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并能够准确地翻译它们,对于读懂文言文、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翻译。
“爱”,本义是喜爱、喜欢。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这里的“爱”就是喜爱的意思。
“安”,有安定、安全、安稳等意思。
“风雨不动安如山”中的“安”表示安稳。
“被”,可表示覆盖、遭受等。
“被发行吟泽畔”里的“被”是披散的意思;“忠而被谤”中的“被”则是遭受。
“倍”,有加倍、背叛的意思。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是背叛。
“本”,指草木的根、根本、基础。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的“本”就是根本。
“鄙”,有边疆、粗俗、轻视等含义。
“蜀之鄙有二僧”里是边疆的意思;“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则表示粗俗。
“兵”,常见意思为兵器、军队、战争。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中的“兵”指兵器。
“病”,可以是生病、毛病、困苦不堪。
“君之病在肌肤”是生病;“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里是毛病。
“察”,有观察、清楚、考察等意。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中的“察”是观察。
“朝”,读“zhāo”时有早晨的意思;读“cháo”时表示朝廷、朝见、朝代等。
“朝服衣冠”是早晨,“能谤讥于市朝”是朝廷。
“曾”,读“céng”时表示曾经;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也有增加的意思。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里的“曾”是连……都……的意思。
“乘”,有乘车、趁着、四的代称等含义。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是乘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是趁着。
“诚”,有真心、确实、果真等意思。
“帝感其诚”是真心;“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是确实。
“除”,有台阶、任命、清除等意思。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是台阶;“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是任命。
“辞”,有言辞、辞别、推辞等含义。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推辞。
“从”,有跟随、听从、参与等意。
文言文常用实词翻译归纳
文言文,古汉语之瑰宝,以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历久弥新。
然文言文之阅读,实词翻译为一大难题。
兹将文言文常用实词翻译归纳如下,以供学者参考。
一、名词1. 人:人,谓人类也。
如:《论语·为政》中“人而不仁,如礼何?”译为:人若不仁,礼仪有何用?2. 地:地,谓土地、地面。
如:《孟子·离娄上》中“地有四方,民有四时。
”译为:土地有四方,人民有四时。
3. 物:物,谓物品、事物。
如:《庄子·逍遥游》中“物各有性,而性不可夺。
”译为:物品各有特性,而特性不可改变。
4. 事:事,谓事情、事务。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事无大小,悉以告之。
”译为: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告诉他。
二、动词1. 为:为,谓做、行、给予等。
如:《论语·学而》中“为人父母,止于慈。
”译为:做父母的,只是慈爱。
2. 有:有,谓存在、拥有。
如:《诗经·小雅·鹿鸣》中“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译为:我有贵宾,弹瑟吹笙。
3. 见:见,谓看见、拜见。
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译为:看见可以前进就前进,知道困难就后退。
4. 行:行,谓行走、实行。
如:《论语·里仁》中“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为:先实行自己的言论,然后再去跟随。
三、形容词1. 好:好,谓美好、优秀。
如:《论语·雍也》中“好学近乎知。
”译为:好学近乎智慧。
2. 大:大,谓伟大、巨大。
如:《孟子·梁惠王上》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译为:天下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3. 美丽:美丽,谓美好、漂亮。
如:《诗经·周南·桃夭》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译为:这位姑娘出嫁,适合她的家庭。
4. 贤:贤,谓有德行、有才能。
如:《论语·里仁》中“贤者,能行人所不能。
”译为:贤人,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四、副词1. 即:即,谓立即、就。
常用的文言文实词翻译
常用的文言文实词翻译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美学魅力。
而在文言文中,实词是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它们用来描述世界万物,传递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言文实词,并给出它们的现代汉语翻译。
一、人物类实词1.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现代汉语翻译为“有德之人”或“有品行的人”。
2. 士人:指学有专长、有文化修养的人。
现代汉语翻译为“知识分子”。
3. 贤人:指有才德的人,正直而聪明。
现代汉语翻译为“有才德的人”。
4. 吾皇:指皇帝,表示尊称。
现代汉语翻译为“我国皇帝”。
二、动物类实词1. 鸿雁:指大雁,是候鸟之一。
现代汉语翻译为“大雁”。
2. 骏马:指跑得快、体格强壮的马。
现代汉语翻译为“快跑的马”。
3. 虎狼:指勇猛凶猛的动物。
现代汉语翻译为“凶猛的动物”。
4. 白鹿:指白色的鹿。
现代汉语翻译为“白色的鹿”。
三、自然物类实词1.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
现代汉语翻译为“明亮的月亮”。
2. 乌云:指颜色黑暗的云。
现代汉语翻译为“黑云”。
3. 翠竹:指颜色鲜绿的竹子。
现代汉语翻译为“鲜绿的竹子”。
4. 江山:指江河和山势,常用来形容国家的疆土。
现代汉语翻译为“国家的版图”。
四、时间类实词1. 朝阳:指早上升起的太阳。
现代汉语翻译为“早晨的太阳”。
2. 暮色:指天快黑时的景色。
现代汉语翻译为“傍晚的景色”。
3. 三岁:指年龄为三岁。
现代汉语翻译为“三岁”。
4. 逝者:指已经去世的人。
现代汉语翻译为“已故之人”。
五、感情类实词1. 喜悦:指心情愉快,充满喜悦的情绪。
现代汉语翻译为“快乐”。
2. 恐惧:指害怕、担心的心情。
现代汉语翻译为“害怕”。
3. 欣喜:指高兴、快乐的情感。
现代汉语翻译为“高兴”。
4. 悲伤:指心情沉重,由于遭遇不幸而感到难过的情绪。
现代汉语翻译为“难过”。
这些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通过对它们的翻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对事物的描述与表达。
五三文言文实词及翻译
一组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文言文的实词及例句翻译
1. 实词:安例句:今者大王安坐而观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现在大王您安静地坐着观看。
2. 实词:良例句:良久,乃闻有哭泣声。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过了很久,才听到有哭泣的声音。
3. 实词:善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他们的缺点加以改正。
”4. 实词:惧例句:吾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翻译:我担心美丽的女子会慢慢老去。
5. 实词:怨例句:世人皆谓我何求,我但求怨言休。
(《白头吟》)翻译:世人皆说我追求什么,我只希望别人的怨恨停止。
6. 实词:绝例句: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李白《望庐山瀑布》)翻译:登上高山,可以看到天地之间的壮观景象,浩瀚的大江一去不复返。
7. 实词:顾例句:顾我何言,天意怜幽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翻译:看我有什么话说,天意怜惜这幽静的草木。
8. 实词:尽例句:临别赠言,尽此一杯。
(李白《将进酒》)翻译:在分别之际,用这杯酒作为临别的赠言。
9. 实词:临例句:临风而立,心旷神怡。
(陶渊明《饮酒·其五》)翻译:站在风中,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10. 实词:去例句:去国怀乡,忧思难忘。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离开国家,怀念家乡,忧愁思念难以忘怀。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实词的丰富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在阅读文言文时,了解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文意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例句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实词的用法。
文言文所有实词解释
文言文所有实词解释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表达方式,使用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词在文言文中的解释:1. 之:表示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的"。
2. 乃:表示因果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词"就"。
3. 是:引导主语或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4. 以:表示手段、方式,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用"。
5. 也:表示肯定或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了"、"吧"。
6. 去:表示离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动词"走"。
7. 吾:指代第一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8. 汝:指代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9. 尔:指代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10. 於:表示地点、时间、范围等,在句中常有介词的作用。
11. 何: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疑问代词"什么"。
12. 之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词"因为"。
13. 昔者:表示过去的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从前"。
14. 可以:表示可能、许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可以"。
15. 必将:表示必然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定会"。
16. 无论:表示不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连词"无论"。
17. 且:表示连词"而且"或副词"还"的意思,用来连接句子,表示顺承。
18. 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副词"也",表示程度较轻。
19. 久:表示时间的长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长时间"。
20. 尽:表示竭尽、全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部"。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我们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翻译。
1、爱动词。
喜爱,喜欢。
例如:“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动词。
爱护。
例如:“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动词。
吝惜,舍不得。
例如:“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2、安形容词。
安稳,安全。
例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形容词。
安逸,舒适。
例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动词。
安置,安放。
例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梦游天姥吟留别》)3、被动词。
覆盖。
例如:“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动词。
遭受,遇到。
例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介词。
表示被动。
例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4、倍动词。
通“背”,违背,背叛。
例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名词。
一倍。
例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5、本名词。
草木的根。
例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名词。
根本,基础。
例如:“为是者有本有原。
”(《原毁》)副词。
本来,原来。
例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6、鄙名词。
边疆,边远的地方。
例如:“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形容词。
鄙陋,目光短浅。
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7、兵名词。
兵器,武器。
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过秦论》)名词。
士兵,军队。
例如:“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廉颇蔺相如列传》)8、病名词。
疾病。
例如:“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动词。
生病。
例如:“未果,寻病终。
”(《桃花源记》)形容词。
困苦不堪。
例如:“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9、察动词。
五三文言文20个实词及翻译_202版
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译文:爱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教他的孩子。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欢,爱好)译文:秦皇喜欢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译文:不吝惜物产丰饶的地方。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爱惜,吝惜)译文: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自己的领土。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慕欣赏)译文:我唯独爱慕莲花的从淤泥中生长却不受泥的沾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译文:(房子)不被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么)译文: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然后得一夕安寝。
(安逸)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4)则易扶安,与盟结好。
(安抚,抚慰)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安置,安放)译文:距山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营扎寨。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哪里)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养生)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
(8)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译文:他们既然来了,就得让他们安心。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2)将军身被坚执锐。
(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译文:将军亲身披着坚固的铁甲,拿着锐利的武器。
(3)将发行吟泽畔。
(通“披”披散)译文: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
(4)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译文: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冰雪一样。
(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译文: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2)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译文:怎么能用灭掉郑国来加强邻国(3)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译文: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亲人5.本(1)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译文:还是返回到根本上来吧(2)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译文:现在保存这稿本不忍心废弃,在路途中用收抄录下来(3)予本非文人画士(本来原来)译文: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本的)译文: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5)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6.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译文: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及例句的翻译(《五年三年》)
高考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实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种,词语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实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及代词。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文言实词及例句解释1.爱ài①喜爱。
晋陶渊明独爱菊。
《爱莲说》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②热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③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爱护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
④爱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六国论》)假如当初韩、魏、赵三国国君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也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没有去刺杀。
⑤吝惜,舍不得。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诸侯恐慌害怕,集会结盟商议削弱秦国。
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
⑥通“薆(ài)”,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静女》)美丽的身影躲起来不见了,急得我抓耳挠腮,四顾彷徨。
⑦吝啬。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用羊代牛祭祀)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出于吝啬。
⑧亲爱的,心爱的。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见大王心爱的女儿在野外牧羊。
2.安ān①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并序》)时常安慰自己,长久记住我不要忘记我。
②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失街亭》)王平在距离山有十里的地方扎营。
③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文言文实词翻译及其例句
一、名词1. 实词:子翻译:儿子例句:子路,孔子弟子也。
(《论语·子路》)2. 实词:马翻译:马例句:马足以追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3. 实词:山翻译:山例句:登高望远,所以知天地之大也。
(《荀子·劝学》)二、动词1. 实词:行翻译:走、行走例句:行百里者半九十。
(《战国策·齐策》)2. 实词:食翻译:吃例句:民以食为天。
(《礼记·中庸》)3. 实词:读翻译:阅读例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增广贤文》)三、形容词1. 实词:大翻译:大例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2. 实词:善翻译:好、善良例句:善人者,人亦从而善之。
(《孟子·离娄上》)3. 实词:美翻译:美例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四、数词1. 实词:一翻译:一例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史记·淮阴侯列传》)2. 实词:三翻译:三例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3. 实词:百翻译:百例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五、量词1. 实词:匹翻译:匹(用于马)例句:马匹众多,驰骋中原。
(《史记·项羽本纪》)2. 实词:枚翻译:枚(用于竹子)例句:松柏之茂,始自萌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3. 实词:个翻译:个(用于人、事物)例句:众人皆醉,我独醒。
(《楚辞·渔父》)通过以上列举的文言文实词及其翻译和例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积累词汇,掌握实词的用法,这样才能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及翻译
文言120个实词例句及翻译1.爱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译文: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译文:疼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去教他们的儿子。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译文: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译文:齐国即使狭小,我为何会舍不得一头牛呢?)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译文:(她)隐藏起来不出现,(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译文: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译文: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介词后置,于野牧羊。
译文:看见大王心爱的女儿在野外放羊。
)2.安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译文:什么缘故放我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风雨不动安如山。
(译文:(房子)风雨吹不动摇,安稳得像座山?)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在忧患中生存,在安逸中衰亡。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奉养的东西,(我)不敢占为己有,一定要把它分给百姓。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译文:距离山十里(的地方)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译文: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为抚慰,(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译文:我(退休)不做官的这两年,悠闲安心。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译文: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我推辞呢?)3.被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帐篷中睡觉,被子掉到地上了。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郡。
)其次关木索、被维楚受辱。
(译文: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遭受杖击鞭笞受到侮辱。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文:诚信反而被怀疑,忠诚反而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常用的文言文实词翻译
1.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承接等关系。
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论语·为政》)翻译: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所学。
2. 之:代词,表示所指的人或事物;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岳阳楼记》)翻译:我也后悔跟随他们而无法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3. 也:语气词,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语气。
例句: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翻译:君子不是器物。
4. 与:动词,表示给予、参与;连词,表示并列。
例句: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剑伤。
(《荀子·荣辱》)翻译:对别人说好话,比布帛还要温暖;用言语伤害别人,比剑伤还要深。
5. 何:疑问代词,表示什么、哪里;疑问副词,表示多么、怎么。
例句:何陋之有?(《陋室铭》)翻译:有什么简陋的呢?6. 其:代词,表示那个、那些;语气词,表示加强语气。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庄子·逍遥游》)翻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7. 于:介词,表示在、比、对于等;动词,表示给、到达等。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翻译: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高兴吗?8. 而:连词,表示转折、递进、承接等关系。
例句: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论语·公冶长》)翻译:子路立刻回答说:“一个千乘之国,夹在大国之间,加上敌国的军队,又遭受饥荒。
”9. 之:代词,表示所指的人或事物;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集·诫子书》)翻译:君子的行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
10. 于:介词,表示在、比、对于等;动词,表示给、到达等。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孟子·尽心上》)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
通过以上对常用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三》古文一原文
《五三》古文一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
條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予。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日:“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选自《宋史•孙傅传》)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也。
幼而卓诡,好立奇节。
初读《诗》,至“击鼓其镗,踊跃用兵”、“羔裘豹饰,孔武有力”,舍书而叹曰:“大丈夫在世当如是。
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安能区区久事陇亩!”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来护儿字崇善,江都人。
幼年就卓越不群,好立奇节。
刚读《诗经》,读到“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的诗句时,放下书感叹说:“大丈夫在世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要为国杀敌,建功立名,怎么能碌碌无为老死田间!”同伴听了都很惊讶,佩服他很有志气。
53实词
120个实词句子翻译1、爱(1)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2)秦始皇喜欢繁华奢侈,老百姓也眷念着自己的家。
(3)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4)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5) 我却只爱慕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2、安(1)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2)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这以后才能睡一夜安逸觉(4)就应该抚恤安抚他,和他结盟修好(5)距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6)将军您迎顺曹操,想到回到哪里去呢(7)衣服食品(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8)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3、被(1)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2)将军您亲自穿上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3)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4)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像覆盖着冰雪一样。
(5)秦王又砍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剑伤。
4、倍(1)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叛他的恩德的。
(2)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3)每当遇到节日就越发想念亲人。
5、本(1)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2)现在还保存着那些稿本,不忍心废弃,在逃亡路上亲手抄录。
(3)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4)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原本的思想(5)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6、鄙(1)蜀地的边邑有两个僧人,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2)我这个浅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3)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4)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5)有权位的贵族浅陋,不能深谋远虑7、兵(1)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2)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秦军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3)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的计谋,其次是从外交上挫败它。
(4)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5)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军队才能派出(6)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8、病(1)您的疾病已到了皮肤和肌肉里了,不医治将要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