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理论-06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斯涅尔定律:描述折射 现象的定律,指出入射 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 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偏振现象:当电磁 波在界面上发生折 射时,波的振动方 向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学仪器:利用折射原理制造各种 光学仪器,如眼镜、显微镜等。
探测技术:折射现象可用于探测介 质性质,如折射率、浓度等,在科 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折射率之比
折射定律的应 用:在通信、 雷达、导航等 领域有广泛应
用
折射系数:描述电磁波在两种不同介质间传播时,波速和方向的变化程度。 折射损耗:由于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与介质相互作用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折射现象:当电磁波从 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 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 发生变化的现象。
折射率:表示电磁 波在两种不同介质 中传播速度之比的 物理量。
波速与媒质折射率的关系:波速与 媒质的折射率成正比,折射率越大, 波速越小。
波速与能量传播速度的区别:波速是 指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而能量传 播速度是指能量随波在媒质中传播的 速度,两者并不一定相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能量传播速度与媒质性质的关系:能 量传播速度与媒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 率有关,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越大,能 量传播速度越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利用光折射传 输信息,具有传输容量大、保密性 好等特点。
军事应用:折射原理在军事上也有 广泛应用,如潜望镜、激光武器等。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有关。 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电磁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小。 介质的磁导率越大,电磁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越小。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的光速相比,会因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影响而有所降低。
7-电磁场与电磁波-波的反射与折射
Electromagnetic Field and Wave Feb-Jun/2015Reflection & Refractionof Plane WavesDr. Kun Xu (徐坤)State Key Lab of Information Photonics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s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Tel: +86-10-61198070 E-mail: xukun@主要内容—均匀平面波垂入射理想导体表面垂入射理想介质表面斜入射理想导体表面斜入射理想介质表面导电媒质界面上波的反射与折射●平面波垂直入射到多层介质分界面 菲涅尔公式本章涉及的媒质和介质●均匀、线性、各向同性本章涉及的媒质和介质—●只限于非磁性媒质研究波的入射、反射、折射的依据—●依然是边界条件上一章边界上的应用举例垂直入射理想介质+理想导体介质中的入射波:介质中的反射波:合成波的电场入射波:反射波:合成波:边界条件:切向电场入射到理想导体表面时,要要引起全反射,且反相180度。
合成波的磁场入射波:反射波:合成波:边界处场分布:感应面电流:平面波印庭矢量:驻波—没有传输能量合成波的电场与磁场相差为/平面波垂直入射理想介质1.入射2.反射3.透射入射波设:是介质1中的相移常数是介质1中的波阻抗反射波对比对比透射波对比对比电位移法向对于理想介质边界对于理想导体边界电场切向对于理想介质边界对于理想导体边界磁通密度法向对于理想介质边界对于理想导体边界磁场强度切向对于理想介质边界对于理想导体边界由由所以:当μ μo时 =磁场的反射系数与传输系数平面波垂直入射到理想介质分界面下电场反射系数和磁场反射系数大小相等,相位相差180度。
功率密度之间的关系能量是守恒的平面波斜入射理想导体沿任意方向的平面波:平面波斜入射的分类入射方向+界面法线方向→入射平面平行极化:电场矢量平行于入射平面垂直极化:电场矢量垂直于入射平面这是…斜入射?同理,反射波的电场:边界处z=0,切向电场强度等于零其中同理沿z方向是驻波沿x方向是行波沿x方向只有电场是横向的,称为横电波(TE波)平行极化平面波斜入射理想导体波矢平行极化斜入射边界条件:平行极化平面波对理想导体斜入射沿Z方向是驻波沿x方向是行波沿x方向只有磁场是横向的,称为横磁波(TM波)平面波斜入射理想介质Snell定律方法1: 电场在边界连续方法2: 磁场在边界连续方法3: 波矢量或相速度在切向连续Bend the Light!反射系数& 折射系数应用边界条件和Snell定律可得Fresnel公式:同理,对于垂直极化平面波Fresnel公式:N:Normal;R+1=T全反射与临界角从射线理论来看全反射的条件是:形成全反射的条件入射角θi 落在区间[θc ,90度]内; 若电磁波从1区入射2区形成全反射,则必须:全折射与Brewster Angle全折射的条件:R=0 或|T|=1对于垂直极化平面波:垂直极化平面波无论怎么入射都不可能形成全折射!对于平行极化平面波:isBrewsterAngleEmail: xukun@Tel: 86 -10 –61198070Office Place: 科研楼-315# Thank You All for Your Attention! Any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Welcome!。
电磁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对于 E 垂直入射情况:由于按假定方 向,E 与 E同
方向,即同相位;若 E与假定反向,E 与 E反方向,
即 时,相有位差E∥分 量,,这种E 、现E象 称,与为半E波方损向失不(同在,一谈般不斜上半入波射
损失)。
(6)正入射(
)的菲涅尔公式
vv
E2 E1 0
vv H2 H1
v
nv nv
vv E2 E1 0 vv H2 H1 0
条
nv
vv D2 D1
nv
vv D2 D1
0
件
nv
vv B2 B1
0
nv
vv B2 B1
0
nv
vv E2 E1
0
nv
vv H2 H1
0
(2)平面电磁波边界条件几何
sin 2 sin 1
sin( ) 0
sin( ) 0
0
① E 0 E 0,E与E 相位相反
E 0与假定相同, E与E同相位;
② 若 2(小角度入射), E∥与E∥ 同相位; 若 2(大角度入射), E∥与E∥ 反相位。
但是 E∥ 与 E// 总是同相位。
(1)垂直偏振,电场矢量垂直入射面
(2)平行偏振,电场矢量在入射面内
z
v k
v
2 , 2 1 , 1
v E0
H 0
x
v E0
v
E0
v k
vv H 0 H 0
v k
z
v
v k
E0
v
H0
2 , 2
1 , 1
v E0
v k
v H0
v
H 0
v E0 v k
x
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电磁波是一种以电场和磁场一起传播的能量波动,它在空间中的传播是通过电场的变化而引起磁场的变化,进而再引起电场的变化,如此循环往复。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不同材料的界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反射是指电磁波遇到界面时,部分能量被原路反射回去,另一部分则继续传播;折射是指电磁波在通过界面时改变了传播方向。
当电磁波传播到一个界面时,其中一部分能量会被界面反射回去。
电磁波在垂直入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是因为在垂直入射时,电磁波传播的方向与垂直界面的法线相同,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而对于斜入射的电磁波来说,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
这是因为斜入射时,波的传播方向与界面法线不重合,所以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相等。
反射的现象可以用光线的传播来解释。
当光线从空气射向水面时,部分光线会被水面反射回来。
反射光线的方向和入射光线的方向在水面法线上呈等角关系。
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我们看向水面时,我们可以看到水面上的物体的倒影。
这就是因为光线被反射了。
类似的现象也可以在其他介质之间发生,不论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材料都会发生反射现象。
除了反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还会发生折射。
折射是指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介质的光密度不同会引起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传播方向的改变。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一定的关系,即光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正弦比与两种介质的光密度之比相等。
我们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释折射的现象。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于水的光密度大于空气,光的传播速度减小,光线的弯曲度变小,所以光线离法线的角度变小。
相应地,入射角变大,使得折射角变小。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水面时,物体的位置似乎比实际位置更高的原因。
反射和折射是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它们可以通过光的传播来很好地解释。
了解反射和折射的原理和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也有助于应用这些现象进行技术开发。
解析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现象
解析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现象(正文)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现象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现象之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无处不在,从光的折射到无线电波的反射,都是电磁波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现象进行解析,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电磁波的性质与行为。
1. 反射现象反射是指电磁波在碰到介质边界时发生方向改变,并从原来的方向回到空间的现象。
这个现象可以通过光线的反射来更好地理解。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这是因为不同介质对光的传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后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反射的规律由著名物理学家斯内尔的定律所描述。
根据斯内尔定律,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text{入射角} = \text{反射角}$$可能你会看到光线在反射时发生偏转,这是因为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度量。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它的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光线的方向发生变化。
2. 折射现象折射是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
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它的传播速度和方向都会发生改变。
根据斯内尔定律,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表示:$$\frac{{\sin(\text{入射角})}}{{\sin(\text{折射角})}} = \frac{{\text{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text{第二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例如,把一根铅笔放入一杯装满水的玻璃杯中,你会发现铅笔看上去折断了。
其实,这只是由于光在进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的结果。
3. 动手实验:反射与折射的观察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材料:- 一面平滑的镜子- 一块透明的玻璃板- 一束光源(如手电筒)步骤:1. 将镜子放在桌子上,并确保它是干净的。
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电磁波在遇到介质边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反射是指电磁波从介质边界上发生反向传播的现象。
当电磁波从一
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如果两种介质的介电常数或磁导率不同,将会发生反射。
反射的程度取决于介质边界的特性,可以通过反射系
数来描述。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的方向与入射
光相对称。
折射是指电磁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当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
率不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波的入射角、折射波的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
率之间有关系,被称为斯涅尔定律。
根据斯涅尔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
的大小。
反射和折射现象都是电磁波在介质边界处发生的,反射是波源光线
反向传播的结果,而折射是波源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结果。
这些现象
在很多领域中都有应用,例如光学、无线通信等。
2020高中物理竞赛-电磁学篇(电磁场理论)06电磁波的辐射:天线的一般概念(共21张PPT)
P辐射电磁波总功率 Pin 发射机输入总功率
(3)波束宽度 天线的方向性图呈现 许多花瓣形状,一般 由主波束和若干个副 波束组成。定义主波 束两侧方向性函数为 最大值一半( 称为 半功率点)的两点之 间的夹角为波束宽度
半波振子天线:
4πcos2 πcos
cos2 πcos
2
2
D ,
其中 极化因子:表示天线辐射场的偏振方向 幅度因子:表示辐射场的常数因子 电流:为馈电点的电流幅度,与发射功率相联系 结构因子:天线体空间几何结构 距离因子:是指天线相位中心点到场点的距离, 表征球面波能量的扩散 方向因子:表示天线辐射场的空间分布的特性 相位因子:表示天线与场点之间的相位差
(1)天线方向性函数 D
能量的功率为P,来波的能流密度为 S , ,
其比值相当于天线从来波中截获电磁能量的面 积,是衡量天线作接收时一个重要的参数。
Ae
, = P
S
D
,
4
Ae
,
2
4π
D
,
2
sin 2
cos2 πcos
sin 2
s
Hale Waihona Puke 2 dΩsin 2
π
cos2
πc os
2
d
0
sin
π 2 0
cos2 πcos
2
sin
d
1
1.64
HPBW 780
(4)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定义为
| Z A
V I
输入端 RA
jX A
天线的输入阻抗一般为复
数,实部称为输入电阻,
1 半波长振子天线
电偶极子是理想的 天线模型,因为实 际工程应用中不存 在幅度恒定的电流 元。半波振子天线 是实际天线模型。 所谓半波振子天线 是长度为半个波长 的线天线。
2020高中物理竞赛-电磁学篇(电磁场理论)06电磁波的辐射:小电流环—磁偶极子天线 (共12张PP
1
I
2 0
π
Re
0
E H
2πr 2sind
320π
4
s
2
2
【例】 设导线的长度为1米,求制作成圆环和电 偶极子天线的辐射电阻。电磁振荡频率为1MHz
电偶极子天线
小圆环天线
Rr
80π 2
L
2
0.88102
Rr
2P
I
2 0
320π
4
s
2
2
2.44 108
计算结果表明,同样频率、同样长度的导线制作
成小电流环天线的辐射阻抗远小于制作电偶极子 天线的辐射阻抗。这说明小电流环天线辐射电磁 波的能力远小于电偶极子天线。其原因何在?
4 小电流环与磁偶极子等效
在静态电磁场中,恒定小电流环可用磁偶极子等 效。在时变电磁场中,置于坐标原点的磁偶极子
m eˆ zm 的磁矢势〔参考(6-1-12)式〕为:
Ar, , jk0
电磁场理论
Electromagnetic Theory 2020高中物理竞赛 (电磁学篇)
6.3 小电流环—磁偶极子天线
1 小电流环天线结构
电流环上通有随时间谐变的电流,电流的振幅为 恒量,数学上可表示为:
如果电流环半径很小,考虑到是随位置变化的,将
其在球坐标系中表示,即
J r eˆ I0 z a
jk
r
1
1 jkr
1kLeabharlann 2Er E 0E
0 0
I0k 2ssin
4πr
e jkr
1
1
jk
r
近场区电磁场
kr 1,exp jkr 1
H
r
电路中的电磁波反射与电磁波折射
建筑土建施工中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建筑土建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许多环节和细节。
质量控制是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是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可持续,满足用户要求。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还存在许多质量控制方面的常见问题,这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在实践中通过改进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一、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1. 土方开挖不到位质量问题:土方开挖不到位容易导致基础不稳定,影响建筑物的承重性能。
此外,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如果土方留置不当,还可能产生浸润泥浆、地下水倒灌等问题。
改进措施:要对每个土方开挖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和设计,合理规划土方开挖范围和深度。
在土方开挖实践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过度或不到位开挖。
应按要求及时处理截水排水,保证施工场地内部干燥。
2. 模板支架不牢固质量问题:模板不牢固容易导致模板变形、垮塌、破损等问题。
模板不稳固会导致砼液流出,不仅会浪费材料,还会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会危及工人的安全。
改进措施:要按照设计要求严格选材,在选择模板材料时要尽量选用质量较好的板材。
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使用支撑和配重杆,增强模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同时也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 砼强度控制不到位质量问题:建筑物的承重部位、柱、梁、板等混凝土构建成分强度的控制,其中的强度控制标准基于,砼强度的控制是否到位。
改进措施:要充分认识砼强度控制的重要性,进行严格的监测。
施工好后,用标准试件检测混凝土强度,及时调整施工参数,进行合理加深,确保砼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4. 工人安全意识薄弱质量问题:建筑工人如果安全意识不到,误操作和失误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严重时还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改进措施:要严格遵守各种安全规定、规范及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工人安全意识,严格进行安全管理,建立权责清晰、有利于安全管理的施工制度。
同时还要注重现场管理,毫不懈怠地进行监督,必要时如果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暂停施工。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解析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解析一、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它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299,792,458米/秒,即光速。
二、电磁波的反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产生反射现象。
反射分为两种: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当电磁波射到一个光滑的表面上时,电磁波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去。
例如,平面镜就是通过镜面反射来成像的。
2.漫反射:当电磁波射到一个粗糙的表面上时,电磁波会以不同的角度反射回去。
这种反射现象使得电磁波在各个方向上都能被接收到。
三、电磁波的折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
折射是指电磁波在通过不同介质界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1.斯涅尔定律:电磁波在折射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遵循斯涅尔定律,即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
2.折射率:折射率是描述介质对电磁波传播速度影响的物理量。
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通常情况下,光在真空中的折射率为1,而在其他介质中的折射率大于1。
3.全反射:当电磁波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电磁波将不会进入第二种介质,而是全部反射回第一种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四、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微波炉、红外线夜视仪、紫外线杀菌等。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是电磁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到水面时,若入射角为30°,求光在水中的折射角。
解题思路:根据斯涅尔定律,n1sin(θ1)=n2sin(θ2)。
其中,n1为空气的折射率(近似为1),n2为水的折射率(约为1.33),θ1为入射角(30°),求解θ2即可。
2023年大学_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陈抗生著)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2023年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陈抗生著)课后
习题答案下载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陈抗生著)课后答案下载
本书以“麦克斯韦”作为主线,从一般到具体(由静到动、由无界到有界、由无源到有源),系统地阐述了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重点突出电磁场的传输特性。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磁理论必要的`数学基础、电磁场的基本问题、静态场、时变电磁场、平面电磁波、导行电磁波、电磁波的辐射。
各章例题具体实用,并配有习题和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电子信息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天线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陈抗生著):内容简介
第0章绪论
第1章矢量分析与场论
第2章基本电磁场
第3章静态场
第4章时变场的基本问题
第5章均匀平面电磁波的传播
第6章平面电磁波的反射与折射
第7章导行电磁波
第8章电磁波的辐射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陈抗生著):图书目录
点击此处下载电磁场与电磁波第2版(陈抗生著)课后答案。
电磁场理论中电磁波的衍射现象解释
电磁场理论中电磁波的衍射现象解释电磁波衍射是电磁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电磁波的波动性质以及电磁场的传播规律。
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当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即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弯曲和扩散。
本文将从电磁波的性质、衍射的原理和数学模型三个方面来解释电磁波的衍射现象。
首先,我们来了解电磁波的性质。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电场和磁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通过互相作用来传播能量。
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和振幅等特性,其中波长是指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对应的距离,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的周期数。
根据波动理论,电磁波可以看作是一种能量在空间中传播的波动形式。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电磁波衍射的原理。
当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是因为波在遇到障碍物或狭缝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从而导致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弯曲和扩散。
这种现象被称为衍射。
衍射现象的发生是由于波的传播过程中,波前面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次波源,它们发出的次波在空间中相互干涉,形成了衍射的效应。
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波衍射现象,我们可以借助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根据菲涅尔衍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衍射积分公式来计算衍射场的分布。
衍射积分公式是通过将波前面上每一个点的振幅乘以相应的相位因子,然后对所有波前面上的点进行积分,得到衍射场的分布。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不同类型的衍射现象,如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圆孔衍射等。
通过数学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条件下的衍射场分布和强度分布,从而更好地理解电磁波衍射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总结起来,电磁波衍射是电磁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揭示了电磁波的波动性质以及电磁场的传播规律。
电磁波衍射的发生是由于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从而导致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弯曲和扩散。
通过数学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条件下的衍射场分布和强度分布,从而更好地理解电磁波衍射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电磁场理论课件 4-2 电磁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
E
k
x
E
k
E∥
E∥
E∥ E∥
2 cos 1 cos tg( ) 2 cos 1 cos tg( )
2 1 cos
2cos sin
2 cos 1 cos sin( ) cos( )
3.E在任意方向,可以分解为 E E E∥
z k
E H
x
E
E
k H H k
反射定律
kx k sin
z k
E y
kx ksin
k sin ksin
x
E
k
E k
k
v1
11
k
v2
2 2
sin k sin k
v1 v2
22 11
2 1
n21
n2 n1
0
n1 sin n2 sin 折射定律
因为介电常数是频率的函数,故不同频率的电磁波折射角也不同
复习
1.波动方程
2E
1 c2
2E t 2
0
2.亥姆霍兹方程
2B
1 c2
2B t 2
0
2E k2E 0
2B k2B 0
3.平面电磁波场强的全表示式为 E x, t E0eikxt
4.能量密度的平均值为 5.能流密度的平均值为
w
1 2
E02
1
2
B02
S1 2
E02n
§4.2 单色平面电磁波在介质 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密到疏 ② n 1, E 0, E∥ 0
界面上同一点同一 时刻相位差为半波, 相当于多(或少)
走了半个波长。
z
E
k
H
x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教学备课教案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教学备课教案课程主题: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一、课程背景和目的电磁波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波动现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掌握电磁波反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电磁波的反射现象2.电磁波的折射现象3.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表述和应用4.电磁波反射、折射的计算方法三、教学方法通过数据、图表和现象进行示例讲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教师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通过反复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电磁波反射、折射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四、教材和工具1.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电磁波的发生器。
3. 不同介质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可视化教具。
4.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相关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电磁波在不同媒质之间传播的自然现象,引出电磁波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2.知识讲解:通过图表展示电磁波反射、折射的规律和定律。
3.实验演示:通过不同牛顿环的形成,展示不同介质的折射现象;通过凹透镜的放大与缩小,演示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并结合实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练习:以典型的例题为例,帮助学生掌握电磁波反射、折射的计算方法。
5.课堂研讨: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问题,与同学互相讨论,探讨电磁波反射、折射的应用和意义。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述电磁波反射和折射的规律与定律。
2.学生掌握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方法,能够计算相关的参数。
3.学生在课堂练习和研讨中,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与同学交流互动,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动手实践能力。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实际教学过程的认真观察和总结,我们能够发现,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能够更好地掌握电磁波反射、折射的知识和方法;对于实验工具和论证过程的讲解,也需要我们更加细致的规划与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和良好的实验思路,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t
Ht
Hi
Hi
5、场的表示形式及相互关系 • 垂直极化情况:
Er
Ei
x
Et
E i r E ime
jk i r
ˆ y
jk r r ˆ E r r E rme y z Et r E tme jk t r y ˆ
reflected wave
Er
refracted wave (transmitted wave)
incident wave
ˆ n Ei
Et
1、1 2、 2
interface
三、坐标系设置及一些参量
• 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传播矢量:k 、k 、k i r t • 入射面: x ˆ 所确定的平面 k ki , n
2、其余步骤与垂直极化情况相同
三、全透射:
当r// 0或r = 0时,发生全透射
1 cos i 2 cos t 对于平行极化入射,r// 1 cos i 2 cos t
1
u1 cos i
r 0
2
u2
cos t
2
u2
1 sin 2 t
sin i
媒质的折射率:n1
r 1 r 1
n2 r 2r 2
4、若入射波垂直极化,反射波、折射波也是垂直极化; 若入射波平行极化,反射波、折射波也是平行极化;
• 垂直极化情况:
电场均垂直于入射面
• 平行极化情况:
电场均平行于入射面
Er
Ei
Hr
Et
Ht
Er
Ei
Hr
Er
Et
Ei
1、1 2、 2
辐射到媒质1中的就是反 射波,辐射到媒质2中的就 是折射波。
二、一些设定: • 物质交界面是无限大平面(为了简化问题,因为曲
面的局部可以近似为平面);
• 入射波是 已知的均匀平面波; •可以证明:对于无限 大交界面,反射波、 折射波(或称透射波) 与入射波的频率相同, 且都是均匀平面波。
相互关系:
1 1 r// t // 2
注:反射、折射系数公式也适用于有耗媒质, 只是有耗媒质的波阻抗为复数。
6、功率反射系数、功率折射系数:
x S Savr avrx Savtx Savt Savrz Savtz Savi Savix Saviz
Saviz - Savrz = Savtz
自由电荷
2、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传播方向与法线共面
ˆ 共面 即 : ki、kr、kt、n
kr
x
kt
r ˆ k1 cos i z ˆ ki k1 sin i x ˆ i n ˆ k1 cos r z ˆ kr k1 sin r x ki ˆ k2 cos t z ˆ kt k2 sin t x
1 1 1
E im 为正实数
E rm 2 cos i 1 cos t r 反射系数: E im 2 cos i 1 cos t E tm 2 2 cos i 折射系数: t E im 2 cos i 1 cos t
相互关系:
kr
解: (1) Ei r Eime jk i r y ˆ
Er
x
Et
kt
(2) r i 60
t 30
ki
z
1 1 sin60
1 3 sin t
Ei
(3) k1 1 1 0 0
k1 11 k2 22
i
t
z
1 , 1 2 , 2
3、反射、折射定律 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定律 • 反射定律: • 折射定律
i r
k1 sin i k2 sin t (Snell定律): 或n1 sin i n2 sin t
2 2 2
1 r t
• 平行极化情况:
x Et
Er
Ei
i i
i
t
z
ˆ Erm sin r z ˆ e Er Erm cosr x
j k r i ˆ E im sin i z ˆe E i E im cos i x
2
1 2 0
3 3 x ˆ 2 2
3 3 j x z 2 2 ˆ e z
Er
Et
Ht
Ei
Hi
(8) E E E 1 i r
3 j x j z 2 e e 2
1 j2z y ˆ e 2
二、平行极化 斜入射情况:
Er
Ei
r
x
Et
i
i
r
z
1、场矢量表示式较复杂:
j k r i ˆ E im sin i z ˆe E i E im cos i x jk i r ˆ ˆ Er Erm cos r x Erm sin r z e jk t r ˆ ˆ E t E tm cos t x E tm sin t z e
入射、反射、折射共面
入射 平面
界 分 面
kr
ˆ n
ki
媒质 1 媒质 2
kt
四、入射波的两种极化情况
入
面 平 射
分界面
ˆ n
Ei
Ei
媒质 1 质 媒
2
Ei 位于垂直于 ki 的平面上,必然可以分 解: E i E i E i //
Ei
ˆ n
:垂直于入射面 称为垂直极化波
2 2 u1 2 u21 2 2 u1 2 u112
由Snell定律, u11 u11 sin i u2 2 sin t sin t sin 2 i u2 2
1、写出入射场矢量表示式: jk i r ˆ E i r E ime y
Er
Ei
x
Et
z
2、求出反射角和折射角: r、 t
i r
n1 sin i n2 sin t
3、求出三个传播矢量:
ˆ k2 cos t z ˆ kt k2 sin t x
2 8、求出媒质1中的合成场:E1 Ei Er
1
1 Ht kt Et
1 2 0 , 1 0 , 2 3 0 , i 60 , 3 108 rad/s, 例:
E im 1V/m, 垂 直 极 化 入 射
ˆ k1 cos i z ˆ ki k1 sin i x ˆ k1 cos r z ˆ kr k1 sin r x
k1 11 k2 22
4、求出反射系数 r 、折射系数 t ; 2 cos i 1 cos t 1 r 1 2 cos i 1 cos t 1
第五章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主要内容:
平面波反射、折射的基本规律 理想介质与理想介质交界的情况 理想介质与理想导体交界的情况 理想介质与有耗媒质交界的情况
5.1 研究反、折射时的基本知识 一、反射、折射现象的物理实质:
入射的电磁波使得媒质交 界面上出现极化电荷、或磁 化电流、或传导电流、或自 由电荷,这些电荷、电流向 交界面两边的媒质辐射电磁 波,称为二次辐射。
t 2 2 cos i 2 cos i 1 cos t
2 2 2
5、由反、折射系数求出反、折射波的振幅: Erm Eimr Etm Eimt 6、将 Erm、Etm、ki、kr、kt 代入场矢量表示式; jk t r ˆ jk r r ˆ E t r E tme y E r r E rme y 7、求出相应的磁场; 1 z 2 2
1 1 1 3 x (7) H r ˆ ˆ e kr Er z 1 2 0 2 2 1 Hr Ht kt Et
3 1 j x z 2 2
Ei // :平行于入射面
称为平行极化波
x
i ki Ei
z
ˆ n
Ei //
x
H i //
i ki Hi
z
入射的任何极化的均匀平面波均可以分解为此 两种极化波的迭加,故讨论此两种情况即可。
五、平面波反射、折射的基本规律
1、基本规律的推导思路
E1 • 媒质1中电磁场:
功率反射系数:
S avrz R= S aviz = r
z=0 2
功率透射系数:
Savtz T= Saviz
z=0
η1 cosθt = t η2 cosθi
2
z方向上能量守恒: R T 1 x方向上能量连续
对垂直极化、平行极化入射均成立
5.2 理想介质-理想介质交界面
一、 垂直极化斜入射情况:
0 2 3 2 0 2 3 0 3
2 cos i 1 cos t 1 r 2 cos i 1 cos t 2 2 2 cos i 1 t 2 cos i 1 cos t 2
(5) Erm
1 Eim r 2 Etm 1 Eim t 2
k2 2 2 3 0 0 3 3 ˆ k1 cos r z ˆ z ˆ ˆ kr k1 sin r x x 2 2 3 3 ˆ k2 cos t z ˆ ˆ ˆ kt k2 sin t x x z 2 2