、稳健的态度,才能处理事情得当,取得更好的结果。
三、中庸之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1、用中庸之道对待工作在工作中,中庸之道告诫我们切勿走极端,应通过妥善把握工作的重点,使工作得到平衡和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2、用中庸之道对待人际关系在与他人打交道时,中庸之道的应用也相当重要。
我们应该懂得权衡利益,并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真诚、友善的态度。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时,我们需要尽可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要听信谣言,也不要主动搬弄是非,这样才能体现中庸之道支撑的公正平等原则。
3、用中庸之道对待个人发展在个人发展方面,中庸之道也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中庸之道的定义
中庸之道的定义
答: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
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1.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2.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3.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它强调的是一种平衡、和谐、适中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可以从中庸之道中汲取智慧,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浅论中庸之道
浅论中庸之道摘要: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道思想,孔子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处理人的本身及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中庸之道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
可以说,中庸之道是我们通往高明境界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准则提起中庸之道,我们往往会将它与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不左不右,不说好也不说坏的老好人思想以及不求进取、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
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很不正确的。
我认为,中庸之道是人生处世的真谛,是社会发展所应遵循的准则。
换言之,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处亮点,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中庸溯源与释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道思想,孔子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庸之道。
孔子从正反两方面给中庸之道作了定义: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又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
孔子所说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执两用中”,即是指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并坚持运用正道去治理百姓。
“中”作为哲学范畴,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适相符合,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
如果人的主观认识或行为达不到客观实际的程度谓之“不及”。
反之,超过了客观实际的程度谓之“过”。
“庸”则多讲成“用”或“常、平常”。
程颐说:“小偏之谓中,小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四库全书珍本初编·蒙斋中庸讲义》卷载。
所以说,中庸实质是为人居于中正之道、小偏小斜,以自然平常之中和心对待万事万物。
二、中庸之道是处理人的本身及人与人关系的准则首先,在处理人的本身时,我们需要遵循中庸之道。
按照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人体必须保持阴阳平衡,否则便会生病。
例如,如果一个人阳盛便会出现口唇燥裂,口干烦渴等症状;而一旦阴盛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症状,这就是阴阳失调的表现。
然而无论是“清热”还是“祛寒”,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否则便会走向反面,又出现新的阴阳失调。
儒学中庸之道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启示
儒学中庸之道对我们为人处世的启示儒学中的中庸之道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平衡、和谐和适当的态度和行为。
在为人处世方面,中庸之道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启示,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一、追求平衡和谐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追求平衡和谐的过程中,避免走向极端。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应当避免过于偏激或过于极端的态度和行为。
应当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学会平衡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以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例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当尽量避免过于偏激或过于强硬的态度,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同时,我们也应当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不过度妥协或牺牲自己的利益。
二、尊重他人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尊重他人,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需求,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目的。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应当尊重同事的意见和需求,理解他们的立场和困难,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在社交场合中,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个性和需求,避免过于自我中心或傲慢的态度。
三、保持适度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保持适度,避免过度或不及的态度和行为。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保持适度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我们应当保持适度的冷静和理智,避免过度恐慌或焦虑。
在面对成功和荣誉时,我们应当保持适度的谦虚和低调,避免过度骄傲和自满。
四、注重内在修养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内在修养,认为人的修养水平决定了其行为和态度。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应当注重内在修养的培养,包括道德、思想、情感等方面。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注重自我反省和反思,不断修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当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冷静,以应对各种情况。
五、追求全面发展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全面发展,认为人应当在多个方面都得到平衡的发展。
在为人处世中,我们应当注重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还需要注重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谈谈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看法
谈谈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和看法道家的思想是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也就是认为人要尽量遵循事物的规律,这样才能得到大自然的保护,而且才能做到长生不老。
所以道家很少会谈及仙术和修炼,甚至连一些神仙都没有。
中庸之道就是不偏激的态度,也可以说是对事物的正确处理方法。
“中”是保持事物平衡的意思。
其实也可以引申为“不偏不倚”,用来形容不偏离客观事物规律的意思。
那么中庸之道也可以解释为凡事不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在适当的位置上,既要保持一种平衡,但又不过分突出一方,使另一方掩盖了平衡。
在不伤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保持和谐、公平的发展。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世智慧,不仅是一种待人接物的准则,更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中庸之道可以理解为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他们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
首先,中庸之道主张把握事物的整体性。
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往往被各种各样的事物纷扰着,对一件事物往往看到它的这一面,忽略了它的另一面,从而无法真正地了解事物。
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之中。
同时,不管事物如何变化,有一点是始终不会变的,那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只要我们紧紧把握住事物发展的规律,便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就能看清事物的未来。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对于一个复杂的事物,有时单靠我们的努力,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因此,我们还需要学会借助外力。
比如选择一个有利于我们的外部环境,等等。
其次,中庸之道主张调整事物的平衡状态。
这里的“平衡”并非事物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指一种动态的协调统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环境不同,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世间万物并不是以自己的习惯或嗜好去改变他人,而是要顺应他人的习惯与嗜好,取长补短,使彼此融洽和谐,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比如春节来临之际,我们的邻居家都喜欢放鞭炮来庆祝,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这种传统习俗,但是却不能强迫他人也要跟着放鞭炮。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
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第一篇:论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论文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骨髓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
《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
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
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其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
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
”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
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
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
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
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而这一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绝对不是所谓的不偏不倚、折中处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更不是所谓的所谓的软弱、不作为的表现,那些不追根究底,不走极端,各打五十大板,明哲保身的表现更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很多人认为,“中庸之道”是华夏文化糟粕,他们认为,华夏人很多弱
点缺点,如普遍缺乏创新精神,不思进取,不敢冒险,因循守旧,生怕枪打出头鸟,生怕出头的椽子先烂,都是受其影响。
其实,诸如此类弱点缺点,很多是个人理解的问题,与儒家“中庸之道”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是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中庸之道,错误的去执行中庸之道,结果走入了歧途。
其实,他们并不是践行的真正的中庸之道,而是利己之道。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与天地参”意即天人合一。
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
“中庸之道”乃是至高的仁德或人生智慧,他代表的是一种理想境界。
而很多人所践行的所谓中庸之道不过是厚黑学的一种自我美化而已,厚黑学绝对不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认识
中庸之道的认识1、中庸之道是一种伦理道德思想。
中庸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先驱之作,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标准的道德。
中庸思想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而经久不息,自有它存在的理由。
中庸思想不但非常精粹,也非常深邃,它立足于大自然万事万物的天道伦理基础之上,蕴含了人世间的伦理道德,中庸之道更是治国安邦的思想智慧。
中庸之道不但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意识形态,他对于人类的未来而言更是不可埋没的思想宝库。
2、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以中为本,用和为道。
在《中庸》第一篇对于中庸的解释大意是:“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大道。
天地各安其位,万物才能繁育。
“中庸”即为“用中”之意,古人的“庸”与“用”词义相通。
中庸之道,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中的用法,“中庸”一词,“中”是中庸思想的核心,按照中国哲学的思想,“中”就是本体,而“庸”是一种用法。
3、中庸之道的原则是守中致和,和而不同。
当一个人心中平静淡然,办事恰到好处,这就叫“守中”,但人的情绪和事物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有时候人的喜怒哀乐和做事差异必然要表现出来。
如果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而有节度,这就叫“致和”。
二者彼此协调,这便是“中和”。
如果万事万物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这个世界就自然和谐了。
中庸思想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世间的事物可以互补共进、彼此包容。
“和而不同”的文化精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黄金规则,在现代社会也具有最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
4、中庸之道的本质是系统秩序,和谐之道。
“中”是万物运行的根本;“和”是万物达到“中”的境界的途径或者大道,如果世界上的人和事通过中和都能够达到良好的境界,那么这样一个和谐法则就是天地间一个稳定有序的大系统,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就会建立起来了,一切万物才能够在这种良好的秩序中自然生长繁衍,生生不息。
5、中庸之道的目的是遵循天道,不偏不倚。
“中”是万物运行的根本,而“庸”是践行或者顺应这种法则。
中庸体会和心得(精品5篇)
中庸体会和心得(精品5篇)中庸体会和心得篇1《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旨在阐述“中庸之道”的内涵和应用。
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和谐的理念,强调天人合一、仁爱、礼制、诚信等方面,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对于中庸之道的体会和心得主要有以下几点:1.平衡和谐: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谐,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不让自己过度疲劳;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尊重他人,不做出过激的行为。
2.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改变。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不乱砍乱伐,不随意排放污染物。
3.仁爱:中庸之道强调仁爱之心,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不强求他人。
4.礼制:中庸之道强调礼制,遵守社会规范,不违反社会公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范,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违反社会公德。
5.诚信:中庸之道强调诚信,言行一致,不虚伪。
在个人行为中,我们要言行一致,不虚伪,不骗人。
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我深刻体会到它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体验。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领悟中庸之道的真谛。
中庸体会和心得篇2中庸体会和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它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应该采取不偏不倚、平衡和谐的态度和方法。
以下是我对中庸之道的体会和心得:1.平衡和谐:中庸之道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时,应该保持平衡和谐的状态,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偏激、不过分。
这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客观、公正,避免偏见和失误。
2.尊重他人:中庸之道强调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
这种尊重他人的态度,可以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更加包容、开放,避免冲突和误解。
浅谈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
浅谈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一种思想主张。
儒家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变移),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人的过激言行,是受外物的影响和诱惑而失去了本然之善。
要想使自己坚守正道,不做外物的傀儡,待人接物就必须采取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态度。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之一《中庸》首篇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言天地之理是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阴阳二气相交结成形体,而“理”亦赋于其中。
天之宝日月星辰,日月星辰每时每刻都在自己的轨道上不停地运动,一旦偏离了自己的轨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地之宝五谷百果,五谷百果是随着节候的变化而生长发育,倘若逆时而生,其结果必然灭亡。
这就是“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指的是天地的运行法则是各行其道。
“修道之谓教”,是说人的言行应当效法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不偏不倚。
一旦极左或者极右,不但会给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对自己也会造成很大挫折。
子思(孔子的弟子)在其《中庸》中引孔子的话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所说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是说正人君子总是坚守正道,言行总是不偏不倚,小人总是反其道而行之。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说的是君子之所以能够坚守正道,是其有君子之德,而处中道办事总是适可而止;小人之道之所以与中庸相反,是其有小人之心,所以做事总是肆无忌惮。
并认为君子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经常警告自己不要偏离正道;小人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肆无忌惮。
坚守正道、不偏不倚是为人处事的一项重要准则,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但真正能够做到却并不容易。
人世间有许多事情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
就本质而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生活在群体社会之中,人与人、与物既相互依存,又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可有许多人却被此所迷惑,心灵被金钱利欲所锈蚀,成为外物所操纵的奴隶,一旦被迷恋而不能自拔,那么将会像傀儡一样,失去自己的本然之善,违背自己的良知去干一些过激之事。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
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孔子之前,儒家关于“中庸”的讨论几乎没有。
直到孔子出现,人们才真正地明白什么叫做“中庸”。
在孔子看来,“中庸”就是“中和”,既不走极端也不偏颇。
这与西方文化认为“中庸”就是要选择折中立场不同。
在孔子之后,关于中庸的讨论更是日渐繁多。
第一、大多数人都是难以达到中庸的状态。
中庸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妥协,而是在极端之间寻求平衡。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然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强烈起伏。
同样,一个内心满是痛苦的人,很容易因此感染周围的人,甚至陷入长久的黑暗之中。
不管你的能力如何,只要你拥有强大的内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因你而改变。
一个从小就在北京这座城市生活的外国女孩,在被问及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未来留学地时,她说:“我喜欢北京,我愿意去改变它。
”她觉得虽然人们在物质生活上还有些匮乏,但是人们内心却极其丰富。
因为人们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他们不断努力,因此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角落都能找到快乐。
在当今社会,我们缺少的不是追求幸福的能力,而是创造幸福的能力。
让人们在尽量少花钱的基础上,生活得舒适安逸,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一位年轻的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一名少女跑步时的身姿。
看着照片,你或许只会觉得这个女孩非常有活力。
但是在摄影师眼里,她仿佛已经突破了肉体的极限。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她像飞驰的骏马一般纵横驰骋。
尽管身体并没有承受住剧烈运动带来的负担,但是依旧坚持到了最后。
这不就是中庸吗?孔子对待天命的态度很明确,他不想通过道德和信仰来逃避现实的不公。
面对挑战,他知道自己能做的只有接受。
因此,孔子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实践自己的主张。
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理解他的思想。
他教育弟子说,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事情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正因为这样,“修身”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只有把品德修养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这也是孔子一直遵循的道理。
第二、保持内心宁静,不要被外界的噪音干扰。
美国知名杂志《时代》评选出2012年100位影响世界的人物,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海岩赫然在列。
浅谈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根据我这学期所学,所谓中庸之道,即为: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的人生哲理,材料中A的情绪较偏激,不是中庸之道所追求的,C的回答直接引用‘极高明而道中庸’可以解释为:致力于达到高大光明的境界,把不偏不倚和恒久不变的本性作为修养的途径。
这句话正是解决A情绪偏激的正确方法。
然而中庸之道是儒家重要的思想,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可以解释清楚的,经过一学期对国学的学习,我对中庸之道也有所了解,下面是我个人的看法:中庸之道的普遍原则: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按照时下的说法是“以人为本”,以尊重其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大发展和谐与统一为目标,同时追求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所谓的构建和谐社会。
处事方面:做事不要太苦:人生不能没有追求,因此每个人都不能没有事做。
做事当然要勤劳,但是也不能太辛苦;太辛苦了,以后做事就畏难、畏苦,就不能长久,不能持之以恒。
生活方面:享受不要太乐,人不能没有物质生活,适度的物质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
但是有的人享用过度,过份的放纵五欲之乐,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大厦,出门要开高级轿车等。
用物不要太虚荣,对于日常用物,有的人好买,平常没事就喜欢逛街购物,并且乐此不疲,有的人则非名牌不用。
其实东西能用、够用就好,不要太过豪华、奢侈,物质太多,不一定很好,所谓人为物役,物质太丰,有时也是一种负担过份的追求物欲之乐,甚至浪费无度,如银行里的存款,用得太多,总有一天会负债,所以福德因缘还是要慢慢的享受,不能透支。
为人方面:待人不要太苛:人与人相处,要懂得待人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待人要厚道,要替人着想。
尤其身为当权者,要待人如己,甚至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如果待人严苛,或者是过份放任,都不是中庸的处人之道。
所谓中庸:即凡事过而不及,达到平衡。
以积极的态度在人生中拼搏,大浪淘沙,在人生中更加充分地张显人的价值。
浅谈中庸之道
浅谈中庸之道浅谈中庸之道什么是中庸?孔子云:“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一文中有了更加明确的阐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宋代大儒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这启示我们这样理解中庸:所谓中庸就是符合真理,换言之就是对真理的把握达到了最合适的“度”,即对真理的理解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
因此,中庸是一种和谐的智慧,正确理解和实践中庸的精神实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中庸之道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至上至美之境界。
不仅如此,中庸还反对“过”与“不及”,提倡“恰到好处”,这对于当前少数人的偏执心理是一剂良药。
具有偏执心理的人往往游走于两个极端,因而很容易造成人格分裂和心理失衡。
孔子提倡“毋意、毋必、毋故、毋我”,这种人生态度有利于缓解由于偏执心理造成的心理失衡和人格分裂。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们普遍感到压力太大,因而很多人在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砍杀、爆炸、自虐等新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格分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因此,提倡中庸的人生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
健全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理是精神健康的基础,只有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具备了健全的人格、和谐的心理,才能建设一个安静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其次,中庸之道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中庸也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孔子在论述小人与女子时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的说法,其实这适用于所有人:在人际交往中,过于亲密则有不逊的言行,而过于疏远就会招来猜忌、怨恨。
按照孔子的处世之道,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同样,对于不仁之人,也不能“疾之已甚”,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不能求全责备,否则会适得其反。
什么是中庸之道?
什么是中庸之道?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和君子理想人格,也是儒家待人处世的重要思想方法,论大即大,说小即小,它隐藏在平时、日常的细微之中,又尽显博大的精深智慧,“广大”而“精微”、至诚无息,德和天人,合外内之道,是天道与人道、仁与礼、忠恕中和的统一。
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大家已经很长久地缺乏它了。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庸是天之德。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的道理是诚一不二,化育万物而不可测。
“至诚”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也参”,中庸认为至诚尽性是可以通天的,天之德就是广博、身后、光明、承载万物,作为人是天的衍生,人就应该效仿天,做到心胸广阔,厚德载物,承应天之伟大,树立远大的抱负。
第二、中庸是圣人人格精神的外化。
在孔子出生的年代,周天子已经不能号令天下了,天下处于“子弑父、城弑君、君臣僭越、陪臣执国命”礼崩乐坏的局面。
在孔子的眼中,只有尧舜禹、商汤、文武、周公才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推行中庸之道,就要先这些大圣人学习践行,用圣人的人格精神来熏陶自己。
第三,实践中庸精神难能可贵。
实践中庸精神之难,是因为人们处事不是过头就是不及,很难做到无及无不及,恰到好处。
“知道者过之,愚者不及”与“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聪明者过头,愚笨者不及,贤德者过头,不贤者还不及,在孔子眼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
可见实践中庸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从根本上说,“中庸之德”,是一种内在的心性与外在的修为的统一,既是一种人格境界,也是历代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诀。
中庸是“天道”和“人道”的统一在《尚书·大禹谟》中舜传位禹时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一句被宋儒称作“十六字心传”,这句话的思想核心是“允执厥中”。
“允”可解释为“信”“恒”或“用”,“厥“为”其“的意思,也就是人心与道心达到中和守正,精审专一,才能合外内之道,内心的修养与人之”道“中正和谐。
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对中庸之道的理解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
中庸,中正持平,和谐永恒。
中者,正也,和也,中正和谐,恰当适度,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意。
庸者,用也,常也,运用、实行,平常、常道,永恒不易之意。
“道”是宇宙中乃至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就会达到中正和谐、平衡有序。
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庸就是“以中为常”之意,也即把“中和”与“中正”作为常道加以运用。
因此,中是原则,是自然界一种均势的平衡状态;庸是实践,是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中庸是知与行的统一。
中庸,即包容与利用。
就是对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的使用。
在具体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予以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当做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做出适当的行为。
中庸之道,也就是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顺着事物的自然禀性而为,因势而利导之,注重适度适当,寻求内在的平衡,既不可过分,也不可不到位,做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是一种科学的处事态度和人生智慧。
中庸智慧的核心,就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无过之亦无不及。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的自然禀赋称之为“性”,人之初性本善也,遵循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有道德的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是保持谨慎戒惧的,片刻都不违背偏离“道”,时刻做到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心存善念不做恶行,摒除不良念头和行为的滋生与诱惑。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的本性,也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则。
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
中者和也,就是和谐。
中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不苛求,不厌弃,不厚此,也不薄彼。
庸者常也,就是认同,就是接受;是指对待事物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适可而止、合乎自然,不与自然之道相背离,也即“平常心就是道”。
论中庸之道
论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其涵义丰富多样。
中庸指的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道路,注重平衡和和谐。
以下是对中庸之道的探讨:
1. 平衡:中庸之道强调平衡和调和。
人应避免极端的偏向,而是在相对的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点。
例如,在行为上,不要过度放纵也不要过度约束;在思想上,不要过于追求自我利益也不要过于自我否定。
2. 和谐:中庸之道追求社会和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合作。
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需要个体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协作。
个人目标应当与整体社会的利益相结合,避免自私自利的行为。
3. 无为而治:中庸之道主张抛弃极端的行为和做法,而是应该按照自然规律和造物主的安排去行动。
人应该以中庸的态度迎接万物的变化,相信事物会自然发展,不人为干涉和追求个人意愿。
4. 知行合一:中庸之道追求知行合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只有真正实践中庸之道的原则和思想,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知识和智慧都应该用于指导实际行动,促使个体和社会的进步。
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庸之道认为,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每个问
题都有其独特的方面和需要解决的关键点,需要灵活思考和应对。
中庸之道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强调适应和相处的智慧。
通过追求平衡、和谐和实践,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安宁和社会的繁荣。
中庸之道对于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伦理、政治和道德问题都有指导作用。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如何理解“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它强调在处理事情时采取适中的态度和方法,避免过度或不及。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和”,即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或利益。
中庸之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适度原则:中庸之道强调适度,反对极端和片面。
在处理事情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避免过度或不及。
适度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人行为,也适用于社会治理和发展。
2.平衡和谐:中庸之道追求内在的平衡和谐,即通过适中的态度和方法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达到整体上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平衡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衡,也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平衡。
3.整体思维:中庸之道强调整体思维,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能孤立地看待和处理。
因此,在思考问题时应该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得失,从而做出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判断。
4.道德修养:中庸之道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认为通过适中、平衡的修养方法可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这种修养方法包括节制欲望、谦和低调、宽容包容、自我反省等方面,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总之,中庸之道是一种全面、客观、平衡和和谐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态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庸之道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弟子规中庸之道的感悟与理解
弟子规中庸之道的感悟与理解
弟子规和中庸之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遗产,都有着深厚
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弟子规是清朝时期的一种行为规范,是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礼仪规范、尊重传统、尊重师长、勤奋学习、节俭朴素等方面的训练,旨在培养儿童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因此,弟子规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其目的是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
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中庸之道则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强调“中”的概念,即不偏不倚、中立不移,推崇“和”的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包括“中和”、“中实”、“中才”等,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如何以适度、平衡、公正的方式处理各种事物,是一种的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
对于弟子规和中庸之道的感悟和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方面,弟子规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训练儿童的礼仪规范和行
为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为将来的事
业发展和社会立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中庸之道是一种哲学思想,通过强调“中”的概念、推崇和谐的观念,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人际关
系的和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弟子规和中庸之道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对于人们的
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尊重和继承这两种文化,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论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浅析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摘要:中庸之道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思想的人生观,但不仅是儒家,也不仅在中国,中庸还得到世界上其他思想派别、其他文明的一致推崇,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庸之道,就是指君子之道,是传统儒家修行的法宝。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的理想境界。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思想,本文将对《中庸》的原文和引申含义稍作解析。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现代意义;天人合一一、从《中庸》原文解析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君子在古代是指地位和道德高尚的人。
那么“中庸之道”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呢?先看“中”的含义,有三种解释: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指适宜、合适、恰好、合乎一定标准;指人心、内心,即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庸”也有三种解释:一种是指不变化,不改变;二是使用的意思;三是指平常、普通。
根据这些不同含义的理解,结合儒家学说的思想,用现代语言解释“中庸”一词,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轻重适度、深浅适宜、方法得当、恰到好处。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顺从着自己的本性去做人处事,就称之为道。
这里的“道”就是指方向、办法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道理。
中庸之道,就是顺从本性,来修正自己,使一切事物都能符合正道。
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宽阔的胸怀、崇高的境界、冷静的头脑和科学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从这个方向来分析一下如何理解原文里的中庸之道:(一)中庸之道强调一个“中和”的态度。
在一个人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的,不偏不倚没有起伏的,称之为“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不能避免的,所以它们一定会表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庸之道
发表时间:2010-10-12T09:36:00.920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2期供稿作者:石晓红
[导读]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道思想,孔子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庸之道。
石晓红(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道思想,孔子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处理人的本身及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中庸之道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
可以说,中庸之道是我们通往高明境界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准则
提起中庸之道,我们往往会将它与不偏不倚、折中调和、不左不右,不说好也不说坏的老好人思想以及不求进取、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
其实,这样的认识是很不正确的。
我认为,中庸之道是人生处世的真谛,是社会发展所应遵循的准则。
换言之,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处亮点,是中国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中庸溯源与释义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道思想,孔子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中庸之道。
孔子从正反两方面给中庸之道作了定义: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又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
孔子所说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执两用中”,即是指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并坚持运用正道去治理百姓。
“中”作为哲学范畴,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适相符合,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
如果人的主观认识或行为达不到客观实际的程度谓之“不及”。
反之,超过了客观实际的程度谓之“过”。
“庸”则多讲成“用”或“常、平常”。
程颐说:“小偏之谓中,小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四库全书珍本初编·蒙斋中庸讲义》卷载。
所以说,中庸实质是为人居于中正之道、小偏小斜,以自然平常之中和心对待万事万物。
二、中庸之道是处理人的本身及人与人关系的准则
首先,在处理人的本身时,我们需要遵循中庸之道。
按照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人体必须保持阴阳平衡,否则便会生病。
例如,如果一个人阳盛便会出现口唇燥裂,口干烦渴等症状;而一旦阴盛则会出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症状,这就是阴阳失调的表现。
然而无论是“清热”还是“祛寒”,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否则便会走向反面,又出现新的阴阳失调。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以人体的阴阳平衡为准则,这里就有一个中庸之道的“中”的问题。
有些人盲目乱补,以为凡是补药都是好的,结果就成了孔子说的“过犹不及”。
旧病未好,新病又添。
这个平衡应该贯穿于我们整个的人生过程中,而不是一两天、一两年,这里就有一个中庸之道的“庸”的问题。
其次,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我们同样也需要遵循中庸之道。
在《红楼梦》一书中,薛宝钗就恪守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使其在贾府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她的衣食住行接人待物各个方面确有一套超常之术。
拿她的穿戴来说,“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上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她的住处也布置得朴素、淡雅,案上止有一个土定瓶。
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仓、茶杯而已。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慢,袅褥也十分朴素”。
这陈设同普通百姓家的闺房并无差别,丝毫也看不出“珍珠如土金如铁”的痕迹。
然而,她家境豪富却不是为富不仁,出手毫不吝音;生活俭朴却不属寒酸,真正做到了自甘淡泊,乐于助人。
这些都说明了薛宝钗把自己置于富与贫的中间层次以求得人际关系的平衡。
此举可使富者不嫉,贫者感其恩。
这正符合儒家所倡导的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中庸之道。
三、中庸之道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准则
首先,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我们要遵循中庸之道。
在环保方面,由于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一直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发展是第一要义,不发展就不能创造物质基础;但是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既发展经济,又能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
这仍是需要借助中庸之道来解决的,尤其在气候已经变化而且已经开始威胁到人类生存的今天。
其次,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我们也要遵循中庸之道。
《中庸》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毛泽东创造性地将时中思想融合于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革命理论之中,并以之指导革命的实践。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革命发展进行了这样的论述:“中国将来一定要发展到社会主义去,这样一个定律谁都不能推翻。
但是我们在目前的阶段上不是去实行社会主义,而是要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改变中国现在的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建立人民民主主义的制度。
”(《毛泽东选集》)但是,“若问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首先为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斗争,然后再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
那答复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这就是说,只有既承认革命的连续性,又承认革命的阶段性,才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路线。
”
四﹑结束语
《中庸》中有一句很精辟的话,那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先生认为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
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达到高明的境界,必须通过中庸的途径。
当今的社会已经变的非常复杂,我们也面临着更加多而复杂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在面对选择时会感到手足无措。
比如大学生临近毕业时,多数人会在考研、考公务员、考招教、留城市、回农村之间进行选择,而且总有一部分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这些人就是不会用全面分析的方法去研究问题,没有去遵循中庸之道的准则。
他们应该首先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喜好、家庭情况以及当下的形势去做一个全面的分析,然后找出一条既适合自己,又符合形势的切实可行的路,也就是说让你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
客观实际适相符合,而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这就是中庸之道。
总之,中庸之道绝不是消极的,更不是糟粕的,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庸之道必将不断地显示出它宝贵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志远.《四书全译》.[M];
[2].仝志.薛官权格守中庸之道得失谈[J].南都学坛.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