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 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准实验设计

准实验研究是指在无须随机地安排被试时,运用原始群体,在较为自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

对比起真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有以下特点:

降低控制水平,增强现实性

准实验设计是将真实验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不能完全控制研究的条件,在某些方面降低了控制水平。虽然如此,它却是在接近现实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运用真实验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控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实施的,因此准实验研究的实验结果较容易与现实情况联系起来,即现实性较强。

相对而言,真实验设计的控制水平很高,操纵和测定变量很精确,但是它对于实验者和被试的要求较高,带来操作上很大的困难,现实性比较低。

研究进行的环境不同

准实验研究进行的环境是现实的和自然的,与现实的联系也就密切得多。而实验研究的环境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差很大,完全是一个“人工制作”的环境,与现实的联系较难。

效度

准实验设计利用原始组进行研究,缺少随机组合,无法证明实验组是否为较大群体的随机样本,同时任何因素都可能对原始群体起作用,所以因被试挑选带来的偏差将损害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从而影响了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因此在内在效度上,真实验优于准实验设计。但由于准实验的环境自然而现实,它在外部效度上能够且应该优于真实验设计。因此,在考虑准实验研究的效度时应该对它的特点有清楚地认识,并注意确定实验组间的对等性,同时在逻辑上对可能有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加以论证,避开其不足之处。从研究设计的思想和要求来推论,可以认为准实验设计是一种降低了控制标准的类似真实验的研究方法,因此准实验研究设计的方法在许多方面与真实验有相同之处,常用的准实验设计方法有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不相等区组后测准实验设计、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多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修补法准实验设计等五种。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

这种准实验设计方法通常应用的情况是:需要安排两组被试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研究,但又不能按照随机化原则重新选择被试样本和分配被试。这是一种典型的准实验设计方法,用于针对不同被试组在一开始就不相等时,进行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结果的比较.

分类;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在进行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进行前测是用于检验在实验要考证的问题上实验组和控制组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只有当两个组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接近时,才能进行该种准实验研究。

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对两个后测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而非简单比较平均分、方差等,通过检验确定进行实验后两个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1、随机化原则

随机原则是指在抽取调查单位时,样本单位的抽取不受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其他系统性因素的影响,完全排除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使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抽选与否纯粹是偶然事件.随机原则是随机抽样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统计抽样调查中,必须坚持随机原则.这是因为:(1)坚持随机原则,使抽样调查建立在概率论的理论基础之上,排除主观因素等非随机因素对抽样调查的影响,保证抽样的科学性.(2)坚持随机原则,才能保证所抽样本的分布类似于总体的分布,才能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3)坚持随机原则才能计算抽样误差,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抽样推断的目的.

2、真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亦称“标准实验设计”。是指实验控制严格服从重复、随机化和局部控制三条基本原则的实验设计。应满足:(1)随机选择与分配被试;(2)准确操纵自变量;(3)严格控制额外变量或均匀分散干扰变量的作用。

2、事后设计

事后回溯设计是非实验设计类型。在事件发生之后,研究者系统地搜集相关资料,经过分析、比较、推理、判断,进而发现现象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获得一定研究结论的方法。从实际情况看,有许多个体或社会的重要事件只能发生一次而不能重复,只能采用该设计研究。

4、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randomization)是临床科研的重要方法和基本原则之一。在抽样研究中,抽取或分配样本时,每一个研究对象或观察单位都有完全均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某一组,而不受研究者或被研究者主观意愿所左右。随机化的目的是排除选择性偏倚,使被抽取的研究对象能最好地代表其所来源的总体人群,或使各比较组间具有最大程度的可比性。随机化包括随机抽样与随机分配(组)。

5、ERP(事件相关电位)

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通过有意地赋予刺激以特殊的心理意义,利用多个或多样的刺激所引起的脑的电位。它反映了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也被称为认知电位,也就是指当人们对某课题进行认知加工时,从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脑电位。

6、fMRI

是检测患者接受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后的脑部皮质信号变化,用于皮质中枢功能区定位。

7、速度-准确性权衡:

在具体采用反应时指标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反应时实验有两个基本的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反应准确性间的反向关系,这使得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准确性权衡。

8.绝对阈限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剌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9、操作特征曲线(ROC.):又叫等感受性曲线: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相应发生变化的曲线。即操作者特征曲线。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其曲线是由信号强度和被试的感受性共同决定的。由于对于一个被试来说,感受性是不变的,因此roc 曲线上各个点的感受性是相同的。当被试的判断标准高的时候,会倾向于少说信号,也就会更接近坐标的(0,0)点。而当判断标准低的时候,则倾向于多说信号,远离坐标的

(0,0)点。

10、恒定刺激法:剌激通常都由5- -7 个组成,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不变。强度界限,最小5%,最大95%,各刺激间距离相等,呈现次数相等,随机呈现。标准刺激和每- -个比较刺激组成一对刺激,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相继出现。只让被试做“+”,“”两种反应,则取75%次报告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为上限,去25%次报告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为下限,这样求得的差别阈限为75%的差别阈限。

8、信号检测论: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定的理论。在sdt实验中通把刺激变量看做是信号,把刺激中的随机物理变化或感知处理信息中的随机变化看作是噪音。常以

sn(信号加噪音)表示信号,以n表示噪音。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在心理学中,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噪音就是信号所伴随的背景。

9、被试间设计

被试间:是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个被试(组)进行另一个自变量水平处理的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中的因素被称为被试间因素或被试间变量。例如,年龄、性别等被试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