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的故事15个
感恩父母小故事20个
感恩父母小故事20个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的爱是无处不在的。
他们为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为我们搭建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以下是20个关于感恩父母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
故事1:小明从小生活在农村,家境贫寒。
他的父母为了给他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日夜辛勤劳作。
在他们的努力下,小明顺利完成了学业,有了美满的家庭。
他深知父母的辛勤努力,因此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故事2:小红的父母在她成长过程中,始终陪伴着她。
他们教导她做人的道理,教育她诚实守信,关爱她的一切。
小红在父母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才。
故事3:小华生下来就体弱多病,这让他的父母操碎了心。
妈妈每天为他熬药,爸爸陪他锻炼身体,终于让他摆脱了疾病的困扰。
小华深知父母呵护之情,立志要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故事4:小李高考失利,心情十分低落。
在他陷入困境时,父母给予了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他们鼓励小李重新站起来,勇敢面对未来。
最终,小李在父母的鼓励下,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故事5:小王的父母在他事业有成之后,默默退居幕后。
他们承担起了家务,为小王和他的妻子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小王深知父母的无私奉献,决心要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故事6:小张在职场遭受挫折,心情抑郁。
父母亲及时给予了他宽容与谅解,让他明白了人生的曲折。
在父母的关爱下,小张重新振作,迎接新的挑战。
故事7:小丽的父母在她婚姻生活中,始终给予她信任与支持。
他们教导她如何处理家庭关系,让她在婚姻生活中越发成熟。
小丽感慨万分,感谢父母的关爱与教导。
故事8:小华的爸爸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腿,妈妈毅然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她独自一人抚养五个孩子长大成人,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世人。
故事9:小红的父母在她失败时,给予了她坚定的信任与支持。
他们告诉她:“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勇敢地面对。
”在父母的鼓励下,小红重拾信心,迎接新的挑战。
故事10:小华的爸爸在他童年时期,为他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事迹 孝敬父母
事迹孝敬父母
以下是一些关于孝敬父母的事迹示例,供你参考:
子路借米: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非常孝敬父母。
家里很贫穷,他自己常常吃粗劣的食物,却从百里之外背着米回家侍奉父母。
黄香温席:汉朝时有个叫黄香的人,在夏天用扇子把席子扇凉,让父母睡觉;到了冬天,他先钻进被窝,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
再让父母睡。
包拯辞官尽孝:包拯是北宋名臣,他在28 岁时考中进士,但为了照顾父母,他毅然辞官回家,直到父母去世后才重新出仕。
陈毅探母:陈毅元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回家探望母亲,为母亲洗衣服、洗脚,关心母亲的生活起居。
刘恒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名天下,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并且亲自为母亲煎药尝药。
花木兰代父从军:花木兰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从军上战场,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她的孝行也为人称道。
这些事迹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关爱和照顾,展现了孝道的重要性。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关心父母的生活、健康,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以及帮他们分担家务等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之情。
古代孝敬老人的故事
1、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
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
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2、子路负米仲由是周朝春秋时候鲁国人,字子路。
非常孝敬父母。
他从小家境贫寒,非常节俭。
经常吃一般的野菜,吃得很不好。
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次,两次。
可是一年四季经常如此,就极其不易。
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
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冬天,冰天雪地,天气非常寒冷,仲由顶着鹅毛大雪,踏着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的往前走,脚被冻僵了。
抱着米袋的双手实在冻得不行,便停下来,放在嘴边暖暖,然后继续赶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浃背,仲由都不停下来歇息一会,只为了能早点回家给父母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宁愿淋湿自己也不让大雨淋到米袋;刮风就更不在话下。
如此的艰辛,持之以恒,实在是不容易。
后来仲由的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
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
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每年给的俸禄非常多。
所吃的饭菜很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
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的感叹。
因为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
他是多么希望父母能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的故事典故
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的故事典故
孝敬父母和尊师重道的传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关于孝敬父母和尊师重道的故事典故:
1. 孝感动天:这是古代的一个传说,讲述的是舜王的故事。
舜王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王生下后,瞽叟和舜王的继母都讨厌舜王。
舜王总是挨打挨骂,但他总是以德报怨,对父母不怨不怒,对继母依然恭敬。
这种孝道感动了上天,舜王后来做了帝王。
2. 卧冰求鲤:这是关于古代孝子王祥的故事。
王祥的继母生病了,想吃鲤鱼,但当时是寒冷的冬天,无法捕鱼。
王祥为了满足继母的心愿,赤身在冰上,祈祷并感动了上天,从冰窟窿中跳出两条鲤鱼。
3. 鹿乳奉亲:这是关于古代孝子郯子的故事。
郯子的父母年老后得了眼病,需要用鹿乳治疗。
郯子为了取得鹿乳,爬到鹿群中,装成小鹿,取得鹿乳奉养父母。
4. 百里负米:这是关于古代学者仲由的故事。
仲由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赡养父母,他常到野外采野菜度日。
以后他做了大官,但他不忘父母的恩情,尽管每天吃美食佳肴,但自己却还是吃野菜。
他认为这样才能孝敬父母。
5. 颜回尊师:这是关于孔门弟子颜回的故事。
颜回对待自己的老师孔子非常尊敬和仰慕。
每次孔子讲课的时候,颜回总是第一个到达课堂,在孔子讲课时他总是毕恭毕敬地听讲并认真记笔记。
当老师讲课结束后颜回总是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并向其他弟子讲解所学的知识。
颜回以师为友、谦逊好学的品质被后世传为佳话。
这些故事都表达了孝敬父母和尊师重道的价值观。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应该以孝道尊重父母、以谦逊尊重老师、以诚敬尊重他人。
孝道经典故事
孝道经典故事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孝道经典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这些故事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对我们今天孝道精神的一种启迪和教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些经典的孝道故事吧。
故事一,《孝感动天》。
在古代,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叫孟光。
他的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但他对孟光说,“我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你不妨把我推下山去,让我自生自灭。
”孟光听后,立即答应了他的要求。
于是,孟光将父亲推到了山下,并对他说,“父亲,我将在山上等候你,如果你需要我,只需喊一声,我就会立即下来救你。
”父亲被孟光的孝心所感动,最终没有喊叫,而是自己艰难地爬上了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并不是一味地听从父母的话,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心去体会父母的心意,做出正确的选择。
故事二,《千里送鹅母》。
故事发生在南宋时期,有一个叫杨春的孝子,他的母亲住在千里之外。
每逢母亲生日,他都会骑马千里送礼。
有一年,他听说母亲最喜欢的是鹅肉,于是他决定送一只鹅给母亲。
他骑马千里,终于到达母亲家门,却发现母亲已经去世了。
杨春非常悲伤,他在母亲的坟前哭泣,不愿离去。
后来,他决定将那只鹅放在母亲的坟前,作为对母亲的思念和怀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道并不在于物质的奉献,而是在于对父母的思念和怀念。
故事三,《孝心感动神仙》。
古代有一个叫文成的孝子,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
有一天,文成听说有一位神仙在附近出现,于是他决定去拜访神仙,希望神仙能够延长母亲的寿命。
当他找到神仙时,神仙告诉他,“你的孝心已经感动了天上的神仙,你母亲的寿命已经延长了。
”文成听后非常高兴,他回到家中,发现母亲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了许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心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能够感动天上的神仙,也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经典的孝道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对我们今天孝道精神的一种启迪和教育。
有关孝的传统故事
有关孝的传统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至关重要的美德之一,历来被视为评价一个人品德的基石。
以下是一些有关孝的传统故事,这些故事历经时间的洗礼,至今仍然闪烁着道德的光芒,启迪着一代又一代人。
一、卧冰求鲤
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孟宗的少年,他的母亲体弱多病,冬日里想要吃鲤鱼。
但当时正值严冬,河水结冰,无法捕鱼。
孟宗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便卧在冰上,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层,最终捕到了鲤鱼。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
二、子路负米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非常孝顺母亲。
有一年,家乡发生饥荒,子路为了让母亲能吃上米饭,不远千里到外地去借米。
他背着沉重的米袋,历尽艰辛回到家中,亲自为母亲煮饭。
这个故事体现了子路对母亲的深情和孝心。
三、黄香扇枕温衾
黄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子,他年幼时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
夏日炎炎,黄香为了让母亲睡得凉爽,每晚都会用扇子为母亲扇凉枕头;寒冬时节,他则会先睡在母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为其温暖被子。
黄香的孝行感动了邻里,也成为了孝道的典范。
四、王祥卧冰
王祥是晋朝的一位孝子,他的母亲患有重病,需要服用黄连。
但黄连生长在深山之中,冬天更是难以寻找。
为了救治母亲,王祥冒着严寒,卧在冰天雪
地之中,终于找到了黄连。
他的孝心传遍了乡里,被后人传颂为孝道的楷模。
这些传统故事传递了中华民族孝道的核心价值,让我们明白孝顺父母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孝敬父母的故事15个
孝敬父母的故事15个孝敬父母的故事(一):方观承千里探亲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
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
清朝的文字狱使其祖父、父亲因一朋友写了一书而被株连,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其家产也被没收充公。
年幼的方观承兄弟无依无靠,只得到寺庙中暂栖其身。
在寺庙中,方观承兄弟含泪度日,备尝艰辛,但方观承最想念的还是祖父和父亲。
他鼓足勇气,向长老提出请求,允许他俩前往边疆探望长辈。
长老念及二人年幼,尽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极力劝阻。
方观承则恳求说:“祖父、父亲遥在天涯,对家中亲人望眼欲穿,我们若能前往,定会增添些许慰藉。
为给二老一点安慰,我们即使受点折磨,遭受点艰难,也在所不辞。
请长老思准,让我们启程。
”方家兄弟的义举,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路费,含泪目送他们踏上探亲路程。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搀扶相行,衣破成条,脚生老茧。
几个月后,他们最终见到了二老。
四人抱头痛哭之后,祖父、父亲心中为自我有这样的孝顺后代顿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之中。
孝敬父母的故事(二):陈毅孝敬父母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陈毅还是一个十分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陈毅孝敬父母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在走过家乡时,他就抽空去探望已经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母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看见陈毅进了家门,母亲十分高兴,陈母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于是她赶紧示意身边的人把尿裤藏到床下。
陈毅见了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长问短。
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明白瞒可是去了,只好说出了实情。
陈毅听后,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十分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
”这时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来,抢着去洗。
作文范例孝顺父母的名人故事50
孝顺父母的名人故事50一,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二,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
三,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四,尝粪忧心:庾黔娄,任县令时赴任不满十天,忽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要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五,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六,涤亲溺器:黄庭坚,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诗人、书法家。
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
七,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八,拾葚异器:蔡顺,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问:“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精选10个)
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精选10个)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精选10个)从古至今有不少关于孝顺的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精选10个),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谢谢1、子路借米孝敬父母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2、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孝顺故事鲁迅从小到大都拥有一颗孝心。
少年时,作为长子的鲁迅,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主动地承担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买药等杂务。
母亲六十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
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特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
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也是鲁迅母亲最欣慰的一天。
后来,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购置了一套住房,购房当年,鲁迅就亲自返回绍兴,把母亲和全部家属接到了北京。
母亲爱吃火腿,鲁迅在上海时,经常寄火腿给母亲吃。
母亲爱读言情小说,鲁迅多次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寄给母亲看。
3、国学大师黄侃的孝顺故事国学大师黄侃,虽放浪形骸,却奉母至孝。
黄侃自幼丧父,由生母和慈母将他抚养长大。
1908年,生母周氏病重,黄侃回到家照顾了六个月,母亲就去世了。
黄侃大恸,吐血不止。
当时,清政府严捕革命党人,黄侃被迫逃亡日本,但思母不已,便请好友苏曼殊画了一幅《梦谒母坟图》,这幅画成为他的随身宝物,一刻不离。
对慈母田氏,黄侃也是非常孝顺。
他在京鄂间千里来来去去,都是侍母而行,每次奉母出行,必随身携带一口棺材。
这口棺材是其父黄云鹤留给慈母的,本为黄父当年准备自用的,但因棺材太小,就留给了慈母。
孝敬父母的经典故事
孝敬父母的经典故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经典故事都与孝敬父母有关。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几个孝敬父母的经典故事。
一、黄香温席:
黄香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子,他年幼时母亲便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夏天,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冬天则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暖被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关爱父母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卧冰求鲤:
这个故事讲的是晋朝的一位孝子王祥。
他为了让生病的母亲吃上鲤鱼,赤身躺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块,终于抓到了鲤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要用心去付出,不要只是口头上的承诺。
三、董永卖身葬父:
董永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孝子,他的父亲去世后,他卖身葬父,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丧葬费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仅仅是给父母提供物质上的满足,更是要为父母尽心尽力。
四、老莱娱亲:
老莱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孝子,他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开心,不惜一切代价。
他年迈的父母喜欢看他的表演,他就穿上彩衣,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让父母高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就是要让他们开心快乐,不管自己年纪多大。
以上这些经典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的事情。
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更是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心情愉悦,为他们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倡导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下去。
关于孝的故事(精选36篇)
孝的故事关于孝的故事(精选36篇)目录《孝的故事》之望云思亲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之后做了丞相。
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
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十分悲痛。
仁杰明白他的'痛苦情绪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
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
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
”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
有诗颂曰: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孝的故事》之忠孝双全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
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
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
期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
”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
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
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
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
之后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
有诗颂曰: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孝的故事》之彩衣养亲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
故人们叫他杨乞。
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
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
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
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
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
”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
之后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
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
有诗赞曰:乞酒奉亲尽礼仪,高歌跳舞学娇姿;娱亲精彩引欢笑,满室春风不断吹《孝的故事》之上书救父汉文帝时,有一位叫淳于意的人,拜齐国著名医师杨庆为师,学得一手高超的医术,以前做过齐国的仓令。
经典孝顺故事
经典孝顺故事故事一:《孝顺的儿子》从前有个年老体弱的母亲,她的儿子非常孝顺,经常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
每天早上,儿子都会给母亲端上一杯热茶,然后为母亲准备早餐。
他会切好水果,把面包放进烤箱里烤,然后把早餐端到母亲的床前。
他每天都会陪母亲一起吃早餐,然后帮她洗脸、梳头。
他还会陪母亲去公园散步,让母亲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有一天,母亲突然病倒了。
儿子非常担心母亲的身体,立即把她送到医院。
医生检查后告诉儿子,母亲需要住院治疗。
儿子没有犹豫,立即决定陪伴母亲住院,每天都会给母亲送去美味的饭菜和水果,陪她聊天、看书、听音乐。
在儿子的关心照顾下,母亲很快康复了。
故事二:《幸福的家庭》阿姨年过七旬,儿女已嫁人,孙子也都长大了,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想起来来看望她。
她常常自言自语:“我这个老不死的,没人要,没人疼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一天,她的孙女回家并对她说:“奶奶,您可真幸福。
您的儿女都健在,孙子也都长大了,而我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了,我只有一个人孤单地过日子。
”阿姨听了孙女的话,感触颇深,她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多么的幸福,因为她还有儿女和孙子们陪伴在身边。
从那天起,她开始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也开始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希望能让他们更加幸福。
故事三:《卖苹果的孝子》从前有个卖苹果的孝子,他善良勤劳,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
他的母亲年老体弱,每天只能靠卖苹果来维持生计。
他每天都会陪母亲去街头卖苹果,然后帮助母亲把苹果打包、运回家里。
有一天,孝子在街头遇到一个乞丐,他看到乞丐双脚瘸了,非常可怜,于是他立即把自己的鞋子给了乞丐。
他回到家里,母亲看到他赤着脚回来,非常心疼,问他为什么要把鞋子给乞丐。
孝子笑着回答说:“妈妈,我可以再去买一双鞋子,但是乞丐却没有这个条件。
如果我能帮助他,我就会感到非常开心。
”故事四:《孝顺的女儿》从前有个年迈的母亲,她有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
女儿每天都会为母亲准备早餐、洗衣服、清洁家里。
她还会陪母亲去公园散步、逛街购物,让母亲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关于孝顺的故事
关于孝顺的故事
故事一,《孝顺的牛郎》。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牛郎的年轻人,他的父母早逝,只留下他和一个年幼的妹
妹相依为命。
牛郎从小就十分孝顺,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干活,晚上则在家里照顾妹妹。
为了养活妹妹,他辛苦耕种,日夜不息。
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抱怨过,只是默默地承受着。
他的孝顺感动了天上的织女,于是织女便嫁给了他,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二,《感恩的女儿》。
有一位老人年迈体弱,生活十分困难。
他的女儿知道父亲的辛苦,便决定每天
早早起床去市场摆摊,用自己的双手赚钱养家。
她每天卖力地工作,尽管辛苦,但她从未放弃过。
她的孝顺感动了许多人,也感动了上天。
最终,她的父亲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身体渐渐康复了。
故事三,《孝顺的儿子》。
有一位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
他的儿子知道父亲的辛苦,便
决定放弃工作,回家照顾父亲。
他每天早早起床给父亲做早餐,陪父亲散步,给父亲讲故事。
他的孝顺感动了许多人,也感动了上天。
最终,他的父亲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健康渐渐好转了。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
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无论是牛郎、感恩的女儿还是孝顺的儿子,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顺的含义。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孝顺不仅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更是一种美德,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传承和弘扬这种美德,让孝顺之风在中华大地上永远吹动。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孝顺的传承者,让孝顺之风在中华大地上永远吹动。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10篇
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10篇1.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鹿乳奉亲——郯子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
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
在我国历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
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2.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涌泉跃鲤蒋氏,东汉四川广汉人,嫁给庞氏。
夫妻孝顺,家离长江六七里。
庞氏经常去河边取婆婆喜欢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经常给她做鱼吃。
婆婆不想一个人吃饭,就邀请她的邻居一起吃。
有一次,因为大风,庞兹很晚才回家打水。
江怀疑她忽视了她的母亲,把她赶出了家门。
庞兹住在邻居家,没日没夜地努力纺纱织布,把积蓄寄给邻居孝敬岳母。
后来婆婆得知庞氏被开除的消息,让蒋氏把他请回来。
庞氏回国途中,庭院里突然涌出泉水,味道和长江水一样,每天都有两条鲤鱼跳出来。
从此,庞氏用这些来祭拜他的岳母,这样他就不用去很远的河边了。
3.孝敬父母的故事典故卧冰求鲤王翔最孝顺。
初丧,后母朱不慈,数之。
所以我失去了对父亲的爱。
每次扫牛,项更是恭敬有加。
父母生病,不能脱衣服。
妈妈经常想吃生鱼,天冷结冰的时候会脱衣服给它削冰。
冰突然自溶,双鲤跃出归。
母亲又想到了黄雀烤,几十只黄雀为母亲来到她的窗帘里。
全村惊叹不已,认为是孝感造成的。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
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
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
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
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以下是一些孝敬父母的典型事例:- 黄香温席:汉朝时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闻名。
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尽心尽力地侍奉父亲。
夏天炎热时,他会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寒冷时,他会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 陈毅探母:陈毅元帅非常孝敬母亲。
有一次他回家探望母亲,母亲生病了,他亲自为母亲洗衣服、洗脚,还帮母亲梳头。
- 花木兰代父从军:花木兰为了不让年老的父亲上战场,女扮男装代替父亲从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最后凯旋而归。
- 子路借米: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家里很穷,经常吃野菜充饥。
但他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不惜走很远的路去借米。
- 包拯辞官尽孝:包拯是北宋著名的清官,他在为官期间因父母年老多病,毅然辞官回家照顾父母,直到父母去世后才重新出仕。
- 刘恒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名天下,他对母亲非常孝顺。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 朱寿昌弃官寻母:朱寿昌在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后来他得到母亲的下落,辞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并且接回家中,恭敬侍奉。
- 舜帝孝感动天:舜帝的父亲和继母对他很不好,但他仍然对父母孝顺。
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大象帮他耕田,小鸟帮他除草。
- 啮指痛心:曾参侍奉母亲极其孝顺。
有一次,他在山中砍柴时,家中来了客人,母亲不知如何应对,便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迅速返回家中。
- 芦衣顺母:闵损的生母早逝,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父亲得知后,要休逐继母,闵损却跪求父亲饶恕继母,他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1.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2.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3.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4.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5.恣蚊饱血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
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
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关于孝顺的的名人故事
关于孝顺的的名人故事
1、《贤良淑德孝顺父母》
这是一个古代的故事,讲述一个叫做贤良的小女孩,她非常孝顺,爱护父母,尊敬师长,从不抗拒父母的安排,从不抱怨父母的要求。
有一次,贤良的父亲病重,父母只有她一个孩子,父亲担心自己病重,不能照顾自己的家庭,就把家庭的经营交给了贤良,贤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照顾家里的家务,做好家务,照顾父母,照顾弟弟,尽心尽力地把家里的事情办好。
贤良的父亲很欣慰,他说:“孩子,你真是太棒了,你是个孝
顺的好孩子,你的孝顺,让我们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定,我们的家庭也更加幸福。
”
2、《苏东坡孝顺母亲》
苏东坡是我国南宋文学家,他的母亲是一位勤劳节俭的农家妇女,他的父亲早逝,母亲一人抚养他,他非常孝顺母亲,他在家里帮助母亲干活,还给母亲买衣服,他尊敬母亲,而且经常给母亲读诗,讲故事,他还经常为母亲祈祷,祝福母亲健康长寿。
有一次,苏东坡把自己的文章送给母亲,母亲看完,满心欢喜,说:“孩子,你真棒,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你的孝顺,让我
们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安定,我们的家庭也更加幸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敬父母的故事15个孝敬父母的故事(一):方观承千里探亲清朝乾隆年间,安徽桐城的方观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他千里探亲的故事,至今被人们传为美谈。
方观承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朝廷命官。
清朝的文字狱使其祖父、父亲因一朋友写了一书而被株连,流放到黑龙江充军服役,其家产也被没收充公。
年幼的方观承兄弟无依无靠,只得到寺庙中暂栖其身。
在寺庙中,方观承兄弟含泪度日,备尝艰辛,但方观承最想念的还是祖父和父亲。
他鼓足勇气,向长老提出请求,允许他俩前往边疆探望长辈。
长老念及二人年幼,尽管有些孝心,恐怕不能成行,便极力劝阻。
方观承则恳求说:“祖父、父亲遥在天涯,对家中亲人望眼欲穿,我们若能前往,定会增添些许慰藉。
为给二老一点安慰,我们即使受点折磨,遭受点艰难,也在所不辞。
请长老思准,让我们启程。
”方家兄弟的义举,感动了长老,长老送其路费,含泪目送他们踏上探亲路程。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忍饥挨饿,搀扶相行,衣破成条,脚生老茧。
几个月后,他们最终见到了二老。
四人抱头痛哭之后,祖父、父亲心中为自我有这样的孝顺后代顿生快慰,一家四口人陶醉在融融的天伦之乐之中。
孝敬父母的故事(二):陈毅孝敬父母陈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之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陈毅还是一个十分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陈毅孝敬父母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在走过家乡时,他就抽空去探望已经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母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看见陈毅进了家门,母亲十分高兴,陈母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于是她赶紧示意身边的人把尿裤藏到床下。
陈毅见了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长问短。
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明白瞒可是去了,只好说出了实情。
陈毅听后,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十分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
”这时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来,抢着去洗。
陈毅急忙挡住他们,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日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每一天都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却不忘家中的老母亲。
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
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我们能够看出他对母亲浓厚的爱。
他不忘母亲曾为自我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明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xx有话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
同学们,你们孝敬自我的父母了吗?帮父母做点家务或帮父母洗洗脚、捶捶背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此刻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向陈毅元帅学习,此刻就开始行动起来去孝敬父母吧!孝敬父母的故事(三):铁面无私包青天的孝心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
先任大理寺评事,之后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立刻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
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交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
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
孝敬父母的故事(四):袁世凯葬母袁世凯是个孝子,1892年带着娘亲刘氏到了赴任的朝鲜,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才派人送回。
1901年6月辛丑条约谈判正急之时,刘氏去世。
按常规,袁世凯要申请离职丁忧回籍营丧。
但朝廷正自身难保中,当然不会批准。
袁世凯葬母1902年6月,政府实授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面还有成堆的中央级职衔。
9月,太后赏袁的生母刘氏一品封典,并赏银3000两,给假40天,令其回籍葬母。
这个时候的袁世凯风光至极,但遇上他那个嫡母二哥就灰头土脸了。
一句话:在外你是国家大员,在家你是妾生小子,葬仪还得按家规来。
所谓的家规乃中国传统,第一长门为尊,第二妻妾有别。
总之,袁母身为庶妻,死后不能入祖坟正穴,也不能同嫡妻夹棺并葬,只能殡在茔外。
此时的袁世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在葬母的事情上,却不得不屈就长门世敦,几次与其磋商,能否额外抬举一下,兄长就是不肯让步,甚至不着孝衣反穿上了红袍,对袁世凯伤害太大,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在对待娘亲方面,袁世凯是一点不让步的。
袁世敦的阻挡,也激起了他的反弹,他要大操大办,让身为妾妇出身的娘亲最终风光一下——在袁寨东北15里处选择了洪家洼新墓地,占有耕地120亩:坟园40亩,新建四合院瓦房十数间,由看坟人常年看守;主坟40亩;茔门前占地40亩,竖牌坊、立14块石碑,石人石马排列两厢。
办事地点设了三处:一在故居袁寨,具体办理殓殡事宜;一在袁张营大帅府,大摆灵堂,接待达官贵人追悼吊祭;一在洪家洼墓地,专门办理安葬祭祀事宜。
吊祭者络绎不绝,观礼者人山人海。
袁家开宴夜以继日,一次就开200多桌(我们此刻的红头文件,规定不得超过20桌),据说井水都为之而干涸,附近的河南老乡可开了跟,他们激动地说:感激朝廷,感激太后,感激袁宫保,几辈子没见过这么大的排场,就连孝子袁世凯坐在八人抬方桌上接待客人的场景都让他们传述至今!孝敬父母的故事(五):东汉黄香——孝亲典范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
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我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悲痛,他从不叫冷。
孝敬父母的故事(六):[由整理]孝敬父母的故事:一个千万富翁和母亲假期里,他乘飞机回家。
回到家也没别的事,主要是陪母亲看看电视,聊聊天。
第二天,母亲说,咱俩去买鸡蛋吧!他一听就笑了。
在公司里,他是大经理,有专门的秘书与司机。
但他点点头说,好。
随母亲出了门。
母亲说,去某某超市。
他问,附近不是有家超市吗?母亲眨眨眼,有些得意,说,某某超市的鸡蛋便宜,1斤三块二,附近的这家要三块四。
他咋了咋舌。
走到路边,正准备抬手打车,母亲说,坐12路车吧。
他问,为什么坐12路?母亲说,12路车是某超市的专用车,免费,坐别的公交车,还要花两块钱。
他又笑了,说好。
坐上12路大客车。
车上差不多都是些老头老太太,跟母亲很熟了,听说他是陪母亲买鸡蛋的,都用暖暖的眼神看着他,好像他是大家的儿子。
他的心里。
也暖暖的。
买了10斤鸡蛋。
母亲拉着他在超市的休息椅坐着,说,我们在那里等1小时。
他惊讶地问,1小时?母亲点点头说,下趟12路车回来,还得1小时。
他觉得有着急的火苗在心里“噌”地蹿起,但还是忍了,用耐性将火苗熄灭。
母亲跟他东拉西扯,说起他上学时的一些事。
1小时的时间,过得倒也不算太慢。
最终坐上12路。
下了车,他拎着鸡蛋,吁出一口气。
母亲看起来格外高兴,扳着手指算,1斤鸡蛋省两毛钱,10斤鸡蛋省两块钱,来回的车费,两人省4块钱,加起来共省下6块钱。
他脑子里也迅速计算,从出门到此刻,共用了4小时,4小时的时间,在公司里,他能够创造出上万元的价值。
他在心里叹了一下。
快到家时,走过一个水果摊,母亲用6元钱买下一个大西瓜。
回到家,西瓜切开,露出鲜红的瓜瓤。
他早就渴了,拿起一块,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西瓜甜极了,他吃得“呼噜呼噜”的,像小猪一样。
好久没有这样痛快地吃水果了。
一抬头,母亲正看着他,眼睛有些潮湿,脸上却是极大的满足与疼爱。
他的心,像琴弦被拨动了一下。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
小时候,家里十分穷,他又馋得很。
常常在傍晚,偷偷去捡别人吃剩的西瓜皮,拿到河水里冲一下,便贪婪地啃起来。
母亲明白了,用了3个晚上编织草绳,又用编草绳挣的钱给他买西瓜,然后看着他小猪一样吃着。
他怔怔地看着母亲,将满嘴西瓜咽下。
那一刻,他忽然理解了母亲。
艰难时,母亲靠着勤劳与节俭,供他上学,将他养大;富足时,勤俭作为母亲的生活方式,依然能带给他满足与幸福。
他的脸上露出笑容,庆幸今日最终耐住性子陪母亲省下6元钱。
这6元钱,跟自我在公司创造的上万元相比,是等价的。
因为,许多时候,时间与金钱就该为爱而存在。
孝敬父母的故事(七):许世友五跪慈母的故事许世友未到10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母亲更加辛勤劳动。
一天,许世友到山上挖野菜回家晚了,母亲迎着寒风站在村口等他,他一阵心酸,流出了眼泪,心疼地跪在地上对母亲说:“娘,俺晓得你最疼俺,俺这一辈子不管有没有出息,必须尽心奉养您!”许世友16岁那年,误伤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地主勾结官府到处追捕他。
一年后,许世友悄悄回到家中,跪在母亲面前,喊了一声:“娘,俺走后,让您老受苦了!”许世友投身革命斗争之后,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曾几次抄他的家,许世友的母亲被迫带着两个女儿逃到外乡。
一次在行军路上,许世友偶而碰到正在沿街乞讨的母亲和妹妹,难过得泪如泉涌,一下子跪在母亲的面前,泣不成声:“娘,孩儿不孝,连累您老人家无处安身……”1949年,许世友已是山东军区司令员。
不久,许世友便接来了年迈的母亲。
当饱经风霜的母亲从吉普车里走出来的时候,许世友叫了一声:“娘!”随后当着数十名官兵的面,泪如泉涌,跪在了地上。
母亲心疼地说:“孩子,快起来,一个大将军怎样能当着这么多部下跪我一个老太婆!”许世友却说:“我当再大的官,还是您的儿,您老就让我多跪会儿吧,这样我心里好受些!”勤劳惯了的许母,在城里住了不到一个月,便住不下去了。
1959年春天,许世友思母心切,请假后起程返家。
他看到母亲背着柴草,立刻快步跑过去,接过母亲背上的柴草,然后跪倒在母亲面前,说:“娘,您这么大年纪了还上山砍柴,儿心里实在难过啊!”直到母亲答应再也不去砍柴了,许世友才起身。
孝敬父母的故事(八):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孝敬父母的故事(九):百里负米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我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