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育叙事案例

合集下载

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汇编五篇

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汇编五篇

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汇编五篇1.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故事在一个小学班级中,有一位同学叫小明,他不擅长数学。

每次上数学课,小明总是被题目难住,不知道如何解答。

但是,班里的另一位同学小红非常擅长数学,她经常主动帮助小明,耐心地解释题目的解法。

小红的帮助让小明渐渐地理解了数学的知识,并在考试中取得了进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班级中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 关爱困难同学的故事在一个中学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叫小芳,她的家庭经济条件较为困难。

她穿的衣服很旧,不时遭受同学的嘲笑和欺负。

但是,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班级中宣传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同学们听后纷纷行动起来,主动和小芳交朋友,帮助她度过困难时期。

大家的爱心和友善,让小芳重新找到了自信和快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怀和帮助困难同学对他们的成长和研究很重要。

3. 班级合作完成任务的故事在一个高中班级里,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团队合作的任务。

同学们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其中有一位同学叫小李,他很擅长组织和协调,成为了团队的领导。

他与其他同学密切合作,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班级中的同学可以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共同取得成就。

4. 班级上学生自治的故事在一个大学班级里,同学们对于学生自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他们自觉地遵守纪律,自主管理班级事务,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每个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为班级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培养学生自治的意识和能力对于班级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要。

5. 班级中传递友善和宽容的故事在一个小学班级里,同学们之间经常发生一些小摩擦和误会。

但是,班主任老师引导同学们学会理解和宽容,传递友善和和谐的氛围。

同学们通过相互原谅和交流,逐渐消除了隔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班级中培养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研究环境。

这五个德育故事案例展示了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初中思品教育叙事5篇

初中思品教育叙事5篇

初中思品教育叙事5篇第一篇:初中思品教育叙事初中思品教育叙事在中学,思品课学生不爱学,教师不愿教。

如何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通过实践,我发现课前时事演讲和音乐穿插教学效果很好。

课前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使大家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时事演讲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是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必须有自己的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许播报娱乐新闻和广告。

初中生由于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强烈,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的说教,并有强烈的表现欲。

课前时事演讲正好符合学生的这种心态,所以很受学生欢迎。

课前时事演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比如学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课时,有一名学生谈到了“厦门远华走私案”,他在最后评论时说:“可见,腐败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改革开放的绊脚石,各级党员干部都应从自身做起,反腐倡廉,从党内清除毒素,防微杜渐。

”对他的评论,我做了简短的小结:“无论怎样,腐败现象只是出现在个别党员干部身上,应该看到,大多数党员干部还是好的。

所以同学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定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 但不管是谁违法,都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课前时事演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进行演讲活动,我要求学生一事一议,通过事例分析和观点论证谈出自己的看法,要言之有物。

这样,学生们就会对所观、所感进行深入的思考。

比如在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课时,有位学生就以近几年来沙尘暴频繁袭击北方,以致大连也出现浮尘天气这一事件发表了见解。

他认为这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他大声呼吁同学们要勇于挺身而出,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把着眼点放在大家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这一主题上来。

演讲结束了,学生的热情依然很高涨,此时我开始了这一课的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德育方面的教育案例(3篇)

德育方面的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成绩优异,但性格孤僻,很少与同学交流。

在班级中,小明总是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同学们对他敬而远之。

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小明展现出了他诚信的一面,让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二、案例经过1. 事件起因一天,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

任务完成后,需要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

小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份重要资料,这份资料对于完成报告至关重要。

2. 事件发展小明深知这份资料的重要性,但他并没有选择将它据为己有,而是将其交给了一位同学。

这位同学在得知情况后,十分感动,将这份资料与其他同学分享,使得整个班级的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3. 事件高潮在提交报告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份错误。

他意识到,如果及时更正,将会对整个班级的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于是,小明毫不犹豫地向老师坦白了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提出修改报告。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与其他同学一起努力,最终完成了这份高质量的报告。

4. 事件结局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对参与的学生进行了表彰。

小明因为他的诚信和担当,被评为了“优秀个人”。

同学们也开始主动与他交流,班级氛围变得融洽。

三、案例分析1. 诚信的重要性小明在这次事件中展现出的诚信品质,使得他在同学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实生活中,诚信能够帮助我们赢得他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通过德育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小明在这次事件中展现出的诚信品质,正是德育教育成果的体现。

3. 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

在本案例中,老师对小明诚信品质的肯定和鼓励,使得小明更加坚定了诚信的信念。

四、案例启示1. 家长和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将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培养共情能力
教育叙事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共情能力,使他们更好 地理解和关心他人,促进 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育叙事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强化道德意识
生动的故事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的重 要性,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叙事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 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加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 问题。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引发共鸣
教育叙事通过真实感人的 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 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 程内容。
丰富情感体验
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 能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 情感变化,丰富自己的情 感体验。
对话性
教育叙事强调师生之间的 对话和交流,通过对话引 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 生的认知发展。
教育叙事价值
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教育叙事能够通过故事情节激发学生 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所蕴 含的教育意义。
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教育叙事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 人生、社会和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的 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 觉悟和道德水平。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 中的应用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教育叙事概述 •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
的应用 •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
的实践案例
目录
•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 的效果分析
• 教育叙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 的挑战与对策
01
教育叙事概述
教育叙事定义

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选编五篇

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选编五篇

班主任德育故事案例选编五篇篇一:诚实守信学生小红原本是个诚实守信、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因为一时的考试作弊导致被老师抓住,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直接给小红惩罚,而是带着她去反思,并认真分析了小红作弊的原因和必须承担的后果,教育她不仅为了自己的良心、人格,更要为了保持自己的班级荣誉感到负责。

最终小红重新振作起来,走回了诚实守信的路上。

篇二:友善合作班级里有一个同学小李平时不善于与人交流,不愿意和别人沟通,导致班级中其他同学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太融洽。

李老师通过了解小李的性格特点,安排他和其他学生一起完成集体活动,并与他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不断鼓励他,使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好的认识。

最终,小李逐渐与大家处好关系,表现也有所提高。

篇三:责任担当小明在班里经常捣乱,但不属于严重的违纪行为,而当别的同学犯了错误时,他却总能站出来承担责任,为大家分担。

李老师看见这种行为,及时与他进行了沟通,表扬他的勇气和责任感,同时也提醒他应该珍惜自己的声誉,志愿去帮助别人时,也应遵守纪律,积极向上。

篇四:团结友爱学生小芳家庭比较贫困,因此常常被同学排斥和孤立。

在班级发生了一起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李老师带着小芳一起去进行了调解,并告诉她应该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树立自信心,让她真正地融入了大家。

在学校的一次志愿者招募活动中,小芳积极参与,并带着大家一起完成了任务,深受大家的好评。

篇五:热爱研究王同学学习成绩较差,经常不投入学习,成为全班地“笑话”对象。

李老师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为他设置了目标,为他规划了学习计划,并给他大量的指导和鼓励。

王同学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内心充满了对学习的热爱,最终成为了学习的佼佼者。

德育叙事案例

德育叙事案例

德育叙事案例德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让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

在实践中,德育教育的方式很多,叙事案例教育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

叙事案例教育是指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案例中发生的事情,从而达到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和道德评判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说明叙事案例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案例一:如何看待弃婴在某一高校食堂门口,一名男大学生看见一个被遗弃在垃圾桶旁的婴儿。

他感到非常震惊和痛心,但并没有像其他的路人一样匆忙离开。

相反,他主动将婴儿送到了医院,并为婴儿筹集了供养费。

这位大学生的善举,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称赞和赞扬。

这个案例告诉学生,如果遇到弃婴,我们应该采取主动行动,不能见死不救,更不能冷眼旁观。

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关怀弱小,给予帮助。

同时,也促使学生反思我们整个社会在人口政策、婚姻家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更加人性化、关心生命的社会制度。

案例二:孝道教育某个家庭,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独自一人抚养4个儿女。

父亲多年来辛辛苦苦地养育着孩子们,为了给儿女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他卖掉了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租房子居住。

虽然生活较为拮据,但他依然坚持供养孩子们,一心一意地把孩子们都培养成人才。

这个案例以孝道为主题,告诉学生父母养育我们长大不易,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同时,这个案例也鼓励年轻人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贡献力量。

在现实生活中,孝道文化正在逐渐淡化,这些传统美德需要我们重新加以弘扬,将其传承下去。

案例三:节约资源某户人家开办了一家小型服装店。

为了环保和节约,这家服装店不使用传统的塑料袋,而是倡导顾客自带购物袋。

同时,这家小店还提供二手服装购买服务,通过社交媒体和推广演讲等方式,希望能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废物利用”行列。

这个案例以节约资源为主题,告诉学生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的重要性。

德育叙事案例

德育叙事案例

德育叙事案例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德育叙事案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通过真实的案例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德育叙事案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一则案例是关于一位老师的故事。

这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一次经历。

当时,他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当时路人纷纷绕过,只有他停下来扶起了老人。

老师通过这个案例告诉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是多么重要,我们要学会关爱他人,尤其是老人和弱势群体。

第二则案例是关于学生之间友情的故事。

在班级中,有两个同学之间曾经发生了矛盾,他们因为一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

后来,在班主任和同学们的劝解下,他们终于坐下来好好沟通,最终和解了。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明白了友情的可贵,学会了宽容和理解,懂得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第三则案例是关于诚信的故事。

在一次考试中,有一位同学在考试时作弊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没有立刻处罚他,而是在课后和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这次事件,同学们明白了诚信的重要性,懂得了诚实面对错误的勇气和责任。

通过这些德育叙事案例,学生们可以在情感上和认知上得到双重的教育。

他们能够从案例中深刻体会到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明白了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诚信的人是多么重要。

同时,这些案例也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德育叙事案例的运用。

通过真实的案例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品格教育叙事案例(3篇)

品格教育叙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品格。

在这个背景下,某中学开展了以“爱心传递,温暖校园”为主题的品格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过程中,培养爱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案例过程1. 策划阶段在活动策划阶段,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教师召开专题会议,明确活动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同时,学校还邀请专家对活动进行指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 宣传阶段为了提高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此外,学校还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关注和推动活动的开展。

3. 实施阶段(1)爱心义卖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爱心义卖活动,筹集善款用于帮助贫困学生和灾区。

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纷纷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义卖物品。

义卖活动不仅筹集了善款,还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2)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学校了解到附近村庄有一些留守儿童,生活条件较差。

为了关爱这些孩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学生们自发组成关爱小组,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时光。

(3)环保公益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们积极参与,清理校园垃圾、宣传环保知识,还自发组织了环保宣传队,走进社区、街道,向居民宣传环保理念。

(4)志愿服务活动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学生们积极参与社区敬老院、福利院等志愿服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关爱和帮助。

4. 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学校对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学生的优秀表现,同时也指出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表示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品格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案例反思1. 爱心传递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

小学德育教育叙事(5篇)第一篇:小学德育教育叙事一、案例背景: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

特别是在上课时,总是特别高兴。

大部分同学意识到纪律的重要,并端端正正地坐好,安安静静地听课。

二、案例过程:有一次,上课时我来到教室门口,就看到一同学正拿着一张奖状在炫耀,发现我马上坐下安静了,我没有理他走了。

下课了,他还不出去玩,直到教室里没有学生了,他说:“老师,我要号召几个学生把卫生负责下来,同学们都挺积极的。

”说完就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在我身边转。

其实,虽然他们初中了,但还是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接着我让他想想又哪里做得不当,是不是应该上课时说这件事,你想到了会有什么影响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因为他经常在别的课上违反纪律。

经常批评效果也不是很好。

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我说,这样吧,你能一周不在课上说话,我就同意你的建议,并由你来负责。

三、案例反思:结果效果非常好,他说话的毛病渐渐改了。

为什么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呢?批评和鼓励并行,并要抓住契机及时引导。

因为平时我发现他也很爱劳动,还愿意帮助别人。

我就及时对症下药,利用它感兴趣的事务,改掉毛病。

孩子体会到认真听教的好处,也是对老师的尊重,都长大了,应该做个懂事的孩子了。

看到孩子的进步,我想只要把孩子的教育时刻记在心上,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不是很难但要用心。

科任教师如何协助班主任使班级工作突破现状?如何使各种教育资源得到和谐有效地利用来达到师生互利的效果?我想这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光爱是不够的,还要用心发现,不断思考创新。

第二篇:小学德育教育叙事小学德育教育叙事小学德育教育叙事一、案例背景:我作为一名教师,因为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性格各异,活泼好动。

小学德育案例教育叙事(3篇)

小学德育案例教育叙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爱心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素质的关键环节。

本文以一起小学德育案例为载体,探讨爱心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成效。

二、案例经过1. 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由于家庭原因,从小失去了父母,跟随年迈的奶奶生活。

奶奶年事已高,身体多病,生活十分艰难。

小明在学校里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一般。

老师和同学们发现,小明似乎总是笼罩在悲伤的氛围中。

2. 教育措施(1)关注小明,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小明的情况后,主动与他交流,了解他的生活状况和心理需求。

在交流中,王老师发现小明渴望得到关爱,但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2)开展爱心教育主题活动王老师决定在班级开展“爱心传递,温暖同行”主题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通过班会、黑板报等形式,让同学们了解爱心教育的意义,激发大家的参与热情。

第二阶段:开展爱心捐款活动。

鼓励同学们为小明捐款,帮助他解决生活困难。

第三阶段:开展关爱活动。

组织同学们为小明送温暖,如送学习用品、衣物等。

第四阶段:开展心理辅导。

邀请专业心理老师为小明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走出心理阴影。

3. 案例成效(1)小明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在同学们的关爱下,小明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不再为生活担忧,开始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班级氛围变得更加和谐通过爱心教育主题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关爱他人,班级氛围变得更加和谐。

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3)爱心教育取得显著成效这次爱心教育主题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了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提高了自身的品德素质。

三、案例分析1. 爱心教育的重要性爱心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案例(3篇)

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思想品德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探讨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案例,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中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一所农村初中。

近年来,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学生法治观念淡薄,违反校规校纪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缺乏责任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意识不足。

2. 教学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本案例旨在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学内容(1)法治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法律地位,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2)道德教育以《中学生守则》为依据,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社会责任感教育通过讲述感人至深的社会故事,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一个贴近生活的案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某中学生因打架斗殴被学校处分,询问学生对此事件的看法。

(2)讲授新课教师结合案例,讲解法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法治、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所学。

5. 教学反思(1)注重案例选择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2)关注学生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德育叙事案例一等奖

德育叙事案例一等奖

德育叙事案例一等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德育工作一直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一项德育叙事案例一等奖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吸引了众多学校和教师踊跃参与。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一批优秀的案例,这些案例蕴含了师生在日常教育实践中的感人故事,展现了我国教育界的良好风貌。

在获奖案例中,有一则关于一位中学老师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位老师名叫李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

他任教的学校位于一个偏远的山村,学生人数不多,家庭经济条件较为贫困。

李老师热爱教育事业,他常常悉心教导学生,不仅教会他们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他的课堂上充满了温暖与感动,学生们对他都十分尊重和喜爱。

有一年,学校组织了一次语文演讲比赛,每位学生都可以准备一个演讲稿,展示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比赛的内容涵盖了经典诗文朗诵、自由演讲等多个方面。

李老师非常重视这次比赛,他认为通过演讲,学生可以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于是,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准备比赛,并鼓励他们勇敢地站上舞台,展示自己。

在比赛当天,李老师看着学生们一个个自信地走上台,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朗诵诗歌,用真情实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悟,他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感动。

尤其是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原本是一个内向而羞涩的孩子,对于演讲比赛一直持怀疑态度。

但是在李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小明终于克服了恐惧,向全校师生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他的演讲内容真诚动人,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和称赞。

在比赛结束后,学校举行了颁奖典礼,为获奖学生颁发奖杯和奖状。

李老师在颁奖环节上也受到了表彰,他被授予了"优秀指导教师"的荣誉称号。

这一刻,李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和幸福,他看着台下熠熠生辉的学生们,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动。

这个故事充分展示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德育教育案例(20篇)范文

德育教育案例(20篇)范文

德育教育案例(20篇)范文德育教育案例(20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德育教育案例第1篇: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班有个学生叫XXX。

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研究,提不起一点研究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一天都有学生向告状。

于是,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研究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提高,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教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貌,之后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由于他的这种表现,以往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可是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

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也灰心了。

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可是有一件事让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终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努力坚持。

当时的一幕让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团体,进取向上的孩子。

不能放弃这个孩子,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决定先让他认识自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于是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问他教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明白吗?他说:因为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可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当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今后必须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之后,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研究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他有一点提高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

使他处处感到教师在关心他。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18篇)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18篇)

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精选18篇)德育教育故事案例篇1“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我班有个学生叫李某。

我刚接这个班时,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

这位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

有时,这位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

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这位同学的帮助。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

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此,我会心地笑了。

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某某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

我真替你高兴。

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精选13篇)

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精选13篇)

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精选13篇)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篇1我在批阅学生周记时,看到有个女孩在周记中流露出一种极度的伤感,却不愿说出原因,这非同小可!紧接着我又翻阅了同宿舍的其他几位同学的周记,终于在一个同学的周记中了解到了一点情况:“老师,阿杜以为我们都不要她了,您要关心一下,劝劝她”。

对于这种情况,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班上一共有12位住校生,女孩子有6位,男孩子6位。

6个人一个宿舍,女孩子在一起,肯定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闹小脾气。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事,让宏那么难过,舍友那么着急。

我必需对这件事进行认真分析,还要妥善处理。

认真思考许久,我做出如下处理思路:第一步:分别找她的室友谈心,进一步了解事情真相,找出同宿舍同学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和教育。

第二步:再找她谈心了解情况,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

第三步:利用得到的结论对班上的同学进行教育,同时避免对宏再度造成影响。

小霞因为让她帮忙到水,宏不管,俩人闹别扭,小霞一急跑了出去,宿舍六个人都出去追她,剩下她一个人,结果造成她的误解。

【感想】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应重视的便是学生的人际交往。

平时教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而忽视对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培养。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甚至溺爱。

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上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

因此,作为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

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其社会化和人格成熟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人格的健全发展以及今后成功地走向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

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建立同伴关系是学生们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过程,通过这次事件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

做为教师如果想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应了解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或障碍,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德育案例---教育叙事(5)

德育案例---教育叙事(5)

德育案例——教育叙事一直以来,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都是困扰我老师的主要问题。

我发现问题学生一般都是缺少关爱或者失去自尊心的孩子,也就是所谓的“脸皮厚”,所有好教育的孩子自尊心都特别强烈,所以,我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理念就是给他们自尊或用关爱唤起他们的自尊。

我认为对于那些恶习尚浅的学生是可以在恰当的教育时机,通过相应的德育手法使其改掉恶习的。

下面我就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所教的班级,有一名学生平时见到老师和学校领导基本上不会打招呼,而且惯性说脏话,几乎每说十句话就会出现一句脏话,在情急之下,还会破口大骂。

我知道这样的学生只靠单纯的说教是不会起效的,所以我先是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我首先用关爱一点点的唤醒他的自尊,然后用他身上的闪光点来引导他走向文明礼貌,关键是等待一个恰当的教育时机。

在一节实践课之后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呼博文因为刚学会了制作简单FLASH动画,心情特别的好,下课后在走廊里遇见了校长,他居然笑着向校长问好,校长也微笑着向他点点头,这一个场景恰巧被我从远处看到了,我心想这不正是我苦苦等待的思想教育时机嘛!刚才校长表扬了咱们班级一个同学,知道表扬他哪方面吗?”同学们都很高兴的问:“哪方面呀?”我大声的说:“校长表扬他讲文明,懂礼貌,每次见到校长都微笑着问好,校长特别高兴”。

接着,我当着全班的面告诉这位同学是谁。

最后,我再向同学们提出希望,那就是大家不仅见到校长要问好,见到老师、同学时都要问好,而且平时在和同学沟通交流时也不能说脏话,那样才是名符其实的文明礼貌,大家说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我清晰的听到这位同学的回答最响亮。

从那以后,我发现了这位同学的变化,他见到其他老师也都会微笑着问好了,而且和同学聊天时说脏话也明显减少了,即便有时打反复,偶尔说话时带个脏字,只要同学们一提醒他,他就会红着脸向同学道歉。

我相信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再加上大家的及时鼓励与引导,他一定能和不文明的语言说再见!通过这个德育案例,我深刻的认识到老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因为简单的说教会使学生在被动的心态下,消极的接受你的批评与说教,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学思政教育叙事案例(3篇)

小学思政教育叙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思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我国,小学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案例以小明为例,讲述了一位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小学生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爱与正能量,成为班级中的“爱的传递者”。

二、案例描述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三年级。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热心助人,关爱同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1. 案例一:关爱同学,传递温暖一天,小明在课堂上突然发现邻桌的小丽脸色苍白,眼神迷茫。

小明关切地询问:“小丽,你怎么了?”小丽低声说:“我肚子疼,可能是吃坏了肚子。

”小明立刻意识到情况严重,他赶紧放下手中的书本,轻轻拍了拍小丽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我会陪在你身边。

”说完,小明立即跑向教室外的医务室,为小丽买来了止疼药和热水。

在等待小丽服药的过程中,小明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关切地询问她的感受。

当小丽疼痛缓解后,小明又亲自为她送回座位。

同学们看到这一幕,纷纷为小明的善良和关爱点赞。

2. 案例二:主动帮助,传递正能量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公益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赠衣物。

小明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行动起来。

他把自己珍藏的旧衣物清洗干净,然后打包好,送到了学校指定的捐赠点。

在捐赠仪式上,小明自豪地说:“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同学们纷纷为小明的善举点赞,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

3. 案例三:团结协作,传递友谊在一次班级篮球比赛中,小明所在的班级与另一个班级实力相当。

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队员你争我抢,互不相让。

在关键时刻,小明挺身而出,抢到了球,迅速传给了队友。

队友接球后,巧妙地完成了上篮,为班级赢得了宝贵的两分。

比赛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围拢过来,为小明鼓掌。

小明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们班级的胜利离不开大家的努力。

”三、案例分析小明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小学思政教育的成果。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微案例(3篇)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微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初中生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

为了提高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本案例以我校初一年级某班为例,讲述了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素养。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初一年级某班共有50名学生,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家庭背景各异。

班级中部分学生存在纪律意识不强、团结协作能力差、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决定开展一次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2. 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等。

(2)成立活动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各班委成员为组员,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收集相关资料:搜集关于文明礼仪的书籍、视频、图片等资料,为活动提供素材。

3. 活动实施(1)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文明礼仪的视频,讨论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明礼仪实践活动,如:①校园清洁活动:组织学生打扫教室、操场、食堂等公共场所,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②文明交通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交通秩序维护,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③关爱弱势群体活动: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品质。

(3)评选“文明礼仪标兵”:在活动结束后,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文明礼仪标兵”称号,激励其他学生向优秀看齐。

4. 案例结果(1)学生文明礼仪意识得到提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逐渐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校园规章制度,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班级团结协作能力增强: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得到提升。

(3)校园环境得到改善: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清洁活动,使校园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三、案例反思1. 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充分发挥了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思政教育叙事案例分析(2篇)

思政教育叙事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一起发生在校园里的“小插曲”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启示。

二、案例描述某高校大学生小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

在毕业前夕,学校举办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

讲座结束后,小张与同学小李发生了一场关于价值观的争论。

小李认为,当前社会风气浮躁,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道德和人文关怀。

而小张则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准则,是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争论愈演愈烈,小张和小李的情绪都十分激动。

此时,一位老师恰好路过,了解了情况后,主动介入。

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同学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的态度,然后引导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 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们要正确认识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会独立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念。

我们要深入学习这些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 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观的实践是检验价值观的重要标准。

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些价值观。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张和小李逐渐平复了情绪,开始反思自己的观点。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忽视道德和人文关怀的现象,但这并不能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

三、案例分析1. 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思想道德课教学教育叙事

思想道德课教学教育叙事

思想道德课教学教育叙事东德归小学李成功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课程的进程中,思想政治课例一:超越“离群心理”表现:我班上有三个成绩好的同窗,每次召开主题班会老是不踊跃参与,在下面做作业,看书,既不参加讨论,也不发表个人观点。

学校大型集会、运动会等,他们也在下面做自己的作业。

调查:找他们调查,他们说:“升入重点高中只看成绩,只有认真念书才有前途,干哪些与自己无关的事延误时刻。

”“我母亲确实是如此告知咱们的。

”分析:这是长期应试教育效应的余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阻碍,形成了“离群心理。

”致使爱好狭隘,情感冷淡,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

如此的人,学科成绩再好也只是书呆子一个,更为严峻的后果是可能成为“有知识、无道德的危险品”。

教育策略:超越“离群心理”。

⑴熟悉“离群心理”,矫正思想观念。

找他们分析形成目前状况的缘故,告知他们有客观缘故,也有主观缘故。

客观上讲:一是长期以来学校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重抓学科教育,轻抓或淡抓其他活动。

二是父母的“成龙成凤”观点偏狭阻碍。

上述客观上对三位同窗“离群心理”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阻碍。

主观上讲,由于同窗们对以后社会“用人观”和人材标准熟悉不足,把人材标准绝对化,对“需要确实是人材”缺乏试探。

通过度析,使他们明确以后社会对人材的个性要求更高,通过沿海地域有些行业技术工人工资高于硕士生工资的例子,告知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交往是适应生存和适应以后社会的必备素养,使之端正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一辈子观。

⑵寻求超越方式,进行踊跃超越。

“离群心理”的超越方式,一是肃除旧适应,形成新适应,把“主题班会”改成“主体班会”,做到有针对性地解决班上实际问题,成心识地给他们布置说话内容,如在跟一个喜爱迟到的同窗说句心理话的主体班会上,要求他们先送一句话给那位同窗。

总结时对他们踊跃参与讨论的踊跃态度和说话内容予以确信和夸奖,学校大型活动动员他们参加,并布置项目要求完成。

二是树立其在集体中的位置,以培育其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品德教育叙事案例
超越“离群心理”
表现:某班上有三个成绩好的同学,每次召开主题班会总是不积极参与,在下面做作业,看书,既不参加讨论,也不发表个人见解。

学校大型集会、运动会等,他们也在下面做自己的功课。

调查:找他们调查,他们说:“升入重点高中只看成绩,只有认真读书才有出路,干哪些与自己无关的事耽误时间。

”“我母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分析:这是长期应试教育效应的余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形成了“离群心理。

”导致兴趣狭隘,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

这样的人,学科成绩再好也只是书呆子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可能成为“有知识、无品德的危险品”。

教育策略:超越“离群心理”。

⑴认识“离群心理”,矫正思想观念。

找他们分析形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告诉他们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上讲:一是长期以来学校迫于升学率的压力,只重抓学科教育,轻抓或淡抓其他活动。

二是父母的“成龙成凤”观点偏狭影响。

上述客观上对三位同学“离群心理”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主观上讲,由于同学们对未来社会“用人观”和人才标准认识不足,把人才标准绝对化,对“需要就是人才”缺乏思考。

通过分析,使他们明确未来社会对人才的个性要求更高,通过沿海地区有些行业技术工人工资高于硕士生工资的例子,告诉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交往是适应生存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素质,使之端正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⑵寻求超越方式,进行积极超越。

“离群心理”的超越方式,一是根除旧习惯,形成新习惯,把“主题班会”改成“主体班会”,做到有针
对性地解决班上实际问题,有意识地给他们布置说话内容,如在跟一个喜欢迟到的同学说句心理话的主体班会上,要求他们先送一句话给那位同学。

总结时对他们积极参与讨论的积极态度和说话内容予以肯定和表扬,学校大型活动动员他们参加,并布置项目要求完成。

二是树立其在集体中的位置,以培养其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组织他们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制作等集体活动,取得荣誉,便予以庆祝。

三是发现其他同学的离群行为,在班级中进行教育,使他们从别人的例子中,受到平行教育,逐步使心理由离群转变为亲群。

⑶时时给予鼓励,处处进行督促。

在组织他们进行超越“离群心理”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很多波折与反复,这既要靠自我教育能力、更要靠教师鼓励与督促。

上述三个同学在开始接受超越“离群心理”教育时表现很积极,但后来也有再回头的趋势,这时,就不失时机地再给其布置参与和主持活动,对他们关心集体、兴趣不断提高的进步予以表扬,并督促他们制定“参与班集体活动计划”,逐渐加大其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频率,对其评语也随之提升,使之逐步告别“离群心理”,形成集体观念。

效果:现在一同学曾两次主持班级“主体班会”,两同学报名参加校“文艺宣传兴趣小组”,其学科成绩仍保持班级中的位置,有时还略有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