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毕业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2012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3607b9981a37f111f1855b89.png)
点,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理性分析
1、一堂好课的主要指标:
一堂好课宏观的看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真实的 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水平的教学艺术。
⑴ 真实的学习过程:首先,真实就是要体现学生从不
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 到成功的过程;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循循善诱、真诚帮助、 严格要求和规范训练的方法之中;体现在学生不同方法不 同过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质疑、争论和
㈡ 试题与课程标准的联系 ㈢ 试题的新颖性
㈣ 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分析
⑴ 难度的计算
题目的难度也就是题目的难易程度。难度通常用
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比例来表示。
10、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的质量分析主要是对学生答题情况和总体成 绩的统计进行常规分析。常规分析有几个主要指标: 难度、区分度、红分率、分数段、及格率、试题分析、
学生容易答错和特殊问题的分析等,根据对试卷的分
析提出对今后教学工作的思考、建议等内容。
11、学生考试结果分析及教学反思
⑴ 试卷分析不是可有可无,不是走形式,而是完
整的考试环节的内在要求和必备内容。
⑵ 根据评卷中学生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失分较少的 题目,分析其原因,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对该门课程教学及考核的建议。 ⑶ 教师通过试卷分析后要引起反思,在今后教学 中要注意从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指导,通过教研组开 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要注意突破的重点和解决的难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
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⑴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⑵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小学科学双向细目表
![小学科学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91321f0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9.png)
小学科学双向细目表
目标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小学科学双向细目表,以帮助教师和学生
更好地了解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和要点。
内容
年级一至三
-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 生物学:介绍生物的基本属性,如动植物的特征、繁殖和生
长等。
- 物理学:探索力、光、声和热等基础物理概念。
- 化学: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年级四至六
-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
- 生物学:研究生物的分类、特征和生态系统。
- 物理学:深入研究力学、气体和液体、声光电与能源等内容。
- 化学:了解化学反应、酸碱中和等基础知识。
教学建议
- 利用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通过实践和探索巩固科学知识。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小学科学双向细目表,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和要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将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并学习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实践和探索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双向细目表介绍
![双向细目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703c8d202020740be1e9bf0.png)
双向细目表介绍一、认识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由考试考查及目标检测命题过程中,为了保证命题题目在内容上全面、准确,在能力目标分配上得当,而根据考查内容、时间及能力权重要求制定的一个测量认识目标达成度的命题蓝图设计;同时也分析测量结果的一个重要工具。
1、测量目标分类我们认识双向细目表是八十年代目标教学实验时,用于测量达成度的工具之一。
测试就要知道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
这就是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
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
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
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
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
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 )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
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一种测量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二年级下期末双向细目表
![二年级下期末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b800fff90f76c661371a7c.png)
一、试题意图说明:
本次试题,意旨在考察学生对于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基本面,也注重能力的考察。
试题难易程度主要面对中等偏下的学生。
考察范围紧紧扣住课本知识,既有基础知识,也有需要动脑筋的题目。
二、试卷结构特点:
1、紧扣课本知识,合理的安排了本学期的知识所学,突出重难点,能够较好的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简单题占60%,中等题占30%,难题占10%。
3. 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检测学科核心知识与能力。
4. 突出了本学期前半期的乘除法运算方法,还有分数的基本概念,简单的周长,面积计算等。
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三、答案及评分标准:
√√
√√
√
√√
√ √√
√ √√
√ √√
√
2012年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科期末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所属题型 考察内容 知识分布 分值
能力要求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所属题型编号 难度
预测
(得
分
率) 试题
来源
识记 了解 理解 运用 一 填空 基础知识 本学期 35 √
√√
二 判断 基础概念 本学期 5 √
√√
三 选择
基础概念 本学期
5 √
√√
四 计算 计算 本学期
35
√
√√
五
应用题
观察能力 本学期
20
√√
√
√√。
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d9743e505fbfc77da369b137.png)
56~60
议论文
5
61~65
说明文5Biblioteka 66~70综合文体10
71~75
故事类
10
词语运用
81~95
根据读音、首字母提示,根据所给单词以及根据所给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课标基础词汇的扎实程度以及运用能力考查
15
补全对话
76~80
情景交际
在语言环境中教及运用能力
5
书面表达
精神文明
语言的综合运用
15
海七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第一次英语检测题
题型
题号
考查内容
知识点
分值
听
力
部
分
听选图
1~5
听句子选图
听辩图片的能力
5
听辩对话
6~15
听对话选答语
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10
听辩短文
16~25
听短文选填信息
提取、记录、收集信息的能力
10
笔试部分
单项选择
26~40
基础语言知识点及运用
冠词、代词、名词、感叹句及连系动词、介词、数词、非谓语动词、特殊疑问词、形容词、条件句及主谓一致、情态动词与动词
短语、连词、宾语从句等
15
完形填空
41~50
词汇知识(包括词性的用法、词义的辨析、词语的搭配、语法结构、语篇的衔接);语法知识;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运用以上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并驾驭语篇的能力
连词、名词词义辨析、动词、动词短语比较、副词辨析以及根据文章推断的能力考查
10
阅读理解
51~55
图表
理解、推断、预测、归纳、概括等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力考查
命题双向细目表
小学五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小学五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1b8dd87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5.png)
小学五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1. 科学常识
- 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 熟悉自然界常见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 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术语
2. 科学实验
- 研究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3. 生物
- 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动植物
- 掌握一些关于动植物的基本知识和特征
- 知晓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及其适应能力
4. 地球与宇宙
- 研究地球的基本结构和地理要素
- 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和环境保护
- 认识太阳系及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5. 物质及其变化
-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 了解物质的变化及其原因
- 研究一些简单的物质实验和应用
6. 科技与社会
- 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 掌握一些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认识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7. 健康与生活
- 研究保持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和急救方法
- 关注健康环保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以上为小学五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建立起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知识结构,提高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87a7818e9951e79a8927ee.png)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是检查培养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重要手段。
当前,由于考试命题缺少一套规范化程序,命题的主观顺意性较大。
为式试卷更好的体现教学目标,应该加强编拟时间的计划性、科学性。
1987年,中央教课所组织九省市专家、教授和教研人员为小学语文教材实验班编拟毕业试卷,命题前分析教学大纲具体教学要求,设计了一份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该表分纵向、横向两列,分别列出考试的知识内容和学生认知行为应达到的水平,既有知识要求,又有能力要求,是一次命题计划性、科学性的尝试。
一般而言,双向细目表包含三个要素:考察内容,如课程标准中规定某个单元知识;考察目标,如课程标准规定的某个知识点的认知要求;考察内容和考察目标的比例权重。
双向其目标前后经历了三次修正,考试命题结合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确立了7个纬度来考察,包括:测试内容、认知要求、范围、难度、题量、教学引导、价值取向。
这样,从认知要求的角度确保了命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其中的测试内容、认知要求对应于双向细目表中的考察内容和考察目标。
细目表一般在制定时包括两个纬度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测验内容测验目标合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与综合创造合计(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测验内容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应用题分析题合计识记理解识记分析综合应用分析综合、创造合计(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题型题量分数分布难易度覆盖面合计客观题主观题每小题分数每大题总分易中难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合计100分(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题的意旨所在。
三是,提升了教师的评估素养。
命题是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涉及了很多因素,如已有题目的选择、题目类型的确定、各类题目权重分配等。
正因为命题包含总舵的因素和技术,教师只有真正积极的影响。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35acb000f46527d3240ce0b3.png)
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1、何为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为了科学地安排考试内容,应采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对即将命制的试卷进行科学规划(命制试题规划表)。
最常用的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之间的关联表(重中之重),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见下表),其中一维反映教材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2、其它较常见的双向细目表还有:⑴反映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⑵反映考查内容与考查目标、题型分数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⑶反映题型和难度、检测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⑷反映题型和难度、检测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3、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4、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分五个步骤完成):⑴.列出考察的内容。
任何学科的检测,都是针对该学科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检测哪些知识内容,这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因此,必须要把考核内容先筛选出来,然后再进行构筑。
罗列考查内容,首先应落实主观性试题,一定要明确考查几种类型的主观性试题,每种类型的试题共考查几道题,每道题共考查多少个知识点,然后再确定客观性试题,一定要明确共考查多少道试题(知识点),每部分内容具体占多少道试题(选择题、判断题),其目的在于保证一种均衡,兼顾考试内容的覆盖面(查缺补漏),同时也能避免试题的重复。
⑵.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检测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①主观性试题各自的比重;②主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③客观性试题每部分内容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百分比,既是教学时间、教学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检测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一定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分数比例由考试内容所决定。
命题双向细目表名词解释
![命题双向细目表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414612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16.png)
命题双向细目表名词解释
命题双向细目表(Propositional Bidirectional Catalog, PBC)是一种用于描述和组织知识领域中概念、关系和属性的结构化工具。
它被用于知识工程、智能系统和专家系统等领域,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应用复杂的领域知识。
1. 命题(Proposition):在逻辑学中,命题是一个陈述句,可以是真或假。
在PBC中,命题用于描述领域中的事实、规则或假设。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一个命题可以是:“高血压与心脏病有关系”。
2. 双向(Bidirectional):PBC中的双向表示了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即描述了命题之间的依赖关系和相互影响。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一个命题可以是:“高血压是心脏病的风险因素”。
这个命题可以与前面的命题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双向关系。
3. 细目(Catalog):细目是PBC中的具体概念或实体,用于描述领域中的具体元素。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一个细目可以是“心肌梗塞”,用于描述心脏病相关的具体疾病。
综合起来,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个用于描述和组织知识领域中概念、关系和属性的结构化工具。
它通过命题来表达领域中的事实、规则或假设,并使用双向关系来连接不同的命题,形成一个细目的结构。
这种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复杂的领域知识。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6fb111e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1.png)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
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
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
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975b879a0242a8956bece4df.png)
双向细目表近日,同事们忙着应对省教科院要求的"双向细目表",我虽没有学科命题任务,但还是对此有些好奇。
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双向细目表"。
1•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谓"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学习水平"这一维,目前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也有以三维目标形式呈现的如"知识与技能(积累了解理解分析综合应用欣赏评价)、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2.为什么要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书面考试是学习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
规范的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明确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等这些步骤。
双向细目表对测试内容的命制具有很好的计划作用,它既可以使测题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明确的标准,避免凭经验主观命题,又可以使测题对一门学科的内容有较好的代表性,从而保证测验的有效性。
有了"双向细目表",随意和盲目的命题过程就被科学的有计划的命题过程所代替。
通过查阅"双向细目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前面检测了什么内容。
根据计划,也可明确今后还将检测些什么。
3.组织编制"教材多项细目"的意图?(1)促进教考和谐借鉴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编制"教材多项细目",引导教师进一步研读教材,实现"教""考"融合。
双向细目表及说明(命题设计)
![双向细目表及说明(命题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68e25c3968011ca30091cd.png)
小学升初中科学学科双向细目表说明小学科学毕业检测试题是以教育部制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苏教版科学教材为依据命制试题。
旨在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等情况,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命题原则1、基础性原则:以现行苏教版教材为依据,以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探究为主。
2、学科性原则:命题将以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灵活性原则:命题力求联系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富有趣味,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科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善于探究。
命题方向1、重视对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主要突出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背诵;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体现科学探究的理念。
重在考查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学生实验设计分析能力,重视对探究活动过程的体验和能力考核,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难度与考试性质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宜。
主要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理解的知识点。
4、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不设繁、难、偏、怪的试题。
命题内容1、我们长大了(1)了解人的生命周期。
(2)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4)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2、遗传和变异(1)知道遗传和变异现象。
(2)了解遗传、变异都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4)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3、进化(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
(2)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3)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4)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5)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问题。
2012学年二(上)期末命题细目表
![2012学年二(上)期末命题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e0579ec502d276a200292ead.png)
√
√
√
√
五
4小题
统计
统计的运用
√
√
√
√
合计
系列资料
命题双向细目表(学科:数学)
命题人:马跃质检人:
知识内容
考核水平
难度值
题型
试题来源
题
号
知
识
章块
知
识
点
了
解理解应源自用容易中
等
较
难
填空题
选择题
解答题
综合题
课本课题
课本改编
自
编
一
1、2、3、4小题
表内乘法
乘法口诀
√
√
√
√
一
5、7小题
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名称
√
√
√
√
一
6、8、10小题
数与计算
100以内数的加减
√
√
√
√
√
二
计算
100以内数加减口算与笔算
√
√
√
√
三
2、小题
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应用
√
√
√
√
三
5小题
空间与图形
直角、比直角小的角
√
√
√
√
三
1、、3、
表内乘法
乘法口诀应用
√
√
√
√
三
4
数与计算
100以内数的加减估算
√
√
√
√
四
操作
线段、角的画法、对称图形、观察物体
√
√
√
√
五
1、2、3小题
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4e200f0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4e.png)
一.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它是命题的依据,是核检内容效度的依据,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
如果我们的检测内容和要求与教学脱节,随意用一份试卷进行测试的话,测试结果就不能准确反馈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就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改变测试命题的随意性,就要求教师用“双向细目表"规范各科测试。
各科各备课组在测试前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列出每次测试所要检测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双向细目表”中所列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及考试区分度的要求进行命题。
二.双向细目表的构成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既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三、考察目标的不同层次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见附件1)分为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这六个层次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关系.一般按照这六个层次来确定各科内容所要达成的考察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可按照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区分或者直接简化为A、B、C三个等级.例如数学新课标中以”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
)四、具体实施方法1。
确定检测内容。
进行测试前,备课组全体教师根据测试的范围和教学目标,共同商定检测内容.测试可分为形成性测试、终结性测试、水平测试、选拔测试等类型。
2.填写“双向细目表".根据教学要求将检测内容编排入具体的题型内。
教学大纲里对各类知识都有明确的要求,每年的中考也有考试要求的说明。
编排时应根据该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将其安排到适合的题型。
填好“双向细目表”后,应该认真检查所列的考查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符合要教学要求、是否有不必要的重复等等。
3。
按照“双向细目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的灵魂.命题人应严格按照“双向细目表"里所列的检测内容及其所处的题型和所占的分值进行命题.由于“双向细目表"明确了各检测内容的载体、分值和所处的题型,因而命题过程极为简便,就象药剂师按医生处方拣药一样,快捷准确.即使是新教师也可据此拟定出一份合符要求的检测题.ﻫ五.命题蓝图设计命题蓝图是课程考试大纲和命题大纲的概括。
六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六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8da9b302be23482fb4da4ccc.png)
√
√
三判断、6题分
宇宙
√
√
三判断、7题分
宇宙
√
√
三判断8题分
宇宙
√
√
三判断、9题分
环境
√
√
√
三判断、10题分
环境
√
√
√
四问答、1题5分
微小世界
√3
√2
√
√
四问答、2题5分
环境
√
√
√
√
√
√
二选择、4题分
物质变化
√
√
√
二选择、5题分
物质变化
√
√
√
二选择、6题分
宇宙
√
√
二选择、7题分
宇宙
√
√
二选择、8题分
宇宙
√
√
二选择、9题分
环境
√
√
二选择、10题分
环境
√
√
√
三判断、1题分
微小世界
√
√
三判断、2题分
微小世界
√
√
√
三判断、3题分
物质变化
√
√
√
三判断、4题分
物质变化
√
√
三判断、5题分
物质变化
2013——2014下六年级科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及分值
考核内容试题难度Fra bibliotek能力要求易
中
难
识记
理解
应用
一填空、1题2分
微小世界
√
√
√
一填空、2题3分
物质变化
√
√
一填空、3题2分
宇宙
√
2012-2013下学期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2012-2013下学期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https://img.taocdn.com/s3/m/df7357de76a20029bd642dfb.png)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分析数学甫龙周一、试卷分析:(附试卷双向细目表)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双向细目表题号题型分值试题内容难易程度1选择题5诱导公式易2选择题5向量的线性运算易3选择题5用三点共线求参数易4选择题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易5选择题5向量的线性运算易6选择题5二倍角公式及周期性、奇偶性中7选择题5定比分点问题中8选择题5三角函数的应用中9选择题5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中10选择题5辅助角公式的应用中11选择题5夹角公式难12选择题5新定义题型难13填空题5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易14填空题5向量的坐标、垂直求参数中15填空题5二倍角公式中16填空题5对称性命题真假的判断难17解答题10 化简求值难18解答题12 三角函数性质易19解答题12 给定闭区间的单调性、计算中20解答题12 利用性质求解析式中21解答题12 向量的应用中22解答题12 向量与三角的综合应用难二、考情分析:本次考试共有734人参加数学考试,最高分136分,最低分0分。
优秀2人,优秀率:0.272%;及格30人,及格率:4.087%;60---90分102人;40---60分190人;40分以下413人。
全级平均分44.77分。
各班Z分数如下:137 138 139 140 141 143 144 145 146 148 142 147优秀2.2585208712.213425612-0.447194648-0.447194648-0.447194648-0.447194648-0.447194648-0.447194648-0.447194648-0.447194648-0.447194648-0.447194648及格2.4678182811.91273016-0.606515924-0.606515924-0.16838617-0.341332125-0.377493552-0.326599692-0.134157283-0.606515924-0.606515924-0.606515924平1.8863822352.2009949170.051289072-0.36034755-0.107785638-0.116297769-0.9315453380.248982376-0.3418352-0.427351476-1.044641375-1.057844255总2.172454642.118244699-0.295597543-0.460252192-0.227788501-0.28307714-0.620024595-0.132545352-0.311139659-0.487053762-0.733969721-0.739250874 本次考试令我们数学教师很难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12分)
1.水银有的性质,所以水银温度计能测量出体温的高低。
2. 、、等动物一般通过卵的孵化繁殖后代。
3.关于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目前人们普遍公认的观点是。
4.1969年7月,美国的载人飞船在月球上成功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印。
2010年10月1日,中国的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
5.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是。
6. 小学科学最后一篇课文中提到的当今世界存在的三个环境问题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安全帽做成拱形,能提高抗撞击能力。
2.()人摇动发电机可以发电使电灯发光。
说明能量是可以转换的。
3.()为了保护丽水生物的多样性,最好能引进全国各地的动植物。
4.()要区分我和同学指纹的差异,最好把手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5.()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微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6.()柴火燃烧会发光发热,这些都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人类消耗煤和石油会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8.()夜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是恒星,这些恒星永远存在不会消亡。
9.()工业废水只要经过沉淀就可以成为无害水回归自然环境了。
10.()家里过期药品最好送到附近的药店统一回收处理。
三.选择题(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共计18分)
1.每个晴天的夜晚都可见星座移动,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浙江省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星座绕地球公转
2.不能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是()
A 铁芯摆放的方向B电流的方向 C 线圈缠绕的方向
3.班里的同学根据发际、眼皮、耳垂这三个性状的差异可以分成()
A 3类
B 6类
C 8类
4. 在载物台放好载玻片后,从目镜里看却是黑乎乎的,这是因为()
A 显微镜没摆放平坦
B 没有调节准焦螺旋
C 没有调节反光镜
5.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米饭烧焦变黑
B 米饭被嚼碎
C 米饭咀嚼多次有甜味
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 铁块锻打成锄头
C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出养料
7.垃圾填埋场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
A 修建房屋居住 B种草植树美化环境 C 种植蔬菜供应市场
8.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不属于考察行为的是()
A 采集自来水
B 观察河水的沉淀物
C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园
四.读图并按要求完成作业。
(14分)
1.下面三幅图都是利用简单机械滑轮提起水桶。
请补画上提水的绳索,并在图的下方写出图中滑轮起的作用。
6分
作用:作用:作用:
2.下面的图1中月球绕地球公转标出ABCD四个位置。
回忆自己做过的模拟实
验,完成作业。
8分
①填空:看图1,当日食发生时月球位置应该
更接近点;农历每月初八时,月球位置应该
更接近点;
②月食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回忆自己做过的
有关“月食”的模拟实验,在下边方框里画出月食
发生的示意图。
五.认真思考,完成探究活动任务(22分)
1.老师请大家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
张华同学认为应该要做好下面6件事。
他该按怎样的顺序才合理?请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6分)()取出显微镜摆放在桌面上。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结构。
()交流展示大家画出的洋葱表皮结构,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
()制作出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画出洋葱的表皮细胞结构。
()准备好洋葱、玻片、刀片、碘酒等用品。
2.张华在一个室温24℃的实验室里对两杯水的温度变化进行连续测量,将温
3.学习了“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后,张华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
同学告诉他,打开雪碧饮料瓶冒出的气体也是二氧化碳。
是不是真的?张华想通过实验弄明白。
请您为张华同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10分)
实验研究方案
第三部分实践应用场
六.学科学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14分)
1.实验研究铁生锈和水、空气的关系,并思考防锈方法,填空。
(8分)
下图是一组对比实验。
①实验设计:A中的铁钉接触水,又接触空气。
B中的铁钉接触水,不接触空气(用植物油阻隔空气)。
C中的铁钉接触空气,不接触水(用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②实验现象:3天后,A中的铁钉明显生锈;B和C中的铁钉无生锈现象。
③实验结论:
④实验推测:水和油中一般会含少量空气;碱石灰吸水能力特强。
根据这些条件,如果实验继续进行,接着生锈的很可能会是试管中的铁钉。
⑤知识应用:填写出两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以及能防锈的原因。
2.积极行动,为环境保护出力。
6分
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作为一名爱科学懂科学的小学毕业生,您应该有所行动。
现在一些农村还存在捕食青蛙的恶习。
假如你遇到这类事情一定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劝说。
劝说时你将提出哪些理由?请写出3条理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