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化学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30 分,每题 3 分)1、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对提升学生的______、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行代替的作用。
课程重申______,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供给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优秀的基础。
2、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______自己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进一步认识化学学科的特色,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益于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______的认识,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益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谨慎务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逐渐建立可连续发展的思想。
3、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为主旨,着眼于学生将来的发展,表现时代性、基础性和______,兼备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别和发展的需要。
为充足表现一般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两个必修课程模块,着重从知识与技术、______、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修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4、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的目标包含认识常有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观点,形成基本的______和______,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互相影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
5、化学 1 的三个主题分别为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有无机物及其应用。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认识物质的构成、构造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属于______的内容标准;“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经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响及其发生的条件,认识常有离子的查验方法”属于______的内容标准。
6、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知足学生的______而设置的。
选修课程旨在指引学生运用实验研究、检查接见、查阅资料、沟通议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升______,为拥有不一样潜能和专长的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优秀的基础。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训练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B. 同一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C.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 同一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content}2.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 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增加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ontent}二、填空题1. 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_______。
{content}2. 燃烧反应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放出的热量称为_______。
{content}三、解答题1. 请简述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content}2. 请解释勒沙特列原理,并给出一个实例。
{content}答案一、选择题1. A2. A二、填空题1. 化学计量数2. 反应热三、解答题1.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它不包括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而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通常涉及电子的共用或转移。
分子间作用力通常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等,而化学键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
2. 勒沙特列原理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当化学平衡受到扰动时,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以减少扰动的影响。
例如,当向一个平衡态的容器中加入更多的反应物时,系统会通过反应生成更多的产物,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重新达到平衡。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中学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检测题(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40 分钟)学校:__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_ 考试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化学课程目标共有几个层次()A.3B.4C.5D.62.化学新课程教学应运用以什么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A.启发式教学B.讲授式C.讨论式D.探究式3.只以实验类活动为主的模块是()A.化学1B.化学2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技术4.《课标》中对减少污染使用的是哪个词()A.防止B.预防C.治理D.防治5.科学探究的核心是()A.问题B.解释C.证据D.假设6.STS教育中,STS三个字母不包括那一项()A.科学B.技术C.社会D.生活7.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简约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绿色化原则8.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9.下列行为动词,哪一个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中掌握水平的()A.知道B.辨认C.解释D.证明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性目标的水平划分()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反应水平二、填空题(每空题2分,共20分)1.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 6 个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______、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______。
2.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为主旨。
3.自主学习是的重要特征。
4.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的协调统一,强调评价并重。
5.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6.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是。
7.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的目标包括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____ __和_ _____,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主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前言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化学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2017年版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推出后,经过三年的实施和反馈,于2020年进行了修订。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全面评估这一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和影响,并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和应用。
二、简介与背景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对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的规范和指导。
2017年版的新课程标准在传统的化学教学基础上,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2020年的修订则是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对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反馈。
三、深度评估1. 总体变化从内容上来看,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和科学精神。
而在2020年的修订中,更加注重了跨学科的整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不仅仅是化学,新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生物、地理等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对实验、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
2. 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担任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而2020年的修订则更加注重了教学资源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四、广度评估1. 对学生的意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在实验和实践活动中,学生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9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四套.doc

一、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包括、、、
四大部分,整个内容体现了以培养人为宗旨,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
2、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 必修包括、
2个模块;选修包、、、
、、6个模块,是必
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学分,学时。
3、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完、之后,再从中选学一个模块,
修满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有理工类专业发展
倾向的学
生,可修至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
修至个
学分。
4、、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报考
7、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6个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o
8、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 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地学习,掌握
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 极的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 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人
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
的学生,最
多不超过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个模块。
二、选择填空(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共15分)
5、下列行为动词中全部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是() 人、说出、区分、判断B、分类、完成、参与
C、比较、说明、理解D、辨认、模仿、养成
2、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 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加深对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 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 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优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7-9'CHEM'1)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7-9'CHEM'1.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7-9'CHEM'1.2)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7-9'CHEM'1.2.1)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2020年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2

2020年化学课程标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1、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化学课程目标共有几个层次A : 3B : 4C : 5D : 62 、化学新课程教学应运用以什么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A:启发式教学B:讲授式C:讨论式D:探究式3、只以实验类活动为主的模块是A: 化学1 B: 化学2 C: 化学与生活D: 化学与技术4、《课标》中对减少污染使用的是哪个词A: 防止B: 预防C: 治理D: 防治5、科学探究的核心是A: 问题B: 解释C: 证据D: 假设6、STS教育中,STS三个字母不包括那一项A: 科学B: 技术C: 社会D: 生活7、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A: 简约性原则B: 安全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绿色化原则8、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感受 B:关注 C:珍惜 D:养成9、下列行为动词,哪一个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中掌握水平的A:知道 B:辨认 C:解释 D:证明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性目标的水平划分A:了解水平 B: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 D:反应水平二、判断题(共20分)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2、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3、体验性目标是指用学生的心理感悟、活动感受来陈述的目标。
这类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表现性的,主要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陈述。
()4、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只有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课程目标。
()5、做实验未必是科学的探究,只有在已有经验(包括事实经验和探究模型经验)和相关理解指导下的科学活动才算是高质量的科学探究。
[精品]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
![[精品]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c2893a866fb84ae45c8de1.png)
高中化学课标考纲说明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化学课程目标共有几个层次 AA : 3B : 4C : 5D : 62 、化学新课程教学应运用以什么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 DA:启发式教学B:讲授式C:讨论式D:探究式3、只以实验类活动为主的模块是 AA: 化学1 B: 化学2 C: 化学与生活D: 化学与技术4、《课标》中对减少污染使用的是哪个词 DA: 防止B: 预防C: 治理D: 防治5、科学探究的核心是 BA: 问题B: 解释C: 证据D: 假设6、STS教育中,STS三个字母不包括那一项 DA: 科学B: 技术C: 社会D: 生活7、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CA: 简约性原则B: 安全性原则C: 科学性原则D: 绿色化原则8、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9、下列行为动词,哪一个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中掌握水平的CA:知道B:辨认C:解释D:证明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性目标的水平划分D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反应水平11、科学领域的必修学分为20学分,其中化学科目的必修学分为AA:4学分B:5学分C:6学分D:7二、多项选择题1、技能性学习目标中的学会水平的行为动词是CDA: 模仿B: 完成C: 掌握D: 迁移E: 测量2、 <课标〉中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是按化学学科的哪三个核心概念来建构的ACDA: 物质B: 性质C: 结构D: 变化E: 用途D:求是与创新E:活动与探究3、课标是哪几部分构成的ABCEA:前言B:课程目标C:内容标准D:活动探究E:实施建议4、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课程模块是BCA:实验化学B:化学与生活C:化学与技术D:有机化学基础E:化学反应原理5、高中新课程由哪三个层次构成ABDA:学习领域B:科目C:单元D:模块E:章节6、一般来说课程目标的陈述包括那几个基本要素ABCDA:主体B:行为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E:环境7、属于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的八个课程模块的是ABCDA :化学1B :化学2C :化学与生活D :实验化学E :化学反应速度8、任何新课程的研制,一般都要经过哪几个阶段ABCDEA:准备B:研制C:编写D:实验E:推广9、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课程模块是BCA:实验化学B:化学与生活C:化学与技术D:有机化学基础E:化学反应原理10、化学课程标准中把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哪三个维度ABC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求是与创新E:活动与探究11、<课标〉中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是按化学学科的哪三个核心概念来建构的ACDA:物质B:性质C:结构D:变化E:用途12、技能性学习目标中的学会水平的行为动词是CDA:模仿B:完成C:掌握D:迁移E:测量三、判断题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最新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四套)

高中教师化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一)一、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包括、、、四大部分,整个内容体现了以培养人为宗旨,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每个课程模块学分,学时。
3、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完、之后,再从中选学一个模块,修满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个学分。
4、、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个模块。
二、选择填空(本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共15分)5、下列行为动词中全部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是()A、说出、区分、判断B、分类、完成、参与C、比较、说明、理解D、辨认、模仿、养成6、下列行为动词中全部属于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是()A、评价、区分、迁移B、学会、重视、参与C、认识、说明、遵守D、经历、关注、形成7、下列行为动词中全部属于从低到高描述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的是()A、设计、预期、迁移B、交流、认识、树立C、测量、掌握、遵守D、经历、保持、关注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8、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体现了哪些要求?9、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四、论述题(15分)简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教学理念和目标上的变化。
高中教师化学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二)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1、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_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化学教学论考试题

一.填空题1.教材是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
2.“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采用专题-单元式结构。
3.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
4.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构建课程目标体系,促进学生发展。
5.元认知是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组成的。
6.化学问题解决策略包括(类比策略)、(分解策略)、(逆推策略)、(反思策略)。
7.化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8.(主体的能动活动)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基本途径。
9.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10.实验内容的编排上,新课程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分散式),另一种是(集中11.(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12.行动研究的特点有为教学而研究、对教学的研究、在教学中研究13.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支持14.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着课程实施质量的高低。
15.问题按情境可分为(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二.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组成部分(D)A、课程目标B、内容标准C、实施建设D、评价管理2、下列哪个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方法之一(C)A、回顾与发现问题B、分析与评价C、行动与研究D、改进与提高3、教师从事专业学科教学的根本前提是(A)A、学科专业知识B、教育心理学知识C、学科教学论知识D、社会文化知识4、以下不是新课程中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的是(D)A、知识结构由单一向综合化发展B、教学方式由单项传授式向合作互动式发展C、教师角色由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发展D、教师应该紧拥课程标准以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知识传输5、以下哪点不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体系的特点(B)①具有选择性的化学课程结构;①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内容;②学生必须学习所有大纲规定课程;③倡导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方式;④兼顾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方式;⑤注重考试评价,以分数决定学生好坏。
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标试题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化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简称新课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老课标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确认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 学习新课标后对课程基本理念的以下描述有误的是A. 设罝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B. 选择能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C. 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D. 倡导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2.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以下认识中有误的是A. 是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B. 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C. 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D. 是针对选考化学的学生提出的素养要求3. 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A. 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B.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五个方面C. 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提出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D.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每个方面划分为四个水平层次4. 关于学业质量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化学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B. 每一级水平的描述中均包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C. 每一级水平依据侧重的内容将其划分为5个条目D.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5.有关高中化学新课程组成与性质的以下描述有误的是A.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组成B. 必修课程为全修全考课程C. 选择性必修课程为选修必考课程D. 选修课程为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课程6.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必修课程共有5个主题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D.《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属于校本化学课程7.关于必修模块变化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A. 必修的学分没变,仍然是4分B. 由化学1、化学2中的6个主题整合为5个主题C. 每个主题的内容从“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个方面呈现D. 对学生应完成的化学实验作出具体要求8.必修课程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其中不属于必修课程的主题是A.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B. 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C.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D. 化学与社会9. 对选考化学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A. 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B. 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C. 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D. 系列3:发展中的化学学科10.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A. 必修课程共4学分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D. 修习完高中化学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11.对高中学生修习化学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化学:不少于4分(必修)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化学: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化学: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12.高中学生修习化学学科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A. 选考政治学科的学生:只修习必修课程B. 选考化学学科的学生:修习全部高中化学课C. 选考地理学科的学生:修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D. 选考历史学科的学生:只修习选修课程13.高中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化学学科在流程上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A. 高中毕业不高考:只选修化学校本课程B. 高中毕业不选考化学学科:必修→选修C. 高中毕业选考化学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D.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14.关于有机化学以下内容对高中毕业生不作整体要求的是,A. 知道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B. 能书写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 能说明常见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学原理,能结合具体的污染问题设计简单的防治方案D. 能描述和分析烃类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5.以下要求与新课标要求不一致的是A. 全体学生:了解第三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B. 全体学生:准确书写钛元素电子排布式C. 选考化学的学生: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D. 选考化学的学生:能从原子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小题2分,计30分。
教师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部分》期末复习题类型总结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部分》期末复习题类型总结第一部分选择题【类型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答案】C【解析】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铁片依然作负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故C正确;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由于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溶液呈酸性,LED灯也会发光,故D错误。
2.如图是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片上有气泡产生B.锌片为负极,铜片发生氧化反应C.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铜极移动D.电子流动方向:锌极→导线→铜极→电解质溶液→锌极【答案】C【解析】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由此可以知道,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进入电解质溶液中;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综上所述,只有C项正确。
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必须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答案】B【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棒)和金属,A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正确;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C错误;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则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D错误。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

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一、填空题。
1.2.要载体。
3.础。
4.5.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6.7.8.9.10.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培养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化学的志向,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
要的学生,拓展化学视野,深化对化学科学及其价值的认识。
径。
块。
列,旨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
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诊断和发展功能。
二、名词解释。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
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勤于实践,善于合作,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五套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中的化学课程目标共有几个层次AA:3B:4C:5D:62、化学新课程教学应运用以什么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DA:启发式教学B:讲授式C:讨论式D:探究式3、只以实验类活动为主的模块是AA:化学1B:化学2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技术4、《课标》中对减少污染使用的是哪个词DA:防止B:预防C:治理D:防治5、科学探究的核心是BA:问题B:解释C:证据D:假设6、STS教育中,STS三个字母不包括那一项DA:科学B:技术C:社会D:生活7、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CA:简约性原则B:安全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绿色化原则8、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A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9、下列行为动词,哪一个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中掌握水平的CA:知道B:辨认C:解释D:证明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性目标的水平划分D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D:反应水平11、科学领域的必修学分为20学分,其中化学科目的必修学分为AA:4学分B:5学分C:6学分D:7二、多项选择题1、技能性学习目标中的学会水平的行为动词是CDA:模仿B:完成C:掌握D:迁移E:测量2、<课标〉中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是按化学学科的哪三个核心概念来建构的ACDA:物质B:性质C:结构D:变化E:用途D:求是与创新E:活动与探究3、课标是哪几部分构成的ABCEA:前言B:课程目标C:内容标准D:活动探究E:实施建议4、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课程模块是BCA:实验化学B:化学与生活C:化学与技术D:有机化学基础E:化学反应原理5、高中新课程由哪三个层次构成ABDA:学习领域B:科目C:单元D:模块E:章节6、一般来说课程目标的陈述包括那几个基本要素ABCDA:主体B:行为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E:环境7、属于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的八个课程模块的是ABCDA:化学1B:化学2C:化学与生活D:实验化学E:化学反应速度8、任何新课程的研制,一般都要经过哪几个阶段ABCDEA:准备B:研制C:编写D:实验E:推广9、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课程模块是BCA:实验化学B:化学与生活C:化学与技术D:有机化学基础E:化学反应原理10、化学课程标准中把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哪三个维度ABC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求是与创新E:活动与探究11、<课标〉中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是按化学学科的哪三个核心概念来建构的ACDA:物质B:性质C:结构D:变化E:用途12、技能性学习目标中的学会水平的行为动词是CDA:模仿B:完成C:掌握D:迁移E:测量三、判断题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一、说教材:1、教学背景:大纲中对教学内容所规定的教学要求,都是高中阶段教学的最终要求,在具体实施时,应遵照教学规律,视学生的情况,采用分步推进的方法,而不能简单采用“一步到位”的方法。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教材在体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时是分三个年级来推进的。
其总体设计是:高一第二章只要求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等的学习,在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感性认识之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对侧重理科学习的学生,高二要求学会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高三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归纳和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严格把握教材深广度。
不要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人为地制造教学难点,这样会严重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本节教材地位与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新课程体系中是分三阶段完成的: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处于第二阶段,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
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2)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3)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过程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题(1)

化学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1、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_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强调______,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______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______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______,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为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两个必修课程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能、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4、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的目标包括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______和______,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化学1的三个主题分别为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属于______的内容标准;“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属于______的内容标准。
6、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______而设置的。
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______,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30分,每题3分)
1、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______、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强调______,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______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______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______,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为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两个必修课程模块,注重从知识与技能、______、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4、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的目标包括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______和______,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化学1的三个主题分别为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和合成新物质的一门科学;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属于______的内容标准;“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属于______的内容标准。
6、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______而设置的。
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______,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7、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的6个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______、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______。
8、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______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
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______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9、高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______。
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______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10、高中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
在教学中要依据______的要求,改变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______的倾向,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
二、判断题(10分,每题2分)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 )
2、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
3、体验性目标是指用学生的心理感悟、活动感受来陈述的目标。
这类目标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表现性的,主要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陈述。
()
4、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只有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课程目标。
()
5、做实验未必是科学的探究,只有在已有经验(包括事实经验和探究模型经验)和相关理解指导下的科学活动才算是高质量的科学探究。
( )
三、简述题(28分,每题7分)
1、请简要列举两条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简述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设计思路。
3、请从能量的角度谈谈你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电子分布的理解。
4、简述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四、论述题(32分,第1题12分,第2题20分)
1、请从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价值两个方面论述你对化学键知识的理解。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认识和理解。
(回答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突出学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素养学生的主体性
2、主动构建科学本质
3、选择性过程与方法
4、化学观念科学探究能力
5、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6、不同需要化学科学素养
7、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
8、积极主动情感态度
9、个性发展过程性
10、课程标准过于统一
二、判断题
1、√2、×3、√4、√5、√
三、简述题(28分,每题7分)
1、请简要列举两条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案见课标
2、简述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设计思路。
答: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
3、请从能量的角度谈谈你对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外电子分布的理解。
答:核外电子运动本身是一种能量的反映,核外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层运动。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通常把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运动区域叫做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电子运动区域叫做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
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到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的。
4、简述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答:相似之处在于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都是科学认识活动,具有方法论
上的相似性。
不同之处在于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其目标侧重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学探究是在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水平上展开的,科学探究活动经历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收集数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全过程。
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目标是侧重于将前人经验有效地转化为自我经验,其探究过程指的是科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
由于受其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制约,大多数探究活动不可能进行“全过程”探究,而更多的是“片段式”探究,有的探究侧重于设计,有的探究侧重于数据的分析处理等。
四、论述题(32分,第1题12分,第2题20分)
1、请从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价值两个方面论述你对化学键知识的理解。
答:1.化学键知识的产生是对于原子之间作用的一种建构性认识。
(1)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不能观察到的,只能通过让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来间接推断。
(2)化学键理论是从原子趋向于形成较为稳定的结构这一角度来进行建构的。
2.化学键概念及其理论的价值
(1)化学键概念的引入主要是进一步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及其转化。
(2)化学键理论具有解释原子间作用及其化学反应本质的功能。
通过化学键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原子之间的作用与原子结构有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的过程;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取决于破坏旧键吸收的热量和生成新键放出的热量。
(3)化学键理论还可以指导物质性质的研究。
2、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谈谈你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认识和理解。
(回答要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突出学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