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微课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案)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上里塬小学XXX2、点亮小灯泡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所接触,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认识小灯泡、电池的构造,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小组合作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实物图并做好记录。
师设计意图生总结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特点。
培养学生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建立学生对回路、短路、断路的科学概念。
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研究拉开序幕。
最后,进行课外拓展延伸激发学生课外研究的热情。
1.认识小灯泡,电池的构造,明白哪些地方可以连接。
教学目标2.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电路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实物图。
3.观察电在小灯泡內流动的路线,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教学重点1.认识一个小灯泡,一个电池的构造。
2.了解电在小灯胆中流动的路线,认识回路、短路、断路。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电路毗连方法,认识回路。
教学准备课件,给每组学生准备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记录表。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幻灯出示美丽的夜景图片,图通过提出日中有五颜六色的灯光,是因为什么学生思考自己对这幅图常生活中出现一、引入让夜景如此漂亮,激发学生的思片的认识。
的现象作为思考。
考的问题,引出课题。
二、新课(一)、引出课题2、点亮小灯泡1、提问学生:你们人人想知道灯胆是怎样发光的呢?今天我们来研究《点亮小灯泡》。
2、板书课题《点亮小灯胆》。
提出问题:灯1、思考泡是怎样发光2、讨论的呢?激发学3、互相交流自己的认识生探究欲望。
1、你们有没有见过灯胆,有没有人了解灯泡是怎样构造呢?请把你见过的灯胆快速的画在记录纸上。
(教师巡视)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灯泡(实物大灯胆),然后仔细观察,老师本日带来的灯泡和你们画的小灯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出示幻灯片:认识小灯泡各部分的名称(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二)、认点、金属外壳)强调灯泡中有几个连识小灯泡、接点(两个)灯丝两端分别连到了两干电池。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优质课教案设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优质课教案设计点亮小灯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意识到科学观察与实验需要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正确连接小灯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格小电工奖牌、优秀电工小组奖牌若干;学生实验准备:1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静电,今天我们继续认识电。
请同学们看这样几张照片(课件出示市民广场夜景),多么美丽夜景,因为有了电点亮了彩灯才使我们的温州变得更加美丽、漂亮。
面对这么美丽的夜景、这么色彩斑斓的夜景灯光同学们能不能提出一些与灯有关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夜景灯光引入来探究有关点亮灯泡的问题,既创设了探究情境,又对学生渗透了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思想教育。
预设1:学生能提出怎样才能让灯变亮或灯为什么会亮等问题时,教师顺势引导:你的问题很有科学价值,今天我们就利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来当一回小电工,亲自解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来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板书:点亮小灯泡)。
预设2:如果学生不能提出与灯为什么会亮或怎样才能把灯点亮等问题时教师可这样引导:正是有了这么美丽的彩灯,使我们的温州才会变得这么美丽,那么同学们知道怎样才能点亮那些漂亮的彩灯灯泡吗?这节课我们就亲自探究一下灯点亮的原因,亲自点亮们的小灯泡。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

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3篇)小学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 1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电流可以使灯泡发光,懂得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电线、电池、让一个小灯泡发亮的活动;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通过观察体会到电流的路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用电安全知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教学难点: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小灯泡、电池、导线、记录纸、、水彩笔、剪刀(教师用)教学过程:一、观察材料,认识结构师:(出示一个小灯泡)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小灯泡(师板书:小灯泡)师:小灯泡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观察之后再告诉我。
(小灯泡装在桌上的信封里,大家可以打开它)生:小灯泡由金属架、灯丝、玻璃泡、连接点组成。
(课件出示小灯泡剖面图,进一步了解小灯泡的构造。
)师: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生:这样,电流可以从一个连接点进去后,从另一个连接点出来。
师:如果要点亮小灯泡,(板书:点亮)你还需要什么材料?生:电源。
师出示一个干电池,问:这个可以吗?生:可以。
(师用小灯泡接触干电池的两端)问:小灯泡亮了吗?生:没有。
还需要电线。
师:(课件出示电池和导线图片)它们在构造上又有什么特点呢?生:电池的一端突出,另一端是平的。
生:一端是正极,有一个“+”号,另一端是负极,有一个“-”号。
生:导线的里面是金属丝,外面包着一层塑料。
二、大胆猜测,绘线路图师: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们每组发一个小灯泡、一根导线和一节干电池,你们是否能让小灯泡发出光来?生:能。
师:只要有了这些材料,不管怎么连都可以吗?生:要有一定的连接方法,连得不对就不能发光。
师:那该怎么连?(指名学生尝试说一说其中一种连接方法,教师用简图分别表示小灯泡、导线、电池,示范将学生的连接方法画出来。
)师:举手的同学还有很多,的确还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2.能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初步形成电路科学概念;知道断路和短路。
3.能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体会点亮小灯泡过程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重难点】重点: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
难点:能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
【教学准备】教师:虚拟实验软件。
学生:每组灯泡1个、5号干电池1节、导线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年到了,公园里夜色变得更加美丽。
面对这么美丽的夜景、色彩斑斓的灯光,你能不能提出一些与灯有关的问题?同学们善于动脑,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点亮小灯泡。
二、新授(一)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1.活动一:观察小灯泡。
观察并画小灯泡,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在哪里?想一想,小灯泡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学生观察实物小灯泡,找一位同学上讲台利用手绘灯泡。
画电流流经小灯泡示意图。
2.活动二:观察电池。
观察电池并汇报,交流上面像小帽子的一端是电池的正极。
平平的一面叫负极,但是为了表示方便习惯上人们将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正极和负极和在一起称为“两极”。
思考电池上有正负两极,小灯泡上有两个连接点,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猜想要想点亮小灯泡,电池的一极可能要连接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上,另一极连接到另一个连接点上。
3.认识导线。
点亮小灯泡所用的电线叫导线。
导线一般由一层绝缘的橡胶外皮和金属丝组成。
(二)点亮小灯泡1.设计电路连接。
设计电路连接,在实验报告单上用模型表示灯泡和电池,用笔画出导线,用模型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视课堂,用实物投影展示。
教师统计成功的小组并表扬他们的合作。
对遇到问题的小组进行指导。
准备灯泡若干、电池若干,将模型贴在黑板上,请一组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利用模型展示出自己小组的连接情况。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电》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
学情分析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
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
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
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评价任务1认识小灯泡的内部构造。
4.能够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并猜测电流方向。
教学准备课件、小灯泡剖面图;每组1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猜谜弓I入教师请学生来猜字谜: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
猜一日常用品。
学生抢答,答出是灯泡和电灯,教师借机引入课题并板书:点亮小灯泡。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谜语来揭示本课的课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课题上来。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3篇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用一些简洁的材料连接一个简洁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2.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3.动手做一个简洁的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掌握小灯泡的亮和灭,体会开关具有可以掌握电路的通和断的作用。
4.认真观看手电筒的构造,了解它是由哪几局部组成,各局部又是如何连接的,懂得在电路中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教学重点】1.制作一个简洁电路,懂得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2.制作一个简洁开关,连接到电路中,懂得开关可以掌握电路的通和断。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制作简洁电路和电路开关,体会什么是闭合电路,体会开关的作用。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简洁电路的一些材料、开关、手电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本35页的一首诗。
摁下开关,灯就亮了;再摁下开关,灯就灭了。
开关里毕竟藏着什么,能让灯这样乖乖听话?2.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能让灯亮起来的东西毕竟是什么?是电。
3.出示一个手电简,展现手电筒的开和关,观看小灯泡的亮和灭。
4.教师引导:手电简里有什么,能够使小灯泡亮起来又灭掉,灭掉又亮起来?猜一猜,手电简是怎么工作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手电筒的熟悉和了解。
5.从今日开头,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简洁电路》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来熟悉电路,看看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6.板书课题:12.点亮小灯泡。
二、学习新课活动一:制作简洁电路1.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制作一个简洁的电路,能够让小灯泡亮起来。
2.制作材料:电池、小灯泡、导线3.制作要求:用这些材料连接一个简洁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连接方法。
4.制作指导:导线应当接触小灯泡的什么部位?5.出示小灯泡的剖面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小灯泡的内部构造及小灯泡发亮的原理。
6.教师引导:通过小灯泡剖面图,我们发觉,导线应当接触小灯泡尾巴的顶部,由于小灯泡尾巴顶部有导线直接连接上面的灯丝。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5.1 点亮小灯泡 》教学设计

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5.1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湘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认识并理解电路中的组成元素,如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以及它们的作用。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基本电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简单电路现象有所了解。
但在电路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理解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认识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并掌握它们的连接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电路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和连接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以及开关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2.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电路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实验记录表。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动玩具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点亮小灯泡,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电路实验器材,介绍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基本组成元素,并讲解它们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师的指导,连接电路,观察灯泡的点亮情况。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在学习了第一课“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之后,这节课是真正开始深入探究电现象的一课。
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小灯泡的构造以及让小灯泡发光。
在此基础上,对回路、短路、短路进行了延伸,并且在最后部分进行了安全教育。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小灯泡构造,尝试点亮小灯泡,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电是怎样流动的,进而区分短路和断路,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学情分析】电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闭合开关时,就有电流过灯泡,灯泡就会亮起来,这是学生的认知基础。
至于电怎么流动,灯泡怎么连接、以及对于回路、断路、断路等概念,学生浑然不知。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
因此,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等方法,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利用点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初步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不止用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意识到科学观察与实验需要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学生年级:四年级实验器材:每组(小灯泡1个、电池1个、导线1根、实验记录单6份)教师准备:课件。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教材分析]《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后真正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
教学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
通过观察小灯泡构造,尝试点亮小灯泡,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并思考电是怎样流动的,作出最简单的对电流的解释,进而区分短路和断路,对电路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学情分析]电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闭合开关时,就有电流过灯泡,灯泡就会亮起来,这是学生的认知基础。
至于电怎么流动,灯泡怎么连接,学生浑然不知。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因此,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交流讨论法、实验法[教学准备]PPT课件。
[媒体说明][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小灯泡、电池、导线1.导入师:同学们,你一定游览过樱桃沟和廊桥吧,可是这样的樱桃沟和廊桥你见过吗?(播放视频)师: 老师觉得夜晚的西乡樱桃沟和廊桥似乎更有魅力,同学们,是什么让夜晚的樱桃沟和廊桥如此璀璨夺目呢?师:对了,是灯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点亮小灯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公开课教学设计1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公开课教学设计1点亮小灯泡》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2.短路会发生在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小灯泡、干电池、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出一个谜语:“屋里有根藤,藤上结个瓜,一到太阳落,瓜里开红花。
”请学生猜一日常用品。
学生抢答,答出是灯泡和电灯。
教师借机引入课题并板书:“点亮小灯泡”。
二、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小灯泡是什么样的吗?”请学生将课前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灯泡图片展示给大家,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课件出示小灯泡的剖面图,并对小灯泡各个部分的正确名称进行介绍,然后询问学生:灯丝是小灯泡中哪个结构发光的?学生指出是灯丝。
再问:是什么使灯丝发光被点亮的呢?学生指出是电。
教师借机让学生尝试指出电流在小灯泡中的流动路径。
在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小结:电流从一个连接点进入小灯泡,经过灯丝使灯丝发光,最后从另一个连接点离开小灯泡。
删除有问题的段落)三、正确连接电路:教师向学生展示正确连接电路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实践。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电路连接的正确性,防止短路发生。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小灯泡是否点亮,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强调正确连接电路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究更多电路实验。
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其更加简洁明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小结,指出当电路没有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时,电路中无法产生电流,因此无法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微课设计

《点亮小灯泡》微课详稿道具:小灯泡、电池、导线、插座【p1】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点亮小灯泡》【p2】一天,大雄和机器猫正在家做游戏,突然... ...(黑屏)停电了!【p3】机智聪明的机器猫从他的百宝袋掏出了灯泡、导线、电池,说:“我们尝试使用这些材料来点亮小灯泡吧!”【p4】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再组装简单的电路,小灯泡就可以亮起来了。
【p5】通过观察来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我们发现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侧)连接点、(底部)连接点组成。
勤动笔、勤练习有助于帮助我们记住新知识,机器猫用胖乎乎的小手画了一个小灯泡的简图,同学们,你也动手画一画吧!只有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p6】这个实验中可以将用电器、导线、电源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电源指电路中提供能源的元件。
电源可分成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如干电池,它标有“+”“-”两极,交流电源如正常家用的220v插座用电。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220V交流电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在使用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p7】用电器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工作的元件,如小灯泡、“铃铃铃”响的电话、帮爸爸熨衬衣的熨斗、保鲜蔬果的冰箱都是用电器。
如果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不经过用电器,就会发生短路。
【p8】导线是联系电路中元件的输电线,它就像高速公路一样给电源提供可以流通的通道。
【p9】像这样将电路组装起来,电流从导线出发,经过小灯泡,从导线回到电池,小灯泡亮了!相信你们也等不及想试试了,跟着王老师一起来做实验吧!【p10】(视频播放)点亮小灯泡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的器材有:小灯泡一枚导线两根干电池一节,严禁用220v交流做电源进行实验。
正确的连接方法是:取一根导线连接干电池的一极,小灯泡连接电池的另一极,将导线的另一端与小灯泡另一个连接点连接起来,当电流通过灯丝时灯丝呈现烧红、白热,发出强烈的光线的状态,小灯泡亮了。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

小学科学《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的。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灯泡发光的原因,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电路的基本概念。
2. 灯泡发光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 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灯泡、导线、开关、电池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灯泡发光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
2. 教学新课: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讲解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灯泡发光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4. 总结提升: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灯泡发光的原因,进一步理解电路的原理。
5.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亮的灯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思考,自主发现电路的原理。
2. 运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七、教学步骤1. 实验演示: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灯泡发光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4. 实验探究: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灯泡发光的原因,并记录实验现象。
5. 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灯泡发光的原因,解释电路的原理。
7.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更亮的灯泡,提出自己的创新方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通用5篇)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1、小灯泡的构造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三、让小灯泡发光1、点亮小灯泡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点亮小灯泡》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的电路知识,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路的搭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知道用电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路的搭建。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1)电源一组。
(2)灯泡若干个。
(3)导线若干根。
(4)开关一个。
(5)绝缘胶带。
2. 学具:(1)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电路实验套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电路现象。
(2)提问:你们知道电路是什么吗?电路有哪些组成部分?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源、灯泡、导线、开关等。
(2)学生分组讨论,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规律。
3. 动手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电路搭建,将电源、灯泡、导线、开关连接在一起。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电路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学生绘制家庭电路图,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用电安全。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熟练地解释电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路的搭建,并理解电流的流动规律。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和分析电路现象。
(2)学生能够运用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概念目标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探究目标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从“亮”与“不亮”的电路图中寻找规律,从而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学习态度目标1.体验对电路连接进行有目的的、细致的观察乐趣。
2.渗透根据装置图做出大胆想象与推测的意识。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生活目标初步了解“电”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路形成通路,电流从灯丝中流过,小灯泡才会发光。
难点:从各种电路图中寻找“亮”与“不亮”的规律,指导闭合电路中的电流流向。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电池、小灯泡图片等小组:小灯泡1只,1.5 V的干电池1节,导线1根,实验记录单1张。
【教学过程】一、聚焦:认识器材,揭示课题[材料准备:每组1个小灯泡,用于演示的1节电池和1根导线]1.介绍爱迪生发明灯泡,揭示课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上爱迪生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引出课题:这堂课我们就来点亮小灯泡。
(板书课题)2.了解小灯泡的结构。
小组观察小灯泡,说说小灯泡的结构,教师结合课件上的图示进行梳理小结。
强调其中一个连接点与金属螺纹相连接,整个金属螺纹都可视作是这个连接点。
用简图表示竖直和横放的小灯泡,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书空。
3.了解电池的结构。
出示1节电池(课件上出示照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的信息。
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铜帽”“锌筒”“正极”“负极”等科学规范的称谓。
用简图表示电池,教师在黑板上演示,学生书空。
4.出示导线,明确任务。
提问:看到电池和小灯泡,你一定很想——点亮小灯泡。
靠这两样材料就能点亮小灯泡吗?出示两端去掉了一截塑料外皮的导线,强调每组只给1根导线。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灯泡等元件。
2. 掌握灯泡亮起的原理,理解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灯泡亮起的原理,电路的基本组成。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引入电路基本组成: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电路设备,如电池、导线、灯泡等,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
2. 讲解灯泡亮起的原理:介绍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灯泡亮起的原理。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灯泡在电路中的工作情况。
3. 演示其他电器点亮情况:展示一些其他电器设备,如电风扇、电灯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4. 鼓励学生操作点亮小灯泡:让学生分组操作,尝试点亮小灯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5. 总结操作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总结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经验。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引导学员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原理。
2. 鼓励学员分享经验: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技巧,让其他学生受益。
3. 定时提醒学员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定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和变化。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小组互相考核:小组之间互相考核,检查对方是否掌握了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原理。
教师可以参与其中,给予指导和评价。
2. 个人独立完成作业: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份作业,内容为画出电路图、描述电流流向等。
教师根据作业情况给予反馈和评价。
3. 根据作业情况给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讲解:通过PPT展示电路组成、灯泡亮起的原理等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知识点。
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这节课的设计由点亮小灯泡引入,是因为不少学生在课前已经会点亮小灯泡,就让他们兴致勃勃地点下去吧,并由此引出他们不知道的电路知识,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对电路的观察、描述与分析,培养他们对生活上的常见现象多观察、多思考、大胆猜想、细心求证的习惯。
接着让他们尝试连接各种电路,并认识短路和断路的知识,应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另外,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认识电流的流动路线,这使不容易理解的科学原理变得更简单,更直接。
而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亲身体验,让教学更加有效。
【学情分析】从知识角度看,四年级的学生对小灯泡和电池以及导线都比较熟悉,但对于小灯泡的各部分的结构还是模糊的,在平时的动手活动中,很容易将小灯泡点亮,但是方法一般是单一的,只知道能够使小灯泡发亮,但不懂得简单电路的组成。
从年龄的特点看,四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这课的内容他们非常喜欢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教学难点】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1)通过设计连接小灯泡的图例和验证实验,引出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问题。
(2)观察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的特点,明白哪些地方是可以连接的。
(3)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2、知识与技能:(1)知道环行电路可以点亮灯泡。
(2)观察电线、电池,灯泡的特点,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连接灯泡,组成不同的连接方法。
(3)用图画的方法表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教学准备:每组学生: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记录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认识回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生:小灯泡。
师:如果要点亮这小灯泡,我们还需要什么吗?生:电池,导线师:给你电池和导线,你最想干什么?生;点亮小灯泡。
二、尝试接亮一个小灯泡1、小组合作,接亮小灯泡师: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用这些材料,看看哪一组最先点亮小灯泡。
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师:最先点亮小灯泡的告诉我。
2、请没有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台展示,并用教具表示连接情况。
师:实验先到这儿。
刚才短短一、两分钟,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没有点亮小灯泡。
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却遇到了问题?你们看这样行吗?,我们先让遇到问题的小组把问题拿出来,大家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好吗?师:据我观察,这一组就没有点亮小灯泡。
勇敢些,把你们组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请求请求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给你们帮助。
[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
要求边说边做。
]师: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看清楚,我给你们大一点的模拟设备。
好吗?[教师出示模拟灯泡一个和电池一节]生:我们组存在的问题是……师:咱们把他们组遇到的问题粘在黑板上,行吗?用粉笔划出导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
微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点亮小灯泡》微课教学设计海口市海瑞学校王洪坚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来自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第二课《点亮小灯泡》。
本科教材由“小灯泡的构造”、“让小灯泡发光”两大部分组成,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进一步探究有关“电”的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现在的教学要强调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恰当指导,使学习有明确目标、融洽氛围、师生投入、勇于开拓实践的高质量学习。
教学中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微小变化开始,从关注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事物,促进他们建立自己的观点和概念。
实行教学民主,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师生在互动中交流,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教学相长,共同实现既定的教学.小学四年级学生对什么事都十分好奇,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对实际操作
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事物感知较强,还是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
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科学的乐趣。
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初步认识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作成功的喜悦。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观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能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过程
一、引入: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
电灯为什么会亮呢?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猜猜电流是怎么
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交流电,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