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基本原理
![社会学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02916f8aeaad1f347933f15.png)
社会学基本原理第一章、导论一、概念:是对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二、发展过程:创造人:孔德(法国)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的。
实证主义者:孔德、斯宾塞(英国)、马克思、迪尔凯姆人文主义者:韦伯(德国)三、分类: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进步、发展。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稳定。
迪尔凯姆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四、社会学研究的方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
五、社会学的理论视角:1、功能论视角: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以此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主要用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2、冲突论视角: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斗争的生活现象。
社会各部分是冲突的,秩序是冲突的结果: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处在极其破坏之中,社会秩序源于社会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是力量与强制产物。
3、互动论视角:如何行为感兴趣,而对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六、社会学的应用价值:社会学与社会: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社会检测与描述五种类型。
参与社会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能为社会工作、行政、企业管理提供所需的知识,能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预测。
第二章、社会结构一、含义: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模式。
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二、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区、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
三、社会地位:先赋地位:通过血缘和世袭的方式获得的地位。
自致地位:后天努力而获得的。
四、社会角色: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
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第三章、社会角色一、内涵: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电大最新版社会学基础1-12
![电大最新版社会学基础1-12](https://img.taocdn.com/s3/m/41c61090b84ae45c3a358cd4.png)
➢全书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第三章 社会互动 第四章 初级社会群体和家庭 第五章 社会组织
第六章 社区和城市化
第七章 社会制度
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九章 社会问题 第十章 社会控制 第十一章 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社会学概述
(2)思想条件。社会学产生前有许多思想家对社会的结构、社会
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政治 思想、社会思想、哲学和伦理观念,以及宗教观念。这些思想成果作 为基础促进了人们对社会的进一步认识。
(3)自然科学条件。社会学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
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得到迅速 发展,天文学、地理学业、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业等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启发了社会思想家对社会的认 识。圣西门曾指出,要将关于人的科学提高到以观察为基 础的科学水平,赋予它以实证的性质,把它建立在像物理 等其他领域中所使用的那种观察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孔 德将自己的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的做法,显而 易见地反映了自然科学方法对其建构社会学的影响。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他将社会与生物有机体相类比,从而成为社会进化论(也称社会达 尔文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一样,生 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他的《社会 静学》、《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原理》等大量社会学专著,阐 明社会学的基本原理。
2.社会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11--15世纪欧洲的中世纪,宗教神学处于
至高无上的地位,其禁锢严重地阻碍了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思想启蒙 运动从思想上实现了人的解放,工业革命则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迅速的社会变迁和众多社会问题,金 钱关系代替了一切,社会发生了严重的分裂。由此,触发了思想家们 对社会问题解决的思考和研究。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a602b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5.png)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社会科学概述1.1 社会科学的定义与特征解释社会科学的概念分析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讨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特点1.2 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探讨社会科学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社会科学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科学的价值与意义第二章:人类社会与社会科学2.1 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介绍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形成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因素2.2 社会科学研究的人类社会讲解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研究内容分析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现象的解释与预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第三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3.1 社会科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介绍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讲解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的建立强调研究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的重要性3.2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与道德探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强调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与隐私引导学生遵守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第四章: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4.1 社会与文化解释社会的定义与特征探讨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4.2 政治与经济讲解政治与经济的概念与关系探讨政治与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分析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第五章:社会科学研究的应用与实践5.1 社会科学研究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介绍社会科学研究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分析社会科学研究对于政策制定的影响与贡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研究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案例5.2 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实践讲解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分析社会科学研究对于社会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问题解决中的实践案例第六章:社会学基础知识6.1 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解释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探讨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分析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6.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讲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分析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等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案例第七章:经济学基础知识7.1 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解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探讨经济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分析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7.2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讲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第八章:政治学基础知识8.1 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解释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探讨政治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分析政治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8.2 政治制度与政治行为讲解政治制度与政治行为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政治制度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了解政治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第九章:法学基础知识9.1 法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解释法学的基本概念探讨法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分析法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9.2 法律制度与法律原则讲解法律制度与法律原则的基本原理分析不同法律制度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第十章: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10.1 人类发展的概述解释人类发展的概念探讨人类发展的各个方面分析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0.2 社会进步的推动因素讲解社会进步的推动因素分析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等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科学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社会科学的定义与特征:理解社会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以及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社会学概论课件1
![社会学概论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a476b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4.png)
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社会学课程简介 • 第二章 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 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结构 • 第四章 文化 • 第五章 社会化 • 第六章 群体 • 第七章 组织 • 第八章 家庭 • 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 第十章 社会控制与偏差行为 • 第十一章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 第十二章 社会变迁
• 社会学与常识 • 社会学并不是要把普遍发现的明显事实重新讲
述,而是希望发现常识背后的真相。
(三)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三类观点
(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涂尔干等)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等) (3)其余可归入第三类。
二、社会学两个研究路径:
三种不同的观点——功能主义、冲突主义与符号互动理论。 2、功能主义 其核心思想是:社会是由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从总体上看,
社会是协调和平衡的。 3、冲突主义 其核心思想是:与功能主义尖锐对立,冲突主义认为社会资源(财富、权力和声望)是稀
缺的,为此发生的冲突是永恒的,也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 4、符号互动论 其核心思想是:社会是人们运用符号互动的结果。在互动的过程中,人们的行动取决于他
们对客体(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思想和价值
1、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们往往会齐心协力形成社会组织以应付自然灾害。() 2、一个学校的设备条件对学生课业成绩的影响很大。() 3、与男性相比,女性有更多的眼神交流。() 4、由于课业压力大,日本学生的自杀率是美国学生的两倍。 5、欧美国家的平等观念源于其文化传统,美国社会一直是非常平等的。() 6、人类的性行为主要是出自本能。() 7、两种情况:前者社会环境一直恶劣,后者原来很恶劣但是得到很快改善;两者 相比,前者更容易发生革命 8、发生家庭暴力时,丈夫杀妻子比妻子杀丈夫的情况多。() 9、处于社会底层的年轻人比中上层的年轻人更容易犯罪。() 10、在每一个社会里都能发现浪漫的爱情。()
社会学基础知识
![社会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7226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e.png)
社会学基础知识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学科。
它关注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个体行为到整个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学的基础知识是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前提,下面将从社会学的定义、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对社会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主要关注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它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证和分析,以揭示人类社会的规律和本质。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家庭、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差异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社会现象的研究,社会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的欧洲,当时社会变革和工业化的影响使人们对社会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自那时以来,社会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学派和理论的交替与融合,形成了多个研究方向和观点。
其中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这些理论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解释和分析框架,促进了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和学科进步。
三、社会学的理论社会学的理论是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理解的框架。
不同的社会学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出发,对社会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对维持社会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冲突理论则强调社会中存在的利益冲突和不平等,社会不断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并通过冲突的解决达到新的平衡。
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符号意义的构建,通过对个体行为和交互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社会现象。
这些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和建构的。
社会学研究中常常采用多种理论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和理解社会问题。
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社会学家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社会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解释。
社会学基本概念
![社会学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35c2d47f524ccbff0218420.png)
第一章社会学导言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静学:研究社会和部分(团体和制度)的建构方式、部分的功能,以及部分之间的关系。
3.社会动学: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以及如何改变。
4.功能主义视角:是指侧重对社会系统的制度性结构进行功能分析的社会学理论。
5.冲突论视角:认为社会内部权力分配不均是产生冲突的根源,冲突是社会生活中自发的、普遍的、基本上不能消除的因素,它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并使其制度化。
6.互动论视角:社会并不是外在于人的某种客观存在的模式或制度体系。
社会不过是人们的互动行为模式化了的互动。
7.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强调其动态性。
7.基础研究: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其成果以科学论文和科学著作为主要形式。
用来反映知识的原始创新能力。
8.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著、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
用来反映对基础研究成果应用途径的探索。
9.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特有的心智素质,主张通过个人置身于所处时代及社会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
它思考人们实际上需要的是什么以及人们感到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它能帮助人们运用所了解的情况发展理性,以清醒地总结世界上正在进行和将要发生的事情。
第九章社会分层1.社会分层分层:(stratification):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
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社会学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社会学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26601a53c1ec5da51e2705a.png)
1.法国的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
(1)界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是独立存在的、以某种方式或过程成为多数人的 共同思想和行为的“社会事实”(social fact), 是“个人每时每刻都遵守的,存在于个体之外的 集体行为和思维方式之现实”
一是地理环境、人口、交通、住房等物质性的 社会事实
基本观点:
(1)社会是一个均衡的有序的和整合的系统
(2)系统中的每一部分都对系统整体的生存、协调与整 合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3)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运行基本上是协调的, 协调运行表现为社会状况的主流。
代表人物
• 功能主义理论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孔德、斯宾塞和迪 尔凯姆)
• 早期功能主义思想通过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的努力得到发展。
• 另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罗伯特•默顿(R • Merton,1910)
• 帕森斯:结构功能论的集大成者
(1)将社会秩序作为其中心议题 任何社会中都存在一个大致相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社会秩序来自于这些观念和准则 (2)社会系统论 a、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过程中都分化为四个子系统: 经济、政治、法律和亲属子系统。
• 但在某些社会环境下的人群中,这种个人决定却表现出了更多的 共同点。自杀率的各种差异显示,自杀与一些特殊群体、地区和 时间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每一种类型都被放在自杀中“安排” 了一定的配额。
• 从这一事实显示出,自杀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社会的事实,即该 行为受到了一个人周围的社会环境的强烈影响。
• 主要结论:人类行为部分是由社会环境塑造的——家庭、组织、 社区、种族、社团和历史时代——而他们自己正是身列其中。
—前者认为“社会制度之起源乃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每一种风 俗、概念、物质、思想和信仰都有很重要的功能,是社会整体不可或缺 的部分”。
社会学概论 第1章概论
![社会学概论 第1章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55cbf1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1.png)
第五节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与哲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从哲学中逐渐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哲 学是一门强调思辨的人文科学学科。在从哲学分化出来的过程中, 社会学逐步摆脱了哲学的思辨色彩,日益增加经验研究和应用研 究的比重,从而成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学科。
社会学属社会科学,哲学则是人文科学的代表。
12
第五节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三、与经济品和服务的流转,更关 注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由经济活动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关系。经济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生活具 有社会性。在两门学科互动的基础上,产生了经济社会学。
四、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的研究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权力的产生、分配和使 用,以及权力的合法化过程,即权威的出现,尤其是正式组织 所体现的权威的产生。而政治学界目前也越来越多地关注一些 “社会学”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地适用于政府的政治决策。
生了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思想,成为现代社会的思想基 石。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形态的瓦解使得思想家们开始了对自 然和社会的重新思考,全新理解。早期的社会学先驱们正是被这 些巨大的社会变革所吸引,试图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它们 的后果。
早期的社会学家: 孔德:社会学 实证主义 涂尔干:社会学研究准则就是把社会事实当成客观事物来研究 马克思:对社会制度的研究 韦伯:理想类型 价值中立
五、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3
第六节 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一、认识自我,适应社会 二、获得客观知识,掌握认识工具 三、认识规律,贡献社会 四、个体小我,群体大我
14
6
第三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功能论
功能论认为整个社会如同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这个有机 体的各个部门都是为了维护这个有机体的生存和延续而存在。 功能论强调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各部分构成的整体系统,其中 的每个部门存在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
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df83e44e336c1eb91a375df9.png)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1、什么是社会?(1)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2)泛指由共同物质条件联系起来的人群(专指人)社会是抽象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是社会的具体表现2、生产关系: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它是人们活动的基础,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
社会关系是人们共同活动彼此结成的关系。
3、社会关系的特点:历史性:每一时代社会关系是该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阶级性:任何社会关系都受特定阶级的制约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探讨社会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5、社会学产生:1838 年10 月,孔德《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6、社会学产生的条件;(1)历史条件:启蒙运动工业革命(2)思想条件:思想家对社会结构、社会变化的规律和未来图景进行了探索形成经济、思想、政治、社会哲学伦理观念。
(3)学术条件:自然科学*7、社会学功能:(1)理论作用: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发展趋势(2)实践作用:①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②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③提供组织管理知识;④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二、西方社会学发展史*1、孔德(1)提出了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是人的社会学。
(2)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4)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2、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1)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社会有机论: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2)《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阐述了社会学原理(3)宇宙现象、物理、化学、生物、天体现象(4)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5)但他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3、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也是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1)他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2)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主张用社会学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分为物质(法律、劳动分工)、非物质社会现实(潮流、民族意识)(3)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4)社会宗教理论:宗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神的力量实质是社会力量(5)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有系统详细的论述*4、韦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1)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2)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观点和“价值中立”的主张(3)社会行动(合理行动)社会者赋予行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一行动与别人发生关系(4)政治社会学:权威: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其中(1)(2)理论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5、韦伯和迪尔凯姆是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三、美国社会学的发展1、社会学产生于欧洲,蓬勃发展与美国。
00034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全)
![00034社会学概论 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80158b8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6.png)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一).社会变革的需要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三).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二).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二..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一).奥古斯特·孔德孔德是实证主义的权威代表. 法国1838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第四卷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诞生.社会学之父”孔德的把握: 1.科学的分类. 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对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前者是研究社会协调问题;后者是人类,是进步.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的两个核心概念理性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3.研究方法. ,是两大主题.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历史法. B.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C.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D.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E.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实证一词的涵义: A.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二)..卡尔·马克思1.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是社会学发展的思想宝库.2.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三).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主要代表: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1. 社会有机体论.2. 社会进化论. 主要围绕以上两个方面展开.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法国社会学家. 是欧洲,(一). 埃米尔·涂尔干. 法国第一个在大学里讲授社会学的人代表作有三论: 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事实.2. 社会团结理论. 团结分为机械团结(相同性与相似性) 和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3. 失范理论. 失范理论是涂尔干提出的. 失范是指: 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失范的原因: A.个人欲望的急剧滋长. B.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个人的欲望. C.社会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约束,出现动乱危机. 主要是”经济危机”4.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A.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B.放弃抽象以具体的社会内容为研究对象. C.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 D.注意正常现象与病理现象的区分. E.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5.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二). 马克斯·韦伯. 德国1. 理解社会学. 认为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 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2.社会行动类型. 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3.理想类型.4. 科层制理论.. 四种类型: A.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 B.价值合理性行动. C.情感性行动. D.传统性行动.第二节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一.芝加哥学派. 社会学起源二欧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美国成立的. 斯莫尔1892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学术成就有: 1.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形成了人文区位学的城市理论芝加哥师生为主形成的社会学流派. 4.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3.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完善.二.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 关注的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结构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 1.适应。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教案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第一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ebe1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9.png)
第一单元:走近社会科学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教学,掌握社会科学的概念、形成因素、作用、如何学2.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科学的热情,端正学习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好社会科学知识2.难点:理解社会科学之于本专业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这门课是什么?什么是社会科学?二、讲授新课:(一)社会科学的内涵及形成1.通过视频及教师讲授引导学生明确概念(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及形成因素(1、机器大工业的出现2、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2.引入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你感兴趣的社会科学代表人物,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并说一说获取资料的途径有哪些?(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小组分享,教师引导下明确研究对象(人类社会)及具体内容:第一,阐明社会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本质。
第二,揭示社会各种现象发生的规律。
第三,探索社会活动的特殊形式——文化、科学活动。
第四,研究社会中人的自身状况。
(三)社会科学的作用、幼教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重)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喜欢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好不好,为什么?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说说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修养?如何有计划的提高自己的社会科学知识?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得出第一、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第二、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第三、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讲解了社会科学的内涵及形成、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科学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如何学好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幼教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学生对社会科学这门课有了深一层的了解。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9f8e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5.png)
调查、统计科学的发展等等。
二、西方古典社会学的代表人物
1. 奥 古 斯 特 · 孔 德 (Auguste Comte , 1798— 1855)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西方社会学界公 认的社会学创始人。
重点、方法及目的不同
三、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1.描述功能——社会是怎样的 2.解释功能——社会为何这样 3.预测功能——社会将会怎样 4.规范功能——社会应该怎样
第三节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 , 欧洲社会——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骤然的社会变迁使得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不断扩大并趋于激化,于是社会学应运
利
心体系的创立者。
五、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1.传人时期(1891—1930) 2.本土化的最初努力时期(1931—
1951) 3.中断时期(1952—1978) 4.恢复重建时期(1979至今)
拓展社会学的视野
社会学想象力——喝咖啡
❖咖啡是一种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对大脑有刺激性作用 。但 与其他刺激性东西有何不同?
2.冲突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开始出现多种解释社 会冲突的理论,反对帕森斯关于社会的价值一致、均衡 与整合的观点。
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是社 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 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 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功 能冲突论者科塞和德国的辩证冲突论者达伦多夫。
社会学
![社会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654a03e87101f69e319520.png)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2、“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正式提出的。
3、社会学学科的三个层次结构:a.基本问题(元问题):社会学与哲学联结点的社会哲学层次。
*社会学与哲学什么关系?b.对象问题(本问题的总问题)c.范畴问题(本问题中的分问题)三个层次的关系:一般、特殊、个别的关系。
4、社会学的功能(价值):a.认识和改造社会。
b.促进社会进步进步,缩减社会代价。
c.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西方社会学形成时期大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2、两条路线:a.实证主义路线:埃米尔·涂尔干(法):《论社会分工》、《论自杀》b.反实证主义路线:马克斯·韦伯(德):《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和道教》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1、社会学研究三大类型:实证范式、解释范式、批判范式2、“调查研究法”基本步骤:确定调查总体、选择抽样方案、设计调查问卷、实施调查、汇总和录入数据、分析数据等。
问卷中的三类问题:事实性(性别、年龄、家庭成员)行为性(收入)态度性(意识、观念、评价)第四章:社会的构成1、社会的六个特征:a.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b.社会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
c.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d.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e.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f.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2、如何区分良性、中性、恶性的社会状态:综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满足需要的原则。
3、滕尼斯(德)将社会分成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两种:公社社会:指多数社会关系都建立在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区域共同体。
社团社会:指建立在非人情的、正式的、契约化的和专业化的关系基础上的社会。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1、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所获得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97594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7.png)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人口、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文化)第一节人口(定义:特定时间、特定地域所存在的人的集合,这样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质量和构成特征,并由此对社会运行和发展产生基础性影响)一、人口规模(数量)与人口结构1、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2、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表示人口中的男性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是女性人口中男性人口数的百分比(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人口性别比根据统计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婴儿性别比、结婚年龄性别比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1、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点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世界人口分布受到三条气候线的决定性影响,即寒冷线、干燥线和湿热线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2、人口迁移(动态的人口分布)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研究:迁移者、迁移动机、迁移过程和迁移结果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环境容量;人口经济容量“迁移利益差异比较选择原理”:从迁移中获得的利益是否会大于将损失的利益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1、人口转变理论(人口转变论/人口转变)是关于人口发展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之过程的一种理论2、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1)、老年抚养系数提高,影响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2)、由此影想到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围绕高龄老人的社会服务业(3)、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4)、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缩减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倡导健康老龄化,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四、人口健康1、人口预期寿命:是综合反应人口健康水平的平均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2、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联合国在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1)、老年人个体健康,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2)、老年人口群体的整体健康,健康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与社会整体相协调(3)、人文环境健康,营造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积极老龄化: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是指老年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第二节环境一、环境及其社会功能1、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生物物理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应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部分2、环境社会学家邓拉普曾经试图用模型呈现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运行何发展的功能,他认为:环境服务于人类的功能包括:供应站、居住地、废物库ps:三种功能彼此竞争空间,常常相互冲突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1、关于环境与社会关系的理论: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生态复合体)该模型中:(1)、每个要素都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2)、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从人口、技术、文化、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及相互作用角度来分析环境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开启了环境社会学中的人类生态学派2、关于人类社会对环境系统的影响的理论:IPAT(环境影响-人口-富裕程度-技术)模型I=PAT该模型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增长或资源消费增加,制造污染的技术使用增加,都将导致环境影响和破坏的扩大同时表明,富裕的生活方式比不富裕的生活方式消费了更多的资源,制造了更多的污染。
一章节社会学学科体系
![一章节社会学学科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a556247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7.png)
❖ 经济学可能会提供另一种视角,即是成本和收益。 假如收益不小于成本就是划算旳,不然就是不划算。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经济学旳逻辑经常是行不通 旳。例如,一种企业一年发明50万元旳利税,但污 染所造成旳直接和间接损失是100万元。这是明显 不划算旳,但在现实中,这么旳企业往往是不但没 有关闭,反而在红红火火地生产着,一方面在生产 着产品,另一方面在生产着污染。为何会如此?
财大气粗旳收益取得者
弱小无力旳代价承载者
一、社会学旳定义
社会学是从变动着旳社会系统旳整体出发, 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 经过人们旳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 旳构造、功能、发生、发展规律旳一门综合 性旳详细社会科学 。
❖ 二、社会学旳想象力
❖ 对现实社会生活旳关注,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 ❖ 显然也有着不同旳观察角度和视野,社会学观点 ❖ 引导我们像陌生人一样来观察所熟悉旳环境,要求我们对 ❖ 以往不假思索就以为合理存在旳世界重新进行思索;
第三节 社会学旳学科特点
❖ 3.社会学与政治学
❖ 政治学旳研究历来集中在两个方面:政治哲学和政府 现实体制及其两者之间旳关系。因而权力旳分配和权 威,尤其是正式组织所体现旳权力,是政治学旳关键 内容。但是目前,政治学家越来越多地提出某些“社 会学上旳”问题,同步社会学研究也越来越多地应用 于政治决策。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旳爱好正在逐渐会 聚、交叉、渗透和融合,也正是因为如此,政治社会 学作为一门新旳边沿学科应运而生。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的基础与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0870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b.png)
-
THANKS
感谢观看
XXX
社会的作用
社会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提供了人们生 活的环境和条件,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促进了人们 的成长和发展。同时,社会也提供了人们交流和互动的 平台,促进了人们的团结和合作
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社会的影响
社会对于人们的生活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影响 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同时,社会 也决定了人们的职业和收入,影响了人们的 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社会的定义与构成
社会的构成
社会由许多不同的部 分组成,包括家庭、 社区、国家、文化、 经济等等。这些部分 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共同构成了我 们所称的"社会"
CHAPTER 2
社会的形成与演变
社会的形成与演变
社会的形成
社会的形成始于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人们通过交换物品、分享知识、建立关系等 方式,逐渐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组织。社会形成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文 化、历史等等
社会的形成与演变
社会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 会不断发生变化和演 变。这些变化可能源 于技术的进步、经济 的发展、政治的变革 等等。社会的演变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它 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因 素和力量
社会的形成与演变
CHAPTER 3
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物质基础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包括食物、 住房、交通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以及能源、原材料等生 产要素。物质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它决 定了社会的规模和形态
文化基础
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还需要一定的 文化基础。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 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语言、信仰、价值观、道 德规范等。文化基础对于社会的 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 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 范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fd9f27f011ca300a7c39006.png)
社会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学导论1.西方社会学家代表人物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1798-1857),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实证主义的创始人,社会学之父社会进化论创始人:斯宾塞(1820-1903),英国社会学家。
社会进化论创始人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又名涂尔干,也译为杜尔克姆。
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社会分工论》、《自杀论》2.社会学研究对象(郑杭生):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第二章个人与社会1.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什么是社会(马克思的定义):首先,社会是人类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它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次,人们的交往首先是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生的经济交往,因此,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
3.社会的基础(要素):物质生产活动、人口要素、资源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5.社会互动的含义: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6.社会化的概念和类型:概念:社会化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类型: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再社会化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1.社会研究的特征:①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与自然科学相区别);②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与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相区别);③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3.选题标准:重要性、新颖性、可行性、最优化第四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1.社会关系含义: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联系的总和。
《社会学概论》教案
![《社会学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f813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03.png)
《社会学概论》教案第一章:社会学导论1.1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解释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探讨社会和群体的多样性1.2 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社会学的历史背景和创立者概述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和流派1.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讲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特点和应用强调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第二章:社会结构与社会组织2.1 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社会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含义和关系探讨社会结构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2.2 社会组织的运作和管理介绍家庭、学校、政府等组织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讨论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动力和挑战2.3 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分析社会网络的构成和作用探讨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第三章:社会化与个体社会化3.1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讲解社会化的定义和阶段探讨家庭、学校、媒体等因素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3.2 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介绍社会角色和性别角色的概念和分类分析角色冲突和角色扮演的压力和挑战3.3 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解释社会认同的定义和作用探讨个体对群体认同的建立和改变第四章:社会分层与不平等4.1 社会分层的概念和类型分析社会分层的原因和结果探讨社会阶层差异的体现和影响4.2 经济不平等与社会福利讲解经济不平等的根源和影响讨论社会福利政策的目标和挑战4.3 种族、民族和移民介绍种族、民族和移民的概念和特点分析种族歧视和移民问题的根源和影响第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5.1 社会变迁的概念和类型解释社会变迁的含义和原因探讨社会变迁的推动力和阻力5.2 社会发展理论介绍现代化理论、发展社会学和转型社会学等理论分析不同理论对社会发展的解释和评价5.3 社会发展挑战与机遇探讨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环境问题等挑战分析科技创新、教育改革、全球化等机遇第六章:文化与符号互动论6.1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解释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探讨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影响6.2 符号互动论介绍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概念分析符号互动论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6.3 文化冲突与融合探讨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和融合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融与碰撞第七章:社会行为与群体动力7.1 社会行为的类型与特点讲解社会行为的分类和特点探讨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7.2 群体动力学介绍群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和互动模式7.3 社会运动与集体行为解释社会运动的定义和类型探讨社会运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八章:政治社会学8.1 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分析政治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2 政治权力与政治斗争讲解政治权力的来源和类型分析政治斗争的形态和策略8.3 政治参与与公民社会介绍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形式探讨公民社会的发展和作用第九章:经济社会学9.1 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解释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经济制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9.2 市场与社会交换分析市场机制和社会交换的差异探讨市场经济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9.3 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讲解消费文化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消费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第十章:社会问题与公共政策10.1 社会问题的概念与分类解释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分类探讨社会问题的成因和影响10.2 社会政策的概念与功能介绍社会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分析社会政策的作用和挑战10.3 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讲解社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探讨社会政策的效果和反思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理解整个学科的基石,需要重点关注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eremy Lin
Page 2
Michelle Obama
Page 3
刘延东
Page 4
一个问题:什么是社会学?
Pierre Bourdieu(1930—2002)
Page 5
一、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系统经验性研 究的学科
一门学科定义:
研究对象:社会(社会性现象)
• 如果让你对济南进行观察,你会怎么进 行观察,你观察到什么?
Sociology, Eleventh Edition
四、社会的学科地位
1、社会学学科地位的演变
中心论:把社会学置于其他社会科学之上,把 社会学作为一门总体性社会科学,具有凌驾于 其他各门社会科学之上包揽一切社会事物的性 质和地位
平列论: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处于平等位置 上
郎咸平 《白鹿原》 《晓说》
六、要求
按时上课 课程作业(对这门课的评价,你的收获有
哪些,这门课的不足在什么地方,应该怎 么改进,任课老师
第二部分:文化观 第三部分:地位结构观 第四部分:网络观 第五部分:微观研究 第六部分:中观研究 第七部分:社会发展
推荐:
Page 12
Page 13
一种错误:社会刻板印象
Page 14
3、具体研究方法
实验法 社会调查 观察法 二手资料研究
Page 15
实验法
高度控制(霍桑效应) 例子
Page 16
Sociology, Eleventh Edition
• 实验网址 •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 /
特殊论:全部社会科学分为一般、特殊、个别 三个层次,社会学属于特殊层次的综合性社会 科学
2、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关系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关系
经济学、政治学 人类学、历史学 (心理学)
五、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
1、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社会的变革:工业革命、城市 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社会唯名论:社会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存 在物,其基本性质由个人性质决定。
Page 7
4、社会唯实论的影响
经典研究的例子: 宏观社会学
文化观 结构观
地位结构观 » 阶级结构(价值中立,价值关联、社会医学)、产业结构、
网络结构观
Page 8
5、社会唯名论的影响
微观社会学 行动:意义;理性 互动
自然科学的发展:
孔德(1798-1857),法国人,相信只有把 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社会的研究上,才能获 得重组社会的知识,他1838年创造了社会 学这个词(societas ,socius ,logos)
在中国的发展
康有为,群学;谭嗣同《仁学》;严复,《群 学译言》
成长建设时期(1912-1951) 中断时期(1952-1978) 恢复发展时期(1978-)
Sociology, Eleventh Edition
• 4、一般步骤
– 准备阶段(提出问题、查阅文献、明确研究 内容、研究对象以及时间物质安排等)
– 收集资料阶段 – 分析资料阶段 – 写出调查报告
Sociology, Eleventh Edition
小作业
• 到媒体上(报纸、电视、网络等)查阅 某种观点,用所学到的社会学的知识对 其进行批判。
Sociology, Eleventh Edition
• 社会调查:
– 研究对象: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典 型调查
– 调查方式:问卷
Sociology, Eleventh Edition
• 观察法: • 参与性观察、半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
观察
Sociology, Eleventh Edition
什么是社会?
研究方法:系统经验性研究
什么是系统经验性研究
Page 6
二、什么是社会
1、对社会的一般看法 2、社会学对社会的一般看法
社会是共享一种文化并在一定地域内交互影响的人们
3、社会观的分歧: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的回答不同
社会唯实论: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一旦 形成具有个人所不具备的突生性质。
Page 9
6、综合
科尔曼:宏观
微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齐美尔:社会交往的形式
宏观
Page 10
三、研究方法
1、三类基本研究
实证主义社会学 批判主义社会学 解释社会学
Page 11
2、经验证据与研究结论
社会学的研究结论建立在一定经验证据基础上 真理需要经过经验证据循环往复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