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理论(1)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19d988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5.png)
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一种研究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之间经济差异的学科。
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包括地区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政策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区域经济理论:
1. 保加利亚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型: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即一个地区在经济起飞、高速增长、减速增长和平稳发展等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经济特征。
2. 地域经济理论:强调地理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自然资源、交通网络、区位等。
3. 新经济地理学:关注地区之间的空间差异和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城市发展、产业集聚等现象。
4. 区域产业链理论:强调地区之间产业链的分工和合作,
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 区域和城市竞争理论:研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关系,包括资源竞争、市场竞争、人才竞争等。
6. 区域发展策略理论:探讨了地区和国家如何制定发展策略,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减轻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区域经济理论,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
理论和模型。
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对于了解地方经济发展
规律、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https://img.taocdn.com/s3/m/170df5661eb91a37f1115c5f.png)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罗勇(1973—),男,江西吉安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主要从事县域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一般项目(编号09yb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井冈山343600)摘要:“产业集群”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中国以来,迅速成为学术讨论和政策实践的热点。
2007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若干指导意见,表达了中央政策层面对产业集群这一区域发展模式的重视。
本文对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产业集群市场化、园区化、专业化乃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产业集群中部地区发展趋势一、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发展1、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的基本含义是:“区域内企业的集聚以通过地域性合作获取绩效优势”(doeringer & terkla,1995)。
波特(1990)的竞争优势“钻石模型”强调相关的支持企业的重要性,定义了横向和纵向企业集群两类,引发了人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兴趣。
很多学者认可了纵横向集群的概念,但提出不应有唯一正确的产业集群定义(jacobs & deman, 1996; rosenfeld, 1997)。
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马歇尔(1891)认为是外部经济,克鲁格曼(1991)认为是递增报酬,这种现象背后存在着竞争与协作、比较成本优势、外部经济等一系列重要的经济理论、管理理论基础,也存在着企业制度安排、企业集群内部的过度竞争、持续成长等一系列问题。
国际上,地方产业集群的概念起源于“第三意大利”(a. bagnasco)的经验。
意大利学者becattini(1989)借用经济学家马歇尔1898年分析的产业(industrial districts)概念,对这些区域小企业集聚成功的特点进行了描述。
在北美洲,地理学者scott 1980年在洛杉矶服装工业、christopher son 和stopper 1986年在关于好来坞的影视产业研究中,把劳动分工与集聚联系起来。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1d10213169a4517723a349.png)
式。
强调的今天 , 区域发展过分依赖外力的作用 , 必然 对市场变化 的驾御能
= 、 业 集 群 是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 新 选 择 产
式。它是一种典型计 划经 济 、 买方市 场 、 更多 考虑 生产成 本优 势 的模 力 、 产业结构表现出较大的 刚性 , 经济发展容易出现僵化和桅弱 。
l 区域 经 济发 展 、
尤其对于创造性要求高的产 业 , 如计算 机软件 、 高档 时装业 、 工艺 品制 造业等 , 的技术性与艺术 性等 。产业 集群 内知识 与技 术通常 以隐 技艺
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 扩散 , 创新在一 国或 区域的经济增 长中发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主要包括 : 梯度推移理 论、 增长极 理论和生产综 含类、 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 技术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合体理论 。( ) 1 梯度推移理论把 工业 的生命 循环 周期理论 引用到 区域 第三 , 产业集群还强调区域发 展要 素中 资源整 合的协 同效 应。投 经济开发 中, 认为产业结构 、 新技术与生产 力等遵循由高 到低梯度转移 劳动力 、 自然 资源 , 而且 强调 企业 的规律 。并认为 , 大城市是 高区位 区, 它可 以依靠集聚经 济来推动与 加 入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 的资本 、 还 行 金 速发明创造 、 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进 程 , 节约 所需 投资。 ( ) 长极理 论 家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 当的作 用 , 有地方 政府 、 业协 会、 2增 认 为, 经济增长在空 间上并 非均匀 分布 , 是以不 同强 度首先出现在 一 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 。除了积极寻求外 来资 而 技术、 管理经验等要素的作用外 , 更强调区域 自身发展能 力的培育 , 些增长 点或增长 极上 , 后通过 不同渠道向外扩散 , 对整个经济 空间 本 、 然 并 学习能力” 的学 习型区域 , 不断整合 自身资 源与外 产生不同的影响。增长极理论 强调城市 体系 中城市 等级结 构的 差异 , 使区域成为有很强“ 即城市集聚经济能力 。( ) 产综合体 理论 。生 产综合体 是前苏 联在 界经营环境相适应 , 3生 使区域 具有动 态的竞争 优势 。在当 前生产方 式已 福特制” 转向“ 后福 特制” “ 性生产 ” “ , 柔J 、 及时生产 ” 日益被 经济建设中为解决重 大 国民经 济任 务而 采用 的一 种地 域生产 组织 形 由过去的 “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88b21b5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2.png)
❖ (2)不可模仿的因素。 ❖ 一是理念因素。 理念因素包含企业精神价值观、管理哲学、
经营理念、经营方针等,这些因素影响人的观念,使同样的 工作表现出不同的效能
❖ 二是行为因素。行为因素包括制度和惯例,它们约束人的行 为。一个地区制度化程度的高低会创造出不同的投资信心和 消费信心 。
六、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新产业集聚的体制和机制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系 ○加强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强化集群企业的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增强竞争 ○配套完善产业集群服务系统 ○明确功能定位,整合各类工业园区 ○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加强合作,防止出现过度竞争 ○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合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
❖ 三是运行系统因素。包含区域产业集群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本 市场、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配套互通,以 及区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流、物流、人力资源流和信息 流。
四、企业集群发展的国内外案例研
❖ (一)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 据统计,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共有 8500多家,全 球100家大的电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发迹于硅 谷;全美100家大科技公司中,三分之一总部设在 硅谷;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小小的硅 谷就占去了 62家。就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来看,到 2000年初,已经超过为1万亿美元,而华尔街的上 市公司的资本市值是5140亿美元、底特律的汽车工 业为1360亿美元、好莱坞娱乐业为 760亿美元。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核心竞争力
❖ 1.机理:
❖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本地的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 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 企业分享公共设施和专业技术劳动力资源,大大节 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 性,长期的配套交流与互动,彼此产生了牢固的信 用基础,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和配套成本。
产业发展理论--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理论--产业集群](https://img.taocdn.com/s3/m/be328ebd87c24028905fc33a.png)
一、产业集群的定义
伯格斯曼
Bergsman, 1972
克若曼斯科
Czamanski, 1979
派克
Pyke, 1992
斯切密特兹
Schmitz, 1995
波特
Porter, 2000
路漫漫其悠远
位于同一地区,就业人数具有较强相关性的一 组经济活动(劳动力市场角度)
在所有产业中,一群在商品和服务联系上比国 民经济其他部门联系更强,并在空间上相互接 近的产业 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通常在一 个产业内,并且植根于地方社区 在地理和部门上集中,存在着广泛的劳动分工 ,并拥有广泛的专业化创新的企业群组 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由 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
路漫漫其悠远
蜂窝型。蜂窝型产业集群是由专业化于生产链体系不同生产 环节的小企业组合而成的“企业网络”。分布于产业链或产 品生产链专业化分工网络上的小企业如同“蜂窝”中的每一 个单元, 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密切合作、协作衔接、信任、利 益共享来完成对某一产品的生产。蜂窝型产业集群存在与形 成的基础一方面是由产品的生产链可分特性和生产技术的可 拆分、可简化特性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与特定社会关系网络 中关系型信任机制所嵌入的社会资本作用力有极大关系。劳 动密集型的传统轻加工型制造产业多为此类集群。
产业发展理论--产业集群
路漫漫其悠远 2020/4/14
内容概要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及动力机制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节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 一、产业集群的涵义 ❖ 二、产业集聚的理论基础 ❖ 三、产业集群的基本形态 ❖ 四、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路漫漫其悠远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我国目前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如温州市的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 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国内市场的80%、占全球市场的30%,诸暨山 下湖镇的淡水珍珠占全国总产量近九成等。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 东莞、江苏的苏州、浙江的绍兴等产业集群集中的区域,每年经 济都以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浙江诸暨有年产80亿双袜子的 大唐袜业集群,全世界袜子10双有3双出自大唐,全中国袜子10 双有6双半产自这里。2004年,大唐袜子交易额130亿元,占诸暨 市经济总量的25%,成为财政的钱袋子和经济增长点。
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5df1e340912a216147929c0.png)
关键 词 :产 业 ;产 业 集 群 ;区 域 经 济
中图分类号 :F 2 17
文献标识码 :A
On he De eo t v l pm e fI nto ndusra s m b y Re i na o m i s t i lAs e l g o lEc no c
ZHA N G o Ta
维普资讯
第 6 第 3期 卷 2 7年 8月 0 0
广 东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 URNAL o F G UA NG o NG Co M M UN I D CATI NS o Po L YTECHN I C
VO . 16 NO. 3
Au u t 2 0 gs 07
文 章 编 号 :6 18 9 一 0 70 .0 1 3 17 .4 6( 0)30 7 . 2 0
论 产 业 集 群 与 区域 经 济 发 展
张 涛
( 东 纺 织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广 东 佛 山 58 4 ) 广 20 1
摘
要 :产 业 集 群 的发 展 已 成 为 当今 世 界 经 济 中一 种 引人 注 目的 现 象 ,“ 植 主 导产 业 、形 成 产 业 集 群 ” 正 日 培
国哈佛 大 学 商 学 院 教授 迈 克 ・ 波 特( o e) 产 E・ P t r把 t
业 和 集群 的概 念 结 合起 来 .提 出 了 “ 业 集群 ” 产
的 概 念 。产 业 集 群 ( d s il ls r是 在 某 一 特 i u ta cut ) n r e
渐 成 为 各 地 参 与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理 念 。 随 着产 业 集 群 的 不 断 发 展 ,相 应 的 理 论 体 系 不 断 完 善 ,对 地 方 区 域 经 济 的 发展 起 到 关 键 的作 用 。 文 章 从 产 业 集 群 的特 征 、作用 进 行 阐述 ,并对 如 何培 育 产 业 集 群 提 出 了相 应 对 策 。
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1a7646f27d3240c8447efd8.png)
1 产 业 集 群 已成 为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中 一 个 普 遍 现 象
发 展 起 来 , 脱 落 后 , 入 先 进 地 区 的 行 列 。实 践 证 明 在 落 摆 跨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N O. 2 0 6, O1
Mo enB s es rd d s y dr u i s T aeI ut n n r
21 o O年 第 6期
论 产 业 集群 与 区域 经济 发 展
李 曼
( 安 职 1 0 7
河 湖 内蒙 古 的鄂 尔 多 斯 等 。 业 为 例 , 兰专 注 于 花 卉 与 牛 奶 , 利 时 精 于 养 鸡 与 产 蛋 , 的仙 桃 、 北 的 清 河 、 南 的 浏 阳 、 荷 比 . 而 法 国专 门 生 产 小 麦 和 与 之 相 关 的 面 包 , 麦 在 养 猪 方 面 2 3 产 业 集 群 是 区 域 创 新 系 统 的 一 种 重 要 实 现 方 式 丹 产业集 群 有 利 于 构 建 区 域 创 新 系 统 , 进 技 术 刨 新 。 促 很 出 色— — 这 样 细 的 分 工 与 专 业 化 , 每 一 个 国 家 都 有 一 使 批 具 有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特 色 专 业 群 。在 美 国 , 加 利 福 尼 亚 有 创 新 是 区域 发 展 最 根 本 的 内 在 动 力 , 是 由 于 创 新 活 动 的 但 企 往 的 葡 萄 酒 业 群 , 萨 诸 塞 的制 鞋 业 群 等 , 带 动 了 当 地 区 域 复 杂 性 , 业 很 难 单 独 开 展 创 新 活 动 , 往 需 要 多 个 相 关 企 马 都 业 及 科 研 部 门 的共 同 参 与 , 新 才 可 能 获 得 成 功 。首 先 , 创 在 经 济 的 发 展 。 意 大 利 7 以 上 的 制 造 业 、O 以 上 的 就 业 、 O 3 产 业 集 群 内部 , 易 产 生 专 业 知 识 、 产 技 能 、 场 信 息 等 容 生 市 4 以 上 的 出 口都 是 通 过 产 业 集 群 经 济 而 实 现 的 。 在 区 域 O 集 经 济 集 团 化 、 济 全 球 化 的 今 天 , 际 上 富 有 竞 争 力 的 产 业 方 面 的 累 积 效 应 。 在 产 业 集 群 内 部 , 聚 着 数 量 众 多 的 相 经 国 科 商 协 中 在 大 多 是 集 群 模 式 。众 多 的产 业 集 群 构 成 了 色 彩 斑 斓 块 状 明 关 生 产 企 业 、 研 机 构 、 会 、 会 、 介 机 构 等 , 产 生 较 大 显 的 “ 济 马 赛 克 ” 全 球 财 富 的 的 大 部 分 都 是 在 这 些 块 状 强 的 知 识 与 信 息 累 积 效 应 的 同 时 , 量 生 产 企 业 也 时 刻 面 经 , 区域 里 创 造 出 来 的 。 在 我 国 , 京 中 关 村 聚 集 着 电 子 产 业 ; 海 聚 集 了 纺 织 北 上 业 和 机 械 制 造 业 ; 川 西 昌 聚 集 了 中 国 的 航 天 产 业 ; 江 嵊 四 浙 州 的 领 带 业 、 州 的 鞋 、 装 、 镜 ; 乌 的 小 商 品 ; 兴 的 温 服 眼 义 绍 轻 纺 、 纤 ; 康 的 五 金 ; 宁 的 皮 革 、 装 ; 州 的 精 细 化 化 永 海 服 台 临 同 行 竞 争 的 压 力 , 一 方 面 为 企 业 提 供 了 实 现 创 新 的 重 这 要 来 源 以 及 所 需 的 物 质 基 础 , 一 方 面 也 使 集 群 内 的 企 业 另
试析外部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试析外部性、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514ee3856a561252d36f84.png)
【 关键词 】外部性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一
.
动力。 产业集群具有 其他 非集群经济 区域所不具备 的正外 部
性, 即创新 的外部性 、 市场 的外部性 、 外部规模经济 与范围经 济。 尽管产业集群离不开外部性 , 但不同产业对外部性的要求 不同 ,集群 的原因也各 不相 同。从外部性 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看 ,外部性是产业集群形成 的原 因,又是产业集群 的重要结 果。 产业集群的外部性包括货币外部性 和技术外部性。 1 货 币外部性 。 . 货币外部性主要通过 以下方式 促进产业 集群的形成 :
二、 外部性是产业集群活力的来 源和重要结果
动, 同样 , 企业也总是趋于在容易找 到丰富劳动力和专业化劳 动力的地方进行生产 。这种潜在的供需关 系叉加强了既有 的
产业集聚。
( ) 3 低成本的公共设施共享 。 企业进行 生产离不开公J 设施 , 如企业进行生产需要便利的交通 , 充足的水 、 电的供应 ,
货 币外部性和技 术外 部性有两种类型 ,即外部经济和外
部不经济 。 币外 部性分为货 币性外 部经济和货币性外部不 货 经济 。 按照 马歇尔的分析 , 外部经济 是指 整个行业 的规模扩
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 外部不经济是指整个
行业 的扩 大和产量 的增加 使个别 厂 商的成本增加 、收益减 少。 引起外部 不经 济的 因素包括 由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 出现
、
外部性的涵义
外部性 概念最早是 由马歇尔 提出 的, 经济学家对外部性 有不同的分类 , 文仅从影响效果和来 源的角度对外部性进 本 行分类 。 从影 响效 果来看 , 外部性可 分为正 外部性 和负外部 性。 笔者认为 , 部性 是指 在某 一经 济活动中 “ 外 根本没有参与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聚](https://img.taocdn.com/s3/m/6d35efe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1.png)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聚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这也促使了产业集聚的形成。
在中国经济体系中,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合理地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集聚,可以有效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显著。
东部地区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引擎,而西部地区则由于历史原因、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等原因而发展较慢。
与此同时,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大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往往甚至超过了整个地区。
对于中国的各个地区来说,寻找到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产业集聚的概念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地区内,由于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在该区域特定地点内聚集形成的经济现象。
这种聚集效应可以归结为两类:一是生产效率要得到提高,二是企业可以从合作中获得新的商业机会。
这种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产业集聚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一个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将会影响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地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又会进一步影响到产业的集聚。
例如,一些拥有特定优势的城市,如深圳、杭州等城市,由于拥有先进的科技研发、人才较多等优势,企业可以在此处形成优势集聚。
与此同时,企业的集聚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地区的市场繁荣和人口流入,这就是地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
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弥补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
通过对区域独特优势的充分发掘和利用,可以有效提升当地人民的自身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如在浙江省嘉兴市,该地区历史上曾经发展过一个以中国毛衫为代表的毛衣制造业,这种特色产业的发展集聚带动了本地区内许多小企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产业链的集聚,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市场需求,这种产业链的形成不仅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对整个浙江省的经济前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19620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4.png)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产业集群是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关注。
它指的是一种由特定行业内企业在同一地区形成的一种“集群”现象,即形成了完整的垂直产业链和竞争、合作之间的横向关系。
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效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实现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
此外,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区域的经济效益。
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大量的贸易和就业机会,不仅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资源支持和更加完善的产业链配套。
举例来说,中国南海区域的电子制造业就形成了一个高度竞争的产业集群,从而催生了当地整体的电子产业增长。
与此同时,集群内的小型企业还得到了外部市场的大力支持,因此在细分领域内取得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其次,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价格和质量等直接的竞争点上,更多的是在生产效率、技术创新、正在研发中的新产品等方面的协作竞争。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间的资源共享,提高了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增长和长远发展。
此外,在产业集群发达的地区,企业还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进一步提升更高的效益和市场份额。
最后,产业集群有助于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地区间的特色产业发展,有时能够在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共同发展”的势头。
比如说,美国硅谷曾经是一个信息技术集群,由此带来的高科技产业和创业公司数量的增长,为加利福尼亚州乃至整个美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之,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各地可以共享互补的经济优势,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有必要积极发展产业集群,让它们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54dc4d33687e21af45a920.png)
资 源优势
成本优势 .
产业 集群的区 域发展效 )区 应 域经济 环境
/ 1 I 区域制度环境 /
产业 集 群具 有专 业化 的 特征 .其成 员企 业通 常 包括
上 游 的 零 部 件 、 械 和 服 务 等 专 门 投 入 的 供 应 商 . 游 的 机 下
“ 簇群 与新 竞争 经 济学 ” 文 中对产 业集 群进 行 了重 新定 一
义 . 为产 业集 群 是“ 认 在一 个特 定 区域 内一 群相 互联 系 的
集群 是为 了获取 新 的和互 补 的技 术 、从 互 补资 产和 利用 知识 的联 盟 中获得 收 益 、 快 学 习过 程 、 低交 易 成本 、 加 降
应 者 。因此 。 同一个 产 业 的企业 在地 理 上 的集 中 . 能够使
得 厂 商更有 效率 地得 到供 应 商 的服务 .能够 物 色和 招聘
要 的作 用 , 图 1所示 : 如
产业集群优势 区域发展环境
众 多 的学 者 提 出 了许 多产 业 集 群及 其 相 关 的 概念 .
马歇 尔(8 0从 小企 业 群 的角度 提 出了产 业集 群 的理 论 . 19 ) 在他 看来 , 业 集群 有 利 于技 能 、 产 信息 、 术诀 窍 和 新思 技 想在 群 内企 业之 间 的传 播 和应用 韦伯 (9 9从集 聚经济 10)
新兴产 业 的竞争 优势 . 打造 有竞 争力 的 产业体 系 . 高 和 提 保持 区域竞 争力 ?
1 产 业 集 群 的 内 涵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0f44e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4.png)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由相互依赖的企业、供应商、产业关联机构和相关产业形成的一种集聚模式和合作网络。
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可以共享资源与信息,并形成规模效应。
一些优秀的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的发展,激励其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这种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和竞争力。
二、优化资源配置产业集群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不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形成供应链与价值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优化配置。
例如,某个地区的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紧密合作,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这种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升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规模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和品牌效应等优势,可以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通过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该地区,推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可以激发创新与发展的动力,进一步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四、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与经济增长的提升。
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产业集群的存在也会吸引更多的外资与投资,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总结起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创新与技术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能够带动就业与经济增长。
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地理学第8章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第8章 区域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79a1c143323968001c927a.png)
(4)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作用
支配效应; 乘数效应; 极化与扩散效应。
支配效应
• 佩鲁认为,“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的不 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就是“支配 效应”。
•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 间的不均衡影响而产生一种不对称关系,一些 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经济单位则 处于被支配地位。
合理性,先进性 资源配置效率
(三) 区位条件
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 忽区域的 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距离成本而对 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 大的自然环境。
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 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关系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导致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或波动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与费舍尔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经济地域综合体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第四节 经济区与区域管制
(2)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 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 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3)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 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 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 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 的重心。
资金 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增长速度,质量 通过引进资金解决资金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
《经济地理学》第8章
![《经济地理学》第8章](https://img.taocdn.com/s3/m/cf16b40bbed5b9f3f90f1c12.png)
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
总结3: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 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 响。
经济地理学
(二)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3.卡多尔的循环累积观点
最 终 目 标
经济目标
社会目标 环境目标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 发展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经济地理学
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从资源配
臵的角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
资源禀赋 资源配臵能力
区位条件
外部环境
经济地理学
(一) 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1.资源分类 2.自然资源
经济社会资源
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规 模与效益,自然资源的组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现实可能性和增长的潜力。
征兆时,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工业化和结构调整 政策,就可以防止出现进一步的衰退,使经济增长维 持稳定,甚至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时期。
经济地理学
名称 中国鞋都 中国电器之都 中国服装名城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中国拉链之乡 中国(温州)剃须 刀生产基地 地域 温州 乐清 温州 温州 永嘉 鹿城 企业 数 5500 3200 3000 425 200 100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0286e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3.png)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特定的产业形成的密集聚集现象。
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效益、技术进步和创新升级,还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几方面重要影响。
一、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产业集群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
在一个产业集聚的地区,企业可以共享供应链、人才资源、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资源的集中利用也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冗余,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
二、创造经济增长极产业集群的形成使得区域内的企业形成了紧密的协同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群不仅能够带动主导产业的发展,还能够诱导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支撑产业的配套服务业。
这种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形成经济增长的极点。
三、提升创新能力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一个产业集聚的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活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不断涌现。
同时,产业集群还能够吸引更多的创新要素,如人才、技术、资金等,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环境。
四、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的形成能够提高整个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在一个产业集聚的地区,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竞争关系,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竞争的增加也能够激发企业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五、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产业集群的形成也能够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
产业集群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从而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同时,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会带动周边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
新的工作机会和增加的收入将促进人口流入和消费水平提高,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结起来,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创造经济增长极,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浅谈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3d96fd82cc22bcd126ff0c8c.png)
一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 ,主要是指在特定范 围内,一些具 有合作 和竞争关 系,在地理上集 中、有关联性的企业与其它相关机构共 同构成 的群体 。产业集群具有空间集聚和地理邻 近的特点 ,如产业关 联 及其相应 的支撑机构 ,如行业协会 ,地方政府、金融部 门等在空 间上 集 中;产业集 聚还有专业化 的特点 ,成员企业包含 :基础设施供应 商 ,上 游 的机械设备 、生产服务 、零部件件 、原材料等供应商 ,侧面可延伸 至 互 补关联产 品的制造商 ,下游销售商 、销售网络以及相应客户 ,行业 中 介 和技术 、技 能培训等相关企业 。从世界经济地图来看 ,产业集群 区都 有 着很 强的竞争力 ,例如美 国硅谷 的电子产品行业 , 底 特律 的汽 车产 业 等。
浅 谈产 业集 群 与 区域 经 济 发 展
李 卉
摘 要 t产业集聚的发展 对 区域 经济发展有很 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 分析 产业集群 的特 点和作 用,并探讨培 育产业集群的措施 ,旨 在 为各 地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提 供 借 鉴 。
关 键 词 :产 业 集 群 ; 区域 经 济 ;措 施
企 业 往 往 由于 地 理 位 置 的 相 近 而 产 生 频繁 互 动 ,在 互 动 交 流 中 逐 渐 形 成
烈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 了企业的产品创新 、技术创新 意识。因此 ,在 创新的动力、组织、环境等方面 ,产业集 群都具有很大 的优势 ,能够促 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 、培 育 产 业 集 群 的措 施 ( 一) 加强政府 的引导作用。产业集群 的 出现不 仅有赖于市 场经济 的发展 ,而且也需要 政府 的调节 。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政 策能够有效促 进 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的互动 ,增强 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产业 集群是一 个复杂 的综合体 ,涉及到很多经 济政策 ,例如投 融资体制 、项 目审批 、 税收 、土地 、科技、外贸等方 面。在培育产业集 群时,政 府要给予适 当 的政策援助 ,对经济政策作 出系统调整 ,为产业集群创造 良好条件 。 ( 二 )明确定位 。在培育 产业集群 时 ,要考虑 到 当地 的实 际情况 , 因地制宜 ,选取具有特色或优势 的产业 ,充分发挥该 区域 的核心竞争能 力 。不 同地 区拥有的生产 要素不 同,因而适合 发展 的产业 也就有 所不 同,要认清 自身优势 ,在当地产业优势的基础上 ,对特 色产业给予重点 培育 ,发挥其整体效应 ,打造产业 的核心竞争力 ,为营造 竞争优势和开 拓产业空间提供 良好的条件。不 同区域明确的主导产业 可以是 当地 的 自 然资源 、社会资源或人力资源等。 ( 三 )通过当地优势借力发展。培育产业集群 的主要途径 是招商 引 资。在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时 ,采取合理有效 的优惠措施 ,吸引外地 的高 增值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到当地落后 ,由此再带动其他 企业的进一步 发 展,从 而形成产业集 聚效应 ;同时 ,还 需着 眼于 自身的产 业基 础与优 势,积极鼓励对 同一产业持续的技术投资和资金投入 ,加强优势产业 的 培育 。当地政府要调整政策 ,深入分析企业产业转移的关键点 ,将重 点 放在有计划有 目的地发展配套企业上 ,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集聚发展 能 力, 不断引进关键性企业 。建立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的孵化 器 ,吸引 企业家投资创业 ,形成 区域经济特色 ,打造 区域经济品牌 。 ( 四)形成 良好的产业集 聚文化 。产业集 群的产生 和发展建立在 该 地区的文化基 础上 。长时间 以来 ,由于原有 经济体制 的影 响,我国仍然 存在社会资本 缺乏 、交易费用高 、信任度低 、相关产业企业法律 法规不 完善 、条块 分割严重等缺陷 ,使我国多数 区域 和企业只重视 内部 资源 的 挖掘 ,重视提高 自 身 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而忽视 了对企业外部 资源的开 拓 ,导致我国产业集群得不到很好发展。所以对 于已逐渐形成 优势的产 业集群区 ,要注重培养 区域 内部的产业集 聚文化 ,充分发挥产 业集群 的 优势。 总之 ,产业集群对我 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在培 育产业集群时 , 要协调好两者 的关系 ,广泛开展合作 ,优 化整合区域 内 各种资源 ,促进区域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共 同发 展。 ( 作者 单位 :吉林省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79f08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5.png)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产业集群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产业集群指的是在某一区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一个集合体,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相对密切的关系,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许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相继崛起,如珠三角的制造业集群、长三角的信息技术集群等。
这些产业集群以其高效的产业协同和供应链优势,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提升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产业集群可以促进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
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其次,产业集群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
在一个产业集群中,不同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产业集群还能够吸引高端人才的聚集,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创新创业。
另外,产业集群也能够带动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对办公、物流、人力资源等服务的需求将促进相关服务业的兴起和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产业集群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然而,要实现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还需要解决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之一是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人口较少的地区则相对欠发达。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产业集群的发展。
此外,产业集群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要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同时,要加强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和市场影响力。
总的来说,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技术创新、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30739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5.png)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具有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相关产业聚集在一起,并形成高度产业协同效应的现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发展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产业集群的概念、特点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相关产业企业依靠某种特定的资源和技术,以竞争合作为基础,形成一种密集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关系的现象。
产业集群的形成一般都具备如下几个特点:相对集中的空间布局、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及共享资源和信息等。
二、产业集群的特点1. 相对集中的空间布局:产业集群一般具有地理空间上的集中性,相关产业企业集中分布在一定的区域内。
这种集中的空间布局有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2. 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往往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彼此之间形成了供应链和产业链,通过互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降低。
3. 密切的合作关系: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赢,达到提高竞争力和降低风险的目的。
4. 共享资源和信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共享一些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技术等,从而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产业集群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 提高竞争力:产业集群通过合作共赢,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降低,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相关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产业链的形成,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
3. 增加就业机会: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就业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4. 促进创新能力:产业集群通过资源的共享和创新的合作,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5. 优化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助于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423f2f5910ef12d2af9e7a8.png)
文章 编号 :10 0 6—19 (0 2 2 0 1 0 6 20 )0 0 8—0 4
” … 、 … ~ 一 * " *
一
、
主要 区域发展理论简评
长极 上 ,然 后通 过 不 同渠 道 向 外扩 散 ,并 对整 个 经济 空间产 生 不 同的 影 响 ,当 然 ,增长 极 可 以 由
区域发展理论都强调集聚经 济效应,实际上,追 但这 是 一种典 型 i g 经 济 、买 方 市场 、更 多考 虑 求集 聚规模 经济 是 空 间经 济 的基本 原则 运 用 集 - '  ̄l 生 产成 本优势 的模式 。在 当前 生 产 普遍 过剩 的市 聚经济 将 那些 在 生 产 上 或 分配 上 有着 密切 联 系 、 场 经济 下 .必须 从价 格 竞 争转 变 到非 价 格竞 争 为 或是在 产业 布局 上有 着共 同指 向 的 产业 .按 一 定 比例 布局 在某 个拥 有 特定 优势 的 区域 ,形 成一 个 主 上来 : 地 区生产 系统 在 系统 中 ,每 个企 业 都 困 与其 它 二 、 新 型 区域 发 展 理 论 :产 业 集 群 理 关联 企业接 近而 改 善 自身 发展 的 外部 环 境 ,井 从 论 的要点 中受益 ,结果 系统 的总 体功 能 大 于 各 个组 成 部 分 功能 之 和 :梯 度 推 移 理 论 认 为大 城 市 是 高 区 位 1 产业 集群 的概念 . 区,就因为它可以依靠集聚经济来推动与加速发 产业 集 群 ( uta d s r ,有 时 简 称 集 mdsr l ut ) i e 明刨 造 、研 究 与 开 发 工 作 的 进 程 .节 约 所 需 投 群 ,用 来定 义在某 一 特 定 领域 ( 常 以 一 个 主导 通 资;增长极理论强调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结构的 产业 为主 )中 ,大 量 产 业联 系密 切 的企业 以 及相 差异 ,实际 上是 考 虑城 市 集 聚 经 济能 力 ;生 产综 关 支撑 机构 在空 间上 集 聚 ,并形 成 强劲 、持 续 竞 合体 理论 更 是 开 宗 明 义 地 指 出要 追 求 集 聚 经 济 ; 争 优 势 的现象 ( o e 9 8 : P r r19 ) t 而产业集 群理 论不 仅 包 含大量 产业联 系密 切企业 集群具有 专 业化 的特 征 .其 成 员 企业 包 括 上 的集聚 .而且 还强 调 相 关支 撑 机 构 在 空闻 上 的集 游的原材料 、机械设 备、零部件 和生产服务等投 聚 .获 得集 聚经济 带 来 的外 部 规 模 经 济与 外部 范 入供应商 : 下游的销售商 及其 网络 、客户 ;侧面 围经济 : ( )强 调 区域 分 工 的重要 性 .承认 全球 2 延 伸到互 补产 品的制 造 商 ,技 能 与 技 术 培训 和行 化的生 产 网络是 有 等 级 的 从 古典 分 工 理 论 :斯 业 中介等相关联企业 ,以及基础设 施供 应商等: 密的绝 对成 本学 说 、李 嘉 图的 比较 成 本 学说 .到 集群 还具有 地理 集 聚 的特 征 .产 业 关 联 及其 支撑 现代区域分工理论 :赫克歇 尔一俄林的资源禀喊 企业 、相 应支 撑 机 构 . 如地 方 政 府 、行 业 协 会 、 学说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以及小岛清的协 金融 部 门与教育 培训l 构在 空 间上 集 聚 ,是 一 种 机 议性区 域 分 工 学 说 .通 过 分工 实 现 专 业 化 生 产 . 柔性 生 产综 合体 ,往 往代表 着 区域 核心 竞 争 力 提 高劳 动生 产率 是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重 要 力量 :而 2 产业 集 群 的理 论要 点 . 且 随 着经济 全球 化进 程 的加快 .这 种分 工 是 分 等 产业集 群的 空间 集 聚优 势 可 以 从 三个 不 同角 级 的 ,不同 的区域 根据 自己特 定 的 条件 ,或 是 人 度 加 以分析 :首 先从 纯经 济学 角度 ,主要 着 力于 力资源 、或是 自然 资 源 、或 是 资 本 、或 是 规 模 经 外 部规 模经 济和 外部 范 围经 济 ,认 为 不 同企 业 分 济在不 同等级 系 中寻求 自己适 合 的发 展道路 : 享公 共 基础设 施 并伴 随垂 直一 体 化 与 水平 一 体化 梯 度推移 理论 强 调不 同的 区域 存 在技 术 等 差 利 润 ,大大 降低 了 生 产成 本 ,形成 产业 集 群 价 格 距 .按 综合 经 济 实 力选 择 与 自己 相 适 合 的 产业 . 竞 争 的基础 ;其 次从 社 会 学 角度 ,主 要从 降 低 交 而且 不 同区域 之 闯 通过 分工 与联 合 ,使 区 域 共 同 易 费用 角度 ,认 为 建立 在共 同 产业 文化 背 景下 的 发展 :增 长极 理论强 调 各 地 侧 重选 择 各 自的 推 动 人 与人之 间信 任 基础 上 的 经济 网络 关 系 ,可 以 维 性产业.通过乘数效应带动 区域经济发展 .还认 持老顾 客 ,吸 引新 顾 客和 生产 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理论梅 莉(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太原 030031)摘 要:在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转向产业集群战略时,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通过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寻找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即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重视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强调聚集效应,重视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关键词: 区域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9)01-0114-03一、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产业集群作用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
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区域经济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初步形成规模,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梯度推移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区域经济发展遵循产业结构、新技术与生产力等由高到低梯度转移的规律。
由于不同的区域存在技术等差距,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各区域考虑经济实力选择与自己相适合的产业,由于区域共同发展的同时产生了严重的区域不均衡和梯度推移缓慢的问题,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以全国四大经济地带,通过梯度推移,东北和西部地带在产业技术加速转移中虽然会逐渐缩小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但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东南沿海地区实行政策资金倾斜,加上其地理位置优势,目前东南沿海与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已经凸显。
向沿海倾斜的区域政策使全国经济重心总体向东南偏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与东部地区产生了很大差异。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沿海发展战略和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中部地区成为全国的 经济凹地,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经济振兴的新形势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转型所面临的国内与国外的压力在加大。
其次,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区域竞争表现为价格竞争。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区域根据地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把建立专门部门与建立为之服务的辅助性部门及其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起来综合发展地域经济综合体。
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强调能比企业单独布点带来更大的聚集经济效果,企业在生产上的相互补充可以获得垂直一体化利润,其追求集聚经济,在计划下相对均衡布局,但是由于总体经济实力的均衡是建立在不同区域基于自身优势的主导产业综合体上,而且各级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是一种更多考虑生产成本优势的模式,市场表现为激烈的价格竞争。
在当前生产普遍过剩的市场经济下,必须从价格竞争转变到非价格竞争。
我国在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一是重复建设;二是在开放引资上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出口上竞相压价,导致过度或恶性竞争,甚至区际联系还要小于与国际的联系;三是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
第三,区域增长极空间差异和发展速度不同导致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
各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经济总量有差异化的同时,结构性的差异化也一并产生,即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具有相同的发展速度,而是在不同时期,快速增长往往相对集中在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上,然后波及到其他产业和企业,而集中快速增长的工业中心,就是区域的增长极。
这种经济增长的不平衡使得各地侧重选择各自的推动性产业,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由收稿日期:2008-12-25作者简介:梅 莉(1968!),女,山西太原人,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MBA和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生导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和教育经济与管理。
114梅 莉: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集群理论于省际、区域内城市间缺乏有力度的协调机制,跨地区合作受到多方面制约,因此,区域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整合发展。
2 产业集群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层面转向产业集群战略层面。
产业集群通常是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众多关联企业及相应支撑组织在空间上的大量集聚。
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显现出巨大优势。
在跨国公司抢占并垄断了大部分核心技术等制约因素的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战略升级,形成产业集群是必然趋势。
它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完善企业的布局和分工,缩小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扩张企业的数量,提升企业的质量。
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使区域经济首先实现区域化布局。
产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相当数量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中布局,可以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逐步形成 一地一品、 一镇一业的新格局,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更大范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积聚生产要素和释放规模效应。
另外,产业集群可以实现专业化经营。
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这也正是其能够不断成长的重要原因。
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体系日趋完善,一些特定的生产工艺流程逐渐从原生产企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门从事某种工艺加工的配套企业。
产业集群将实现市场化联动,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专业市场的繁荣,专业市场的兴旺又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还可以实现社会化协作,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生产、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推动服务性专业逐步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外部,一批服务型企业陆续出现,专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增强地区经济的增长后劲,产生地区经济集聚效应,能够推进区域经济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并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品牌;能够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提升技术平台,推进企业集群的国际化经营,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
众多区域经济发展的事实显示,专业化产业结构的成长与发展是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
二、产业集群理论的分析与运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群提高了本地区产业的竞争力,有的甚至认为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
波特等人还把这种竞争力应用到国家范围,认为产业集群提高地区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竞争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起作用:一是规模经济的长远效应,在产业集群中,企业能够保持收益递增,利用集群的规模优势占领市场,扩展影响力,而在集群外的企业却没有这种优势;二是加快技术创新,产业聚集产生的技术利益,有利于促进技术和知识的交流和改进;三是集群能够提高生产率,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改革动力,促进新企业不断诞生。
根据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定义,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的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
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及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联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集群还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和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
1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外部经济效应和交易费用的节约。
产业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这些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率极高,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区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如良好的品牌形象,由此可能产生一个个优势产业群。
产业集群区内的企业由于地理邻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和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由于区域内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库,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工作,减少了雇佣专业人才的交易成本;集群区内有大量的专业信息及种种社区联系网络,使信息流动加快,减少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重要投入品大多可以从集群区内其他企业就近获得,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还能享受供应商提供的辅助服务;销售类似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将会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从而吸引潜在购买者;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保持一种充满活力和灵活性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构成了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
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竞争环境里,这种安排相对于缺乏弹性的垂直一体化和远距离的企业战略联盟都更有效率。
2 从专业化产业结构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成为其成长的主要基础。
这是因为产业集群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企业网络,由于区位集中,有减少运输成本、共享公共设施、减少信息失真和不确定风险等好处,所以,以个人、企业为基础的分工单位的自利决策行为有本能聚集在一起的偏好,从而有利于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各个分工单位之间的依赖性加强,交易行为的种类和频率大大增加,从而有更强的节约交易费用的欲望,进而进一步加强向同一区位的聚集。
产业群是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的主体,区域专业化产业或称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是产业群的核心。
3 从创新的角度看,产业集群理论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中学习能力的作用。
一个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学习和知识积累的过程。
创新来源于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集群的产业氛围可以培养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要素对该种产业创新的敏感性,尤其对于创造性要求高的产业,如计算机软件、高档时装业、工艺品制造业等,技艺的技术性与艺术性难以严格区分,产业集群内知识与技术通常以隐含类、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技术创新通过在 干中学而传承。
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创新和区域发展的平台,同时也构筑了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
在产业集群这一网络结构内部,企业在相互竞争的同115经济问题 2009年第1期时,在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和贸易往来,促进了知识的流动和创新。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的整体,其生产单位多样化和生产组织的柔性化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从而保证了对高度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投入供应的及时反馈及对新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快速吸收,劳动力资源的使用、培训和分配能够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