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顺_吟诵之美
徐健顺:什么是吟诵
什么是吟诵(2011-08-29 21:27:50)徐健顺李白诗云:“吟诗作赋北窗里。
”杜甫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
”吟诗,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人人都会的事情。
诗词文赋,从来就不是朗诵的,而是吟诵的。
所谓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诵,就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按照诗文内在的格律或节奏来吟诵,而这一点,正是西方传来的朗诵法所忽略的。
吟咏和诵读的区别,在于吟咏多有曲调,而诵读多无曲调。
现在我们已经按照有没有音阶和曲调,来区分“吟”(吟咏)和“诵”(诵读)。
吟诵和歌唱的区别,在于歌唱是曲为主词为辅的,而吟诵却是以词为主的,它的目的是更充分地表达词意,所以严格地依字行腔。
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不是像诵读一样地唱歌。
所以吟诵听起来,又像唱歌,又像诵读,介于唱和读之间。
吟诵的曲调,各地都不一样,甚至每个人都不一样,与当地的官话以及地方的音乐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又有一些普遍遵守的原则,比如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文读、曼声长吟、摇头摆身等等。
这些都有它科学的道理。
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手段,所以是古典诗文的活态。
欣赏的时候,也只有通过吟诵最能体会古典诗文的神气韵味。
吟诵还是学习古典文化的方法,在私塾中代代相传了三千多年。
因为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不同,学习者需要掌握大量的经史子集知识,要大量地背诵,才会有所习得。
吟诵不仅是记忆的高效方法,而且吟诵本身就是对作品的反复揣摩,所以它也是理解作品的自学方法。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道:那就是鲁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在吟诵。
鲁迅、胡适、朱自清这些老一代的白话文大师们,之所以能写出那么好的白话文,也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
这其中,吟诵功不可没。
朱自清、叶圣陶等许多文化大师们都曾经撰文,大力提倡在中小学恢复和发展吟诵传统。
今天,吟诵已经濒临失传的边缘,我们是不是应该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做点什么呢?。
王财贵教授与徐健顺教授吟诵对谈录 山东滨州
王财贵教授与徐健顺教授吟诵对谈录令狐采学清和案:五一期间在王教授读经教育全国城市公益巡回演讲首站山东滨州站,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教授与在山东做吟诵采录的团队在滨州对王教授做了一次吟诵的采录,以下内容为现场采录内容的实录,部分内容稍作处理。
本文未经王教授和徐教授亲自审定。
王财贵教授与徐健顺教授吟诵对谈录(记录:李杰清和;校对:哲萱怀仁)徐健顺教授(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以下简称徐):(吟诵)采访主要是这么几个问题:一个是想请您说一下您这些吟诵是谁教您的,是怎么教的?教的时候他有没有说一些话,比如说规律、理论、或者说价值什么的,这是一个问题,就是来历。
第二个问题就是您这个吟诵,这个人的就是有没有一些规律,或者是老师说过什么?还有第三个问题是您觉得这个吟诵的价值,就是有什么用、有什么功能?最后一个问题是您还知道还(有)谁在世,还活着,而又会吟诵的人,就是提供一下线索。
我们一般采访的顺序就是这样,就这么四个问题。
王财贵教授(全球读经教育首倡者,以下简称王):一个一个问,还是一个一个答?徐:没有没有,很自由的,很自由的。
王教授您就是随便说,随便说嘛。
随便讲就是,但是我中间可能会问一些,您就随便说就行,主要就是从怎么学的开始。
王:我对吟诵的情感来自于很年轻的时候,算作很早的,说年轻其实也不年轻,已经二十出头。
我对吟诵产生情感,跟我现在在推动读经关系很密切的。
有人问我为什么会出来推广读经,以为我是从小读了很多,然后才告诉大家,其实我说因为我是没有读过的。
但是,为什么会推广读经呢?其实一般人也应该都会跟我有一样的想法,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出来推广读经。
因为每个人大概都跟我一样的,在十六七岁的时候会对自己有一些反省。
像孔子是“十有五而志于学”,我们慢一点嘛,十六七吧,就会反省自己,为什么做什么都不行,学问不行就算了,甚至与人来往的能力也不行,很内向、很害羞。
说到志气、理想,好像也没有什么大志,那时我自己也相当郁闷,相当自卑。
徐健顺教授:吟诵的方法(建议收藏)
徐健顺教授:吟诵的方法(建议收藏)徐健顺,著名吟诵专家,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吟诵是一种方法,而不是腔调吟诵是一种方法,不是腔调。
各地的吟诵调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吟诵调都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吟两遍,还是不一样的。
关系越近的吟诵,其腔调就越接近。
“吟”跟“唱”表面相似,实际是相反的。
吟诵更注重自我精神的表达,而不是欣赏曲调;而唱,则更注重听众对乐曲的欣赏。
一本:声韵涵义吟诵之本,即吟诵的目的,是把诗文的涵义以及吟诵者的精神真实完整深刻地传达出来。
吟诵的时候,尤其要运用声韵手段,传达声韵涵义。
九法:入短韵长、虚实重长、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模进对称、文读语音、腔音唱法。
1、入短韵长。
这是所有的汉诗文的所有的声音形式都遵守的规则:入声读短、韵字读长。
入声实际上原来是读促、读塞的,因为有塞音尾。
当然也读短。
现在想在普通话中恢复是不可能了。
而短是最重要的特征,普通话可以做到,所以我只强调短。
而且,一旦短,你想刹住读音,就自然要紧喉加上塞尾,自己就加上了,不用教。
入声之短是有意义的。
因为当初哪些字是入声字,也是有规则的。
入声是感情最激烈的一类,有急促、快速、决绝、痛苦等意。
在诗文中,当别的音都拖长的时候,它拖不长,只能还是短,所以对比更加突出,它的语音的涵义也就更加突出了。
韵字之长(不包括入声韵),也是统一的。
不长不叫韵。
韵字拖长也是有意义的。
而且,押韵是汉诗最重要的事。
2、虚实重长。
这是文赋的读法。
字分实、虚、入,音分短、重、长。
我们的汉诗文,历来就是长长短短、高高低低、轻轻重重、快快慢慢的,而且一般是长中短、上中下这样三分的。
现在我们的朗读,都给读没了。
入声字读短。
实字和虚字,各分平、重、长三种读法。
平读,就是平常地读。
重读,就是用力地读。
实字的逻辑重音、语法重音要重读。
虚字的副词一般要重读。
长读,就是比重读还重读。
实字的特别重音的字,尾字重读字等等,会长读。
24 徐健顺 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吟诵社的演讲
2011年9月15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国学吟诵社的演讲徐健顺我们这个国学社活动呢,今天是第一次做。
我们在民大已经做了一个学期,所以我希望在首师大也做起来,因为我是吟诵学会的,吟诵学会就在首师大。
我希望能给首师大带来一点东西,所以把这个形式带到首师大。
今天实际上是一个动员会,我跟檀作文老师实际是这个活动的主持人。
今天这个沙龙其实没有主讲,是两个主持人在这儿先鼓动鼓动,让大家以后能来听。
后面我们会尽量请一些专家、学者,我们认为够水平的到这儿来,与大家来分享一下国学。
今天的题目叫“为什么要兴国学”,是吧?这个很好啊。
你们今天能来到这儿听,一定是因为你们对国学已经有感觉了。
要不然的话你们不会到这儿来听的。
现在大学生爱学习的也不是太多。
你们既然有感觉了,好像我再说就是废话。
但我又怕有些学生的感觉不深,所以还是再说一点废话。
从哪儿开始说呢?这样吧,我们刚刚开学,我想知道在座的有没有新生,哦,有一位......哦,还是有几位新生的,很好,很好,那其他同学是老生了。
老生也好,新生也好,都可以想一个问题,尤其是新生。
我想问的是,你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来到北京?就是这个问题。
尤其是开学第一天,尤其是刚刚考上大学的同学。
老生也一样,想想当年我们为什么,包括现在都是,为什么?因为很快你们就面临找工作。
找工作时候,大部分同学还是想留在北京,那么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地留在北京?到底,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再向前说,为什么我们要上学?干嘛我们要上学,我们是为了什么?还有就是再往后,当然很快面临的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考研?为什么我们要再向前走,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是需要想清楚的。
你们说是为什么?每个人问问自己吧,为什么?为什么要在这儿,为什么?想想这个问题。
再说个别的话题。
这几年来一直有人在对“孝”做调查,全国各地都有。
我知道四川、广东、黑龙江、辽宁、山东都有,北京也有。
调查的结果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当然他们的调查本身也可能是不全面的。
但是总的来说,调查的结果,比如说,小学生的调查,我看到那次的调查结果是58%的小学生是达不到“孝”的标准的。
吟诵之美(下)
吟诵之美(下)主讲人:徐建顺中央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副教授、古典文学博士后刚才我吟诵了一些东西,大家觉得很奇怪。
现在我们也可以,我们用普通话,我教的只能是我的吟诵调,来吟诵《论语·学而》,这是第一章:“子曰”应该怎么吟?很好很好,我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子曰”,那就对了。
调形要对,调形要对。
子曰,然后呢?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好,我们来一起试一下,继续往下。
有子曰,有子,两个上声,第一个变阳平,对吧?所以不是有子,而是有子,是吧?有子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很好嘛,汉语诗歌的原来的表达形式是什么?《诗经》是唱和吟诵的。
《诗经》的风基本上是唱的,雅和颂,尤其是大雅和颂应该说很多都是诵的。
因为它叫诵嘛,相通的。
《楚辞》、《九歌》应该是唱的。
《橘颂》那应该是诵的。
但是像《离骚》是吧?披发行吟于泽畔。
按说是吟的,当然那个时候的吟和后来的吟跟现在的吟是不一样的。
《乐府》是唱的。
古体诗是吟诵的,它原来就是吟诵的,不是唱的。
近体诗也是吟诵的,词是唱的,曲是唱的,现代的白话诗歌是朗诵的。
《乐府》、词曲本来是唱的,但是在唱法失传之后大家也吟诵它。
所以只有现代白话诗歌是朗诵的创作的,就是当初,当初这个作者在写这个诗的时候,他心理的声音是朗诵的,除此之外我们古代的诗词文赋都是吟诵的。
用什么形式创作就应该用什么形式来欣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体会到这个作品的内涵,所以我们主张古诗文要吟诵,白话诗文要朗诵,我反对白话诗文吟诵,但是我并不反对古诗文朗诵,说实在的我不反对这个,朗诵也是百年的传统,现在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还是不错的。
但是不能只是去朗诵,一定要吟诵一下,而且吟诵会给古诗文的朗诵带来很多新的视野,我觉得因为古诗文本来就是吟诵的,就是这个道理。
16 徐健顺 “唐调”浅探要点
“唐调”浅探徐健顺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诵读方式。
百年之前,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朗诵为何物,正如今天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吟诵为何物一样。
世事变幻,竟是如此无情,又是如此可笑。
于是以吟诵方式创作的诗文,就被朗诵着,习以为常以至为天经地义。
文学被视同口语,等同文字。
声韵之美,自然消散,甚至涵义思想,也无法体会。
如今要复兴传统文化,却连传统文化是什么样子的还没弄清楚,岂不可叹。
吟诵,就是恢复汉语文的声音。
吟诵之必要,不言自明。
然而传统的吟诵到底是怎样的?它有什么规则、讲究?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笔者近年来广为搜罗采录,至今已有300余位先生的数百小时影音资料,以及数百万字的文献材料。
其中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丰富多彩。
然而差异之中又有统一,变化之下又有规则,我已有他文论述。
在这些众多的吟诵中,有一种独具特色而又影响力巨大。
在第一届“中华吟诵周”中,我只为这种吟诵举办了专场活动,这就是——“唐调”。
本文即想简介“唐调”的来龙去脉,并简单分析其规律性和功用、价值。
目前所得,有唐文治先生录音、唐文治先生之弟子陆如挺、朱东润、钱仲联、陈以鸿、萧善芗、范敬宜、冯其庸及唐文治先生长孙女唐孝纯的吟诵影音,以及再传弟子陈少松、魏嘉瓒、周??的吟诵影音,以及与“唐调”有关的屠岸、钱绍武、戴逸、姚奠中的吟诵影音等。
除前三位外,均为亲自采录,有采访文字记录,谈及学习“唐调”的经历以及“唐调”的心得等。
文献资料有桐城派、曾国藩、唐文治的文集中的相关资料,以及陈以鸿、秦德祥、陈少松、余子侠等的研究论著等。
由于唐文治先生的录音久远,很多地方难以听清,其他资料搜集也不够丰富,加之本人不会吴语,学识不深,故本文为浅探之见,仅为管窥,其中大道,尚俟方家。
一、“唐调”的来龙去脉“唐调”,因唐文治先生而得名。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晚号茹经,著名教育家、爱国进步人士。
原籍江苏太仓,后定居无锡。
18 岁中举。
28岁中进士。
16徐健顺: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16徐健顺:我们为什么要吟诵我们为什么要吟诵?徐健顺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
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
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
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
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自己的私塾老师寿镜吾先生有这样一段回忆: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里所谓的“朗读”,为什么要加曲线符号呢?因为那就是吟诵。
吟诵的很多性质,在这一段描写中都得到了说明:第一,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是通过教育体系(私塾和官学)代代相传的。
第二,吟诵是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也是自娱的方式,修身养性,大有助益。
第三,吟诵中的吟咏是有曲调的。
第四,吟诵的时候,吟诵者是摇头摆身,陶然自得的。
鲁迅自己有这样一首诗: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自己创作诗歌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吟”。
诗是“吟”成的.而后才要找纸笔录出来。
再往上追溯,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
总而言之,吟诵是古代文人创作诗词文赋的方式。
也就是说,当李白们写诗的时候,他们心中流淌的是吟诵的声音。
一直到鲁迅们,也仍然是如此。
而如乐府、词、曲这类歌诗,在其音乐失传之后,也是可以吟诵的。
可以说,吟诵就是古代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式、诵读方式、传承方式。
01徐健顺什么是吟诵
01 徐健顺什么是吟诵什么是吟诵徐健顺什么是吟诵呢,吟诵是汉诗文固有的声音、本来的声音、传统的声音。
几千年来,我们的汉诗文就是这样的声音,它是汉诗文的活态。
为什么要强调吟诵呢,因为现在汉诗文的声音,古诗文的声音,都是所谓朗诵、朗读、歌唱的声音,与吟诵大为不同。
不同在哪里呢,朗诵和唱歌,不遵守吟诵的规则。
吟诵的规则是哪些,我总结叫“一本九法”:声韵涵义为本,入短韵长、虚实重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模进对称、腔音唱法、文读语音为法。
您也可以自己总结,但总之,古诗文的声音是有规则的。
当然这些规则——一本九法——有的是所有的汉诗文共同遵守的,像入短韵长、依字行腔;有的是某些文体遵守的,如近体诗词要平长仄短、平低仄高。
比如入短韵长,入声字读短,韵字读长,这是所有古诗文,所有的声音形式——唱、吟、诵、读、念——都遵守的。
现在的朗诵和唱歌,不遵守了。
比如近体诗词要平长仄短,二四六平声字读长,现在的朗诵和唱歌,不遵守了。
比如依字行腔,以前所有的吟咏、歌唱都遵守的,现在唱歌不遵守了,倒字一大片,不上字幕谁也不知道他在唱什么。
朗诵和唱歌,什么都不遵守,一切都是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想怎样就怎样。
所以那“自己的理解”常是无根的乱解。
朗诵来自话剧,在中国出现还不到90年。
话剧需要大声,所以“朗”读“朗”诵。
朗诵是汉语欧化的产物。
什么是吟诵,守吟诵规则的就是吟诵。
我现在不强调古代唱、吟、诵、读、念等等之间的区别,是因为我们现在需要强调更大、更重要的区别,就是古代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的差异~这里有一条巨大鸿沟,而且国人不知道有这条大沟。
古代所有的声音形式,唱吟咏哦读念诵歌,都遵守吟诵的规则。
其间的差异,只是音乐性多少、发声方法如何等等的问题。
现在的朗诵、唱歌,都不遵守这些规则,它们的规则都是所谓“西方”的。
读错就会理解错。
现在我们读汉诗文,可以说没有一句是读对的,唱对就更不可能了。
所以没有一句理解到位,只是差多少的问题。
徐健顺吟诵文集(2010.12.16)
目录关于抢救和推广中华吟诵的设想 (1)什么是吟诵 (42)我们为什么要吟诵? (43)吟诵,不为吟诵 (56)吟诵的前世今生 (63)吟诵传统与语文教学(上) (78)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系列:总序 (91)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系列:《静夜思》的声韵意义 (94)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系列:《江南》的声韵意义 (100)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的吟诵 (107)古诗的声韵之美(一)开口音与闭口音 (111)古诗的声韵之美(二)押韵的奥妙 (115)古诗的声韵之美(三)声调的意义 (120)古诗的声韵之美(四)入声字的作用 (125)古诗的声韵之美(五)声韵分析的方法 (127)多怨时代 (131)孔子≠儒家 (136)韩国汉诗文吟诵初探 (142)关于抢救和推广中华吟诵的设想前言吟诵危矣!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因而吟诵也是汉语诗文的活态。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吟诵汉诗在海外一直盛行不衰,不仅在华人中间,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很多汉文化圈国家中,也一直流传,比如日本的吟诗社社员就有百万人以上,他们经常来中国交流访问。
但是,作为吟诵之根,远为丰厚璀璨的大陆吟诵却几乎没有了传承!百年以来,许多前辈学者都曾为光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而大声疾呼,身体力行。
然逝者如斯,吟诵终于还是濒临失传的边缘。
如今,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已经在80岁以上,而且如凤毛麟角。
历史只留给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了!在这最后的时刻,我们却看到了希望。
因为今日中国,已从盲目西化的困境中觉醒,政府和民众,都迫切感觉到了传承自己文化的重要。
徐健顺:吟诵让我更好地自由呼吸
徐健顺:吟诵让我更好地自由呼吸被誉为“中华吟诵第一人”的徐健顺日前做客“天一讲堂”。
一身书卷气的他,举手投足均才华横溢,浅吟低唱更露学富五车。
采访中,徐健顺随意指着桌上的一盆鲜花,结合窗外淅淅沥沥的雨点,一个曲调涌上心头,脱口而出;一首古诗信手拈来,即兴吟诵。
曲调时急时缓,配合韵律和磁性的嗓音,一曲终了仍给人余音绕梁之感,不由感慨原来诗文还有这样迷人的演绎方式。
汉诗文是有一套读书规矩的新侨报:吟诵被称为中国式读书法,它同我们通常接触的朗诵、朗读有什么区别?徐健顺:吟诵是汉诗文的一种声音,是诗词文赋本来的声音。
而朗诵是九十年前受西学影响,在上海诞生的欧洲式读法,现在中小学读的方式和朗诵家的读法,都是欧洲式读法,并不是汉诗文固有的读法。
新侨报:看你的吟诵表演更像是在说唱,那如果把吟诵放到古时的生活中,走街串巷的小贩常常也是边说边唱,这与吟诵有关联么?徐健顺:世界上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来自语言,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我国的唱歌方式也有很多,像是戏曲曲艺、名歌名谣,抑或是小贩的叫卖吆喝、唱账唱名等等。
这里有的自由有的有谱,有的宏大有的私密,看似截然不同,但它们都大致遵循同样的规律。
同样是唱“鲜花”一词,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唱法对于字声长短的把握就会不一样。
汉诗文是有一套读书规矩的,比如入声字的问题,韵的问题,格律的问题。
入短韵长、依字行腔、虚字重长等就是吟诵的规则。
新侨报:欧洲的唱诗班同宗教有关,那么中国的吟诵是否也有宗教意义?徐健顺:古时候修道家思想去道观,礼佛学思想去寺庙,只有学儒家思想是去学校,可以称为上学,而吟诵是中国式的读书学习法,所以吟诵与宗教无关,与儒学有关,是儒家的。
新侨报:吟诵有不同的曲调,这些调子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有规则的?徐健顺:曲调每个地方不一样,每个人也不一样,同一个人读两遍也会不一样。
所以调子是无所谓的,我自己也不讲调子,只要符合规矩就可以。
我们可以把吟诵理解成语言,我们说话有语法:“我喝水”,不能说是“水喝我”或是“水我喝”,吟诵也有类似语法的规矩,却没有固定的旋律。
古诗声韵之美徐健顺
古诗声韵之美徐健顺徐健顺古诗声韵之美五一百年来,我们都习惯于从字面上理解和解释诗歌,忽视了声韵的作用。
其实,汉语诗歌是先吟后录的,它首先是一种声音,所以声韵是表达涵义的重要手段。
不顾声韵而只讲字义,不但对诗歌的涵义理解不完整,而且还很可能理解错误。
那么怎样分析诗歌的声韵及其涵义呢?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文体。
面对一首诗歌,首先要知道它的文体,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还是词、曲?如果是古体诗,是四言诗,还是楚辞,还是五古、七古,还是乐府、歌行?如果是近体诗,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为什么要先了解文体呢?因为不同的文体,表达涵义的手段不同。
比如说,古体诗可以换韵,情绪的转换和章节逻辑关系,往往通过换韵来表达。
近体诗一韵到底,不存在换韵问题,平仄格律就是近体诗最重要的声韵手段了。
2、韵。
押韵是汉语诗歌最重要的声韵特征,由于吟诵的时候,韵字会特别长,韵的声音意义就会被强化和放大,所以押什么韵,对于诗歌涵义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不同的韵有不同的情绪色彩,吟诵起来感觉会很不一样。
韵的声音意义和诗的字面意义相结合,会给诗歌带来无限的意义空间,是为“言外之意”。
3、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平仄相间,归于平声韵,所以近体诗总是有对称和平和的感觉。
仄起诗比平起诗多,因为仄起的诗开头四个字才拖腔,意义空间要大一些。
近体诗讲究对仗,对仗就是对称意义的联想,比如“烽火连三月”,就会使人联想到一定有什么是很短暂的,“家书抵万金”,就一定有什么是不值钱的。
两句话,实际上说了四句话的意思。
词的格律变化更多,从韵的排列和平仄的组合,每个词牌都用格律把内容的层次、结构、情绪固定了下来。
4、入声字。
普通话是所有的字音长短一样的,或者无所谓长短。
古代是有长、中、短音的。
吟诵的时候,韵字和偶位的平声字是长音,入声字是短音,其余的字是中音。
入声字有顿挫之感,常用来表达痛苦、决绝、强调等意义。
体会入声字在诗中是怎样运用的,对于体会诗歌的涵义非常重要。
徐健顺 古诗声韵之美一
古诗的声韵之美(一)开口音与闭口音徐健顺语言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一种声音。
孔子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文字是无法完整地记录语言的。
可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经常是把语言只当文字来教的,只从字面的意义上进行分析,加上社会背景、意象、结构等等,很少把语言还原成声音来进行教学。
而实际上,汉语的古诗文,恰恰是吟咏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恰恰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
很多话,看着挺顺眼的,一读出来,就拗口了,更别说吟诵了。
所以古人非常重视声韵在表达涵义方面的作用,汉语古诗文的涵义离开了声韵就不复存在。
怎样从声韵方面分析古诗文呢?这要首先对音韵学和诗词格律有所了解。
声韵表达涵义的方法也很多,篇幅所限,一次只能介绍一两种。
这里先介绍一种方法:开口音与闭口音。
古代有“四呼”的说法,把韵腹分别是ɑ、i、u、ü的字音称为开口音、齐齿音、合口音和撮口音。
这对于细致的声韵分析很重要,但是我们做一般的古诗分析,就不需要这么细致,只要能区分开口音与合口音就行了。
所谓开口音,就是以ɑ、o为韵腹的音,所谓合口音,就是以i、u、ü为韵腹的音,以e为韵腹的音介于两者中间。
开口音的发音响亮,多用来表达开阔、明朗、有力的情绪,闭口音的发音低沉,多用来表达细腻、悠长、低沉的情绪。
分析古诗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诗中的开口音与闭口音的排列关系。
比如陆游的诗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开口音为主,气象阔大,第三句转闭口音为主,前两句的开阔至此转为深广的忧愤,最后一句又转为开口音,一下子爆发,如高声长呼,尽抒悲愤之意。
这就是古诗的起、承、转、合,古诗的第三句的处理往往是最重要的。
再比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也是同样的规律。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古诗都是这样的。
开、闭口音的使用是很有很多方法的。
徐健顺吟诵与教育
徐健顺吟诵与教育徐健顺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工作者与诗人。
他以其独特的“吟诵教育”理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
徐健顺主张以传统的吟诵方式,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和智慧,使诗歌阳光化、时尚化、实用化,成为教育的有效“工具”。
“吟诵教育”,是徐健顺先生近年来倡导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他认为,吟诵是最能唤醒孩子灵魂的教育方式,通过吟诵,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
徐健顺先生的“吟诵教育”理念,深刻地诠释了诗歌对教育的积极作用。
他认为,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一种智慧的表达。
诗歌可以通过对人生、情感、伦理、文化等方面的思考与表达,引导孩子们正确地认识、把握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塑造他们坚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徐健顺先生所提倡的“吟诵教育”,关键在于将诗歌赋予一种实际意义,把诗歌与生活结合起来。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注重情感和注重创意,使孩子们在吟诵中逐渐获得视觉、听觉、语言、思维等多方面的感悟,并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以此来推动诗歌的更好传承、更好发扬。
徐健顺先生近几年来,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所创建的“吟诵教育”模式,不仅在国内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也在国际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他所著的《吟诵教育》、《诗歌即教材》等专著,更是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
在我看来,徐健顺先生的吟诵教育理念,无疑为教育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
他所倡导的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文化品质和人文关怀,培养更具有责任感和良好素养的新一代。
相信,在徐健顺先生的引领下,我们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不断创新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徐健顺|“吟诵”概念辨析(连载1)
徐健顺|“吟诵”概念辨析(连载1)“吟诵”概念辨析徐健顺(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北京,100089)摘要:吟诵,其定义是“汉诗文传统读法的统称”。
在古代文献中,文人读书的方式有唱、歌、吟、咏、哦、叹、诵、念、哼、呻、讽、背等多种,统称为“读”。
20世纪以后,为了与现代朗读、阅读等方式区别开,而改名为“吟诵”。
改名“吟诵”的首倡者是叶圣陶先生,后经赵元任等先生的使用,至近年已得到政府和学界的认可。
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各种相关概念名词,需要辨析。
关键字:吟诵;读书法;汉诗文;叶圣陶;“吟诵”作为一个词,古已有之。
这个词的内涵,却古今有别,今人之间也有别。
本书所讨论的“吟诵”,其定义是“汉诗文传统读法的统称”,从教育的角度又称为“中华传统读书法”。
这也是我和同事们在全国进行吟诵采录研究、吟诵教育推广所使用的概念。
在我看来,现在很多关于吟诵的争议、困惑、辩论等等,往往都与所持概念的差异有关。
概念有别,则争论无果。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可以不同意对方的概念界定,但是必须要知道对方的概念界定。
本书所用“吟诵”的概念虽然来源于古代,但是又有所发展,不能以古代文献上的“吟”“吟咏”“吟诵”等而视之。
之所以要以读书法的统称为概念,是因为只有这样,汉诗文的读法与含意的关系才能完整、准确、深刻地显露出来。
因此,本书首先要讨论“吟诵”的概念,梳理其名称源流,阐明其内涵外延。
一、古代的读书方式本书的“吟诵”概念既然是“汉诗文传统读法的统称”,就要先说明“汉诗文的传统读法”有哪些,古代有没有“统称”,有的话又是什么。
“汉诗文的传统读法”,即古人的读书方法,在文献上经常出现的,有歌、唱、诵、念、吟、咏、哦、叹、哼、呻、讽、背等多种。
此事前人早有指出。
民国时期的学者黄仲苏说:即以可读之书而论,种类甚多,结构不同,性质亦各有差异;近复有文言语体之别。
是习朗诵法者,于风格之辨别,体裁之区分,皆不能不三致意焉。
以组织、格调、节奏、声韵之异,读法亦当分为“吟”“诵”“咏”“读”数类。
徐健顺谈谈吟诵调之“何为吟诵调”
徐健顺谈谈吟诵调之“何为吟诵调”大家好,今天我想聊一聊吟诵调这个话题,因为学吟诵的老师们当中,很多人都是非常关心调子的,关心自己怎么创调,关心怎么学调,怎么形成自己的吟诵调,还有传统的吟诵调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就想综合的说一说这方面的一些个人的想法。
首先是何为吟诵调。
调就是字和字的关系,它和旋律是不完全一样的,旋律除了调之外还有腔,腔就是每个字的唱法,就是每个字的音程是什么,调只是字和字的关系,就是前面的字高还是后的字高,高多少,前面的字重还是后面的字重,这个叫做调。
吟诵调就是吟诵的时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大概近似的一个调,它会表现在不同的文体当中。
每个人的吟诵调虽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每个地区来说,吟诵调也有一定的近似性,每个人来说,吟诵调也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这并不表示它每一次吟诵的调都是一样的,更不用说旋律是一样的,旋律受到依字行腔的影响,只要字一变旋律就会变,但是调来说,也不是说就是稳定的,就是每个人每一次都得是同样的文体同样的调,不是这样的,其实每一次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这些微小的变化积累起来也许就会变成比较大的变化。
各地的吟诵调都和各地的音乐是同一个系统,也就是说西北地区的吟诵调和秦腔和花儿和信天游等等,是一个系统,广东地区的吟诵调和花鼓和粤剧和歌仔戏等等这个都是一个系统。
在音乐上一个地方音乐基本上就是一个系统,吟诵调也属于地方音乐。
但是这些调虽然各地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也都有差异,甚至每个人自己也不是说就是恒定的,但是这些吟诵调之间它们有共通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吟诵的规矩,或者叫读法,就是读诗词文赋的方法。
现在在吟诵界,流行着一种方式,叫做套调,套调就是一个调只要是同一种文体,不管是什么内容,就把它套上去,然后就这样唱,那我觉得套调是不可取的,有几个方面的问题说明它不可取,首先就是我们搜集到的这些吟诵调,它并不是一种文体就一个调,我在网络课程中有一节专门就是讲阴调和阳调这个关系,一般来说老先生的调子至少有阴阳两调,就比如说仄起七绝有两个调,平起七绝有两个调,仄起五绝有两个调,平起五绝有两个调,古体诗有两个调,骈文有两个调等等,一般都是这个样子,它是有阴调和阳调。
教育大讲堂中华古诗文吟诵之美心得体会
教育大讲堂中华古诗文吟诵之美心得体会在一个阴雨朦朦的早晨,我和同事李静踏进了世纪中学的校园,
听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徐建顺教授关于古诗文吟诵的培训会。
首先,徐教授从吟诵的历史、发展、以及今后的一些工作做了简要的介绍。让我了解到,吟诵原来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是古代诗人表达诗词,和自己感情的一种普遍的形式,古代诗人并不是向我们现代人这
样朗诵诗词的。而这种拥有几千年的吟诵传统,在我们这个时代面临
失传。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西洋音乐,作为中国本土的吟诵文化却让我们作为另类不能接受。有专家主
张吟诵工作应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原因是对孩子们还没有接触外来文化的时候,进行传统文化的奠基应该是越早越好,然后向小学推广。此次活动得到了国家语委的大力支持。
其次,徐教授还为现场的老师带来了中国传统的古诗文吟诵表演,深沉浑厚,悠远绵长,让教师们在赞叹之余,更深深领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到魅力。
最后,徐教授教了老师们一些关于吟诵的方法,像古体诗的无格
律吟诵,近体诗的平长仄短等等,及各种调例如:北京昌平调,江苏丹
阳调,普通话调等。调各不相同一个地方有-个地方的调,一个人有一
个人的调只要自己喜欢,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自己吟诵着
舒服,别人听了好听就行。让老师们初步掌握了关于吟诵的一-些基础知识。
通过这次学习,深刻体会到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传承古
诗吟诵的必要性。希望能把所学的知识很好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把吟诵与平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吟诵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建顺:吟诵之美自古汉诗皆吟咏!我们汉语的诗词文赋,以前都是“吟咏”的。
100年以前,也就是1910年,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而所有认字的中国人,都是会吟诵的。
吟诵是从先时期就有的创作方式、欣赏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它是汉语文传统的唯一的诵读方式。
在古代,一首诗有成千上万个吟诵调,村村不同,人人不同。
这是我们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民族教育的一个巨大宝库,可惜今天已经所剩无几了。
吟诵的历史关于吟诵的最早的记载是《尚书》,尧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歌永言”,就是说汉语的歌曲,就是把说话拉长就可以了,“声依永”就是说音乐就是按照拉长的说话来进行的,“律和声”就是把这些声音放在音律上、音阶上。
这就是中国式的作曲法。
把英语拉长能作出曲吗?不可能的。
英语是重音语言,有重音没声调,而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本身就具备音乐旋律特质,所以把汉字的声音拖长,就很容易作出曲来。
第二个对吟诵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是孔子。
在孔子之前,周代是礼乐文化,凡政治、外交、宴饮、祭祀等等场合都有乐歌相伴,主要是《诗经》,而这个“乐”是配有一个大乐队的,还有仪仗队,有唱歌的,有跳舞的。
到孔子那个时代,礼崩乐坏。
再也没有乐队了。
怎么办?孔子发明了一个人也可以实现礼乐文化的办法,这就是抚琴而歌。
他走到哪里都带着一琴,弹着琴教学生学《诗经》,这就是个人的吟诵。
孔子把吟诵从集体性质变成个人性质,为中国文化找到了一条秘密的传承之路。
为什么说是秘密之路呢?始皇焚书坑儒,到汉代时,政府又向民间征集书籍。
那些书是他们埋在后院里传下来的吗?不是的,是用吟诵的方法记在心里,代代口传心授,传下来的。
等政府需要时,又重新誊录出来。
所以中国的书不怕烧。
但是今天,要是图书馆烧了,怕是恢复不了了。
个人的吟诵,籍以学习、修身,这个办法是孔子发明的。
屈原是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个用吟诵进行创作的人。
“行吟江畔,形容枯槁。
”屈原的作品《怀沙》、《哀郢》、《离骚》等等都是在汨罗江畔先吟成,而后誊录下来的。
此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文学上的楚辞时代,全中国都在唱楚歌、吟楚辞。
楚辞成为全中国的流行歌曲,邦、项羽都唱楚歌。
这个时代一直到汉武帝时代才结束,结果,全中国的诗人们都学会了用吟诵来进行创作。
吟诵从此成为汉诗文主要的创作方法。
到晋时代,所有的文人都吟诵了,学校里老师和学生都是吟诵的。
唐诗是吟出来的!大家去翻看唐诗,“吟”字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白说:吟诗作赋北窗里。
杜甫说: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白居易说:终日歌吟如狂叟。
……诗是吟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五四”。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关于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的描写:“先生自己也念书。
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寿镜吾先生就是吟诵。
虽然鲁迅说是“朗读”的,但是,鲁迅那些人,就是认为吟诵就是朗读的,因为他们不会朗诵。
所以,鲁迅特意加了曲折线的符号,表示寿老先生是吟的,不是念的。
鲁迅还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其中一句是“怒向刀丛觅小诗”,他说他要写诗了。
怎么写呢?“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说明鲁迅写诗是先吟的,吟成后才要找支笔写下来,这也就是古代诗人通常的创作方式。
古人每天都会吟诗,吟的好的才笔录下来,不好的就过去了,所以诗是吟出来的。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唯一的诵读方式和主要的创作方式,不仅是汉族,也不仅是中国人才吟诵。
吟诵是从先开始,在教育系统中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的。
什么是吟诵汉语诗歌有四种表达方式:唱、吟、诵、念。
“念”就是口语;“诵”是比“念”更清晰、更准确、更艺术化的表达形式。
“唱”,大家很熟悉了。
那“吟”是什么?给大家听一下。
“吟”跟“唱”在听感上很不一样,是什么道理呢?“唱”的目的在曲,“吟”的目的在词。
无论是唱歌的人还是听歌的人,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曲上,在节奏、旋律上。
因此有些词写的很烂的歌,我们也唱,听不懂词的我们也唱,只要旋律好我们就唱。
外国歌,完全不知道它写的是什么,也在唱,完全不在乎歌词。
现在歌星在台上唱歌,一边唱“哎呀哎呀我要死了”,一边对观众喊“这边的朋友们好!那边的朋友们好!”台下的人也高兴的很,没有一个人在乎词。
听戏也是一样,台上的小旦悲痛得不行,“未曾开言我心好惨”,台下的人听的美滋滋,还叫好,这就是“唱”。
“吟”则不同。
“吟”是想把这个词说明白,但是光说又说不明白,只好拖长了腔唱,就是“吟”了。
“吟”和“唱”的这个根本区别会带来一系列的区别:比如说,“唱”是有节奏的,“吟”是没有均分律动的,谁说话打着拍子啊?那只有本山。
该长的时候长,该短的时候短,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忽长忽短,忽快忽慢,和说话一样,这就是“吟”。
“吟”是即兴的,没有谱的。
“吟”一定是旋律很简单的,因为旋律一旦复杂,大家的注意力就跑到旋律上去了所以旋律简单,但是又变化万端。
这个旋律放到不同的词句上,又是变化的,根据字音和思想感情而变化,所以变化万端。
“吟”是依字行腔,绝不会倒字的。
“唱”是可以不管那一套的。
比如谷建芬老师作曲的《春晓》,“闻啼鸟”唱成了“问替niāo”。
因为她是用西方作曲法作的曲,结尾要用对称的音,根本不管词。
“吟”就不同了,任何地方的“吟”,都是不倒字的。
现在说诵。
诵分两种:朗诵和诵读。
朗诵是20世纪20年代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通过话剧和朗诵诗而发展定型的,在中国的历史才不到90年。
诵读是有三千年历史的传统方法,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诗文的创作方法来读。
怎么创作的就怎么读。
诵读和吟咏合起来叫吟诵,诵读没有曲调,吟咏有曲调,两者除了这一点区别,其他的都一样。
汉语诗歌的原初表达方式,也就是它的创作方式,也就是当作者创作的时候,在他心里流动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除了现代诗歌是朗诵的以外,以前的诗歌都是吟诵和唱两种方式。
明代以前的唱法没有了。
当一种唱法失传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吟诵它。
用什么方法创作的,就该用什么方式欣赏它、学习它、诵读它。
古诗文是用吟诵创作的,现代诗文是用朗诵的方法创作的。
因此我的看法是,古代诗文要吟诵,现代诗文该朗诵。
汉诗文声律之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什么呢?归根到底是一种声音,这就是语音。
我们通常把语言当成了文字,而忽略了这一点。
实际上,语音才是最重要的。
文字无法记录全部的语音。
孔子说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大櫆说:“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
”都是说,不要仅仅从字义上解释诗文。
语音与语义有密切的关系,语音是表达语义的重要手段。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这样。
现代语言学的原理之一就是语音和语义没有关系,但索绪尔弄错了。
现在语言学家们已经开始明白,语音和语义关系太大了。
有什么样的语音,就有什么样的表达语义的手段。
世界上的语言有很多,分类也很复杂。
我只说一点。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是重音语言,也就是有重音没声调。
英语用来传情达意的手段,就是重音和重音节奏——音步。
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声调语言,有声调没重音。
汉语用来传情达意的手段,就是声调和声调节奏。
汉语还是声调语言中的旋律型声调语言,和音高型、音长型声调语言都不一样,汉语的声调是婉转变化的。
所以,汉语传情达意,就是用声调的婉转变化来实现。
古人非常重视声韵之美,现在我们都不讲究了。
老师批作文,再也不会说你哪个地方不应该用b声母的字,或者不该连用四个去声字等等,所以汉语不美了,不高雅了,不好听了。
汉诗文是最讲究声韵之美的,翻翻古代的诗话,触目即是,都在谈这个。
古诗文用来表达语义的这些声音手段有很多,我这儿只是简单地讲一讲。
1、平和仄格律诗文是平仄相间的,平就是现在汉语的一声、二声;仄就是现在汉语的三声、四声。
但是一声、二声在古代都读阴平,也就是都读一声。
所以平和仄就是平和不平的关系,所以古代的诗平仄相间,读起来是一动一静的。
2、长和短普通话的语音只有一种长度,古代的音有三种长度:平声是长的,仄声的上声和去声居中,入声是短的。
所以古诗读出来是长长短短、短短长长,长短错落有致的。
3、清和浊现在普通话没有浊音了,但是长江以南很多方言中还是有浊音的。
清音声带不振动,浊音声带振动,清浊相间,发音有对比之美。
4、高和低这个比较简单,因为有声调。
5、轻和重这个也简单,朗诵也讲轻和重。
6、开口与合口:a是开口,i是齐齿,u是合口,y是撮口。
写诗的时候不可以乱用韵,高兴时用a这样的韵,不高兴时用i这样的韵。
情诗情词大都是i、u这样的韵,“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7、声母表情声母是有用的,古时候写诗是讲究这些的。
韦庄有句诗“到死誓相寻”,连续用了s、sh、x、x4个唇齿音声母,多狠啊。
这就是中国人的山盟海誓,用语音来表达。
商隐有诗句:“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古人都说写的好,为什么?“更隔”两个字用的好。
好在哪里?两个字都是舌根音,这就是哽咽。
8、韵母表情古人写诗押三十个平声韵,每个韵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情:豪放的、消淡的、缠绵的……写诗不能乱用韵,诗是什么意思就得用什么韵。
古代的诗话都在讲这个。
为什么?因为诗是吟诵的。
吟诵的时候,韵母会拉的很长。
我们现在看到诗印在书上,每个字之间的距离很近,就以为每个字读出来距离也很近。
其实不是,古时候没有标点,如果有,古人一定会在大部分字的后面加一个破折线,因为,诗大部分字都拉的很长。
押韵的字尤其拉的长。
一拉长,这个音的情绪就得到了加强,所以韵很重要。
9、声调表情声调是有用的,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情绪。
陆游的《钗头凤》上半阕都用上声韵,为什么啊?因为上声婉转,表达珍爱之意。
下半阕转去声韵,因为去声决绝,表达无奈的痛苦。
入声字的作用就更大了。
古人说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什么是“顿挫”?就是说他爱用入声字,而且用的好。
因为吟诵才有格律,这是我的观念。
因为吟诵才能体会声律之美,才能表达声律的含义,才能传达古人的心境,才能体会到我们的母语是怎样传情达意的。
三千年以来,汉语这种旋律型声调语言一直是用声调来传情达意的。
但是自从我们引进西方的模式以来,把汉语当英语教,把表情达意的方式当成字义式的,而不是声调式的,从而失去了汉语表达感情的方式。
我每次经过学校旁边,听到里面的学生在齐诵古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不是RAP吗?这还是汉语吗?这明明是英语嘛!汉语的诗,不是这样读的。
这样所谓的“朗诵”,只会谬以千里。
举个例子。
《登鹳雀楼》,这首诗从我读小学到大学,一直说是积极向上的,奋发图强的,表达了盛唐气象,这就是朗诵的结果。
因为朗诵,每个字都很短,不超过一秒钟。
但我们看它的韵:iou,大家拉长3秒试试,还能积极向上、奋发图强吗?这个韵有哪些字呢?秋、悠、游、囚、幽、留、忧、愁……一旦使用这个韵,情感很悠长,一般很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