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量标准
中药配比剂量的原则
中药配比剂量的原则
在中药配方中,剂量的配比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剂量配比可以保证药效的发挥,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中药配比剂量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主药首选
在中药配方中,主药是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因此其剂量应适当加大。
一般来说,主药的剂量应该占整个药方的30%-50%,以确保药效的发挥。
同时,主药的选用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副药次之
副药是辅助主药治疗作用的药物,其剂量应该适当减少。
在中药配方中,副药的剂量应该占整个药方的20%-30%。
副药的选择应该根据主药的性质和治疗需要来决定,以增强主药的治疗效果或减轻主药的副作用。
3.佐药辅助
佐药是起辅助治疗作用的药物,其剂量应该适当减少。
在中药配方中,佐药的剂量应该占整个药方的10%-20%。
佐药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主副药的性质来决定,以增强整个药方的治疗效果或减轻不良反应。
总之,在中药配比剂量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做到主次分明、搭配合理。
同时,应该注意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特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有疑虑,建议在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中药配比剂量的调整。
中药剂量标准表
中药剂量标准表一、草本植物类1.甘草:一般用量为3-9克,但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益气宜炙用。
2.黄芪:一般用量为9-30克,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宜生用。
3.白术:一般用量为9-15克,益气健脾宜炒用,固表止汗宜生用。
4.茯苓:一般用量为9-15克,利水渗湿宜生用,健脾宁心宜炙用。
5.当归:一般用量为9-15克,补血活血宜酒炙用,活血行瘀宜生用。
6.川芎:一般用量为3-9克,活血行气宜生用,止痛宜酒炙用。
7.菊花:一般用量为3-9克,疏散风热宜生用,平肝明目宜黄菊花或白菊花。
8.葛根:一般用量为9-15克,解肌退热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9.羌活:一般用量为3-9克,散寒祛风宜生用,止痛宜炒用。
10.白芍:一般用量为9-15克,平肝敛阴宜生用,养血调经宜炒用。
二、灌木植物类1.玫瑰花:一般用量为3-6克,疏肝解郁宜生用,活血散瘀宜醋制。
2.木棉花:一般用量为9-15克,清热利湿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3.款冬花:一般用量为9-15克,润肺止咳宜蜜炙用。
4.腊梅花:一般用量为3-9克,解暑生津宜生用,止咳化痰宜蒸用。
5.夏枯草:一般用量为9-15克,清肝明目宜生用,解毒消肿宜炒用。
6.金银花:一般用量为3-9克,清热解毒宜生用,解表疏风宜蜜炙用。
7.茵陈:一般用量为9-15克,利胆退黄宜生用,祛湿止痒宜茵陈蒿。
8.枇杷叶:一般用量为9-15克,清肺止咳宜蜜炙用。
9.蒲公英:一般用量为9-15克,清热解毒宜生用,消痈散结宜醋炙用。
10.红花:一般用量为3-9克,活血通经宜生用。
三、藤本植物类1.雷公藤:一般用量为3-6克,祛风除湿宜生用,消肿止痛宜炙用。
2.天南星:一般用量为3-9克,化痰止呕宜生用,祛风定惊宜制用。
3.何首乌:一般用量为9-15克,补益精血宜生用,解毒截疟宜制用。
4.络石藤:一般用量为6-12克,祛风通络宜生用。
5.钩藤:一般用量为3-12克,平肝熄风止痉宜生用。
6.桑寄生:一般用量为9-15克,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宜生用。
中药剂量标准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一. 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二. 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尾数不计1升3 ~ 9两+/-9 ~ 27 克 +/-1合 ~ 两 +/ ~ 2.7 克 +/-1方寸匕5 ~ 8 两 +/-2 ~ 3 克 +/-1钱匕3 ~ 5 两 +/-1 ~ 2 克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例如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10克;麻黄汤用麻黄三两,亦折合今9-10克;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三. 还有若干疑问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了;又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黄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折合下来,桂枝两、麻黄两、芍药两、炙甘草两、石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再按1/10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枝、麻黄、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今人郭子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又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桂枝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 60克之多;再如麻黄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5克,此方君麻黄,臣桂枝,杏仁是佐药,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至于百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抵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仲景药量比今天重;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四.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于此,前人早有认识;如活人书云:“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但是,他又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黄的用量为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法;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药包括药量可改;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黄汤定的分量却是: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从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经方实验录方中的麻黄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再以笔者治验为例: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喘、脉浮缓,舌紫,苔白;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一剂知,二剂愈;李某,男,52岁,马来西亚华人;93年8月15日;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黄芩18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二帖;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不思食、尿黄、苔黄腻依然;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车前、茵陈、焦楂曲;傅案桂芍等药用量是常用量,与“古一两,今一钱,即3克”相近;但大枣只三枚,杏仁只用10克;李案大枣也仅用4枚,不照原方的大枣12枚;这样整个处方就是协调的了;应当指出﹕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古今药量,并无不同之处,看见伤寒论用细辛四两、附子四两的,也照量使用;原文如此-何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东名医陈伯坛、谭彤辉、易巨川与黎庇留;陈伯坛疏方仅三、五味,汤分量奇重,如附子、干姜等药,每味动辄数两,或多至12两者;黎庇留也善用辛热药干姜、附子,虚寒痼疾,往往一剂而起,但误用也可杀人;因而誉之者称其为“活神仙”,毁之者则称他是杀人狂;以上,见谢永光香港中医药史话及刘筱云近世名医忆述载香港现代中医药;看来,岭南四家是与四川的“火神派”遥相呼应,有一些共同之点的;由此也可见,无视古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克”去用,则大有可啇,例如现在许多研究伤寒金匮的书,白虎汤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北京人卫,1998;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疗效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五. 某些特殊的剂量标准常用剂量标准之处,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标准;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黄耆汤用黄耆一两一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这里的“分”,是10分=1钱的“分”;但是在他的笔下又有不同的“分”,如“白散”用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术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五分,细辛、茯苓、牡蛎、人参、矾石、当归、干姜、芎藭、桂枝各三分;薯蓣丸用量也用“分”计,二十一味药中,薯蓣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这里的“分”,却是汉制一分为今2钱半即7.5克之“分”;此外,还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黄汤都用厚朴一尺;这些,可视作仲景在“博采众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迹,似可以通过和方中其它药用量的比较去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六. 看原方用药的比例及药量的增减学习仲景用方,还特别应该注意原方中用药的比例;如桂枝汤,如果桂枝、芍药都用9克-10克,大枣还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原方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12枚,为甚么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两原是汗吐下后,胃气已伤,胃虚而浊气上逆,胃虚为本,浊气上逆为标,故重点放在补虚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独轻,则唯恐其重坠伤胃;方中药量的增减,也不能忽视;如桂枝汤加桂,即用以治疗寒气上逆的奔豚病;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即变解表调营卫之方,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用药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点也不同了;方名药物组成及原方分量主治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痞满实、实热阻滞、热结旁流、重点在荡实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痛而闭、腑气不通、胀重于积、重点在行气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约合八两、大黄六两、枳实四枚支饮、胸腹胀满、饮热互结、重点在逐饮泻热难怪过去日本学者要感叹:“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现在全国规定统一用克表示,即,过去的一钱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现在就用一钱等于3.125克的标准换算过去中药方剂的剂量;中医药特殊计量古代医药着作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或模糊的“量”名,现择要列举如次:1 方寸匕——古代盛药量器,犹今之药匙;政和证类本草序例上:“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者为度;”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2 钱匕——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用汉代的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不散落者为一钱匕;用五铢钱币盛取药末至半边者为半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至不散落为度;一钱匕约今五分六厘,合2克强;半钱匕约今二分八厘,合1克强;钱五匕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约今一分四厘,合0.6克;3 刀圭——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政和证类本草引陶弘景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明董毅碧里杂存刀圭:“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璧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4 一字——古以唐“开元通宝”钱币抄取药末,将药末填满钱面四字中一字之量,即称一字,约合今之0.4克;5 鸡子黄大——这是对某些药物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作为用药分量的;如伤寒论大青龙汤中的石膏,“如鸡子黄大”;一鸡子黄大略等于40颗梧桐子大,约合9克;6 枚——果实记数的单位;随品种不同,亦各有其标准,如大枣十二枚,则可选较大者为一枚之标准;7 握、把——部分草本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8 束——部分蔓茎类药物的一种约略计量单位;以拳尽量握之,切去其两端超出部分,称为一束;9 片——亦为一种约略计量单位;如生姜一片,约计一钱3克为准;10 盏、杯、碗、盅——为药液或水、酒的约略计量单位;通常的容量约合今之150~300毫升;另外,在古代方书中,或在民间用药时,还有一些模糊的计量名称,如一捻、一撮、一指撮等,无非是言其少,约为几克的分量;附录:民间中医网出版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电子版中“汉代与现代处方剂量换算表”整理如下:1 石 = 四钧 = 29760 克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1 斤 = 16 两 = 250 克= 液体250 毫升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2 克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一钱匕= 1.5 克一钱匕 = -1.8 克一铢 = 0.65 克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1 合 =2 龠 = 20 毫升1 龠 = 5 撮 = 10 毫升1 撮 = 4 圭 =2 毫升1 圭 = 毫升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1 尺 = 10 寸 = 厘米1 寸 = 10 分 = 厘米1 分 = 厘米梧桐子大 = 黄豆大蜀椒一升 = 50 克葶苈子一升 = 60 克吴茱萸一升 = 50 克五味子一升 = 50 克半夏一升 = 130 克虻虫一升 =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乌头1 枚小者 =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
中药用量标准
中药用量标准
中药用量标准是指根据中药药材的性质、疗效以及个体差异,经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中药使用剂量的参考值。
一般来说,中药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用药剂量:指中药的用药数量,一般以克、千克或其他单位表示。
具体剂量根据不同药材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果实等)、制剂形式(如饮片、粉末、颗粒等)和疗效调整而定。
2. 用药频次:指中药的使用次数,一般以每天几次、每周几次等形式表示。
具体频次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有时也会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进行调整。
3. 用药时长:指中药的使用时长,一般以天、周或月为单位。
具体时长根据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而定,一般情况下,中药的疗程较长,通常需要连续使用数天或数周。
中药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该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并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进行正确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风险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饮片大处方判定标准
中药饮片大处方判定标准
中药饮片大处方的判定标准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
1.处方中药味数:通常,中药饮片的处方原则上每张处方不应超过16味,最多不超过20味。
2.处方剂量:处方的剂量应合理,一般应在3剂以内,最多不超过7剂。
对于特殊情况,如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患者,处方剂量可以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处方金额:根据相关规定,中药饮片的处方金额不应超过一定的标准。
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医院和保险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可以咨询相关机构或医生了解具体标准。
4.处方药物种类:除了中药味数和剂量外,处方的药物种类也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如果处方中包含多种药物,应考虑这些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等问题。
5.医生资质和患者情况:医生的资质和患者的病情也是判定大处方的重要因素。
如果处方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且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那么处方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可能会相对较多。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饮片的处方制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法规,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
如果对处方的合理性存在疑虑,可以咨询医生或相关专家进行评估和指导。
中药的剂量
中药的剂量
中药的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
它主要指明了每味药的成人一次量,通常除了剧毒药、峻烈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10克(干燥饮片),部分常用量较大,剂量为15~30克;新鲜药物常用量为干燥饮片的2~4部;5 岁以下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1/6; 5岁以上的儿童按成人量减半服用;12岁以上同成人量。
中药的剂量单位,我国普遍采用十六进位制的“市制”剂量方法:1市斤=16两=160钱;自1979年起,我国对中药的生产计量采用“公制”,即1千克=1000克=1000000毫克;其换算采取近似值的方法,即1市两=30克,1钱=3克,1分=0.3克,1厘=0.03克。
亦有部分地区采取十进制的“市制”剂量方法,其换算方法为1市斤=500克,1两=50克,1钱=5克,1分=0.5克。
本院常用中药饮片剂量分析
本院常用中药饮片剂量分析中药饮片是一种常用的中医药剂形,其经过生药加工、炮制、煎煮、浸出等工艺制成而成。
中药饮片因其方便服用、操作简单、保质期长等特点,受到广大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中药饮片的剂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院对常用的中药饮片进行了剂量分析,从而为临床上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常用中药饮片中,有些药物剂量相对清晰明确,如参芪四物汤(5:5:5:5),即用人参10克、黄精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药品比例为1:1:1:1。
在一般情况下,每次中药煎煮剂量为30克。
但也有些药物中,剂量的表述并不是那么明确,比如白芍,一般剂量为10克至30克,具体的剂量要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判断进行调整。
中药饮片的剂量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药品的质量,二是服用者的体质及病情。
药品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药物的含量是否稳定及药效是否一致。
药物的含量问题主要与药材的品种和产地、炮制工艺、储存条件等有关。
药效的一致性问题主要涉及到药效成分的提取效果以及煎煮时的温度、时间、水量等因素。
服用者的体质及病情也是剂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为中药饮片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进行治疗的,不同的人群和病情需要的剂量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虚弱的人群,剂量一般要减少;对于阳气偏盛的人,剂量要适当增加;对于急性病情,剂量要适量增加以加速药效发挥等。
在中药饮片的剂量分析中,还需要考虑到配伍的问题。
中药饮片中常常会采用多种药物配伍使用,不同的药物之间可能有协同作用,也可能有相互制约作用。
在剂量分析中,还需要结合配伍关系进行综合考量。
在使用中药饮片时,应当根据上述剂量分析的原则进行合理用药。
一方面要根据药物的质量和药效来确定具体的剂量;另一方面要根据服用者的体质和病情来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配伍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和剂量搭配。
只有在严格遵循剂量分析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饮片的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效果。
中药饮片的剂量分析是中医临床中十分重要的工作之一。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中药用量标准是指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根据中药的性味、疗效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每次用药的药材种类和数量,以及用药频率和疗程。
以下是一些中药用量标准的参考内容:1. 总剂量和单剂量:中药用量标准一般包括总剂量和单剂量。
总剂量是指在整个疗程中所用到的中药的总数量,如克、克、片等。
单剂量是指每次服用中药的具体药材种类和数量。
2. 性味药性:中药用量标准还会考虑药物的性味药性。
中药的性味包括寒、凉、平、温、热和甘、苦、酸、辛、咸等,药性包括上药、下药、温经、凉血等。
根据药物的性味药性,可以合理调节用量,达到药性调和的效果。
3. 患者情况:中药用量标准还会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例如,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都会影响中药的用量。
对于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控制用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4. 疾病类型和病情轻重:中药用量标准还会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和病情轻重进行调整。
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用药量;而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以达到治疗效果。
5. 用药频率和疗程:中药用量标准还会规定用药的频率和疗程。
用药频率是指每天用药的次数,如每日2次、每日3次等;疗程是指治疗的持续时间,如3天、7天、14天等。
合理的用药频率和疗程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6. 中药炮制方法:中药用量标准还会考虑中药炮制方法对用量的影响。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能会改变中药的药效,因此在用量上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中药用量标准是根据中药的性味、疗效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给药剂量、性味药性、患者情况、疾病类型和病情轻重、用药频率和疗程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来调整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同时,严格按照中药用量标准来用药,以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带来的不良后果。
(完整版)中药剂量表
紫苏:解鱼蟹毒30—60g。
臭梧桐:用于降血压,不宜久煎细辛:1—3g,粉末0.5—1g;研末吹鼻、塞耳、敷脐或调涂牛黄:0.5—0.35 水牛角:15—30g,大剂量60—120g,浓缩粉1.5—3g 青黛:1.5—3g,冲或丸散熊胆:1.5—2.5g 山豆根:3—6g 青蒿:生用或鲜品浇汁秦皮:水煎,洗眼巴豆:不入汤剂贯众5—10 鸦胆子:10—15粒每次,治疗疟疾;10—30粒每次,治疗痢疾,或0.5—2g,每日3次。
味极苦,不入煎剂,装胶囊,或以龙眼肉或馍皮包裹甘遂:宜入丸散,有效成分不溶于水。
醋制可减毒苦楝皮:3—6g 千金子:0.5—1g 威灵仙:治骨鲠30g 川乌:1.5—3g ,入汤剂香加皮:3—6g(强心苷)徐长卿:汤剂不宜久煎雷公藤:煎汤10—25g(带根皮减量),文火煎1—2小时。
制粉,0.5—1.5g苍术:烧烟熏,炒用燥性减缓沉香:煎汤1—5g后下,研末0.5—1.5g灯芯草:1—3g煎汤;锻成性研末调敷,或用于灯火灸青木香:煎汤3—10g,散剂1—2g使君子:煎汤9—12g,去壳取仁,捣碎,小儿每天1—1.5粒,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或炒香嚼服,(小儿疳积:杀虫消积)槟榔:3—10g,单用驱杀涤虫、姜片虫30—60g雷丸:内服15—21g,不入煎。
入丸每次5—7g,驱杀涤虫每次12—18g,饭后温开水调服南瓜子:杀虫,生用或研细60—120g,冷开水调服鹤草芽:杀虫,研粉吞服,成人每次30—50g,小儿体重0.7—0.8g/kg,早晨空腹榧子:煎汤10—15g,连壳生用打碎入煎剂;嚼服炒熟去壳鸡冠花:6—12 血竭:1—2g 自然铜:煎汤3—9g,打碎先煎;醋淬入散,每次0.3g 干漆:煎汤2—5g,入丸,每次0.06—0.1g,宜烧枯洋金花:入丸散0.3—0.6g 礞石:煎10—15g,打碎布包,先煎,入丸散1.5—3g朱砂:研末冲服或入丸散0.1—0.5g,不入煎剂珍珠:研末或入丸散0.1—1g 磁石:煎汤9—30g,入丸散,每次1—3g,研末内服全蝎、蜈蚣:煎汤3—6g,研末。
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
8中药的剂量和用法一、中药的剂量: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也称为用量。
它主要是指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每味中药成人一日内服用量。
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也即相对剂量。
历史上的发展规律是由粗到精,由计件(根、支、枚、握等)→容量(升、合、斗、方寸匕等)、度量(尺、寸)→重量(斤、两、钱、分、厘),后改用公制重量(质量)单位:克(1979年国务院令)。
单位换算:1市斤=16两;1两≈30g;1钱≈3g;1分≈0.3g;1厘≈0.03g明清以来衡量计量多采用16位进制。
剂量对疗效影响甚大。
中药剂量:指干燥后的中药饮片,在汤剂中每味中药成人一日内服用量。
(5-10g,常规剂量均指无毒;洗剂:30-60g。
)【xx剂量?如何掌握?】剂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除毒性大的药,泻下、行气、活血作用峻猛的药,精制药及某些贵重药外,一般中药常用内服剂量为5-10g;量较大者15-30g。
植物药一般5-10g,部分质地重而无毒的矿物、贝壳、甲壳、化石类药常用量为15~30g。
新鲜的动植物药常用量为30~60g。
(鲜品加倍;丸散减量;儿童酌减;外用适量。
)然而用药剂量的恰当与否,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单掌握一般用量还不够,还须掌握如何根据药物的性质性能,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病程、病势、职业,用药方法及地域、季节等变化用量,只有这样才能用量准确,取得安全高效的结果。
1、根据药物的性质性能变化剂量。
(1)据药材质量的优劣增减用量:药材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无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
(2)据药材质地的轻重增减用量:花、叶、皮、枝等量轻质松之品用量宜小,矿物、介壳等质重沉坠之品用量宜大;干品用量宜轻,鲜品用量宜重(新鲜的动植物药含水分较多,用量一般为干品的2~4倍,干燥的动植物药用量相对较小)。
(3)据药物气味的浓淡增减用量:性味淡薄、作用温和的药物用量宜大。
性味浓厚、作用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
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比划)
2010《药典》规定中药饮片使用剂量及注意(按比划)二划:丁公藤3-6g,孕妇禁用;丁香1-3g,不宜与郁金使用;八角茴香3-6g;人参3-9g,另煎或研末冲服,不宜与藜芦、五灵脂使用;儿茶1-3g,包煎;九香虫3-9g。
三划:|三七3-9g,研末吞服;三棱5-10g,孕妇禁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使用;干姜3-10g;炮姜3-9g;土木香3-9g;土茯苓15-60g;土鳖虫3-10g,孕妇禁用;大血藤9-15g;大青叶9-15g;大枣6-15g;大黄3-15g,泻下不宜久煎,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大蓟9-15g;大蓟炭5-10g;大腹皮5-10g;山豆根3-6g;山茱萸6-12g;山药15-30g;山楂9-12g;山楂叶3-10g;山慈菇3-9g;千年健5-10g;千里光15-30g,外用;川木通3-6g;川贝母3-10g;川牛膝5-10g,孕妇慎用;制川乌1.5-3g,先煎,久煎,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使用;川芎3-10g;川射干6-10g;川楝子5-10g,外用;广金钱草15-30g;广藿香3-10g;女贞子6-12g;小茴香3-6g;小蓟5-12g;马齿苋9-15g,外用;马勃2-6g,外用;马兜铃3-9g,儿童、老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四划:|王不留行5-10g,孕妇慎用;天仙藤3-6g;天冬6-12g;天花粉10-15g, 孕妇慎用,不宜与乌头类使用;制天南星3-9g,孕妇慎用;天麻3-10g;天葵子9-15g;木瓜6-9g;木香3-6g;木贼3-9g;木通3-6g;木蝴蝶1-3g;五加皮5-10g;五味子2-6g;五倍子3-6g,外用适量;太子参9-30g;车前子9-15g,包煎;车前草9-30g;瓦楞子9-15g,先煎;牛蒡子6-12g;牛膝5-12g;升麻3-10g;化橘红3-6g;月季花3-6g;丹参10-15g,不宜与藜芦同用;乌药6-10g;乌梢蛇6-12g;乌梅6-12g;火麻仁10-15g;巴豆,外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巴戟天3-10g;水牛角15-30g,宜先煎3h以上;水蛭1-3g,孕妇禁用。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11页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8页
(二)特殊入煎法 ⑴先煎:矿石、贝壳及一些有毒药品。先煮30分 钟,后纳入余药。 ⑵后下:芳香挥发、质轻味薄、久煎有效成份易 于挥发而降低药效者。先煎它药,离煎毕5—10 分钟时入本类药。 ⑶包煎:粘性强、易糊化、细小颗粒、粉末、绒 毛等药。以纱布包裹后入煎。 ⑷另煎:珍贵药,以免损耗。煎液可另服,也可 与其它煎液混合服用。
软膏、浸膏、糖浆等;以后又出现丸剂、锭剂、 丹剂、灸剂,明代出现露剂。当代出现胶囊、片 剂、冲剂、气雾剂、膜剂、橡皮膏、合剂、酒剂、 注射剂、茶剂、袋泡剂、注射剂、口服安瓿等。 丸剂当代分为蜜丸、水丸、浓缩丸、蜡丸、滴丸、 糊丸等各种,胶囊分为软、硬两种。当代尝试将 纳米技术用于中药生产。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7页
三、煎药法 徐灵胎:“煎煮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 全在于此。夫烹饪失调度,尚能伤人,况药之治疗, 可不讲乎?” (一)普通煎药法 ⑴器皿:砂锅或砂罐。 ⑵水:①水源:洁净凉水;②水量:高出药面3厘 米左右;③煎前浸泡:30—60分钟。 ⑶火候:先武后文。 ⑷时间:普通30分钟左右——指文火煎煮时间。 ⑸榨渣取汁:以提升利用率。 ⑹煎煮次数:2—3次。
量宜多;鲜品,量宜多。 药品性味——性弱力平味淡者,量宜多;性强
力峻味浓者, 量宜少。 有毒无毒相关——有毒者,严格控制剂量;无毒 者可增大改变幅度。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4页
②与剂型、配伍相关: 配伍:单味或复方;主药或辅药。 剂型:煎剂量大;丸散量小。 ③与患者详细情况相关:包含患者年纪(小儿用量: 5岁以下—1/4成人量;5—12岁—1/2成人量。12岁 以后随年纪增加逐步向成人量靠齐)、体质、性别、 病程长短及病势轻重等相关。 ④与季节、地域相关。
2024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
2024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
一、药典规定的中成药常用剂量
在中药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常用中成药的剂量是根据其主要成分含量、疗效及疗效监测等因素确定的。
具体剂量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成分含量:一般情况下,中成药的剂量和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关系。
药典规定,中成药中各成分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所不同,但是总含
量应该满足一定的标准。
2.药效:中成药的剂量也与其药效有关。
一般情况下,中成药的疗效
与剂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剂量越大,疗效越好。
3.疗效监测:在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疗效监测结果,
可以对中成药的剂量进行调整。
二、常用中药的剂量指导方针
中药的剂量指导方针是根据中医药学原理和实践总结而成的经验性指导,可以帮助医生正确使用中药,并确保疗效的出现。
以下列举一些常用
中药的剂量指导方针:
1.罗汉果: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2-5克,每日3次。
2.人参: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3-9克,每日1-3次。
3.黄连: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1.5-6克,每日3-4次。
4.当归: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5-15克,每日1-3次。
5.五味子: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2-6克,每日2-3次。
总体来说,中药的使用剂量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以及配伍使用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在使用中药时还应该注意患者对中药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汤方原方计量标准
中药汤方原方计量标准
中药汤方原方计量标准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指导,根据药物性质、剂型、配伍关系,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以及季节的变化而酌定。
一般来说,古方原著中的用量是用于领悟古方的配伍意义和组方特点的,现代临床用药剂量则通常采用重量单位,如千克(kg)、克(g)、毫克(mg),以及容
量单位升(L)、毫升(ml)等进行标注。
具体的换算方法如下:
1斤(16两)==500g
1市两=
1市钱=
1市分=
1市厘=
此外,在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上,也通常会标注两种剂量:一种是古方的用量,另一种是以“(×g)”标注的现代临床参考剂量。
请注意,这些换算率和标注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中药品种、不同的剂型和不同的临床需求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换算和调整。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
中药用量标准大全中药用量标准是指中药使用的推荐剂量范围。
中药用量的确定与中药的性能特点、理论依据、临床实践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
1.芍药:每次9-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2.陈皮: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3.当归:每次10-15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4.甘草: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5.白术: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6.枸杞子: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7.黄芪:每次6-30克,一日1-3次。
可作煎剂。
8.党参:每次6-30克,一日1-3次。
可作煎剂。
9.人参:每次3-15克,一日1-3次。
可作炮制或作煎剂。
10.三七:每次3-9克,一日1-2次。
可作炮制或作煎剂。
11.黄连:每次3-9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
12.茯苓:每次6-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13.防风:每次3-10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或用于外敷。
14.白芍:每次9-15克,一日2-3次。
可作煎剂。
15.当归尾:每次10-15克,一日1-2次。
可作煎剂。
以上为一些常见中药的用量标准,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特别是在儿童、孕妇、老年人、肝肾功能受损者等特殊人群使用时要慎重。
另外,中药的剂量还需要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调整,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中药剂量不可任意增加,超出合理用量可能导致中毒或副作用。
同时,中药的用量还需要根据煎煮方法的不同进行调整,如煮多久、加热强度、煎煮次数等都会影响到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总之,中药的用量标准是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循医嘱,遵循正确的用药原则,切勿盲目增减用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药典规定常用中药使用剂量(比划)
2010《药典》规定中药饮片使用剂量及注意(按比划)3-6g,孕妇禁用;丁香1-3g,不宜与郁金使用;八角茴香3-6g;人参3-9g,另煎或研末冲服,不宜与藜芦、五灵脂使用;儿茶1-3g,包煎;九香虫3-9g。
3-9g,研末吞服;三棱5-10g,孕妇禁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使用;干姜3-10g;炮姜3-9g;土木香3-9g;土茯苓15-60g;土鳖虫3-10g,孕妇禁用;大血藤9-15g;大青叶9-15g;大枣6-15g;大黄3-15g,泻下不宜久煎,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大蓟9-15g;大蓟炭5-10g;大腹皮5-10g;山豆根3-6g;山茱萸6-12g;山药15-30g;山楂9-12g;山楂叶3-10g;山慈菇3-9g;千年健5-10g;千里光15-30g,外用;川木通3-6g;川贝母3-10g;川牛膝5-10g,孕妇慎用;制川乌1.5-3g,先煎,久煎,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使用;川芎3-10g;川射干6-10g;川楝子5-10g,外用;广金钱草15-30g;广藿香3-10g;女贞子6-12g;小茴香3-6g;小蓟5-12g;马齿苋9-15g,外用;马勃2-6g,外用;马兜铃3-9g,儿童、老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禁用。
王不留行5-10g,孕妇慎用;天仙藤3-6g;天冬6-12g;天花粉10-15g,孕妇慎用,不宜与乌头类使用;制天南星3-9g,孕妇慎用;天麻3-10g;天葵子9-15g;木瓜6-9g;木香3-6g;木贼3-9g;木通3-6g;木蝴蝶1-3g;五加皮5-10g;五味子2-6g;五倍子3-6g,外用适量;太子参9-30g;车前子9-15g,包煎;车前草9-30g;瓦楞子9-15g,先煎;牛蒡子6-12g;牛膝5-12g;升麻3-10g;化橘红3-6g;月季花3-6g;丹参10-15g,不宜与藜芦同用;乌药6-10g;乌梢蛇6-12g;乌梅6-12g;火麻仁10-15g;巴豆,外用,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巴戟天3-10g;水牛角15-30g,宜先煎3h以上;水蛭1-3g,孕妇禁用。
成人中药剂量标准
成人中药剂量标准
成人中药剂量标准因药物种类和用途而异,且存在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中药煎煮开始时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将2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
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
煎药量也因年龄和药物种类而异。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2份等量分装(每次喝中药以250毫升为宜或遵医嘱)。
此外,不同药物的具体煎煮和服用方法可能会有特殊要求,因此建议在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和指导下服用中药,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xx方用药剂量的问题一.众说纷纭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
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
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
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xx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xx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
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
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有了一个标准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
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
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
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
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
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尾数不计)1升3~9两+/-9~27克+/-1合0.3 ~ 0.9两+/-0.9 ~ 2.7克+/-1方寸匕5 ~ 8两+/-2 ~ 3克+/-1钱匕3 ~ 5两+/-1 ~ 2克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
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
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
例如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10克;麻黄汤用麻黄三两,亦折合今9-10克。
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
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5-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2.5-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
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
三.还有若干疑问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
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了。
又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黄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
折合下来,桂枝0.75两、麻黄0.75两、芍药0.75两、炙甘草0.75两、石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
再按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枝、麻黄、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
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
今人郭子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
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
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又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一枚。
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
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
桂枝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60克之多。
再如麻黄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5克,此方君麻黄,臣桂枝,杏仁是佐药,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
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
至于百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扺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xx药量比今天重。
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四.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于此,前人早有认识。
如《活人书》xx:“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
”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
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但是,他又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黄的用量)为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
(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法)。
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药(包括药量)可改。
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黄汤定的分量却是: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
从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xx一钱、xx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经方实验录》方中的麻黄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
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
再以笔者治验为例: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喘、脉浮缓,舌紫,苔白。
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
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
一剂知,二剂愈。
xx,男,52岁,xx华人。
93年8月15日。
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
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
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黄芩18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
二帖。
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
不思食、尿xx、苔xx腻依然。
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车前、茵陈、焦楂曲。
傅案桂芍等药用量是常用量,与“古一两,今一钱,即3克”相近。
但大枣只三枚,杏仁只用10克;李案大枣也仅用4枚,不照原方的大枣12枚。
这样整个处方就是协调的了。
应当指出﹕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古今药量,并无不同之处,看见《伤寒论》用细辛四两、附子四两的,也照量使用。
(原文如此-何)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东名医陈伯坛、谭彤辉、易巨川与黎庇留。
陈伯坛疏方仅三、五味,汤分量奇重,如附子、干姜等药,每味动辄数两,或多至12两者。
黎庇留也善用辛热药干姜、附子,虚寒痼疾,往往一剂而起,但误用也可杀人。
因而誉之者称其为“活神仙”,毁之者则称他是杀人狂。
(以上,见谢永光《香港中医药史话》及刘筱云《近世名医忆述》(载《香港现代中医药》))。
看来,岭南四家是与四川的“火神派”遥相呼应,有一些共同之点的。
由此也可见,无视古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克”去用,则大有可啇,例如现在许多研究伤寒金匮的书,白虎汤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北京人卫,1998)。
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疗效?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五.某些特殊的剂量标准常用剂量标准之处,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黄耆汤用黄耆一两一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
这里的“分”,是10分=1钱的“分”。
但是在他的笔下又有不同的“分”,如“白散”用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
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五分,细辛、茯苓、牡蛎、人参、矾石、当归、干姜、芎藭、桂枝各三分。
薯蓣丸用量也用“分”计,二十一味药中,薯蓣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
这里的“分”,却是汉制一分为今2钱半即7.5克之“分”。
此外,还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黄汤都用厚朴一尺。
这些,可视作仲景在“博采众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迹,似可以通过和方中其它药用量的比较去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
六.看原方用药的比例及药量的增减学习仲景用方,还特别应该注意原方中用药的比例。
如桂枝汤,如果桂枝、芍药都用9克-10克,大枣还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
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原方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12枚,为甚么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两?原是汗吐下后,胃气已伤,胃虚而浊气上逆,胃虚为本,浊气上逆为标,故重点放在补虚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独轻,则唯恐其重坠伤胃。
方中药量的增减,也不能忽视。
如桂枝汤加桂,即用以治疗寒气上逆的奔豚病;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即变解表调营卫之方,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用药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点也不同了。
方名药物组成及原方分量主治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痞满实、实热阻滞、热结旁流、重点在荡实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痛而闭、腑气不通、胀重于积、重点在行气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约合八两)、大黄六两、枳实四枚支饮、胸腹胀满、饮热互结、重点在逐饮泻热难怪过去日本学者要感叹:“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