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政治第三课.doc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信用工具和外汇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国家财政征税和纳税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社会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综合探究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必修2 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们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宗教政策综合探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文化与经济、政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思想政治4(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综合探究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思想政治选修 1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专题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2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3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4 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走向未来专题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1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2 “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3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专题三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1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3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1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 社会主义的本质专题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1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2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 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综合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专题一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1斯密的理论贡献2斯密的政策主张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4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专题三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于主要模式1罗斯福新政2凯恩斯革命3新自由主义4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1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3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4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想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1 国家的本质2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3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4 国际组织概观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1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2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3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议会制4 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1 美国的联邦制2 美国的两党制3 美国的三权分立制4 美国的利益集团专题四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1 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2 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的新型政体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4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专题五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1 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 中国与联合国3 走进世界贸易组织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5 欧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思想政治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专题一树立科学思维的观念1 探究思维奥秘2 学会科学思维专题二遵循形式逻辑的要求1 思维需要逻辑2 准确把握概念3 恰当运用简单判断4 学会运用符合判断5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上)6 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下)7 学会归纳推理的方法8 学会类比推理的方法专题三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1 思维应该辩证2 学会分析综合3 领会思维具体4 推动认识发展专题四结合实践善于创新1 思维力求创新2 运用发散思维3 驾驭聚合思维4 善用逆向思维5 把握直觉、想象和灵感6 鸟瞰思维研究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一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 法的本质、特点和作用2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2 积极维护人身权3 依法行使财产权4 切实保护知识产权5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 走进合同2 订立合同有学问3 言而有信守合同4 违约与违约责任专题四劳动就业与守法经营1 通往就业之路2 就业维权之道3 公平竞争与诚信经营专题五家庭与婚姻1 构建和睦家庭2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3 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专题六法律救济1 不打官司解决纠纷2 心中有数打官司3 诉讼的基本程序4 用证据说话5 律师面面观思想政治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专题一公民道德建设1 学会做人道德为先2 继往开来综合创新3 社会主义荣辱观4 “八荣八耻”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专题二公民的道德生活1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2 工作岗位上的职业道德3 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4 健康成长中的个人品德专题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1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2 经济秩序呼唤诚信伦理3 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伦理4 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专题四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1 科技发展:锋利的双刃剑2 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3 网络的伦理困惑4 科技事业与人类福祉专题五对环境的伦理关怀1 现代文明的环境危机2 环境伦理的原则和规范3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4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北京高一政治必修二课本
北京高一政治必修二课本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第一课: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综合探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我国的社会保障
综合探究践行社会麦任促进社会进步。
高中政治必修二+必修三部分整理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我国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的性质又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5、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6、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7、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8、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2)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3)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10、如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扩大社会主义民主②实行依法治国③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④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⑤改善民生,推进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4、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 第一框 政府 国家行政机关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第一框政府:国家行政机关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巩固训练1.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加速社会保障房建设,努力推进“居者有其屋”。
这表明()A.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B.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C.政府是社会一切事务的管理者D.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有利于维护人民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此题强调了政府的社会建设职能,排除B项;政府不能包办一切,排除C项;D项强调政府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此题无体现。
2.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保市场主体也是为稳就业保民生。
各地加大稳岗扩岗激励力度,企业和员工共同克服困难。
多渠道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
这是政府()A.履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B.发挥主导作用安排劳动者就业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D.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的体现,故选A项;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后者起主导作用,故舍去B项;C、D两项与题意无关。
3.交通违法罚款收缴、个人社保信息查询、公积金账户信息查询……如今,网上办事已经成了一种趋势。
“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让社会公众、广大企业得到更多实惠,也在网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政府形象。
这体现了()①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②我国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③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④政府努力扩大公共服务范围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②符合题意;“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让社会公众、广大企业得到更多实惠,也在网上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政府形象,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③符合题意;①④材料中没有体现。
4.某市政府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如果将上述事件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A.履行文化职能,搞好公共服务B.科学民主决策,建设文化强市C.推进文化立市,实现文化繁荣D.履行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满足文化需求,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体现文化职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A项入选;题干没有涉及科学民主决策和经济建设职能,故排除B、D两项;题旨强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没有体现文化立市,故舍去C项。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二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周练过关部编版必修2
第三课周练过关(三)一、选择题1.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这是因为,新发展理念( )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②是促进我国GDP快速增长的战略策略③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具体办法④能够有力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A.③④ B.①②C.①④ D.②③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圆满完成真机试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彩虹—4无人机圆满完成航空物探试验飞行,首个行政区域5G网络在上海建成并开始试用,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天鹊”发动机试车成功。
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②我国经济发展,为科技成果诞生奠定物质基础③我国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大科技投入④发挥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雄安新区转入大规模实质性开工建设阶段”“深化粤港澳交流合作,打造国际一流港区”“推动长三角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快补齐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短板”。
给上述新闻内容加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B.互联互通融合发展C.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D.保护环境绿色发展4.“使用而不占有”和“不使用即浪费”是共享经济强调的两个核心理念。
预计到2025年,全球采取共享经济模式的五大主要行业收益可达3 350亿美元。
据此,以下观点合理的是( )①共享经济连接供需双方,解决了资源稀缺的问题②共享经济模式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传统经济模式③共享经济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共享经济让资源拥有者在分享使用权中获得收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我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将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高中政治部编版新教材目录(4本必修+3本选择性必修)(共计58课133框21综合探究)
高中政治新教材目录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课9框2综合探究)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1 伟大的改革开放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4.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综合探究一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综合探究二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必修二《经济与社会》(4课8框2综合探究)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1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2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 充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综合探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3.1 坚持新发展理念3.2 推动高质量发展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4.2 我国的社会保障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必修三《政治与法治》(9课22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2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3.1 坚持党的领导3.2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综合探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4.1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4.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2 民族区域制度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综合探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8.1 法治国家8.2 法治政府8.3 法治社会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9.1 科学立法9.2 严格执法9.3 公正司法9.4 全民守法综合探究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修四《哲学与文化》(9课25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1 追求智慧的学问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2.1 世界的物质性2.2 运动的规律性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5.1 社会历史的本质5.2 社会历史的发展5.3 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6.1 价值与价值观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综合探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1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9课20框4综合探究)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第一课国体与政体1.1 国家是什么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1.3 政党和利益集团综合探究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第二课国家的结构形式2.1 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2.2 单一制和复合制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三课多极化趋势3.1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3.2 国际关系第四课和平与发展4.1 时代的主题4.2 挑战与应对第五课中国的外交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综合探究贡献中国智慧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第六课走进经济全球化6.1 认识经济全球化6.2 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第七课经济全球化与中国7.1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7.2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综合探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全球治理第四单元国际组织第八课主要的国际组织8.1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8.2 联合国8.3 区域性国际组织第九课中国与国际组织9.1 中国与联合国9.2 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综合探究国际视野及国际人才(10课21框3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1.2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2.1 保障各类物权2.2 尊重知识产权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3.1 订立合同学问大3.2 有约必守违约有责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4.1 权利保障于法有据4.2 权利行使注意界限综合探究财产制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5.1 家和万事兴5.2 薪火相传有继承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6.1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6.2 夫妻地位平等综合探究家庭生活法律守护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7.1 立足职场有法宝7.2 心中有数上职场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8.1 自主创业公平竞争8.2 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综合探究企业创办之旅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9.1 认识调解与仲裁9.2 解析三大诉讼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10.3 依法收集运用证据(13课28框4综合探究)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2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2.1 “逻辑”的多种含义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3.2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综合探究学会科学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4.1 概念的概述4.2 明确概念的方法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5.1 判断的概述5.2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6.1 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6.2 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6.3 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7.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7.2 类比推理及其方法综合探究把握逻辑规则纠正逻辑错误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8.2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9.2 把握适度原则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10.1 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10.2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综合探究领悟辩证精髓处理复杂问题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11.1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1.2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12.1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3.2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综合探究结合社会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考点串讲-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考点(统编版必修2)
部编版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整合提升一、坚持新发展理念1.坚持新发展理念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贯彻新发展理念理念解决问题举措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放发展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原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内容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要求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课教案范文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和手段。
2.培养学生运用国家宏观调控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和手段。
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如: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什么?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2.新课内容(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分析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如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让学生明白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2)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介绍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让学生了解这些目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讲解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每种手段的具体运用。
3.案例分析选取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如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1)你认为我国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应该采取哪些宏观调控措施?(2)你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有哪些了解?你认为这些政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6.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国家宏观调控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解程度如何?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认识?3.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国家宏观调控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认同感,为今后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难点补充: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对话引导:同学们,你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为什么还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呢?2.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图表展示:通过展示一张包含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的图表,让学生直观理解这些目标。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3课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第3课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的第3课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
第3课讲授“我国的经济发展"。
分两框展开: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第二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第一框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第二框阐述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的是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因此两框是互相衔接,互相联系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探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
本框承载着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内容要求2.1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
”二、教材分析。
本框“坚持新发展理念”,由一个“探究与分享”导入,讲述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原因;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从而让学生更深入认识我国新发展理念。
包括两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
第一目阐述两层意思: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什么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目阐述三层意思:为什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什么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
2.理解为什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第3课第1框贯彻新发展理念练习含答案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贯彻新发展理念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一、选择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
这表明我国()①尊重人民主体地位②做到发展依靠人民③坚持人的全面发展④做到人民决定一切事务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这表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做到发展依靠人民,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故选A项。
2.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要坚持创新发展,就应该()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③引进外国的技术和设备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答案:A解析:③涉及的是对外开放,④涉及的是协调发展,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①②正确。
故选A项。
3.中西部地区具有劳动力成本低、优惠政策多、资源丰富等优势,当前,我国东部地区许多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转移。
这带来的积极影响有()①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②促进中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③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优惠政策多、资源丰富等,因此中西部地区可以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①不符合题意,②正确;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并不是第三产业,③错误;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④正确。
故选C项。
4.某镇在发展中痛定思痛,先后搬迁5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复原古色古香的老街,开发3 000多亩的茶园基地,以打造文化名镇、生态名镇。
高中政治必修二 第3章第2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设计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1.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的追切要求。
重要性和目的: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的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公共参与:运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针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重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难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圳要走在最前列
思考:你了解我国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吗?
观看视频
思考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并探究知识
课堂小结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的有机整体,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体制和开放格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载体和空间展开。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体制和开放格局互动发展,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人教版思想政治高一年级必修2第三课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识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认同我国的国家政策。
高一政治必修二课件第三框
02
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处于 平等的地位,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 权。
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 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 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政治自由
公民依法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 威的自由。
监督权
公民依法享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 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 权等。
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公民应当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公民应当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有 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 。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 义务。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义务,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社 会和其他公民应尽的责任。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 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 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 享受权利。
03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 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 、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公民享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 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 权和控告权等。
公民应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三课 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经济
《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含义和内容,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室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认识到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新发展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等。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新发展理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以便在教室上进行讨论和讲解。
2. 准备一些与新发展理念相关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3. 提醒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教室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有关环境、资源、人口、社会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认识到只有转变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新课教学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播放一些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新发展理念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2. 小组讨论,深入探究。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盘绕新发展理念的含义、重要性、贯彻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教师点评,总结归纳。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归纳新发展理念的含义、重要性、贯彻措施等,强调新发展理念的意义和价值。
4. 知识迁移,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将新发展理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贯彻新发展理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5. 教室小结,安置作业。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思想和重要意义,并安置一些与新发展理念相关的作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发展理念。
(三)教室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企业家、政府官员、环保主义者等,通过模拟对话或讨论,深入了解新发展理念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必修二:第3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复习卷
第三课复习卷一、单选题。
1.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成效显著。
从经济与社会角度来看,“双减”政策意义在于()①以制度优势破解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回归非盈利公共产品属性②消除贫富差距,畅通普通家庭的教育通道以实现更高水准的教育公平③创新监督管理方式,通过加强校外机构治理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等问题④降低家庭教育成本,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2·辽宁抚顺·一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某市将农户嵌入螺蛳粉产业链,探索出一条“种养结合、特色发展、规模种植、示范带动”的造血新路径。
该市各县区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田螺、豆角、木耳、酸笋等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在满足螺蛳粉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同时带动了农户增收。
该市的成功得益于()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效益②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民幸福感获得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1年2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碳中和债,碳中和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等具有碳减排效益的项目。
截至2022年5月,银行间市场共支持发行碳中和债2442亿元。
发行碳中和债的意义是()①使资金直达低碳领域,有效引导低碳经济发展②弥补绿色发展资金缺口,助力实现碳中和愿景③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财政资金支出压力④发挥绿色金融导向作用,克服金融脱实向虚倾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2年我国全面启动了“东数西算”工程建设。
该工程每年带动的投资约4000亿元,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密集地区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助力我国数据中心绿色低碳水平的提升。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2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课时训练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为发展绿色能源并消化部分粮食品种过多库存,2018年8月2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总体布局,决定有序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
材料体现的政府职能有( )①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②加强社会建设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④维护国家长治久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A。
政府确定了生物燃料乙醇产业总体布局,决定有序扩大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这里主要体现了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材料没有体现。
2.近年来,我国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这表明我国政府( )A.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权力机关B.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C.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中心D.高度重视加强社会建设解析:选D。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政府履行加强社会建设职能的体现,应选D项。
A、B、C三项说法均错误。
3.2018年6月,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要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把环保“一刀切”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纳入督察范畴,对问题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实施督察问责。
材料表明( )①对政府进行监督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前提条件②政府要切实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③政府应该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④政府应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扩大权力范围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材料表明政府应该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切实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反对生态环境领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②③符合题意;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前提条件,①错误;材料表明政府应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但没有扩大权力范围,④错误。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3-1 订立合同学问大 第1课时 学案
探究2:应如何处理双方的纠纷?
学生仔细分析问题,深入材料情景,厘清基本事实,链接课本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展示提升
【聚焦挑战性目标】
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异同
山东省某县教师张某2019年7月29日因与旅行社未签书面合同而上当受骗。7月15日,张某带领一家人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北京三日游。报名时,旅行社称,如不签合同可以优惠200元,张某随即答应。旅途中她发现行程安排、食宿等多方面与其承诺不相符。回来后,张某要求退款遭拒绝。随后将旅行社告到法院,但由于证据不足,无法获得赔偿。
4.树立提高合同意识与契约精神,依法诚信参与社会生活。学习订立合同的技巧,在协商的过程中合理确定双方利益用法律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各类合同纠纷,善于用法律规范双方权利义务。做一个有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
【拓展性目标】能够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挑战性目标】能够比较口头合同与书面合同的异同
知识
链接
《 民法典》有关合同订立的相关法律规定
重难点
1.教学重点:合同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合同的含义和内容;合同的订立过程和合同有效性。
2.教学难点:合同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合同的无效性。
导学过程
环节
问题导学
学法指导
【聚焦基础性目标】
知识点一生活离不开合同
1.合同的含义 ?
2.合同的类型有哪些?
3.订立合同的要求有哪些?
2.什么是口头合同?
3.什么是书面合同?
4.签订书面合同的意义有哪些?
学生仔细研读本框内容,对应问题找到相应答案
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形成思维导图:(我会总结归纳)
合作探究
【聚焦拓展性目标】
议题一分辨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针对某一经济现象或问题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主题:我国如何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步骤如下:
1.教师简要介绍产能过剩的背景和影响。
2.学生分组,每组针对产能过剩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2.结合时事政治,关注经济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热点问题,使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通过学习我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5.结合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一条创新性建议。要求:建议具体可行,能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字数在500字左右。
作业提交时间:一周后。
注意事项:
1.作业要求同学们认真对待,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发挥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以帮助同学们不断提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我国经济发展知识,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经济现象或问题,撰写一篇600-800字的分析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能够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进行经济发展的看法和期望。每组整理调查结果,形成一份20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调查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经济与社会
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经济与社会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1.物质资料的生产离不开人类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支配性所有制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①生产力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核心、经济制度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所有制决定社会的基本性质②生产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分配制度)劳动者生产过程中的关系3、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地位: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地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主要内涵(7个坚持)(1)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3)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4)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5)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6)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7)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5、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2)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意义: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必修二政治第三课高中政治必修2第三课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消费及其类型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新课标基本要求描述几种消费心理;比较消费行为的差异;辨析消费观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新课程学习3.1 消费及其类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3、组织学生收集资料,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并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贷款消费★教学难点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贷款消费★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建议本框与大家经济生活紧密相关,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把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现实生活结合,引导学生更好的去理解与把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二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格变动的影响。
让学生知道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又是价格机制调节作用的结果。
而本课所讲内容就是第二课内容的延伸,本课则侧重于对消费现象的理解和解释。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价格与消费的关系,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秋节不同地方居民的消费方式以及与以前消费方式的不同。
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居民的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活动: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与结构、居民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物价水平等。
其中主要的是:(1) 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居民收入对消费是怎样影响的?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点评:收入是消费的前提与基础。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人们的收入并不都是人们直接可以支配的,而是要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后,才能归个人自由支配。
例:城镇职工在取得合法收入之后,除缴纳个人所得税外,还要扣除三险及住房公积金等,余下的收入才可用于生活消费,即可支配收入。
)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将。
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P19漫画与材料,激发大家的兴趣并思考:材料与漫画反映了什么道理?学生活动: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消费受消费习惯的影响,受过去收入水平的影响。
教师总结: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
特别是未来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预期收入高,消费水平可能就高,相反,预期收入低,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总之,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消费品价格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还受什么因素影响?教师活动:用多媒体展示2004年8月份有关物价调查情况分析: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今年1 8月,广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较去年同期上升1.5%,涨幅较今年前7个月提高0. 2个百分点。
其中,8月份食品类价格比7月上升1%,主要是鲜菜、蛋、肉禽及其制品等价格上涨所致。
而今年上半年,广州市食品类价格同比上升4.3%。
其中大米升17.4%,花生油升11.6%,猪肉升22.2%,牛肉升13.4%,畜肉副产品升19.6%,鲜蛋升20.5%,淡水鱼和鲜菜均升10.0%,上升面之广、升幅之大均创近年来新高。
学生活动:学生就材料与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还要受物价水平影响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首先,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人们在一定时期的总收入是有限的,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引起购买力下降,因而消费需求就降低。
反之,则购买力提高,消费需求就增加。
因此,物价的稳定对保持人们的消费水平,安定生活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也因为此,使得稳定物价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其次,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不同,一般说来,基本生活消费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奢侈品。
人们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导致对基本生活消费品消费的减少,那么,会使消费支出增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严重的会影响社会稳定。
这也就是国家特别关注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蔬菜等价格变化的原因。
教师活动:是不是只有价格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你在消费时还考虑哪些因素?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回答:(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原因,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服务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
2、类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P19 20,提出问题:我们的生活消费有那些类型?并举例说明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教师点拨、总结:消费类型有不同的划分(1)按产品类型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钱货两清的消费,是人们最常用的交易方式。
交易一旦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发生了转移,商品如何使用一般由买主自己支配,不再受卖者的限制。
但,有些比较复杂、品质不易辨别的商品在完成交易后,还有部分责任没有和商品同时转移到卖者手里,这样就需要通过合同和保证书等加以界定,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教材P21 探究活动,思考:是不是任何商品的使用都必须通过购买?你还会选择什么方式?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讨论,得出答案:可以通过租赁来消费教师点拨:有些商品,为暂时的使用而购买不划算,例:婚纱、书籍等,我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的使用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教材P20漫画,提出问题:你赞成哪种消费方式?为什么?学生活动:看漫画,再次激发思考与讨论的兴趣,积极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该发挥贷款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贷款消费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医疗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
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形成了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本付息;主要用于购买大宗耐用消费品及服务。
因为这些消费品超出消费者当前的支付能力,因而预支自己未来的收入,来满足当前的需要。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明天的钱,园今天的梦。
贷款消费的交易方式,其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没有完全转移。
在消费者按照约定按时还贷的前提下,消费品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逐渐发生转移,直至还完贷款为止,其所有权与使用权才彻底转移到消费者手里。
贷款消费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买方市场后,贷款消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起来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通过贷款消费满足来满足当前的需要,通过生活质量。
当然,在贷款消费是也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还要讲究信用,按时还贷。
(3)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将逐渐增加。
3、消费结构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书,指出(1)消费结构的含义:就是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个人及家庭消费状况的变化,说明对消费结构的理解,并总结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
学生活动: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近几年社会的消费现状,例:假日旅游消费、电子产品消费、汽车消费等。
引导学生通过微观的和宏观的消费结构变化,理解:(2)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教师点拨:刚才在大家的分析中,都提到了食品支出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这也就是我们要学的(3)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一般恩格尔系数越大,越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因此生活水平就越低,相反恩格尔系数减小,生活水平就提高,消费结构会逐步改善。
我国这几年因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所以,经济结构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课堂总结、点评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及贷款消费等有关知识。
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课余作业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
★教学体会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
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
2、理解怎样正确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3、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
4、理解艰苦奋斗在今天并不过时。
5、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
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应该理智的消费者。
(二)能力目标1、学习消费原则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框学习,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等消费观念,成为理性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