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安全知识及使用管理指南(正式版)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安全知识
![液氨操作规程 液氨操作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27e7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1.png)
液氨操作规程液氨操作安全知识液氨操作规程液氨操作安全知识篇一鲖城镇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总结为认真吸取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31”重大氨泄漏事故教训,强化源头治理,依据国家、省、市县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关于印发临泉县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安20138号)和全国、全省专项治理视频会议精神,鲖城镇从10月初至11月底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行动。
依据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特种设备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辖区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情况全面开展大检查、大治理,实现安全培训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执法检查全覆盖。
取缔关闭一批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非法违法企业;治理整改一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提升一批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
通过以下措施,有效地遏制了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宣传发动,组织学习(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
1.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特别是涉氨制冷相关生产行业,摸清基本情况,建立基础台帐,明确工作责任。
2.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深入企业大力宣传液氨使用安全知识和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动员企业制定方案认真开展专项治理。
3.以村(社区)为单位,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加强镇村干部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并对村主要负责人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学习《冷库设计规范》、《冷库安全规范》和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特种设备、消防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本次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二是自查自改、治理整改(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1.涉氨制冷企业要按照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组织全员安全培训,对照企业自查自改表,认真进行自查自改,并于11月20日前将本企业开展自查自改的情况报送镇安全生产办公室。
2.组织镇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和各有关部门检查人员深入企业,按照液氨使用的有关法规标准和专项治理的要求,帮助指导和推动企业落实全员安全培训和自查自改工作。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ec966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a.png)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液氨是一种特别紧要的化工原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制造农药、化肥、合成纤维、制冷剂等行业中。
但是,液氨作为一种不安全品,其使用也存在很多不安全和隐患,因此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
本文将重点介绍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防止液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液氨储存管理(1)储存场所应阔别火源、热源、电源和有机物,储存容器应放在平坦地面上,离地应高于防水排水口,四周要保持通风良好,严禁存放在地下室、孔穴、闷闭空间和贮存不安全品同库房内。
(2)全部液氨储存容器的阀门锁定应保持完好、严密,防止无人监管状态下容器被打开。
(3)对液氨储存场所应做到定期巡查,检查储存容器和阀门的工作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4)规定液氨储存场所的仪表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和校验工作,严格执行标准要求。
(5)由专业人员负责储存场所的管理和维护,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应急救助。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1)液氨使用前必需检查容器、管道和阀门等设备,确保全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无泄漏、损坏、结冰等情况,阀门转动快捷,密封良好。
(2)工作人员必需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呼吸气瓶、手套、防护服、防护鞋等。
(3)液氨使用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现场监督和操作,未经授权无权拆开管道和容器阀门。
(4)液氨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用,严禁在密闭的室内或缺乏通风设施的地方使用液氨。
(5)在液氨使用以外的时间段,应当适时关闭容器、管道和阀门等设备,并紧密关注其状态,防止无人值守状态下的泄露和事故的发生。
(6)液氨使用完成后,必需关闭容器、管道和阀门等设备,并加强现场巡查防止泄漏显现,假如发觉任何异常情况应适时报告,实行相应的应急措施。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1)发觉液氨泄漏应立刻通知现场人员,轻轻提示身边的人,不要慌张失措,组织人员立刻实行应急措施查找泄漏点,快速关闭泄漏装置,同时将周边人员疏散到安全范围外。
(2)通过封闭管道、阀门、进口等方法,尽可能降低泄漏量,适时通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协调资源,进行高效、有力的救援及应急处置。
液氨安全知识
![液氨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fc5de46e518964bcf847c36.png)
液氨安全知识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氨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
液氨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而且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一、产品用途液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
在国防工业中,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的推进剂。
可用作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还可用作冷冻剂。
二、包装储运采用钢瓶或槽车灌装。
灌装用钢瓶或槽车应符合国家劳动局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等有关规定。
允许重量充装系数为0.52kg/L。
装运液氨的钢瓶和槽车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制订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热,严禁烟火。
钢瓶必须有安全帽,瓶外用橡皮圈或草绳包扎,防止激烈撞击和震动。
液氨钢瓶应存放于库房或有棚的平台上。
露天堆放时,应以帐篷遮盖,防止日光直射。
主要靠铁路和公路运输。
三、中毒症状1.吸入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
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
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
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人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
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
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
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工业用液态氨的安全知识
![工业用液态氨的安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923ba0dde80d4d8d15a4f87.png)
工业用液态氨的安全知识一、使用液氨应注意什么?第一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1.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 30前苏联MAC(mg/m3): 20TLVTN: OSHA 50ppm,34mg/m3; ACGIH 25ppm,17mg/m3 TLVWN: ACGIH 35ppm,24mg/m32.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3.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4.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5.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6.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7.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8.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部分:操作处臵与储存1.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三部分:消防措施1.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2.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氨。
3.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液氨安全使用管理指南
![液氨安全使用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757ed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0.png)
液氨安全使用管理指南液氨是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易燃性,液氨的安全使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液氨安全使用管理指南,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合理使用和管理液氨,确保安全生产。
1.确保储存安全:-储存液氨的场所应选择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与明火、热源等火源保持一定的距离。
-液氨储罐应设置在坚固耐用的基坑中,并采取安全设施,如防爆装置和泄漏探测装置。
-储存液氨应严格按照法规要求进行,遵守相关规定的容量上限和安全间距等要求。
-定期检查储存设施的完整性和密封性,并及时修复任何损坏或泄漏。
2.安全操作指南:-化学人员应接受液氨的相关培训,了解其危害性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熟悉应急处理措施。
-使用液氨的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液氨的制备、存储和加工过程中应避免任何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的条件,如明火和静电放电等。
-对液氨的操作应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标准,如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操作标准等。
-在液氨的使用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气体浓度,并确保浓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在液氨泄漏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逃离泄漏区域、报警通知、封锁、灭火等。
3.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废弃液氨和液氨罐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禁止随意倾倒和排放到环境中。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应使用适当的吸附剂和阻隔材料封堵泄漏点,并进行紧急处理和清理。
-涉及液氨的工业生产企业应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液氨的排放和环境影响进行实时监测。
4.培训和意识:-企业应定期组织液氨安全使用培训并检查员工的培训效果,确保员工具备应对液氨事故的能力。
-建立液氨安全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并落实到操作流程中。
-定期开展安全演习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
-要提醒员工密切关注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安全管理措施。
总结:液氨作为常见的化工原料,其安全使用管理非常重要。
在储存、操作和废弃液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程序。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3篇)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24337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e.png)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1.0目的熟知制冷剂的特性、危害和措施,做到安全、科学和规范使用,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液氨制冷剂使用管理3.0内容3.1液氨(NH3)制冷剂3.1.1特性3.1.1.1物理特性①色、味、态:无色、刺激性气味②密度:比空气轻③溶解性:极易溶于水(1:700)④沸点:-33.5℃,易液化3.1.1.2热力学特性①汽化潜热较大因而单位质量工质的制冷量较大;②在制冷所需低温及环境温度范围内,其饱和压力适中,当冷却水温度低于40℃时,冷凝器中压力不超过1.6MPa,而蒸发器内温度不低于-33℃时不产生真空度;③对钢铁无腐蚀性;④其不溶于油故不影响润滑,吸水性强不产生冰塞;3.1.2氨的毒性氨的毒性为Ⅱ级3.1.3氨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3.____对环境的影响氨极易溶于水,使水变成乳白色;使植物如树木、花草等能引起烧伤,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在常温下虽不燃烧,但空气中含有____%-____%的氨时会点燃而爆炸,最大爆炸压力3.5MPa,达到最大压力所需要的时间为0.175S。
13.1.4氨的伤害程度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大致可分为三类:3.1.4.1氨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冷灼伤(低温氨液引起冻伤、高温氨液引起烧伤);3.1.4.2氨液或氨气对眼睛有刺激或灼伤性伤害;3.1.4.3氨气被人体吸入轻则刺激呼吸器官,重则导致昏迷直至死亡;3.1.5发生氨中毒的急救措施4.0液氨制冷剂的日常管理4.1防泄漏损失4.1.1阀门阀杆渗漏: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常开常关的阀门如制冷压缩机的吸入阀、立式低压循环贮液桶的供液阀等容易发生渗漏,日常操作中,一旦发生由运行人员立即进行锁紧处理,维修人员每周对常开常关的阀门的阀杆和盘根进行上油保养一次;对其他不常开常关的阀门阀杆和盘根每月进行上油保养一次;在维修人员的日常巡检中,一旦发现泄漏部位,当场立即处置。
4.1.2高压系统放空气:在高压系统放空气中,严格按照放空气器操作规程去操作,使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最大程度的回到系统中去,减少氨的损失。
液氨安全知识及使用管理指南
![液氨安全知识及使用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b20cf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0.png)
液氨安全知识及使用管理指南
液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活领域的化学品,其具有毒性和腐蚀性,不当使用或存储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对液氨的安全知识和使用管理指南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液氨安全知识及使用管理指南:
1.液氨的性质和危险性
液氨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压缩成液体状。
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能刺激眼睛、咽喉和呼吸道。
在高浓度下,液氨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可引发头痛、呼吸困难、肺水肿等严重的中毒症状。
此外,液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腐蚀皮肤、黏膜和金属等物质,甚至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液氨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1) 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内部安全规章制度和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权限。
对从业人员进行液氨使用和安全的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有足够的液氨安全知识和技能。
(2) 严格控制液氨的数量和储存条件:控制液氨的储存量,防止因长时间储存容器腐蚀、老化等原因导致泄漏事故的发生。
(3) 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液氨的操作过程进行无人化或减少人员接触。
(4)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液氨存储和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
1。
液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3篇)
![液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74491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e.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液氨的安全使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液氨的性质和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液氨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以及液氨使用单位和相关从业人员。
第三条液氨安全使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二章液氨的基本性质与危害第四条液氨,化学式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溶于醇和醚。
液氨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气化,产生大量氨气,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皮肤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过量会导致窒息甚至死亡。
第五条液氨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燃烧爆炸:液氨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二)中毒:液氨挥发产生的氨气对人体呼吸道、眼睛、皮肤等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过量会导致中毒。
(三)腐蚀:液氨具有腐蚀性,对金属、混凝土、木材等建筑材料有腐蚀作用。
第三章安全管理责任第六条液氨安全使用管理实行“谁生产、谁负责;谁储存、谁负责;谁运输、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处置、谁负责”的原则。
第七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液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八条液氨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液氨安全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液氨安全使用工作全面负责。
第九条液氨使用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液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员,负责液氨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第四章安全技术措施第十条液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处置等环节应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生产环节:采用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员接触液氨的机会。
(二)储存环节:设置专用液氨储罐,确保储罐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储罐应设置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仪表;储罐周围应设置围堰,防止液氨泄漏。
(三)运输环节:使用符合规定的运输工具,装载、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运输车辆应配备应急处理设备。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本(2篇)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63f5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c.png)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本一、概述本规定旨在确保液氨的使用安全,防范液氨相关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环境安全。
所有涉及液氨使用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执行,确保安全生产。
二、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液氨操作知识和技能,且持有相关证书。
2. 熟悉液氨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其风险和防范措施。
3. 检查液氨容器、管道和设备的完整性和工作状态,确保无泄漏和损坏。
4. 在液氨作业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禁止吸烟、禁止明火和戴防护设备等。
三、液氨的安全操作要求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违反规程的操作行为。
2. 液氨泄漏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关闭相应阀门、联络专业人士进行处理等。
3. 液氨作业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确保及时排除气味和有害物质。
4. 液氨容器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和正常工作。
5. 液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设备,包括呼吸器、防护服和安全眼镜等。
6. 液氨使用后,容器和设备应储存在指定的区域,确保安全存放。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操作人员应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并进行报警和救援。
2. 对有泄漏的容器和管道,应立即封堵或封闭,防止进一步泄漏。
3. 涉及泄漏的区域应设立警戒线,并迅速传达事故情况给有关部门。
4. 在泄漏区附近的人员,应戴上防护设备协助救援人员进行处置。
5. 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如冷却、稀释等,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液氨的存储要求1. 液氨容器和设备应按规定摆放和储存,避免与其他易燃、易爆物质接触。
2. 液氨储存场所应远离火源和明火,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3. 定期检查液氨容器和设备的密封性和漏损情况,确保无泄漏。
4. 液氨储存区域应配备专门的安全设施,包括防火设备、防爆设备和泄漏报警系统等。
六、涉及液氨作业人员的管理1. 严格按照操作规定组织和管理液氨作业人员。
2. 对涉及液氨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液氨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
![液氨使用的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3224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e.png)
一、总则为了加强液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液氨的部门、岗位及人员。
三、液氨安全管理职责1. 公司领导层负责液氨安全管理工作,对液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领导、监督和检查。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液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液氨安全管理工作,并对液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3. 使用液氨的部门负责本部门液氨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液氨安全使用。
4. 使用液氨的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液氨安全管理工作,遵守液氨安全操作规程。
四、液氨安全管理制度1. 液氨储存管理(1)液氨储存场所应设置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地方,并配备消防设施。
(2)液氨储存场所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液氨储存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4)液氨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泄漏。
2. 液氨使用管理(1)使用液氨的岗位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熟悉液氨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置措施。
(2)使用液氨的岗位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防护服等。
(3)液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环境,确保通风良好。
(4)液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关闭阀门,防止泄漏。
3. 液氨应急处置(1)发现液氨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泄漏源,关闭阀门,并通知相关部门。
(2)泄漏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对泄漏的液氨进行收集、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对泄漏事故进行详细调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液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使用液氨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液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液氨安全使用。
3. 使用液氨的岗位人员应自觉遵守液氨安全管理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六、奖惩1. 对认真执行液氨安全管理制度,为液氨安全使用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制冷剂液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制冷剂液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12ce1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1.png)
制冷剂液氨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一、总则
1.1为规范液氨的安全使用,制定本管理规定。
1.2本管理规定所称液氨,是指适用于制冷的甲烷和氨的混合物,分
子量为17.0,统称为液氨。
二、安全贮存
2.1液氨必须在专用设施内存放,并进行安全贮存。
2.2液氨必须存放在密封的容器内,并保持指定的压力和温度。
保持
液氨装置的完好,并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2.3液氨罐不得处于潮湿、高温环境中,防止液氨渗漏,及时进行检
查和维护。
2.4液氨存放环境应注意防止火灾,并防止与易燃物质混合,减少爆
炸的危险。
三、安全使用
3.1液氨使用前必须检查液氨贮罐,确保其完好,使用安全无渗漏。
3.2在使用液氨时,必须携带安全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护手套等,并穿戴防护服。
3.3液氨的使用操作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与其他易燃物质混合。
3.4使用液氨的地方必须保持通风。
3.5液氨使用后,应立即清理液氨,放置用过的液氨储罐,严格按照液氨的使用要求进行处理和安全存放。
四、安全检查
4.1液氨的使用前,应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
4.2液氨贮罐外的部件,应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它们完好无损。
液氨安全使用管理指南
![液氨安全使用管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fa85d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5.png)
液氨安全使用管理指南液氨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用气体,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制冷等领域。
然而,液氨的性质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液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液氨安全使用管理指南变得尤为重要。
一、液氨的性质和特点液氨(NH3)是无色、易挥发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呈碱性。
液氨的沸点为-33.34℃,冰点为-77.7℃,在常温下常以液态形式存在。
液氨具有较大的蒸汽压和可燃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吸入液氨气体会对人体呼吸道、眼睛和皮肤造成刺激和腐蚀,严重时可引起中毒和灼伤。
二、液氨安全使用管理原则1. 防控液氨泄漏。
采取合理的泄漏预防措施,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完好性和密封性,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防止泄露风险。
2. 加强液氨存储管理。
在液氨存储场所设置安全警告标识,划定禁止吸烟和明火区域,严禁将液氨存放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容器中。
定期检查液氨库房的通风设备和消防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
3. 制订液氨使用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液氨的配送、检修、充装和运输等环节,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行为准则,确保操作过程规范化。
4. 加强液氨使用培训和宣传。
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液氨使用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液氨的性质、危险特性和安全处理方法,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提醒员工关注液氨使用安全。
5. 健全液氨应急预案和演练。
制定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流程,培训应急队伍的操作技能,定期进行演练,熟悉各类应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6. 加强液氨安全监测和检测。
建立液氨的安全监测系统,实行定期巡检和联网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风险,确保液氨使用的安全性。
三、液氨安全使用的常规措施1. 穿戴防护装备。
在接触液氨的过程中,应穿戴防护眼镜、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液氨对人体的伤害。
液氨安全技术管理知识
![液氨安全技术管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335bbb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1a.png)
➢ 4. 事故案例
➢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起火后,火势 从起火部位迅速蔓延,聚氨酯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 塑料等材料大面积燃烧,产生高温有毒烟气,同时伴有 泄漏的氨气等毒害物质。二是主厂房内逃生通道复杂, 且南部主通道西侧安全出口和二车间西侧直通室外的安 全出口被锁闭,火灾发生时人员无法及时逃生。三是主 厂房内没有报警装置,部分人员对火灾知情晚,加之最 先发现起火的人员没有来得及通知二车间等区域的人员 疏散,使一些人丧失了最佳逃生时机。四是未对员工进 行安全培训,未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员工缺乏逃生自救 互救知识和能力。
➢ 5. 液氨罐区安全设施及运行
➢ 液氨槽车有以下情况时,不得充装: 漆色、字样和气体不符合规定或漆色、字样脱落,不
易识别气体类别;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新槽罐车无检验 合格证和置换证明;超过技术检验期限;安全附件不全、 损坏或不符合规定;槽罐内无剩余压力,没有判明槽罐内 是否混入其它物质的;液氨槽罐外观有严重变形、腐蚀及 凹凸不平现象;证件不全的。
➢ 4. 事故案例
➢ 事故直接原因
➢ 宝源丰公司主厂房一车间女更衣室西面和毗连的二车 间配电室的上部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 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 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
➢ 4. 事故案例
➢ 造成火势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一是主厂房内大量 使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和聚苯乙烯夹芯板(聚氨酯泡 沫燃点低、燃烧速度极快,聚苯乙烯夹芯板燃烧的滴落 物具有引燃性)。二是一车间女更衣室等附属区房间内 的衣柜、衣物、办公用具等可燃物较多,且与人员密集 的主车间用聚苯乙烯夹芯板分隔。三是吊顶内的空间大 部分连通,火灾发生后,火势由南向北迅速蔓延。四是 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 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 了燃烧。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4123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7.png)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液氨使用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液氨使用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液氨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包括液氨的储罐、管道、设备及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和从业人员应遵守本规定的规定,加强液氨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第四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液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液氨的管理职责和具体措施,确保液氨使用的安全。
第二章液氨的安全管理第五条液氨使用单位应编制液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液氨的管理职责和具体措施。
第六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液氨安全档案,包括液氨的来源、品质、储存和使用情况等重要信息。
第七条液氨使用单位应组织液氨使用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八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液氨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九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紧急救援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
第十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定期组织液氨泄漏、事故的演练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三章液氨的储存和运输第十一条液氨的储罐、管道和设备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确保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液氨的储罐、管道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三条液氨的储存过程中,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确保储存安全。
第十四条液氨的运输过程中,应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并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运输。
第十五条液氨的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车辆的安全可靠。
第四章液氨的使用安全第十六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七条液氨使用单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液氨使用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十八条液氨使用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九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对液氨的使用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环境安全。
第二十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液氨使用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化工厂液氨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化工厂液氨使用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3631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7.png)
化工厂液氨使用安全操作规程概述:液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制冷和冶金行业的重要化学物质,但由于其具有高毒性和易燃性,液氨的使用需要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的液氨使用操作能够确保化工厂的员工安全,保护环境,避免事故和生产中断。
本文将介绍液氨使用的一般规则,并详细讨论液氨存储,供应,处理和泄漏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液氨存储1. 液氨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密闭容器中,容器应设有压力开关、安全阀和泄漏报警装置,以便监测和控制液氨压力和泄漏情况。
2. 液氨容器应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严禁在容器附近吸烟、使用明火和进行焊接等高温作业。
3. 液氨容器周围应设有明显标识,标明“易燃气体”和“毒性气体”,并设有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的警示标志。
二、液氨供应1. 液氨供应管线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造,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无泄漏和堵塞。
2. 液氨供应管线两侧应设有手动和自动运行状态监测装置,能够及时报警并切断液氨供应。
三、液氨处理1. 液氨处理过程应有专门的装置和设备,确保液氨的分离和净化,避免毒气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2. 液氨处理过程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确保操作规范、设备正常运行。
四、液氨泄漏应急响应1. 发现液氨泄漏时,首先需随即切断液氨供应,避免泄漏扩大和事故危害加剧。
2. 当液氨泄漏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采取紧急疏散措施,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3. 在进行液氨泄漏应急处理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爆服和安全帽等,并根据泄漏情况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喷洒水雾、覆盖泄漏点等。
结语:化工厂液氨使用的安全操作规程对于保障工厂员工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
液氨存储、供应、处理和泄漏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规程都应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
同时,化工厂应加强安全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使液氨使用能够达到最大的安全性和效益。
工厂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评估液氨使用的安全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3篇)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7f437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4.png)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液氨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责任:液氨使用单位应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职责,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到位。
2. 安全生产许可:液氨使用单位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办理液氨使用许可证,并对液氨使用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3. 安全设施:液氨使用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液氨安全使用设施,包括液氨存放、运输、使用、泄漏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设施,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4. 安全操作规程:液氨使用单位需制定液氨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液氨装卸作业、设备操作、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规程,对液氨使用过程中的各类操作进行明确规定,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
5. 安全教育培训:液氨使用单位需定期进行液氨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包括液氨的危害性、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事故应急预案:液氨使用单位需制定液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责任人、应急处置措施、应急装备等,确保在液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减少事故对人员和环境的损害。
7. 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会对液氨使用单位进行定期的安全监督检查,液氨使用单位需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配合完成安全检查、安全评估等工作,并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问题。
以上是对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的一些基本要求,液氨使用单位还需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完善和补充。
液氨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液氨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确保液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环境,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液氨使用单位,包括化工企业、农业生产单位、冷库等。
第三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液氨的特性和危险性,建立液氨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组织。
并根据生产、存储等使用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液氨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管理制度第四条液氨使用单位应当建立液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液氨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组织、安全技术措施等。
2024年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935bb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5.png)
2024年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氨是一种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危险化学品,因其独特的性质,所以对其使用要严格安全管理。
1、液氨在常压下是气体,因此对其储存由于量较大,所以要用密闭的压力容器,管道要用压力管道。
2、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齐全,包括:安全阀、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要灵敏可靠,并定期检测,作好记录。
3、机房要有良好的避雷设施,并定期有防雷检测中心检测,作好记录。
4、液氨属易燃物品,机房内、设备周围严禁烟火及电气焊操作。
5、机房内电器线路布置合理,所有线路必须走穿线管;照明用具、电机接线为防爆型;防静电装置符合规定。
6、所有电线架设必须与液氨系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严禁设备上方有架空线。
7、操作过程中加强巡检,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机房内加强通风,确保室内氨浓度在爆炸范围以外。
8、操作岗位应配置相应的劳保用品,在处置泄露、维修设备时,劳保用品穿戴齐全。
9、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10、操作岗位配置8Kg干粉灭火器____个,设消防栓及消防带一套,以防液氨泄露时紧急处理。
2024年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二)开始时间:2024年1月1日结束时间:2024年12月31日一、制度目的液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化学物质,然而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风险。
为了确保液氨的安全使用,保护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液氨的存储、使用和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液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生产企业、农业生产企业、冷库等。
三、液氨存储管理1. 液氨存储室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并进行专门设计,确保安全性能和防火性能。
2. 液氨存储室内不得存放其他易燃、易爆、有毒等物质,防止发生事故。
3. 液氨存储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灵敏性。
4. 液氨存储室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包括“易燃易爆”、“禁止吸烟”、“危险品仓库”等,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液氨安全教育培训(2篇)
![液氨安全教育培训(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cc979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0f.png)
第1篇一、培训目的为了提高员工对液氨安全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降低液氨事故发生的风险,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进行液氨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使员工掌握液氨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应对液氨事故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特别是涉及液氨操作、储存、运输、管理等岗位的员工。
三、培训内容1. 液氨基本知识(1)液氨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挥发,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色烟雾。
(2)液氨的化学性质:易燃易爆,遇水会产生大量的热,生成氨气,氨气对人体有害。
2. 液氨的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熟悉设备、管道、阀门等设施,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操作安全。
(2)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严禁将液氨泄漏到空气中,防止氨气中毒;保持操作现场通风良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操作后的注意事项:关闭设备阀门,切断电源,清理现场,防止污染环境。
3. 液氨的储存和运输(1)储存:液氨储存于专用储罐内,储存温度应控制在-33℃以下,储存环境应保持通风良好。
(2)运输:液氨运输时应使用专用槽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运输规定,确保运输安全。
4. 液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氨气泄漏:立即关闭泄漏源,切断电源,组织人员撤离现场,报警并通知相关部门。
(2)人员中毒:迅速将中毒人员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给予吸氧、清洗眼睛等急救措施,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严禁使用水灭火。
四、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观看视频等形式,使员工了解液氨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2. 实践操作:组织员工进行液氨操作演练,提高员工实际操作能力。
3. 考试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考试,检验员工掌握程度。
五、培训时间本次培训时间为2天,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天:上午:液氨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下午:液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1053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1.png)
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确保液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有效管理,保护员工和环境的安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液氨的储存、运输、使用以及废弃物处理等环节,适用于所有液氨使用单位。
1.3 责任分工1.3.1 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液氨使用安全管理的全面组织和领导职责。
1.3.2 安全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液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1.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液氨使用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整改工作。
1.3.4 员工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熟悉液氨的危害性及应急处理方法,并积极参与安全培训。
第二章液氨储存管理2.1 储存条件2.1.1 液氨应储存在专用仓库或区域内,禁止与易燃易爆物质混储。
2.1.2 液氨仓库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储存设施的完好和正常运行。
2.1.3 液氨仓库内应设有安全警示标识,明确标注液氨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
2.2 储存容器管理2.2.1 液氨储存容器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验和保养。
2.2.2 容器上应标明液氨的品名、规格、生产日期等信息,并定期检查和更新贴标。
2.2.3 容器应设有压力表、温度计等监测装置,并配备液位报警装置。
第三章液氨运输管理3.1 运输手续3.1.1 液氨的运输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办理运输许可、备案等手续。
3.1.2 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3.2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2.1 运输途中应严禁接打电话、吸烟和玩手机等危险行为。
3.2.2 运输车辆应遵守道路交通规则,保持安全的行驶速度,避免急刹急转。
3.2.3 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液氨罐体、接头和管路的完整性,确保无泄漏情况发生。
第四章液氨使用管理4.1 使用操作规程4.1.1 液氨使用单位应制定液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液氨的使用条件和操作步骤。
4.1.2 使用人员应熟悉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412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液氨安全知识及使用管理指南(正式版)
液氨安全知识及使用管理指南(正式
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液氨是一种易燃易爆且有毒的危险化学品。
一旦
泄漏,能导致火灾、爆炸、冻伤事故。
近几年来,我
国发生多起液氨泄漏事故,大部分都发生在液氨使用
环节,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必须狠抓液
氨使用管理,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一、加强液氨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将液氨安全管
理知识培训作为企业日常和“三级”安全教育的主要
内容。
通过教育培训,使企业各级干部职工熟悉液氨
的危险特性,掌握液氨的安全生产特点和防控救援知
识。
液氨制冷操作人员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做到持证
上岗。
二、搞好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
加强对液氨储罐、钢瓶、管道、仪表、阀门和安全装置等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实行定期检修,杜绝带病运行,使其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液氨储罐、钢瓶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必须经质监部门检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确定报废的,要坚决停止使用;列为监控运行的,要制定监控运行管理制度,降低运行压力,缩短巡检时间,加强检查、检验及监控,严防事故发生。
三、建立、完善设备设施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G23011-1999)、《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1999)、《厂区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程》(HG23018-1999)等,制定严格的设备设施检修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作业证制度,加
强对带气、动火和设备内作业等检修作业的安全管理。
企业在大修、检修作业前,要制定大修或检修工作方案,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
四、严格开、停车和生产交接环节安全管理。
制定完善严格的开、停车和生产交接环节安全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
在大修特别是在长期停车后的开车前,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制定严密的开车方案,对开车工作进行细致的安排和精心的准备,避免匆忙开车;二是要加强开车前的安全教育。
通过教育收拢思想,使职工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使职工进一步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和开车方案,保证开车的顺利进行;三是做好开车前的安全检查,在开车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检查,整改隐患或问题,并落实责任,实行开车签字负责制,确保开车安全。
五、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准备。
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抢险救援队伍,配备应急抢险救援器材,并进行经常性的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同时,液氨使用环节的各岗位,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强化培训,使有关人员熟练掌握报警、防护、疏散、急救、现场堵漏处理等操作要领,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有效处置,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