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化工与危险品管理作业指导书

化工与危险品管理作业指导书

化工与危险品管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化工与危险品管理概述 (4)1.1 化学工业的发展 (4)1.2 危险品的定义与分类 (4)1.3 危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5)第2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5)2.1 化学品的性质与分类 (5)2.2 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特性 (6)2.3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与包装 (6)第3章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 (7)3.1 危险源识别 (7)3.1.1 危险源分类 (7)3.1.2 危险源识别方法 (7)3.1.3 危险源识别内容 (7)3.2 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7)3.2.1 风险评估方法 (7)3.2.2 风险评估步骤 (8)3.3 风险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8)3.3.1 风险控制措施 (8)3.3.2 应急预案 (8)第4章危险品储存管理 (8)4.1 危险品储存的基本原则 (9)4.1.1 分类储存原则:根据危险品的分类,实行分类、分区、分库储存,保证同类危险品集中存放,避免不同性质的危险品混存,减少安全风险。

(9)4.1.2 防火、防爆、防毒、防腐原则:针对危险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毒、防腐措施,保证储存安全。

(9)4.1.3 定量储存原则:依据库房容量、储存设施设备能力及安全规定,合理确定危险品储存的最大限量。

(9)4.1.4 安全防护原则:危险品储存过程中,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器材,保证储存环境安全。

(9)4.2 储存设施与设备要求 (9)4.2.1 库房要求:库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防潮、防漏、防火、防爆等条件,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9)4.2.2 储存容器要求:储存容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容器,具备防泄漏、耐腐蚀、耐压等功能。

(9)4.2.3 储存货架要求:货架应稳固、耐腐蚀、防火、防静电,且便于危险品的分类存放。

(9)4.2.4 防护设施要求:库房内应设置防火墙、防静电设施、报警系统、通风设施等,保证储存安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

议题
1、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2、你对目前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运作模式有什么意见和建议?3、如果你是一名危险化学品运输负责人,你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第二章:危险化学品储存的
安全要求
(1)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门地点,不得与其他物资混合储存。
(2)危险化学品应该分类、分堆储存,堆垛不得过高、过密,堆垛之间以及堆垛与墙壁之间应该留出一定的间距、通道及通风口。
(3)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该隔离储存。
一、危化品运输公司资质
1、危险化学品运输资格证2、道路运输许可证。3、组织机构代码证。4、企业法人营业执照。5、税务登记证。
二、危化品车辆资质
1、机动车辆行驶证;2、运输车辆及罐体与行驶照片一致;3、与核准经营范围相一致的《道路运输证》4、《道路运输证》核定载量与行驶证标注的载量一致;5、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承压罐车)最大充装量应不大于行驶证核定在质量。6、(特)液氯在装卸前还要查验两个证件: a、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或准购证 b、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
盐酸的危害
健康危害: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 睛 防 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 体 防 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 他 防 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基础知识1.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公示通则》(GB13690),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种类分为()。

A.物理危险、健康危险、环境危险B.爆炸危险、中毒危险、环境危险C.物理危险、中毒危险、环境危险D.爆炸危险、中毒危险、健康危险『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种类分为物理危险、健康危险、环境危险。

2.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公示通则》(GB13690)的分类要求,下列物质均属于物理危险的是()。

A.急性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剂B.易燃气体、易燃固体、氧化性液体、有机过氧化物C.致癌性物质、呼吸过敏气体、爆炸物、易燃气体D.腐蚀性液体、致癌物质、自燃液体、有机过氧化物『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基础知识。

物理危险包括爆炸物、易燃气体、气溶胶、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自燃液体、自燃固体、自热物质和混合物、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金属腐蚀物。

3.最小点火能是衡量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

对甲烷、丙烷、氢气、苯、乙炔等五种危险化学品按照其最小点火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烷、丙烷、氢气、苯、乙炔B.氢气、乙炔、甲烷、丙烷、苯C.氢气、乙炔、甲烷、苯、丙烷C.甲烷、氢气、丙烷、苯、乙炔『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根据部分常见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表的描述,各类物质的最小点火能分别为,甲烷0.02mJ,丙烷0.26mJ,氢气0.0018mJ,苯0.022mJ,乙炔0.019mJ。

因此最小点火能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氢气、乙炔、甲烷、苯、丙烷。

4.供应商向下游用户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同时还可以向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设计该化学品的相关方传递相关信息的载体文件是()。

危化品安全使用

危化品安全使用

危化品运输中的安全技巧
安全距离要求
保持与其他车辆的安全距离,降低碰撞风险
应急处置程序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逃生路线、紧急联系方式等
装卸要求
在装卸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发生
危化品运输事故的预防
预警措施
在运输前做好充分准备,了解路况及气象情况,随时关注运输路线的安全情况
总结
危化品的装载和运输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技巧。只有充分的准备和严谨的操作,才能确保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THANKS感谢观看
02
第2章 危化品的分类及危害性
Chapter
根据性质分类
注意事项
危化品的分类
根据危害性分类
危化品对人体的危害性
伤害肺部、影响呼吸功能
呼吸系统危害
烧伤、过敏等
皮肤危害
腹泻、中毒等
消化系统危害
危化品的环境危害性
危化品泄露对水体造成污染,排放对大气质量有影响,处理对土壤质量产生影响。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至关重要。
危化品的存储
储存环境、温度等要求
危化品存放的要求
01
03
安全标识、安全通道设置
危化品存放区域的标识标识
02
易燃易爆物品储存规定
危化品的特殊存储要求
危化品安全使用总结
危化品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管理法规,加强事故处理和存储管理,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危化品的运输方式
在道路运输中,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如车辆标识、速度限制等
道路运输要求
铁路运输需要严格遵守运输规则,确保安全运抵目的地
铁路运输要求
海运中需注意防水、防潮等措施,确保危化品不受潮

旧版初级题库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旧版初级题库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2.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3.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 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4.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5.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6.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7.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8.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9.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10.根据《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爆炸物指包括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和含有一种或多种爆炸性物质(或混合物)的爆炸性物品。

消防工程师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题库)

消防工程师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题库)

1【判断题】危险品化学品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纠错收藏本题2【判断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爆炸品指不受外界条件作用就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发生爆炸的物品。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纠错收藏本题3【判断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纠错收藏本题4【判断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高于60.5℃,或其开杯试验闪点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纠错收藏本题5【判断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纠错收藏本题6【判断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纠错收藏本题7【判断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有机过氧化物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纠错收藏本题8【判断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14-2005),毒性物质指经吞食、吸入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或健康损害的物质。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纠错收藏本题9【判断题】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腐蚀性物品指通过物理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章节题: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章节题: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章节题: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1.—些含( )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

(A)氦、氩(B) 钠、钾(C) 氢、硫(D) 乙烷、乙炔参考答案:C2.对易燃液体毒害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碳氢化合物比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的毒性大(B)不饱和碳氢化合物比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的毒性大(C)不易蒸发的石油产品比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的毒性大(D)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大多不具有毒害性参考答案:B3.对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易燃固体受热时容易熔解蒸发或气化(B)绝大多数易燃固体遇无机酸性腐蚀品、氧化剂等能够立即引起燃烧或爆炸(C)易燃固体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D)易燃固体的自燃点一般都高于易燃液体和气体的自燃点参考答案:D4.对遇湿易燃物品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锌粉、铝镁粉等,在潮湿空气中不能自燃,但与水接触,特别是在高温下反应剧烈,能放出氢气和热量(B)遇湿易燃物品遇水或受潮后,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使水分解,夺取水中的氧与之化合,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C)遇湿易燃物品遇氧化剂、酸性溶剂时,反应更剧烈,更易引起燃烧或爆炸(D)氢化钾遇水能生成易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量,因而具有自燃性参考答案:A5.对氧化性物质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机氧化剂除具有强氧化性外,本身还是可燃的,遇火会引起燃烧(B)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或过氧化基所组成的化合物,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C) 氧化性物质与强酸混合接触后会生成游离的酸或酸酐,呈现极强的氧化性,当与有机物接触时,能发生爆炸或燃烧(D)氧化性物质相互之间接触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参考答案:D6.对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机过氧化物具有分解爆炸性(B) 有机过氧化物具有易燃性(C) 有机过氧化物具有伤害性(D)有机过氧化物危险性的大小与分解温度无关参考答案:D7.对毒性物质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要点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要点

初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要点第一篇基础知识(共计十一章)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1、火灾的分类:①A类固体火灾②B类液体或可熔化固体(醇、沥青、石蜡)③C类气体(烷类)④D类金属(K、Na、Mg、Ti、Zr、Li、Al)⑤E类带电⑥F类烹饪简化记忆: 固液气金电烹记忆口诀:姑爷去金店烹饪2、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①.特别重大火灾死亡人数X≥30 重伤Y≥100 财产损失Z≥1亿②.重大火灾死亡人数10≤X<30重伤50≤Y<100财产损失5000万≤Z<1亿③.较大火灾死亡人数3≤X<10重伤10≤Y<50财产损失1000万≤Z<5000万④.一般火灾死亡人数X<3 重伤Y<10 财产损失Z<1000万记忆技巧:按上面红色数字,竖着记,313,151,1513、消防工作的特点:①社会性②行政性③经常性④技术性4、消防工作的八字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5、消防工作的原则:①政府统一领导②部门依法监管③单位全面负责④公民积极参与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特征:化学反应,发热,发光。

2、燃烧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

(燃烧三角形)燃烧性能容易程度:气体>液体>固体。

助燃物: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

3、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

4、燃烧类型: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5、闪点: 只有液体有闪点根据闪点,将能燃烧液体分为:可燃,易燃。

甲类(X<28℃液体)乙类(28℃≤X<60℃液体)丙类(X≥60℃液体),甲、乙、丙类液体的典型代表分别是汽油、煤油、柴油。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6、爆炸分类:物理爆炸:没有新物质产生;化学爆炸:产生新物质;核爆炸: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

7、①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爆炸上、下极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②爆炸温度极限:爆炸温度上、下极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常识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常识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

6.毒害性
易燃液体大多本身(或蒸气)具有毒害性。不饱 合、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易蒸发的石油产品比饱 和的碳氢化合物、不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的毒性大。
另外,石油产品还有沸溢喷溅性,即具有宽沸点 范围的重质油品由于其粘度大,油品中含有乳化 或悬浮状态的水或者在油层下有水层,发生火灾 后,在辐射热的作用下产生高温层作用,导致油 品发生沸溢或喷溅。沸溢性油品是指含水率为 0.3%~4%的原油、渣油、重油等油品。
五、可燃助燃的毒害品与腐蚀品的危 险性
1.可燃助燃的毒害品的危险性
可燃助燃的毒害品指指进人肌体后,累积 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 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 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 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 (剧毒品)、二级毒害品(有毒品)。
品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性物品
1、酸性腐蚀品 2、碱性腐蚀品
3、其他腐蚀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 体特性
易燃易爆性 扩散性 可缩性和膨胀性 静电性 腐蚀毒害性 窒息性 氧化性
易燃液体
易燃性 蒸汽爆炸性 热膨胀性 流动性 静电性 毒害性
易燃固体危险特性 自燃物品危险特性
燃点低,易点燃 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自燃性
2.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 极为敏感。有机过氧化物是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分解爆炸性 (2)易燃性 (3)伤害性
其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过氧基含量和 分解温度。因此,有机过氧化物在储存货 运输时,要特别注意其氧化性和着火爆炸 性的双重危险性,要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严禁受热、摩擦、撞击,避免与可燃物、 还原剂、酸碱和无机氧化剂接触。

中级消防员考试题库

中级消防员考试题库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一、判断题1、国家标准GB/T 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 )3、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 )4、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 )5、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 )6、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

( )7、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

( )8、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 )9、“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 )10、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 )二、选择题(四选一)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化工安全教育(第三章 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解读

化工安全教育(第三章 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解读

3.1.1.第一类 爆炸品
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 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1.1.1.分类 爆炸品按其性质、用途和储运安全的要求,分为起爆器材、炸药和爆炸性药品、 点火器材、其他爆炸性物品等四类。 (1)起爆器材 这种器材是用来引爆炸药的物品,如导爆索和雷管等。这类引爆物 品危险性较大,对外界作用的敏感性很高,遇到火焰、火花,摩擦,撞击以及微 小振动,都可能引起爆炸。 (2)炸药和爆炸性药品 这是用途不同的两类物品。炸药通常指在工农业生产或军 事上利用化学能的物品,如 TNT、硝胺等。按它们的灵敏度和爆炸威力又分为三 类,即起爆药、爆破药和火药。爆炸性药品是指某些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但 一般不当作炸药使用,如苦味酸、叠氮等。 (3)点火器材 主要用于点火和引爆雷管或黑火药,对火焰作用极为敏感,如导 火索、电火绳等。 (4)其他爆炸性物品 这种爆炸物品是指含有火(炸)药的制品,如发令纸、小口径 枪弹、信号弹、爆竹等。
易自燃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substances liable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遇水释放出易燃气体的物品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substances which, in contact with water, emit inflammable gases
易燃气体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inflammable gases
有毒物品(第2类和第6.1类)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poisonous substances (gases Class 2., other poisonous substances Class 6.1)

危化品基础知识

危化品基础知识

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要求
包装标识 运输车辆安全 紧急事件应急计划 运输人员资质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 急处理
紧急救援 污染控制 事故调查 事故报告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与处置
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 方法
保持通风、禁止混合使用、 防止溅洒等
危险化学品的回收再 利用
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资源节 约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处 理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人员培训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内 容
包括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 害、防护措施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 效果评估
要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确保 培训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方 式
可以采用课堂培训、在线培训、 现场演练等方式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监督检查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检查频率
01 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危化品基础知识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第1章 简介
●01
危化品基础知识 概述
危化品指的是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 炸性等属性的化学物质。危化品根据其性质分 为不同类别,如腐蚀品、易燃液体、氧化剂等。 这些化学品在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会产 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和风险。
危化品管理的重要性
背景 了解背景信息
分类收集、严密密封、专业处 理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案例分析
某化工企业发生危化品事故,事故原因分析显 示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是主要因素。事故后果 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企业需进行 全面整改和危险源排查,并完善应急预案和安 全管理制度。
某化工企业危化品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分析
01 操作失误、设备故障
事故后果及处理
目的 达到管理目的
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

建(构)筑物消防员介绍

建(构)筑物消防员介绍

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及危害一、火灾的定义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危害1.毁坏财物2.残害人类生命3.破坏生态平衡4.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三、火灾的分类(一)按火灾中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讲火灾定义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1.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

2.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3.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二)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第二节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一、消防工作的方针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二、消防工作的原则《消防法》确立的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计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一、燃烧具备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二、燃烧的必要条件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2.助燃物(也称氧化剂):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3.引火源(也称着火源):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

三、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

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2.一定的氧气含量3.一定的点火能量4.相互作用第二节燃烧类型一、闪燃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根据闪点,将能燃烧的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

二、爆炸1.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2.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的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

初级消防员理论考试要点

初级消防员理论考试要点

初级消防员理论考试要点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1.火是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2.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3.国家标准将火灾定义为A 类、B 类、C 类、D 类、E 类、F 类六种不同的类别..4.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5.消防工作具有社会性、行政性、经常性和技术性.. 6.我国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7.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8.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9.防火和灭火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是“消”的先决条件.. 10.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11.公安消防机构是专门的消防工作监督管理部门.. 12.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第二章燃烧的基础知识1.燃烧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具备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2.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烧;能被氧化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3.链反应机理分为链引发、链传递和链终止三个阶段..4.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又称氧化剂和引火源..5.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6.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引火源也称着火源..7.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是: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和相互作用.. 8.燃烧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类型.. 9.因为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速度较慢;无法维持燃烧;故闪燃一下就熄灭了.. 10.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11.物质的燃点越低;则越容易着火;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12.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13.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14.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 15.爆炸上、下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危险性越大.. 16.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17.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18.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 19.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20.一氧化碳、醇类为不完全燃烧产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为完全产物..21.烟气的危害性:毒害性、减光性和恐怖性..22.火焰由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构成的..23.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硫黄火焰呈蓝色;磷和钠火焰呈黄色..24.含氧量达到50%以上;火焰几乎无光;含碳量达到60%以上;火焰带有大量黑烟..25.热传播的途径: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26.热辐射是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不需要任何介质..27.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热辐射是火灾发展阶段的主要形式..28.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第三章危险化Array学品基础知识1.爆炸品是指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如受热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2.易燃气体是指在20℃和101.3kPa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或不论下限如何;混合物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3.易燃液体是指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5℃;或开杯试验不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汽的液体..4.自燃的物质有:黄磷、三氯化钛;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有:金属钠、氢化钾..5.氧化物质是指本身不一定可燃;通常能放出氧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6.腐蚀性物品是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的物质..7.自燃液体、固体是指即使数量小也能在与空气接触后5min之内引燃..8.爆炸品的危险特性有爆炸性、敏感性、殉爆、毒害性等..9.自燃物品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遇空气自燃性、遇湿易燃易爆性、积热分解自燃性..10.主要是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作用..1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了氧气和压缩空气外;大都具有一定的毒害性..12.气体具有一定的窒息性氧气和压缩空气除外..13.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将危险品分成九大类;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十六类..14.有机过氧化物的危险特性三方面:分解爆炸性、易燃性、伤害性..其危险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过氧基含量和分解温度..15.易燃固体的自燃点不一定都高于易燃液体和气体的自燃点..第四章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1.水温升高1℃;单体体积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比热容..水比任何液体的比热容都大..2.若将1L常温的水20℃喷洒到火源处;使水温升到100℃;则要吸收热量336KJ..3.水蒸气占燃烧区的体积达35%时;火焰就将熄灭..4.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密度;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具有的重量称为容重..5.黏滞性在液体静止或平静时是不显示作用的..6.水中的杂质越多;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大..7.当水蒸汽温度继续上升超过1500℃以上时;水蒸汽将会迅速分解为氢气和氧气..8.水与硅化镁、硅化铁等接触;会释放出自燃物四氢化硅SiH4;其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发生自燃..9.水的灭火作用主要有冷却、窒息、稀释、分离、乳化等;但冷却起主要作用..10.水结成冰;由液体变成固体;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体积随之增大..11.液态水具有压缩性和膨胀性;通常状况下;二者的特性为:压缩性小;膨胀性小..12.消防水枪可分为直流水枪、喷雾水枪、开花水枪、多用水枪、脉冲水枪等..13.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38cm圆孔处的一段射流长度称为充实水柱又叫有效射程..14.喷雾水枪分为离心式喷雾水枪、机械撞击式喷雾水枪和簧片式喷雾水枪..15.脉冲水枪有效射程大于10m..第五章电气消防基础知识1.电路一般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四部分组成..2.电流分脉动、交流和直流电流三大类..凡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稳恒电流;简称直流;凡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流;凡电流大小随时间变化;但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脉动电流..3.电压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4.电场力将电荷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WAB和电量q的比值称为电压..5.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单位为伏特;用V表示..6.电阻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字母Ω表示..导体的电阻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几何尺寸和导体的温度等因素..7.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8.通常所说的交流电的大小是指它们的有效值..9.万用表不用时;最好将挡位旋至交流电压最高档;避免因使用不当而损坏..10.万用表不用时;不要旋在电阻挡..11.静电是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具有高电位、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物点..12.串联电路的特点:①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②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③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④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⑤各电阻分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13.并联电路的特点:①电路有若干条通路;②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③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④每一元件两端的电压U都是相同的;⑤总电阻R与所有元件电阻的关系为:1/R=1/R1+1/R2+…+1/R n..14.完整的一套防雷装置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和避雷带实际上都是接闪器..第六章建筑消防基础知识1.凡是直接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或从事文化、体育、社会等其他活动的房屋统称为“建筑物”;如厂房、住宅、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2.凡是间接地为人们提供服务或为了工程技术需要而设置的设施称为“构筑物”;如隧道、水塔、桥梁、堤坝等..3.按建筑结构分类:①木结构建筑;②砖木结构建筑;③砖混结构建筑;④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⑤钢结构建筑..4.框架结构是指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5.建筑高度分类:6.医院、高级旅馆、省级单位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省级以下单位属于二类..7.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的火灾危险性特征;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五种类别.. 8.构成建筑物主要部分都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门窗和屋顶等六大部分.. 9.建筑火灾发展过程分成初起、发展、猛烈、衰减四个阶段..10.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轰燃的出现;标志着火灾从成长期进入猛烈燃烧阶段..11.建筑材料按材料化学构成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12.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1、A2、B 、C 、D 、E 、F 七个级别..13.A1级材料有无机矿物材料;A2级材料有金属材料;B 级材料有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和水泥刨花板;F 级材料有木材、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等..14.E 级材料是指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 15.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分为: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三类..16.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17.建筑构件失去隔火作用指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到220℃时;构件失去隔火作用.. 18.墙体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和厚度有关..19.我国现行国家有关标准选择楼板作为确定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基准..20.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耐火等级..21.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一级耐火等级和二级耐火等级..2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裙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3.一、二、三、四级耐火等级单层、多层民用建筑物;一、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墙体耐火极限均为3h..24.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要求增加一倍..25.每个防烟分区所占据的建筑面积一般应控制在500m2以内..26.防火间距指防止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27.防火分区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防火分区是控制建筑物火灾的基本空间单元..28.防烟分区指建筑屋顶或顶棚、吊顶下采用具有挡烟功能的构配件分隔而成;且具有一定蓄烟的空间..第七章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电源等组成..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触发器件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3.防烟系统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排烟系统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4.机械排烟系统有排烟口;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有送风口..5.独立的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与生产、生活、消防合用的室外给水系统在组成上主要区别是省缺了水处理设施..6.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其管道内供水压力应保证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处的水压不应小于0.1MPa从室外地面算起..7.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是指系统管网内平时水压较低;火场上水枪所需的压力由消防车加压或其他移动式消防水泵产生;一般城镇和居住区多为此系统..8.室外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指无论有无火警;系统管网内保持足够的水压;直接从消火栓接出水带、水枪即可实施灭火..9.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由消防水源、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控制设备等组成..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指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安装的喷头开闭形式不同分为闭式和开式系统..12.水喷雾Array灭火系统的防护目的有灭火和防护冷却两种..13.水喷雾灭火系统适用范围:油浸电力变压器、液化石油气储罐单罐容量大于20立方米、高层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房间.. 14.细水雾灭火系统指通过细水雾喷头在适宜的工作压力范围内将水分散成细水雾;在发生火灾时向保护对象或空间喷放进行扑灭、抑制或控制火灾的自动灭火系统..15.细水雾灭火系统通过吸收热量、降低氧浓度、阻隔辐射热三种方式控火、灭火..16.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按喷射介质不同;分为水炮系统、泡沫系统和干粉系统;智能消防炮灭火系统有寻的式和扫射式两种不同类型..17.二氧化碳灭火剂在常温下储存的系统称为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18.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向防护区喷放设计规定用量的气体灭火剂;并使其均匀地充满整个防护区的灭火系统..19.用一套灭火剂储存装置同时保护多个防护区的气体灭火系统称为组合分配系统..20.无管网灭火装置分为柜式气体灭火装置和悬挂式气体灭火装置两种..21.泡沫灭火系统由泡沫产生装置、泡沫比例混合器、泡沫混合管道、泡沫液储罐、消防泵、消防水源、控制阀门等组成..22.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卤代烷1211;三氟一溴甲烷—卤代烷1301;—IG541..23.低倍数指发泡数小于20;中倍数指21-200;高倍数为201-1000泡沫灭火系统..24.逃生缓降器由安全钩、安全带、绳索、调速器、金属连接件及绳索卷盘等组成..25.逃生缓降器适用于≤30m的楼层高度..第八章消防安全检查基础知识1.夜间检查是预防夜间发生大火的有效措施;检查主要依靠夜间值班班干部、警卫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3.根据不安全因素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大小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的不同;火灾隐患可分为一般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4.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5.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防火巡查的频率为每天一次;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2小时一次..6.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一次..第九章初起火灾处置基础知识1.在发生火灾疏散物资时;应先疏散受水、火、烟威胁最大的物资..2.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灾时;都有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3.在火灾扑救中要根据不同情况适时地采取堵截、快攻、排烟、隔离等基本方法..4.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第十章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2.我国的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核心;消防法于2009年5月1日正式施行..3.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进行处罚..4.消防行政法规由国务院颁布;消防行政规章可由公安部单独颁布;也可由公安部会同别的部门联合下发..5.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制定的部门的不同;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6.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强制约束力的不同;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7.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这是消防法新增加的内容..8.消防组织的形式主要包括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9.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劳工公约经我国政府批准;在我国产生了法律效力;则属于劳动法渊源的范畴..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11.劳动者劳动的义务;也有休息的权利..12.禁止一般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业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法行事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3.劳动法确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14.行政处罚决定的三个程序;即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15.消防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有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两种;听证是一般程序中的特殊程序;不是独立的决定程序..16.消防行政处罚中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拘留、责令停止执业六类行政处罚..17.对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文件的违法行为;在罚款的同时;并处没收违法所得..18.出具失实文件;造成重大损失的;由原许可机关依法责令停止执业或者吊销相应资质、资格..19.罚款是在行政执法实践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形式;行政拘留是最为严厉的手段..20.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消防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出意见;并由公安机关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决定..21.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所给予的惩戒和制裁..2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办法、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属于涉及公共安全的行业标准..23.根据消防法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要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24.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竞业禁止的期限最多不能超过二年..25.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在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的同时;可以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26.单位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27.在消防行政实践中;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28.我国刑法规定;对构成消防责任事故罪的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一章职业道德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把社会公德、职业品德、家庭美德作为着力点..2.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要牢记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原则..3.职业纪律是在特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以及各行各业的特殊纪律要求..4.文明礼貌是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从业人员上岗的首要条件和基本素质..5.团结互助是正确处理从业人员之间和职业集体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第二篇初级技能第一章防火巡查1.单位的防火巡查一般由当日消防值班人员负责..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公共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应每两小时巡查一次..3.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及时扑救并立即报警..4.在外租商店防火巡查中;发现经营过量易燃易爆危险品;灭火器没有摆放在明显位置、被覆盖、遮挡、挪作他用;消防通道被封堵时;应当告知危害;协助当场改正..5.在外租商店防火巡查中;发现插销、插座、电源线、电源开关、灯具存在破损、老化、有异味或温度过高现象;电气线路超负荷现象时;应当上报领导;限期整改..6.火源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包括某些爆炸性物质发生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7.常见火源有七类:明火焰、高温物体、电火花、撞击与摩擦、光线照射与聚焦、绝热压缩、化学反应放热..8.绝大多数明火焰的温度超过700℃;而绝大多数可燃物的自燃点均低于700℃..9.烧煤炉灶可超500℃;烟囱表面200℃;气焊熔渣1500℃;电焊熔渣2000℃..10.控制高温物体成为点火源的基本措施是绝热、冷却降温或间距等..11.汽车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场所时;排气管上应安装火星熄灭器..12.对雷电感应;应采取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与管道以及结构钢筋等予以接地的措施;以防放电火花引起火灾爆炸事故..13.储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的玻璃应涂白色或用毛玻璃..14.库存物品应当分类、分垛;每垛占地面积不宜大于100m2;垛与垛间距不小于1m;垛与墙问路不小于0.5m;垛与梁柱不小于0.3m;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2m..15.疏散楼梯和楼梯间是室内外的坚向疏散通道;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枢纽;是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16.封闭楼梯间是指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17.每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距离不应小于5m..18.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走道及其转角片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19.疏散走道照度不应低于0.5lx;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低于1.0lx;楼梯间内不应低于5.0lx..20.疏散走道是疏散时人员从房间内到房间门;或从房间门至疏散楼梯或外部出口等安全出口的室内走道..21.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等部位;需要设置应急照明..22.高层建筑内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层超过100m、单、多层建筑不少于30min..23.消防车道净宽度和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m;距离高层民用建筑外墙宜大于5m..24.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25.一般回车场不宜小于15mX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X18m..26.防火门按其结构形成可分为:门扇上带防火玻璃的防火门;带亮窗防火门;带玻璃带亮窗防火门;无玻璃防火门..27.防火门按其开闭状态可分为:常开防火门;常闭防火门..28.常开防火门在火灾时;释放器自动释放;防火门在闭门器和顺序器的作用下关闭..29.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和适用范围:卷帘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卷帘..31.当采用包括背火面温升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低于3h..第二章消防控制室监控。

化工安全教育(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化工安全教育(第三章)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标志11氧化剂
标志12有机过氧化物
标志13
剧毒品
标志14
有毒品
标志15
有害品(远离食品)
标志16
感染性物品
标志17
一级放射性物品
标志18
二级放射性物品
标志19 三级放射性物品
标志20
腐蚀品
标志21
杂类
3.1.化学危险物品分类和性质
3.1.1.第一类 爆炸品
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 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3.1.1.1.分类 爆炸品按其性质、用途和储运安全的要求,分为起爆器材、炸药和爆炸性药品、 点火器材、其他爆炸性物品等四类。 (1)起爆器材 这种器材是用来引爆炸药的物品,如导爆索和雷管等。这类引爆物 品危险性较大,对外界作用的敏感性很高,遇到火焰、火花,摩擦,撞击以及微 小振动,都可能引起爆炸。 (2)炸药和爆炸性药品 这是用途不同的两类物品。炸药通常指在工农业生产或军 事上利用化学能的物品,如 TNT、硝胺等。按它们的灵敏度和爆炸威力又分为三 类,即起爆药、爆破药和火药。爆炸性药品是指某些具有爆炸性的化学药品,但 一般不当作炸药使用,如苦味酸、叠氮等。 (3)点火器材 主要用于点火和引爆雷管或黑火药,对火焰作用极为敏感,如导 火索、电火绳等。 (4)其他爆炸性物品 这种爆炸物品是指含有火(炸)药的制品,如发令纸、小口径 枪弹、信号弹、爆竹等。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UN Transport symbol for oxidizing substances and for organic peroxid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
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
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 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 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
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
2.特性 ①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出氧和热量,极易引起爆炸。 ②对摩擦、撞击、震动极为敏感。 ③大多数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应剧 烈,甚至发生爆炸。 ④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 使可燃物燃烧,甚至爆炸。 ⑤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

第5类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7类 放射性物质; 第8类 腐蚀性物质;
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品名编号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分别表示为危险化学品所属类别号、项目号和顺序号, 如下图1-1所示。 X X XXX
为该危险化学品顺序号 为该危险化学品项目号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05)
分类:(原则——择重归类)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 136902009)按理化危险把化学品分为16类: (一)理化危险 1.爆炸品;2.易燃气体;3.易燃气溶胶;4.氧化性 气体;5.压力下气体;6.易燃液体;7.易燃固体;8.
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9.自燃液体;10.自燃固体;
③生成其他可燃气体的燃烧爆炸
④毒害性和腐物品 ①一级自燃物品; 物品。 (3)遇湿易燃物品 ②二级自燃物品;③三级自燃 ②二级易燃固体;③三级易燃
①一级遇湿易燃物品;②二级遇湿易燃物品;③三 级遇湿易燃物品。
五、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2.特性
具有毒性
3.分项 (1)毒害品 (2)感染性物品
七、放射性物品 1.定义 具有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地放出具有穿透力、为 人们不可见的射线(高速粒子)的性质的物质称为放 射性物质。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 品。 2.特性 (1)具有放射性
(2)毒性
(3)易燃性 3.分项 一级、二级、三级
第二节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
一、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2009) 1.定义 通过图案、文字说明、颜色等信息,鲜明与简洁地表 征危险化学品特性和类别,向作业人员传递安全信息的 警示性资料。 2.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志 (1)标志种类 分为标记(4个)和标签(26个)。
(2)标志的图形
2 方向标记
3 高温运输标记
标签(26种)
1 爆炸性物质或物品
爆炸性物质或物品
对应类项号:1.1、1.2、1.3 对应类项号:1.4 * * 项号的位置——如果爆炸性是次要危险性,留空白 * 配装组字母的位置——如果爆炸性是次要危险性,留空白
爆炸性物质或物品
对应类项号:1.5
对应类项号:1.6
11.自热物质和混合物;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或混合物;13.氧化性液体;14.氧化性固体;15.有机
过氧化物;16.金属腐蚀剂。
(二)健康危险 1.急性毒性 5.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7.生殖毒性 8.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毒性 9.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2.皮肤腐蚀/毒性 6.致癌性 3.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4.呼吸或皮肤过敏
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3)遇湿易燃物品
指遇水或受潮时,可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
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2.特性 (1)易燃固体的特性 ①易燃性; ③毒性; ②分解性; ④自燃性。
(2)自燃物品的特性 ①自燃性 ②遇湿易燃易爆性 (3)遇湿易燃物品的特性 ①生成氢的燃烧和爆炸 ②生成碳氢化合物的着火爆炸
八、腐蚀性物质 1.定义 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 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 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 年的固体或液体。 2.特性 (1)强烈的腐蚀性
(2)强氧化性
(3)毒害性 (4)易燃性
3.分项 (1)酸性腐蚀品 (2)碱性腐蚀品 (3)其他腐蚀品
2 气体
3.分项 (1)低闪点液体 指闪点<-18℃的液体。如乙醚、乙醛等 (2)中闪点液体 指-18℃≤闪点<23℃的液体。如苯、乙醇 (3)高闪点液体
指23℃≤闪点<61℃的液体。如丁醇、氯苯
四、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 物质
1.定义
(1)易燃固体 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 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 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2)自燃物品
图1-1 中国危险化学品编号规则
为该危险化学品类别号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如乙醇的编号是32061。
原危险品分类中,每一类根据危险性大小分为一、 二两个级别:序号500以前的物品为一级危险品,500 号以后的为二级危险品。 如:编号为41058,系一级易燃固体(任何地方都可 以擦燃的火柴);编号为41551,系二级易燃固体(安 全火柴)。 另外,根据我国火灾危险性分类的特性依据,对于 第二类第一项和第三类至第五类危险品,可按序号500 号以前的危险品为甲类火灾危险性、500号以后为乙类 火灾危险性。
2.特性 (1)易燃易爆性 (2)扩散性 (3)可缩性(能膨胀性) (4)静电性 (5)腐蚀毒害性
(6)窒息性
(7)氧化性
3.分项
根据其理化性质可分为3项:
①易燃气体;
②不燃气体;
③有毒气体。
三者危险性比较:
有毒气体>易燃气体>不燃气体
三、易燃液体 1.定义 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 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其闭 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 2.特性 (1)易挥发性 (3)流动扩散性 (5)毒害性 (2)受热膨胀性 (4)静电性
按照所用闪点测定器的型式,闪点可分为闭口闪点和开口 闪点两种。测哪种闪点要按产品质量指标规定进行。一般 地,蒸发性较大的石油产品多测闭口闪点,因为测定开口闪 点时,油品受热后所形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 得的闪点偏高。对多数润滑油及重质油,由于蒸发性小,则 多测开口闪点。 闭口闪点测定原理:把试样装入油杯中到环状标记处,把 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 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中,试验火焰 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闭口闪点。 开口闪点测定原理:把试样装入试验杯中到规定的刻线。 首先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 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通过试杯 ,用试验火焰使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发生点火的最低温度作为 开口闪点的测定结果。
3.分类 氧化剂 按氧化性强弱分为:一级氧化剂;二级氧化剂。 按其组成分为:有机氧化剂;无机氧化剂。 其中,二级有机氧化剂全部为有机过氧化物,氧化 性能仅次于一级有机氧化剂。
六、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1.定义 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 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 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 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指标: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200 mg/kg; 液体LD50≤500mg/kg;经皮肤接触24h,LD50≤1000mg/kg; 粉尘、烟雾或蒸气吸入1h,半数致死量LC50≤10mg/L。
第2.1项 易燃气体 包括在20℃和101.3k Pa条件下: a) 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可点 燃的气体;或 b) 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的体 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第2.2项 非易燃无毒气体 在20℃、压力不低于280 kPa条件下运输或以冷冻液 体状态运输的气体,并且是: a) 窒息性气体—会稀释或取代通常在空气中的氧气 的气体;或 b) 氧化性气体—通过提供氧气比空气更能引起或促 进其他材料燃烧的气体:或 c) 不属于其他项别的气体。
第2.3项毒性气体 包括: a) 已知对人类具有的毒性或腐蚀性强到对健康造成 危害的气体;或
b) 半数致死浓度LC50值不大于5000mL/m3,因而推定 对人类具有毒性或腐蚀性的气体。
注 :具有两个项别以上危险性的气体和气体混合物, 其危险性先后顺序为2.3项优先于其他项,2.1项优先 于2.2项。
标记是由图案和底色组成的矩形或三角形。
标签由表示危险特性的图案、底色和危险品类别号 组成的菱形标志。 (3)标志的使用原则 当某种危险化学品具有一种以上的危险性时,除需 要有主要危险性的标签外,还应贴次要危险性标签。
下表A.1为具有次要危险性的第2类气体的标签。
标记(4种)
1 危害环境物质和物品标记
利用闪点测定仪测定。
各种易燃液体的热胀系数通过下式计算:
Vt=V0(1+β dt)
式中: Vt——液体在受热后的体积,L; V0——液体在受热前的原体积,L; β ——液体在0~100℃时的平均热胀系数; dt——液体受热的温度,℃。
例:
有一装有乙醚的玻璃瓶存放在暖气片旁,瓶体积为
24L,灌装时的气温为0℃,并留有5%的空间,暖气片 的散热温度平均为60℃。试问乙醚瓶存放在暖气片旁 是否安全?(乙醚的热胀系数为0.00160)
a) 易燃液体 在其闪点温度(其闭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0.5℃,或其开 杯试验闪点不高于65.6℃)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 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悬浮液中含有固体的液体;本项 还包括: 在温度等于或高于其闪点的条件下提交运输的液体;或 以液态在高温条件下运输或提交运输、并在温度等于 或低于最高运输温度下放出易燃蒸气的物质。 b) 液态退敏爆炸品
一、爆炸品
1.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