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秋兴八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上课..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上课..
的遭遇是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
时 作出《兵车行》《丽人行》等杰出的现实主 义诗篇。
期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的
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困守长安时期(746-755):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 而吐蕃、回纥(hé)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 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 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的郁闷是 多种因素造成的,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 人多病(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 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 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 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 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秋兴》这组诗,融铸了 夔州萧条的秋色,清凄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 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
沉郁顿挫
•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 (二)长安十年时期 (三)战乱流离时期 (四)漂泊西南时期
35~44岁
公元746年杜甫满怀政治理想到长
二 安考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
遗贤”的骗术,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
长 甫也身受其害,困居长安10年之久,向皇帝
安 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 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0张PPT)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自己 “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情感的千回百折、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
节奏的徐疾相间、
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 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712-745)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759-770)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 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 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 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 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 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 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二十岁 后, 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 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 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 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这个时期的创作, 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 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 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这两年时间里,杜甫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写于这个时 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5.1《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5.1《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          (共26张PPT)
尊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了许多诗,现存一
杜 千四百多首,收集在《杜工部集》
甫 里。其中著名的有《三吏》、《三
作 品
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丽人行》、《自京赴 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
《春夜喜雨》、《秋兴》、《登岳
阳楼》等。
了解背景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唐朝发生了 “安史之乱”,社会陷入混乱当中。杜甫为避“安史之 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 的接济维持生活。他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国家与百 姓能够重归安宁。可事与愿违,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 回纥、吐蕃等民族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 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 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犹如四季 处在暮秋,动荡不安,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乘舟 沿江东下,寄居夔州。
在寄居夔州的两个年 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 岁,已处在人生之秋, 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 落,壮志难酬,他日夜 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 法实现愿望,心境非常 寂寞、抑郁。当此秋风 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 情,感发诗兴,故曰 《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 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 有八首,“玉露凋伤枫 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随堂练习
• 请同学们选取诗歌中任意一联改写
成一段细致的写景的文字,并表现出 作者的感情来。
示例:江上波浪在地而兼天涌,塞上风云在天而接地阴, 整个天地之间风云翻滚,波浪滔天。万里长江滚滚而来, 波涛汹涌,天翻地覆;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笼罩 着阴暗的战争风云。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 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的处境,作者胸中翻腾着起伏的忧 思与不平之气。

杜甫《秋兴八首》课件

杜甫《秋兴八首》课件

后人对《秋兴八首》的评价
文学价值
后人对《秋兴八首》的文学价值 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杜甫 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极高的
艺术成就。
情感表达
该诗情感深沉,表达了杜甫对国家 、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以 及个人身世飘零的感慨,引起了后 世读者的共鸣。
创作技巧
后人对《秋兴八首》的创作技巧也 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诗在结构 、语言、韵律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 的水平。
《秋兴八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秋兴八首》 被视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具有 重要的地位。
影响力
该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许多文学家、诗人从中汲取 灵感,传承杜甫的诗歌精神。
《秋兴八首》对后世的影响
诗歌创作
许多后世诗人从《秋兴八首》中汲取 灵感,学习其创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促进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他的诗歌语言精练,用词精准,表达 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既有古体诗,也 有近体诗,展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和 才华。
杜甫的影响
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他的诗歌被誉为“诗史上的一 座巍峨的山峰”,对后世的诗 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杜甫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具有 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唐代 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生活 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详细描述
诗中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引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他回忆起过去的 点滴,感慨时光荏苒,物是人非。这种思念之情贯穿全诗,成为诗人情感表达 的重要主题。
忧国忧民
总结词
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忧 虑。
详细描述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对人民生活的关 心。他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忧虑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未来 。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高一语文《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课件)

高一语文《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课件)

登高 阁夜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秋兴八首 江南逢李龟年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

766年(大历元年)、 55岁旅居夔府

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

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

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
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
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赏诗先“读”
1.人: 知其生平遭际、性 情风格、思想功绩
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 含义?它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 含义?它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 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 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 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离乱之苦,漂零之悲,故园之愁
清·无名氏:以其生平之所郁结,与其 遭际,暨其伤感,一时荟萃,形为慷慨悲 歌,遂为千古之绝调
课文讲解
白寒孤丛塞江巫玉 帝衣舟菊上间山露 城处一两风波巫凋 高处系开云浪峡伤 急催故他接兼气枫 暮刀园日地天萧树 砧尺心泪阴涌森林 。,。,。,。,
其 一
课文分析
玉露凋伤枫树林
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制,暮色中高 高的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的声音。
景 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萧瑟 凄凉
丛菊 孤舟 暮砧
雄浑 壮丽
景 玉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萧瑟 凄凉
丛菊 孤舟 暮砧
露 枫林 波浪 风云 萧瑟 凄凉
丛菊 孤舟 暮砧
雄浑 壮丽
承接自如,纵情开合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 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PPT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PPT课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望岳》
第2页/共27页
通读诗歌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ì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抓题目
《秋兴》——因秋感兴(触景生情), 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 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 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 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第5页/共27页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诗句及注释(“三么”)
第12页/共27页
精析意象
首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玉露 枫树林
寒冷 被寒冷的秋露侵蚀伤残
巫山巫峡
阴森萧瑟
露冷枫丹,万物萧瑟
第13页/共27页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 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 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 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用景物描 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情怀。
首联状秋季孤寂肃杀之景,奠定了 全诗肃飒哀残的基调。
第14页/共27页
精析意象
颔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江间波涛
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 大浪连天涌起
塞上风云
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接连着地面
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 光景暗淡,作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

19岁----33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34岁始困守长安求仕。
44岁才获得参军的官职。一个月后,安史乱 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恢复 官职,又因直谏被贬。
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 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 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 滞夔州二年。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 带,58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 舅,行至耒阳时病死。
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 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巫山巫峡”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地,从山到水,眼 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给你一个 整体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调,而言 “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 第二联蓄势 。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 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 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 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 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 《秋兴》被誉为是他七律中的“裘 领”,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见《唐 宋诗醇》)
在这八首诗中,无论以内容言,
以技巧言,都显示出来杜甫的七
律,已经进入了一种更为精醇的
艺术境界。
课 • ① 先就内容来看,杜甫在这

些诗中所表现的情意,已经不是 一种单纯的现实之情意,而是一
难 种经过艺术化了的情意。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孤帆一系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第三联开始,转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 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 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 心”则托相思于万里。 此时他仍然滞留在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 算。因此他说,我不能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上 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 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心”!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 景色写起,他那感发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 了他的故园。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课件1知识分享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课件1知识分享

秋兴八首(其一)
导读 朗读 译读 品读 延读
导读
创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 夔州时所作。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唐朝仍 面临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 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唐宝应元年(762), 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 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 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 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 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两年。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其中著名的有 《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朱门酒肉 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充分表达 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 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济时敢爱死,寂寞壮 心惊!”更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杜 甫的诗作铺陈始终,排比声韵,沉郁顿挫,深刻悲 壮,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写了什么:意象?
•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 云
•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 意境: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 化的悲壮意境。
第二、表达了什么?
你认为这首诗 主要表达了什么思 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通过抓取、分析意象,透过意 象把握思想感情。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 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 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 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 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 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 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 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 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 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必修三第二单元---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寓意: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
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 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
波20澜21/6/壮7 阔,哀感深沉。
9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 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品赏 “开”“系”两个词的妙处。
2021/6/7
6
背景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秋 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 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 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 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 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 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 的境界。
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
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 老。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20 Nhomakorabea1/6/7
4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021/6/7
解题:秋兴八首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 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
2021/6/7
1
☆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
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世称杜工部。
☆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人称“诗圣”;其诗直接 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 时期的社会现实,显示了 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人称“诗史”。
2021/6/7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秋兴八首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主题影响
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表达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诗 人创作的主题和灵感来源。
艺术手法
这组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也被后世诗人广泛借鉴和模仿,如象征、隐喻、意象等手法的运用,对后世的诗歌创作起 到了推动和启示的作用。
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主题资源。
学习艺术手法
02
秋兴八首(其一)所采用的象征、借景抒情等手法,为后来的诗歌
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借鉴。
感悟诗歌意境
03
通过对秋兴八首(其一)的深入感悟,可以领略到诗歌所营造的深
远意境,从而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秋兴八首(其一)可以作为重点篇目,讲解其主题思 想、艺术手法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启发式教学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秋兴八首(其一)的主题和艺术 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以及同时期的诗歌作品,通过比较阅 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学素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秋兴八首(其一)的影响与 评价
后世对秋兴八首的评价
高度赞誉
后世对杜甫的《秋兴八首》评价 极高,认为这组诗歌情感深沉, 艺术造诣高超,是杜甫诗歌的代
表作之一。
深入解读
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对《秋兴八首》 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从主 题、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进
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
广泛传播
由于《秋兴八首》的艺术价值和 深刻内涵,这组诗歌在文学史上 被广泛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名 篇,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

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课件

杜甫诗三首之秋兴八首课件
1.作者生平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沉郁:思想内容。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顿挫:艺术形式。


诗歌特点:沉郁顿挫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成都少尹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州一带。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就是大历元年(766)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3
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沉郁厚重。
如何理解杜甫的悲秋?
探究与思考(二)
02
试用本节课所学的读诗方法解读剩下两首诗。
01
背诵这首诗。
作 业
谢谢观赏! 再见
感谢各位的观看
汇报人姓名
秋兴八首(其一)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杜甫诗三首
了解律诗的基本特点。
学习读诗的方法。
鉴赏《秋兴八首》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和沉郁顿挫的诗歌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平仄:律诗和绝句的每句平仄都有规定,特别是二、四、六句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律诗必须符合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三.读诗方法 (一)知人论世
杜甫 (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都是刀剪声和捣衣的声音。人们的生活习惯都是差不多
的,都是在秋天拆洗寒衣。可是我杜甫带着我的一家漂泊
在旅途中已经好几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安定的生活,我
用什么来抵御羁旅途中的寒冷?这第一首诗,从夔州的秋
天起兴引出了他的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
的思念。
白彩仙佳碧香紫昆其 头笔侣人梧稻阁吾八 今昔同拾栖啄峰御 望游舟翠老馀阴宿 苦干晚春凤鹦入自 低气更相凰鹉渼逶 垂象移问枝粒陂迤 。,。,。,。,
三、 作 者 生 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
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
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
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 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 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 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 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 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 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碧”,使人可以想见陂物产之丰、景色之美。

所以用了倒装的句法。这些也都是作者的匠心独

运,为后来的律句创作开了法门。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佳人”,指船上的歌女。杜甫《城西陂泛

舟》诗云:“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
分 析
天。”亦指歌女而言。“拾翠”,语本曹植《洛 神赋》:“或探明珠,或拾翠羽。”问,问遗、 馈赠。诗人那次游陂,是和岑参兄弟一道去的,

回翔万状”之言 朱鹤龄说:前三章俱主夔州,后五章乃及
评 长安。(《辑注杜工部集》)

陈廷敬说:前三章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 章详长安而略夔州,次第秩然。(转引自
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
1. 《秋兴八首》虽大量写景,但景
中含情,请分析这些景色中所包含
七、 的感情。

2. 第八首颔联正常的次序应该是: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悟

一是句法的突破传统,其二是意象的 超越现实。
《唐宋诗醇》引钱谦益云:“首篇颔联悲
3.
壮,颈联凄紧,以节则杪秋,以时则薄 暮, 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
课 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黄生曰:“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 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所作也。”
相 陈继儒评《秋兴八首》,乃有“云霞满空,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
1.
昆吾和御宿,都是地名,在上林苑中。上林苑是汉武帝开

辟的游猎场所。“御宿”,因武帝曾宿于此而得名。昆吾,

有亭;御宿有菀。逶迤,一般写为委蛇。委曲自得的样子。
“紫阁峰”,在终南山寺之西。紫阁,终南山之峰也,其形

上耸如楼阁,太阳初升时,山呈紫色,故谓之“紫阁”。
的广角镜头,定下了一个整体大气候的基
调,然后再具体来表现它是怎样的萧条和
肃杀。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1.

三峡江水湍急,奔腾而下。江面上波涛连天,

天空中阴云接地,这都是客观的写实。但那波涛

风云遮天盖地、夔门三峡秋气逼人的阴晦苍凉的 景观,就与杜甫当时时代的背景有了一种“象喻”

的联系。杜甫本人在大唐王朝的动荡混乱之中饱
在这八首诗中,无论以内容言,以
2. 技巧言,都显示出来杜甫的七律,已
课 文
经进入了一种更为精醇的艺术境界。 ① 先就内容来看,杜甫在这些诗中所
表现的情意,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现
难 点
实之情意,而是一种经过艺术化了的 情意。 ② 再就技巧来看,杜甫在这些诗中所
讨 表现的成就,有两点可注意之处:其
五、 创 作 背 景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 (大历元年)、 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 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 的七言律诗, 体现了诗人晚年的 思想感情和艺术成 就。写这组诗时, 离开安史之乱的爆 发(755)已十一年。
六、 课 文 讲 解
白寒孤丛塞江巫玉其 帝衣舟菊上间山露一 城处一两风波巫凋 高处系开云浪峡伤

去。这“他日泪”并不是现在流下的眼泪,而是说,山

上那些黄色和白色的野菊,一点一点的多么像我去年秋

天因思乡而流下的一滴一滴的眼泪。此时他仍然滞留在 他乡,他始终没有放弃回乡的打算。因此他说,我不能
放弃我的船,我随时准备登上我的船,我要靠它回到故
园去,它是我唯一的依赖和指望,是“孤舟一系故园
心”!你看,他从玉露凋伤的秋天景色写起,他那感发
习 枝。”杜诗的原意是描写唐开元时

长安太平富裕的景象,请问诗人变 化词序的原因是什么?


八、 相 关 艺 术 作 品 展 示
明代书法家 陈淳
杜 甫 草 堂
九、 延 伸 阅 读
步南疏露
檐菊灯下
倚再自天 杖逢照高

看人孤秋
牛卧帆水
斗病宿清
,,,,
银北新空 杜
汉书月山 甫
遥不犹独
应至悬夜
接雁双旅

“渼陂”,水池名,水出终南山诸谷,合胡公泉为陂,水澄
清而味美,故称“陂”,是当时的游览胜地。陂,水池。昆
吾、御宿、紫阁、渼陂,都是昔日长安胜游之地。自长安游
渼陂必经昆吾山、御宿川。及至,则见峰阴入陂,故曰逶迤。
香稻啄馀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1.

香稻乃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 因为描写重在说“稻”之“香”、“梧”之
四、 作 者 作 品
望岳 赠李白 兵车行 月夜 春望 哀江头 石壕吏 蜀相 江村 客至 登楼 登高 阁夜
房兵曹胡马 饮中八仙歌 丽人行 前出塞(其六) 悲陈陶 北征 新婚别 月夜忆舍弟 春夜喜雨 不见 赠花卿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画鹰 春日忆李白 醉时歌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曲江(其二) 赠卫八处士 梦李白二首 狂夫天末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秋兴八首 江南逢李龟年
急催故他接兼气枫 暮刀园日地天萧树 砧尺心泪阴涌森林 。,。,。,。,
玉露凋伤枫树林
1.
“悲落叶于劲秋”,秋天草木的凋谢是最

容易引起诗人感发的。“玉露凋伤枫树林”这

一句,在凄凉之中还有一种艳丽的感觉。因为

“玉露”有白色的暗示,白是一种冷色;“枫 树林”有红色的暗示,红是一种暖色, 在悲哀

中藏有热烈。这两种颜色的强烈对比,就更增
受颠沛流离之苦。杜甫的诗带有时代的感慨和悲
哀,他的胸怀感情本来就博大深厚,当他看到这
“巫山巫峡气萧森”的秋景时,开口就带出了时
代和身世的双重悲哀。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1.
作者写完夔州秋色的大环境之后就要写自己的感情了。

菊花开在秋天,所以这“丛菊”回应了诗题中那个“秋”
字。 “他日”可以指过去也可以指未来,在这里是指过
开始刮大风,黄昏时水面月出,所以继续游览。
“仙侣”,指同舟游人。移,行,这里指泛舟。
彩笔昔游干气象,
白头今望苦低垂。
1.

“彩笔”,比喻文才高超。相传南朝梁文

学家江淹曾梦见晋文学家郭璞向他索还彩笔,

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干气象”,气势

磅礴之意。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凤无杵魂
城情鸣惊
。。。。
九、 延 伸 阅 读
传穿酒朝
语花债回
风蛱寻日 曲
光蝶常日 共深行典 流深处春
江 二
转见有衣 首
,,,,
暂点人每

时水生向 相蜻七江

赏蜓十头
莫款古尽
相款来醉
违飞稀归
。。。。
生命的活动踪迹一步一步地写到了他的故园。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1.
作者没有机会回到故园,秋意却越来越深了,秋风也越

来越冷了,当地人家都开始做寒衣了。又一次回应了诗题

中的“秋”字。过去人们冬天穿棉衣,棉衣穿过一冬,里 边的棉花就板结起来不暖和了,到秋天就要拆洗重做。

“砧”,是捣衣石,现在你听那山上山下的人家,已经到
强了“凋伤”这个词给人的感觉。
巫山巫峡气萧森
1.
这是从夔州东望之所见,点出了他现

在是身在夔州。“巫山” 上到长江两岸的

高山;“巫峡” 下到深谷之间长江的流水。 这虽然只是两个地名,但其中有一种包罗

一切的“张力”:从高处到低处,从天到

地,从山到水,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已经被
萧森的秋意笼罩无余了。先给你一个整体

杜 甫




一、

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

成就。

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二、 学 习 要 点
1. 结合秋兴八首的创作背景, 分析杜甫在景色描写中所包含的 感情。
2. 以颈联为例,分析杜甫此诗 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3. 情景交融使秋兴八首达到很 高的艺术高峰,分析这两首诗如 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