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区划编码规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及公民身份证编码规则[仅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及公民身份证编码规则[仅供参考]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规则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
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90表示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
01-20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省)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市辖县级市。
除港澳台外,共有六个行政区1-华北地区(5):北京市[11]、天津市[12]、河北省[13]、山西省[14]、内蒙古自治区[15]2-东北地区(3):辽宁省[21]、吉林省[22]、黑龙江省[23]3-华东地区(7):上海市[31]、江苏省[32]、浙江省[33]、安徽省[34]、福建省[35]、江西省[36]、山东省[37]4-中南地区(6):河南省[41]、湖北省[42]、湖南省[43]、广东省[44]、广西壮族自治区[45]、海南省[46]5-西南地区(5):重庆市[50]、四川省[51]、贵州省[52]、云南省[53]、西藏自治区(54)6-西北地区(5):陕西省[61]、甘肃省[62]、青海省[63]、宁夏回族自治区[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综上撰述:直辖市[4]、自治区[5]、省[22]共31个。
注:[]内数字为直辖市、自治区、省的代码*-----------------------------------------------------------------------------------二、18位公民身份证编码规则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中做了明确规定。
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为GB11643-1989《社会保障号码》的修订版,其中指出将原标准名称“社会保障号码”更名为“公民身份号码”,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行政区划编码正则表达式
行政区划编码正则表达式行政区划编码是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标准化编码,规范了全国各级行政区的编号,对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为了更方便地对行政区划进行相关计算和处理,可以通过建立行政区划编码的正则表达式来实现快速查询。
第一步,理解行政地区编码的基本规则。
行政区划编码通常由6位数字组成,其中前两位数字表示所属的省份代码,中间两位数字表示所属城市或区域的代码,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所属县或区的代码。
并且,行政区划编码是根据国家标准编制的。
第二步,根据上述基本规则,建立正则表达式。
行政区划编码的正则表达式可以写成“^[1-9]\d{5}$”,其中^表示开始,[1-9]表示第一位数字不能是0,\d表示任意数字,{5}表示数字共出现5次,$表示结束。
这个正则表达式是一个符合基本规则的行政区划编码的标准表达式。
第三步,对正则表达式进行进一步优化。
行政区划编码还有以下特点,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进行进一步优化:1. 不会出现重复编码;2. 编码前两位和后四位分别有特定含义;3. 有时会有新行政区划的出现和变更。
基于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正则表达式进行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编码正则表达式:^[1-9]\d{5}(?!00)(?!(\d{2}){2})(?!\d(?:(?:11|12)(?:0[1-9]|[1-2]\d|30)|(?:0?[469]|11)(?:0[1-9]|[1-2]\d|3[01])|0?2(?:0[1-9]|[1-2]\d))(?:\d{2}[1-9]|(?:19|20)[1-9]\d|30[0-5])$。
正则表达式中的各部分解释如下:1. ^:表示开头。
2. [1-9]:第一位数字不能是0。
3. \d{5}:表示后面五位数字可以是任意数字4. (?!00):表示前两位数字不能是005. (?!(\d{2}){2}):表示前4位数字的值不能是两个相同的两位数6. (?!\d(?:(?:11|12)(?:0[1-9]|[1-2]\d|30)|(?:0?[469]|11)(?:0[1-9]|[1-2]\d|3[01])|0?2(?:0[1-9]|[1-2]\d))(?:\d{2}[1-9]|(?:19|20)[1-9]\d|30[0-5])):表示后四位数字要符合特定的日期规则。
中国行政区标准
中国行政区标准
一、级别划分
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分别是: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1.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2.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等。
3.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等。
二、命名规范
1.行政区划命名应遵循“名实相符、含义明确、用语规范”的原则。
2.命名应使用汉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和易混淆的名称。
3.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中不得含有“洋”、“皇”、“帝”、“市”等字
样。
三、编码规则
1.行政区划编码采用12位数字编码,前6位代表行政区域,后6位代表顺序
号。
2.编码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基础,采用分层编码方法,每一级行政区划占用一
个编码位。
3.编码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小到大,以避免重码。
四、界线划定
1.行政区划界线应按照“尊重历史、照顾现实、有利于发展”的原则划定。
2.界线划定应明确、规范,避免重叠和争议。
3.界线划定后应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五、机构设置
1.各级行政区均应设立相应的行政区划管理机构,负责行政区划的日常管理
工作。
2.机构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接受上级行政区划管理机构
的指导和监督。
3.机构设置应注重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
六、公开透明
1.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2.行政区划调整应提前向社会公告,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来源: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发布时间:2009-11-25 10:55为规范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建立各项普查、全面统计、抽样调查、专项调查统一使用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库》,特制定本规则。
一、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结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分为两段17位,其代码结构为:□□□□□□□□□□□□—□□□□□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统计用区划代码城乡划分代码(一)统计用区划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由1~12位代码构成,其各代码表示为:第1~2位,为省级代码;第3~4 位,为地级代码;第5~6位,为县级代码;第7~9位,为乡级代码;第10~12位,为村级代码。
(二)城乡划分代码城乡划分代码由13~17位代码构成,其各代码表示为:第13~14位,为城乡属性代码;第15~17位,为城乡分类代码。
二、统计用区划代码编制规则(一)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编码方法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1~6位代码组成。
在统计工作中,各级统计部门不编制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统一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
(二)县以下区划代码编码方法县以下区划代码由7~12位代码组成,包括乡级代码和村级代码两部分。
1.乡级代码编码方法凡民政部门确认的街道、镇、乡,按照国家标准《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2003)编制,其乡级代码为001~399;民政部门未确认的开发区、工矿区、农场等类似乡级单位,乡级代码为400~599。
具体编码如下:● 001~099 表示街道;● 100~199 表示镇;● 200~399 表示乡;● 400~599表示类似乡级单位。
2.村级代码编码方法凡民政部门确认的村级单位,村级代码为001~399;民政部门未确认的园区、工矿区、农场等类似村级单位,村级代码为400~599(498、598除外)。
我国行政区划代码采用的编码方法
我国行政区划代码采用的编码方法我国行政区划代码是指对全国范围内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区、乡、镇、街道等行政区域进行编码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统计的重要工具。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的编码方法吧。
1. 编码规则我国行政区划代码采用的是GB/T 2260《行政区划代码》,其编码规则如下:(1)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为2位数;(2)市(地区、州、盟)代码为4位数;(3)县(市、区、旗)代码为6位数。
通过编码规则可以发现,每个行政区划代码都属于某一个大分类,即省、市和县,同时每个级别的行政区划代码长度和范围也各不相同。
2. 省级行政区划代码我国目前有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它们的行政区划代码分别是:北京市:11天津市:12河北省:13山西省:14内蒙古自治区:15辽宁省:21吉林省:22黑龙江省:23上海市:31江苏省:32浙江省:33安徽省:34福建省:35江西省:36山东省:37河南省:41湖北省:42湖南省:43广东省:44广西壮族自治区:45 海南省:46重庆市:50四川省:51贵州省:52云南省:53西藏自治区:54陕西省:61甘肃省:62青海省:63宁夏回族自治区:6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台湾省:71香港特别行政区:81澳门特别行政区:823. 市级行政区划代码我国的市级行政区划相对比较复杂,主要包括地区、州、盟、县级市、省直辖市、副省级市以及直辖市。
这些行政区划的编码规则如下:(1)地级市、省直辖市、副省级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前两位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加后两位数字;(2)县级市、直辖市辖区的行政区划代码为前四位市级行政区划代码加后两位数字;(3)地区、州、盟的行政区划代码为前四位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加后两位数字。
4.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我国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由前六位为该县所属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后两位为县级行政单位的特定代码,用于识别不同的县,每个县的代码是唯一的。
5. 街道、乡镇级行政区划代码我国的街道、乡镇级行政区划代码由前六位为该街道、乡镇所属县的行政区划代码,后三位为街道、乡镇级行政单位的特定代码,用于识别不同的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的代码也是唯一的。
四位地区标识代码解析与说明
四位地区标识代码解析与说明四位地区标识代码解析与说明1. 介绍地区标识代码,也称为行政区划代码,是用于唯一标识中国各个行政区域的一种编码系统。
这个编码系统由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共同发布和管理。
每个地区标识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可以表示国家、省份、市级行政单位、县级行政单位以及乡级行政单位。
本文将深入探讨四位地区标识代码的结构和含义,并解释其相关区域。
2. 四位地区标识代码的结构地区标识代码是由四位数字组成的编码,其中每一位数字都有特定的含义。
下面是该编码的结构解析:- 第一位数字:表示国家和地区中国的地区标识代码的第一位数字是1,表示中国这一国家/地区。
这个数字在编码中是固定的。
- 第二位数字:表示省级行政单位第二位数字用于标识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
每个省份有一个固定的代码,例如11代表北京市,31代表上海市。
- 第三位数字:表示市级行政单位第三位数字用于标识省级行政单位下的市级行政单位。
每个市级单位也有一个固定的代码,例如北京市的市级单位对应的代码是01。
- 第四位数字:表示县级行政单位或乡级行政单位第四位数字用于标识县级行政单位或乡级行政单位。
其中,00用于表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而其他数字则用于标识具体的县级行政单位或乡级行政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地区标识代码并不代表行政区划的层级关系。
第二位数字代表的是省级行政单位,但并不意味着市级行政单位和县级行政单位直接隶属于省级单位。
3. 中国地区标识代码实例分析下面以几个例子来解读地区标识代码的实际含义:- 1101:这个代码代表北京市。
第一位数字1表示中国。
第二位数字1表示北京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
第三位数字1表示北京市为省级行政单位下的市级行政单位。
第四位数字1没有特殊含义,仅仅是一个编号。
- 3205:这个代码代表苏州市。
同样地,第一位数字1表示中国。
第二位数字32表示江苏省。
第三位数字05表示苏州市。
第四位数字没有特殊含义。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地区标识代码是相对规范和统一的。
城乡代码和区域代码
城乡代码和区域代码城乡代码和区域代码是在城乡规划和统计工作中常用的重要编码系统。
这两个代码系统的建立和使用,对于实现国家城乡统一规划管理、统计分析以及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城乡代码和区域代码的概念、编码规则以及应用领域。
一、城乡代码的概念和编码规则城乡代码是指划分城乡地区的编码体系,用于标识国家范围内各个城镇和乡村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和统计区域。
城乡代码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编制,并根据国家统计标准进行统一管理。
城乡代码的编码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城乡代码的第一位是省级行政区划代码,根据国家标准,每个省级行政区划都有一个独立的代码。
例如,北京市的省级行政区划代码是11,上海市的省级行政区划代码是31。
2.地级行政区划代码:城乡代码的第二到第四位是地级行政区划代码,用来标识各个地级行政区划。
例如,北京市的地级行政区划代码是010,上海市的地级行政区划代码是020。
3.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城乡代码的第五到第六位是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用来标识各个县级行政区划。
例如,北京市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是0101,上海市的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是0201。
4.乡镇街道代码:城乡代码的第七到第九位是乡镇街道代码,用来标识各个乡镇街道。
例如,北京市的乡镇街道代码是010101,上海市的乡镇街道代码是020101。
5.社区居民委员会代码:城乡代码的第十到第十二位是社区居民委员会代码,用来标识各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例如,北京市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代码是010101001,上海市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代码是020101001。
城乡代码的编码按照层级逐级递增,可以准确地标识各个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通过城乡代码的建立和使用,可以实现城乡地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
二、区域代码的概念和编码规则区域代码是指划分统计区域的编码体系,用于标识国家范围内各个行政区划的统计区域。
区域代码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编制,并根据国家统计标准进行统一管理。
区域代码编码格式
行政区划代码编码采用15 位编码规则:
×××××××××××××××共15 位
省市县乡村自然村(组)
(1)县级以上的6 位代码统一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2)乡镇级的3 位代码按照《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2003)编制。
其中的第一位数字为类别标识,以“0”表示街道,“1”表示镇,“2 和3”表示乡,“4 和5”表示政企合一的单位;第二、三位数字为该代码段中各行政区划的顺序号。
具体划分如下:
1)001—099 表示街道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2)100—199 表示镇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3)200—399 表示乡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4) 400—599 表示政企合一单位的代码,应在本地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3)行政村级的3 位代码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代码,用
3 位顺序码表示,具体编码方法如下:
1)居民委员会的代码从001—199 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2)村民委员会的代码从200—399 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4)自然村(组)级的3 位代码,用3 位顺序码表示,应在本地
区的范围内由小到大顺序编写。
(5)编码序列中如没有该级行政区,使用同等数量的0 表示,例如:县直辖的行政村,空缺的乡镇一级代码统一填写“000”。
(6)兵团、农垦单位等特殊情况参照上述规则执行。
四级编码规则
四级编码规则
四级编码规则是中国国家标准GB/T 16159-2012《地名的分类与命名》中规定的,用于对地名进行分类和命名的规则。
其编码规则如下:
1.第一级:行政区划名称,如省、市、县、区等。
2.第二级: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如山、河、湖、岛等。
3.第三级:人文地理实体名称,如城市、镇、村庄、建筑物、景点等。
4.第四级:特定名称,如山峰、水库、公园、广场、纪念馆等。
在进行地名编码时,需要按照以上四级规则进行分类和命名,其中第一级编码为1位数字,第二级编码为2位数字,第三级编码为3位数字,第四级编码为4位数字,例如北京市的编码为110100,其中11表示北京市为直辖市,01表示北京市为华北地区,00表示北京市的城区。
四级编码规则的应用可以方便地名的管理和检索,同时也有利于地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国标编码规则
国标编码规则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编码规则的重要性也及时被重视,国家也通过制定国标编码规则加强对编码的管理,全面推进编码的标准化、规范化,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信息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标编码规则是指国家发布实施的全国性编码规则,这个规则在涵盖编码类别、编码规范、编码结构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详细制定与规定,旨在统一全国各地的编码形式,多次调整有效改善了编码体系,以规范和改进行政管理,利用编码信息来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一,国标编码规定了各种编码的类别与结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编码类别:行政区划编码、行业分类编码、产品编码、企业编码、职业编码等。
同时,根据国标编码的规定,每种编码都有一定的结构,一般分为两种结构,有可变位数编码和固定位数编码,各种编码都有一定的区号、行业号、类号等。
第二,国标编码规定了各种编码的规范。
比如行政区划编码,有省级、市级和县级,数字位数分别是2、4、6位,编码总体结构为:省级、市级和县级的行政区划编码应当按照“省+市+县”的层次顺序依次排列。
产品编码的编制标准等。
第三,国标编码统一了全国行政管理信息。
标准化的国标编码系统使行政管理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统一,规范了信息资源的交换,使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为维护公共利益、保
障居民权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总之,国标编码规则作为国家的基础性工作,严格控制和规范了全国行政管理信息的使用,保障了信息资源协调平稳的发展,为实现行政管理信息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在实施国标编码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细节来执行,精确掌握编码内容,认真做好编码、审核、使用等工作。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编辑行政区划代码,也称行政代码,它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识别符号,一般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相当于机关单位的身份号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
目录1代码含义2代码表1代码含义代码从左至右的含义是: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
其中,01-20,51-70表示省直辖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
第五、六位表示县(市辖区、县级市、旗)。
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自治州、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2代码表北京市(110000 BJ)天津市(120000 TJ)河北省(130000 HE)山西省(140000 SX)内蒙古自治区(150000 NM)辽宁省(210000 LN)吉林省(220000 JL)黑龙江省(230000 HL)上海市(310000 SH)江苏省(320000 JS)浙江省(330000 ZJ)安徽省(340000 AH)福建省(350000 FJ)江西省(360000 JX)山东省(370000 SD)河南省(410000 HA)湖北省(420000 HB)湖南省(430000 HN)广东省(440000 GD)广西壮族自治区(450000 GX)海南省(460000 HI)重庆市(500000 CQ)四川省(510000 SC)贵州省(520000 GZ)云南省(530000 YN)西藏自治区(540000 XZ)陕西省(610000 SN)甘肃省(620000 GS)青海省(630000 QH)宁夏回族自治区(640000 NX)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50000 XJ)台湾省(710000 Tw)香港特别行政区(810000 HK)澳门特别行政区(820000 Mo)[行政区划代码由哪个部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家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公安部等国家机构部门共同编制,由民政部根据全国人大、国务院对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的变更批复提出终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2260国家标准一般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到有效行政区划及代码,公安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2260为公民个人编制公民身份号码的前5位行政区划名称,名称以民政部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一、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是指为了统一地理行政区划的管理,便于行政管理和组织统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级行政区划单元进行的一种编码体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历史背景、编码原则和应用情况。
二、历史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开始逐渐建立和完善。
最早的行政区划代码是以省(市)进行编号的,如北京的行政区划代码为11,上海的为31。
1954年,国家统计局开始编制和发布行政区划代码,标志着行政区划代码正式进入历史舞台。
三、编码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编码原则遵循以下几点:1. 分级编码:行政区划代码以地理区划的级别为基础,从省(市)、地级市、县(市、区)一级至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一级进行逐级编码。
2. 区域编码:每个行政区划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代码,可以通过代码识别区域。
例如,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为110000,海淀区的代码为110108。
3. 规范编码:行政区划代码中的数字编码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进行编制的,编码方式确定后不再更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四、应用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统计数据:行政区划代码为统计工作提供了基础,各级统计机构可以根据编码对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2. 行政管理:行政区划代码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对各级行政区划单元进行准确定位和管理,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行政效率。
3.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的信息系统,行政区划代码可以作为GIS系统中的地理数据的标识,便于各种地理分析和应用。
4. 业务办理:行政区划代码在各种业务办理中也有应用,例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车牌号码等都与行政区划代码相关联,方便办事和信息管理。
中国省市行政区域编码方法
中国省市行政区域编码方法中国的省市行政区域编码方法是由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按照统计行政区划分为三级: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行政区(地区、自治州、盟、市)、县级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市辖县)。
一、省级行政区编码方法:省级行政区的编码是由2位数字组成,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共有31个省级行政区,其编码范围为11-65,其中11-20表示省级行政区,21-29表示自治区,31-39表示直辖市,50-54表示特别行政区。
例如:北京市的编码为11天津市的编码为12上海市的编码为31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编码为45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编码为81二、地级行政区编码方法:地级行政区的编码是由4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省级行政区编码,后两位为地级行政区编码。
地级行政区的编码是按照地理位置或历史发展而确定,不同省级行政区的编码规则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北京市下属的朝阳区的编码为1105上海市下属的杨浦区的编码为3101广东省下属的深圳市的编码为4403三、县级行政区编码方法:县级行政区的编码是由6位数字组成,前4位为地级行政区编码,后2位为县级行政区编码。
例如:注意事项:1.特别行政区如香港、澳门在编码方法上与省市、地级行政区有所不同,属于自治建制和特殊管理体制。
2.有些省市的行政区划存在调整或合并的情况,编码可能会有变动,需要根据最新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编码进行查询。
总结:中国的省市行政区域编码方法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编码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到特定的行政区域。
这种编码方法方便了统计数据的汇总和比对,也便于各级政府管理与决策的实施。
同时,对于个人、企事业单位等也提供了一个标准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查询系统,方便人们进行相关信息的查询和交流。
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全国完整版
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全国完整版行政区划代码是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和统计,对各个行政区域进行的编码。
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办理身份证、户籍迁移、社保缴纳等。
下面为您呈现全国完整版的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行政区划代码的组成结构。
行政区划代码一般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表示省级行政区,中间两位表示地级行政区,后两位表示县级行政区。
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代码开头是 11,比如东城区是 110101,西城区是 110102。
天津市的代码开头是 12,和平区为 120101,河东区是120102。
河北省的代码以 13 开头。
石家庄市是 130100,长安区是 130102。
唐山市是 130200,路南区是 130202。
秦皇岛市是 130300,海港区是130302。
邯郸市是 130400,丛台区是 130403。
邢台市是 130500,襄都区是 130502。
保定市是 130600,竞秀区是 130602。
张家口市是130700,桥东区是 130702。
承德市是 130800,双桥区是 130802。
沧州市是130900,运河区是130903。
廊坊市是131000,广阳区是131003。
衡水市是 131100,桃城区是 131102。
山西省的代码以 14 开头。
太原市是 140100,小店区是 140105。
大同市是140200,平城区是140213。
阳泉市是140300,城区是140302。
长治市是 140400,潞州区是 140403。
晋城市是 140500,城区是140502。
朔州市是 140600,朔城区是 140602。
晋中市是 140700,榆次区是140702。
运城市是140800,盐湖区是140802。
忻州市是140900,忻府区是 140902。
临汾市是 141000,尧都区是 141002。
吕梁市是141100,离石区是 141102。
中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中国和地区名称代码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地区的国家,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和标识各个地区,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一套地区名称代码。
这套代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行政管理、邮政编码、统计调查等。
本文将介绍中国和地区名称代码的结构和应用。
结构中国和地区名称代码分为两级,第一级为省级行政区,第二级为市级行政区或直辖市。
具体的结构如下所示:•第一级:省级行政区代码,共31个代码。
例如,北京市的代码为11,上海市的代码为31。
•第二级:市级行政区代码,共338个代码。
每个省级行政区有若干个市级行政区,如河北省有11个市级行政区。
代码的命名规则为两位数字,其中第一位数字代表省级行政区,第二位数字代表市级行政区。
例如,北京市的代码为11,国家统计局的代码为11。
应用行政管理中国的行政管理按照地区进行划分,每个地区都有一个行政管理部门。
在行政管理中,地区名称代码被广泛使用。
通过地区名称代码,可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地区,避免混淆和错误。
地区名称代码还被用于编制各级行政区划图、人口普查、统计数据等。
邮政编码在中国,邮政编码是一个标识邮件递送区域的代码。
每个地区都有一个唯一的邮政编码,通过邮政编码可以准确地指定邮件的递送目的地。
地区名称代码被用作邮政编码的一部分,在邮政编码系统中将地区名称代码与其他编码组合使用。
统计调查在统计调查中,地区名称代码被用于标识调查对象的地理位置。
通过地区名称代码,可以将不同的统计数据与特定的地区相对应,便于统计分析和比较。
例如,在人口普查中,可以根据地区名称代码统计各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等。
总结中国和地区名称代码是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和标识各个地区而制定的一套代码。
它在行政管理、邮政编码、统计调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地区名称代码,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地区,便于管理和信息交流。
这套代码的结构简单明了,易于使用,成为中国行政管理和信息服务的重要基础。
中国行政区划代码
中国行政区划代码中国行政区划代码是由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根据国家行政区划总体规划编制的一种具有国家统一标识的行政区划的数字代码,它是中国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行政区划代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范围和级别而编制的,其组成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区划类别中国行政区划代码由五级编码组成,分别是:国家(1位)、省级(2位)、地市级(4位)、县级(6位)及乡级(9位)。
二、编码规则各级行政区划代码采用“0”开头的阿拉伯数字,如果某一级行政区划的代码位数不足时,左补零进行补充,直至满足位数要求。
三、编码内容中国行政区划代码以上级行政区划的代码为前缀,后接顺序编码,其中,国家级代码为“1”,省级代码由1位省级编码(A-Y)和1位市级编码(A-Z)组成,地市级代码由2位省级编码(A-Y)和2位市级编码(A-Z)组成,县级代码由4位地市级编码(A-Z)和2位县级编码(A-Z)组成,乡级代码由6位县级编码(A-Z)和3位乡级编码(A-Z)组成。
四、特殊情况(1)少数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编码格式由原来的省级编码+市级编码,改为【省级编码(A-Y)+00】形式,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代码为【650000】。
(2)新编辑的区划代码及其行政区划调整,将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为准。
五、实施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编制、修订以及实施,由国家统计局负责,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中国行政区划代码是一套由国家统计局编制的行政区划的数字代码,它主要通过行政区划的级别,按照编码规则,以上级行政区划代码作为前缀,后接顺序编码的方式编码每一级行政区划,用以标识中国各行政区划,为行政区划管理提供便利。
区位码规则
区位码规则
“区位码”时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也称为行政区划区位码。
这是中国用于标识各级行政区划的一套代码系统。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的一般规则:
1.省级行政区划:第1和2位表示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如浙江省
的代码为33。
2.地级市或自治州:第3和4位表示地级市或自治州的代码。
3.县级行政区划:第5和6位表示县级行政区划的代码。
4.乡级行政区划:第7和9位表示乡级行政区划的代码。
5.村级行政区划:第10和12位表示村级行政区划的代码。
例如,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的区位码可能为:330102。
这是一个概括性的规则,实际上可能有一些例外或特殊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代码是由国家统计局发布并进行更新的,而且可能会根据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发生改变。
如果您提到的“区位码”是指其他特定的码或规则,请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我能够更准确地回答您的问题。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为规范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建立各项普查、全面统计、抽样调查、专项调查统一使用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库》,特制定本规则。
一、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结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分为两段17位,其代码结构为:□ □ □ □ □ □ □ □ □ □ □ □—□ □ □ □ □统计用区划代码城乡划分代码(一)统计用区划代码统计用区划代码由1~12位代码构成,其各代码表示为:第1~2位,为省级代码;第3~4 位,为地级代码;第5~6位,为县级代码;第7~9位,为乡级代码;第10~12位,为村级代码。
(二)城乡划分代码城乡划分代码由13~17位代码构成,其各代码表示为:第13~14位,为城乡属性代码;- 1 -第15~17位,为城乡分类代码。
二、统计用区划代码编制规则(一)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编码方法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由1~6位代码组成。
在统计工作中,各级统计部门不编制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统一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
(二)县以下区划代码编码方法县以下区划代码由7~12位代码组成,包括乡级代码和村级代码两部分。
1.乡级代码编码方法凡民政部门确认的街道、镇、乡,按照国家标准《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10114—2003)编制,其乡级代码为001~399;民政部门未确认的开发区、工矿区、农场等类似乡级单位,乡级代码为400~599。
具体编码如下:● 001~099 表示街道;● 100~199 表示镇;● 200~399 表示乡;● 400~599表示类似乡级单位。
2.村级代码编码方法凡民政部门确认的村级单位,村级代码为001~399;民政部门未确认的园区、工矿区、农场等类似村级单位,村级代码为400~599(498、598除外)。
具体编码如下:- 2 -● 001~199 表示居民委员会;● 200~399 表示村民委员会;● 400~499 表示类似居民委员会(不含498代码);● 500~599 表示类似村民委员会(不含598代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区划代码其实就是统计局统计码,也就是身份证上的前6位。
第一位华北区1,东北区2,华东区3,中南区4,西南区5,西北区6。
第二位是各大区的各省在区内的号码,比如西南区5,50重庆(当然重庆是后来成立的所以是50,北京是11,也就是华北区的1,上海市31,也就是华东区的1),51四川,52贵州,53云南,54西藏。
第三四位是各次一级行政区的代码,其中省、自治区第三四位是各城市的编码,01从省会/首府开始(因为行政区划的各种调整,所以有一些是空缺的,比如四川51没有5102,因为这个码原来是重庆的,后来重庆走了就空缺了),比如江苏32,01南京,02无锡,03徐州,04常州,05苏州等等,这两位的先后顺序在各省有所不同,有的是按照比如设地级市的时间先后,有的是根据一定的地理方位(比如省会开始,由北向南),有的是按照当时的经济地位(江苏就是这种情况)等等,当然这个可能有其他特定顺序,待考。
当然这里头也有一些特殊,比如海南、河南、湖北、新疆有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就给省直辖的县级行政单位编了一个90,然后各县级市就从9001,各县就从9021开始排。
而各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该行政区是市辖区还是县,如北京1101是市辖区,1102是县,各直辖市都是这样,以前重庆的5003是各县级市,后来四个县级市改区了也就没有了。
各省/自治区下辖市地州的第五六位就是表示县级区划了,一般01表市辖区(这在统计上有特定意义,所以需要设立),如石家庄市市辖区的六位码就是1(华北区)3(河北省)01(石家庄市)01(市辖区),然后各市辖区就从01往后排,比如石家庄市130102长安区、130103桥东区、130104桥西区、130105新华区、130107井陉矿区、130108裕华区等等(缺130106,必然又是撤消了的市辖区);而考虑到一些市可能有10个以上的区(目前还没有20个以上的),所以各县是从21开始,顺次后排;而县级市则是从81开始,顺次后排,这个排列顺序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准,但是后设的比如原来一个县后来改成县级市,哪怕原来这个县再牛而原来的县级市们本来不太好,这个新的县级市在编码上也只能往后排。
而地区、自治州是没有市辖区的,所以就把县级市从01开始排,各县还是从21开始排。
各直辖市的区、县也是同样的原则,只是市辖区有0100表示,所以就从0101开始,比如北京市东城区就是110101,11=北京,第一组01=北京市所有市辖区,第二组01=东城区,县有02占据第三四位,所以县就是0221(注意,还是21)开始,比如密云县110228,延庆县110229(缺的很多都是改成了区的县的代码)。
当然,这个也有例外,比如贵州省六盘水市原来只有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所以是用01、02、03排的,后来水城和盘县都改了县,于是就变成21、22了,而六枝特区作为实际上的县,还是使用03,而新成立的钟山区则使用了01,没有给市辖区单独设立一个编码(毕竟只有一个市辖区,还好办),而铜仁地区的万山特区则是按照县的编码顺序排的,所以但凡有这种混乱,必然是行政区划调整遗留的,我就无法穷举了。
事实上除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编码之外,一些非正式的行政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编码,这个看各市的操作。
可以参考这样的原则来看各个具体的编码,规律还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