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风云”的影视回顾展,以下是某班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判断,该影片为
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
2.“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该观点主要说明“新政
A.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D.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
3.下列图片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
4.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5.下图所示内容为某次战争前的情报。

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B.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
6.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诺曼底登陆7.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

美国联邦救济署把单纯救济的方
案进行修改,这一做法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受到广泛赞誉。

美国政府的做法是
A.逐渐恢复银行信用B.规定雇员的谈判权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以工代赈”
8.某班同学围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下列看法,你认为最主要的是
A.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
B.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结盟,四处侵略
C.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D.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9.1932年,某政要指出:“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

”出现这一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军事对峙B.严重的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D.慕尼黑会议割让苏台德
10.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
①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始终难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
④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
A.②④B.①③④
C.①②D.①②③④
11.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女士们,先生们。

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了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
A.《凡尔赛和约》签订B.华盛顿会议召开
C.《慕尼黑协定》签定D.杜鲁门主义提出
12.为履行美、英、苏首脑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协议,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置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这一事件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3.如下图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其中的①②分别是指()
A.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B.雅尔塔会议召开;斯大林格勒战役C.慕尼黑阴谋;诺曼底登陆D.日军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14.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加强了中央集权
15.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

这个“新生儿”是
A.《凡尔赛条约》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16.有人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

下列行动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
A.慕尼黑会议
B.雅尔塔国际会议的召开
C.诺曼底登陆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7.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 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C.导致苏联的解体 D.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18.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以下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
是()
A.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B.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
C.政府帮助银行恢复信用D.通过了《社会保险法》
19.罗斯福在“二战”期间的演讲词中提到:“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

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罗斯福这句话的主要观点是()
A.提议在美国召开万隆会议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面对共同的利益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C.开始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D.倡导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20.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A.A B.B C.C D.D
21.2019年是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张华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A.A B.B C.C D.D
22.罗斯福新政时期有一首流行的歌曲这样唱到: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

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注:USA指的是美国,USSA指的是美国变成了苏维埃政权)歌曲反映出当时
()
A.新政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B.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农民的处境
C.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
D.新政的实施使美国逐渐度过了危机
23.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

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A.坚持自由放任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国家干预经济D.转向社会主义
24.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玫策。

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

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是因为该政策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25.牛津大学教授以赛亚曾说道:“罗斯福先生的典范促使全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事业得到加强。

”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B.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D.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实施登陆。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法西斯德国两线作战,对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亡,故A符合题意;1941年,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故B排除;1943年,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故C排除;1945年,苏军取得柏林战役的胜利,故D排除。

故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诺曼底登陆。

2.C
解析: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得到了部分民众的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所以说是“是政治上的成功”,C符合题意;极大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都是经济方面的,AB排除;形成了美国的中央集权表述与史实不符,D排除。

故选择C。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①诺曼底登陆发生在1944年6月,②德军突袭波兰发生在1939年9月,③苏军攻克柏林发生在1945年4月,④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在1941年12月。

所以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①③,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这说明罗斯福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符合题意。

对工业进行了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但与题干“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不符,A不符合题意。

罗斯福没有逐步走向独裁,B不符合题意。

罗斯福没有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C不符合题意。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分析题文情报,获取信息“十二月七日,珍珠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9月日,与“12月7日”不符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诺曼底登陆,和“珍珠港”无关;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是1945年8月15日,与“12月7日”不符合。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增多”“达到最大规模”这些关键词直接有关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达到最大,B符合题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A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与“达到最大规模”不符,C排除;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D排除。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33年5月,面对因经济危机而陷入极端贫困的民众,美国把单纯救济的方案进行修改,推行“以工代赈”,这一做法既解决了失业问题,又进行了建设,又极大地恢复了失业者的自尊心和自立精神,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逐渐恢复银行信用是解决经济危机的金融措施,故A不符合题意;规定雇员的谈判权,是解决劳资纠纷的一种方法,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崛起,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它们四处侵略扩张,还结成了轴心国集团,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B符合题意;英、法操纵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发生在1919年,A排除;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不利于世界发展,但不是当时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C排除;苏联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

故选择B。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932年”,再结合“各国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可以知道,这主要反映了1929年到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局势的影响,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各国为了转稼危机而加紧了对世界的争夺,帝国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一些国家在危机的打击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故选B。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相关知识点。

要求答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悲剧不能重演阅读各选项。

②所述错误,不符合史实,予以排除,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慕尼黑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英国最后自食其果。

故选C。

1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置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提及的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在1941年发生,A排除;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在1941年发生,B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在1942年,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图所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其中①“1941年12月、美国对日宣战”可知,这是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军队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随后,中英等国家也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其中②“德军进攻苏联
失败、二战发生重要转折”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

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所以①②分别是指日军偷袭珍珠港和斯大林格勒战役,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恢复美国人民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C符合题意;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不是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故AB不符合题意;加强了中央集权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影响,与罗斯福新政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1942年”、““联合”的新生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新生儿”是《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美、苏、中、英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有人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动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打败法西斯国家,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7.D
解析: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二战后苏联的改革。

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指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赫鲁晓夫的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所以是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A项不合题意,B项和C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不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

1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

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有利于农业生产,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公共工程兴建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水利工程。

它吸引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彩虹有很多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能混成一条灿烂夺目的彩练我们各国不同的理想是可以汇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团结一致地为我们自身和全世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这句话的主要观点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面对共同的利益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

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中、美、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苏、英、美、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奠定了打败法西斯国家的基础,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2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日军在几个小时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其他国家也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而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诺曼底登陆,所以不正确的表述是B,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击,1943年2月大败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欧洲战场的
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项符合题意;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排除A项;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二战规模的扩大。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排除D项。

故选择C。

22.C
解析: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实施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吸取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策略,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这首歌曲反映出的是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故选C。

2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上台后,改变了原因“自由放任”的政策,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逐步走出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C符合题意;坚持自由放任、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社会主义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以防止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C符合题意;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是以工代赈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是整顿银行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使全世界各地的自由民主事业得到加强。

”可知,材料评价的是罗斯福新政法影响,罗斯福新政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C符合题意;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与“自由民主事业”不符,A排除;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与“自由民主事业”不符,B排除;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