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冯晓艳

合集下载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 引言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是指导管放置后导致的血流感染,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中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

CRBSI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其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对ICU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本文将分析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及对策,以供医务人员参考。

2. 原因分析2.1 导管种类及使用时间不同种类的导管与使用时间是导致CRBSI的重要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比周围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PVC)更容易导致CRBSI的发生,因为CVC放置时需要穿刺大血管,破坏了皮肤和粘膜屏障。

使用时间越长,CRBSI的发生率也越高。

根据研究结果,使用时间超过一周的导管发生CRBSI的风险是周围导管的10倍以上。

2.2 患者因素ICU患者常常存在多种患者因素,导致其易发生CRBSI。

例如,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体弱多病、长期生病等。

此外,患者是否接受抗生素治疗、是否接受其他侵入性操作、是否有合并症等,也会影响CRBSI的发生率。

2.3 操作因素导管放置和保养的操作因素是影响CRBSI的重要因素。

导管放置时,应尽可能减少局部损伤,理智选择穿刺部位以及手术包等清洁消毒物品。

导管放置后,应安装防输液污染装置,定时更换导管固定带和敷料,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操作规范。

2.4 环境因素ICU环境整洁和不洁只是CRBSI的一个重要因素。

ICU工作过程中,很难避免机器、设备和人员接触,随着ICU往来人员的增多,细菌的感染也越来越容易出现。

ICU病房内空气微生物质量和表面微生物污染程度,还与通风模式、病人编号、烟草烟尘和警报声等许多因素有关。

3. 防控策略了解CRBSI的主要原因后,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预防与处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预防与处理
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导管相关菌血症,建议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合并金葡菌感染应该立即拔除导管,并需明确是否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念珠菌导致的导管相关菌血症时,建议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CRBSI的处理建议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导管相关感染,抗生素药物治疗至少2周。
01
一旦诊断为念珠菌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进行抗真菌治疗,疗程至临床症状消失和血培养最后一次阴性后两周。
CRBSI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由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可能出现上肢、颈部、胸部的肿胀。
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他病原微生物还包括念珠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目前没有关于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适当疗程的随机研究结果。治疗主要包括:拔除导管、抗凝如低分子肝素(中心静脉受累时)、外科切开引流或结扎切除受累的静脉等,不推荐溶栓治疗。抗生素疗程一般4~6周。
CRBSI的预防
导管插入核查表手卫生穿刺点,避免股静脉最大屏障保护洗必泰消毒皮肤
植入 bundles
1
维护 bundle
擦拭接口(洗必泰或酒精,>15m)使用抗菌导管含洗必泰的贴膜抗菌剂封管洗必泰洗澡(ICU)立即拔出不需要的中心静脉导管
2
临床出现可能的导管感染表现时,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导管本身的处理、全身或局部抗生素使用以及必要的检查和化验,治疗方案的制定除了参照临床表现、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资料以外,不同导管的类型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临床拟诊导管相关感染时,应当考虑临床相关因素后再做出是否拔除或者更换导管的决定,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的种类、感染的程度和性质、导管对于患者的意义、再次置管可能性及并发症以及更换导管和装置可能产生的额外费用等。
周围静脉导管:周围静脉导管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周围静脉导管留置相对容易,操作创伤较小,所需费用较少,所以如果怀疑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同时留取导管尖端及两份不同部位的血标本进行培养(最好在应用抗生素药物之前,其中一份血标本来自经皮穿刺)。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王光璞1吴迪1李胜开1蒋甘孺1孙京华1尹忠诚1【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 streaminfection,CRBSI)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特点,为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照依据。

方法对2015年1月~2020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通过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患者3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对患者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探究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其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320例患者中发生CRBSI的有60例,发生率为18.75%。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股静脉置管(χ2=5.585,P=0.016)、置长期管(χ2=17.903,P<0.001)、置管天数≥28天(χ2=18.526,P<0.001)、透析时间≥1年(χ2=35.688,P<0.001)、患高血压疾病(χ2=4.571,P=0.033)人数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钠(t=2.635,P=0.009)、氯(t=2.978,P=0.003)水平均明显低于非感染组,感染组患者白细胞计数(Z=-4.812,P<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Z=-4.953,P<0.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Z=-6.399,P<0.00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Z=-9.716,P<0.001)、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Z=-3.002,P=0.003)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股静脉置管[OR=4.483,95%CI(1.814~11.079),P=0.001]、置长期管[OR=4.039,95%CI(1.636~9.972),P=0.002]、置管天数≥28天[OR=6.636,95%CI(2.605~16.905),P=0.000)]、透析时间≥1年[OR=3.016,95%CI(1.268~7.175),P=0.013)]、NLR[OR=1.065,95%CI(1.020~1.111),P=0.004]、PCT[OR=1.044,95%CI(1.028~1.061),P=0.000]、PTH[OR=1.003,95%CI(1.001~1.006),P=0.002]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指在使用导管过程中导管以及导管周围的皮肤细菌定植,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感染的一种并发症。

CRBSI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败血症等危重疾病。

为了预防和处理CRBSI,需采取以下措施:1.导管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及其材质,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例如,选择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感染风险的抗菌涂层导管。

2.导管的置入:导管置入前需洗手、戴手套、穿无菌衣物,同时确保采取正确的消毒程序,以减少皮肤菌落的污染。

为了降低CRBSI发生率,最好采用最少的导管数量及最短的持续时间。

3.导管定期更换:定期更换导管并清洗导管周围皮肤,以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

导管更换间隔一般为每2至4周,需遵循医院制定的导管更换政策。

4.导管固定:导管固定可以减少导管的移动和脱落,减少导管周围皮肤感染的风险。

固定导管时应使用无菌敷料和透明固定贴,避免使用胶带等不透气的材料,以免导致湿疹和皮肤损伤。

5.清洁和消毒:每天清洁导管和导管周围皮肤,可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清洁时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剂,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清洁后应进行适当的消毒,可以使用适量的抗菌药物。

6.卫生措施:患者及护理人员都应重视基本手卫生和防护措施,包括洗手、佩戴手套和口罩。

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并定期更换护理敷料。

7.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需遵循严格的指南,并在无必要的情况下避免过度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耐药菌的增加,并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8.并发症处理:一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需要及时处理并注射适当的抗生素。

在治疗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例如败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9.培训和宣教: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教,提高其对CRBSI 的认识和防控措施的理解。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CRBS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CRBSI)
最大无菌屏障
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2天/次,无菌透明敷料为1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02
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必须注意贴膜的质量),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01
02
CRBSI的处理
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并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药物。
预防>处理
感谢聆听!
THANK FOR YOU WATCHING
演讲人姓名
演讲时间
预防--其他危险因素
概述——什么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01
CRBSI的诊断
02
CRBSI的发病机制(原因)
03
CRBSI的预防
04
CRBSI的处理
05
主要内容
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01
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导管接口部污染(输液接头)
输注液体污染
造成CRBSI的污染源
植入后一周内:管外细菌移行是主要的CRBSI的发生原因。
造成CRBSI的污染源
植入一周以后:管内细菌移行和生长是 导致CRBSI的主要原因
概述——什么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01
CRBSI的诊断
02
CRBSI的发病机制(原因)
酒精即刻起效,应涂擦局部皮肤至少30秒。
洗必泰十五秒起效
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皮肤2遍,待干30秒。
规范各种穿刺的皮肤消毒范围
0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关注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共同呼吁广大医护人员在各种治疗和护理中提 升抗感染意识,加强规范化操作,以减少导管 相关性血液感染问题。
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 感染之一,也是重症病患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美国最近一项医院感染调查表明,87%的血液 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每年因血液感染死 亡的患者就高达40万人。
专业的动脉采血器对于ICU医护人员严密监测 重症病人病情有很大的帮助。良好的高致密性、 钙平衡肝素锂的抗凝剂选择以及稳定的抗凝剂 浓度都有利于保证血气分析甚至电解质检测结 果的准确可靠。而简单安全的操作在保护医护 操作人员安全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重症患者的 疼痛和紧张感,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人性化 医疗理念。
如静脉导管、动脉导管、导尿管、气管内导管 等。这些医用装置的反复使用,长时间的导管 留置,不合格的消毒措施,都是重症患者获得 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
通过规范化操作及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能有效 预防和监控重症监护室病人感染的发生,不但 可以降低死亡率,还可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洗手、最大化无菌、导管及其他侵入型器械 的正确选择、导管穿刺部位的消毒、导管及时 拔除、动脉采血器的使用,血液、分泌物的规 范处理、日常隔离防护,以及一系列严格的消 毒灭菌操作规程都是重症监护室(ICU)内有效 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关键。
ICU,和时间赛跑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最常见的健康相关性感 染之一,也是临床上导致重症病患死亡的最主 要原因之一。美国最近一项医院感染调查表明, 87%的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每Βιβλιοθήκη 因 血流感染死亡的病患就高达40万人。
诊断标准--1
保留导管者结果解释:
– 如果两套血培养阳性且为同种菌:(1)如缺乏其它感染证据,提示可能为 CRBSI;(2)来自导管的血培养报阳时间比来自外周静脉的早120分钟:提 示为CRBSI(报阳时间差异小于120分钟,但耐药谱一致,同时缺乏其它感染 证据,也可能提示为CRBSI);(3)来自导管血培养的细菌数量为至少5倍 于外周静脉血培养,如果缺乏其它感染证据,提示可能为CRBSI(用于手工 定量血培养系统)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03
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案例三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预 防意识。
建立监测与报告制度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感 染病例。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护能力。
并进行分析。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报告 制度,确保感染病例得到及时上
报和处理。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和 分析,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
,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他 们的预防意识。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留置导管期 间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感 染风险。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机,CRBSI可分为导管插入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 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生机制
导管作为异物植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如血小板在导管表面 黏附、形成血栓,以及炎症细胞和补体系统的激活,这些都为微生物的黏附和定 植提供了条件。
影响因素
影响CRBSI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导管材料与类型、置管技术、医护人 员手卫生、导管护理措施等。
01
在置管、更换导管和敷料等操作 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确保操作环境、操作者和使 用的物品均达到无菌要求。
02
操作者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无 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考核, 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执行 。
合理选择导管类型和置管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导管类型,尽量选择材质好、生物相 容性好的导管。

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

CRBSI的诊断原则
短程导管(置管< 14 d) , 包括动脉导管
7. 短程导管尖端培养,推荐应用滚动平皿法作常规微生物分析。
8. 对可疑肺动脉导管感染的患者,应作导丝顶端养。 长程导管(置管> 14 d) 9. 导管插入部位和导管中央培养出相同细菌的半定量细菌培 养菌落计数< 15 CFU/平皿, 高度提示导管不是血流感染的
a. 具有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
b. 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白细胞总数升高或中 性粒细胞增高 c.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 d. 无其他明确的感染 e. 穿刺点出现红肿热痛,需拔管做细菌培养
诊断为CRBSI
肺炎克雷伯菌?继发性CRBSI? 什么情况下怀疑CRBSI? 什么情况下拔管? 拔管后是否不需使用抗生素?
3. 对于 CVC 应作导管尖端培养,而非皮下节段培养。
CRBSI的诊断原则
4. 对抗感染导管尖端的培养, 需使用含抑制剂的特殊培养基。
5. 导管尖端5 cm 节段半定量培养细菌计数>15 CFU,或导管
尖端肉汤定量培养细菌计数> 102CFU/平皿可排除定植。 6. 当怀疑导管相关感染,并且导管出口处有渗液者,应用拭子 擦拭渗出物作培养和革兰染色。
c. d. e.
中心静脉导管合并金葡菌感染时应该立即拔除导管,并需明 确是否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推荐级别: B) 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导致的导管相关菌血症,建议拔除中心静 脉导管(推荐级别:D) 念珠菌导致的导管相关菌血症时,建议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推荐级别:A) 。
CVC引发CRBSI的防治措施
立即拔管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立即拔管就能使
(3)不具有其他明确的感染灶; (4)外周血细菌或真菌培养至少1次(+);

医院感染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诊断流程
对于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者,首先应确认导管是否为 感染源,通过观察导管插入部位的情况以及血培养结果。若 确诊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应立即拔除导管,并进行全身抗 感染治疗。
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 采用口服抗菌药物;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需采用静脉注射抗菌药物,并根据 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考核
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他 们掌握正确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CHAPTER 0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患者在留置血管内导管期间或拔除导 管48小时内发生的原发性菌血症和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 寒战、低血压等症状,同时可伴有导管段和外周血中微生物 的定量培养阳性。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插管周围皮肤清洁干 燥,定期更换敷料,防止 细菌滋生。
定期检测体温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 ,及早发现感染征兆。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预防和治疗感染。
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加强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血流感 染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
和操作技能。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执 行手卫生规范,避免交叉感染。
临床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分享
临床案例分析
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最佳实践指南
根据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最佳实践 指南。
培训与教育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认识和防控 能力。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CRBSI的发病机制
穿刺部位的皮肤细菌移行至皮下导管 导管接口部污染 经血行污染导管端口 输液污染 导管材料 感染菌内在特性 细菌生物膜biofilm
CRBSI的发病机制
电子显微镜研究表明: 即使导管定量培养病原菌阴性,几乎所有插入血 管的导管都有病原菌定植,且具活力,还能在 24h内形成生物被膜。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隧道感染:沿插管方向皮下潜行出现压痛、 硬节,范围在2cm以上,不伴或伴血培养 阳性;
装置感染:完全植入皮下的静脉装置出现 炎性液体,通常表面皮肤压痛、红和/或硬 结,装置自发性破裂、溢液或表面皮肤坏 死,不伴或伴血培养阳性;
常见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留置血管内装置的病人出现菌血症(发热、寒战 和/或低血压等感染症状),并有1次以上外周静 脉采血血培养阳性者,无其他明确导致血流感染 因素者,并应满足以下田间之一:
应采集患者多少血液
血液量是使血培养得到最佳灵敏度的唯一 重要因素; 对于大多数2份血培养瓶,每份应至少为 10ml血液,最好为20ml血液,分注在2个 培养瓶内,2份血培养(4个培养瓶)应至 少接种20血液,最好是40ml; 已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使用含树脂 培养瓶有助于提高检出率;
选择适当的导管:聚四氟乙烯树脂、聚氨 酯树脂导管、抗菌定植导管 选择适当的插管部位:优先选择锁骨下静 脉作为插管部位,并最好建立皮下隧道 严格无菌操作自自在在最总咱;洗手、隔 离衣、无菌手套和无菌大单
CRBSI的预防
PICC:需长期留管者可经外周静脉至中心 静脉置管PICC更安全、可靠; 护理:插管部位皮肤的护理、敷料定期更 换、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培训专业静脉输 液小组管理CVC等

导管感染相关血流感染及其耐药性研究

导管感染相关血流感染及其耐药性研究

导管感染相关血流感染及其耐药性研究发表时间:2016-08-08T15:44:38.25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作者:金小艳任伟通信作者王科方媛姜俊[导读]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存的生命通道,是血液净化完成的必要前提。

(1,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肾内科;安徽合肥230001)摘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存的生命通道,是血液净化完成的必要前提。

对于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肾移植前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渡、生命期有限、心功能差、血管条件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成为重要的及最佳的血管通路,在CRF患者中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BSI)发病率逐年增加,对CRBSI认识不足、诊断困难、抗菌药物选择错误及已出现耐药的现状都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

故本文围绕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病原菌特点、治疗加以综述。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耐药性近年来,随着尿毒症发病率的增加及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长期规律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的CRF患者越来越多.美国肾脏病资料库统计了至2000年,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以导管透析的患者达24%[1]。

2011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报道指出,一半以上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无法行动静脉内瘘而以导管维持透析[2]。

2013年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加入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有78.5%的患者使用导管透析,有16.6%的患者使用自体动静脉瘘透析,仅有4.9%的患者使用人造血管或生物材料移植内瘘[3]。

静脉导管的应用增加,并发的导管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高[3],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治疗导管相关感染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降低CRBSI?
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使CRBSI明显减少
24
CRBSI的预防
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 屏障要求。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 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 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 换
CRBSI的危险因素
3、其它与CRBSI相关的因素
输液 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多次加药及穿刺均会导致微粒污染 消毒液污染 静脉营养液等药物因素 血管内装置若行中心静脉压监测或输
入全静脉营养液,则会增加感染概率 患者情况 年龄<1岁或>60岁、白细胞减少症、使用免疫抑
制剂、皮肤弥漫性病变(烧伤)及远处感染病灶 病区因素 病区的管理及是否有专业的护理队伍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 菌水平
25
CRBSI的预防
置管时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
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 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 操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 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导管尖端 + -
+ -
外周静脉I + +
-
外周静脉II
结果判断
+/-
CRBSI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并缺
+/-
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
CRBSI-导管定源自菌或污染菌-非CRBSI
血液抽出后,立即以无菌方式注入血培养瓶,充分混合后送检。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室温存放,切勿放入冰箱保存
CRBSI是后果严重而又可预防的感染
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CRBSI的预防
置管后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 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置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 时,应当及时处理,必要时拔除导管,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 当尽早拔除导管
手卫生
容易产生遗漏
2021/1/10
手掌
手背 30
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谢谢!
谢谢观赏
CRBSI的预防
置管后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 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 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 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注意事项
在抗菌治疗应用前采集血培养 培养瓶应做好标记,标明血标本的采集部位
——参照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诊断和处理的临床实践指南,2009年更新版本》
CRBSI的诊断
实验室(保留导管)
❖ 一般情况取两份血,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来自导管 内,两份血源的采血时间应接近(间隔<5分钟)且同时送
每年约有248000例血源性感染发生,其中大部分与中心 静脉导管有关
导管相关性感染病死率为10%-20%,ICU甚至高达25%或 以上
——参照《静脉输液治疗手册》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 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 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导管插入的持续时间,插管时的 无菌水平和持续的导管护理
所有的感染源都应防护 导管
血源性
输注药物 接头 敷贴 皮肤
重症患者:2-4个导13 管
CRBSI的病原学
❖平均留置3周的导管污染70%来自于接头和导管腔内,而仅 30%来源于皮肤和血液播散
❖国外报道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念珠菌
CRBSI的危险因素
1、导管相关因素
导管的选择 导管的材料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 ➢ 选择组织相容性好光滑柔韧的导管,以减少血管内壁的损 伤和感染的发生,表面越光滑可防止细菌粘附,表面粗糙越 易形成血栓; ➢ 导管的腔道也很重要,腔道越少感染率越低,单腔导管感 染率为 2%~5%,双腔导管感染率 4 . 9%~22 . 7%,差异 显著,管腔越多操作过程复杂,感染机会也就会随之增加
新生儿血流感染
❖ 在世界各地,每年有160万新生儿死于感染 ❖ 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千分之6-38,发展中国家比
发达国家高3-20倍 ❖ 严重感染的新生儿病死率高达20%-40% ❖ NICU中,有约33%-66%的新生儿曾发生医院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现况
❖在美国
每年有近7百万个CVC,4百万个PICC,5百万个动脉导 管,以及1亿8千万个外周导管在使用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冯晓艳
血流感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院内获得性感染
● 2002年美国主要的医院感染类型
● 泌尿系感染 32%
● 手术部位感染 22% ● 肺炎 15%
虽然血流感染仅占全部 医院感染的14%,其导
● 血流感染 14%
致的死亡却占到医院感
● 其他 17%
染相关死亡的约1/3
——Klevens RM,etal.Public Health Reports.2007,122:160-166

导管 + +
外周静脉 + +
条件
导管较外周报阳时间快120分 钟 导管细菌浓度较外周高5倍
-
+
+
-
-
-
结果判断 CRBSI可能
CRBSI
培养为金葡菌或念珠菌属, 并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 提示可能为CRBSI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非CRBSI
CRBSI的诊断
实验室(不保留导管)
❖ 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两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导管, 剪下导管尖端5cm或近心端,一并送细菌室培养
导管的附加装置 附加装置可增加污染发生率 导管留置时间 放置时间>72h感染危险性明显增加
CRBSI的危险因素
2、操作相关因素
穿刺部位 无菌操作规范性
置管的熟练程度
股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 操作人员和患者皮肤上的表皮葡萄球菌是最 主要的病原菌来源。维护时消毒不严格可将 细菌带入管腔 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反比
❖在我国最常见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微球菌和真 菌
肝素帽不同擦拭时间在荧光剂下的表现
——Slide courtesy kristina bryant,kosair children’s hosp
一旦怀疑病人发 生CRBSI,应如何 处理呢?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 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
血管内导管的类型
血管内导管的类型
CVC
PICC
PROT
CRBSI的发病机制
微生物引起导管感染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皮肤表面的细菌在穿刺时或之后,通过皮下致导管皮内 段至导管尖端的细菌定植,随后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 ➢(2)另一感染灶的微生物通过血行播散到导管,在导管上黏 附定植,引起CRBSI ➢(3)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口和内腔,导致管腔内细菌繁殖,引起 感染 ➢ 其中,前两种属于腔外途径,第三种为腔内途径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 规范
27
CRBSI的预防
置管后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使用消毒剂多方位擦 拭各种接头(接口)的横切面及外围。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 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
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
处理
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ROT 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
一旦确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立即拔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年5月1日实施)
CRBSI的诊断
❖怀疑CRBSI时
拟拔除导管 留外周血培养及导管尖端培养 暂不拔除导管 应从外周静脉和导管内同时取得配对血液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