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1、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
2、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1、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2、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的气氛、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法:1.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内容感悟文章表达方法2、教授法
学法:1.讨论法 2.自主阅读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部分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
教学难点:
抓住各段的总起句、中心句、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内容,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这组课文的学习要求是什么?(1.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同学们,我们来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引导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天让老师带着大家看看老舍笔下老北京的孩子是在怎么过年的.
2、简介一下作者老舍。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
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贴春联守岁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1、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完成下面形近字组词练习:
旬()熬()蒜()醋()饺()翡()拌()
句()傲()示()错()校()蜚()绊()
榛()栗()筝()鞭()麦()寺()逛()
臻()粟()挣()便()表()侍()狂()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①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②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四、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北京的春节总共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五、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交流:
第一部分(1-6)春节前夕
第二部分(7)大年三十
第三部分(8-10)正月初一
第四部分(11-12)正月十五
第五部分(13)春节结束
六、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七、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北京的新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北京春节热闹和喜庆的气氛。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