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法》
高三数学下册《二分法》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分法的定义及基本原理,了解其在数学及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学会运用二分法求解方程、不等式及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3.掌握二分法的迭代过程,能够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二分法求解。
4.能够分析二分法的优缺点,了解其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2)二分法的优点和缺点,如高效性、适用范围、局限性等。
(3)如何优化二分法的查找过程,如避免整数溢出、减少不必要的比较等。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二分法的应用。
2.教学活动:布置以下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在有序数组中查找一个特定的元素。
(2)如何改进二分法,使其在特定场景下更加高效?
6.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正确、步骤清晰。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原理:利用有序数组的特性,每次查找时比较中间元素与目标值,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下一次查找的范围。
(3)步骤:确定初始的查找范围;计算中间位置;比较中间元素与目标值;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查找范围;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找到目标值或确定目标值不存在。
(4)应用场景:适用于有序数组的查找,如排序后的数据查找、数据库索引查找等。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与示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二分法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实际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精选习题(含解析)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精选习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用二分法求如图所示函数f(x)的零点时,不可能求出的零点是( )A.x1B.x2C.x3D.x42.下列函数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A.f(x)=3x-2B.f(x)=log2x+2x-9C.f(x)=(2x-3)2D.f(x)=3x-33用二分法求函数f(x)的一个正实数零点时,经计算f(0.64)<0,f(0.72)>0,f(0.68)<0,则函数的一个精确度为0.1的正实数零点的近似值为( )A.0.9B.0.7C.0.5D.0.44在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时,第一次取的区间是[-2,4],则第三次所取的区间可能是( )A.[1,4]B.[-2,1]C.[-2,2.5]D.[-0.5,1]5已知函数f(x)的一个零点x0∈(2,3),在用二分法求精确度为0.01的x0的一个值时,判断各区间中点的函数值的符号最少要( )A.5次B.6次C.7次D.8次二、填空题6用二分法求函数f(x)=3x-x-4的一个零点,其参考数据如下:f(1.600)≈0.200 f(1.587 5)≈0.133 f(1.57 50)≈0.067f(1.562 5)≈0.003 f(1.556 2)≈-0.029 f(1.550 0)≈-0.060据此数据,可得方程3x-x-4=0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度0.01)为.7.已知函数f(x)=log a x+x-b(a>0且a≠1).当2<a<3<b<4时,函数f(x)的零点x0∈(n,n+1)(n∈N*),则n= .8.已知f(x)图象是一条连续的曲线,且在区间(a,b)内有唯一零点x0,用“二分法”求得一系列含零点x0的区间,这些区间满足(a,b)⊇(a1,b1)⊇(a2,b2)⊇…⊇(a k,b k),若f(a)<0,f(b)>0,则f(a k)的符号为.(填“正”,“负”,“正、负、零均可能”)9若函数f(x)=x3+x2-2x-2的一个正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表:f(1)=-2 f(1.5)=0.625f(1.25)≈-0.984 f(1.375)≈-0.260f(1.437 5)≈0.162 f(1.406 25)≈-0.054那么方程x3+x2-2x-2=0的一个近似解(精确度为0.1)为.10下面是连续函数f(x)在上一些点的函数值:x 1 1.25 1.375 1.406 5 1.438 1.5 1.625 1.75 1.875 2 f(x) -2 -0.984 -0.260 -0.052 0.165 0.625 1.982 2.645 4.356由此可判断:方程f(x)=0的一个近似解为.(精确度0.1)三、解答题12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长10km的线路,电线杆的间距为100m.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呢?13 已知函数f(x)=3x+在(-1,+∞)上为增函数,求方程f(x)=0的正根(精确度0.01).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C.观察图象可知:点x3的附近两旁的函数值都为负值,所以点x3不能用二分法求,故选C.2【解析】选C.因为f(x)=(2x-3)2≥0,所以不能用二分法求零点.3【解析】选B.因为f(0.72)>0,f(0.68)<0,所以零点在区间(0.68,0.72),|0.72-0.68|=0.04<0.1,零点在区间[0.68,0.72]内,故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4【解析】选D.因为第一次所取的区间是[-2,4],所以第二次的区间可能是[-2,1],[1,4],第三次所取的区间可能是[-2,-0.5],[-0.5,1],[1,2.5],[2.5,4],只有选项D在其中.5【解析】选C.区间长度为1,每次长度缩小一半,注意到>0.01,>0.01,<0.01,因此判断各区间中点的函数值符号最少7次.6【解析】注意到f(1.5562)=-0.029和f(1.5625)=0.003,显然f(1.5562)·f(1.5625)<0,且=0.0063<0.01,故方程3x-x-4=0的一个近似解为1.5625或1.5562.答案:1.5625(或1.5562)7【解析】因为函数f(x)=log a x+x-b(2<a<3)在(0,+∞)上是增函数,f(2)=log a2+2-b<log a a+2-b=3-b<0,f(3)=log a3+3-b>log a a+3-b=4-b>0,所以x0∈(2,3)即n=2.答案:29【解析】因为=0.0625<0.1,所以在区间内的任何一个值都可以作为x3+x2-2x-2=0的一个近似解,故方程x3+x2-2x-2=0的一个近似解可取为1.4375或1.375.答案:1.4375(或1.375)10【解析】由题中表格对应的数值可得函数零点必在区间(1.4065,1.438)上,由精确度可知近似解可取为1.438或1.4065.答案:1.438(或1.4065)12【解析】如图所示,首先从AB线路的中点C开始检查,当用随身带的话机向两端测试时,发现AC段正常,判定故障在BC;再到BC段中点D检查,这次发现BD段正常,可见故障出在CD段;再到CD段中点E来检查……每查一次,可以把待查的线路长度缩减一半.要把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缩小到100m之内,查7次就可以了.13【解析】由于函数f(x)=3x+在(-1,+∞)上为增函数,故在(0,+∞)上也单调递增,因此f(x)=0的正根最多有一个.因为f(0)=-1<0,f(1)=>0,所以方程的正根在(0,1)内,取(0,1)为初始区间,用二分法逐次计算。
《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 讲义
《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讲义一、什么是函数的零点在数学中,函数的零点指的是使得函数值为零的自变量的值。
简单来说,如果对于函数 f(x),存在一个实数 c ,使得 f(c) = 0 ,那么 c 就被称为函数 f(x) 的零点。
例如,对于函数 f(x) = x 1 ,当 f(x) = 0 时,即 x 1 = 0 ,解得 x= 1 ,所以 1 就是函数 f(x) = x 1 的零点。
函数的零点是函数图像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它在方程求解、函数性质研究以及实际问题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为什么要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求出函数的零点,但很多函数的零点并不能通过简单的代数运算直接得出。
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些数值方法来近似地求出零点,二分法就是其中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二分法的基本思想是“逐步逼近”。
通过不断将区间一分为二,确定零点所在的子区间,然后重复这个过程,使包含零点的区间越来越小,从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
与其他求零点的方法相比,二分法具有原理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的优点,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保证收敛到零点的近似值。
三、二分法的原理假设函数 f(x) 在区间 a, b 上连续,且 f(a) 与 f(b) 异号(即 f(a) × f(b) < 0 ),那么在区间(a, b) 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c 。
我们取区间 a, b 的中点 m =(a + b) / 2 ,计算 f(m) 。
如果 f(m) = 0 ,那么 m 就是函数的零点。
如果 f(m) 与 f(a) 异号,那么零点就在区间 a, m 中;如果 f(m) 与 f(b) 异号,那么零点就在区间 m, b 中。
然后,我们再对新的区间重复上述步骤,不断缩小包含零点的区间,直到达到所需的精度。
四、二分法的具体步骤1、确定初始区间 a, b ,使得 f(a) × f(b) < 0 。
2、计算区间 a, b 的中点 m =(a + b) / 2 。
数学2.4.2《二分法》教案(新人教B版必修1)
2.4.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2.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
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过程。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二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工程领域。
它通常用于寻找数值解的逼近值,特别是在无法准确求解的情况下。
二分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求解区间逐步缩小,直到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解决一些复杂的方程,例如非线性方程、传统解法求解困难的方程等。
这时候,二分法就成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求解方法。
通过不断缩小求解区间,逐步逼近方程的解,我们可以快速得到一个近似解。
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二分法的原理、算法步骤和示例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值计算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我们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二分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值计算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在数学中,求解方程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非线性方程,往往无法用代数方法得到精确解析解。
我们需要借助数值计算方法来求得近似解。
二分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用来求解单调函数的根。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求解方程的情况,比如物理问题中的牛顿定律、化学问题中的化学反应速率等等。
掌握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教学设计将重点介绍二分法的原理及应用,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实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1.3 目的本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二分法求解方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际的示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掌握二分法的具体步骤,理解其优缺点,掌握其应用范围,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本教学设计的学习,学生将不仅能够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还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深入学习数学和相关领域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教学设计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来促进自身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不仅能够学会求解方程的方法,还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二分法的基本原理;(2)掌握使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二分法解决问题的兴趣;(2)通过理论讲解和示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二分法的原理和求解方法;(3)通过练习与实践,巩固学生对二分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通过讨论和激发学生思维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二分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如求方程f(x)=x^3-2x^2-4x+3=0的一个近似解,引发学生对使用二分法解决问题的兴趣。
(2)学生讨论,思考如何利用二分法求该方程的近似解。
(3)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概念讲解(15分钟)(1)通过示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二分法的基本原理。
如示例方程f(x)=x^2-2=0,同时画出函数图像。
(2)学生回答:如何找到函数图像上可能存在零点的区间?如何利用二分法逼近零点?(3)通过讲解示例方程f(x)=x^2-2=0的具体求解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二分法的求解方法。
(4)总结二分法的基本原理和求解方法,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解题示例(15分钟)(1)通过示例讲解,巩固学生对二分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求方程f(x)=x^3-2x^2-4x+3=0的一个近似解。
(2)学生独立解题,检查答案,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讲解。
(3)通过多个示例,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3)讲解练习题的解答过程,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5.拓展与应用(25分钟)(1)提供一个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利用二分法进行求解。
二分法 查找
二分法查找
二分查找也称折半查找(Binary Search),是一种在有序数组中查找目标值的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数组分为两部分,然后判断目标值可能存在的那一部分,并继续在该部分中进行查找,以此逐渐缩小查找范围,直到找到目标值或确定不存在。
二分查找的基本实现步骤如下:
1. 确定数组的左边界和右边界,初始时左边界为0,右边界为数组长度减1。
2. 计算数组的中间位置mid,可以使用公式mid = (left + right) / 2。
3. 比较中间位置的元素与目标值的大小关系:
-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等于目标值,则找到目标值,返回中间位置。
-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大于目标值,则目标值可能在左侧部分,更新右边界为mid - 1。
- 如果中间位置的元素小于目标值,则目标值可能在右侧部分,更新左边界为mid + 1。
二分查找虽然思路简单,但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如循环中的不等号是否应该带等号,mid是否应该加一等。
分析这些细节的差异以及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助于更加灵活准确地实现二分查找算法。
人教版高一数学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第二课《二分法》PPT课件
实验设计、资料查询;是方程求根的常用方法!
温故知新 判断零点存在的方法 勘根定理 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的图像是连续曲线,并 且 在闭区间[a,b]端点的函数值符号相反,即f(a)f(b)<0, 则f(x)在(a,b)上至少有一个零点,即方程f(x)=0在(a,b) 上至少有一个实数解。
问题1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 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上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 迅速查出故障所在? 方法分析: 算一算: 要把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缩小到50~100m左右, 即一两根电线杆附近,要检查多少次? 7次 定义:每次取中点,将区间一分为二,再经比较,按需要 留下其中一个小区间的方法叫二分法,也叫对分法,常用 于:查找线路电线、水管、气管等管道线路故障
y f(x)
-1
O
1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4
5
x
动手实践 求方程2x3+3x-3=0的一个实数解,精确到0.01. 设计方案
进一步体会 探求2x-x2=0的近似解
抽象概括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实数解的过程 选定初始区间 1.初始区间是一个两端函数值
符号相反的区间 2.“M”的意思是取新区间, 其中一个端点是原区间端
取区间的中点 中点函数值为0 M N 是 结束 否
说明:1.方程f(x)=0在区间(a,b)内有奇数个解,则f(a)f(b)<0;方程 在区间(a,b)内有偶数个解,则f(a)f(b)>0.
2.若方程f(x)=0在区间(a,b)只有一解,则必有f(a)f(b)<0.
实例体验
假设,在区间[-1,5]上,f(x)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曲线, 且f (-1)>0, f(5)<0即f(-1)f(5)<0,我们依如下方法可以求得方程
《二分法》教案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基本初等函数图像、零值定理)出发,从具体到一般,揭示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二分法”,并在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内容埋下伏笔.教科书不仅希望学生在数学知识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上有所收获,而且希望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所以在“阅读与思考”中,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在方程求解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贡献.2、目标分析学生已学习过的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同时已掌握了求函数零点准确值的一些方法,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是利用了函数图像的连续性,不断逼近函数零点从而求得对应方程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因此通过学习二分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函数图像及其性质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求解的过程中,由于数值计算较为复杂,因此对获得给定精确度的近似解增加了困难,所以希望学生具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计算器演算。
由此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3、重难点分析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4、教法分析本节课突出方法的讲授与思维的训练,遵循“实例导入→揭示课题→实践探究→总结提炼→回归定义→视野拓展→学生感悟”的教学环节,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训练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数学】2.4.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课件(新人教B版必修1)
继续实施上述步骤,直到区间[a n ,bn ],函数的零点 总位于区间[a n ,bn ]上,当a n 和bn 按照给定的精确度所取得 近似值相同时,这个相同的近似值就是函数y=f(x)的近似 零点,计算终止.这时函数y=f(x)的近似零点满足给定的精确度.
问题3 如何描述二分法? 问题3.如何描述二分法?
3
由于2.375与2.4375的近似值都为2.4,停止操作,所求近似解为2.4。
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
已知函数y = f ( x)定义在区间D上,求它在D上的一个零点 x 0的近似值x,使它满足给定的精确度.
步骤: 第一步 在D内取一个闭区间[a 0 ,b0 ],使f(a 0 )与f(b0) 异号,即f(a 0 )⋅ f(b0)<0.零点位于区间[a 0 ,b0 ]中. 第二步 取区间[a 0 ,b0 ]的中点,则此中点对应的坐标为 1 1 x 0 =a 0 + (b0 − a 0) (a 0 + b0) = 2 2
1.简述上述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
解:设f (x)=x2-2x-1,x1为其正的零点 x1∈(2,3) ∵ f(2)<0, f(3)>0 ∵f(2.5)=0.25>0 x1∈(2,2.5) ∴f(2)<0, f(2.5)>0 ∵ f(2.25)= -0.4375<0 x1∈(2.25,2.5) ∴ f(2.25)<0, f(2.5)>0 ∵ f(2.375)= -0.2351<0 x1∈(2.375,2.5) ∴ f(2.375)<0, f(2.5)>0 ∵ f(2.4375)= 0.105>0 x1∈(2.375,2.4375) ∴ f(2.375)<0, f(2.4375)>0 ∵ 2.375与2.4375的近似值都是2.4, ∴x1≈2.4 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对概念、方法的理解!
《二分法查找》教学案例
《二分法查找》教学案例《二分法查找》教学案例,信息技术课,代倩李新兰约3391字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三章《算法的实现》。
教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让学生体验并掌握二分法查找算法的思想,并将这一算法体现到具体的应用中。
该内容是对上一节课顺序查找方法的延伸,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课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二分法查找的概念,掌握二分法查找的算法思想,能用二分法查找编写程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分析二分法查找的原理,合作编程,完成对二分法查找数据的学习及应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协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二分法查找算法的理解,如何使用二分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创新之处本节课教学地点安排在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整合,促使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将抽象枯燥的理论通过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引出,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上课之前,播放“购物街”节目中猜价格的片段。
其内容是让选手猜商品的价格,规则是给出商品的价格范围,主持人根据实际价格和选手报价给出提示:“高了”、“低了”、“正确”。
有一个选手,仅仅尝试猜了3次,就猜出了实际价格。
当时给出的价格数值范围是100~300,实际价格是225。
他猜的3个数是200(主持人:低了)、250(主持人:高了)、225(主持人:正确)。
师:我们仔细分析这个选手的猜数过程,可以发现每次猜的数都是相应范围中间的数,这实际上采用了“二分法查找”算法思想。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编程算法思想。
设计思想:通过视频的强大渲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课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编程算法思想——二分法。
《二分法》教学设计
《二分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本(A版)》的第三章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二、设计思想1、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2、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3、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数学的内在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在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合理整合。
三、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逼近思想;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3、通过具体实例的探究,归纳概括所发现的结论或规律,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2.教学难点:方程近似解所在初始区间的确定,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五、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利用POWER POINT、几何画板软件制作)2、尺子、彩色粉笔等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如果沿着线路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次电线杆子。
10km长,大约有200多根电线杆子呢。
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以学生感觉较简单的问题入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再创造的欲望。
注意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思考,从二分查找的角度解决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独立思考,可能出现的以下解决方法:思路1:直接一个个电线杆去寻找.思路2:通过先找中点,缩小范围,再找剩下来一半的中点.老师从思路2入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图,维修工人首先从中点C。
《二分法查找数据》教学设计
《二分法查找数据》教学设计作者:陈鹏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01期《二分法查找数据》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组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顺序法在数组中查找数据的基础上,学习利用二分法查找数据,为后续“数据排序”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VB中数组的基本操作及顺序查找的算法思想。
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笔者设计了“人与电脑竞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引导学生从游戏中掌握二分法查找的思想,完成本课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二分法查找的算法思想,学会使用二分法查找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并应用二分法查找数据的过程,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上机完成“人与电脑竞猜商品价格”等VB程序设计,体验编程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二分法的基本算法思想及相关程序的实现。
难点:如何使用二分法在数据组中查找数据,并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室、动画演示课件、VB程序、3~5件小商品实物。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经常看电视上一些“商品猜价”的节目吧?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到前台配合我玩一个关于价格竞猜的小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给大家展示一件商品,告诉第一位学生具体的价格,并告诉第二位学生该商品大概的价格范围(100元~300元),让第二位学生猜价,第一位学生对第二位学生的报价给出“高了”、“低了”或“正确”的提示。
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游戏。
教师让第二位学生讲述自己判断商品价格的过程,从而引入二分法。
设计思想: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通过价格竞猜的小游戏,初步感受编程设计方法——二分法,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初识“二分法”师:二分法查找中对被查找的数据有没有要求呢?从被猜商品的价格范围100~300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序的数列,也就是说,被查的数据必须是有序的,否则二分法查找无法进行。
《二分法查找》教学案例
《二分法查找》教学案例作者:代倩李新兰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第04期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三章《算法的实现》。
教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从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让学生体验并掌握二分法查找算法的思想,并将这一算法体现到具体的应用中。
该内容是对上一节课顺序查找方法的延伸,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课在整个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二分法查找的概念,掌握二分法查找的算法思想,能用二分法查找编写程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分析二分法查找的原理,合作编程,完成对二分法查找数据的学习及应用,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协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二分法查找算法的理解,如何使用二分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四、创新之处本节课教学地点安排在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整合,促使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将抽象枯燥的理论通过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引出,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上课之前,播放“购物街”节目中猜价格的片段。
其内容是让选手猜商品的价格,规则是给出商品的价格范围,主持人根据实际价格和选手报价给出提示:“高了”、“低了”、“正确”。
有一个选手,仅仅尝试猜了3次,就猜出了实际价格。
当时给出的价格数值范围是100~300,实际价格是225。
他猜的3个数是200(主持人:低了)、250(主持人:高了)、225(主持人:正确)。
师:我们仔细分析这个选手的猜数过程,可以发现每次猜的数都是相应范围中间的数,这实际上采用了“二分法查找”算法思想。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编程算法思想。
设计思想:通过视频的强大渲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这样的方式导入课题: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编程算法思想——二分法。
二分法分类
二分法分类
摘要:
一、二分法分类的定义和概念
二、二分法分类的应用领域
三、二分法分类的优势和局限性
四、二分法分类与其他分类方法的比较
五、总结
正文:
二分法分类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事物分为两个相互排斥的类别。
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易于理解和应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科学研究中,二分法分类被用于对现象进行分类和归纳。
例如,在生物学中,物种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两大类;在化学中,元素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社会科学中,二分法分类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心理学中,人的性格可以分为内向和外向两大类;在政治学中,政治制度可以分为民主和专制两大类。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
二分法分类具有很多优势,例如简单易行、易于理解和应用等。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分类结果可能过于简单化、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复杂性等。
与其他分类方法相比,二分法分类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性和易用性。
但是,
其缺点在于其结果可能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的复杂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总的来说,二分法分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分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人教课标版(B版)高中数学必修1《二分法》教学课件1
如果函数图象通过零点时穿过了x轴, 则称这样的零点为变号零点,如果没有穿过 x轴,则称这样的零点为不变号零点。
依据这个性质,下面我们介绍求函数零点
的近似值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
已知函数y=f(x)定义在区间D上,求它在 D上的一个零点x0的近似值x,使它满足给定 的精确度。
下面我们分步写出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
(2)如果f(a0)·f(x0)<0,则零点位于区间[a0, x0]中,令a1=a0,b1=x0;
(3)如果f(a0)·f(x0)>0,则零点位于区间[x0, b0]中,令a1=x0,b1=b0;
第三步:取区间[a1,b1]的中点,则此中点对应
的坐标为
x1
a1
1 2
(b1
a1)
1 2
(a1
b1)
计算f(x1)和f(a1),并判断:
函数y=f(x)有零点
(2)如何求零点个数及所在区间?
解一: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作 x, f (x)的对应
值表,若在区间 (a, b)上连续,并且有 f (a) f (b) 0
那么函数 y f (x)在区间[a, b]内至少有一个实数
根,若能证明 y f (x)在 [a,b]上的单调性,则在
[a,b]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解二:试探着找到两个x对应值为一正一负 (至少有一个);再证单调增函数即可得有 且只有一个.
解三:构造两个易画函数,画图,看图象 交点个数,很实用.
(3)连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别 方法: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 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 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 使得f(c )=0,这个c也就是方程f(x)=0的根.
高中数学《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一第二章《2.4.2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二分法》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
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掌握运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逼近思想;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通过具体实例的探究,归纳概括所发现的结论或规律,体会从具体到一般的认知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理解函数零点和方程根的关系, 初步掌握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思想.但是对于求函数零点所在区间,只是比较熟悉求二次函数的零点,对于高次方程和超越方程对应函数零点的寻求会有困难.另外算法程序的模式化和求近似解对他们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使学生体会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2.教学难点:方程近似解所在初始区间的确定,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 如果沿着线路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
从核心素养视角重新审视《二分法》的教育价值
2019 年第 6 期
福建中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 建模素养,通过让学生概括二分法思想和步骤培养 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二分法思想的探求中培养 学生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二分法的原理,能够借助计算器, 会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 难点 方程近似解所在初始区间的确定及逼近 的思想,二分法的原理,精确度的理解. 6 教学情境设计 6.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 1 16 枚金币中有一枚略轻,是假币,请你 设计一个寻找这枚假币的方案? 情境 2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 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的某一处发生了故障.这 是一条 10 km 长的线路,你能否给维修线路的师傅 设计一个寻找故障点的方法? 设计意图 从简单有趣的金币问题开始,迅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让学生迅速建立二分查找的思想与方法.但 金币问题属于离散型问题,而二分法是对连续函数 而言的.所以在直观的金币问题后,又设置了连续 型的线路问题.一方面和主题更加吻合,另一方面 也让学生体会用一分为二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来自生活,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 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 6.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探究 1 当确定函数在区间内存在一个变号零 点后,如何求出这个零点的近似值?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作类比,鼓励学生大 胆尝试探求,感受二分法的定义.培养学生数据分 析素养,逻辑推理素养. 探究 2 尝试归纳二分法的定义? 设计意图 发展学生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等 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基本素养.通过二分法的无限 逼近,首次让学生体会逐渐逼近的极限思想;将区 间一分为二,通过确定零点的存在位置,重点培养 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逻辑推理素养等. 探究 3 一定要二分吗?有没有别的方法?比 如三分、四分甚至十等分呢? 设计意图 通过对其他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感 受二分法的优点:简单方便易操作,同时渗透对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案例撰写:乔梁北京市第166中学【导语】求方程的解是常见的数学问题,这之前我们都是在等式状态下研究方程的变化关系,从而得到诸如求根公式等方程的解。
但有些方程求精确解较难,本课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来求方程的近似解。
本课重点是学习一种思维。
【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课注重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基本初等函数图像、零值定理)出发,从具体到一般,揭示方程的根与对应函数零点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再介绍求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的“二分法”,并在总结“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步骤”中渗透算法的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算法内容埋下伏笔.教科书不仅希望学生在数学知识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上有所收获,而且希望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所以在“阅读与思考”中,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在方程求解中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贡献.2、目标分析学生已学习过的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同时已掌握了求函数零点准确值的一些方法,对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是利用了函数图像的连续性,不断逼近函数零点从而求得对应方程近似解的一种计算方法,因此通过学习二分法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函数图像及其性质去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求解的过程中,由于数值计算较为复杂,因此对获得给定精确度的近似解增加了困难,所以希望学生具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计算器演算。
由此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了解这一数学思想,为学习算法做准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
3、重难点分析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的联系,初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4、教法分析本节课突出方法的讲授与思维的训练,遵循“实例导入→揭示课题→实践探究→总结提炼→回归定义→视野拓展→学生感悟”的教学环节,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训练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采用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实录】一、【实例导入】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猜数字游戏:我和A 同学一起背对着黑板,面对大家,请一名同学上黑板写下一个数,这个数是在1到100以内的自然数,写完以后马上擦掉,然后让A 同学先猜,我后猜,我一定内在7次以内(包括7次)猜中。
需要在座的同学们协助我完成以下项目:1、 每次得一个结果,大家给一次提示,提示语言是以下三种:对了、大了、小了。
2、 请一名同学上黑板出数、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下猜的过程以及提示语言。
(板书内容:分两列呈现猜得的数字、学生提示语言)师生互动:为什么我的方法,7次以内一定可以猜中?(第一次猜50,若“大了”,则猜1与50中间的整数25,依此类推,由于每猜一次,就排除一半,范围不断缩小,7次以内一定可以猜中。
) 上述游戏,每次都将所给区间一分为二,进行比较后得到新的区间,再一分为二,如此下去,使得所猜数字逐步逼近计算机所给的数字。
这种思想就体现了数学中的二分法思想。
(板书内容:一分为二、逼近)给出数字0x ,用二分法的思想完成猜数字游戏的步骤如下: 1、 给出初始区间(a ,b ) 2、 求区间(a ,b )的中点2b ac +=(设计意图:引入中点值的公式)3、 比较c 与0x :①若0x c <,那么∈0x (c ,b ),则令a c =②若0x c >,那么∈0x (a ,c ),则令b c =4、 直到0x c =,结束游戏,否则重复操作步骤2~3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中初步体会二分法的一分为二以及逼近的思想。
二、【揭示课题】那我们能否借用这种一分为二以及逼近的思想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呢?在中学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解方程,我们会求一元一次、一元二次的方程的解,可是更多的方程我们不知道如何求解,比如x x x x 26ln 313-=-=、等等。
今天我们类比猜数字游戏的这种思路来研究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板书内容:§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三、【实践探究】例、①判断方程x x 313-=在区间(0,1)内是否有解?若有,有几解?方法一: 方程x x 313-=的解⇔函数3x y =与x y 31-=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作出函数3x y =与x y 31-=图象,并由此知在区间(0,1)内有且只有一解。
方法二:方程x x 313-=的解⇔函数13)(3-+=x x x f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函数13)(3-+=x x x f 的零点对于函数13)(3-+=x x x f ,首先,0)2()1(<⋅f f ,利用零值定理,函数13)(3-+=x x x f 在(0,1)内至少有一解。
然后,利用函数13)(3-+=x x x f 是定义域R 上的增函数知它在(0,1)内有唯一解。
②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
(指导学生进行前3次操作,然后请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后续操作,每2人一组互相配合,其中一人按计算器,一人记录数据,每一个结果与前一个结果都是环环相扣,因此一定小心谨慎,在确保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再强调速度,先慢后快,何时停止操作听我的口令)解:记13)(3-+=x x x f ,设方程0133=-+x x 的实数解为0x ,0x ∈(0,1)用二分法操作如下:师生互动:同学们的操作速度有很大差别,最快的两人小组已经进行到第八次了,大家看看自己的操作记录单,可以发现:区间长度越来越短,从而使得方程的解所在范围越来越小。
如果操作到第四次的话,那么方程的近似解可以是0.3125,当然,[a,b]中任意一个数均可以作为近似解。
如果进行到第五次的话,那么方程的近似解可以是0.34375。
对操作次数的探讨:那么到底应该操作到第几次才可以停止?我们知道,在表示一个小数时,如果小数位数过多,我们一般都会在题目中用小括号给出条件,例如:(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0.01)等。
同样,在二分法的操作中,我们也有类似的作法,题目会给定精确度,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简而言之,精确度指的是每一次操作的区间长度,即a=bε-根据精确度的定义,我们计算每一次操作的精确度分别得多少。
如下表(幻灯片演示):大多数题目给出的精确度为0.1或0.01,若精确度为0.1,算到几次就可以了?若精确度为0.01呢?回答:若精确度为0.1,算到第五次;若精确度为0.01,算到第八次。
对精确度的再思考:我们还可以看出每一个精确度是上一次操作精确度的21倍,如果初始区间长度是1,那么进行到第五次才能符合题目精确度为0.1的要求; 如果初始区间长度是1,那么进行到第八次才能符合题目精确度为0.01的要求;思考1:如果初始区间长度是2,进行到第几次才能符合题目精确度为0.1的要求? (答案:第六次)思考2:二分法的操作次数与什么有关?(答案:①初始区间的长度(越小,操作次数越少);②所给精确度(越小,操作次数越多)电脑演示:借助几何画板用准确的函数图像演示这个实数解的精确过程(用鼠标拖动横轴的单位长度,使得单位长度不断变大)。
变题1: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x x 313-=的近似解(精确度为0.1)。
变题2: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函数13)(3-+=x x x f 的零点(精确度为0.1)。
思考: 若分别就初始区间为(0,2)和(0,3)进行求解,这两种情况会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感知初始区间的不同对结果无影响,只是操作次数的多少而已。
设计意图1、例1的①实际上是为了给②作铺垫,目的是为了给出初始区间;2、变题1需要学生自己确定初始区间;3、变题2体现方程)()(x g x f =的根与函数)()(x g x f y -=零点的等价关系。
4、在上述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基本步骤。
四、【回归定义】对于区间[ a , b ]上连续不断、且f (a ) f (b )<0的函数y = f (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揭示二分法的定义:(指出运用二分法的前提是要先判断某根所在的区间) 五、【总结提炼】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步骤如下: 1、 确定初始区间),(b a ; 2、 求区间),(b a 的中点)(2b ac c +=;3、 计算)(c f ,观察)()()(c f b f a f 、、的正负(1)若0)()(<⋅c f a f ,那么0x ∈),(c a ,则令b c =; (2)若0<⋅)()(c f b f ,那么0x ∈),(b c ,则令a c =;4、 直到ε<-a b ,停止操作,c x ≈0(或a 、b 皆可),否则重复操作步骤2~3。
六、【视野拓展】我们体会到了二分法在猜数字游戏中的应用,其实它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为以下实际情况设计方案:应用1:从上海到美国旧金山的海底电缆有15个接点,现在某接点发生故障,需及时修理,为了尽快断定故障发生点,一般至少需要检查接点的个数为几个? 应用2:一天,我们初中部校区与高中部校区的线路出了故障,(相距大约3500米)电工是怎样检测的呢?设计意图: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进一步领悟二分法的思想,既体现了二分法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七、【自主练习】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用二分法求方程ln x =6-2x 的近似解(精确度为0.1)分析:判断某根所在的初始区间,我们可以作y =ln x ,y=6-2x 的图象;从图象上可以发现,这个方程有惟一解,且在区间(2,3)内。
判断出了根所在区间后,利用函数f (x )= ln x +2x -6用二分法算出方程的近似解解: 记f (x )= ln x +2x -6,设方程ln x =6-2x 的实数解为x 0, f (2)=1.3069<0,f (3)=1.09806>0,f (2) f (3)<0,所以x 0∈ (2,3), f (2.5)= - 0.084<0,f (3)=1.09806>0,f (2.5)f (3)<0,从而x 0∈ (2.5,3),f (2.75)=0.512>0 ,f (2.5)= - 0.084<0,f (2.5)f (2.75)<0,从而x 0∈ (2.5,2.75), f (2.625)=0.215>0 ,f (2.5)= - 0.084<0,f (2.5)f (2.625)<0,从而x 0∈ (2.5,2.625), f (2.5625)=0.066>0 ,f (2.5)= - 0.084<0,f (2.5)f (2.5625)<0,从而x 0∈ (2.5,2.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