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模式及其设计方法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模式。
以下是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的续篇,继续介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1.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基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模式。
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注重土地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环保农业模式环保农业是一种重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农业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保农业可以减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并且节约能源。
此外,环保农业模式还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3.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是一种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土地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健康,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农产品的质量。
4.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是一种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
通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5.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模式是一种综合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和提供农民社会保障等措施。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6.农产品品牌模式农产品品牌模式是一种通过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来推动农产品销售的农业模式。
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外,农产品品牌模式还可以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和农产品的市场定位。
7.生态旅游农业模式生态旅游农业模式是一种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模式。
通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业景观,开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
生态农业盘点几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及案例
生态农业盘点几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及案例生态农业是一种综合运用生物学、生态学、农学等科学原理,以生态为基础,以农业为手段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它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规律,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下面将盘点几种新型种养结合模式及相应的案例。
第一种模式:水稻-鱼菜共生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在水稻田里养鱼,并在水稻上面种植蔬菜。
水稻提供养分和阴凉的环境,有助于鱼类的生长,而鱼的排泄物提供了水稻所需的养分,同时水稻的根系提供了生长环境和氧气供应,有助于水中蔬菜的生长。
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和水资源,还实现了水稻、鱼和蔬菜的有机循环。
在中国,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就有一个成功的水稻-鱼菜共生模式案例。
农民在水稻田里放养鱼类,并在水稻上面种植多种蔬菜,如茄子、辣椒、油菜等。
通过这种种养结合,农民既增加了农田的产出,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提高了农田的生态环境。
第二种模式:果树-牲畜共生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果园里养牲畜,果树提供牲畜的饲料,而牲畜的粪便则提供了果树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果园废弃物,减少养牲畜的饲料成本,并且还可以改善果树的生态环境。
在巴西,有一个成功的果树-牲畜共生模式案例。
这个案例中,果农在果园里养牛。
果树的树冠提供了阴凉的环境,有助于牛的生长。
而牛的粪便则作为有机肥料,直接施加在果树的树干周围。
通过这种种养结合,果农既减少了养牛的饲料成本,又提高了果树的生态环境。
第三种模式:禽畜-种菜共生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禽畜养殖场里种植蔬菜,禽畜的粪便提供了蔬菜的有机肥料。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提高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并且还可以增加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农场成功地实现了禽畜-种菜共生模式。
农场主养殖鸡、鸭和山羊,并在养殖场的一角种植了多种蔬菜,如生菜、胡萝卜等。
禽畜的粪便被用作蔬菜的有机肥料,同时蔬菜的残渣又可以作为禽畜的饲料。
通过这种种养结合,农场主既减少了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又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
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是指在农业养殖过程中,通过生态循环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下面是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介绍:1.走廊农业模式:在农田中种植不同类型的作物,形成一条条走廊,使得水、阳光和气流能够通过,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2.输送带式养殖模式:在大型鱼塘或养殖池中设置输送带,将饲料、水和鱼苗以适当的速度通过输送带送至养殖场,减少人工操作的同时提高饲养效率。
3.封闭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合理设计养殖池和过滤装置,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进行养殖废水的处理。
4.全鸟循环养殖模式:将不同品种的鸟类养殖在同一场地中,通过饲料、粪便和死鸟的相互作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多元配套养殖模式: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养殖在同一场地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促进生态循环,降低养殖成本。
6.有机循环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通过生物有机肥料、微生物和植物抗病虫害等手段,实现农产品的有机生产。
7.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将农作物种植、养殖和工业生产相结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
8.薄膜覆盖养殖模式:在养殖场地上设置透明薄膜,提供光照和保温,延长养殖物的生长期,提高养殖产量。
9.多层立体养殖模式:通过建造多层养殖场,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并利用层间温差、光照差异等条件促进养殖物的生长。
10.养殖粪便资源化模式:将养殖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通过添加菌种等方式,使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在农作物种植中使用。
11.循环水肥养殖模式:将养殖废水经过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工艺,去除其中的污染物,净化后作为肥料进行重复利用。
12.精确养殖模式:利用物联网技术、无人机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养殖场的精确管理,提高养殖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以上是12种生态循环农业养殖模式的简要介绍,这些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是一种绿色发展模式,旨在实现高产、高效、高质量、低污染的农业生产。
它的理念是将农业与生态有机结合,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展开讨论。
一、生态农业系统的构成生态农业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耕地、农作物、家禽家畜、水资源、土壤、气候等元素。
在设计和规划生态农业系统时,农民们需要考虑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达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效果。
首先,耕地是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基础。
优质的耕地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和生长环境,保障农作物良好的生长发育。
其次,农作物是生态农业系统的核心。
它们的种植应遵循合理轮作和休耕制度,以保证土壤富含养分的同时,避免重复种植引起的土地疲劳。
家禽家畜肥料是农作物生长的源泉,也是生态农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的家禽养殖和畜牧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水土、减少化肥的使用等作用。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也是农业生产需要的必要条件。
在生态农业系统中,水的利用效率和节约使用非常重要。
应采用节水农业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措施,实现化肥和水利资金的双重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对于土壤的保护和修复是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前提。
养分的平衡、有机物的积累和合理的翻耕都是保障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
同时,与此相关的还有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问题。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障作物生长,同时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最后,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照射、湿度、温度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并利用全球气候变化智能预警平台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管理。
二、1.选址与设计确定生态农业系统的选址是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生态农业系统应该位于离城市较近的区域,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土地质量和水资源充足,既有便利的市场和交通,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实施方案
生态农业实施方案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环境的农业模式,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
为了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以下是一个实施方案:一、优化土地利用1. 强化土壤管理,通过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手段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2. 推广轮作休耕制度,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减少连作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3. 鼓励推行水稻和鱼共生养殖,利用鱼类的排泄物为水稻提供养分,同时减少化肥的使用。
二、促进生态农业技术创新1. 支持农民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建立病虫害防控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降低农业用水量的消耗。
三、加强环境保护1. 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减少化肥和农药流入水源。
2. 鼓励发展有机农产品产业,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
3. 引导农民采用生态保护措施,如保留草地、种植花草树木等,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四、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1. 建立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民资源和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和技能。
3. 支持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强监督与评估1. 建立生态农业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政策调整。
2. 加强对生态农业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态农业的实施还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素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创新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创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生态农业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介绍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以及相关的技术创新。
一、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中的一种重要模式。
它通过避免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保持土壤健康、水质清洁和生态系统平衡。
有机农业注重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利用天然肥料和生物防治方法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农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是生态农业的关键环节。
通过恢复和保护农田的水源、土壤和植被等要素,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用合理的灌溉系统、保持地下水位稳定以及适度设立休闲绿地等手段,可以增加农田的生态功能,提高土地的质量和产能。
3. 生态种植与养殖模式生态种植与养殖模式是一种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方式。
通过合理的种植和养殖技术,避免过度施肥和用药,减少农药残留和养殖废水排放。
同时,生态种植与养殖模式注重与自然生态的协调,使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增强。
二、技术创新与生态农业1.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改良作物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抗病虫害能力和抗逆性。
此外,生物技术还可以用于资源充分利用,例如利用生物法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利用微生物制备有机肥料等。
2. 环保农业技术环保农业技术也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的研发和推广,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作物对化学物质的依赖。
此外,生物防治技术和集约的水利灌溉系统的应用,也能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提高生态农业的效益。
3. 智能农业系统智能农业系统是一种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智能农业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提高农业系统的整体效益。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不使用合成化学物质,如化肥、农药和激素,而是采用自然的方式来提高土壤肥力、控制害虫和病害。
有机农业注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的整体可持续性。
2. 多样化农业:通过种植多种不同的植物和引入多样化的养殖方式,可以减少对某一特定作物或动物的过度依赖,降低农业系统的脆弱性。
多样化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3. 农业生态系统设计:采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设计农田和养殖场的布局,以最大化生态系统的效益。
这包括合理安排作物轮作、休耕期和引入益生菌等微生物来促进土壤健康。
4. 水资源管理:采用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方法,包括雨水收集、滴灌系统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降低对水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5. 生态农业科技: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精度。
这些技术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农田状况、精确施肥和灌溉,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6. 社区参与和教育:通过加强社区层面的参与,促进农民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和支持。
提供培训和教育,使农民了解生态农业的好处,鼓励他们采用可持续的农业实践。
7. 政策支持:制定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包括财政激励、补贴和市场准入等,以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采用更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实践。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农民、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中国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及路径
中国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及路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生态农业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广。
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优化农田、畜牧场、渔场和森林等农业生产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同时保护和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农业发展方式。
本文将介绍中国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发展路径。
1.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基于自然循环和尊重生态规律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通过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农药,注重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中国的有机农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有机农业,中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建立了有机认证体系,提供了财政支持和培训等。
2.生态示范农场模式:生态示范农场是一种将生态农业原理转化为实践的农场。
它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整合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要素,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优先的农业生产。
中国目前已建立了大量的生态示范农场,涵盖了种植、养殖、渔业等多个领域,为推动生态农业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绿色种植模式:绿色种植模式是一种以减少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为目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种植方式。
它通过合理的施肥、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控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中国的绿色种植模式主要集中在蔬菜种植领域,逐渐向其他农产品扩展,例如水果、谷物等。
4.有机家庭农场模式:有机家庭农场是一种小规模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它注重农民的参与和表现,通过有机栽培、自然循环等原理,提供健康、绿色和安全的农产品。
中国许多农民选择把自家的庭院或农田改造为有机家庭农场,从而实现自给自足,并通过直销等途径销售农产品。
在推动上述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几个路径: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更多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例如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等措施,为生态农业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
2.推广科技创新:加强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通过生物技术、物联网等手段提高生态农业的效益和质量。
十种生态农业模式
十种生态农业模式伴随着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大面积污染以及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如今,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重视。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未来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政府扶持和农业补贴,也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以下是十种生态农业模式,总有一款适合你。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生态农业模式设计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追求,生态农业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注重生态平衡、资源循环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旨在实现农业的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方式等。
以下是一个关于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示例:1. 土壤质量改善:生态农业模式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土壤质量。
通过有机肥料的使用、绿肥的种植和轮作制度的实施,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水资源利用:在生态农业模式中,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灌溉技术的改进和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减少水耗量。
3. 农作物种植:生态农业模式注重选择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作物品种。
可以采用有机耕作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同时,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和间作方式,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4. 养殖方式:在生态农业模式中,养殖方式也需要进行优化。
可以采用循环养殖系统,将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放牧和过度饲养。
5. 生态保护:生态农业模式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可以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当地特有物种和自然景观。
同时,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6. 农民培训:为了推广生态农业模式,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可以组织培训班、示范基地等形式,向农民传授有关生态农业的知识和技术。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鼓励农民参与生态农业。
总结起来,生态农业模式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土壤质量改善、水资源利用、农作物种植和养殖方式等因素,并注重生态保护和农民培训。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生态农业模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低耗和环保。
下面整理了十种生态农业模式。
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无化学合成农药和化学合成肥料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方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生态水稻种植生态水稻种植是在稻田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多样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同时,利用稻田的食物链,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森林农业森林农业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
森林可以提供土壤肥力、多样的植物和动物种类等,同时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起到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
4.蚕桑生态养殖蚕桑生态养殖是一种在桑树环境中养殖蚕桑的农业模式。
桑叶提供蚕的食物,而蚕又可以为桑树提供有机肥料,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循环链条。
同时,蚕桑生态养殖利用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了害虫的发生。
5.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一种在水域中养殖水生动物的农业模式。
它利用水的循环系统,通过生态浮渣、水草等方式来处理废弃物,同时也会净化水体。
水产养殖对土壤污染和农药残留的影响较小。
6.农田生态系统构建农田生态系统构建是通过增加农田的生态多样性,规划不同功能的农田,包括农作物区、果树区、竹林区等,利用生态链条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使用和土地退化。
7.路边草莓路边草莓是一种在农田路边种植草莓的生态农业模式。
草莓的茎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和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同时,草莓种植也可以增加农田的生态景观。
8.大闸蟹稻田养殖大闸蟹稻田养殖是一种将大闸蟹放养在稻田中共生的农业模式。
大闸蟹可以吃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同时也会排泄大量的蟹粪,提高稻田的肥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9.农耕林农耕林是将农田和林地结合起来进行种植的农业模式。
通过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树种,将农田和林地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
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口的流失和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索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
1.资源利用生态农业模式的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高效农业生产。
农村地区的耕地资源十分宝贵,应通过科学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
采取轮作制度、合理种植结构,实现耕地的多元化利用,避免遭受疾病和虫害的风险集中爆发。
此外,农村还可以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环境保护生态农业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环境保护。
传统农业生产中,大量的农药、化肥的使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
构建生态农业模式需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有机农业的发展。
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减少环境负荷。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支撑。
农村地区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的植保、监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产品供应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农民参与到农业科技研究中,推动科技研发与农业生产的结合。
4.农民素质提升构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模式需要提升农民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政府应通过培训、咨询等方式,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帮助农民了解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还可以引导农民组织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5.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产业链的完善是构建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环节。
要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加强农民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加工销售渠道的拓宽。
同时,还要鼓励农民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收入。
6.乡村环境建设乡村环境建设是构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业生态模式设计
农业生态模式设计
农业生态模式设计是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包括了多方面的设计内容,以下为一个基本的设计框架:
1. 生态农业规划和布局: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资源状况,设计合理的农田布局、种植结构和养殖规模,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减少土地的耕作强度和水资源的浪费,避免造成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退化。
2. 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设计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农田、水体、植物和动物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的抗病虫害能力。
3. 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利用:设计科学的农业废弃物处理系统,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包括有机肥料的制备、生物能源的产生和再利用等,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4. 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设计农业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为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水质净化等,提高农业系统的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 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设计:设计多元化的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鼓励农户参与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等领域,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
6. 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应用: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信息化技术,设计农业生产管理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7. 农业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农民的环保习惯和生态农业技能,形成社会共识和行动。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农业生态模式设计框架,具体的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农业发展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生态农业中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农业中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食品的品质和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而这就催生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采用可持续生产模式,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农业。
在这样一种趋势下,生态农业中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变得非常重要。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可持续性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具有可持续性,采用自然循环的方式,重视循环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2. 生态友好生态农业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如保护水源、森林、土壤等生态系统,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
3. 高效性高效性是生态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利用土地、水和其他资源。
二、农业生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应当注重整体性,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层面出发,做到系统的相互平衡。
2. 生态系统自然规律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生态系统循环利用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要遵循资源循环利用原则,让系统中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4. 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必须注重可持续性,保障生态系统的长期保护。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内容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农业景观的规划对农业景观的规划是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要考虑扰动、空间结构等因素。
应该在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基础上,考虑到创造美的目的,形成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
2. 农业生产模式的设计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一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艺流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资源循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利用、生物多样性平衡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在到产、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层次上进行统筹。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农业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农业产出,还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1. 选择合适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种植。
因此,选择合理的生态环境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前提。
首先,地形应该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其次,要注意避免环境恶劣的区域,如地震、洪水和风暴等。
2. 建设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合适的基础设施是建立生态农业系统的保障。
基础设施包括温室、生态防治系统、水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
温室能够保护植物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生态防治系统能够控制害虫数量和保护土壤的健康,水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则能保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3. 选择适宜的模式生态农业有多种种植模式,种植模式与环境、资源有关。
种植方式可以选择单一种植或多种混种田野农业模式,再结合学科,制定多样性的管理措施,实现有机耕作、化学不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选择合适的模式能够提高种植效率、增加产出并保护环境。
4. 单一种植模式单一种植模式是生态农业的一种容易实施的方式,也是生态农业较早采用的种植方法。
生态农业的单一种植模式通常都是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进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操作、施肥和灌溉。
5. 多种混种田野农业模式多种混种田野农业系采用不同植物之间的协调性来提高农作物种类和品质。
比如种植与麦子混植的鲜花,并与茄子、豆类植物以及番茄等混种。
将多种混种田野农业融入到生态农业中,可以使农作物能够在相同土地上获得最大产量。
6. 实行环保管理策略在生态农业的重要策略中,环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农民应该积极地采取环保措施,例如种植绿色作物、减少化肥使用、加强防治病虫害、保护地球自然环境以及注重干净的使用化学物质等。
因此,合理的管理策略和操作大大增加了生态农业的生产力和效益。
3生态农业模式及其设计方法
❖ 时间结构设计
❖轮作、连续间作、短期间作、替代性间作、间断间作
e、套种型f、复合搭配型g
作物
林木
橡胶
茶叶
5 10 15 20 25y
作物
杉木
5 10 15 20 25y h
5 10 15 20 25y
油桐
杉木
作物
5 10 15 20 25y 28
杨树 玉米
h
12
农
农产品
环境
肉蛋奶
牧
渔
❖ 典型农牧渔复合畜禽养殖 ❖ 生态工程h 结构模式
水产品
13
3.5 湿地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h
14
3.5 湿地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 基塘系统主要类型
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 果基鱼塘
❖香蕉、大蕉、柑橘、木瓜、芒果、荔枝
杂基鱼塘
❖以象草、蔬菜、花生、豆类、玉米、香机、薯类为普 遍
分布地区
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方丘陵旱地 河西走廊、河套、东北地区 黄淮海烟区和西南地区 黄淮海地区 各地棉区 南方二熟稻区
h
6
3.2 农田间作、套作与轮作模式
❖ 3.2.3 我国主要的轮作类型
轮作方式
分布区域
轮作方式
玉米→大豆 玉米→草木樨 春小麦(攸麦) →豆类 春小麦→亚麻→豆类 苜蓿→小麦→玉米 马铃薯→攸麦→豆类→春小麦 水稻→蔬菜→水稻 小麦-玉米→甘薯 小麦-玉米 小麦-玉米→棉花
镶嵌式混交种植
h
31
❖ 立体结构设计
单层结构
❖林粮轮作、林药轮作
农作物 3
杉木林
农作物
15
18
杉木林 30y
生态农业模式及其设计方法
生态农业模式及其设计方法什么是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指一种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模式,在该模式下,农业生产杠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在生态农业模式下,生态学对于生产方式和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态学在这种农业模式中扮演的角色是设计一个保护和促进自然平衡的系统,以提高生产的效果。
生态学不仅关注生产效益,同时也关注环境、社会和经济。
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方法应注重以下方面:维持自然平衡生态农业模式的目标是要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同时还要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
因此,生态农业的设计必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干扰。
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应成为该模式的优先目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农业模式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和提高生产品质,因此其设计也应重点考虑如何优化资源利用。
使用节约资源和可持续的生产技术、积极推广科技创新和环保措施、增强农业的可持续性是其中的关键。
系统化整合生态农业模式是一个系统,它需要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因素。
它不能只注重单一生产环节,而需要针对整个生产链条进行梳理和整合,以实现统筹规划和流程优化的目的。
参与持久的发展生态农业模式需要持续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其设计方法应重点考虑参与持久的发展。
该模式的实施和发展需要持续的监测、评估和改进。
同时,它也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和利益方的合作和协作。
生态农业模式的建议在设计生态农业模式的过程中,下列建议可以作为参考:重视环保在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环境保护。
要用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优先考虑生态系统保护。
为了找到生态农业的平衡点,需要探索更多的策略和方法。
积极倡导公众参与社会的参与必须是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需要积极倡导公众参与,特别是农民和当地居民的参与。
如何建立更好的农民组织,增进农民对生态农业的投入和支持是其中的关键。
生态农业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
生态农业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农业部向全国征集到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并正式将这十大类型生态模式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这种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颤动力,以沼气为纽带,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种养生态模式。
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地块土地上将节能日光温室、沼气池、畜禽舍、蔬菜生产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产气、积肥同步,种养并举,能源、物流良性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
这种模式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最佳方式,并兼有提供能源与肥料,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进高产高效的优质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经推广到21万户。
二、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1)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利用生物、微生物或其它农艺、工艺措施,使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返回果园、农作物、鱼塘,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的目的。
我县主要是抓好规模化养殖场和农村个体养殖户的畜禽粪便的处理利用,通过进行沼气发酵,使畜禽粪便产出优质的沼气能源和有机肥料,沼气作为用户的生活用能,肥料作为农业生产的增产来源,起到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增加效益的目的。
模式主要是开展“猪—沼—果”、“猪—沼—菜(稻)”、“竹—牧—沼—鱼”等综合利用,起到以猪促沼,以沼促农(果、作物),以农促猪的良性循环生态格局。
建设期间,本区域集约化养猪场的废弃物都实行沼气化处理,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取得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农产品基地集约高效生产模式。
充分利用本区域的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运用设施农业、无害化农业等先进科学技术,实行精耕细作,秸秆还田和先进管理相结合,进行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提高土地生产率,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养殖和良种化品种的发展水平,从而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优质化、高效率生产,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
(3)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根据本区域的地理条件和资源开采等特点,我县采取以保持水土为基础,结合各种水保措施,实行植物防治和工程措施、治坡与治沟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进行总体综合整治,减轻石、沙、泥的危害,缓解旱涝灾害。
具体做法是山顶封山育林,山腰种植果茶,山沟筑坝蓄水,山下开垦农田,山边种植旱地作物和牧草,发展畜牧业,或者发展加工业,将水土流失区建成多元化复合型农业经济,从而形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体系。
(4)以加工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可采取“基地+农户+公司”等形式,对农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加工、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24
3.2 农田间作、套作与轮作模式
• 3.2.2 我国主要的套作类型
套作方式
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小麦/玉米/甘薯(豆类) 小麦/甜菜(或马铃薯、草木樨) 小麦/烟草 小麦/瓜菜 棉花/瓜菜 晚稻/绿肥
分布地区
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方丘陵旱地 河西走廊、河套、东北地区 黄淮海烟区和西南地区 黄淮海地区 各地棉区 南方二熟稻区
2020/3/24
四、胶园复合型模式
1 林-胶-茶 2 林-胶-茶-绿肥 3 林-胶-胡椒 4 林-胶-胡椒-茶 5 林-胶-胡椒-菠萝-绿肥 6 林-胶-咖啡-胡椒 7 林-胶-咖啡-菠萝-绿肥 8 林-胶-甘蔗-菠萝 9 林-胶-益智-绿肥 10 林-胶-巴戟-绿肥
2020/3/24
11 林-胶-砂仁 12 林-胶-白豆蔻 13 林-胶-橙 14 林-胶-藤本 15 林-胶-菠萝-粮豆 16 林-胶-香蕉-菠萝 17 胶-菠萝 18 胶-余甘 19 胶-粮豆
间作方式
玉米‖豆类 玉米‖薯类 玉米‖花生 春小麦‖玉米 春小麦‖豆类 棉花‖瓜类 棉花‖花生 早稻(易稻)‖甘薯 甘蔗‖豆类 农林间作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于玉米产区 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分布于西南和华北地区 分布于河西走廊、雁北、陕北、东北、河套等地 分布于东北地区 分布于华北地区 分布于黄淮海棉区 分布于华南水田 分布于华南地区 全国各地
小麦-玉米→小麦-豆类 小麦-玉米→小麦-夏谷 小麦-中稻 早稻-晚稻→棉花 早稻-晚甘薯 早稻-晚稻→绿肥-花生-甘薯 小麦-玉米-晚稻 甘蔗-早稻 早稻-豆类
分布区域
黄淮海地区 黄淮海地区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
2020/3/24
3.2 农田间作、套作与轮作模式
地 – 进行多系统多层次的耦合,提高总体生产力 – 改变以粮为纲,优化产业结构
2020/3/24
3.8 以沼气为纽带的
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 沼气的利用与作用:
– 用做能源(发电或燃气); – 农作物高效优质的气体肥料(本身及燃烧产生CO2); – 沼渣中含有经生物降解后重新合成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菌体蛋白、矿物
2020/3/24
3.9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植物篱坡地生态农业模式
– 生态效益
• 提高植被覆盖度,增大雨水入渗、减少冲刷,提高土壤墒情。
– 植物篱蓄水效益 – 延缓径流,减少暴雨冲刷效益 – 挡土防蚀效益 – 减缓坡度效益 – 缩短坡长效益 – 提高土壤肥力效益
2020/3/24
2020/3/24
3.10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
• 3.10.2 生态农业的结构设计方法
• 时间结构设计
• 轮作、连续间作、短期间作、替代性间作、间断间作e
、套种型f、复合搭配型g
作物
林木
橡胶
茶叶
5 10 15 20 25y
作物
杉木
5
2020/3/24
10 15 20 25y
5 10 15 20 25y
– 早在三国时代(公元220年左右)就有记载。重庆 大足县:
• 稻谷增产:8.45%
小粮仓
• 鱼的产量与收入显著增加:1440kg/hm2
小银行
• 增大了稻田的蓄水容量:300m3/666.7m2 小水库
• 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的使用
小化肥厂
2020/3/24
3.6 淡水湖泊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 二、东太湖伊乐藻—草鱼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3.9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 黄土高原区植物篱主要类型
– 香椿篱 – 金银花篱 – 花椒篱 – 石榴篱+黄花菜
2020/3/24
3.10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
• 3.10.1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理与原则
– 生物多样性与结构多样性原理 – 生物之间共生、互生、抗生原理 – 生态位原理 – 食物链原理 – “三效协同”原理 – 因地制宜原则 – 市场导向原则
2020/3/24
– 均匀混交(密集式和 稀疏式,桐粮)
– 水陆交互式(鱼塘系 统)
– 等高带混交(胶茶系 统)
– 镶嵌式混交种植
2020/3/24
• 立体结构设计
– 单层结构
• 林粮轮作、林药轮作
农作物 3
杉木林
农作物
15
18
杉木林 30y
2020/3/24
– 双层结构
• 混农林业(桐粮)
2020/3/24
– 合理确定轮作年限
• 白菜、芹菜、花菜、葱、蒜等在没有严重发病地块可连作几茬; 西瓜需隔1~2年后再种;马铃薯、山药、生姜、黄瓜、辣椒等则 需隔2~3年再种;番茄、芋头、茄子、香瓜、豌豆等需隔3年以上 。
2020/3/24
3.3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 农林复合系统(Agroforestry)
– 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耕作制度的集合名词, 是有目的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等) 同草本植物(农作物、牧草)和(或)畜牧业经 营在同一土地单元,并采取统一或短期相同的空 间配置、轮作等耕作措施;在林农(草)复合经 营系统的不同组分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 面的相互作用。—Lundgren & Raintree, 1982
– 中国有215种具体模式,223种种类。
2020/3/24
3.3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农业模式
• 典型模式有:
– 一、桐农系统模式(华北地区) – 二、桑田复合型模式(长江流域、华南亚热带) – 三、林草牧复合型模式(北方农牧交错带) – 四、胶园复合型模式(海南、云南南部) – 五、林药复合型模式(分布地域广)
– 多层结构
• 水陆交互系统、庭院经营、丘陵山地多层次结构
2020/3/24
食物链结构设计
• A 食物链加环技术
– ①生产环:牛、羊、猪等草食动物为一般生产环 ,凡是某种生物需要的资源不是人类需要或不能 利用、不能直接取得的,经过这个环节转化后可 产生高效或经济产品,称为高效生产环。如蜜蜂 提供花粉,则可产生蜂蜜、黄蜡、王桨、蜂胶等 。有资料认为,蜜蜂传粉,皮棉可增产20%,油 菜增产18%,梨增产30~50%,苹果增产2047%,又如桑叶养蚕可得蚕茧,剿丝后可纺丝绸 ,蚕蛹、蚕沙是畜禽鱼良好饲料。
投饵 网围养鱼
鱼类排泄物 和残饵等
光能 水生植物
输出
微生物
可溶性营养盐 湖底底泥
虾、蟹、螺、蚬等 底栖动物
输出 输出
2020/3/24
3.7 草地生态农业
• 草地生态农业的内容
– 合理利用现有草地
• 建立合理放牧制度 • 建立合理割草制度
– 恢复退化草地 – 扩大人工草地,走向半舍饲 – 建立育肥带,提供特区家畜冬春的保畜育肥的基
2020/3/24
3.1 生态农业模式总论
• 生态农业模式
– 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态系统结构 和组装配套技术以发挥系统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的生态农业系统格局。
– 如:海南文昌的胶林养鸡(包括胶、茶、鸡乃至 延伸到猪、鱼)
2020/3/24
3.2 农田间作、套作与轮作模式
• 3.2.1 我国主要的间作类型
2020/3/24
食物链加环与减环
• ②增益环
– 是指为扩大生产环的效益所加入的环节,主要利 用残渣中的营养成分,形成高蛋白饲料。如蚯蚓 、蝇蛆可视为增益环。
2020/3/24
食物链加环与减环
• ③减耗环
– 在食物链中,有的环节只是消耗者或破坏者,可 即“耗损环”,对系统不利。为了抑制耗损环的 功能,除利用药械处理外,可通过增加“减耗环 ”解决。例如,人工饲养赤眼蜂和瓢虫,可控制 棉铃虫和蚜虫的危害。
油桐
杉木
作物
5 10 15 20 25y
杨树 玉米
泡桐 小麦
玉米
4 8 12 4 8 12 4m
间断间作e
12 2 4 6 8 10 12m
套种型f
小麦
泡桐
西瓜 玉米 白菜
12 2 4 6 8 10 12m
复合搭配型g
2020/3/24
• 平面结构设计
– 带状间种(泡桐、粮) – 团状混交(胶、茶)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菜轮作
– 实行蔬菜合理轮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 充分利用土壤养分
• 青菜、菠菜等叶菜类需N较多,瓜类、番茄、辣椒等果菜类需P肥 较多,马铃薯、山药等根茎类需要K肥较多,可把它们轮作。
– 减轻病虫草害
• 粮菜轮作、水旱轮作,可控制土传病害;葱蒜类后作种大白菜, 可大大减轻软腐病;一些生长迅速或栽培密度大的甘蓝、或豆类 、或马铃薯等可明显抑制杂草。
质、维生素等,是猪、牛等的良好再生饲料; – 沼液可养鱼、养猪; – 沼渣可作食用菌的理想培养基; – 沼渣可作优质肥料,肥料比有机肥快,还能改善作物品质、减少农药施用量
; – 沼渣含有大量腐殖酸类物质(10~20%),可有效地改良土壤; – 沼渣可制成优质商品有机肥或营养土,增加农民收入; – 沼气可储粮,无污染、价格低; – 沼气可保鲜柑橘; – 沼液中含有各种可溶性物质:无机盐、挥发性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生
2020/3/24
3.9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
• 一、长江三峡库区坡地植物篱水土保持生态 农业模式
– 挡土防蚀效益 – 减缓坡度效益 – 缩短坡长效益 – 绿肥产出效益 – 提高土壤肥力的效益 – 植物篱综合效益比较:新银合欢>黄荆>大叶千斤
拔>紫穗槐>矮桑>香根草>木槿>刺槐>龙须草>黄 花菜>茶>马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