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学]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1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品PPT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品PPT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品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精品课件
7、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 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象出当年 桥头车水马龙、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 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于是昔盛今衰、物是人 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一种气氛,衬托 夜的静、心情的焦急。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3、烘托:对所描写的主要对象不作正面的刻画,而 是通过写周围的人物、环境,使主要对象更加鲜 明突出。从本质上讲,烘托属于侧面描写。
吴宫 李商隐
龙槛沉沉水殿清,
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
日暮水漂花出城。
对一些不宜、不便、不易直接描写的事物,可 通过烘托手法侧面表现,让读者自己想象,能够 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 表现了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 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双关

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这是一首较为著名的描写男女情长的诗,写出 了在秦地的思妇内心的独白。诗人语义双关,表面 写自然之春天,实喻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又以 “丝”(思)、“枝”(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 之间的思念情怀。
比喻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运用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1PPT课件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1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类题的答题要领:
1.题目类型: 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2.答题要领: 确认——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技巧 分析——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该手法在诗中的
具体运用 概括——该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明确本体和喻体,概括出通过喻体所 表现出来的本体的特点。 3、概括表达效果 (意境、情感等)。
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经过春雨洗涤过的池面(本体) 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喻体)(步骤一)
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让人感到春雨后 池上平静、明净,(本体特点)(步骤二)
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 (表达效果)(步骤三)
古代诗歌鉴赏
古诗文的相邻句中 秦时明月 避免词语单
所用的词语互相补 充,结合起来表示
汉时关
调重复, 文字更简洁
一个完意思
凝炼
利用词的多义及 同音 (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 句有双重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
东边日出西 边雨,道是 无晴却有晴 羌笛何须怨 杨柳,春风 不度玉门关
使内容含 量增加 含蓄委婉
古代诗歌鉴赏
叠字 叠词 叠句
汴水流,泗水 流,流到瓜洲 古渡头,吴山 点点愁。思悠 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 方始休,月明 人倚楼。
增强语言的韵律 感或是起强调作 用,更加生动形 象;思想感情的 表达更为绵密曲 折,
古代诗歌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
故意对事物进行夸 大或缩小的描写。 借以表达诗人异乎

完美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完美版: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17
2、虚实结合: 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
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 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后两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那时诗人返回故乡,
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
• a、描写角度:上下,远近,俯仰,高低, 明暗
• b、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 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
• c、描写方法:
•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虚实结合3、 动静结合 4、点面结合5、白描 工笔
15
1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正面描写指的是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 接描写。侧面描写就是对对象周围的事物 (包括人物)进行描写,侧面描写的目的 使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7
哀景乐情: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 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酸和 悲哀。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 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
11
(3)、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 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 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 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12
• 泊秦淮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3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是咏史诗中常见 的表现手法,多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高考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共35张PPT)PPT课件 图文
②化用:将前人的句子改动一些作为自己的诗句。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杜甫)——化用 《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2.引用神话传说。例: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贺箜篌 引》)——“江娥”、“素女”传说中的 神女。
3.引用历史故事。 ①明引:例: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
托物言志,整个诗歌就描写一个事 物,所有诗句围绕一个事物展开 。
借景抒情,描写几个景物,组成一 个场景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留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的蝉住在高大的梧桐树上,饮着清露,唱出婉 转的歌声,不用借助秋风,就能传播很远。 它象征着 立身高洁的人,不用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 表达出诗人对内在品格的热烈赞颂和高度自信。
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
的典故。
用典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
黍离:《诗经 黍离》中有“彼黍离离”
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 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
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 痛惜伤感之情。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分
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 ①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反衬 雪之大,这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 ②从“窗户明”来写,这是视觉所见,雪越大, 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 ③从“折竹声”来写,是听到的,雪大,积压 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 声”自然烘托雪大。
——借景抒情
春闺思 [唐]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 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 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句中“陌上桑” 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诗人在此除了实写 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 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超强完整版本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超强完整版本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PPT课件

鉴赏常用的词语
1、反映表现手法的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虚实结合、以小见大、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等 2、反映诗人心情的 愉悦、欢快、激动、沉痛、哀伤、赞美之情、惜别之 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报国之情等 3、反映语言特色的 凝练、简洁、幽默、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 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4、反映总体风格的 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飘逸、委婉、含蓄、 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9.白描
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 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对比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 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 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 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 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 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表达技巧鉴赏之
表现手法鉴赏
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
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 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 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 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 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乐景 乐情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 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 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 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 和反衬。
6、动与静
把握整首诗歌的意境,明确 “ 动”“静”中何者为主: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表达方式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表达方式ppt课件

景色,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
泊的感伤(步骤二),特别是最后一句,流露
出归心深切的思乡之情(步骤三) 。
18
4、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 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用 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 陪衬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
1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 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 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诗人用 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 山村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 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
20
5、工笔(细描)
①写人: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 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②写事: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 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③写景:不尚华丽,不事雕琢,务求朴实、真实。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白描手法。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 写出了荷塘雨后幽美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 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
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
•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26
参考答案: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 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 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 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 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 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 景图。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鉴赏修辞手法PPT-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名师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一)鉴赏修辞手法PPT-新高考语文专项复习名师课件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诗P歌PT鉴-诗赏—歌表鉴达赏— 技—巧 (表一达)技 鉴巧赏(修一 辞)手推法荐P鉴P赏T-修新 辞高手考法语 课文件专项— 复年习新名高 师考语pp文t课专件项(复优习选()最 新版本 )推荐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诗P歌PT鉴-诗赏—歌表鉴达赏— 技—巧 (表一达)技 鉴巧赏(修一 辞)手推法荐P鉴P赏T-修新 辞高手考法语 课文件专项— 复年习新名高 师考语pp文t课专件项(复优习选()最 新版本 )推荐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诗P歌PT鉴-诗赏—歌表鉴达赏— 技—巧 (表一达)技 鉴巧赏(修一 辞)手推法荐P鉴P赏T-修新 辞高手考法语 课文件专项— 复年习新名高 师考语pp文t课专件项(复优习选()最 新版本 )推荐
诗歌中常见常用修辞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反问 设问
【 最名 新校 版课 本堂 说】课获稿奖诗P歌PT鉴-诗赏—歌表鉴达赏— 技—巧 (表一达)技 鉴巧赏(修一 辞)手推法荐P鉴P赏T-修新 辞高手考法语 课文件专项— 复年习新名高 师考语pp文t课专件项(复优习选()最 新版本 )推荐
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语言鉴赏
炼字/炼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构思立意
主题评价
思想情感 观点态度
2021年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一)
最新版本说课稿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一) 鉴赏修 辞手法P PT-新 高考语 文专项 复习名 师ppt课 件(优 选)
高考要求 导.温故知新
➢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表现为六个层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句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 出了它的清秀。第二句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 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知识回顾:
3.表现手法(狭义的) 主要有: 虚实结合、用典、联想和想象、 烘托及衬托(正衬和反衬)、渲染、 象征、动静结合、正侧结合、对比、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4、结构特点 铺垫、过渡、伏笔照应等
(一)直接抒情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主自爱的品格。
知识储备,构建知识网。


广

义 的


现 手



1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3表现手法(狭义的) 4 结构特点(艺术构思)
知识回顾:
1.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 比拟(拟人和拟物)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复 设问 反问
——高考《考试大纲》
知识回顾:
2. 表达方式有: 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且教桃李闹春风。 2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参考答案】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
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
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
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
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
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 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真 2012年浙江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题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受 冷烛无烟绿蜡干,
枝间新绿一重重,
芳心犹卷怯春寒。
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
爱惜芳心莫轻吐,
会被东风暗拆看。
[生物学]诗歌鉴赏之表达 技巧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有关知识。 2、提升古诗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准确判断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 2、总结解答此类题的一般解题步骤,做 到规范答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审美情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11江苏卷】 春日忆李白 杜甫
借景抒情
“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 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 离别情意。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 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 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
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借用典故抒情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 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 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 有意味,颇显豪气。
古代诗歌的修辞方法分析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 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 悲伤等感情。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 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 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 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考查重点: 抒情、描写
知识积累:抒情手法
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用典抒情
知识积累:描写方式
主要是关于描写景物方法的考查。 描写方法主要有: 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绘; 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 c.动静结合; d.正侧描写; e.虚实结合; f.细节描写; g.白描。
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
“垂緌”。 )
托物言志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 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 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 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 赞颂和高度自信。
抒托 情物 的言 区志 别与
借 景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 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 怆然而涕下”。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功业难就的 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二)间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 借古喻今等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 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
用典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 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 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 朝时著名诗人。 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 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③论文:此 处指论诗。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